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沟回教陵园

沙沟回教陵园

沙沟回教陵园位于沙沟乡沙沟村,年代为近现代,类别为近现代普通墓葬。2005年9月15日,沙沟回教陵园被公布为第三批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南、西、北至遗址50米。面积500000㎡。建设控制地带:四周距保护范围外50米以内,沙沟回教陵园,沙沟回教陵园简介,沙沟回教陵园-固原西吉县沙沟回教陵园旅游指南

长沙这座貌似普通公园,却是西汉长沙王陵遗址,怎么回事?

关注我,与你一起踏上文旅慢途。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历史。在历史的进程中,由于朝代的更替,留下了许多的历史人文景观遗址。我们去旅行,不仅仅是去看那些优美的风景,更是想了解那些旅游地背后的人文历史故事。有了历史人文的加持,哪怕旅行目的地只是一段断墙残痕,也能让人掩卷长思。在长沙有一座公园,原本有一个非常霸气冲天的名字,后来却尊重市民的意见,改回了一个极其普通平凡的名字,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这座公园就是位于长沙市岳麓区望月公园,这座位于长沙一隅、貌似不起眼的公园,却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长沙国王陵遗址。1975、1978年在陡壁山、象鼻嘴发掘了两座葬制为“黄肠题凑”“梓宫”“便房”的大型墓葬。经考证墓主人为西汉早期长沙国王室成员。1989年,长沙市人民政府决定在此建“长沙望月公园”。

长沙望月公园于1993年开园,2003年更名为王陵公园。2015年2月10号又更名回望月公园。可见这个公园最早是叫做望月公园,因临近望月湖而得名的。2003年更名为王陵公园,是因为西汉长沙王吴著的陵墓在公园内。公园内的猴子山、扇形山和象鼻嘴,是西汉吴氏长沙国诸侯王墓葬区,吴筑墓在葬制上使用了最高贵族级别的“黄肠题凑”葬制。

王陵公园这个名字非常的霸气,更名之后公园的建设与宣传均突出汉文化主题公园,可以说,赫赫有名的西汉王陵遗址,让这座公园声名在外了。而靖王吴著期间(前178-前157),正是贾谊(前200-前168)来长沙为靖王太傅。感慨因馋被逐,与屈原命运相似,在“贾谊故居”居住期间写下了有名的《吊屈原赋》。楚汉时期长沙还是蛮荒之地,但因为屈原、贾谊等爱国名人的客居,长沙成了湘楚文明、湖湘文化的源头。

整个公园环境清幽,有山有湖,在公园内山上的象鼻嘴处,可看到长沙王陵遗址。因已挖掘,这里只剩下遗址了,现在看到的只是被围住四周的一个大型发掘坑。空余一棵与墓室头部相呼应的“八发奇樟”在默默的守护着千年的历史。

改名王陵公园后,一听名字就能猜到公园里是不是有什么王室陵墓,特色鲜明。但公园里多是一些附近居民,他们来公园里锻炼休闲,有些年纪长一点的居民市民却觉得王陵这个名字有点忌讳,觉得叫王陵有点怪怪的,唉,感觉叫起来不好听。公园管理处针对更名一事还曾发过百余份的问卷调查,并提出几个备选名字,结果92%的市民都选了“望月公园”。望月抒情,意境也确实挺好的,不过相较“王陵公园”这个霸气冲天,气场十足的名字,还是显得普通平凡了一点。但尊重市民意见,最终公园又恢复了原名“望月公园”。因环境清幽,景色也不错,还有山有水,附近市民都喜欢来此休闲游玩。

以上就是这座公园将霸气冲天的名字改为平凡名字的来龙去脉,不过小编认为叫什么名字并不重要,只要大家在公园里玩的开心就行了。你们觉得哪个名字好呢?假如给你一份问卷调查,你会选择哪个名字呢?欢迎留言与我互动。

世回尧街道:世秀社区党员赴栖霞英灵山烈士陵园接受党性教育

近日,世秀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凯信公司党支部、区妇联党支部部分党员一起乘车前往栖霞灵山烈士陵园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重温党的历史,追忆革命历程,缅怀革命先烈。

在纪念馆内,全体党员向先烈们敬献花圈并默哀致敬,并举行了庄严的宣誓仪式,重温入党誓词,告慰烈士英魂。在陵园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党员们井然有序地参观了珍贵的图片资料和烈士遗物,了解了胶东革命史,聆听了任常伦、理琪、解文卿等抗日英烈的感人事迹。每到一处,大家都被先烈们大无畏的革命现身精神所感染,一件件感人至深的事迹和一幅幅真实的图片,给大家极大的震撼和鼓舞。随后,学员们踏上775级台阶,怀着对革命先烈无比崇敬的心情,先后拜谒革命烈士墓地塑像,并瞻仰了胶东抗日烈士纪念塔。

此次活动,不仅仅是一次瞻仰悼念活动,也是开展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活动。通过此次党性教育活动,大家对胶东地区革命烈士的抗日事迹有了更深的认识,体会到革命先烈为我们的美好生活所做出的牺牲和贡献。大家纷纷表示要将对革命先烈的缅怀之情投入到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去,自觉以革命先辈为榜样,立足本职岗位,脚踏实地,再创新绩。(李延红)

农发行江苏省分行党史学习教育巡回指导组 赴东海县安峰山革命烈士陵园参观

2021年4月29日上午9点,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江苏省分行党史学习教育巡回指导组组长叶重洋与组员王经伟,在东海县支行党支部书记马善武等同志的陪同下,一同前往东海县安峰山烈士陵园,瞻仰纪念在“安峰山事件”中遇难的烈士。

东海县安峰山烈士陵园是为纪念“安峰山事件”中死难的烈士而建。1947年2月,一支由1800位北撤干部组成的干部队,根据华东局要求南返淮海地区坚持原地斗争。当队伍到达安峰山麓时,遭到国民党第二十八师包围。干部队员奋力突围,但仍损失近千人。此次事件被称为“安峰山事件”,又称第二皖南事件,是苏北解放战争中我军损失最大的一次。为缅怀先烈,激励后人,东海县政府于1994年在安峰山上兴建了烈士陵园。

在烈士纪念塔前,农发行全体党员面向党旗,高举右拳,重温入党誓词。他们认真聆听讲解员结合历史实物、经典照片、影响视频以及文献资料的声情并茂的讲解,一幅幅珍贵的图片,一份份详实的史料,一幕幕感人至深的革命故事,生动呈现了安峰山烈士们忘却生死、勇担使命、为国为民、奋勇抗争的历史画面。

省行党史学习教育巡回指导组组长叶重洋指出,农发行党员干部们要大力弘扬革命先烈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牢记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用工作的提质增效和履职成果来检验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效,以优异的的成绩向建党一百周年献礼。(瞿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