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坟古墓群

天子坟古墓群

天子坟古墓群地址: 赫山区龙光桥镇天子坟村县砖瓦厂工区类型: 古墓葬时代: 战国建设控制地带:公布日期: 益政发﹝1981﹞109号1981年9月16日,天子坟古墓群,天子坟古墓群简介,天子坟古墓群-益阳市赫山区天子坟古墓群

甘肃古墓葬丨乱墩子墓群

乱墩子墓群位于永昌县水源镇,是一处汉代墓群。1963年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墓群面积约22.5万平方米,采集有汉代釉陶尊、罐、灶、井、仓、甑、盘和漆器、五铢钱等,另有唐代三彩甑等。

(甘肃省文物局)

建昌东大杖子古墓群系列报道(一): 僻静村庄下暗藏千年古墓,保护古迹文物任重道远

建昌县西碱厂乡东大杖子村,原本只是一个僻静的小山村,因1999年文物公安部门合作破获一起涉及国内外的盗掘古墓、走私文物大案后而进入了公众的视野。随后,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三级文物部门联合在东大杖子村进行了考古勘探和试掘。现在,为了有效保护墓地,建昌县文物局已经用清沙对已挖掘的墓穴进行了保护性回填。

建昌县文物局局长邵希奇告诉记者,他这几年多次奔走,积极争取国家文物保护部门的支持,加大对东大杖子古墓群的技防投入,现在已经有了眉目,陆续将在古墓区选取50个点位,安装数字化高清摄像头,实现对墓区全覆盖、无死角、全天候监控。

文物贩子发现老村庄藏着古墓

建昌古墓群的发现起源于1999年,可最早探得古墓所在的却是一伙盗墓者,时间甚至可以追溯到更早,盗墓者用自备的探测工具,探明东大杖子村有古墓的存在。

1998年8月27日夜,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接到报警,喇嘛洞镇来了一帮南方人,白天蹲在饭店,晚上就去盗墓。

随后,民警装扮成古董贩子进行摸底调查,获悉东大杖子村郭某家挖出不少值钱的东西。

9月28日,侦查员和市博物馆专家装成文物贩子,找到当地一名靠倒卖古董赚钱的张某。经过几次沟通后,张某说:“已经联系到卖主了,不过要价很高,80万!”

第二天上午,民警和文物专家一行三人坐车如约抵达大凌河滩头。张某领着另一个中间人李某过来,此人开口就要2万元好处费。民警爽快地答应。李某这才打电话将郭某叫了过来。

文物专家跟着郭某回家看货后,郭某的二儿子从一个编织袋里取出一个带盖的青铜壶,这壶高40多厘米,肚大口小,胎薄纹美,上面有盖,盖上又有四条小龙,做工极为精美。

10月28日,民警将郭某、张某、李某等人抓获,并从郭某三儿子家的炕洞中搜出了那对精美的青铜壶。

据郭某交代,青铜壶是从自家院内挖出来的。原来1997年夏天,东大杖子村来了一群外地人,在当地村民郭某家的院内打眼钻探,发现了古墓。郭某知道后,坚决拒绝对方挖掘。不料,“探宝人”走后,郭某带着三个儿子继续挖掘,挖出了不少件工艺精美的青铜器。

破获大案揭开古墓的神秘面纱

随后,警方将从郭某家搜出的青铜壶交给省文物部门鉴定。据省文物局专家认定:两件青铜壶为春秋战国时期的物品,学名叫青铜蟠螭纹盖壶,属于国家一级文物,国内罕见,堪称国宝。专家称,这是春秋末期、战国初期的青铜器在山海关外首次被发现。

据推断,该文物可能与燕太子丹有关,因为春秋战国时期,建昌属于燕国管辖范围,而且也只有当时地位相当高且掌握军权的人才能使用此类国宝,后来可能因战乱或者是其他原因失落民间。

事情到此还没有结束,当年的“探宝人”熊某并没有死心,他是唐山人,在国内文物贩子中颇有名气。据他本人交代,1997年他闻知辽宁建昌东大杖子村有古墓后,迅速召集了一伙人来到喇嘛洞镇,准备大干一票,没想到在挖掘过程中遇到阻碍。

1999年5月,熊某等人再次来到东大杖子村,这次他退而求其次,把挖掘的地点选在了郭某的邻居家。经过连日挖掘,在院内挖出了20余件青铜器,陆续销往北京广州,获赃款6万余元。警方顺藤摸瓜,终于将这伙盗墓者绳之以法。

此案告破后,东大杖子村春秋战国时期古墓群也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历史悠久坐落在古墓上的村庄

日前,记者驱车前往东大杖子村。据邵希奇介绍,这个小山村距离建昌县城有30公里的路程,西侧紧邻河北青龙县,北邻朝阳凌源县。全村共有384户人家,其中161户村民的宅子坐落在古墓之上。

小村庄坐落在大山脚下,沿着一条村间小道而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座民宅,多是用土坯和石头垒砌的青瓦平房建筑,有的民宅顶部还嵌着黄色的琉璃瓦,十分好看。院墙也多由石块垒砌而成,1米多高,在小路上就能通过院墙看到院内晾晒的玉米和柴火,更增加了乡村特色。

走了许久,记者都没有看到想象中高大的古墓入口。邵希奇告诉记者,古墓就在脚下,这个村庄就建在一片墓地之上。古墓群距今至少有2200多年的历史,而东大杖子村距今的历史才只有300多年,所以,就是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也不知晓这里曾是一片墓地。

那么,战国古墓群的发现,是否给东大杖子这个小山村带来惊喜,村民是否因守着古迹而感到自豪呢?如何保障大面积分布的古墓群安全,又会不会影响村民的生活?

村支书刘海银告诉记者,当村民刚刚知道自家的房子坐落在古墓之上,而古墓之中又可能藏有各种价值不菲的文物时,内心是蠢蠢欲动的,这也给古墓群保护带来一定难度,毕竟很多古墓就在居民房屋之下。

通过长年累月的政策及法律宣传,村民的文物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都逐渐得到提升,再也没有动过非分之想,还积极为村里提供有价值的线索。

不过,现在生活在古墓之上的村民,也有很大的困扰。村里的民宅大多建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经过岁月的洗礼,普遍需要翻新或者重建,这样势必会对地下的古墓造成破坏。“目前盖房、打井、挖菜窖等动土的事儿都不能做,政府也在研究如何安顿好当地百姓的生活,以期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效果。”邵希奇说。

在采访中,多数村民都表示,愿意配合政府的工作,动迁不止是对村民居住条件的改善,整体开发更有利于保护这些珍贵的古墓。

发布自《葫芦岛晚报》微信公众号的晚报自产新闻,任何微信公众号及自媒体不得转载刊用,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副主任记者:崔雪莉

首席记者:王雪娇

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新闻 / 重磅,荣成水中古墓群重见天日

近两年,

威海区域降水量偏少,

许多水库水位下降严重,

位于荣成市后龙河水库便是其中之一。

5月13日,荣成文物专家张启明向小编透露,1958年因水库蓄水,淹没于后龙河水库的大片古墓群重见天日。该古墓群为石制,与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荣成留村墓群类似,或产生于金元时期。已露出水面的石墓有14座,水中还有10余座。

现场:

14座石墓现身水中和岸边

5月13日11时许,记者根据张启明和当地村民指引,来到后龙河水库南岸,荣成市荫子镇南岔河崖村北不远处。

站在村头远望,这座荣成最主要的水库之一,因为近两年持续降水偏少,部分库底露出水面。

沿长满荒草的羊肠小道向水库有水的地方走去,远远看到一片石板垒成的建筑物散落在岸边和水中。走近发现,这些建筑物主要呈圆柱形、梯形或方形风格,周边还有些散落的石柱。部分建筑上刻有类似狮子的图案和文字,可能由于历史太久,加上库水浸泡,图案和文字非常模糊。

这便是张启明口中的古墓群了。

村民:

水中还有十几座古墓

62岁的南岔河崖村村民王在奎告诉记者,早年间,后龙河水库所在的地方是许多村庄和庄稼地,1958年修建水库,这些古墓便被淹了。这么多年一直在水里,最近两年降水少了,水库水位越降越低,越来越多的古墓渐渐露出水面。

王在奎说,水库里还有十几座没有露出水面的古墓。解放前,荣成许多地方都有这种石墓,因为种种原因大都被破坏了。后龙河水库这些石墓因祸得福,因为被淹在水中,才保存了下来。

“不过,这些古墓不是我们村的,老辈传说是附近苑庄和庄上王家村的。”他表示。

随后,记者在水库附近遇到了东苑庄村民王德政,“苑庄现在分为了东苑庄、西苑庄、北苑庄,后龙河水库里那些冒出来的石墓,确实有我们的祖先。”王德政说。

对于这些古墓,王在奎说,当地有老人过60岁不死,就将其囚于石坟中,由子孙送饭充饥的传说。王德政则表示,听说过墓中人是站着埋的说法,因为石墓都很高。

还有水库附近村民说,建这种石墓,是因为很早以前附近豺狼虎豹多,可以更好防范那些野兽破坏墓地

专家:

年代或为金元,埋活死人是谣传

张启明和市政协文史研究会理事王福明都曾到过后龙河水库石墓群现场,两人认为,石墓群与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荣成留村金元石墓群的形制非常像。由此推断,后龙河水库石墓群很可能产生于金元年代。

对于后龙河水库石墓群的重见天日,两位专家认为意义重大,“我曾经走访过荣成留村、西藏村等拥有此种类型的石墓群,现在看来,后龙河水库这一片最大,破坏程度也相对较少。”王福明说,他在附近村庄走访时,有村民说水库里有一块上世纪初刻的石碑,石碑上有关于这些石墓的许多信息。如果发掘该石碑,将能解答关于石墓群的更多秘密。

张启明说,金元时期的圆球状石墓群只在威海烟台威发现过,别的地方还没听说,形制非常特别,因此,留村类似的石墓群能成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关于石墓是用来卖活死人的说法,两位专家表示,通过现有资料和发掘现场查看,这都是谣传。防范野兽破坏墓地的说法有一定道理。

据了解,文物部门对部分石墓挖掘后发现,这里面的尸骨很多是整齐地码放成堆,已经不是人的自然形状了,应该是后期迁葬所致。公元12世纪,蒙古逐渐崛起,开始向中原挺进,在灭西夏和金后,四处派兵镇守,尤其是边疆沿海一带。迁徙而来的蒙古军队,或把祖上遗骨迁移到威海等地。因为蒙古人居住时喜欢用圆形的蒙古包,坟的形状与其相似,也预示着它们与军队之间可能有的某些联系。

部门:

第一时间查看,委托附近村庄保护

荣成市文物管理局局长乔文江说,自己也是刚刚从部分文物专家处得知后龙河水库石墓群的事情,很快就会前往查看研究,并委托附近村庄进行保护。

从目前了解的情况来看,古墓里应该没什么陪葬品了,不存在盗墓的风险。后续如何处理,将待仔细查看后再决定。

他表示,古墓是研究社会民间葬制的重要实物资料。石墓群又是胶东独有的,文物价值很大。“今年,我们正在做一项工作,就是把留村古墓群打造成考古公园,游客来到这里除了能看到古墓表面的样子,还能在临近的展览馆了解古墓相关的历史知识。我们还搜集了烟台已发掘类似古墓的信息,在留村古墓群的旁边打造地下玻璃展馆,展现古墓地下的模样。”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