藕塘烈士陵园

藕塘烈士陵园

AA级旅游景区

藕塘烈士陵园位于安徽定远县东南30公里处的藕塘镇,紧连皇甫山自然保护区和琅琊山国家森林公园。于1978年建成,占地面积360平方米,附属设施有荷花池塘、金鱼池塘各1个、大小花坛6个及梅园、银杏园、果园等。馆内分一厅三室:正厅屏展“名垂千古,浩气长存”八个大字;三个展室陈展的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定远地区的党、团组织发展和群众革命运动情况;抗日战争时期刘少奇等同志在藕塘地区的活动以及根据地军民对敌斗争情况和其它文物资料170余件,其中《烈士英名录》铭记着二千多个烈士英名。

中文名:藕塘烈士陵园

类别:历史博物馆

开放时间:1994年9月

地点:安徽定远县藕塘镇

竣工时间:1994年9月

红色滁州▍藕塘烈士陵园

藕塘烈士陵园位于定远县东南藕塘镇境内。

抗日战争时期,定远县藕塘镇是淮南津浦路西抗日根据地的政治、军事、经济中心。1942年5月,为缅怀在抗日根据地创建过程中英勇牺牲的数以千计的新四军将士,津浦路西参议会第一届第二次会议决定在藕塘修建抗日烈士陵园,时任中共津浦路西区委书记兼津浦路西参议会参议长黄岩和副参议长梅子明负责筹建任务。

1944年9月18日,陵园建成。当时整个陵园占地20亩,陵园正中央矗立着高20米的六边形纪念塔,塔的正面镌刻着由参议员蔡蹈和先生书写的“陆军新编第四军第二师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19个魏体大字。塔前立有一块高2.2米、宽1米的纪念碑,碑文由新四军二师师长罗炳辉、政委谭震林撰写。建成当日,津浦路西地委、专署和军分区举行了有5000余人参加的落成典礼。

解放战争初期,新四军二师奉命进行战略转移,该纪念塔及陵园内建筑先后被国民党炸毁拆除。

中国成立后,1964年4月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定远县委、县政府在原址上重建了藕塘烈士陵园,24米高(寓意“新四军第二师”)的纪念塔和360平方米的纪念馆先后建成并对外开放,每年接待参观人数达万余人次。刘少奇夫人王光美、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政委刘源上将等都曾前来祭拜过革命先烈。

2011年,为适应定远县经济社会发展和开发红色旅游资源的需要,经请示安徽省民政厅同意,定远县对藕塘烈士陵园进行了迁址重建。新建的藕塘烈士陵园坐落于藕塘镇南侧,于2015年9月建成。陵园占地26万平方米(约390亩),总投入资金约1亿元。园内景区主要包括人民英雄纪念碑、烈士墓群、纪念馆、挺进亭、踏血亭等。其中藕塘革命纪念馆,建筑面积约4053平方米,全馆展示各类珍贵历史革命文物近千余件。

藕塘烈士陵园先后获“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安徽省国防教育基地”“安徽省少先队员教育基地”“安徽省文明窗口”“安徽省中小学生旅游研学基地”“安徽省社会科学知识普及基地”“安徽省党员干部党史教育基地”等称号,2005年被中宣部、国家发改委、国家旅游局列入“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先后被批准为“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

每逢重大纪念日,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学校及驻军部队以及外省籍人士纷纷前来藕塘烈士陵园举行各种悼念活动,充分发挥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宣传教育作用。

来源: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市档案馆)

主办:滁州文化和旅游局

运维:滁州学院蔚然新媒体中心

编辑:谢申娇,初审:王勇,审稿:刘永江

联系:chzu@qq.com (如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个赞,点亮在看更好看↓

市政务服务中心组织党员赴定远藕塘革命烈士陵园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上午9时30分,参加学习教育的党员来到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向革命先烈敬献花篮,默哀致敬,在鲜红的党旗下庄严宣誓,并参观了革命烈士纪念馆

定远藕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全国十九块抗日革命根据地之一淮南抗日民主根据地的中心区,被称为“小莫斯科”。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少奇、叶挺、张云逸、邓子恢、徐海东、罗炳辉、赖传珠、谭震林、郭述申、方毅、张劲夫等都曾经在这里战斗和生活过。1939年1月,中共中央中原局成立,刘少奇为书记,11月,刘少奇率中原局抵达皖东定远县藕塘附近山黄村。在军事斗争上,先后取得了路西、路东反“扫荡”的重大胜利,赢得了定远县自卫反击战和半塔保卫战的全胜。在武装力量上,新四军第四、第五支队在不到三个月时间里就由7000人发展到15000余人,地方县区武装发展到9000多人,不脱产的人民自卫军发展到近10万人。在政权建设上,先后共建立起13个县级抗日民主政权。在党的建设上,各级组织迅速建立,发展党员8500多名。

张显忠在讲话时强调,加强党的建设,首要任务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关键是教育管理好党员、干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就是要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 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坚定广大党员的马克思主义立场,保证全党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使我们党始终成为有理想、有信念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学习党史、革命精神就是要更加爱党忧党、兴党护党,更加自觉地尊崇党章、履行党员义务,更加主动地立足岗位做贡献。

张显忠强调,政务服务中心“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结合窗口工作实际,各支部组织好党员学习,把个人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发挥党员个体和党支部的能动性。要把学习与“对标赶超争先进”相结合,把学习经典与学习身边鲜活典型相结合,学习理论与学习省内外行业先进经验相结合。要丰富学习手段,创新学习形式,提升学习质量。要开展“提标准、找差距、优服务”大讨论,重点围绕“服务还有哪些不足,群众还有哪些需求,如何改进服务”进行讨论。要联系个人思想工作生活实际,对照新任务新考验新要求进行“五查五看”,即查党性修养,看自己能否坚守共产党人信仰信念宗旨;查组织观念,看自己能否正确处理公与私、义与利、个人与组织、个人与群众的关系;查道德品行,看自己能否努力追求高尚道德、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持积极健康生活方式;查纪律意识,看自己能否自觉做到党规党纪面前知敬畏守规矩;查担当精神,看自己能否保持良好精神状态、积极为党的事业担当作为。真正提高认识,找到差距,明确努力方向,为冲刺全省第三、建设环滁皆美家园作出更大贡献。

塘沽烈士陵园观后感

  烈士陵园观后感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当我想起唐代大诗人的这句诗歌时就想到好像清明节快要到了,清明的脚步已经不远了,只剩下了一步之差。

清明节前,我们学校的同学来到烈士陵园,来缅怀先烈,纪念前辈。

  

站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听着主持人说:“向革命烈士鞠躬,低头默哀三分钟。”我郑重地低下头,听着哀乐,心中想起了革命烈士们为了创造今天的美好新生活,我仿佛看到了烈士们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推翻了旧社会,换来了新中国的诞生,使我们后人过上了幸福生活。

  他们的生命虽然失去了,但他们的精神万古长青,永垂不朽。

这时,我心里暗暗发誓:我们的红旗使用烈士的鲜血险些染成的,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新时代,一定要发扬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把无产阶级进行到底。一定要做一个有用的人。

我们要记住我们的历史不能忘记我们民族的荣辱感和耻辱感一个不知道自己历史的民族后代是一个无比羞耻的后代,一个不能担负起自己历史责任的民族后代是愚昧的后代,扫墓是挖掘,扫墓是追忆,扫墓是心和心的交流,扫墓是灵魂与灵魂的碰撞,扫墓这种形式必须进行到底。

  光辉的思想是不朽的,英雄的鲜血是不能白流的,历史的长河里,闪耀着无比灿烂的精神光芒,继承、发扬、广大,是我们中华民族永不丢弃的遗产。

椒江 烈士陵园 门票多少钱阿?

烈士陵园免费的,如果去参观战斗纪念馆(新馆,在山脚下),20元1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