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尔寺遗址

莫尔寺遗址

莫尔寺遗址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疏附县伯什克然木乡,距今已有1800年历史。

遗址包括寺院和佛塔遗迹,是中国最西部佛教遗址之一,是罕诺依古城-标志性建筑物,是丝绸之路留存至今的年代较早的一处佛教遗迹,也是佛教文化在喀什一带盛行的有力见证,对研究佛教初传新疆及唐代喀什地区佛教流行问题均具有重要意义。

2001年6月被国务院核定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莫尔”,维吾尔语意为“烟囱”,因遗址内保存了高大的形似“烟囱”的佛塔得名,这是中国最西部的、保存较好的佛塔。此外还留存了佛寺及僧房遗迹。

始建于3世纪,一直到唐末,因为当地水源逐渐减少,人们开始迁移别地,同时,喀什地区居民的宗教信仰也起了很大的变化,伊斯兰教逐渐取代佛教成为当地居民的主要宗教,寺院随之废弃。

佛塔用含麦草筋的方形和梯形土坯砌造,塔身西面曾遭人为破坏,现仍保存有基座和塔身,残高10.8米。基座分三级,逐层递缩。基座底部近方形,风蚀雨冲形成了坡状,边界不清,高0.8米;二、三级也近方形:二级座高2米,东西宽12.8米,南北长13.2米;三级座高1.5米,东西宽10.55米,南北11米左右。塔身分两级,下部是圆形的塔身座,周长24米,高1.5米。塔身呈卵圆柱状的覆钵式,高约5米。这种形式目前在新疆已经很少见了,而且保存得比较完整,有印度古代佛塔建筑的遗风。

佛塔北16米处是僧舍遗迹。僧房遗址呈长方形,东西长13米,南北宽9.3米,残高1.5米。遗址的东南角有五、六层土坯,有的地方仅略高于地面,散布着戈壁石子,零星的陶片等。陶片为泥质红陶。

佛寺遗址是一个底大顶小的方梯形建筑:高约8米,底部东西长25米,南北宽24米。佛寺顶部较平,呈不规则的方形,东西长14.2米,南北宽13米。佛寺建筑的基部和西侧有一较明显的佛龛痕迹。南壁有一条南纵向的沟槽,深1米左右,其东、西局部可以看到完整的土坯。在西壁的底部也有发现10排土坯。

莫尔寺,喀什佛教文化的见证者——纪录片《丝路大遗址》拍摄日记

沿着古丝绸之路的历史印记,大型数字全息展演纪录片《丝路大遗址》拍摄团队踏上了寻觅新疆遗迹之旅。在游览了见证民族团结的伊斯兰古塔,欣赏了拥有世外桃园美称的“玉城”且末,感受了“红色哨卡”克孜尔尕哈烽燧的古伟雄姿后,随后复兴文明团队来到莫尔寺遗址,探寻中国佛教文化在新疆喀什地区的传奇见证。

走近莫尔寺

莫尔寺遗址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疏附县伯什克然木乡胡马塔格山一带冲积扇的古河道阶地上。

寺院坐北朝南,北靠群山,面临平野,西面约1公里处有坎普代尔哈纳(鸽子房)寺院遗址,南面隔恰克马克河与罕诺依古城相望,东面平原上有阿卡什梯木古烽燧遗址。

阿卡什梯木古烽燧遗址

莫尔寺遗址是中国最西部佛教遗址之一,是罕诺依古城标志性建筑物。

罕诺依古城

莫尔寺遗址包括寺院和佛塔遗迹,现存有两座佛塔,是留存至今的古疏勒国境内一所规模较大的佛教寺院。

莫尔佛塔一向被当地居民误为古代烽火台,故亦名"莫热墩",意为烟道。东南面的佛塔为方座梯形腰座,底四边各长12.63米,座分五层,逐层收分覆钵形塔顶,塔总高12.8米。西北面的佛塔为覆钵形,底大顶小,底面边长25米,塔残高7米,塔身正面和西侧有佛龛痕迹。

佛塔用含麦草筋的方形和梯形土坯砌造,塔身西面曾遭人为破坏,现仍保存有基座和塔身。基座分三级,逐层递缩。基座底部近方形,风蚀雨冲形成了坡状,边界不清。二、三级也近方形,塔身分两级,下部是圆形的塔身座。塔身呈卵圆柱状的覆钵式,高约5米。这种形式目前在新疆已经很少见了,而且保存得比较完整,有印度古代佛塔建筑的遗风。

解密莫尔寺历史

“莫尔”,维吾尔语意为“烟囱”,因遗址内保存了高大的形似“烟囱”的佛塔得名。莫尔佛寺所在地区喀什古称疏勒,是古疏勒国的重要辖地。东汉时,疏勒国强盛,佛教开始传入并随之在此有了一定的发展。

龟兹高僧鸠摩罗什于355年随母在此停留,“顶礼佛钵”,初开法门,广泛阅读各种论著,从此奠定了他佛学思想的基础。

唐高僧玄奘于644年从印度回国,在他的《大唐西域记》里记载了沙国(今喀什一带)的人们淳信佛法、勤营福利的情况。他记载沙国“伽蓝数百所,僧徒万余人”的盛况。

这里成为佛教东传的中转站,广集有佛教大、小乘经典及印度哲学著作,并影响了龟兹佛教的发展。

据有关文献记载,公元690年(天授元年),武则天向全国各地颁发《大云经入并令诸州兴建大云寺》,疏勒国花费十几年在境内兴修了名扬西域的疏勒大云佛寺,莫尔佛塔很有可能就是大云寺。寺院一直保存到十世纪初叶,当伊斯兰教正式进入喀什噶尔后,莫尔佛塔寺院才在战火中消亡。

记录莫尔寺文化

莫尔寺遗址距今已有1800年历史,是丝绸之路留存至今的年代较早的一处佛教遗迹,它完美的继承并保存了佛教文化在喀什地区璀璨盛行时期的精髓。

从复兴文明出发,跟随纪录片《丝路大遗址》拍摄团队来到中国的最西部,寻觅莫尔寺遗址留传下来的佛教文化,探寻丝绸之路上令人惊叹的文化传奇。

大型数字全息展演纪录片《丝路大遗址》第四集《信仰盛土》中,莫尔寺遗址将作为佛教文化的代表和宗教信仰在古丝绸之路上的遗存,展现宗教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陶寺遗址门票 陶寺古城遗址

1. 陶寺遗址门票

2018年9月18日上午秋雨中,历经5年建设,临汾博物馆正式开放,供游人参观。

临汾博物馆位于滨河西路九州广场南端,建筑总面积32429平方米,建筑高度23.65米,设计理念源自象征“日月同辉”的陶寺古观象台。

馆内共收藏了从10万年前丁村旧石器时期到民国时期等各个历史阶段的珍贵文物14万件。文物陈展以历史传承为脉络,以专题文化为特色,包括“远古足迹”最早中国”“晋霸春秋”千秋平阳”4个专题。

临汾博物馆于2018年9月18日14:00正式对公众开放,开放时间为: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每日16:00停止入馆);每周一为闭馆日(逢法定节假日顺延),除夕闭馆一天。广大市民可在网上进行门票预约,刷身份证即可入馆。

2. 陶寺古城遗址

石峁遗址比陶寺遗址年代更早。

3. 陶寺遗址门票优惠政策

地址: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滨河西路临汾市博物馆

开放时间:09:00-17:00(16:00停止入馆),每周一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门票:免费

在这座美丽的博物馆里,拥有馆藏文物14万件(套),其中尤以铜器、陶瓷器、水陆画、木版年画等最具特色。依托丰富的馆藏,博物馆布有四大基本陈列,从远古到民国,以时间为轨迹呈现临汾的特色历史文化。

4. 陶寺遗址门票多少

无门票。

陶寺遗址是中国黄河中游地区以龙山文化陶寺类型为主的遗址,还包括庙底沟二期文化和少量的战国、汉代及金、元时期的遗存。华夏文明的源头之一,为华夏族先民所创造。

陶寺遗址位于山西省襄汾县陶寺村南,东西约2000米,南北约1500米,面积280万平方米。是中原地区龙山文化遗址中规模最大的一处之一。

经过研究,确立了中原地区龙山文化的陶寺类型,近年来在对于陶寺遗址的发掘中,结合了磁力仪和探地雷达物探、环境考古、动物考古、植物考古(孢粉、浮选、选种)、人骨分析、DNA分析、天文学等多项科技考古手段,包括碳十四测年技术在内的年代学探讨,进一步判断陶寺文化的绝对年代为公元前2300年至1900年之间。同类遗址在晋西南汾河下游和浍河流域已发现70余处。

陶寺遗址对复原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社会性质、国家产生的历史及探索夏文化,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在发掘过程中,考古队员发现了规模空前的城址、与之相匹配的王墓、世界最早的观象台、气势恢宏的宫殿、独立的仓储区、官方管理下的手工业区等。

有许多专家学者提出,陶寺遗址就是帝尧都城所在,是最早的“中国”。根据发掘的成果来看,陶寺社会贫富分化悬殊,少数贵族大量聚敛财富,形成特权阶层,走到了邦国时代的边缘和方国时代。

除陶寺类型的遗存外,遗址还包括庙底沟二期文化和少量的战国、汉代及金、元时期的遗存。陶寺遗址的发现,对于探索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尧舜时代的社会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5. 陶寺遗址公园

关于这两个考古开发,专家经过研究,推测三星堆古遗址大概于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200年。

陶寺遗址大概于公元前2300年至1900年之间。

三星堆出土的世上最早、树株最高的青铜神树。具推断可能为古神话传说中扶桑树。年代之久远可想而知。

陶寺遗址出土的最早的测日影天文观测系统。还发现了到遗址发掘为止最早的文字。发现了中国最古老的乐器。发现了中原地区最早的龙图腾。发现了到遗址发掘为止世界上最早的建筑材料——板瓦,发现了黄河中游史前最大的墓葬。史前中亚最大 城址,世界上最古老的观象台,比英国巨石阵早500年。

但随着三星堆的不断发掘,时间已经从原来的公元前3000年往前推测到了公元前5000年左右,虽然陶寺遗址为华夏族先民所创造,华夏文明的源头之一。

但显然,三星堆文明更早一些。

6. 陶寺遗址旅游

寺和国家概念相联系的考古学家是苏秉琦先生。陶寺遗址在晋南地区,位于襄汾县城东北7公里,面积达300万平方米,上世纪为了寻找夏以前的都城对它进行了发掘,当时发掘了两片工作区,一片是在西部,有大量的平民居住区,在东南部则发现大量早期的王族墓地。

早期的考古收获是建立了三期的文化分期,现在通过一些新的手段将最早年代更新到距今4400年左右,最晚的可能是到3800年,但还需要很多数据进行支撑。1999年,考古学者并没有定义它为夏都还是尧都,但将它定义为都城,现在基本上确定了陶寺城址的发展阶段。陶寺早期城址并不大,考古学者认为是一个宫城,后来发现的所有大型夯土台基都在这个区域里,只有13万平方米,最初在南部的下层贵族居住区建起了城墙,所以将宫城和外城围起来了。宫城和外城构成了早期的城址,面积只有20多万平方米,但是有祭地的礼制建筑,这个区域外有大量的平民居住区和仓储区,都加起来的话整个面积有160万平方米。

7. 陶寺遗址开放时间

尧庙位于侯马北60余公里处,距临汾市南约三公里。尧庙汉魏时代始建于汾西古平阳城,晋惠帝元康年间徙尧庙于汾东原上。唐显庆三年(658)徙庙于城南今址。历代修葺,屡遭战乱,今存山门、五凤楼、广运殿、寝宫等,棂星门、仪门已毁。

帝尧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继“人文始祖”黄帝之后一位杰出的帝王,由于他奉行德政、功业卓著,使当时的社会成为古代治世的典范,受到华夏后代子孙的尊崇和敬仰。临汾古城平阳,作为帝尧长期活动的都国,不仅有史书记载,而且有丰富的历史遗迹和系统的民间传说。特别是近年来在该市襄汾县陶寺遗址发掘出土的大批文物、古观象台以及4000多年前的大型古城址等,都极大地支撑了帝尧定都平阳、建功立业的史家成论。尽管目前对关于帝尧的出生地尚有争论,但作为上古时代先进文化代表的尧文化,却是属于整个中华民族的,其核心精神早已融入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中。对于今天全面构建和谐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南少林寺遗址门票 南少林寺遗址在哪

1. 南少林寺遗址在哪

在我国,关于少林寺,一直就有南北少林的说法。对于北少林,大家毫无疑问的都知道在河南嵩山,但是对于南少林,除了确定是在福建之外,具体是哪一个市却一直都有“争议”,因为在福建的泉州、莆田以及福清都有“少林寺”的传说,其中又属泉州和莆田之间的争议最大。那么到底哪一个才是最正统南少林呢?

2. 南少林寺庙

南少林寺。

“佛跳墙”即“满坛香”,又名“福寿全”,是福州的首席名菜。据说,唐朝的高僧玄荃,在往福建少林寺途中,传经路过“闽都”福州,夜宿旅店,正好隔墙贵官家以“满坛香”宴奉宾客,高僧嗅之垂涎三尺,顿弃佛门多年修行,跳墙而入一享“满坛香”。

“佛跳墙”即因此而得名。

3. 少林寺南院在哪里

天龙八部里乔峰是契丹人。

乔峰原名萧峰

国籍:辽国

民族:契丹

出生地:辽国

其生父是萧远山,萧姓为契丹后族(太后萧氏一族),是契丹贵族。在他还是婴儿时,父母在雁门关外被中原群雄伏击,母亲身死,父萧远山伤心之余留书坠崖。尚在襁褓中的他被主持这场伏击的少林方丈玄慈带回中原,交给居住在少室山下的山民乔三槐夫妇收养,改名乔峰。后由乔三槐收养,在中原一直名为乔峰。他曾任江湖第一大帮丐帮帮主,后因身世揭秘被迫退位,之后在辽国被封为南院大王。

4. 有南少林寺吗

有武僧

二十一日上午十点,在福建泉州南少林寺,武僧释振清师傅第一次公开表演了苦练八年之久的惊世功夫――排打,令恰巧到该寺参观游玩的数十名香港游客惊叹不已。

泉州南少林寺原名“镇国东禅少林寺”。据清代《西山杂志》载,该寺为唐代嵩山少林寺“十三棍僧”之一的智空入闽所建。历史上该寺几经兴废,至清乾隆年间被焚毁。一九九二年十月在原址重建,至一九九七年建成大雄宝殿、五观堂及僧舍。二OO二年开始在大雄宝殿正前方复建天王殿,此为泉州南少林寺史上的第四次重建。

5. 南少林寺景区

南少林寺占地面积十万平方米,由山门、莲花池、天王殿、大雄宝殿等组成中轴线,周围的古竹寺、霞梧院、九莲岩等大小寺院环绕着南少林寺,重现了当年十方丛林的恢宏气度。嵩山少林寺第29代方丈德禅大师认定莆田林泉院为南少林寺所在地,中国佛教会长赵朴初题写“南少林寺”寺名。

6. 南少林遗址图片

答:少林寺分为两派,分别是南少林和北少林。

南少林以福建莆田少林寺出名;北少林以嵩山少林寺出名。少林寺一般指河南登封嵩山少林寺,源于达摩祖师,是中国禅宗的祖庭,少林武学的发源地,北少林除嵩山少林寺外还有一座天津少林寺;南少林寺遗址位于莆田县西天尾镇九莲山林山村,始建于南朝陈永定元年(557年),到北宋嘉佑年间(1056-1063),此寺已形成武风,成为我国东南沿海武术活动的中心。

据说,河南嵩山少林寺13武僧曾帮助唐太宗统一中原后,被赐于“僧兵”,并准许在全国各地建立十座分寺。而莆田县九莲山的林泉院,就是少林寺十座分寺中较早创建的分寺之一。因其规模宏大,武风鼎盛,对东南沿海的武术影响巨大,所以被称为南少林寺。

7. 南少林寺的历史

广泛流传于莆田民间的南少林武术是中国传统武术的主要种类之一,其起源于南方少林寺僧武术。莆田南少林寺的前身“林泉院”,始建于南朝陈永定元年(557)。至唐朝初年,唐太宗李世民命封为大将军的少林寺方丈昙宗负责惩治海盗,昙宗派十三棍僧之 的道广带领500僧兵入闽平乱,暴乱平息后,李世民恩准在福建修建少林分寺;寺名九莲山少林寺,世称南少林寺。在明代末年的反清复明运动中,莆田南少林寺被清廷重兵围剿焚毁,寺中武僧流散隐入莆田民间,于是少林寺武术开始在莆田传承,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

基本特征

三十六宝拳种的套路以劲力突出为特点,多用拳、掌、指。腿法篱单实用。基本功以指、腕、臂、腰、桩功为主,劲力可分为:粘、缠、弹、等劲。在技击方面,讲究短打、擒拿、击打穴位制敌。鸣鹤二十八宿是南少林拳种之一,起源于白鹤拳,后演变为飞、鸣、宿、食四类拳种。鸣鹤拳与自然门、五祖拳、太极拳、地术拳等被列为福建省代表性拳种。其代表性传承人戴义龙曾出版《南少林拳医汇宗》等专著,2003年被中国武协授予“六段拳师”。其家传的《南少林拳谱》是研究南少林武术的重要资料。

8. 南少林寺发源地

少林寺,位于中国河南省郑州市登封的嵩山,是少林武术的发源地,禅宗祖庭,由于其坐落嵩山的腹地少室山下的茂密丛林中,所以取名“少林寺”。少林寺在唐朝时期,享有盛名,以禅宗和武术并称于世。民国时期被军阀石友三几乎焚毁殆尽。现任少林寺方丈是释永信。除了河南郑州嵩山少林寺之外,经考据后证明在历史上曾出现过位于福建的少林寺,被称为“南少林”。关于南少林所处地点,共有莆田少林寺、泉州南少林寺、福清少林寺三种说法。另有1976年版电影;特别是1982年版李连杰主演的电影《少林寺》而享誉海内外。

9. 南少林寺在什么地方

福建 泉州的鲤城区 泉州南少林最早见于《万年青》"白眉道人奉旨大破少林寺"。清末成书《少林拳术秘诀》称:"斯时国内有两少林,一在中州,一在闽中"。唐豪考证认为:此"闽中"少林即泉州少林,从而奠定了泉州南少林的地位。早期看法认为:泉州东禅院即南少林。始建于唐初的泉州少林寺虽历经沧桑,千年古刹史迹犹存,文献可稽。清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年间,东禅寺主持幻空曾手书"少林古迹"山门匾额,稍后又出现过"钦赐东禅少林寺"供案。泉州历史学会陈泗东据此认为:"东禅寺有两个名称,一是正式的,名为镇国东禅寺……另一个是俗称,叫少林寺。"东禅寺即南少林的说法在武术界产生了很大影响。 莆田的少林寺1998年12月8日,九莲山南少林寺重建工程竣工,属于后期重建的现代工程!

10. 南少林寺在哪儿

南少林寺位于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

11. 南少林寺遗址在哪里

南少林”——这个与河南嵩山“北少林”遥遥相应的佛宗武界在何处?是莆田,还是泉州,还是福清?这三个地方均有考证,三地都均称自己是南少林的发源地。一直众说纷纭,真假难辩。

1、【莆田南少林寺】林泉院遗址位于荔城区西天尾镇九莲山林山村,距市区约17公里。九莲山中有座林泉院,始建于南朝陈永定元年(557年),至北宋嘉佑年间(1056-1063),此寺已形成很盛的武风,成为我国东南沿海武术活动的中心。相传河南嵩山少林寺13武僧帮助唐太宗统一中国后,唐太宗赐于“僧兵”,并准许在全国各地建立十座分寺。据考,荔城区九莲山的林泉院,就是少林寺十座分寺中较早创建的分寺之一。因为规模宏大(占地约三万平方米),武风鼎盛,影响南中国,故称之为南少林寺。据考,该寺于清初被清兵焚毁。1986年至1988年,原莆田县在文物普查中,发现了这座湮灭了几百年的寺院遗址,经过认真发掘,发现了5个刻有“僧兵”、“诸罗汉浴煎茶散”等文字的北宋石槽 史载,只有少林寺才能冠之以“僧兵”二字。据此,经国家文物局批准,1990年12月,福建省考古队对九莲山寺院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出土了“真觉大师 革隹 堤之塔、林泉院、天佑”唐代石刻和“长兴四年岁次癸巳正月”等字样的南唐陶质鸱尾等珍贵的历史文物。1992年4月25日,南少林遗址论证会暨重建莆田九莲山南少林寺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1998年12月8日,九莲山南少林寺重建工程竣工,开始向海内外开放。    

2、【福清南少林寺】1993年,在福清市委、市政府的考察下,经过多方查证,于同年6且4日,在福清市东张镇少林自然村,找到了少林寺遗址。又经福建省、福州市联合考古队对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出土大量珍贵文物,使少林寺遗址得到科学的验证。宋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刘克庄(莆田人)著有(后庄先生大全集),其中卷 159中有一篇题为《诚少林、日九座》的墓志铭。文中不但有“嵩山少林”之记载,而且有南少林寺高僧释德诚之行状记述。现抄录该文首段内容如下:“余有方外之友二人也:日德诚者,福请人,姓郑;日祖日者,闽县人,姓郑。诚得法于铁鞭韶师,尝住邑之嵩山少林、汀之甫安岩,撤弃去;坐草淹、翁陵庵各三载,又弃去;入浙,憨净普(慈)蒙堂者六年,以宝佑甲寅夏朔日示寂,俗寿五十二,僧腊三十七。德诚禅师(1203一1254),福清人,他的师父铁鞭韶师,在《福清县志续略》(明末清初如一撰修)中有其行状之记述,即南宋高僧释允韶,字铁鞭,俗姓刘,为现今福清新盾镇棉亭人。他们师徒两人都是福清人,德诚“尝住邑之嵩山少林”,“邑”自然是指福清。详见: 

3、【泉州南少林寺】据了解,泉州少林寺,亦称南少林寺,原名“镇国东禅少林寺”。据清代晋江学者蔡永蒹撰于嘉庆年间的《西山杂志》载,相传为唐初嵩山少林寺“十三棍僧”之一的智空入闽所建。据载,址在“清源山麓,凡十三落,闽僧武派之始焉”,“寺僧千人,陇田百顷”,“千僧皆能武”。泉州少林素为我国南禅及南少林武术中心,相关史料还记载了其三兴三废的历史,据载,唐天四年(907年),少林寺反当时闽王王审知附梁,被毁;北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年)诏修。南宋景炎元年(1276年),“清源少林寺千僧反蒲寿庚之降元”,在东门外“格斗元岳三万,元唆都(元岳攻泉州将领)遣胡骑冲少林寺”,再次被毁;明洪武十年(1377年),州官黄立中“疏奏朝廷,敕修少林寺”。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乾隆帝下令火烧少林寺,泉州少林寺第三次被毁,“从兹无复敢修者”。岁月悠悠,在泉州少林寺消失230个寒暑后,到了1992年,终于,经福建省政府批准,泉州市成立了重建委员会。1997年,首期工程竣工,大雄宝殿、五观堂及僧舍等建筑拔地而起。1997年10月经泉州宗教界推荐,释常定任泉州少林寺住持。1998年泉州少林寺武僧团正式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