澧州文庙

澧州文庙

AA级旅游景区

澧州文庙位于澧县澧阳镇古城西路,始建于宋代,明初迁建于今址,现存建筑系道光二十一年(1841)至二十四年(1844)重建,占地8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近2000多平方米。现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2A级旅游景区。开放以来,接待国内外观众100多万人次。2007年澧县文庙经过一次大的修缮。

中文名:澧州文庙

地理位置:湖南澧县澧阳镇古城西路

始建:宋代

保护级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苏州文庙与杭州文庙

苏州文庙

苏州文庙位于江苏省苏州市人民路。苏州文庙府学是北宋名臣范仲淹于景祐二年(1035年)创建的,迄今已有960多年历史。范仲淹出任苏州知州的次年,在南园遗址上,设学立庙。庙学合一(即文庙府学合一)范仲淹聘请当时著名教育家胡瑗为教授,因为办学有方,一时名闻天下,成为各地州,县学效仿的楷模。此后历经拓建,到明清两代府学文庙的规模很大,占地面积近二百亩。有江南学府之冠的赞誉。现有面积仅为当时的六分之一,目前保留下来的重要建筑有棂星门,戟门,大成殿,崇圣祠,七星池,明伦堂,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杭州文庙

杭州文庙即杭州孔庙碑林)。原为南宋临安府学所在地,始建于宋高宗绍兴元年(1131年)。此后府学除焚毁重建或规模增扩外,至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科举制度后,一直是杭州的官办学府。现址位于杭州市上城区劳动路57号、西湖东南侧的吴山脚下,占地约44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500平方米。

——摄于2017年9月苏州、杭州

附游历其他城市文庙:

漳州文庙

漳州长泰县文庙

泉州文庙

潮州文庙

龙岩长汀县文庙

柳州文庙附近景点 柳州文庙游记

1. 柳州文庙游记

2010年 3月份开始施工建设的柳州文庙,仅半年多便魔幻式地矗立在柳州市民眼前。

它以灯台为靠、驾鹤为案,金碧辉煌地耸立在柳州汉城故址上。

若登高远晀,柳州的文气顿会金灿跃然,成为引人欲意信步于其中的胜境。

经典以传世 柳州市文史专家孙代文介绍,文庙原称孔庙,庙学合一,既祭祀孔子,又施教育人。

柳州文庙始建于唐贞观初年。

屡有修葺,亦屡有损毁。

1928年,柳州文庙在一场火烧半边城的大难中荡然无存。

现在选址重建的柳州文庙,涅槃重生,依山临水,在国内2000多座文庙中,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山水灵气远胜他乡。

沿文惠桥南东向行经水南路,占地98.33亩的柳州文庙,总体建筑包括棂星门、泮池、泮桥、从心门、杏坛、大成门、两庑房、大成殿、厚德明伦堂、崇圣堂、文昌塔等。

凌空俯瞰,状若泊岸江边的一艘巨舰,行将乘风万里踏波远航。

柳州文庙的选址与设计,十分讲究自然生态的山水相融、人文生态的天人合一。

孔子第73代嫡孙、曲阜孔子研究院院长孔祥林专为柳州文庙重建工程称贺:“古来文庙存文脉,况有柳侯风气开。

文气而今飞驾鹤,欣欣多士喜登台。

” 柳州市委书记陈刚说:“孔子的德治、仁爱、修身、文教等方面的思想精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支柱与血脉,堪称万世师表。

柳州文庙的重建,并不单纯着眼于建设纪念孔子的场所,而是以此构筑一个柳州的文化符号,来推动柳州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整个文庙的设计充分尊重中华文化的精粹,立足于城市美学,有气势,有胜景,有个性,做到了山水文化与儒学文化的天人合一,使之成为我市一个独具禀赋的经典性文化地标。

” 循规不蹈矩 重建文庙工程文史工作组的文史专家陈铁生介绍,结合自然环境进行建筑设计最为高格,有高格自有佳境。

柳州文庙设计正把握了这一点。

比如按照文庙的建设规制,须有一道名叫万仞宫墙的城墙,借喻孔子的思想高不可测、宽广无比。

而柳州文庙以驾鹤山作为万仞宫墙,既省了建设费用,又扩大和提升了文化内涵。

棂星门是文庙的第一座门,柳州文庙的的棂星门设计亦颇有独到之处。

棂星门其实不是门,它状若窗棂,取疏通之意,表示通过此门纳天下有学之士。

以福建青石架构的棂星门,高11.2米,宽24米,五框六柱,缠枝花卉,穿斗窗式样,比曲阜孔庙的棂星门规模略大。

过了棂星门,便是宽6米、长25米的泮池,上有泮桥3座,汉白玉栏杆,柱头雕云纹,寓意平步青云,接着步入从心门。

文庙规制中没有从心门这个门名。

从心门高10.98米,宽16米,柱、枋材质均为福建龙田黄青石。

“从心”二字源出孔子之语:“从心所欲,不逾矩”,系市委书记陈刚根据柳州文化特色与时代相结合而命名,寄寓深远。

从心门前方便是杏坛,为纪念孔子办学设教而教。

杏坛高9.43米,宽8.76米,四面通达。

斗拱为楠木制作,钢混金柱,重檐青瓦,雕梁画栋,精美华丽结构别致,具有独特的建筑艺术美感。

坛不远处,便是大成门,因大成殿而得名。

所题为雍正皇帝手范。

大成门覆以黄铜瓦、彩绘斗拱,殿堂为五开间,进深三间,有左右掖门。

进入大成门,可说是开始朝向膜拜孔子的殿堂。

进入大成殿前,还有两方碑趺为座的石碑。

一方是柳宗元的《柳州文宣王新修庙碑》,另一方为市委、市政府所立的《重建柳州文庙碑 记》。

两方碑文,相隔千年,一记新修善举,一记重建盛事。

旨在弘扬儒学,以文化城,以文兴城。

创新佳构多 重檐盝顶仿唐建筑的大成殿,高30米,宽49.7米,纵深47.5米,矗立于5.8米高的台基之上,为整个文庙建筑群中的核心主体,也是9月28日柳州文庙祭孔大典的中心场所。

此处浮光耀金,结构庄严,规模宏大,让人顿生肃穆之情。

我市文庙大成殿设计匠心独具,建筑体量成国内之最。

大成殿台基高5.85米,丹墀共三层,平步处采用福建田黄青石砌就。

中间宽3.6米、长18米的御道上,饕餮纹环绕四围,19条高浮雕的飞龙神态各异,有九五至尊的王者之气,与金光宝气的大成殿金顶相互辉映。

大成殿环廊的24根紫铜包装的莲花腾龙柱,柱高6米,直径0.8米,也是一大亮点,衬托出大成殿的威严与厚重。

“大成殿”匾额也堪称国内一绝。

它完全以曲阜孔庙大成殿匾额的康熙手术为范本,目前国内仅有柳州一家,故专家称誉“北有曲阜,南有柳州”。

端坐于殿中的孔子铜像,已完成了外贴金箔的工序。

身着十二章帝王服,头戴十二旒冠冕,显得慈祥、仁爱、睿智。

这尊孔子铜坐像,材质之精、工艺之精湛、造型之美,在国内文庙中屈指可数。

分置两旁的颜回、曾参、孔伋和孟轲四配像,亦堪称国内文庙塑像中的精品,均为生漆脱胎彩绘座像,通高3.8米,像高2.6米,着九章服,头戴九旒冠冕。

殿中藻井设计,亦是柳州文庙的首创。

藻井通透,可见天空,寓意孔子思想与天地相通共融。

大成殿内的四周饰以66000多平方米的紫铜板,紫铜板上用蚀刻工艺雕刻《论语》名句,以此衬托孔子思想的博大精深。

类如这样的首创设计在大成殿里比比皆是。

2. 柳州文庙游记600字

柳州十大旅游景点

1.柳州龙潭公园 AAAA

  龙潭公园位于柳州市区南部,距市中心仅-里,规划面积约544公顷,是一个融喀斯特自然山水景观,中国南方少数民族风情文化,亚热带岩溶植物科研、科普、植物景观为一体的大型风景游览区。龙潭公园林木苍翠、群山环抱、自成屏障,卧虎山、美女峰、孔雀山等二十四峰形态各异,耸立……

2.三江程阳八寨景区 AAAA

  程阳八寨景区位于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镇的林溪河畔,距县城古宜镇19公里,是三江县目前最大的旅游景区,也是广西著名的侗民族风情旅游景区。景区以程阳村的东寨、平甫、吉昌、大寨、平岩村的马安、平寨、岩寨、平坦八个自然屯为总范围(历史上这八个村屯统属程阳村,民间统称为程……

3.柳侯公园 AAAA

  柳侯公园位于柳江北岸中心广场东侧,始建于1906年,面积约20公顷,是柳州人民为纪念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柳宗元于而在原来柳侯祠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现已发展成为占地15.5公顷的综合性文化公园。公园中有近7公顷的人工湖,碧水曲桥,相映成趣,湖边林木葱茏……

4.融水双龙洞景区 AAAA

  双龙沟景区位于融水县西北面融水镇古选屯后山,距离县城中心仅三公里。桂西北极大极原始的森林公园,整个森林面积约一万多亩,林内各种植被保存完整,奇石俊秀,古树参天,林中两条峡谷瀑布群飞流直下,溪水长流,汇集成100多亩的水库,故称之双龙沟。连绵起伏,云雾缭绕,山溪……

5.立鱼峰风景区 AAAA

  立鱼峰风景区是柳州最主要的名山之一,位于柳江南岸闹市区,东与马鞍山相望,南对柳州市工人医院。平地崛起,突兀耸秀,通高68米,海拔156.3米,呈东西 向,长145米,环麓500米。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称其“山小而高,其形如立鱼”,故得名立鱼峰,也叫石鱼山,习称鱼峰……

6.石门仙湖景区 AAAA

  融安石门仙湖景区地处209国道边,距柳州市70公里,距融安县城50公里,区位优势非常明显,处在柳州、柳城、融水、三江等桂北旅游圈的中心位置,更是各精品旅游线路的必游景点之一。柳州市至景区仅需1.5小时的车程,交通十分便利。景区占地7000余亩,其中陆地面……

7.鹿寨香桥岩溶国家地质公园 AAAA

  广西香桥岩溶国家地质公园总面积139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39平方公里。景区内主要地质地貌遗迹有香桥岩天生桥、香桥岩峡谷、九龙洞、响水石林及响水瀑布等50余处,集石奇、洞幽、水秀于一体,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和旅游观赏价值,是大自然赐予人类宝贵的自然遗产,被岩溶……

8.柳州工业博物馆 AAAA

  柳州工业博物馆坐落柳州市文昌桥头东。柳州工业博物馆集工业历史展示、工业遗产保护、科学知识普及、旅游休闲于一体,总用地面积将近1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超过6万平方米,设有工业历史馆、生态宜居馆等主题展馆,截止目前已征集到各类大小工业遗存实物6224件,各种文献资……

9.柳州奇石博览园 AAAA

  柳州市马鹿山奇石博览园位于市河东新区东环路272号,于2009年11月开工建设,占地面积91.51公顷,以山水为骨架,奇石文化为内涵,是迄今为止全国最大的奇石主题公园。该园以奇石展馆、奇石文化街、奇石庄园为主构架,分为三个区,A区是以餐饮、休闲、娱乐为主的休闲……

10.柳州文庙 AAAA

  柳州文庙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唐元和十年(公元815年),柳宗元重修柳州文庙,并撰写了《柳州文宣王新修庙碑》。唐以后,柳州文庙几经废兴,1928年,文庙毁于全城大火,主体建筑被付之一炬。在中国两千多年的文化融合中,文庙的功能已经远远超出了纪念性建筑的本身含义,成为……

此外还有园博园、卡乐星球、雀儿山公园、君武森林公园、花果山、三门江森林公园等景点。

3. 柳州文庙开放了吗

目前柳州市共有35家被评为4A景区,其中分布在市区内‘的有20家景区,据最新媒体的推荐栁州十大旅游景点排名如下

1.柳候公园

2.龙潭公园

3.立鱼峰公园

4.柳州工业博物馆

5.柳州奇石博览国

6.柳州文庙景区

7.柳州园博园

8.柳州博物馆

9.百里柳江旅游景区

10.柳州市军事博物馆

4. 柳州文庙观后感

 柳州是个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唐以后,唐玄宗追封孔子为文宣王,举国祭孔,孔庙又称文庙,柳州最早的文庙也就是那时修建的。

唐元和十年六月,柳宗元到柳州任刺史,发现柳州文庙已破损,就组织官民,花了两个月重修文庙,亲撰《柳州文宣王新修庙碑》。到明朝洪武初年,在柳州的府学(映山街二中)和县学(东台路原市机关幼儿园)又建了两所文庙。到了1928年,因为小南路发生火灾,柳州“火烧半边城”,文庙被毁。从此,重修文庙就一直是柳州百姓的心愿。2009年,重修柳州文庙被列为柳州文化建设十大工程之一,因此,宣传柳州文庙,意义重大。

5. 柳州文庙有什么好玩的

柳州市龙城中学现有两个校区,东台校区位于东台路44号,映山校区位于映山街65号,2019年全面实施一体化办学。

柳州市龙城中学创建于1935年,校园南临柳江,与柳州文庙隔江而望,北邻柳侯公园,环境优美,人文气息浓厚,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城中区局属 办初级中学。

6. 柳州市文庙景区

柳州白天好玩地方:文庙景区、窑埠古镇、赵家井、西来寺、柳州博物馆,柳州工业博物馆,柳州军事博物馆,柳州奇石馆,雀儿山公园,鹅山公园,马鞍山公园,三门江国家森林公园,古亭山森林公园,君武森林公园,凤凰河旅游度假区,柳州动物园,箭盘山公园,白莲洞洞穴科学博物馆,碧芙蓉景区,柳州园博园景区,石门仙湖景区,贝江风景区,双龙沟景区,三江大侗寨景区,三江程阳风雨桥,马胖鼓楼,丹洲古镇,中渡古镇,柳城知青城,崖山景区。

7. 柳州文庙作文

柳候公园,龙潭公园,立鱼峰公园,柳州工业博物馆,柳州奇石博览国,柳州文庙景区,柳州园博园,柳州博物馆,百里柳江旅游景区,柳州市军事博物馆,都乐岩和龙女沟景区分别通过了国家4A级景区现场考评验收,真是喜大普奔。这两年是柳州申报A级。

8. 柳州文庙心得体会

布局重建的柳州文庙,涅槃重生,依山临水,背靠东南方的登台山,由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明伦堂主体建筑组成,建筑以宋代风格为主,结合岭南地方样式。它以灯台为靠,驾鹤为案,全碧辉煌地耸立在柳江耳畔,依江傍景,以独特的庙宇展现出来供世人观赏!

9. 柳州文庙门票多少钱

广西教师节的活动多种多样,尤其在广西的旅游景点实在是太多太多了,从南宁首府的各种公园,青秀山风景区,大明山景区门票也免费,桂林市植物园动物园,象山公园,象鼻山景点等等也免费进入。

柳州文庙也是大大的开放,总而言之,广西景点在2021年教师节免费多多。

10. 柳州的文庙

2021柳州市文庙国庆节正常开放。开放时间:周二-周日日场9:30-16:00,15:30停止入场;夜场19:30-22:00,21:30停止入场,周一闭馆(节假日除外)。

柳州文庙是“百里柳江”景观带上重要的文化标志性建筑,也是国内2000多座文庙中的经典之作。庙内大成殿设计匠心独具,建筑体量成国内之最,浮光耀金,结构庄严,顿生肃穆之情。特别是大殿匾额,完全以曲阜孔庙大成殿 匾额的康熙手术为范本,目前国内仅有柳州一家,故称誉“北有曲阜,南有柳州”。柳州文庙还有国内现存最早收录柳宗元石刻画像和柳宗元修复文宣王庙全过程的石刻,极为珍贵,是历史文化游览的胜地。

泉州府文庙旅游景点介绍(泉州府文庙旅游景点介绍作文)

导游词泉州府文庙

泉州府文庙始建于唐开元末年,当时的宰相张九龄题匾“鲁司寇庙”。北宋太平兴国初年移建文庙于此,其后几经修缮,左学右庙,规制逐步完整,规模不断扩大。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 导游词 泉州府文庙,方便大家阅读与鉴赏!

导游词泉州府文庙1

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孔子诞生。自此,一个中国乃至世界标志性的人物,开始了他影响人类文明的旅程,并永远载入史册!

做为世界十大 文化 名人之一,孔子是华夏儿女的自豪和骄傲,是中国千年文化的思想和标杆!——走进文庙,我们的思想,开始了中国古老文化的旅程;走进文庙,我们的思想,翻阅了中国千年历史的轨迹!文庙,有着儒家的第一思想、中国的第一文化 故事 !

站在历史最高角度的今天,每一个人都以一种独特的眼光看待过去,评估未来!或许,没有一个人的思路和眼光是完全一致的;也或许,没有一个人留在这世上的光彩是一样的。但是,却有一种理解和远见是一致的——那就是 教育 !教育,永远是文明之路必不可少的一个台阶!人类,有一半时间生活在黑暗里,还有一半时间生活在无知里。

我们的文明,会不断刷新愚昧;而教育,是一盏永不涅灭的启明灯……

走进泉州府文庙,我们浏览了中国教育史,瞻仰了这位伟大的教育家,儒家的鼻祖,世界文化的代表人——孔子!

从中心车站坐四路车,过关帝庙再过清真寺,我们来到府文庙!相对于武圣关夫子来说,文庙显得清净许多。这其中,或许有一半是因为政府对文物的保护,有一半是因为人们对文人的尊重吧!从公交车下来,迎面而来的是府文庙高大的花岗岩牌门,其间镌刻着“文庙”二字,两边各是“德侔天地”“道冠古今”的横联。

自孔子而后,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的焚书坑儒,使得儒家的传承一度中断。也因此,秦朝的暴政恰恰反映了儒家学说的“仁治”与“礼治”,最适合中国封建统治王朝的社会发展。随着秦末农民起义的不断暴发,刘邦最终建立大汉王朝,中国从此有了大汉民族的威望,并一直延续至今,不断弘扬光大……

公元前134年,董仲舒在《天人三策》中,提出了思想统治论。他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董仲舒从理论上阐明了尊崇儒学的思想原则,受到汉武帝的赏识。随后,汉武帝采取了一系列 措施 ,确立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汉武帝明听董仲舒的谏议“废黔百家,独尊儒术”,使得汉家王朝走向极盛之路,也使得中华民族二千多年来的封建统治,步步稳固!

从此,儒家思想和汉学文化,主导着我们的大中华文化!

从牌门过来,我们走上洙泗桥。“洙泗”,孔子家乡的两条河流——洙水与泗水! 传说 中,孔子曾在洙水和泗水之间设坛施教,消除愚昧,拓展文明。

“洙泗”,也就成了儒家的一个相关代名词,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脚步,源远 长……

走过洙泗桥,我们进入府文庙广场,青一色花岗岩铺就的大广场,平静而坚韧,周边是以榕树为主的草坪花圃,格局相对怡然安静。正是初春和暖时节,广场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文庙的安静与祥和,同沿海名城的繁华与锦绣,铸就了自然与和谐之景。

这是一个古老的文明城市,一个发展的文明城市,不管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保留着一种独具特色的优雅与安静,从古至今,传承着与众不同的书香墨韵!

步入广场走近文庙主体建筑,只见正门两侧各有一偏门。再向两边外延各有一小门,小门上的青石板,各雕有二字,左为“金声”,右为“玉振”。

入得正门,下几级台阶,正中之间是一露天广场,全由花岗岩石板条铺砌而成。及中间处,是一方形大水池,水池的周边由白石栏杆围起;水池后两边各有一株榕树,中间一架石桥虹跨两岸,连接另一场地。走上几步,再上几级台阶,便可直通大成殿

而由两边芜廊往下行走,右手侧是文庙博物馆, 收藏 着部分典籍书画,文魁进士之类的牌匾及古代私塾教学的木偶模型;左手侧是泉州历史名人纪念馆,陈列着泉州历代名儒大家的腊像,有唐、五代、宋、元、明、清等朝代的文化名人三十八位。

府文庙的主体建筑大成殿是典型的宋代重檐庑殿式结构,入得正殿,但见孔子塑像正座中厅,上有“道洽大同”和“万世师表”的字样。两旁有四配十二哲画像,以及主要传世文物,如祭孔乐器、舞器、礼器等等。昂面抬头,满目斗拱抬梁式木结构,由48根巨大石柱承托而起,非常壮观。大殿正面8根盘龙檐柱向外,犹为雄健!

许多游人是做为香客而来的,他们带着对孩子的梦想和期望而来。在虔诚的信众中,一份是怀着对中国古老文化的崇敬之心,一份是怀着对先圣孔子的景仰之情,一份是怀着对未来前程的期翼之梦!在诸多香客游人当中,谁又敢不相信,期间会有新的文魁智星面世?立于大成殿外,那厚实的三脚香炉上,一柱柱香火轻烟萦绕。

中国的儒家学说,自孔子而后光大,并于公元一世纪初传入朝鲜;再后,又于公元五世纪之前,飘洋过海,进驻日本。自此,中国的儒家文化,传遍东南亚,并走向欧洲,进入世界,成为一种流行文化,其源远流长,让世界上许多国家和民族深受其益!

2013年,首届东亚文化之都评选开始,中国泉州,韩国光州、日本横滨被评为东亚文化之都,由此证明中华文化在东亚文明的历史中所具备的、不可动摇的地位。文化部部长蔡武说:通过此次活动,进一步密切包括日、韩在内东亚各国的文化联系与历史纽带,求同存异,共同提炼“亚洲价值”,向世界展现独具魅力的亚洲文化精神家园,从而推动东西方不同文明由对峙碰撞走向交流交融、和谐共生。

是的,我们相信,这些古老的文化和思想 本有一脉之源!人们不会忘记,中国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也是传承和发扬儒家文化的聚居地,我们期望,它将能继续领跑世界文化,让儒家思想蓬勃发展!

众所周知,泉州府文庙始建于唐开元末年,北宋太平兴国初年移建孔庙于此,后几经迁移重建,建筑规模宏大,是集宋、元、明、清四大朝代建筑形式的建筑群,其历史悠久,规制完整,气势宏大,文化内涵丰厚,是东南地区最大、最名闻遐迩的文庙建筑群;其布局匀称,建筑优美,造型独特,是宋代中原文化和闽南古建筑艺术的有机结合。

同时我们也知道,泉州府文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泉州市主要文化古迹之一。然而,它的价值本身,远不至于此,在全国甚至世界各地的文庙群体中,它们都有着一种共同的语言——“礼、义、仁”,这是世界人民共同的和平心声!

自古往而今来,文庙除了标志着儒家文化,也标志着汉家文化;标志着中华文化,也标志着东南亚及世界文化。儒家的本身,已远远不止代表一个民族和一群读书人,而是一个世界性的文化脉络,其影响深远……

导游词泉州府文庙2

泉州府文庙建筑规模宏大,是集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建筑形式的孔庙古建筑群。主体建筑大成殿为典型的宋代重檐庑殿式结构。殿身为斗拱抬梁式结构,整座大殿用48根白石柱乘托,有石雕盘龙檐柱八根,大成殿正中有孔子像,梁上悬挂有清康熙帝御书“万世师表”。大成殿东为崇圣殿,名宦祠、明伦堂。庙内宋太守题诗的夫子泉井等诸多文物保存完好。这些建筑物构成一个完整的文庙建筑群。

主体建筑大成殿是祭孔的正殿,面阔七开间,进深五间,为典型的宋代重檐庑殿式、抬梁式木构架,斗拱层叠,梁枋纵横,雕饰有小龙、飞禽走兽、花卉草木;殿柱皆石,前有露台, 翼以扶栏,下为甬道、拜庭;庭外泮池,筑有元代石桥,桥面铺72块长方形条石,代表孔子的72个得意门生;东西为两庑,前为大成门、金声玉振门。东畔明伦堂,为文庙现存主要附属建筑,堂前露庭、泮池和石桥均保存完好。西有泮宫及乡贤名宦祠、状元祠十余座。庙内陈列资料十分丰富。大成殿正厅中央供奉着孔子圣像,东西两侧供奉四配及十二哲人,陈列祭孔礼器、乐器和泉州历代名人遗著遗物等文物共500余件。灵星门邻涂门街地段,原为府文庙建筑群范畴,后辟为另用。为了完整保护文庙建筑群,2000年,泉州市委、市政府作为重点工程,投资1.2亿元,拆迁菜市场及三个企、事业单位,建成文庙广场,既有效保护遗址,又成为市民休闲健身的场所。

导游词泉州府文庙3

泉州府文庙始建于唐开元末年,当时的宰相张九龄题匾“鲁司寇庙”。北宋太平兴国初年移建文庙于此,其后几经修缮,左学右庙,规制逐步完整,规模不断扩大,占地面积近百亩,形成了以儒学为中心的中华 传统文化 在东南沿海乃至东南亚地区广为传播的重要基地。是东南地区最大的文庙建筑群。2001年文庙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目前福建省两处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文庙之一。文庙内大成殿的重檐庑殿式结构是泉州目前惟一存在的这种建筑结构,这种结构代表了当时最高建筑规格。国家文物局罗哲文、单士元及黄景略等专家几次考察文庙之后认为,大成殿基本保存了宋代结构,为福建省少见。

孔子有“素王”之称,历代由“宣尼公”晋封到“文宣王”,被树为“百世文官表,历代帝王师”。孔庙建筑于贯穿南北的中轴线上,原有规模较大,庙门在今涂门街(原称通淮路或府学口),至洙泗桥及中菜市场,均属孔庙的第一进院落。大成门捏前为横星门、大成殿是孔庙的中心建筑。东有海滨邹鲁亭、夫子泉、明伦堂、育英门、教授署、尊经阁等;西有泮宫、杏坛,庙学范围内还有十几座乡贤名“宦祠”、状元祠、占地一百多庙。

泮宫亦称圣贤门、在孔庙西南边、面临南大街,坐东朝西。宋时建筑已废,后改为水泥,仿木建筑,歇山顶二层楼阁式、面阔三开间、三层中间为通道,门楣横书“泮宫”二字。泮宫即学宫,周代诸侯的学校前有半月形的水池,名叫泮水,诸侯的学校就称泮宫,意在伴水边建学宫而名。明清科举制度规定,学童考进县学为新进学员,须入学宫拜谒孔子,叫做入泮或游泮。

泮官楼上撰有榴联:“海国闽疆东南重镇;典章文物邹鲁遗风”。

导游词泉州府文庙4

泉州府孔庙位于市区中心、百源川池西畔。现存占地10700平方米,是泉州古代文化教育的殿堂,也是泉州现存大型宋代建筑之一,在全国上千座文庙里是罕见的,有很高的科学、艺术和历史价值。大成殿为文庙的主体建筑、陈列有古代祭文礼器、乐器及泉州历代名人遗著、遗物等,是了解泉州古代文化教育的珍贵实物资料。泉州府文庙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北宋太平兴国初(976-981)移建今址。北宋大观元年(1107年)建泮宫门。南宋绍兴七年(1137年),按照“左学右庙”(即东学西庙)建制,重建明伦堂、大成殿、东西两庑,南宋嘉泰元年(1201年)建棂星门。总占地一百多亩。

主体建筑大成殿为典型的宋代重檐庑殿式结构。面阔7间35.3米,进深5间22.7米,斗拱抬梁式木结构,以48根白石柱承托,正面有 浮雕 盘龙檐柱8根,风格古朴,在全国现存文庙中甚属罕见。殿前砌露台,台明嵌有仰莲、复莲、扶桑、山茶、牡丹芙蓉等辉绿岩石浮雕。台下通道、拜庭,两旁古榕垂荫,庭外为半月形泮池。上有元代建的泮桥,梁式石构,中部拱起,两边有石构护栏。

大成殿前东西两侧筑有东庑和西庑,全长112米,宽10米。两庑前正中为大成门三开间,二进深,左为金声,右为玉振,三门联成一体,宽60米,深10米。门外为露埕宽66米,深60米,可容数千人,左右为礼门、义路。西面临中山街建有泮宫门。庙东有明伦堂七开间,宽36.8米,五进深21.4米,前有宽深36米的露庭,东西两书斋,庭前有方池宽29米,长43.8米,中有4米宽的石桥,围以石护栏。外为育英门,再往东原存有尊经阁和名宦、乡贤祠等建筑。

文庙内设有“泉州府文庙文物陈列馆”、“泉 历史名人纪念馆”、“泉州古代教育展览馆”。

“泉州府文庙文物陈列馆”设在大成殿内,正中有孔子塑像,两旁有四配十二哲画像。主要文物有传世祭孔乐器、舞器、礼器等。其中六件青铜豆铸有“乾隆十一年台湾知府蒋元枢捐造,贡生蒋鸿皋监制”和铸有“同治六年五月铸,州同御即造,训导郑秉经郊行李树监铸”及“台湾北路淡水同知严金清谨制”的铭文编钟。是研究泉州文庙与台湾文庙的历史渊源关系的实物资料。

“泉州历史名人纪念馆”设在文庙西庑,陈列有唐、五代、宋、元、明、清等朝代文化名人三十八位。这些人物从各个历史时期反映出泉州人文荟萃、人杰地灵,在政治、文化、经济、军事以及海外交通、国家统一等领域为社会以至世界作出重大贡献。展品使用现代彩色腊像工艺制作,配以精制各时代服饰,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泉州古代教育展览馆”设在文庙东庑,陈列自晋代中原士人徙泉后,带来中原文化,家塾兴起,宋代泉州除府学外,各县均建有县学,书院林立,如雨后春笋,时有“十室之间,必有书舍”,称誉为“海滨邹鲁”。该馆陈列展出图文并茂,以大量翔实照片反映教育历史的遗迹和遗存,还有碑刻、课本、科举试卷、牌匾、楹联等实物资料,展现当时社会教育的缩影。

导游词泉州府文庙5

泉州这个多元文化城市,有许多特色景点,为了品味个中趣味,在这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我与 作文 班的同学们来到府文庙采风。

随着导游的脚步,我们先来到“泮宫”。据导游介绍,这可是以前的学校呢!只见“泮宫”两个字大气磅礴地立在城门上。导游说,这是泉州最后一名状元——吴鲁题的字。旁边还有一块板,上面写着:北宋大观三年始建民国三年南安李功藏重建。可那是1914年间建的,离现在都有105年了,怎么还这么新呢?原来呀,它被翻新过了。我还看到了现存的“原泮宫门楼屋顶保护展示记”,古建筑的保存可真是不容易呀。

往西走,是文庙广场,据说这里有3000块石板,这是为了呼应那句“孔子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而建的。我们还看了“棂星门”,但天公不作美,忽然之间阴沉沉的,不知道是不是打翻了墨水瓶,“滴滴答答……” 雨水 不断地往下落,我们便走到大城门下避雨。导游顺势介绍了大城门的历史,连城门的“丁”字砖都不放过,真是尽心尽力呀。我们则个个听得津津有味,对于历史人物故事都心驰神往。

变天如翻书,雨停了,我们继续游文庙。在泮池边,导游讲解了朱熹的故事,并让我们吟诵起朱熹的《观书有感》——“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让人如临朱熹所见之现场。紧接着,我们走到了2016年“春晚”泉州分会场——文庙中心,见识了现代文化与历史文化满怀相撞的震撼,我内心澎湃万千。

前面就是大成殿了。一进去,就是一座孔子的大塑像。真大呀!天花板上还有一块块的字板。“万世施表”、“道洽打通”、“斯文在兹”……听导游说,这都是历代皇帝题的 字。四边还有孔子的得意门生:颜回、孟子、曾子等,还有他的孙子们。左边还有许多的乐器:古琴、箫、大鼓……我还见到了我熟悉的古筝,看到“箫”的时候,我想到了“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这句诗句,仿佛在那古韵里,也曾有我吟诵的身影,只有斯人已去,光疏影凋,我再也寻不见那身影,只能在回忆中牵挂着他的箫声几何。

在不知不觉中,府文庙之旅结束了,我又学到了许多知识,特别是看到万圣先师——孔子时,我暗下决心,期望今后在那书香翰林中也有我匍匐前行的身影!

导游词泉州府文庙相关 文章 :

★ 泉州府孔庙导游词范文3篇

天津文庙博物馆导游词五篇

河南安阳市导游词

天津文庙博物馆导游词五篇范文

陕西旅游景点导游词

★ 美丽山西景点导游词范文

西安碑林博物院导游词

西安碑林博物馆文物导游词

★ 介绍山西著名景点导游词范文

★ 陕西热门介绍词

深藏不露的泉州府文庙,藏着千年的宋代建筑,堪称福建第一文庙

作为一座有着千年 历史 的古城--泉州来说,想要认识它的话,最好的方式就是走街串巷去寻找那些散落在其中的古迹。不论是采用打卡还是深度游的方式,泉州都让你感受到深厚的文化底蕴。

泉州这是一座宗教多元的城市,如果说开元寺代表着泉州佛教、关帝庙代表着道教的话,那么想要体验儒家文化的话,一定要去地处涂门街的泉州府文庙打卡。

泉州府文庙始建于唐开元二十一年,后来一度迁址,到了北宋大观三年迁址如今的涂门街,南宋年间进行了重建。如今我们看到的泉州文庙就是南宋时期的遗存。

虽然现存的文庙比起曾经的规模小了很多,但依然凭借着中轴线的大成门、金声门、玉振门、东西庑、大成殿等建筑成为了福建境内最大的文庙。

和旁边热热闹闹的关帝庙相比,文庙实在是有些冷清,除了在广场上能够看到跳广场舞和休憩的当地人外,几乎很少有游客前来参观。可是在我看来这座集齐了宋元明清的府文庙看点可谓是极其丰富,静静地等待你去欣赏古建筑抑或是领略儒家文化。

旅游 看点1---大成门清代的木雕工艺

府文庙的第一大看点就是大成门,为一座清代保存至今的山门建筑,本身建筑看点比较一般,但是木雕部分非常精致,展示了浓郁的清代木雕技艺;顶部的嵌瓷工艺虽然比起天后宫要逊色很多,但同样可以让你领略闽南特色的建筑文化。

旅游 看点2--元代的泮桥

跨过大成门之后会看到文庙经典的配置半月形泮池,重点可以关注中间的元代建造的泮桥,为一座中间拱起的梁式石构桥,和旁边的石构护栏、百年古榕树搭配起来非常静美。

旅游 看点3--宋代建筑--大成殿,看点极其丰富

穿过了泮池之后就可以看到府文庙的主殿--大成殿,为一座宋代保存至今的面阔7间进深5间的重檐庑殿式建筑结构,可以说这种庑殿式风格建筑为当时的最高等级,展示着曾经泉州府文庙的高等地位。

大成殿的须弥座前面可以看到的宋代保存至今的绿岩石浮雕,分别用仰莲、复莲、扶桑等花卉植物表现。在大成殿的殿前面还可以看到8根浮雕盘龙檐柱,这样的建筑风格在马且停的文庙 旅游 经历中可谓是第一次见到,可谓是非常稀罕。

主殿内部除了可以看到简练的宋代木结构之外,正厅的上面还悬挂着清代康熙皇帝御书的"万世师表"木匾额,同样见证着泉州府文庙的地位。

翻开泉州科举 历史 ,我们可以了解到这里人才辈出,在科举时期一共出过了2502位进士,其中还有7名中了文武状元,如此优越的成绩不得不归功于泉州对于教育的重视。虽然辉煌的科举 历史 离我们已经远去,府文庙也早就失去了曾经的高等级地位,然后直到如今每到考试前夕依然还会有众多的考生家长来此祈福,让这种儒家文化延续下去。那么你以前来过泉州府文庙旅行吗?对于这里印象如何可以留言分享。(作者:马且停,人生在于行走,旅途需要记录!)

泉州府文庙 旅游 贴士:

怎么去:乘坐4路;6路;14路;19路等公交到府文庙站下即可。泉州府文庙很好找,就在清净寺和关帝庙旁边。

周边 美食 :逛完了泉州府文庙不妨试试旁边的 美食 ,重点可以关注姜母鸭牛排以及土笋冻,附近的小吃店非常多不用特意寻找,沿街随意找一家店铺就好。

泉州西街景点介绍

1、府文庙

府文庙位于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百源川池畔,又名府学,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唐开元末,北宋太平兴国初(公元976-981年)移建今址。

府文庙历史悠久,规模宏大,殿宇壮丽,是集宋、元、明、清四朝代的建筑形式的孔庙建筑群,为东南地区最大的文庙建筑群,建筑风格在全国现存孔庙中罕见。文庙内设有“泉州府文庙文物陈列馆”、“泉州历史名人纪念馆”、“泉州古代教育展览馆”。

2、泉州东湖公园

泉州市东湖公园位于泉州城区东北隅,是号称“鲤鱼城”之鲤珠所在地,又是古泉州十大胜景之一“星湖荷香”遗址。唐代湖面曾达4000多亩,有二公亭、东湖亭,宋代又添波恩亭,明代又建揽古亭。因唐代宰相姜公辅,欧阳詹等名士曾在此活动而闻名于世。

3、安平桥

安平桥是中国现存古代最长的石桥,是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位于中国福建省晋江市安海镇和南安市水头镇之间的海湾上。享有“天下无桥长此桥”之誉。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安海镇古称安平道,由此得名;又因桥长约5华里,俗称五里桥

平桥属于中国古代连梁式石板平桥,始建于南宋绍兴八年(1138),历时十四年告成。明清两代曾多次重修。该桥是中古时代世界最长的梁式石桥,也是中国现存最长的海港大石桥,显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桥梁建造的辉煌成就。

4、蔡氏古民居

蔡氏古民居,位于福建省南安市官桥镇漳里村,蔡氏古民居建筑群主要由蔡启昌及其子蔡资深于清同治年间至宣统三年兴建。现存较为完整的宅第共16座,是第五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多为穿斗式木结构,主体建筑为硬山燕尾脊五开间大厝,左右为卷棚式厢屋,单体建筑多为三进或二进五开间的布局。前后座之间铺宽10多米的石埕,山墙之间有2米宽的防火通道。建筑物中多有晚清文人的各种题词。

5、开元寺

开元寺位于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西街,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文物古迹,也是福建省内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该寺始创于唐初垂拱二年(686年),初名莲花道场,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更名开元寺。现存主要庙宇系明、清两代修建,南北长260米,东西宽300米,占地面积78000平方米。1982年,开元寺被列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崇武古城

崇武古城坐落于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南海滨,濒临台湾海峡是1387年(明洪武二十年)江夏侯周德兴经略海防时为抵御倭寇所建,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丁字型石砌古城,是明政府为抗击倭患,在万里海疆修筑的60多座卫所城堡中仍保存完好的一座。1988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三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福建省首批“国防教育基地”,泉州市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

去泉州旅游必去的景点是哪些

泉州十八景涂门街 又叫“土门街”,因传储存、输送建造东西塔土石方而得名。涂门街位于泉州市区中心地带,东起温陵路,西至中山路,全长1005米,是集商贸、旅游、文化等为一体的繁荣地段。在这条长仅1000余米的街道上,有着众多的“海丝”文物群,分布着13处宋元文化遗存———清净寺、孔子文庙、通淮关岳庙、东观西台、祖闾苏、世家大厝、棋盘园、东鲁巷、三十二间巷等。涂门街的建筑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泉州宋元时期的繁荣景象。改造后的涂门街秉承泉州闽南古建筑的风格,又与现代建筑有机结合。涂门街是泉州最有商机、最繁华的街道之一,入选全国第一批“购物放心一条街”。 东湖公园 址系古泉州八大胜景“东湖荷香”遗址。唐时湖面40余顷,有东湖亭、二公亭;宋有波恩亭;明有揽古亭。盛植荷花,成星湖荷香胜概。因唐姜公辅、韩愈、欧阳詹等曾在此活动而闻名于世。 五里桥 俗称“安平桥”,横跨晋江安海镇与南安水头镇之间的海湾。始建于宋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经13年建成。为花岗石砌成的石墩石梁桥,是我国古代首屈一指的长桥,素有“天下无桥长此桥”的美誉,驰名海内外,经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桥长2255米,有方形、船形、半船形的桥墩361个,桥面宽3-3.8米,桥板长度5-11米不等,最重达25吨,两侧有石护栏;桥上有亭5座:桥东“超然亭”,桥西“海潮庵”,桥中“泗水亭”,两头各设路亭一座,供游人憩息。“泗水亭”,俗称“中亭”,亭前石柱上有“世间有佛宗斯佛,天下无桥长此桥”楹联一对,立有两尊石雕将军;亭侧保存历代重修碑记14方。西端桥亭留有清代重修碑刻,东端有五层六角楼阁式仿木结构白塔一座。历经800年沧桑,安平桥成了“陆上桥”。1980—1985年国家拨款进行维修,宋代原貌得以恢复。 蔡氏古民居 位于南安官桥漳里村,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蔡氏古民居建筑群主要由蔡启昌及其子蔡资深于清同治年间(公元1862年)至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兴建。现存较为完整的宅第共16座,单体建筑多为三进或二进五开间的布局。蔡氏古民居建筑群,座座屋脊高翘,雕梁画栋,门前墙砖浮雕,立体感强,窗棂镌花刻鸟,装饰巧妙华丽,门墙厅壁书画点缀,别有一番情趣,篆隶行楷,各具韵味,留下较多当时名流的书画。随处可见的木雕、泥塑、砖雕及石雕,工艺精美,多数采用透、浮、平雕等手法。雕琢内容丰富多彩,有禽兽、花鸟、鱼虫、山水人物,图案古博。古民居精美的雕饰,不仅集中表现了闽南成熟的雕塑艺术,而且反映了受印度佛教、伊斯兰教及南洋文化和西方建筑艺术的影响,被誉为“闽南建筑的大观园”。 府文庙 位于鲤城区中山路泮宫内。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初年(公元976年),后移他处,大观三年(公元1109年)迁回原处重建,现有建筑仍保持 清初原貌,为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孔庙. 开元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首批4A级旅游景点。地处市区西街,始建于唐武则天垂拱二年(686年),原名“莲花寺”,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唐玄宗下令全国各州建一座开元寺,遂改为现名。全寺占地面积7.8万平方米。规模宏大,构筑壮观,景色优美,曾与洛阳白马寺杭州灵隐寺北京广济寺齐名。 崇武古城 位于惠安县东南海滨,濒临台湾海峡,系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江夏侯周德兴经略海防时为抵御倭寇所建。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抗倭名将戚继光、俞大猷视师崇武,北城门横眉石刻“威镇海邦”传为戚所书。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郑成功驻此抗清,传有“马蹄石”遗存。 洛阳桥 在今惠安、洛江分界处的洛阳江入海口,又名“万安桥”。于北宋皇?5年至嘉?4年(公元1053-1059年)由郡守莆田人蔡襄主持建造,历六年竣工,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梁式石桥。因在江海交汇处造桥,江阔水深,工程艰巨,造桥者首创“筏型基础”以造桥墩,种植牡蛎以固桥基,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科学创新。该桥与卢沟桥赵州桥、广济桥并称为“中国四大古桥”。现桥长834米,宽7米,尚存船形桥墩46座,桥之中亭附近历代碑刻林立,有“万古安澜”等宋代摩崖石刻及石塔、武士石像等。桥北有昭惠庙、真身庵等遗址,桥南有蔡襄祠,祠内有蔡襄《万安桥记》宋碑。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泉州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考察景点之一。 牛姆林 由于景区内拥有“板根”、“绞杀”、“寄生”、“茎花”等热带雨林生态,被游客称誉为“闽南西双版纳”。因“势若牛姆,孕崽怀宝”而得名,是集山区特有的自然景观森林景观之大成的省级自然保护区。区内有维管束植物214科1800多种,野生脊椎动物96科200多种,野生蝶类73种。。 清水岩 位于安溪县城西北的蓬莱山,始建于北宋,至今已有950多年,内奉中国百仙之一清水祖师,是国家4A级风景名胜旅游区,又是享誉海内外的朝圣旅游地。 清源山 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为泉州城北屏障,海拔498米,面积62平方公里,主景区距市区3公里。清源之奇以石,清源之灵以泉。元人赞誉“ 海蓬莱第一山”。“清源鼎峙”为旧泉州十景之一,历来为游客登临览胜。 西湖公园 位于市区西北部清源山南麓,是西北洋滞洪排涝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深沪湾 位于晋江东南海滨,从石狮永宁到晋江的衙口、深沪形成一个秀丽的海湾,其间沙滩绵延数公里,犹如一条银色的项链镶嵌在蓝天碧海之间。 天后宫 始建于宋庆元二年(公元1196年),位于泉州府治南德济门内,今泉州市区南门天后路一号,地处城南晋江之滨,古“蕃舶客航聚集之地”, 是现存妈祖庙中建筑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年代最早的一座,并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上,妈祖故里莆田一度隶属古代东方第一大港泉州管辖,由于泉州民众不断向外移民和进行贸易活动,妈祖信仰远播祖国大陆及台、港、澳各地。 黄金海岸 位于台湾海峡西岸的石狮永宁镇,包括闽南黄金海岸旅游度假村、城隍庙、镇海石、古卫城遗址等。闽南黄金海岸旅游度假村由香港友帮国际集团独资兴建。 仙公山 原名“双髻山”,位于洛江区马甲镇,于南北朝时(公元480—502年)祀“何氏九仙”而得名。其主峰758.5米,气势雄伟,岩崖陡立,云雾缭绕,径曲林幽,含烟凝翠,风光旖旎。 岱仙瀑布 位于德化县水口镇,主要由号称“华东第一瀑”的岱仙瀑布、温文尔雅的油漏祭瀑布以及一路的山光水色组成,是一处不可多得的生态旅游景区。岱仙瀑布的左上方有一座飞仙亭,传颂着仙女显圣救民的美丽故事。凭栏探首,下临深渊,岱仙双瀑左右烘托,气势非凡。 郑成功史迹 分布在民族英雄郑成功的家乡南安。它们是位于石井镇的延平郡王祠郑成功纪念馆·碑林和位于水头镇的郑成功陵园。延平郡王祠,位于石井镇鳌峰北麓,始建于清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殿中有康熙皇帝诏赐郑成功迁葬时所撰联一对。郑成功纪念馆位于石井镇的鳌峰山上,占地3000余平方米。纪念馆介绍英雄一生的丰功伟绩,陈列200余件珍贵文物。占地10亩的郑成功碑林,既有碑亭诗阁,又有石刻廊群、集全国、世界各地200多幅的题字,融楷书、行书、草书、隶书于一廊,歌颂了郑成功爱国主义的崇高精神。坐落在南安水头覆船山处的郑成功陵园,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