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区革命烈士陵园

三区革命烈士陵园

三区革命烈士陵园

伊宁市三区革命烈士陵园,又名新疆三区革命历史纪念馆。1957年7月由自治区人民政府拨专款修建,位于伊宁市阿合买提江街人民公园内西侧,占地面积6.67公顷,院内有七位三区革命领导人的烈士陵墓、纪念碑和纪念馆。

1944年8月,以伊犁、塔城、阿山(今阿勒泰)为中心爆发了反对-反动统治的三区革命,而后在伊宁市成立了三区革命临时政府。1949年8月,三区革命领导人阿合买提江.卡斯木、伊斯哈克伯克.莫奴诺夫、阿不都克里木.阿巴索夫、达列里汗.苏古尔巴也夫、乌斯曼江.那斯尔、罗志等人受毛泽东主席的邀请赴北京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飞机在苏联伊尔库茨克上空不幸失事,机上人员全部遇难。1950年4月,烈士遗骸由苏联运回伊犁,被埋葬在原三区革命陵园内(位于现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财贸学校校园内),1959年7月,移葬于现在的烈士陵园。

陵园分陵墓区和陈列馆两大部分,陵墓区前方是用方块水泥板铺就的600平方米的瞻仰广场,广场上耸立着具有新疆少数民族风格的烈士纪念塔,塔高13米,底面积16平方米,塔顶为金属镀金穹拱,塔身用维吾尔、哈萨克、汉三种文字镌刻着毛泽东主席的题词:

“为民族解放及人民民主事业服务而牺牲的阿合买提江.卡斯木同志、伊斯哈克伯克.木奴诺夫同志、阿不都克里木.阿巴索夫同志、达列里汗.苏克尔巴也夫同志、罗志同志的精神永垂不朽”

塔的侧面用汉文、维吾尔文镌刻着:

阿合买提江.卡斯木等烈士,为民族解放及人民民主革命事业,曾作出卓越的贡献。一九四九年中国人民革命胜利后,烈士们代表新疆各族人民出席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前往北京途中飞机失事,不幸殉难!烈士们的功勋,将载入革命史册永垂不朽!

一九五九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1984年8月,自治区拨专款对烈士墓、纪念碑重新修正,1989年8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被定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1994年纪念馆被自治区定为自治区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0年、2004年对纪念碑、纪念馆、烈士墓进行维修。

2004年,为迎接三区革命爆发60周年和自治州成立50周年,新修建了面积为840平方米的新疆三区革命历史纪念馆。馆内新布展照片170余幅,实物40余件。珍贵的照片和实物,再现了烈士们和民族军将士从事革命活动的情景,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党政军将士和各族人民悼念烈士的情景。

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

红色从未逝去,已故英魂因碑铭与人心世代传承

汝南县三中到竹沟革命烈士陵园祭英烈

来源:掌阅蔡州 作者:王继伟

清明节前夕,汝南县三中组织师生到竹沟革命烈士陵园举行“铭记历史,开创未来”祭英烈活动。汝南县教育局、公安局、卫生健康委领导对此次活动非常重视,分别亲自审定活动方案、派警车前面开道和120救护车全程跟随服务。出发前,县三中党支部书记、校长李东坡作动员讲话。

竹沟革命烈士陵园确山县城西30公里处,是我党民主革命时期的一块重要根据地,具有光荣的革命斗争史。这里松柏苍翠,丰碑岿然,庄重肃穆,令人景仰。

在雄壮的国歌声中,祭奠活动正式开始。学校领导孙世新、刘卫勇代表汝南县三中向烈士们敬献花篮。师生们在烈士陵园纪念碑前整齐列队,满怀无比崇敬之情,向革命烈士致敬,深情告慰革命先烈。

该校党支部副书记王继伟介绍了竹沟革命斗争史和清明节祭祀的意义,深切缅怀烈士的不朽功绩,号召教师和学生一定要倍加珍惜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的幸福生活,勤奋学习,努力成才,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学生代表徐芷雅饱含深情的发言,激起了师生缅怀先烈,感恩奋进的情感。

青山有幸埋忠骨,师生们面对纪念碑郑重宣誓,“继承革命先烈遗志,发扬革命传统,谨记党的教诲,树立远大理想。团结拼搏,奉献争先,振兴中华,再造辉煌!”

参加祭扫的师生们纷纷表示,要铭记历史,不仅要懂得幸福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更要继承革命先烈遗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自己智慧和力量。(王继伟)

广告推广

点阅读原文 在看

湘鄂边苏区鹤峰革命烈士陵园

鹤峰革命烈士陵园位于恩施鹤峰县容美镇陵园路21号。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鹤峰县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开辟革命根据地,建立、发展和保卫红色政权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一大批革命烈士血染沙场,段德昌、王炳南、贺英等革命先烈长眠于此。

段德昌(1904—1933),湖南南县人。黄埔军校第四期学员,1925年加人中国共产党。1928年,他领导公安暴动,与贺龙一起创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历任总队长、师长、军团长,是我党建军初期杰出的军事家。1933年6月15日,牺牲于巴东县金果坪。王炳南(1891—1933),湖南桑植县人。1919年参加贺龙领导的革命队伍,1927年任北伐军团长,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1928年加人中国共产党。历任工农革命军大队长,红四军第一路军指挥长,红二军团第四师师长,湘鄂边独立团团长,红三军第九师参谋长等职务,是湘鄂边苏区的创始人之一。1933年夏,在鹤峰县中营乡马水村不幸牺牲。贺英(1886—1933),贺龙元帅的胞姐。早年,她率领农民武装不畏强暴,打击地主豪绅。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贺英成为创建湘鄂西苏区的重要军事干部之一,并亲率桑鹤游击队,依靠当地人民群众,配合主力红军,为保卫湘鄂西革命根据地进行长期艰苦的斗争。

1959年,鹤峰县人民政府为纪念在湘鄂边苏区牺牲的烈士修建陵园,工程于1962年竣工。1978年,陵园进行大规模重建,并正式定名为“湘鄂边苏区鹤峰革命烈士陵园”。2004年至2009年,陵园再次进行改扩建。扩建后的陵园,依山而立,前有进园牌坊、星火广场、贺龙铜像、烈士祠,中部矗立有湘鄂边苏区革命烈士纪念碑,山顶为陵园烈士主墓区,安葬有段德昌、王炳南、贺英等烈士墓。

沿革命烈士陵园拾阶而上是贺龙铜像,基座加铜像高约2米,塑形高大伟岸。烈士祠设于铜像一侧,祠内陈列着80余位革命先烈的画像及生平事迹简介。拾阶继续向上,便是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碑位于陵园中心,巍峨高耸,碑体简洁巨大,象征先烈们磊落坦荡的胸怀和崇高伟大的献身精神。从纪念碑向上直至山顶,是安葬着革命烈士忠骨的主墓群。主墓群后是贺龙元帅题写的“革命烈士们的事迹永远鼓舞着我们前进”的汉白玉大理石屏风,周围环绕着雪松苍柏,将陵园衬托的愈加庄严肃穆。

鹤峰革命烈士陵园于2005年11月被中央宣传部公布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