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母城故城

子母城故城

子母城故城地址:沅江市黄茅洲镇子母城村七组时代:宋代类型:古遗址保护范围:以故城为中心,四向各延伸20米。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之外,四向各延伸50米。公布日期:沅政发﹝1990﹞15号1990年5月,子母城故城,子母城故城简介,子母城故城-益阳市沅江市子母城故城旅游指南

邹城市后八里沟村母亲节启动 孟子故里文旅融合发展中心揭牌

5月24日上午,全国文明村邹城市钢山街道后八里沟村为民服务中心前广场上,鲜花斗艳,鸟语花香。“后八有古风,那是先贤的叮咛,百善孝为先,家和万事兴......”广场上响彻着村歌《孝德歌》,后八里沟村母亲节暨孟子故里文旅融合发展中心启动仪式举行。

孟母三迁的故事世代传颂,被誉为“母教一人”,山东邹城已连续14年在孟子诞辰日农历四月初二举行孟子故里(邹城)母亲文化节。后八里沟村致力于打造中华孝善模范村,连续多年举行母亲节庆祝活动,弘扬孝老爱亲优秀传统美德,倡树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社会新风尚。

母亲节活动现场,为评选出的12位优秀母亲颁奖,并为全村所有母亲发放母子连心糕、宽心面和爱心大米。据后八里沟村集体企业鑫琦集团员工徐留健介绍,村里为员工设定了孝老爱亲假,规定每月至少一天陪伴父母,同时创设了“父母工资”,每月1000元直接汇入父母账户,逢年过节,还为员工父母提供节日福利。

全国模范退役军人、后八里沟村党委书记宋伟表示,“我们始终坚持“知感恩,重孝道,育新人”的理念,把孝善文化融入日常生活,积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心戮力加快村庄振兴,为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

“平时村里一直对我们这些军人母亲关怀备至,逢年过节都会到家中慰问。”荣获村庄优秀母亲的潘兴玲说道。嫁到后八里沟村这些年来,潘兴玲见证了村庄从贫穷、落后到文明、富裕的蜕变,对村庄的发展充满信心。

活动现场还举行了孟子故里文旅融合发展中心揭牌仪式,为京东云经济产业园等首批签约企业颁发了入驻钥匙,打开合作发展共赢的大门。

孟子故里文旅融合发展中心集孟子故里游客集散中心、展示演出中心、研学中心、特色餐饮运营中心、城市节庆活动运营中心、文旅产业服务中心于一体,是邹城市整合文化名城旅游资源,实施“文化兴市”战略的重大举措,进一步推动了邹城文旅融合向纵深发展。孟子故里文旅融合发展中心的启用,将全力践行历史使命和担当,汇聚文旅发展新动力、形成文化发展新基地、开创文旅发展新平台。

来源:济宁新闻网

作者:张长青 王身松 董秀婷 蒋明

责任编辑:刘聪

曲阜鲁国故城景点介绍 曲阜子曰故城

1. 曲阜子曰故城

有的颜姓是从完颜氏过来的,但颜氏不起源于完颜氏

颜(Yán)姓源出有三:

一 出自曹姓

陆终之后。据《陈留风俗传》、《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等所载,黄帝之孙叫颛顼,颛顼之玄孙陆终,陆终生有六子,第五子曰安,曹姓(祝融八姓之一)。安裔孙挟,周武王时封于邾(故城在今山东省滕州东南),建立邾国,为鲁附庸。邾挟之后,至于夷父,字颜,又称邾颜公。邾国被楚国灭掉后,颜公的支庶子孙有人以祖父的字为姓,称颜姓。

二 出自姬姓

起源于春秋时鲁国公族,是周公旦长子伯禽之后。据《通志·氏族略》所载,周公的长 颜姓

子鲁侯伯禽被封于鲁。伯禽的子孙有人被封在颜邑,遂以封邑为姓,称颜氏。孔子的母亲徵在就是鲁国颜氏之女。

三 他族改姓而来

金时女真人完颜氏后改单姓颜;清满洲人姓,世居大凌河;今台湾省土著、毛难,白等民族均有此姓。

2. 曲阜鲁故城

孔子的故乡—山东曲阜 曲阜是春秋时期鲁国的都城,是我国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故乡。这里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最著名是曲阜三孔--孔庙、孔府、孔林。 孔庙 坐落在曲阜城内,其建筑规模宏大、雄伟壮丽、金碧辉煌,我国最大的祭孔要地。庙内共有九进院落,以南北为中轴,分左、中、右三路,纵长630米,横宽140米,有殿、堂、坛、阁460多间,门坊54所,“御碑亭”13座。游览孔庙应着重游览中轴线上的奎文阁、十三碑亭、杏坛、大成殿及其庑的历代碑刻。 孔庙的主体建筑为大成殿。殿阔45.78米,深24.89米,殿高24.8米,殿基占地1836平方米,金碧辉煌,是我国现存巨大的古建筑之一,可与故宫的太和殿媲美。最引人注目的是正面十根石柱,每根柱上雕刻两条巨龙,飞腾于云彩之中,两龙之间有一宝珠,故名之曰“二龙戏珠”。石柱均以整石刻成,气势磅礴。殿内有巨大的孔子塑像,像高3.3米,神采奕奕,威而不猛。孔子像两侧是颜回、曾参、孔及、孟轲“四配”的塑像,身高2.6米。另有“十二哲”塑像,身高2米。 孔庙内的圣迹殿、十三碑亭及大成殿东西两庑,陈列着大量的碑碣石刻,特别是这里保存的汉碑,在全国数量最多的,历代碑刻也不乏珍品,被人们视为书法、绘画、雕刻艺术的宝库。最为珍贵的是22块汉魏六朝 石刻。其碑刻之多仅次于西安碑林,所以它有我国第二碑林之称。 孔林 是孔子及其后代的墓园,位于曲阜城北,占地达3000余亩。孔林是中国规模最大、历史最久、保存最完整的氏族墓群和人造植物园。林中墓冢累累,碑碣林立,石仪成群,洙水河横贯东西,除孔子、孔鲤、孔及这祖孙三代墓葬和建筑外,还有孔令贻、孔毓垢、孔闻韶、孔尚任墓等。墓碑中有李东阳、严嵩、翁方纲、保绍基、 康有为等名家的手迹石刻。 孔子墓位于孔林中部,四周围以红墙,墓前立有明人黄养正篆书的“大成至圣文宣王墓”碑,附近有宋真宗、清圣祖和清高宗谒墓时的“驻跸亭”各一座。墓南二百米处的亭殿后,有子贡亲手栽植的楷树遗迹和“子贡庐墓处”。 孔林中有环林公路,游人可坐一种古式马车观览,更添别样情趣。

孔府 西与孔庙为邻,是孔子世袭“衍圣公”的是世代嫡裔子孙居住的地方,使我国仅次于明、清皇帝宫室的最大府第。孔府占地240多亩,有厅、堂、楼、轩等各式建筑463间,分为中、东、西三路。东路为家庙,西路学院,中路为主体建筑。 大堂是衍圣公的公堂,内有八宝暖阁、虎皮大圈椅、红漆公案。公款上有公府大印 、令箭令旗、惊堂木、文房四宝等。两侧是仪仗,气象森严可畏。七十二代衍圣公孔令贻的住宅和房内陈设保存完整。府内所藏历史文物十分丰富。其中最著者为“商周十器”,也称“十供”,原为宫廷所藏青铜礼器,清高宗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赏赐孔府。 曲阜是中国历史文化古城,文物古迹很多,除了上述曲阜三孔以外,还有鲁国故城遗迹、周公庙、颜庙、孟庙、少昊陵等胜迹。

3. 《曲阜鲁国故城》

在山东省的西南部,有一个孔姓人口占1/5的县级市,她就是有着5000多年悠久历史的“东方圣城”——曲阜。“千年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曲阜之所以享誉全球,是与孔子的名字紧密相连的。孔子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中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在两千多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儒家文化逐渐成为中国的正统文化,并影响到东亚和东南亚各国,成为整个东方文化的基石。

曲阜的孔府、孔庙、孔林,统称“三孔”,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推崇儒学的表征,以丰厚的文化积淀、悠久历史、宏大规模、丰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学艺术价值而著称。因其在中国历史和世界东方文化中的显著地位,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于1994年12月被收入《世界遗产名录》。 被世人尊崇为世界三大圣城之一。 2007年5月8日,济宁市曲阜明故城(三孔)旅游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曲阜三孔

孔庙

孔庙是以孔子的故居为庙,以皇宫的规格而建,是我国三大古建筑群之一,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孔子(公元前551一前419年)是中国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在他死后的第二年,他的住宅被改成孔庙,每年祭祀。汉代以后历代皇帝都提倡尊孔读经,对孔子也不断追溢加封,同时扩大祭祀他的寺庙,孔庙的规模也越修越大。

现存孔庙占地327.5亩〔大约218333.33平方米〕,建筑物466间,前后有九进院落,纵向轴线贯穿整座建筑,左右对称,布局严谨,气势宏伟。前三进院落布置导向性建筑物,如门或牌坊。第四进有一座三重檐的高阁奎文阁,其中藏有历代皇帝赏赐的图书。第七进院落中有“杏坛”,据说是孔子生前讲学处。孔庙的主殿大成殿高 31.89米,宽 54米,进深 34米。廊下有 28根云龙古柱,每根柱子都用整块石材雕成。前廊下的十根石柱用深浮雕手法雕成双龙对舞,衬以云朵、山石、涛波,造型优美生动,是罕见的艺术瑰宝。

奎文阁是三层木结构的阁楼,飞檐斗拱,造型庄严,为国内少见。孔庙内有孔子塑像,13座碑亭、53块巨碑,还有以孔子一生经历为题材石刻的120块《圣迹图》。现还陈列了汉魏以来的碑刻800多块,连同孔庙内原有的1200多块,共计2100多块,形成了我国又一碑林。 是研究中国古代书法和文化艺术的宝贵资料。

孔府

孔庙的东侧是孔府,也称对府,是孔子嫡长孙世袭的府第。始建于宋代,经历代不断的扩建,形成现在的规模。占地200余亩,有房舍480余间。官衙和住宅建在一起,是一座典型的封建贵族庄园,衙署大堂用于接受皇帝颁发的圣旨,或处理家族内事务。庭院公东、中、西三路,东路为家庙,西路为客厅院,中路则是主体建筑,其前院为官衙,后院为住宅。孔府后院有一座花园,幽雅清新,布局别具匠心,可称园林佳作,也是园宅结合的范例。孔府藏有大量历史档案、传世文物、历代服饰和用具等,都极其珍贵。

孔府又称“衍圣公府”,位于孔庙东侧,有“天下第一家”之称,是孔子嫡系长期居住的府第,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官衙与内宅合一的典型建筑。孔 子死后,子孙后代世代居庙旁看管孔子遗物,到北宋末期,孔氏后裔住宅扩大到数十间,到 金代,孔子后裔一直是孔庙东边,随着孔子后世官位的升迁和爵位的提高,孔府建筑不断扩大,至宋、明、清达到现在规模。现在孔府占地约7.4公顷,有古建筑480间,分前后九进院落,中、东、西三路布局。

孔林

孔林又称至圣林,在曲阜城北门外,占地3000多亩,周围砖砌林墙长达14里,是孔子和他的后代子孙们的家族墓地。占地3000亩,四周建筑墙环绕,园内古木参天,茂密幽深。密林深处还有孔子墓及历代兴建的楼、亭、坊、殿及大小碑碣石雕。孔林内柏桧夹道,进人孔林要经过 1200米的墓道,然后穿过石牌坊、石桥、甬道,到达孔子墓前。孔子的坟墓封土高6米,墓东是孔子之子孔鲤和他的孙子孔?的坟墓。在孔林中,有的墓前还存有石雕的华表、石人、石兽。这些都是依照墓中人当时被封爵位的品级设置的。整个孔林延用2500年,内有坟冢十余万座。其延续时问之久,墓葬之多,保存之完好,举世罕见。

1994年,曲阜三孔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曲阜是春秋时期鲁国的都城,是我国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故乡。这里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最著名是曲阜三孔——孔庙、孔府、孔林。

孔庙坐落在曲阜城内,其建筑规模宏大、雄伟壮丽、金碧辉煌,我国最大的祭孔要地。庙内共有九进院落,以南北为中轴,分左、中、右三路,纵长630米,横宽140米,有殿、堂、坛、阁460多间,门坊54所,“御碑亭”13座。游览孔庙应着重游览中轴线上的奎文阁、十三碑亭、杏坛、大成殿及其庑的历代碑刻。

孔庙的主体建筑为大成殿。殿阔45.78米,深24.89米,殿高24.8米,殿基占地1836平方米,金碧辉煌,是我国现存巨大的古建筑之一,可与故宫的太和殿媲美。最引人注目的是正面十根石柱,每根柱上雕刻两条巨龙,飞腾于云彩之中,两龙之间有一宝珠,故名之曰“二龙戏珠”。石柱均以整石刻成,气势磅礴。殿内有巨大的孔子塑像,像高3.3米,神采奕奕,威而不猛。孔子像两侧是颜回、曾参、孔及、孟轲“四配”的塑像,身高2.6米。另有“十二哲”塑像,身高2米。

孔庙内的圣迹殿、十三碑亭及大成殿东西两庑,陈列着大量的碑碣石刻,特别是这里保存的汉碑,在全国数量最多的,历代碑刻也不乏珍品,被人们视为书法、绘画、雕刻艺术的宝库。最为珍贵的是22块汉魏六朝 石刻。其碑刻之多仅次于西安碑林,所以它有我国第二碑林之称。

孔林是孔子及其后代的墓园,位于曲阜城北,占地达3000余亩。孔林是中国规模最大、历史最久、保存最完整的氏族墓群和人造植物园。林中墓冢累累,碑碣林立,石仪成群,洙水河横贯东西,除孔子、孔鲤、孔及这祖孙三代墓葬和建筑外,还有孔令贻、孔毓垢、孔闻韶、孔尚任墓等。墓碑中有李东阳、严嵩、翁方纲、保绍基、 康有为等名家的手迹石刻。

孔子墓位于孔林中部,四周围以红墙,墓前立有明人黄养正篆书的“大成至圣文宣王墓”碑,附近有宋真宗、清圣祖和清高宗谒墓时的“驻跸亭”各一座。墓南二百米处的亭殿后,有子贡亲手栽植的楷树遗迹和“子贡庐墓处”。

孔林中有环林公路,游人可坐一种古式马车观览,更添别样情趣。

孔府西与孔庙为邻,是孔子世袭“衍圣公”的世代嫡裔子孙居住的地方,是我国仅次于明、清皇帝宫室的最大府第。孔府占地240多亩,有厅、堂、楼、轩等各式建筑463间,分为中、东、西三路。东路为家庙,西路学院,中路为 体建筑。

大堂是衍圣公的公堂,内有八宝暖阁、虎皮大圈椅、红漆公案。公款上有公府大印、令箭令旗、惊堂木、文房四宝等。两侧是仪仗,气象森严可畏。七十二代衍圣公孔令贻的住宅和房内陈设保存完整。府内所藏历史文物十分丰富。其中最著者为“商周十器”,也称“十供”,原为宫廷所藏青铜礼器,清高宗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赏赐孔府。

曲阜是中国历史文化古城,文物古迹很多,除了上述曲阜三孔以外,还有鲁国故城遗迹、周公庙、颜庙、孟庙、少昊陵等胜迹

4. 曲阜明故城是什么意思

曲阜明故城墙 位于曲阜市区,是为护卫孔庙而建的城垣式建筑。始建于明正德八年,1978年被拆除,只部分保留了南门、北门和东南、东北两个城角。

5. 曲阜子曰故城客栈

豢龙氏,是中国古代的人物,别名董父。擅于养龙,许多龙都飞到他的身边,据说舜听说此事后,非常高兴,当即赐董父姓豢龙。后来夏朝出一个刘累,跟豢龙氏学习养龙,十分卖力地为帝孔甲养龙,孔甲见其技艺精良,就赐他为御龙氏。

《春秋·昭公二十九年》《左传》:“蔡墨对魏献子曰:‘昔叔安,有裔子曰董父,实甚好龙,能求其耆欲以饮食之,龙多归之,乃扰①畜龙,以事帝舜,帝赐之姓曰董,氏曰豢龙,封诸鬷②川,鬷夷氏其后也。’”

《路史·后纪》卷十一:“当舜之时,人来效献(献也)龙,求能食之。高阳之后,有董父能求其欲,使豢之。赐之氏白豢龙。封于鬷川,于是始有豢龙之官。

《九州要纪》云:“董父好龙,舜遣豢龙于陶丘,为豢龙氏。”

《国名纪》丙卷:“董姓豢龙在滑之韦城。古城内有豢龙井。”又曰:“豢龙井在韦故城内,有古记云‘左右直殳上日汩木下八十一口’。”

《后纪》卷八又云:“ 有叔安异(裔)封于董,董甫(父同)以豢龙事舜,封于鬷川,别为 鬷邑,更为关龙,音豢龙。豢龙同关龙,龙逢其后也。廖、董、关龙,则夏灭之,鬷则商灭之。”

《昭公二十九年》《左传》又云:“帝舜氏世有畜龙,及(有)夏孔甲③,扰于有帝。帝赐之乘龙,河汉各二,各有雌雄。孔甲不能食,而未获豢龙氏。陶唐氏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于豢龙氏,以事孔甲,能饮食之,夏后嘉之,赐姓(氏)曰御龙,以更豕韦之后。龙一雌死,潜 醢以食夏后。夏后飧之,既而使求之,惧而迁于鲁县,范氏其后也。”

《寰宇记》云:“今长葛西四十里,临颍县有豢龙城,豢龙氏邑也。而汝之龙兴东南五十里,又有豢龙城,长垣东南龙城,灵宝西南七里有豢龙坟。”

《路史·后纪》云:“豢龙氏后,有关龙氏,殆声转也。”

王符的《潜夫论》以为夏桀所杀之关龙逢④即豢龙逢。故王屋山有龙逢祠,长安有龙逢居。惟韦城为古豕韦国, 董氏之豢龙实居于此。若临颍之长葛、汝之龙兴,则豢龙之后分封之地也。长垣之龙城、王屋之龙逢祠,则以有龙逢故居与祠墓也。灵宝之豢龙坟,则因关龙逢葬于龟头原而名也。

曹南的《文献录》云:“范县南三十里龙王庄相传为刘累豢龙处。”盖因刘累迁鲁,其后封于范也,故范县南二十里,亦有故豢龙城。又云:“观城县亦有豕韦城。”然韦乡古国,终以在滑县者为是,故豢龙氏初封之地,亦当在滑之古豕韦国。

《路史·后纪》:“尧有九子,其封于留者为留氏,字亦作镏。后有留累,累亦作絫。以豢龙事孔甲,赐之氏曰御龙,以更  董之后,则知留累之前为豢龙氏,豢龙之后为关龙氏。刘絫既迁鲁县,之后,则不名为豢龙,而氏为御龙矣。

6. 曲阜是老子的故乡吗

老子:1995年8月在我们涡阳郑家集发掘出老子诞生地天静宫遗志,并发现上千多件古物,对此1995年9月6日《人民日报》海外版进行了报道,所以说老子是涡阳人

孔子: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夏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

孟子:是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邹城市人。

7. 曲阜明故城城楼

当然是真的

孔子墓,位于山东省曲阜城北,孔林中偏南地段,为孔子及其后裔的墓地孔林的中心所在。

孔子死后,其弟子将他葬于鲁城北泗水之上,初为“墓而不坟”。秦汉时期,将其高筑,后经历代修葺营造,孔林规模越来越大,成为中国规模最大、持续年代最长、保存最完整的氏族墓葬群和人工园林。

孔子墓东为其子孔鲤墓,南为其孙孔伋墓,墓葬布局名为携子抱孙。封土东西30米,南北28米,高5米。墓前石碑二通,前碑篆书“大成至圣文宣王墓”为1443年(明正统八年)黄养正书。后碑篆书“宣圣墓”为1244年(元乃马真后三年)孔子五十一代孙衍圣公孔元措立。

1961年,曲阜孔林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孔子墓在内的曲阜三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2007年曲阜明故城(三孔)旅游区列为首批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8. 曲阜老子故里

宋河牌宋河粮液是河南省鹿邑县河南省宋河酒厂的产品。鹿邑县春秋时期已有酒业,鹿邑枣集镇是道家鼻祖李耳故里,孔子由曲阜至此问礼于老子,曾酒醉枣集,留下“唯酒无量,不及乱”的箴言。唐代天宝二年(743)玄宗到鹿邑太清宫朝拜,曾封枣集酒为“皇封祭酒”。

9. 曲阜子曰故城餐厅

当今全国芈姓约有1千人口。

姓氏芈,拼音mǐ,2021年全国总人口约 1 千人〔 属稀有姓氏 〕,在当今中华百家姓最新排名第 1272 位。今河北之黄骅、山西之朔州等地有分布。

芈姓主要起源:出自古帝颛顼之后。颛顼帝之曾孙吴回为祝融,是为火正,吴回生陆终,陆终之第六子曰季连,为芈姓,楚其后也。周文王时季连苗裔鬻熊佐文王有功,成王举文武勤劳之后,封其曾孙熊绎于荆蛮,食以子男之田,赐姓芈氏,以奉祝融鬻熊之祀,国于丹阳,其地南郡枝江(故城在今湖北枝江东)是也。

10. 曲阜古城,孔子故里

曲阜市不属于济南市,是属于地级市济宁市管辖的一个县级市,曲阜市的东临是泗水县,西临兖州、宁阳,是著名的孔子的故乡。济南市距离曲阜市近一百六十公里,驾车经过济泰高速、莱泰高速、青蓝高速、京台高速便到了曲阜市辖区,历时大概两小时二十分钟。

11. 山东曲阜鲁国故城遗址

总面积约1.5万亩

鲁国故城是我国西周至战国时期鲁国的国都。南北宽2.5公里,东西长3.5公里,周围城垣11.75公里,总面积约1.5万亩。

不同时期有很大变化,鲁国最强盛时期的疆土包括现在泰安市管辖的区域,济宁市管辖的区域,菏泽市管辖的区域,济南市管辖的平阴、长青部分地区,枣庄市的大部分地区,临沂市的费县、平邑、蒙阴、沂南、沂水、临沂市区,日照市的五连、潍坊市的诸城。

孙子兵法城中的景点 孙子故园与孙子兵法城

1. 孙子故园与孙子兵法城

滨州的旅游景点

滨州孙子故园 孙子故园坐落于山东省惠民县城文化区内,它是为纪念我国古代伟大军事家、“兵学鼻祖”孙武而兴建的一处园林式仿古建筑群,总占地面积4.3万平方米。   孙子故园第一期工程于1992年4月竣工并对外开放

滨州鹤伴山 鹤伴山国家森林公园是经林业部批准,于1992年9月建立的国家级森林公园。位于邹平县境内,地处邹平县与章丘县交界处,系长白山脉,白云山系,地形复杂多变,山势陡峭险峻,沟谷曲折狭长,悬崖绝壁较多

滨州蒲湖公园 蒲湖公园坐落在滨州市最繁华地渤海七路南端、蒲湖水库以北、交通十分方便,筹于一九八五年初,一九八六年十月一日正式开业,该园占地528亩,其中人工湖水面187亩,年平均气温12.4摄氏度,气候适宜

滨州会仙山 会仙山在邹平县城西南7.5公里处,高590.8米,为长白山脉北部山群的主峰。周围环拱大小山头几十座,山势起伏,壑峪纵横,千姿百态,气象峥嵘。   会仙山山势陡峻,北有石船谷,南有盘壑峪,绝顶深涧

滨州邹平黄山 邹平黄山据传因土黄得名,位于邹平县城南近郊,山城相映,别具特色。其山势状如伏虎,又称虎头崖。山势不高,海拔仅有168.4米,然而自古以来却远近闻名。

滨州摩诃山 摩诃山在邹平县城西南15公里处,为山东长白山脉的最高峰。长白山脉按主峰位置,可分为摩诃山群、白云山群和会仙山群。以摩诃山为主峰的摩诃山群,是长白山脉最大的山群。主峰摩诃顶,又叫沫湖顶,海拔826.8米

滨州麻大湖 桓台两县交界处。系孝妇河、朱龙河、郑潢沟、乌河等众水下流汇集而成。湖面东西长7公里,南北宽4公里,面积近30平方公里。为内陆淡水湖泊。   麻大湖有着迷人的风光,自古就是妙趣天成的游览胜地。

滨州中国孙子兵法城 中国孙子兵法城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是以具有千年历史的宋代棣州古城墙遗址为依托,孙子故里惠民县投资建设的鲁北最大的文化旅游景点。 整座建筑秉承了秦汉时期的建筑风格,楼台亭轩,古井涌泉

滨州魏氏庄园 魏氏庄园是目前发现的中国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代城堡式民居。庄园位于惠民县城东南30公里220国道南侧魏集镇的魏集村。它是清代布政司理问、武定府同知魏肇庆的私人宅第,建于清光绪十六年

滨州唐李庵 唐李庵名称的由来,众说不一。传有唐、李二仙曾在此修炼,故名。实际上这是一座小型佛教寺院,现存主体建筑有大殿、东西偏殿各三间,另有跨院僧房、藏经楼和寺南接待香客的客房、寺东的姑子庵草房等

滨州海丰塔 海丰塔,史称唐塔,原名大觉寺塔,始建于唐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碑记为“尉迟敬德监建”,距今已1300多年。原塔为八角密檐式砖石结构,青砖到顶,飞檐挑角,角系铜铃,塔身13级,第一级南北各一门

滨州醴泉寺 醴泉寺位于邹平县境西南长白山中,始建于南北朝时期,后圮。唐中宗时,寺僧仁万重建寺院,时东山有一泉涌出,中宗赐名“醴泉”,醴泉寺即由此得名。   醴泉寺建于群山环抱之中,坐南面北。

滨州雕窝峪 雕窝峪位于邹平县青阳镇西阿陀村南5华里处,深邃宽阔的山谷长达3华里。青阳镇自1993年起,对峪中王薄起义旧址进行综合开发后,形成了自然、人文、庙文化三大景观。  

滨州丈八佛石造像 石造像亦称兴国寺石造像,坐落在博兴县城东南10公里处的寨郝乡寨高村西北角,因其身高丈八,俗名丈八佛。   佛像坐北面南,全高6.75米,底座高1.5米,底 积7.29平方米,为单身立式圆雕青石造像。

滨州范公祠 范公祠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的享堂。地处邹平县境内长山城南,孝妇河畔的河南村。范公祠建筑清新幽雅,肃穆巍然。据《长山县志》记载,该祠始建于宋治平二年(1065年),系邑人知县韩泽倡议并主持修建

滨州丁公遗址 丁公遗址位于邹平县苑城乡丁公村东,东西长约300米,南北宽约200米。在遗址中发现大量龙山文化及岳石文化遗物。所采集的文物标本除蚌器外,主要有石铲、磨制石斧等石器,还有骨簇、骨针及具有龙山文化典型特征.

滨州市垂钓休闲农夫生态园 地理位置: 农夫生态园位于滨州市蒲湖风景区黄河大坝下,距市中心约6公里,占地面积百余亩。这里有水有花草,有树林有池塘,给人家一种回归大自然的感觉。

2. 孙子兵法城的历史故事

始计篇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作战篇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力屈、财殚,中原、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军罢马,甲胄矢弓,戟盾矛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艹忌)杆一石,当吾二十石。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车战得车十乘以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

  故兵贵胜,不贵久。

  故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谋攻篇

  孙子曰: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轒輼,具器械, 月而后成,距堙,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

  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故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军形篇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

  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

  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故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必胜,胜已败者也。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

  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

兵势篇

  孙子曰: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兵之所加,如以碫投卵者,虚实是也。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更生,四时是也。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哉!

  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彍弩,节如发机。纷纷纭纭,斗乱而不可乱;浑浑沌沌,形圆而不可败。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治乱,数也;勇怯,势也;强弱,形也。

  故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以利动之,以卒待之。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

  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

虚实篇

  孙子曰: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

  攻 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我不欲战,画地而守之,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也。

  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而敌寡;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吾所与战之地不可知,不可知,则敌所备者多;敌所备者多,则吾所与战者,寡矣。

  故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寡者,备人者也;众者,使人备己者也。

  故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不知战地,不知战日,则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后,后不能救前,而况远者数十里,近者数里乎?

  以吾度之,越人之兵虽多,亦奚益于胜败哉?故曰:胜可为也。敌虽众,可使无斗。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因形而错胜于众,众不能知;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故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

军争篇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交和而舍,莫难于军争。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

  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军争为利,军争为危。举军而争利则不及,委军而争利则辎重捐。是故卷甲而趋,日夜不处,倍道兼行,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劲者先,疲者后,其法十一而至;五十里而争利,则蹶上将军,其法半至;三十里而争利,则三分之二至。是故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豫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故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和为变者也。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掠乡分众,廓地分利,悬权而动。先知迂直之计者胜,此军争之法也。

  《军政》曰:“言不相闻,故为之金鼓;视不相见,故为之旌旗。”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人之耳目也。人既专一,则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此用众之法也。故夜战多金鼓,昼战多旌旗,所以变人之耳目也。

  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无邀正正之旗,无击堂堂之阵,此治变者也。

  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从,锐卒勿攻,饵兵勿食,归师勿遏,围师遗阙,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九变篇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圮地无舍,衢地交合,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涂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故将通于九变之地利者,知用兵矣;将不通于九变之利者,虽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 矣。治兵不知九变之术,虽知五利,不能得人之用矣。

  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是故屈诸侯者以害,役诸侯者以业,趋诸侯者以利。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也;必生,可虏也;忿速,可侮也;廉洁,可辱也;爱民,可烦也。凡此五者,将之过也,用兵之灾也。覆军杀将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

行军篇

  孙子曰:凡处军相敌:绝山依谷,视生处高,战隆无登,此处山之军也。绝水必远水;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济而击之,利;欲战者,无附于水而迎客;视生处高,无迎水流,此处水上之军也。绝斥泽,惟亟去无留;若交军于斥泽之中,必依水草而背众树,此处斥泽之军也。平陆处易,而右背高,前死后生,此处平陆之军也。凡此四军之利,黄帝之所以胜四帝也。

  凡军好高而恶下,贵阳而贱阴,养生而处实,军无百疾,是谓必胜。丘陵堤防,必处其阳,而右背之。此兵之利,地之助也。

  上雨,水沫至,欲涉者,待其定也。

  凡地有绝涧、天井、天牢、天罗、天陷、天隙,必亟去之,勿近也。吾远之,敌近之;吾迎之,敌背之。

  军行有险阻、潢井、葭苇、山林、蘙荟者,必谨覆索之,此伏奸之所处也。

  敌近而静者,恃其险也;远而挑战者,欲人之进也;其所居易者,利也。

  众树动者,来也;众草多障者,疑也;鸟起者,伏也;兽骇者,覆也;尘高而锐者,车来也;卑而广者,徒来也;散而条达者,樵采也;少而往来者,营军也。

  辞卑而益备者,进也;辞强而进驱者,退也;轻车先出居其侧者,陈也;无约而请和者,谋也;奔走而陈兵车者,期也;半进半退者,诱也。

  杖而立者,饥也;汲而先饮者,渴也;见利而不进者,劳也;鸟集者,虚也;夜呼者,恐也;军扰者,将不重也;旌旗动者,乱也;吏怒者,倦也;粟马肉食,军无悬缻,不返其舍者,穷寇也;谆谆翕翕,徐与人言者,失众也;数赏者,窘也;数罚者,困也;先暴而后畏其众者,不精之至也;来委谢者,欲休息也。兵怒而相迎,久而不合,又不相去,必谨察之。

  兵非益多也,惟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夫惟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

  卒未亲附而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也。卒已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也。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令素行以教其民,则民服;令不素行以教其民,则民不服。令素行者,与众相得也。

地形篇

  孙子曰:地形有通者,有挂者,有支者,有隘者,有险者,有远者。我可以往,彼可以来,曰通;通形者,先居高阳,利粮道,以战则利。可以往,难以返,曰挂;挂形者,敌无备,出而胜之;敌若有备,出而不胜,难以返,不利。我出而不利,彼出而不利,曰支;支形者,敌虽利我,我无出也;引而去之,令敌半出而击之,利。隘形者,我先居之,必盈之以待敌;若敌先居之,盈而勿从,不盈而从之。险形者,我先居之,必居高阳以待敌;若敌先居之,引而去之,勿从也。远形者,势均,难以挑战,战而不利。凡此六者,地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故兵有走者,有弛者,有陷者,有崩者,有乱者,有北者。凡此六者,非天之灾,将之过也。夫势均,以一击十,曰走;卒强吏弱,曰弛,吏强卒弱,曰陷;大吏怒而不服,遇敌怼而自战,将不知其能, 曰崩;将弱不严,教道不明,吏卒无常,陈兵纵横,曰乱;将不能料敌,以少合众,以弱击强,兵无选锋,曰北。凡此六者,败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厄远近,上将之道也。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

  故战道必胜,主曰无战,必战可也;战道不胜,主曰必战,无战可也。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利合于主,国之宝也。

  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

  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敌之不可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而不知吾卒之不可以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战,胜之半也。故知兵者,动而不迷,举而不穷。故曰: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不穷。

九地篇

  孙子曰:用兵之法,有散地,有轻地,有争地,有交地,有衢地,有重地,有圮地,有围地,有死地。诸侯自战其地,为散地。入人之地不深者,为轻地。我得则利,彼得亦利者,为争地。我可以往,彼可以来者,为交地。诸侯之地三属,先至而得天下之众者,为衢地。入人之地深,背城邑多者,为重地。行山林、险阻、沮泽,凡难行之道者,为圮地。所由入者隘,所从归者迂,彼寡可以击吾之众者,为围地。疾战则存,不疾战则亡者,为死地。是故散地则无战,轻地则无止,争地则无攻,交地则无绝,衢地则合交,重地则掠,圮地则行,围地则谋,死地则战。

  所谓古之善用兵者,能使敌人前后不相及,众寡不相恃,贵贱不相救,上下不相收,卒离而不集,兵合而不齐。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敢问:“敌众整而将来,待之若何?”曰:“先夺其所爱,则听矣。”

  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

  凡为客之道:深入则专,主人不克;掠于饶野,三军足食;谨养而勿劳,并气积力,运兵计谋,为不可测。投之无所往,死且不北,死焉不得,士人尽力。兵士甚陷则不惧,无所往则固。深入则拘,不得已则斗。是故其兵不修而戒,不求而得,不约而亲,不令而信,禁祥去疑,至死无所之。吾士无余财,非恶货也;无余命,非恶寿也。令发之日,士卒坐者涕沾襟。偃卧者涕交颐。投之无所往者,诸、刿之勇也。

  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敢问:“兵可使如率然乎?”曰:“可。”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是故方马埋轮,未足恃也;齐勇若一,政之道也;刚柔皆得,地之理也。故善用兵者,携手若使一人,不得已也。

  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能愚士卒之耳目,使之无知。易其事,革其谋,使人无识;易其居,迂其途,使人不得虑。帅与之期,如登高而去其梯;帅与之深入诸侯之地,而发其机,焚舟破釜,若驱群羊,驱而往,驱而来,莫知所之。聚三军之众,投之于险,此谓将军之事也。九地之变,屈伸之利,人情之理,不可不察。

  凡为客之道:深则专,浅则散。去国越境而师者,绝地也;四达者,衢地也;入深者,重地也;入浅者,轻地也;背固前隘者,围地也;无所往者,死地也。

  是故散地,吾将一其志;轻地,吾将使之属;争地,吾将趋其后;交地,吾将谨其守;衢地,吾将固其结;重地,吾将继其食;圮地,吾将进 其涂;围地,“吾将塞其阙;死地,吾将示之以不活。

  故兵之情,围则御,不得已则斗,过则从。是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预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四五者,不知一,非霸王之兵也。夫霸王之兵,伐大国,则其众不得聚;威加于敌,则其交不得合。是故不争天下之交,不养天下之权,信己之私,威加于敌,故其城可拔,其国可隳。施无法之赏,悬无政之令,犯三军之众,若使一人。犯之以事,勿告以言;犯之以利,勿告以害。

  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夫众陷于害,然后能为胜败。

  故为兵之事,在于顺详敌之意,并敌一向,千里杀将,此谓巧能成事者也。

  是故政举之日,夷关折符,无通其使;厉于廊庙之上,以诛其事。敌人开阖,必亟入之。先其所爱,微与之期。践墨随敌,以决战事。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火攻篇

  孙子曰:凡火攻有五:一曰火人,二曰火积,三曰火辎,四曰火库,五曰火队。行火必有因,烟火必素具。发火有时,起火有日。时者,天之燥也;日者,月在箕、壁、翼、轸也。凡此四宿者,风起之日也。

  凡火攻,必因五火之变而应之。火发于内,则早应之于外。火发兵静者,待而勿攻,极其火力,可从而从之,不可从而止。火可发于外,无待于内,以时发之。火发上风,无攻下风。昼风久,夜风止。凡军必知有五火之变,以数守之。

  故以火佐攻者明,以水佐攻者强。水可以绝,不可以夺。夫战胜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凶,命曰费留。故曰:明主虑之,良将修之。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悦;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

用间篇

  孙子曰: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内外骚动,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相守数年,以争一日之胜,而爱爵禄百金,不知敌之情者,不仁之至也,非人之将也,非主之佐也,非胜之主也。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

  故用间有五:有因间,有内间,有反间,有死间,有生间。五间俱起,莫知其道,是谓神纪,人君之宝也。因间者,因其乡人而用之。内间者,因其官人而用之。反间者,因其敌间而用之。死间者,为诳事于外,令吾间知之,而传于敌间也。生间者,反报也。

  故三军之事,莫亲于间,赏莫厚于间,事莫密于间。非圣智不能用间,非仁义不能使间,非微妙不能得间之实。微哉!微哉!无所不用间也。间事未发,而先闻者,间与所告者皆死。(莫亲于间:指没有比间谍更应成为亲信了。赏莫厚于间:指没有比间谍更应该得到丰富的奖赏了。事莫密于间:没有经间谍的事更应该保守机密了。间事未发:用间之事还没有开始进行。间与所告者皆死:间谍和告知用间之事的人都要处死。)

  凡军之所欲击,城之所欲攻,人之所欲杀,必先知其守将,左右,谒者,门者,舍人之姓名,令吾间必索知之。

  必索敌人之间来间我者,因而利之,导而舍之,故反间可得而用也。因是而知之,故乡间、内间可得而使也;因是而知之,故死间为诳事,可使告敌。因是而知之,故生间可使如期。五间之事,主必知之, 之必在于反间,故反间不可不厚也。

  昔殷之兴也,伊挚在夏;周之兴也,吕牙在殷。故惟明君贤将,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此兵之要,三军之所恃而动也。

3. 孙子兵法城游记

《倩女幽魂2》中诸葛卧龙说:写游记,他们说我泄露国家机密;写历史,说我借古讽今;注解兵法,又说我策动谋反;写神怪故事吧,又说我导人迷信;最后改写名人传记,结果这个名人失势,被定为乱党,我跟他一块儿判了个终身监禁。由此可以看出诸葛卧龙是一个郁郁不得志还被牵连入狱的文人。后来宁采臣在狱中与他相识,出狱后也冒他名讳行事。

4. 孙子兵法城图片大全

第一大殿取名序殿,用于展示孙子家世和故里惠民历史文化。第十五大殿取名泽世殿,展示孙子文化的影响、流传,并兼做后门(德胜门)。中间十三个大殿展示孙子兵法十三篇,各殿分别用十三篇篇名定名。分别为:始计殿,作战殿,谋攻殿,军形殿,兵势殿,虚实殿,军争殿,九变殿,行军殿,地形殿,九地殿,火攻殿,用间殿

5. 孙子兵法城的来历

商朝时期,这临沂块土地上出现了郯、莒、费诸方国。

周灭商后, 鲁国和齐国是周王朝控制东方的重要支柱,临沂地域除分属齐、鲁等国外,见于《春秋》的还有颛、阳、向、莒、郯、根牟、于馀丘、杞等国。

春秋时期,除上述古国外,见于《春秋》的有启阳,中丘、祝丘、费、防、台、东阳、武城、丘舆、向、次室、蒙、郓、堂阜、盖、 艾、纪障、密、鄢陵等20个。

战国时期,域内诸封国先后为齐、楚所兼并,至战国末期,南部属楚,北部属齐。

秦朝统一,地方实行郡县制,全国分为三十六郡,临沂地域分属琅琊郡和郯郡。

西汉时,郡国并行。临沂地域分属徐州之琅琊国、东海郡、城阳国和兖州之泰山郡。

东汉承西汉制度,分属徐州之利城郡、东海郡、琅琊郡、琅琊国和兖州之泰山郡、东莞郡、东安郡和城阳国。

三国时期,属魏国。至魏末,分属东海国、琅琊国、东莞郡、泰山郡。

西晋时期,分属徐州之琅琊国、东海郡、兰陵郡、东莞郡、兖州之泰山郡。

晋室南渡后,地域先后属于后赵、东晋、前燕、后燕、南燕、前秦和北魏。

东晋元帝在江乘县侨置南东海郡、南琅琊郡、南东平郡、南兰陵郡。南琅琊郡寄治在江乘县的金城。金城为三国东吴修筑。《三国志·吴书·孙和传》中记载:宝鼎二年(267年)十二月,“皓于金城外露宿。”到晋成帝咸康元年(335年),桓温任南琅琊郡内史,出镇江乘县金城,请求割丹阳郡江乘县境以立郡。不久,南琅琊郡正式在江乘县划土立定,江乘县改隶南琅琊郡。咸康七年(341年),割江乘县西境设立临沂县。南朝齐永明六年(488年),武帝以为江乘县白下垒(位于今南京市中央门外北崮山)依带江山,将南琅琊郡治从金城迁至白下垒,名白下城。陈太建十年(578年)废除南琅琊郡,置建兴郡。

隋朝分属沂州(琅琊郡)、泗州(下邳郡)、密州(高密郡)、海州(东海郡)、徐州(彭城郡)。

唐朝分属沂州(琅琊郡)、密州(高密郡)、徐州(彭城郡)。

宋朝分属沂州(琅琊郡)、密州(高密郡)、淮郡军等。

宋室南渡后,分属于金朝山东东路的沂州、莒州、邳州、泰安州。

元朝,属中书省山东东西道宣慰司益都路。

明朝,分属山东布政司兖州府和青州府。

清朝初因之,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升沂州为府,置附郭兰山县,降莒州为散州。属沂州府。有兰山、郯城、费县、沂水、蒙 、日照、莒州6县1州。

中华民国成立后,废府撤州,实行省、道、县三级制。1913年撤销沂州府,改莒州为莒县。1914年分山东省为4道,改兰山县为临沂县,临沂地域分属济宁道和胶东道。1918年撤销。1925年10月22日,新建琅琊道,辖区即沂州府旧治全境,治所驻临沂县。1928年,琅琊道撤销,各县直隶于省。1936年,置山东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这里创建抗日根据地。1940年8月,在沂南县青驼寺成立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1943年9月改为山东省战时行政委员会。

1945年8月在莒南县大店镇成立山东省政府。

解放战争时期,共产党的行政区划层次仍沿袭抗日战争时期,只是对区划作了某些调整。1948年7月,鲁中、鲁南、滨海三个行政区合并为鲁中南行政区,设鲁中南行政公署(驻临沂城),下辖7个专区,49个县。至1949年10月1日,临沂地域分属沂蒙专区、尼山专区、台枣专区、滨海专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行政区划进行调整。1950年5月,鲁中南行政区撤销。以沂蒙专区为基础,成立沂水专区,辖9县。以滨海专区为基础,成立临沂专区,辖9县。1953年1月将原属临沂专区的赣榆、东海、邳县、新海连市划入江苏省。1953年7月,沂水专区撤销,除日照县划入胶州专区外,所辖其余各县皆划归临沂专区,同时,原划入滕县专区的平邑县亦复归临沂专区。1956年3月,日照县划归临沂专区。至1961年4月,临沂专区辖临沂市、郯城、苍山、临沭、莒南、沂南、沂水、沂源、蒙阴、平邑、费县、日照、莒县1市12县。1985年3月22日,撤销日照县和石臼办事处改为县级日照市。1989年6月12日,日照市升格为地级市。1989年12月2日,沂源县划入淄博市。1992年1月,莒县划入日照市。至此,临沂地区辖临沂市、郯城、苍山、莒南、沂水、蒙阴、平邑、费县、沂南、临沭1市9县。1994年12月,撤销临沂地区和县级临沂市,设立地级临沂市。原临沂市分为兰山、河东、罗庄3个县级区。地级临沂市辖兰山、罗庄、河东3区和郯城、苍山、莒南、沂水、沂南、平邑、费县、蒙阴、临沭9县。 2014年1月21日,苍山县复名兰陵县。

6. 孙子兵法城历史

孙子兵法已经上升到哲学高度了,肯定是地位很高的。

不得不说中国人对战争的研究和研究的深度那比西方要高明的多,也深入的多,早在2000多年前,孙武就把战争分析得那么透彻了,当时的西方人的打仗也就是打群架而已。

据说孙子兵法是美国西点军校的必修课之一。

7. 孙子兵法文化园

孙子兵法博物馆在苏州。

孙子兵法博物馆拟建于穹窿山,总建筑面积近3万平方米。博物馆展陈布局为兵学朝圣殿、兵圣殿、知兵殿和洗兵殿四个展区,打造集参观学习、教育体验和文化旅游为一体的新博物馆形态,建成后将是国内外唯一的孙子兵法博物馆。

孙武在苏州的遗址遗迹众多,包括孙武隐居著兵法地、孙武吴宫教战遗址、教场山周边春秋文化遗迹等很多在吴中区。近年来,苏州市孙武子研究会协助太湖度假区管委会保护和修复了孙武演兵场、二妃墓遗址,特别是与吴中林场合作在穹窿山建成“孙武苑”这一文化载体,使之成为“江苏省全民国防教育基地”“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教学基地”。

作为孙武的第二故乡,近年来,吴中区围绕弘扬《孙子兵法》文化,不断加大对孙武遗迹的保护和修复力度,精心打造孙武苑、孙武书院、孙武文化园等项目,组织开展孙武文化进校园、进军营、进机关、进企业、进 区、进农村等“六进”活动,深入宣传普及兵学文化,让神秘的《孙子兵法》走进寻常百姓家。

8. 参观孙子兵法城的内容

各位朋友大家好,首先请允许我做下自我介绍。我叫,欢迎来美丽的沂蒙山区旅游。

  我们沂蒙人民向来十分好客。初次见面没有什么好送给大家的,那就送给大家我们最喜欢的《沂蒙山小调》,希望能给带走大家旅途的疲劳,让大家有一个愉快的心情开始我们沂蒙山之旅(唱歌)。

  在没有到达我们第一个景点之前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的临沂及其主要的旅游景点。临沂市旅游局根据各个景区不同的特点把其分为四大类,用16各字概括就是“红色风情、绿色沂蒙、文韬武略、地质奇观。”

  先说“红色沂蒙”.大家都知道,沂蒙山区是革命老区,抗日战争时期,罗荣桓元帅带领八路军东进山东,转战沂蒙。开辟了沂蒙山抗日根据地。临沂由此有了“华东小延安”之称,“沂蒙红嫂”故事家喻户晓;解放战争时期,闻名中外的“孟良崮战役”在这里打响,“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不仅仅体现粟裕大将杰出的才能,更体现出老区人民对亲人子弟兵无私的爱。“沂蒙六姐妹”支援前线的故事在沂蒙大地代代相传。

  再说,“绿色风情”。“八百里沂蒙风光秀丽五百里沂河景色宜人”蒙山是山东省第二高峰,因森林覆盖率极高。因而有天然氧吧之称。沂蒙山区“三十六主峰,七十二崮”,以纪王崮为依托的“天上王城”景区,充分体现了“崮”这种沂蒙山特有地形的风貌。山是临沂的脊梁,而水则是临沂的血脉。沂河支流汶河上的汶河漂流景区让您充分体验亲水乐趣。雪山彩虹谷中“晴天见彩虹”滑草、让您仿佛又回到童年!

  “文韬武略”里的景区主要体现了临沂深厚的文化底蕴。临沂是书圣王羲之、智圣诸葛亮、算圣刘洪以及著名书法家颜真卿等历史名人的故乡。在王羲之故里您能体会到书圣著作《兰亭序》带给您的震撼。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出土的《孙子兵法》和《孙子兵法》让世界知道孙子和孙膑不是同一个人,成为新中国的十大考古发现。每年举办的“书圣文化”节已经成为临沂市民的一道文化大餐。

  最后说“地质奇观’’。为而引起这股热潮的正是以“地下大峡谷、地下画廊、地下萤光湖”等众多卡斯特溶洞景观群。所谓,“地质奇观”正是这些鬼谷神功的大自然杰作。“地下大峡谷”的地下暗河漂流,地下画廊的精美钟乳石,地下萤光湖闪烁的点点萤光,一样的喀斯特地貌,不一样的特色风味。地下奇观只有当您亲身走入其中,才能体味其中乐趣。

2:临沂景点导游词范文

  各位朋友:

  大家好,首先欢迎大家的到来,我是王羲之故居的导游,今天就有我带领大家参观王羲之故居。来到王羲之的故居,当然要对王羲之有所了解。下面呢,我就跟大家介绍一下王羲之的情况。

  王羲之,字逸少,曾为右军将军,又称:右军。公元320xx年出生于琅玡郡,也就是我们现在所在的临沂市。他从小就特别酷爱书法,真、草、隶、篆都很有造诣,尤其擅长隶书。嗬嗬,只可惜书法上没有十八般技法,要不然肯定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了。

  王羲之与他的儿子王献之在我国的书法史上并称:二王,被称为书圣。王羲之不仅在《晋书》有传,曾经还有劳唐太宗亲笔撰写过一段专论,主要原因是由于他的书法精妙,受到唐太宗的御赏,唐太宗称赞他:所以详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呼。唐太宗是一个爱好书法的皇帝,他一生对 王羲之的墨迹心目手追,直到临死还留下遗言:将古今行书第一的《兰亭序》陪葬昭陵,留下了至今还争论不休的一桩公案。

  晋永嘉元年,王羲之随家族南迁,来到了现在的浙江省绍兴市。他的故宅就成了佛寺,佛寺历经战火的沧桑和兴废,为刘豫时,改名为普照寺,一直沿袭至今。为纪念我国历史上这位书法大师,1989年,由当时的临沂地区行政行署、临沂市政府投资400余万修复了王羲之故居。一期工程占地面积20亩。1990年十月,王羲之 故居被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进行中国书法传统文化艺术寻根之旅的最佳去处。

  我们现在看到的大门上方的:王羲之故居匾额,是当时的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启功先生的手笔。我们面前这一池色如黑墨的水池,就是当年王羲之练字洗笔砚的:洗砚池。在前面已经讲过了,王羲之幼年酷爱书法,每天习字之后,都会在这个水池里洗刷笔砚,天长日久,吃水变黑,虽让经历的一千余年,其颜色都没有改变。

  这一片就是国内外首屈一指的中国当代书法碑廊,里面盛列着我国当代著名的书法家的书法石刻80余块。这些石刻不仅是书法中的经典之作,同时也对王羲之的书法、成就推崇备至,表达了后人对书圣的敬仰之情。大家看这幅楹联写得好:继永和雅兴集欧柳颜赵众家风范衍祺裘勿忘先贤,续淳化遗韵汇苏黄米蔡诸体精粹刊碑帖以昭后众。

  我们现在的位置就是曲桥了。此侨虽小,但两边桥栏上刻有中国古代24孝的故事。咱们世代中国人推崇孝道,至今仍流传着24孝的故事,在这24孝之中,我们临沂就有7孝,其中大家颇为熟悉的有:卧冰求鲤。相传王羲之的伯曾祖父王祥自幼丧母,其继母对其百般虐待,苦不堪言呐,然王祥对其继母非常孝顺。有一年冬天继母大病,想吃鲤鱼,王祥便脱下衣服,卧在冰上,用体温化开冰层求鱼,他的这一举动感动了上天,有鲤鱼便从冰洞里跳上来满足了他这一要求。从此呢,:卧冰求鲤的故事就广为流传。

  我们已经过了曲桥,现在已经到了鹅池了,我们可以看见几只大白鹅在池中悠闲的游来游去。传说王羲之当年非常爱鹅,至今还流传着书换鹅群的说法,据说书法创作中的五指执笔法就是王羲之多年观察俄在水中的动作启发而来的。当然,现在的这些俄都是21世纪的。以前的那些鹅早就进了古人的肚子了

  现在看到的这个平台就是王羲之习字晒书的晒书台,这块石碑呢,刻的是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先生亲笔书写的晒书台三个大字。

  在这个晒书台的北侧是享誉齐鲁的琅玡书院,这个匾额:琅玡书院四个字是在王羲之《圣教序》中得来的。在书院里面,我们可以看到这里陈列有王羲之的书法石刻,像这边的《琅玡帖》、《丧乱帖》、《兰亭序》、《乐毅论》《十七帖》等,为王羲之书法作品的真实再现。此外还有大小兰亭图等。墙上挂着的是我们前面已经参观过的碑廊中的作品原件。

  在晒书台的西侧,有一块御碑高立于台上,上面刻有当年乾隆皇帝南巡路过临沂时为琅玡五贤题的诗 诗曰:孝能竭力王祥拦,忠以捐躯颜杲真,所遇由来殊出处,端推诸葛是全人。所谓琅玡五贤指的是古代临沂历史名人王祥、王揽、颜真卿、颜杲卿、诸葛亮。

  王羲之故居的游览到此结束,相信大家对王羲之有所了解,对临沂的历史有所了解。非常欢迎大家再次来临沂,再次游览王羲之故居。

9. 孙子故园与孙子兵法城的关系

今年12月20日,济青高铁将开通,青岛市民乘坐高铁可直达滨州邹平,原来花费4 小时的旅途时间将缩短至40分钟 !8月16日下午,滨州旅游发展委员会在青岛贵都国际大酒店举行“孙子故里·生态滨州”旅游推介会,滨州市旅发委携各县区优质旅游资源来青进行了重点推介,并重点介绍了七种旅游新模式和两种新业态。

青岛人去惠民旅游半价优惠

滨州位于黄河下游、鲁北平原,是山东的北大门。滨州历史悠久,文化渊源流长,是黄河文化和齐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武圣孙子、汉孝子董永、宋代著名政治家范仲淹都出生或成长在这里。滨州旅游资源丰富,有孙子故园、孙子兵法城、魏氏庄园、碣石山 、麻大湖等历史名胜和自然景观

10. 孙子兵法古城

临沂做为一个内陆城市,虽然是我们山东省面积最大的地级市,拥有全省人口最多的殊荣,但是临沂没有靠海的地方。临沂是琅琊古城镇,历史悠久,有闻名于世的王羲之故居,洗碗池,有银雀山汉墓,其出土的文物竹简解开了历史谜团孙子兵法与孙膑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