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家院子”民居建筑

“郭家院子”民居建筑

“郭家院子”民居建筑为安化县文物保护单位。“郭家院子”民居建筑地址:安化县仙溪镇圳中村时代:民国类型: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保护范围:围墙墙基外四向各延伸20米处建设控制地带:自保护范围处延伸30米公布日期:安政发﹝2011﹞22号2011年7月圳中村:圳中村……

江淮民居的代表性建筑,一条三尺宽的巷子,连接两家的深宅大院

来到安徽,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这里的徽派建筑了,用八个字来形容那便是“青石白瓦,高墙深院”。高墙一方面是为了防盗贼,另一方面则是与常年饱受颠沛流离之苦有关,通过高墙深院来获得心理安慰。

以天井为中心的内向合院也是微派建筑的一大特点,下雨天时雨水从四周汇集到天井落下,可谓是“肥水不流外人田”。除此之外,还有“三绝”:民居、祠堂和牌坊以及“三雕”:木雕石雕砖雕合肥市内也有很多的人文景观,例如吴氏包公祠、李鸿章遗址、六家畈古民居等等,说道六家畈古民居我们就不得不提吴氏花园了,这栋建筑是江淮古民居的典型代表。

吴家花园民国初年所建,整体占地面积30亩,是原淮军吴毓兰、吴毓芬的宅邸,吴家花园并不是一座宅邸,而是两座深宅大院,都为坐北朝南,两边各三进五间,中间有一条长长的巷子,长20米宽3尺,这条巷子将两座府邸紧紧的链接在一起,因此也被称作为“手足巷”,意为血脉相连的一家人。

不仅如此,走到巷子的尽头,你会发现有一个巨大的花园,那是吴毓兰、吴毓芬为自己的母亲专门建造的,吴氏兄弟非常地孝顺,为了能够让母亲安享晚年,花园里有假山、池塘、小溪等等景观,还有亭子、小洋房等地方可以休息、学习,简直就像是“世外桃源”。

吴家花园整体建筑都是以灰砖灰瓦的形式,还有雄伟壮观的马头墙。建筑内的梁柱都为精工雕刻楠木,在当年不仅挂有慈禧太后亲笔写的“福”字,还有“寿”字,另外还有郑板桥竹子和李鸿章的对联,李瀚章写的“椿萱永寿”匾额。家具也全是红木的,可以说是富丽堂皇。

胡家大院:湘南古民居建筑中的典范之作

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湖南省第十批文物保护单位的遴选正在进行中。为进一步做好零陵区各级文保单位的申报工作,11月26日上午,零陵区文物部门前往邮亭圩镇杉木桥村胡家大院进行测绘与摄影,编辑申报文本。

胡家大院全景

胡家大院始建于清初,为湘南典型的院落式硬山顶建筑。始祖胡彦林于顺治年间自楚江圩(现属冷水滩区)来此地定居,彦林公生金像、银像、再安三子,三子暴富而建胡家大院。经过几百年的繁衍,胡家子孙增多,大院也随之扩建,形成一个庞大的古建筑群。胡家大院主要由金像公房、银像公房、再安公房、胡氏宗祠青云塔几部分单体建筑组成,总建筑面积达8400余平方米,保存状况十分完好,村民的保护意识也很强。大院坐落于村中,院前为广阔而平坦的田野,柳宗元笔下的黄溪从村旁流过,青云塔位于黄溪河旁,风景秀美独特,村东、村西均为宽阔的田野,村后古树参天。

青云塔

胡家大院建制宏大,布局大气,是零陵区清代古民居建筑中的典范。它将一条条四通八达的廊道、巷道以及游亭等建筑有机地联通起来,科学地解决了房屋的通风、采光、防火及排水等问题;其门、墙均雕刻吉祥动物与花卉等图案,具有鲜明的个性与时代风尚。胡家大院是研究湘南古代民居宅院设计与发展重要的文物实例,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与科学价值。

来源:零陵区文体新局

责编:秦伟

辽阳彭家大院辽阳最大的民居四合院建筑群,距今已有近百年

公馆位于辽宁辽阳白塔区中心路2号,是民国时期东三省官银号总办(后任边业银行总裁)彭贤的私人住宅,建于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至于民国十二年建成(公元1923年),距今已有近百年历史。彭公馆为一座三进一厅、两园式的仿清四合院建筑,共有房舍近五十间,占地面积约八千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两千平方米,现为辽阳市民俗博物馆。彭公馆是东北地区四合院建筑的杰作,于1988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彭贤(1884—1959年),字相亭,原为辽宁省新民市人。因为彭贤的父亲彭万荣曾在张作霖危难之际出手相救,张作霖因此极为感激。待他发迹后便把彭贤带到了沈阳,安置到了军需处,历任少校军需官、中校军需官,极受张作霖信任。继而任东三省官银号总办。1925年4月,张作霖接收边业银行后,他又被任为银行总裁。彭贤在奉系军阀统治的东北,不仅官位显赫,个人资本也是十分充足,控制商号极多,仅辽阳一地,美纶祥、福聚源、福源祥等大商号都有他的股份。

彭贤在辽阳城东孙庄子城北大纸房等处,购置土地700多亩。并高价购得了城内魏文伯的菜园子及前面的三处民宅,在此基础上,耗资20多万银元,历时三年建起了一座规模宏大的私人宫邸--彭公馆。

彭公馆是辽阳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四合院式民居建筑,俗称“彭家大院”。整个建筑包括住宅、花园果园三个部分。东部为住宅区,街门东向,有硬山式门房三间,门前装有一对上马石和石狮子。厚厚的门板上装有铜铺首和铁铆钉,两侧的板上绘有山水花鸟。门内南侧是一座青砖八字形照壁,中间雕一“福”字,西面墙上长方形影壁雕有“迎祥”二字。

北面是带前廊的正房,中间为进入小院的门道,门道两侧及廊心装饰着用瓷砖镶嵌的风俗画和山水画。

小院用青砖筒瓦墙隔成东、西两个跨院,各有平房三间。从前院向北,过垂花门,可以进入到中院。院内有十字形的甬道,过西角门为一座花园,园内建一座卷棚顶花厅,中间连接着一个勾连搭的抱厦,是赏花品茗之处,向西为果园。

彭公馆是东北地区具有代表四合院建筑群,三进四合院结构,以清代北京王府建筑为蓝本,严格遵循五行生克、八卦方位等堪舆理论,充分体现儒家礼制规范和天人合一观念,表现出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民俗特色,堪称北方民居建筑的杰作,对研究民国时期东北四合院等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图片源自网络,感谢分享!如有侵权,删图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