潘原故城

潘原故城

潘原故城位于平凉市崆峒区四十里铺镇曹湾村西南1.1公里。城东西长1500米,南北宽800米,面积120万平方米。城墙全部坍塌,仅存北墙一段,长18米,基宽6.4米,残高1--6米。墙体夯筑,夯层厚0.09--0.13米,夯窝呈圆形,断面有较多陶片。城址内有厚1米左右的瓦砾堆积层,内含汉、唐、宋砖、碗残片及少数子母砖。曾出土有宋熙宁、崇宁铜币及元代瓷器。《读史方舆纪要》载:“平凉府东四十里,本汉阴盘县,后汉因之”、“后魏置平原郡治阴盘,后周因之,隋初郡废,县属泾州。唐初因之,天宝初改曰潘原。”《太平寰宇记》载:“天宝八年(749)割泾州地的潘原县城为长方形。城址保存较差。对研究平凉地方史有重要价值。

遗落在鄂托克前旗草原上的千年故城——敖勒召其故城

敖勒召其故城又名巴格陶利故城,一千多年前这里是唐代六胡州的“塞州城”①。现在这里是一座生机勃勃的现代化城镇——敖勒召其镇,是鄂托克前旗的旗府所在地。1980年国务院批准分设鄂托克前旗,旗府选择在什么地方,是鄂托克前旗各族各界人民关心的一件大事。在当时伊盟盟委的领导下,经过认真考察讨论,拟定了吉拉苏木所在地阿日勒庙、三段地工委所在地和敖勒召其大队三个选址意见,最终大家一致认为城址选在敖勒召其故城边的敖勒召其大队,这是巧合,也是呼应,亦是传承,这里从古到今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最为频繁的交汇地,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虽然敖勒召其镇建镇才短短的40年,但在此建城历史已经拉长了1300多年。唐朝初年(679年),为安置归附的突厥部众,在今鄂托克前旗自西向东一带设置了鲁、丽、含、塞、依、契六个州,时人谓之六胡州,而敖勒召其故城就是六个州之一。679年—707年六胡州建置几经变革:长安四年(704年),将六胡州并为匡、长二州;神龙三年(707年),置兰池都督府,将六胡州更为六县,仍属兰池都督府①。据历史地理学家、北京大学教授王北辰考证,敖勒召其故城就是曾经的兰池都督府治所,依《元和郡县图志》卷四《关内道四·新宥州》得知“在盐州白池县北八十里”,正是位于北大池故城的北方,恰合于兰池都督府位于白池县北八十里的记载,且从大的范围看,敖勒召其故城位于诸故城之间,位置适中,更合于兰池都督府的地位②。开元九年(721年),六胡州人以康待宾为首起兵作乱,唐军平乱之后于开元十年(722年)将六县撤掉,保留鲁、丽、契、塞四州;开元十一年(723年),强制迁移六胡州5万余口残胡于许(州治今许昌)、汝(治今沁阳)、邓(治今邓县)、仙(治今叶县西南)、豫(治今汝南)等州;开元十八年(730年),恢复匡州、长州的建置;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将江淮各州放逐的胡人迁回,安置在原兰池州一带,废匡州、长州,以“宽宥”为名,改置宥州①,下辖延恩县、归仁县、怀德县,其中延恩县为宥州治所③。而王北辰教授又推定宥州治所是原兰池都督府的治所即敖勒召其故城②。从《新唐书》:“延恩,开元二十六年以废匡州置,后随州迁移”中,又可以看出延恩县是建立在原匡州城,通过历史文献记载和专家学者的考证也说明匡州城是建立在敖勒召其故城。至此,敖勒召其故城有了4个建置:六胡州“塞州城”、匡州城、兰池都督府治所和宥州治所。

当时居住在敖勒召其故城的突厥降户主要为昭武九姓的粟特人④,也称之为胡人,因其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这里不仅是唐王朝控制北方的前沿阵地,而且在维系、沟通中原与北方游牧民族关系史上一直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在丝绸之路沿线洛阳固原盐池等地大量突厥人墓葬的发掘,粟特人的文化影响和历史作用引起了广泛关注:1981年4月洛阳南郊发现的唐代六胡州大首领安菩夫妇墓,墓中出土的勒铭存记的墓志、胡风汉俗的三彩俑、多元共存的宗教文物等无不是精美绝伦,棺壁上刻有十二生肖的刻纹,墓碑上方刻有鸟兽纹,中上部刻有龙纹,可见其丧葬习俗已融进了中原风俗;1982年至1987年宁夏固原出土了粟特人史氏家族墓葬群,每座墓葬之间距离数百米不等,从西至东依次为史索岩墓、史铁棒墓、史河耽墓、史道洛墓、史射勿墓、史道德墓,墓葬出土文物上百件,带有浓郁的异域风格,其中罗马金币和波斯萨珊银币最为耀眼,其墓葬风格充分表现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特点。1985年在距敖勒召其故城30公里的巴郎庙古城(六胡州丽州治城)东南方窨子梁唐墓出土了国宝级文物胡旋舞墓门,墓门单扇高89厘米,宽43厘米,厚5厘米,上下有圆柱形门枢,左门扇上雕刻一女子,右门扇雕刻一男子,两人头戴圆帽,身着圆领窄袖紧身长袍,脚穿长筒软靴,扬臂挥帛,翩翩起舞,它不仅反映了唐代石雕工匠高超的雕刻技艺,也反映出中国古代各民族的文化交流融合。

长期的杂居生活给中原王朝带来了“胡风”十足的新鲜血液。首先在服饰方面,唐朝的服饰与宋、明朝的服饰有着相当大的差异,这是由于唐朝开放和包容,服饰受到粟特人的影响,《新唐书·车服志》中记载“宫人从驾,皆胡帽乘马,海内效之”,此句便反映了当时唐朝人已经完完全全的接受了胡服,在宫廷中的人们骑马胡化,还偏爱胡帽,所以民间的人们也跟从效仿。而且不止是在一段时间,整个唐朝都有胡化的热潮。在刘肃的《新语》中对唐朝贞观初年长安汉人的描绘有这么一句话,“胡着汉帽,汉着胡帽”,可见唐朝时代对粟特人带来的胡文化一直都有着极大的追捧。其次可见艺术方面,著名诗人王健的《凉州行》中“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此句便可看出,当时唐朝人对粟特人音乐的追捧,而且在唐朝的《十部乐》中还详细记载了两部粟特人的外来胡乐,那便是《康国乐》和《安国乐》。除此外,白居易描绘女子的经典名句“犹抱琵琶半遮面“中的琵琶也是来自粟特人的乐器。还有便是舞蹈,唐朝李端的《胡腾儿》诗中有如下几句话:“胡腾身是凉州儿,肌肤如玉鼻如锥。桐布轻衫前后卷,葡萄长带一边垂。”“扬眉动目踏花毡,红汗交流珠帽偏。”“环行急蹴皆应节,反手叉腰如却月。”此诗精彩的描绘了当时唐朝盛极一时的胡腾舞动作,在那时胡腾舞甚至被引入宫中,成为宫廷舞蹈。再就是跨族通婚方面,唐朝对胡文化和汉文化都是兼容的态度,在初期粟特人以家庭为单位进入唐朝,但此时的婚姻还多为内部通婚,随着粟特人与唐朝的交流发展,粟特人逐渐与汉族开始了通婚,更进一步从精神文化上与汉文化融合。还有在物质交流方面,如《凉州词》中“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这里也体现了粟特人带来的葡萄酒在唐的非凡地位⑤。总之,中亚及西方的物产和文化风俗影响了唐人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粟特人与汉族人的双向互动,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也有力地促进了民族融合,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见证了中原文化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文明互鉴。

粟特人以擅长经商闻名于世,他们的到来给中华文明注入了新的活力,也把中华文化传播向世界。据文献记载,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后,粟特地区同中原就开始有官方的往来,唐朝以后,中原与中亚等地文明交流互鉴的序幕正式拉开,粟特人不仅是丝绸之路上贸易担当者,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见证者。从敖勒召其故城内发现的乳丁纹陶片、黑釉陶片、碎铁块、绳纹砖和“开元通宝”等古钱币来看,当时生活在这里的粟特人已经将开元通宝运用到生活当中,并通过经商贸易活动,将开元通宝带到丝绸之路沿线各个国家。开元通宝是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所铸,今天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布哈拉的昭武九姓中的康国和安国,就是直接用开元通宝钱币当做母钱,翻砂仿铸的,开元通宝钱币在丝绸之路沿线曾经被作为通用货币大量流通使用,而且还作为标准货币被大量仿铸的事实,说明开元通宝已经成为整个东方货币文化体系内各国铸钱的标准,其影响早已超越了国界,属于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一部分,在丝绸之路沿线已经具有了国际货币的属性,发挥了国际货币的职能。

千年故城,因悠久的历史蕴藏深厚的底蕴,因独特的文化展示丰富的内涵。如今,虽然敖勒召其故城在城镇规划区内,但是因保护力度不够,这座故城只剩下夯土城墙,残垣东西长396米,南北宽420米,北墙西段与西墙北段难觅其踪,被白刺灌丛沙堆、流动沙丘掩埋,沙丘高者达7~8米。北墙坍宽8米左右,高出附近地面约4.5米。东墙尚存有后期墙基,东北角墩高约3~4米,依稀可辨。为了不让千年故城消失在历史长河中,近年来,政协委员多次呼吁,旗有关部门加大了落实文物保护的责任,将故城保护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保护传承鄂托克前旗大地上这些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正在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屹立千年的故城见证了鄂托克前旗的悠久历史,我们也期望着鄂托克前旗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历史的尘土可以埋没故城,可以让繁华不在,但千年前多元文明的交流互鉴和各民族交往交融的历史文化沉淀,必将点燃我们内心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为共圆伟大中国梦砥砺奋进。(高荣堂)

参考文献:

①王乃昂、何彤慧、黄银洲、冯文勇、程弘毅:《六胡州古城址的发现及其环境意义》

②王北辰:《唐代河曲的“六胡州”》

③黄银洲、何彤慧:《再论唐六胡州城址的归属问题》

④陈海涛:《唐代粟特人聚落六胡州的性质及始末》

⑤荣新江、罗丰:《粟特人在中国》

故乡的原风景,通城是山深处、心深处的通城

通城是躺在三面山怀抱里的城。她地处湖北,与江西湖南接壤,从龙山文化时期开始,通城人在这里安安静静地生活了几千年,从明朝成化二年(1466年)到万里二十六年(1598年),通城人用132年修了一圈环绕全城的城墙。如果不是多年的烽火破坏和重新建设,今天,你应该就能看到一座通城古城

但通城的山还在,“道教第二十五洞天”黄龙山仍然青翠,“江南药库”药姑山仍然繁茂,黄袍山里不仅仍然流传着道家仙人的故事,也见证了湘鄂赣红色根据地的点点滴滴。

通城的人还在,瑶族祖居地仍然有可人的苗家姑娘会跳拍打舞,不大的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说着十里不同音的方言,吃着自古流传下来的甑蒸糕和麦市干子,迎接着全国游客。

通城到处都是故乡的味道,山深处、心深处的通城,是故乡的原风景

【原本的山色】

龙山是避暑圣地。

不同于九宫山的大气修缮,设施完善,通城的黄龙山完全显示了不与他人争宠、只想静守这一方原生态山野的霸气,正因为如此,所以才能成为避暑的天堂,以百年前、千年前就原原本本的山色,迎接每一个人。

天岳关的石隙里每年都会长出绿草,到凤凰池去只能爬没有修的山路,黄龙山还是原本的山色。

【原初的往事】

在海内外几百万瑶族同胞的心目中,千家峒是圣地,是瑶族的发源地。2001年10月8日,中国广西)瑶学会发布的《龙窖山千家峒认定意见书》说:“确认龙窖山(药姑山)千家峒是瑶族历史上早期的千家峒”。千年前,瑶族的先民就在通城繁衍生息,这是一个民族骨子里的共同记忆。

在不远的黄袍山里,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罗荣桓等人在这里建立湘鄂赣革命根据地,辖鄂南武昌咸宁、蒲圻、通山崇阳嘉鱼、通城等七县,赣北修水武宁铜鼓永修等6县、湘北平江临湘岳阳等5县。并建立了新中国第一个红色县级政权—通修县劳农政府(包括通城县崇阳县修水县),黄袍山是秋收起义的首要策源地。今天的华罗寨芳草萋萋、竹树成林,与大盘湖水、阁壁湖水相映,山峻而湖美秀,“华中第一瀑”白水岩瀑布声响彻数里、玉溪水润万物。山上之大埚、望湖、雷吼,如在仙境,山下之润田、夏家、石港等村落村民安康

在通城,这些原初的往事总能带给人悸动,想要去探寻。

【原来的味道】

在通城,至少有四样原来的味道,你需要尝一尝。

以粘米、糯米、红糖、芝麻为原料做的甑蒸糕,从欣赏它制作到品尝它味道,都是一种享受。

传承了四百多年的通城麦市干子和腐乳,满是浓郁的农家风味,不管辣不辣的,根本停不下来。

黄袍山上漫山油茶树榨出来的本草天香茶油,就是故乡柴火灶的油香味。在黄袍山油茶产业园里,你还能看到当年榨油的老器具。

通城“两头乌”是被农业部确定的湖北省仅有的两种国家级生猪资源保护品种之一,到新三汇农庄尝尝两头乌,就怕你以后再吃别的猪肉没味道了。

在通城,轻易就能尝到原来的味道。

通城是故乡的原风景,它不适合走马观花,但适合常回家看看山,寻寻故事,吃吃记忆的味道,再捎走一点家乡的好乡货。

你说呢?

沉睡在草原深处的故城

700多年前,在内蒙古大地上曾经有一个被称为“世界心脏”的草原都城——元上都。元上都是中国历史上空前强大的王朝元朝的第一个首都。这个与北京同在东经116度上的富丽堂皇的“草原古都”,曾在世界和中国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

虽然这座曾经十分繁华的草原都城如今只能见到让人略感苍凉的一片断壁残垣——元上都遗址。然而,凡是热衷于中国历史文化的人,都不难从这座 “拥抱着巨大历史文明的废墟”中,描摹出昔日帝都的辉煌。

昔日的帝都沉睡六百年重见天日

2009年以来,考古工作者在位于首都北京正北180公里的内蒙正蓝旗金莲川草原上的元上都遗址进行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考古挖掘。通过考古发掘,呈现在世人面前的元上都遗址,不仅保存着宫城、皇城、外城、关厢、街道等元代城市遗址,而且保存着中轴线和棋盘街的城市布局。元上都外城西部通过考古钻探发现了500多座房址、8条大型道路及众多支道。城墙、瓮城、城门及大型建筑基址基本保存完好,地表清晰可见街道、房址及宫城遗迹。由于它建在地势开阔的金莲川草原之上,高大的城墙,鳞次栉比的宫殿基址,构成了草原地带深邃悠远、规模宏大的文化景观。

2012年6月2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致通过,元上都遗址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0个世界文化遗产,也是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这一曾经在7个世纪前闻名于世的草原都城,再度得到世人的关注。

昔日的国际大都会曾经闻名于世

元上都在元朝期间,是国际瞩目的大都会。据记载,元上都曾拥有11万人口,城垣周长8000多米。城内有官署约60所,各种寺庙堂观160余处,驿道四通八达,为漠北与中原交通枢纽。元上都在草原上的繁荣,不仅推动了中国北部地区的建设和开发,也极大地加强了中外交通和中外关系。

元朝以元上都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驿路,打破了欧亚大陆上的封建诸侯城邦的壁垒,连通了欧、亚、非三大洲之间的交通。著名的“草原丝绸之路”起点就是在元上都,每逢春天都会有大批商贩从欧亚各地赶来,以各种奇货异宝与元朝人士交易,从而实现了几大洲人民的了解与交流。先后有罗马教皇使者、高丽国王、波斯、缅甸尼泊尔使者及意大利商人、印度僧侣造访这里。

1275年,马可·波罗随其做生意的父亲、叔叔由意大利前来,在元上都宫殿里觐见了忽必烈皇帝。之后,他在这里度过了16年,回国后口述了《马可·波罗游记》,使得元上都闻名于世。“安乐的宫殿有倒影,宛在水波的中央漂动;这儿能听见和谐的音韵,来自那地泉和岩洞。”这是英国诗人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1797年读到《马可·波罗游记》之后,在“悠然神往”中所写的著名诗篇《忽必烈汗》里的诗句。

做为都城的元上都当时是中国乃至世界的政治、经济、军事及文化中心,被称为“世界的心脏”、“世界的中心”,是一座国际性大都会,与巴黎罗马等大都市闻名于世。在其作为都城的时期,中国四大发明中的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及元代创制的火铳(最早的火炮)等传播到欧洲;而西亚、欧洲的数学、天文学、宗教、艺术、医药学,也在同一时期传到了中国。

昔日的都城建筑规模宏大曾举世有双

元上都是北方游牧的蒙古族掌握政权后,建的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帝国都城。

元上都都城的建造也很有特点,是由汉人刘秉忠负责设计建造的。他依据传统的城市布局观念,又考虑到游牧生活的特点, 所以上都城既有传统城市的布局,又适应蒙古游牧生活需要,是一座极富民族特色的融蒙汉文化和世界文明精华为一体的草原都城,既具备汉族传统农业地区城市的风貌,又带有蒙古游牧生活的特点,里面有豪华的宫殿,也交错有蒙古包建筑,充满了天才的创举。

从总体上看,元上都由外城、皇城、宫城和四关城郊等部分组成。 外城大体呈方形,实际上分为两部分:自皇城北门瓮城西墙起,有一条东西走向的土墙,直抵外墙,宽约2 米,使南北不能相通;北部是一片东西走向的山岗,地势平坦,无街道,是皇家园林。南部有两条东西大街,一条南北大街, 靠近街道有不少建筑。 第二重为皇城。位于外城东南角,平面呈正方形,每边长10 米。皇城城墙为黄土板筑,外面包砌石片。皇城的东、南墙是外城东、南墙的一部分。皇城东西相对各开两门,南北各 开一门,6 门均筑有瓮城和城楼。瓮城是用于防守的,有的呈方形, 有的则是马蹄形。这座庄严宏伟的皇城,街道整齐,布局合理。在皇城东北角是大龙光华严寺西北是乾元寺。因为忽必烈非常推崇喇嘛教,因而在上都城中建了很多黄教佛寺。宫城处在皇城中央偏北,东西宽约570 米,南北长为620米,城墙内层同皇城一样,用黄土板筑,而外层则用灰砖包砌而成。城墙四角也都建有角楼,一为美观起见,二则为军事目的瞭望之用。宫城东、西、南正中各开一门,没有北门。东为东华门,西为 西华门,南为御天门,所以有东华西华南御天,三门相望风池连的诗句。上都城的宫殿,多见于史载,有名的如大明殿、鸿禧殿、鹿顶殿、水晶殿、穆清阁、大安阁等。其中大安阁是宫城中最重要的建筑,是仿北宋时建的熙春阁建造,也是整个上都城的最主要建筑,高二百二十尺。元人有“大安御阁势苕亭,华阕中天壮上京”的诗句,描绘了大安阁高入云霄的完伟气势。大安阁是一座特别坚固的全木制结构建筑物,有前后长廊,雕梁 画栋,雄伟瑰丽。大安阁位于宫城北部,是本城最重要的宫殿。元代许多诗人都把大安阁视作上都的象征。国家重大典礼都在大安阁内举行。

洪禧殿是元朝皇帝经常设酒摆宴的地方,整日酒肉歌舞;其旁边的香殿则是皇帝供香拜佛的场所,经常是香烟缭绕;宣文阁是皇帝阅览图 书、讲经论学之所在,该殿藏书丰富,书香四溢;再看位于宫城北部 的一座建筑遗址,名日穆清阁,其台基竟与城墙等高,东西约75 中间凹入部宽米,这是宫城遗址中最高最大的一处建筑物,有记载说穆清阁连延数百间,可见其规模之大。穆清阁亦为重要之大殿,据说 皇帝每每于巡游全城后便在这里设置酒宴。 在宫城转一圈,可以说是五步一楼,十步一阁。这些建筑物并未采纳中原皇家中轴线模式, 而是将殿、堂、亭、榭随意布置,形成了一个个自成体系的建筑群。 上都城的东、南、西门都有关厢区。据考古调查,东关长约800 西关长约1000米,南关长约600 米,城北则设有与城门相连的关厢。 西关轮舆多似雨,东关帐房乱如云,这两句诗说明西关车辆繁多,应该是商业区;东关临近皇城,前来觐见元帝的王公贵族及部属住在这 里等候召见,所以毡帐如云;南关是皇帝出城的御道,其繁华程度就 可想而知了。

马可波罗在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把上都城的建设描述为“东方神话”,令中世纪的欧洲人羡慕不已。书中把上都城的宫殿楼阁、雕梁画栋、巍峨壮丽、金碧辉煌,描写得淋漓尽致。

元上都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交流与融合的产物,这里既有蒙古民族作为游牧民族与生俱来的典型特征,又有汉文化和其他民族的文化特色,在历史渊源上体现多元文化的互相影响。元上都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互相融合的典范,反映了草原文化的博大与包容,由于多种文化的结合,使元上都在城市规划建设方面展示出杰出的成就。

元上都的建设规划改变了以往都城高墙壁垒、与周围自然环境隔绝的规划布局,形成了由人类建设在草原上的城市又与草原融为一体的总体规划形式,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同时巧妙地利用中轴线,把宫城、皇城分割成东西相等的两部分,使上都城的建筑布局显得更加对称、整齐、美观。元上都的宫殿建筑堪称草原都城在城市规划、建筑布局、景观构筑方面的杰出代表。

而元朝当时有两个首都,一个是上都,位于正蓝旗境内,另一个是大都,就是今天的北京城,一个在燕山南麓的农业区,另一个在燕山北麓的牧业区,生态与气候条件有很大差别。冬天,忽必烈带着妃嫔和大臣们到大都,也就是北京,天气比较暖和,去理政和生活,到夏天到上都来理政,故上都又称为夏都。这就是著名的两都巡幸制,在我国历史上,不少皇朝都是实行过两都制或多都制。元代的两都巡幸制,既是生活方式的需要,也是政治上的需要。

元大都是今日北京城的前身,以规模巨大、建筑宏伟而著名于世,城址的选择和城市的平面设计,直接影响到后来北京城的城市建设。因此它在城市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中国历史上明清两代的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元大都是套用了元上都的构思模式然后有所发展,如宫城、皇城、外城作三环相套的城垣,是在元上都三重城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昔日的世界中心今日的世界遗产

上都城的繁华实在是说不完。但世间万物的发展规律总是盛极必衰。大元朝轰轰烈烈, 亦只在历史的舞台上兴盛了百余年。上都城这样一座富丽堂皇的大都市,也在1358年时被农民起义军所焚毁,之后又几经战乱,最终荒废成为“一座拥抱着巨大历史文明的废墟”。

元上都遗址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风雨洗礼,仍较完整地保留了原貌,是目前保留最完整的草原都城。它是一个朝代的记忆载体,同时也记录了生活在金莲川草原上的察哈尔蒙古族的伟大的历史变容。

元上都遗址是属于世界的珍贵文化遗产,正如西方一位学者所言"这是一座拥抱着巨大文明的废墟"。保护、发掘和研究这座曾经是世界大都会的“文明的废墟",把凋零的碎片拼读成人类文明的教科书,永远是现代人的神圣职责。

元上都遗址是最真实、完整的元代草原都市遗址,是元朝辉煌历史的实物见证,具有独特的历史、艺术和科学研究价值,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遗产,是蒙古民族创造震撼世界辉煌成就的最有力的实物见证,也是蒙元文化考古的旅游胜地(王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