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家遗址

周家遗址

周家遗址位于正宁县周家乡周家村南400米。属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面积约5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4米,暴露有灰坑、窑址。采集有泥质红陶钵、线纹尖底瓶、夹砂红陶绳纹罐及泥质红陶黑彩圆点纹盆等残片。遗址保存较好,对研究甘肃东部地区仰韶文化有重要价值。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周边景点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旅游

1.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旅游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遗址公园占地3.5平方公里,面积与举世闻名的纽约中央公园相仿,既保存了大明宫原有的地形和地表的遗址分布。公园基本还原了唐代大明宫的历史原貌,并在文物保护基础上,体现了旅游的元素

2.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主要景点

两个大门,景区南门、景区北门。 南门又叫丹凤门,唐京师长安大明宫的正南门,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内,始建于唐高宗龙朔二年,城门上建有巍峨高大的丹凤楼。 北与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遥相呼应,构成了大明宫的中轴线,是唐朝皇帝出入宫城的主要通道,同时也是唐代皇帝二百多年间举行登基、改元、宣布大赦及举行宴会等外朝大典的重要政治场所,是大唐王朝的国家象征。

3.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旅游开发现状

1、遗址保护展示区游线(绿色路线)

  游客服务中心——御道广场——金水桥——金水桥出入口——含元殿遗址区——遗址博物馆——微缩景观——宣政殿遗址——望仙台遗址——紫宸殿遗址——梨园——太液池南岸——考古探索中心——丹凤门博物馆

  游览时长:预计2小时

  2、全园游线(蓝色路线)

  游客服务中心——御道广场——金水桥——金水桥出入口——含元殿遗址区——遗址博物馆——微缩景观——宣政殿遗址——望仙台遗址——紫宸殿遗址——清思殿出入口——重玄门、玄武门遗址——三清殿遗址——考古探索中心——丹凤门博物馆

  游览时长:预计3-4小时

  主要景点推荐

  丹凤门

  丹凤门是大明宫的正南门,共开设五个门道,上筑有城楼,规模超过其它宫门,门内是约500米长的御道,直抵含元殿庭。

  新建的丹凤门并非复建,而是钢结构上挂上板材做成的模型。

  丹凤门内部是以原丹凤门遗址为主的博物馆,实现了保护与展示的完美结合。

  御道广场

  御道是捐古代宫城中进入主殿的通道。这里所谓“御道”, 其实就是一个巨大的广场,经考古发掘,御道广场是-个南北长约600多米,东西宽700多米的宽广区域,总面积约42万平方米。御道就是大明宫的“殿庭”是皇帝举行大典、兵、接见外国使臣的场所;同时,它巨大的空间分布,不但充分烘托了含元殿的恢弘气势,而且形成了极其开阔的视野,使每一位来到含元殿前的人, 都会由远而近,-步-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如今,通过对御道历史形制的恢复,展现了恢弘、庄产肃穆的历史氛围。

  含元殿

  含元殿是大明宫的正殿,663年建成后223年间一直被使用,是举行国家仪式、大典的地方。元日、冬至日的大朝会,外国使节团谒见以及改元、即位、受贺、大赦、阅兵的各种仪式、大典都在这里举行。含元殿殿基面阔十一间,近76米,进深四间,40余米,充分体现了当年“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磅礴气势。

  由于地势高差较大,含元殿上部建筑在三层大台以上构筑,体量巨大,气势伟丽。基台复原再现了遗址的基本结构和布局,唐代的土质遗存被封闭在砌体之内,永久保存。

4.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旅游资源评价及旅游产品设计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是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太华南路,大明宫地处长安城北部的龙首原上,始建于唐太宗贞观八年(634年),平面略呈梯形。公园绿化面积46.5公顷。

5.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旅游攻略

1、 明宫,大唐帝国的大朝正宫,唐朝的政治中心和国家象征,位于唐京师长安(今西安)北侧的龙首原,是唐长安城三座主要宫殿“三大内”(大明宫、太极宫、兴庆宫)中规模最大的一座,称为“东内”。自唐高宗起,先后有17位唐朝皇帝在此处理朝政,历时达200余年。

2、大明宫始建于唐太宗贞观八年(634年),占地面积约3.2平方千米,整个宫域可分为前朝和内庭两部分,前朝以朝会为主,内庭以居住和宴游为主。前朝的中心为含元殿(外朝)、宣政殿(中朝)、紫宸殿(内朝),内庭有太液池,各种别殿、亭、观等30余所。

3、1961年3月4日,大明宫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9月9日,史诗纪录片《大明宫》在联合国总部首映,开创了中国电影在联合国首映的先河。2010年,西安市在大明宫原址建立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

6.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景点

还不错吧 现在大明宫只复原了正门丹凤门 前面还有丹凤迎宾的表演 有模有样的 这是中午11点的表演 在收费区的门口演出 记得去看丹凤门在免费区 就是个大城门 还没上漆 拍照留念下就好 进了收费区 可以到地下的博物馆去瞅瞅 有解说员 找一个听解说 很不错的 博物馆后面有太液池 修得挺好的 旁边还有贵妃出浴的雕塑 太液池风景很好 很多拍照的地方 在附近还有唐代诗人的雕塑和名诗 后面好多景点都在建 里面雕塑居多主殿台基打好了 恐怕修好有一段时间 但是你出了收费区还有许多东西可以看凭票可以看一部亚洲最早的IMAX3D电影 大明宫传奇 刘雨欣主演的 很好看 还有丹凤门旁边的两个博物馆 都不错的 总的来说 电影和太液池是亮点 值得一玩

7.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游览图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和青龙寺两个是不一样的感觉,青龙寺看的更多的是自然景致吧,其中青龙寺以樱花最为出名。而大明宫呢,嗯,要看他的这个宫殿的恢宏气势。大明宫的面积要比青龙寺大上许多。

这两个地方如果有时间的话都可以去,嗯,反正预约也不要门票呀。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你。

8.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旅游路线图

西安双层观光巴士乘坐地点在西安市民游客服务中心(大雁塔景区站)。

一、行驶路线

一号线:大雁塔景区→陕西历史博物馆→小寨赛格购物中心→SKP站→西安城墙·碑林历史文化景区→易俗社文化街区→钟·鼓楼→丝路美食·陕菜博物馆·菊花园→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钟·鼓楼/易俗社文化街区→含光门遗址博物馆→小雁塔(西安博物院)→小寨赛格购物中心→陕西历史博物馆→大雁塔景区。

二号线:大雁塔景区→曲江池→大唐芙蓉园→大唐不夜城→大雁塔景区。

三号线:大雁塔景区→陕西历史博物馆→小寨赛格购物中心→SKP站→西安城墙·碑林历史文化景区→易俗社文化街区→钟·鼓楼→城墙碑林历史文化景区。

二、发车时间

一号线:10:00、10:30、14:00、14:30。

二号线:11:00、11:30、14:00、14:30、15:00、15:30、16:00、16:30、17:30、18:00、19:00、19:20。

三号线:20:00、20:20。

9.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游览攻略

大明宫遗址区保护改造规划总面积为19.14平方公里,发展定位是以大明宫遗址保护改造和展示盛唐文化为特色,建设集文化、旅游、商贸、居住、休闲服务为一体的,具有国际水准的城市新区

西安大明宫遗址公园在二环内。

地理位置

西安

区域面积

总面积为19.14平方公里

批准时间

2007年10月

范围

文化、旅游、商贸、居住、休闲

施工

3.7平方公里全面展开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是西安市在2010年献给广大市民的一份礼物。自2007年10月大明宫遗址区保护项目全面启动以来,目前公园已经初现全貌。记者昨日在公园现场看到,到处一片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丹凤门遗址保护主体工程已经完成,东宫墙

控制遗址区游客数量,仅对部分遗址展示区进行收费管理。

10.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旅游资源

有。

在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北门2个免费大型组合滑梯那里。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位于太华路,是西安市的中央公园,“城市绿肺”。大明宫除遗址区外都是免费区域,绿地众多,面积广大,园内也有环园火车乘坐。南边的御道广场平整开阔是音乐会等大型活动的举办地,也是放风筝的理想场地。北边有太液池可以划船,还建设有足球场、篮球场、网球场等康体设施。小一点的孩子最喜欢这里的2个超大型滑梯,规模是我所见过西安乐园里最大的。

山西绛县周家庄遗址2007—2013年周代遗存发掘简报

山西绛县周家庄遗址2007—2013年周代遗存发掘简报

选自《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8年03期中国国家博物馆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运城文物保护研究所

内容提要:

自2007年开始,中国国家博物馆等单位在周家庄遗址开展了连续多年的考古发掘工作,旨在探索龙山期遗存,为研究早期国家起源等问题提供实物资料。除获取大量龙山遗存外,还发现了一些其他时期的遗迹与遗物,本文主要介绍2007—2013年在周家庄遗址发现的周代遗存。周代遗迹大都为居址堆积,包括房址、灰坑等;另有少量瓮棺葬。依时代不同,可将周代遗存分为西周、东周两个时期。西周遗存的数量较少,仅见少量灰坑,另在一些地层中发现少量西周陶片。但西周遗存的内涵较丰富。据初步分析,可知其包含商、周两类因素,为探索商周关系等学术问题提供了资料;东周遗存的种类相对丰富,文化面貌也比较清楚,时代约当春战之交,属典型的晋文化遗存。

周家庄遗址位于山西省绛县横水镇周家庄、崔村之间(图一),兼有仰韶、庙底沟二期、龙山、二里头、二里岗及周、汉、宋等时期遗存。2007年以来,在重点探索龙山期遗存的同时,我们还获得了其他时代的遗迹与遗物。本文重点介绍2007-2013年间发现的周代遗存。周家庄遗址的西周遗存数量较少;东周遗存则在多个地点发现,数量相对丰富(图二)。下文分别予以介绍。

一 西周遗存

2012年春季,在周家庄新村附近布设探沟解剖大型环壕,于TG12内发现了西周时期的遗迹单位,即ITG12⑥和3个灰坑。2013年春季,在周家庄村北进行发掘,于ITG15的地层中发现了少量西周陶片。这里主要介绍2012年春季发现的西周遗存(图三)。

(一)地层堆积

以ITG12南壁为例(图四)。

①层:黄褐色土,土质疏松,厚0.13-0.3米,包含大量植物根茎,出土塑料袋、铁钉等物品,为现代耕土。

②、③层:分别为黄褐色与浅黄褐色土,土质较疏松,分别厚0.1-0.27、0-0.45米,出土少量碎瓦块、青花瓷片及铁钉等,是近现代人类生活的堆积。

⑤层:灰褐色土,土质疏松,层厚0-0.31米,出土少量陶片。

⑥层:浅灰褐色土,土质疏松,层厚0-0.5米,出土少量陶片。

⑦层:黄色土,土质疏松,层厚0-0.31米,出土少量陶片。

⑧层:灰黄色土,土质致密,层厚0-0.6米,出土少量陶片。

⑤、⑥、⑦、⑧层所见陶片的时代多为二里头或西周。

⑧层下开口的遗迹有H260、H261、H268。这三个灰坑均出土大量陶片,其中一些陶片的时代为西周时期,其他均属二里头时期。

⑨层:浅黄色土,土质较致密,分布于探沟东部,厚0-0.1米,不见出土物。⑨层下开口的遗迹有G6(龙山期大型环壕)。

(二)遗迹

共3处,均为圆形袋状平底坑。以H260、H261为例,简介如下。

H260开口于ITG12⑧层下,打破G6。口径2.5-2.8、自深2.6、底径3.25米(图五)。坑内堆积可分三层:①层为浅黄褐土,土质较疏松,夹杂少量碳粒,未见出土物;②层为浅红黄花色土,土质较疏松,夹杂少量料礓石,出土少量陶片,可辨器形有鬲、罐等;③层为浅褐色土,土质较致密,夹杂少量料礓石,出土少量陶片,可辨器形有鬲、罐、豆等。

H261开口于ITG12⑧层下,打破G6及生土。口径约2.7、自深1.75、底径2.4米(图六)。灰坑内堆积可分两层:这两层分别为浅黄褐色土、黄褐色土,①层土质略疏松,夹杂木炭和料礓石;②层土质致密,包含料礓石。两层均出土少量陶片,可辨器形有鬲、豆、罐等。

(三)出土器物

出土器物均为陶器,兼有泥质、夹砂二类。多为灰陶,此外还有少量红陶;纹饰以绳纹为主,素面次之,此外还有弦纹等;器类包括鬲、豆、罐等。

鬲均夹砂。据口沿差异,分二型:

A型 侈口,卷沿,沿面起隼,沿外侧素面,腹饰粗绳纹。标本H260③:1,灰陶,残高6.5厘米(图七:2);标本H260③:2,口径24、残高4.8厘米(图七:1)。

B型侈口,折沿,沿外侧绳纹被抹,腹饰交错绳纹。标本ITG12⑥:1,口径26、残高7.2厘米(图七:3)。

豆标本H261②:2,泥质红陶,弧盘,深腹,盘外侧有一道弦纹,粗柄。盘径18、残高6厘米(图七:4)。

罐 标本H261①:2,泥质灰陶,直口,圆唇,领较矮,沿外侧绳纹被抹,微鼓肩,腹饰绳纹。口径16、残高8.4厘米(图七:1)。

二 东周遗存

2007年,第一次在周家庄新村北地点发掘时,就发现了东周遗存。此后又于2011、2012年在此地点发掘过3次,均发现了数量较多的东周遗存。2009年春季,在周家庄村北发掘,也发现了一些东周遗存。此外,2012年解剖东部环壕时,发现了一些东周陶片。周家庄村附近的东周遗存以新村北地点最为丰富,也最具代表性,本文将这一地点的东周遗存做一简介。

(一)地层堆积

在这一区域近现代活动层和龙山层之间,存在一层较为连续的东周期堆积,遗迹类型除地层外,还有灰坑、房址、瓮棺葬等。以IT1107北壁为例(图八),介绍如下。

①层:浅褐色土,土质疏松,厚0.2-0.3米,包含少量青花瓷片、铁钉、塑料袋等物,是现代农耕土。

②层:浅黄褐色土,土质疏松,厚0.2-0.3米,出土少量青花瓷片、布纹瓦碎块等,是近现代人类活动堆积,本层下开口的遗迹有

H130(东周时期)等。

③层:浅灰褐色土,质地较疏松,厚0-0.3米,出土大量陶片,可辨器形有鬲、豆、罐等。从出土陶片来看,本层为东周时期人类活动的堆积。③层下开口的遗迹有H148、H151、M43等。

④层:深褐色土,土质疏松,层厚0-0.7米,出土少量陶片,可辨器形有鬲、折肩罐等。

⑤层:浅黄色土,土质疏松,层厚0-0.3米,出土大量陶片,可辨器形有鬲等。⑤层下开口的遗迹有H169、H186等。

⑥层:黄色土,质地疏松,层厚0-0.3米,无出土物。该层下开口的遗迹有H199等。

(二)遗迹

东周遗迹包括灰坑、房址和瓮棺葬等。

1.灰坑

按照形制,分为圆形直壁坑、袋形坑、锅底形坑、长方形坑、不规则形坑等,分述如下。

(1)圆形直壁坑

开口线呈圆形或近圆形,坑壁较直,底径与口径同大或非常接近,有些较为规整,或为窖穴。以H133、H303为例介绍如下。

H133开口于IT1007③层下,打破IT1007④、⑤层及H198。口径1.85、自深1.75、底径1.9米(图九)。坑内堆积按土质、土色可分四层。其中①、③层为黄褐色土,②、④层分别为灰色与浅红褐色土。①、③、④层土质较致密,分别厚0.9-1、0.5-0.62、0.2-0.22米,出土物较少,①、③层仅见少量陶片,④层无出土物;②层土质疏松,厚0-0.1米,出土大量陶片和兽骨。各层出土陶片可辨器形有鬲、盆、豆、罐等。

H303开口于IT1508②层下,打破生土(图一〇)。口径1.35、自深0.7、底径1.30

H308坑内填土为浅褐色,质地较疏松,夹杂红烧土粒、料礓石,出土少量陶片,可辨器形有鬲、盆、豆、罐等。

(2)袋形坑

灰坑开口线为圆形或近圆形,斜壁下扩,底径大于口径,多做窖穴使用。以H126、H308为例简介如下。

H126位于T1207西部偏南,开口于③层下,打破M38、H216,为一圆形袋状坑,口径约1.36、自深0.6、底径1.64米(图一一)。坑内填土可分五层,分别为青褐、浅灰、清灰、灰褐、浅灰色土,土质均较疏松,夹杂草木灰及碎小的烧土块,出土大量陶、石、骨器。

H308位于IT1508东北部,开口于IT1508③层下,打破H328及生土。灰坑口径1.7、自深2.1、底径2.75米(图一二)。坑内堆积为黄灰色土,土质较致密,夹杂草木灰、料礓石等,出土少量陶片,可辨器形有鬲、豆、盆等。

(3)锅底形坑

开口线多为圆形或近圆形,坑壁弧形内收,似锅底状。以H122、H266为例介绍如

H122位于IT1207中部,开口于IT1207②层下,打破③层、H216。H122开口线近圆形,壁面粗糙,未见加工痕迹,口径1.02-1.2、自深0.6米(图一三)。坑内填灰褐色土,质地疏松,夹杂大量红烧土、草木灰及木炭屑等,出土一些夹砂、泥质陶片,可辨器形有鬲、罐等。

H266位于ITG10中部偏西,开口于ITG10②层下,打破ITG10④层。该灰坑开口线平面近圆形,口径1.3-1.4、自深0.3米(图一四)。坑内填土为黄色,质较疏松,出土较多陶片,可辨器形有鬲、豆等。

(4)长方形坑

灰坑开口线呈长方形或圆角长方形,直壁或微斜壁,坑底较平。以H8、H226为例介绍如下。

H8位于IT1408东南部,部分延伸入探方南壁,开口于②层下,打破H11、H48和W4。开口线平面呈圆角长方形,坑壁略直,东西长2.85、南北宽1.3、自深0.52米(图一五)。坑内填灰褐色土,较致密,夹杂料礓石,出土少量陶片,可辨器形有豆、盆、罐等。

H226位于IT0808的西南部,开口于IT0808③层下,打破F30等单位。开口线平面呈圆角长方形,坑壁近直,底部不甚平整,南北长3.3、东西宽1.6米、深约0.3米(图一六)。坑内堆积为浅黄褐色土,质地疏松,夹杂料礓石颗粒、白灰片,出土较多陶片,可辨器形有鬲、豆等。此外,该灰坑还出土一件石铲。

(5)不规则形坑

灰坑开口线不甚规则,有些体量较大,或与取土有关。以H312为例介绍如下。

H312位于IT1507中部偏北,开口于IT1507②层下,打破H313、M170,平面略呈不规则椭圆形,斜壁,其中西壁陡峭,东壁为缓坡,底不甚平。开口线东西最长3.4、南北最宽1.6、自深0.36米(图一七)。坑内填浅黄褐色土,质地疏松,出土少量陶片,可辨器形有罐等。

2.房址

保存均较差。以F16、F18为例介绍如下。

F16位于IT1006西部,部分延伸入探方西壁,开口于IT1006③层下,被近代墓及W34打破,自身打破F21和H207。F16为地面(或浅穴)式房址,仅存部分地面。残存部分呈不规则长方形,南北残长2.8-3.5、东西残宽2.2-2.6米。经解剖,可知F16的地面是以料礓石为垫层,并于其上施一层厚约0.003米的白灰面。在房址之中的地面上存在一个灶面,其平面为正方形,经多次烧烤后形成坚硬的红烧土,并与地面连为一体(图一八)。

F18位于IT0907的南部,部分延伸入南壁,开口于IT0907②b层下,打破IT0907③层。F18为一浅穴式房址,保存状况较差,残存部分平面略呈长方形,东西长约1.56、南北宽约0.78米;壁较直,残深0.1-0.12米。房址为白灰地面,白灰层约厚0.003米(图一九)。房址内填土为灰褐色土,质地疏松,未见出土物。

3.瓮棺葬

以W34、W35为例介绍如下。

W34位于T1006西部,开口于③层下,打破H207、F16。平面呈椭圆形,壁近直,平底。开口线长0.96、宽0.56、自深0.75米。坑内放置以陶罐、陶鬲及陶盆残片组成的瓮棺,内葬儿童,骨架保存较好。葬式为仰身直肢,头向南(图二〇)。墓圹填灰褐色土,无出土物。

W35位于IT0906的中部略偏西南,开口于IT0906②b层下,打破IT0906③层,是一座带有墓圹的瓮棺葬。墓圹开口线为圆角长方形,坑壁略内收,底近平。长0.88、宽0.38、自深0.36、底长0.7、宽0.36米。瓮棺由陶鬲、罐的口沿、腹片扣合而成,内置儿童骨骸一具,保存较差,仅存破碎的头骨、椎骨、肋骨等,其他多处骨骼已腐朽不见。头向55°,仰身直肢(图二一)。圹内填褐色土,质地疏松。

(三)出土器物

1.陶器

兼有夹砂、泥质二类,纹饰以绳纹为主,还有弦纹,素面等,部分泥质陶器上饰暗纹。器类方面,以鬲、盆、盘豆、盖豆、钵、高颈罐较为常见,另有壶、釜、甑等器型。

鬲共41件。均夹砂,沿较窄,微束颈,鼓肩,联裆,三实足,饰绳纹。依口、肩变化,分二式。

I式沿面微凹,斜唇稍厚,斜直颈,微耸肩。标本H133②:2,红褐陶,斜方唇,沿外侧绳纹被抹,肩及上腹部饰麦粒状斜行中绳纹,下腹部饰散乱的粗绳纹,口径25、残高17厘米(图二二:1)。

II式沿面下凹,方唇厚重,矮颈微斜,耸肩。标本H254:4,红褐陶,斜方唇,饰麦粒状斜行中绳纹,口径24、残高24.5厘米(图二二:3);标本H254:5,红褐陶,肩饰印痕较深的斜行中绳纹,口径28、残高8厘米(图二二:2)。

盆多为泥质灰陶,个别为夹砂灰陶,侈口,折沿,多深腹,平底,腹饰绳纹。依颈部差异,分二型。

A型共13件。无明显颈部。据口、肩变化,分二式:

I式宽沿,沿面中央略凹,颈部微有折角。标本H133②:9,沿外侧绳纹被抹,腹饰散乱的中绳纹,口径37、残高11.5厘米(图二二:5);标本H269:3方唇,沿外侧绳纹被抹,腹饰纹理清晰的细绳纹,口径42、高27、底径15厘米(图二二:13)。

II式沿略窄,沿面中央凹陷,沿腹交接处较顺滑。标本T1207③:3,斜方唇,沿外侧绳纹被抹,腹饰中绳纹,口径36、残高5厘米(图二二:8);标本T0906③:5,斜方唇,沿外侧绳纹被抹,腹饰印痕较浅的中绳纹,残高6厘米(图二二:7)。

B型共11件。束颈。数量较少,暂不分式。折沿,沿面多内凹,下腹收束略急。标本H133②:7,沿外侧绳纹被抹,上腹部饰印痕较深的斜行中绳纹,下腹部绳纹亦被抹,口径30、残高16厘米(图二二:11);标本H256:5,沿外侧绳纹被抹,上腹部饰印痕较浅的斜行中绳纹,下腹部绳纹被抹,口径40、残高12厘米(图二二:12);标本T0906③:7,沿外侧素面,腹饰斜行中绳纹,口径50、残高24厘米(图二二:10)。

釜共1件。夹砂灰褐陶,厚方唇,折沿,沿面微内凹,束颈,深腹,圜底,饰绳纹。标本W34:1,口径24、高35厘米(图二二:4)。

甑共2件。残存下腹及篦部。标本H308:3,夹砂红褐陶,陶胎较厚,腹饰印痕较浅的麦粒状粗绳纹,近底部绳纹被抹,残高11、底径18厘米(图二二:9);标本H8:1,泥质灰陶,下腹部素面,残高6、底径14厘米(图二二:6)。

盘豆泥质灰陶,依整体差异,分二型。

A型共41件。豆盘折角明显,豆柄细长,整体较高,圈足。据豆盘变化,分二式。I式 豆盘略深。标本H321:1,盘外侧有数周弦纹,口径14、残高4.2厘米(图二三:1);标本H126③:9,豆柄上有数周凸棱,口径13、残高15厘米(图二三:6);标本H133②:4,豆柄上有数周凸棱,口径12、高15.3、底径7厘米(图二三:5)。

II式 浅盘。标本H254:6,口径12、残高8.5厘米(图二三:3);标本H266:1,盘外侧轮制痕迹明显,口径11.2、残高2.8厘米(图二三:4)。

B型共5件。弧盘微折,豆柄多较短,整体略矮。据豆盘变化,分二式。

I式豆盘较深。标本H133②:3,器体磨光,口径13.5、高11.6、底径8.5厘米(图二三:7);标本H126③:8,口径14、高12.5、底径7厘米(图二三:12)。

II式 豆盘略浅。标本T1007③:3,器体似经磨光,口径12、残高3.8厘米(图二三:2)。

盖豆共11件。泥质灰陶,子母口,深腹,盖皆失落,盘外侧多饰瓦楞纹。分二式。I式口内敛,子母口较长。标本H256:7,盘内饰螺旋状暗纹,口径16、残高7.4厘米(图二三:13);标本H133②:5,盘内外侧均饰数周暗纹,口径16、残高7.2厘米(图二三:14)。

II式敛口,子母口略短。标本H254:7,盘内饰螺旋状暗纹,口径16、残高9.2厘米(图二三:11)。

钵共7件。泥质灰陶或灰黑陶,折沿,斜唇,多束颈,弧肩,鼓腹,平底。据口沿变化,分二式。

I式 沿面较短。标本H126③:6,束颈,腹饰凸弦纹,口径21、残高8厘米(图二三:15);标本H256:8,腹饰凸弦纹,口径40、残高20厘米(图二三:16)。

II式沿面更短。标本H303:1,束颈,腹底交接处转折圆缓,平底,素面,口径20、高13.5、底径10厘米(图二三:18);标本T1107③:5,微束颈,腹饰凸弦纹,素面,口径19、残高9厘米(图二三:17)。

高颈罐共4件。泥质灰陶,尖唇或尖圆唇向上凸起,沿外侧绳纹被抹,鼓肩,有些肩部饰弦纹,腹皆饰绳纹。标本H269:5,沿外侧似经磨光,肩饰旋断绳纹(图二三:8);标本H302:5,沿外侧素面,腹饰印痕较浅的斜行绳纹(图二三:9)。

壶共1件。泥质灰陶,宽折沿,沿外侧有一周凸起,高颈。沿外侧与颈部均磨光,颈部暗纹形似弦纹。标本H133②:6,沿面饰菱形暗纹,沿外侧素面,颈部饰多道弦纹,口径14、残高10厘米(图二三:10)。

板瓦共2件。夹砂灰陶,内侧可见清晰的泥条盘筑痕迹,饰斜行绳纹。标本H321:3,残长13、残宽9.5厘米(图二四:7);标本H302:7,残长15、残宽12厘米(图二四:8)。

筒瓦共1件。夹砂灰陶,泥条盘筑,饰麦粒状斜行绳纹。标本H256:6,残长8、残宽5厘米(图二四:9)。

陶支钉 共39件。泥质灰陶,锥状。标本H118:1,高3.8厘米(图二四:1);H118:4,高4厘米(图二四:2);标本H118:11,高4厘米(图二五:5)。

铜饰品共1件。标本T0907③:1,圆形,饰三个小孔,体径1.8厘米(图二五:6)。

3.石器

共发现10件,器型包括石镞、石斧、石镰、石凿和石铲等。

石镞 标本H308:1,圆锥状梃,前锋呈三棱椎形,长8.4、宽0.8、厚0.7厘米(图二五:8)。

石斧标本H317:1,长方体,双面刃,长13、宽6.2、厚4.4厘米(图二五:1);标本T0806③:1,背部已残,制作较粗糙,残长11.3、宽5.9、厚1厘米(图二五:2)。

石镰标本T1107③:2,整体经磨光,制作精细,镰背较宽厚,穿孔近器体中部,双面刃,长14.8、宽5.1、厚0.7厘米(图二五:9)。

石凿标本T1107③:1,器体呈长方形,经磨制,单面刃,长9.4、宽3.8、厚1厘米

(图二五:3)。

石铲标本T0906③:3,打制,制作粗糙,长16.3、宽6.7、厚1.8厘米(图二五:4)。

4.骨器

共发现2件,包括一件骨镞,另一件器型不可辨。

骨镞标本H321:4,锥形梃,前锋略呈三角形,长6厘米(图二五:7)。

5.蚌器

共9件,其中3件器型不可辨,余皆为蚌刀。

蚌刀共6件。标本H118:31,整体呈新月形,弧背,器物中部有一穿孔,单面刃已残,长12.1厘米(图二五:10);标本H304:1,整体呈长方形,弧背经磨制,穿孔近刃部,单面刃已残,长11.6厘米(图二五:11)。

三 结语

H260③:1与安阳小屯H71:4[1]、洛阳铸铜遗址H83:2[2]相似。从类型学角度看,H260③:1的时代应介于二者之间,为西周初年;H260②:2与曲村AⅡ式豆[3]近似,时代为西周早期;TG12⑥:1与曲村AaV式鬲[4]形制相似,时代为西周中、晚期之际。综上,可以推测周家庄遗址存在自初年至西周中、晚期的遗存。

目前所见的西周遗存分布于周家庄新村附近,西距横东、拱北遗址不足千米。周家庄西周遗址的存续时代与横东、拱北遗址也比较接近。已知横东、拱北遗址为横水墓地葬者生前的居址[5],其当与周家庄西周遗址关系密切,应同属倗氏一宗。

从出土陶器来看,周家庄西周早期遗存包含两种文化因素。其一是以商式鬲(A型)为代表的商文化因素,另一类则是以联裆鬲(B型)为代表的周文化因素。这说明西周早期附近存在至少两类族群,一是周人或与周人关系密切者,另一类则与商人有关。不同于周原、洛阳、琉璃河等地,晋西南地区西周时期的商文化因素发现较少,此次发现为研究这一地区的族群构成等学术问题提供了很好的资料。

东周遗存数量相对较多,也较为分散。其中两处堆积丰厚者,一处位于周家庄村北,另一处地处崔村南堡[6]。这两个地点距离较远,或分属不同的遗址。所见东周遗物均与侯马铸铜遗址等地所见春秋晚期及战国早期遗存的时代特征较为接近,当是这一时期的遗存。从文化面貌来看,周家庄遗址所见东周遗存属典型晋文化。筒瓦、板瓦等建筑材料的发现说明该地存在较高等级的建筑。陶支钉等制陶工具则显示这一区域存在制陶手工业遗存。

发掘由戴向明领队,田伟测绘、摄影,王文武、吕赵力绘图,田伟、戴向明执笔。

一周一墓——湖北省天门市石家河文化遗址

地理位置:湖北天门市石河镇江汉平原北部

石家河文化遗址位于中国中部湖北省的天门市,是我国长江中游地区迄今分布面积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它位于天门市石河镇,毗邻镇北,分属土城村,芦岭、唐李村、东桥村辖地,东南距天门市城约16公里。遗址占地面积8余平方公里,由40处地点组成。11月被中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3月,石家河遗址被评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

石家河遗址是中国长江中游地区迄今发现分布面积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石家河遗址及由它命名的石家河化代表了长江中游地区史前文化发展的最高水平,在中华民族文明起源与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演进轨迹

石家河文化遗存从相当于大溪文化阶段开始,经屈家岭文化至石家河文化,有一个基本连续演进的过程。其演进轨迹分为三期。

第一期属屈家岭文化,大约距今5000---4600年。这一时期,原始稻作农业开始大发展,普遍使用磨制的石器作生产工具,纺轮数量大为增加且质量变得小巧,制陶开始普遍推广快轮技术。在一些古城聚落中,已出现了某种城乡分化的迹象。

第二期属石家河文化早期,大约距今4600---4300年。这一时期,石家河居民在积蓄屈家岭文化能量的基础上,积极大胆地进行变革创新。生产工具改进很大,生产水平明显提高,私有制有了较大发展,原始宗教有了进一步规范,城乡分化更为剧烈,其文化特征明显不同于屈家岭文化时期。该时期是石家河文化最为繁荣兴旺的时期。

第三期属石家河文化晚期,大约距今4300年---4000年。这一时期,北方气候趋于干冷,华夏集团谋求连锁式向南迁移。在此大背景下,中原的原始文化大举南下,强烈影响长江中游的土著文化,石家河文化融入了大量的龙山文化因素,石家河文化逐步走向衰微。

传播空间

石家河文化,以湖北天门的石家河为中心,在600多年的演变中,不断向外传播,形成了较大的文化空间。其大致范围是,西进三峡,北到河南南部上蔡西平一线,东抵大别山麓,南至湖南洞庭湖一带,总面积约20多万平方公里。由于传播路线、传播能量和地域文化面貌的差异,石家河文化的空间范围分为一个主区、五个副区。

石家河主区,主要分布在江汉平原,包括天门、京山钟祥等地;青龙泉副区(以郧县青龙泉遗址为代表),主要分布在鄂西北和汉水上游,包括恩施十堰、河南的淅川等地;季石副区(以当阳季家湖遗址、宜都石板巷子遗址为代表),主要分布在江汉平原西部的宜都、枝江、当阳、松滋荆门宜昌等地;西花园副区(以随州西花园遗址为代表),主要分布在鄂东北的随枣走廊一带;尧家林副区(以通城的尧家林为代表),主要分布在鄂东南的通城、咸宁麻城蕲春等地;划城岗副区(以湖南安乡的划城岗遗址为代表),主要分布在洞庭湖西岸北岸,包括湖南的安乡澧县华容等地。

聚落分布

石家河聚落分布有着明显的层次等级,由中心聚落、一般聚落和聚落群体组成。

位于湖北天门的石家河中心聚落是一座古城,规模达120万平方米。古城内部,有明显的功能分区,包括手工作坊区、居民生活区、祭祀区和墓葬区等。以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聚落人口来换算,城内约有30000---50000人口。在这个中心聚落周围约8平方公里范围内,紧密环绕着二三十个一般聚落,形成一个具有密切关系的聚落群体。这个群体在石家河文化早期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气象,是一个势力相当大的部落联盟组织,它不仅直接统治该聚落群体中的各个聚落,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半径约100公里左右的其它聚落,包括对荆门马家垸(城)聚落、石首马岭(城)聚落的控制。因此,石家河聚落群,是石家河文化时期江汉平原的统治中心。

生产状况

石家河聚落背倚大洪山余脉,周围有河流环绕,加之土地肥沃,气候温暖,这样就形成了以原始稻作农业为主的农业生产格局。此外,还有酿酒、饲养家畜和捕捞野鱼。

农业生产工具一般为磨制的石器,器体较小且精致。有石斧、石锛、石锄、石镰、石刀、石棒、石钻、研磨器等。居民们用石斧砍伐荆棘,用石锄开荒整地,用石镰收割谷穗,用石棒和研磨器反复碾磨谷物,以脱掉谷壳和磨碎谷粒。粮食有了剩余的,用来酿酒、饲养家畜。饲养的家畜有猪、狗、羊、鸡等。饲养家畜的增多,为居民们提供了更多的肉食来源。捕鱼在居民的经济生活中占有相当的地位。捕鱼的工具主要有石镞、石矛、骨镞、骨鱼镖等。

为了更好地发展生产,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这使得手工业获得了很快的发展。制陶普遍使用了轮制技术,有专门的制陶作坊,而且有些作坊专门生产一种产品。如陶塑人、红陶杯、小动物等。这种专业化的生产一直延续到石家河文化晚期,生产的陶器越来越精致,留下了众多的陶塑作品。在原始艺术中,还没有哪种艺术作品能超越石家河的陶塑艺术价值。生产出的陶器除自用外,还与外面的各个聚落进行交换。交换的范围,包括今湖北省的各地以及河南省的很多地方。

在石家河文化早期,就有了冶铜手工业,到晚期更加发展。石家河文化晚期,产生了专业化的冶玉手工业,其制玉技术极为完善。制作过程主要有开料、制坯成形、雕琢纹饰、钻孔、抛光等工序。玉器的艺术风格,吸纳了山东龙山文化和浙江良渚文化的因素,改造成鲜明的地域特色,并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一些精美的玉器还交换到了钟祥的六合荆州市郊的枣林岗等地。

防卫体系

石家河聚落的防卫体系主要是修筑城垣。如今还有部分城垣遗迹屹立在那里,似乎是在见证那段历史的辉煌。城垣是在石家河文化早期构筑的,规模浩大,由城墙、城壕和外围台岗共同构成。城墙的墙体,其墙基宽达50米,上宽4---5米,高达6米多。墙体坡度很小,约在25度左右。墙土堆积分两层。整个城墙用土约为76万立方米。城墙以外开挖环墙壕沟,再外就是台岗。武士们在御敌时,使用的武器有石斧、石钺、石镞、石矛,捕鱼的石镞、石矛以及骨镞、骨鱼镖等也会派上用场。石镞的数量很少,磨制不精,形式主要为宽扁柳叶形。石家河文化时期的防卫体系,比大溪文化时期、屈家岭文化时期的防卫体系有很大的进步。大溪文化时期的防卫体系以壕沟为主,城垣为辅,表现为壕沟宽深、城墙矮窄。而屈家岭文化时期的防御体系大多以城墙为主,壕沟为辅。石家河古城则是城墙、壕沟并重。这种变化,既体现了筑城技术的进步,又说明了石家河文化已进入了原始文化的一个新阶段。

财富分配

石家河聚落的财富分配,明显存在不公,权势财富向少数上层首领集中。这可以从墓葬的形制大小和随葬品的数量质量看出。

石家河文化早期,一般实行土坑葬。有的大型土坑墓里,有石钺等,随葬品多达一百余件,而一般的只有二三十件,少数墓葬甚至没有葬品。石家河文化晚期,普遍实行瓮棺葬。在天门石家河的肖家屋脊遗址发现了77座瓮棺葬。其中有一座瓮棺的形制特别大,随葬玉器特别多,达到56件,其数量几乎相当于其它所有瓮棺内玉器的总合,其质量更比其它瓮棺葬内的玉器要好的多。这就表明,聚落内部的财富分配出现了剧烈的两极分化。

石家河聚落的居民,对财富的分配使用,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非生产性支出较大。如厚葬、尚玉、追求精美的陶器,成为当时的一种社会风气。

宗教习俗

原始宗教特别是祭祀上天、庆贺丰收,是石家河文化大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石家河聚落的宗教活动,其主要场所在邓家湾,三房湾、肖家屋脊是两个次要的场所。石家河居民主要在邓家湾组织庆贺丰收的祭祀活动。祭祀的场地是经过仔细平整的。场地上有大量的陶缸,陶缸相互套接成线条式摆放。陶缸上刻画有镰刀、杯子和类似号角的图形,代表获得了大丰收的收割场面。场地上挖有多处祭祀坑,坑中埋着一种巨形陶祖。场地上还有无数陶偶和陶塑动物等。陶偶有各种姿态,大多为跪坐抱鱼式:即双腿跪坐,左手托鱼尾,右手按鱼头,姿态虔诚恭敬。有的陶偶作舞蹈状,表示庆贺。大量的陶塑动物则代表祭祀时用的牺牲品。

在祭祀时,把玉人头像当作崇拜的神灵形象。在用玉器制作的各种动物形象中,背面都有小孔,专职的巫师将这些玉器缀缝或者镶嵌在法衣上,舞起法具,通过这些动物神灵,沟通天地人神的关系。

有必要说明的是,石家河文化的宗教活动具有独占性和垄断性,这是在文明起源过程中才会发生的现象。按照童恩正和严文明的观点,原始宗教在文明和国家起源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氏族的上层集团在从事宗教活动过程中,得以逐渐地掌握了控制人力资源的方法和途径,并使之制度化和经常化。由此可以分析,石家河聚落的首领们在实行统治时,把宗教当作了一种组织和影响部落居民的手段。正是依靠这种手段,石家河古城的构筑才得以完成,内部的分工才得以落实,庞大的部落才得以维持正常的秩序,并得以控制较远的部落,得到发展兴旺。

文化影响

石家河文化,与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江苏新沂的大汶口文化、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黄河流域秦安大地湾的仰韶文化、山西襄汾的陶寺文化一起,共同编织出一幅新石器时代多彩的文化画卷,共同推动着史前文化走向文明的门槛。4000多年过去了,创建石家河文化大厦的居民,他们的容颜躯体早已随风消散。但是,这座史前文化大厦闪耀着的时间幽光和绚丽光辉,将会永远镌刻在中华文明起源的历史进程中。

发掘历程

在1955年至1993年间,国家文物局组织的石家河遗址考古队已对该遗址的9个地点进行了20次规模不等的发掘,发现的丰富的遗迹和遗物,对于研究长江中游地区史前文化发展编年和聚落的形成、发展与衰落具有典型意义。整个遗址除大自然的剥蚀外,没有遭受大规模、大面积的动土破坏,保存基本完好。从地面上看,石家河遗址古城的西垣和南垣保存较好,土城的城垣高耸地面,城周围的护城河清晰可见。

石家河遗址发掘现场历史图片

石家河遗址的考古工作始于五十年代。为了进一步研究江汉平原新石器时代文化的特点,探讨石家河遗址群的内涵及其在长江中游新石器文化中的地位等问题,北京大学考古系、湖北省考古所、荆州博物馆于1987年6月联合成立石家河考古队,石河考古队从1987-1991年,在此进行了八次发掘,累计开5×5米的探方257个,发掘总面积6500平方米(包括扩方面积)。

考古新发现

2015年,重启湖北石家河遗址考古。11月底至12月该遗址出土了240余件距今4000多年的精美玉器,专家认为代表当时中国琢玉技艺最高水平,并且改写对中国玉文化的认识。

2015年12月26日,湖北天门石家河印信台遗址的数处人工黄土台基、陶缸遗迹、土坑墓、瓮棺葬等。湖北天门石家河遗址第一期考古研究工作于26日结束。经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正式确认,石家河印信台遗址为目前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长江中游规模最大的祭祀场所。

历史文化价值

从历史文化价值来说,石家河古城是中国目前已被确认的新石器时代城址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其附属地点之多,分布面积之广,在同时期遗址中罕见,具有稀有性、独特性和典型意义。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世界人类发展进步的宝贵文化遗产。

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文化是构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基石之一,而石家河遗址是其核心部位的典型遗址,是研究中国史前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社会性质、社会结构、人口分布、聚落的发展演变,民族形成与文明起源、邦国兴起的实物资料宝库,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对于廓清中国上古史中的迷雾,探讨多元一体民族国家的形成有着重要意义。

遗址内涵丰富,废墟形态保存较好,除社会历史文化研究外,还可以为海内外自然史、科技史及生态环境等多学科领域的学人进行专业考察提供研究园地。众多的原始艺术品,堪称当时的艺术杰作,具有传承借鉴价值和审美价值。

2015年石家河文化天门遗址最新考古出土物件欣赏

历年出土可考石家河文化物件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