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桥

千秋桥

千秋桥。原名仗义桥,位于新场镇洪东街4号东侧。

“嘉会难再遇,三载为千秋。”桥取此名,街亦得名于此,千年风华晃眼而过。——千秋桥街

本文由“李赞扬”老师授权,讲诉镇江文化故事,欢迎大家分享给朋友。

【掌故】历史记载,东晋平北将军王恭镇守京口,在城楼上建造万岁楼,下有千秋桥,寓意“千秋万岁”,并建有楼阁式石牌坊,石拱桥横跨漕河之上。由此可以看出千秋桥已经超过1500岁了。

01

千秋桥街在四牌楼附近,东至第一楼街,西通解放路,是镇江古城的一条老街。

地名因关河上的“千秋桥”而得名。清末,这条街由东向西分称钞库街、守备署街、大悲阁、水塔桥,支巷有花园山、灯笼巷。新中国成立以后,地方户籍部门统统把他们归纳到千秋桥街。

千秋桥、千秋桥街,何为千秋?那是指岁月悠长,是生日的吉祥词。语出汉李陵《与苏武》诗:“嘉会难再遇,三载为千秋。”桥取此名,带有良好愿望的意思。

元(至顺镇江志)记载:“渌水桥,在千秋桥西,唐以来有之。”“千秋坊,在府治西南,因桥得名。”

而千秋坊“人车辐辏,店铺繁密”。这千秋坊就是指后来的千秋桥街。

中国古代城市在宋以前普遍实行以坊为市制行政管理,坊巷用来实行编民户籍。

元初统计镇江城里“隅七、坊二十七、市五、街七、巷二十八”。

千秋桥是什么时候建的?现在已经无从考证,但是历史资料可以证明,它晋代就已经存在了。

晋代王恭在月华山上建了一座“万岁楼”,此楼之所以称为万岁楼,是因为对应不远处的千秋桥,可见千秋桥在晋代以前就已经存在了。

算来此地名已经远远超过1500年了。20世纪50年代千秋桥仍然存在,并且照片尚存,从现存的照片观看千秋桥,应该不是千年以上的老桥了,历代恐怕多次经过重建、再建,但是历史完整地保存了这个千年老地名。

0 2

古老的镇江城依山傍水。河网纵横,桥梁密布。据史料统计。唐宋时期,仅城区就有52座桥梁。

每一座桥都有一段悠久的历史,毎一座桥都有不少动人的传说。

千秋桥是古关河上的一座古桥。古代沿关河两岸,风景非常优美,千秋桥风景最为特别,许多古书上都有记载。

邑人郭畀的《云山日记》,着重记载了他自己的起居行止和乡里的艺苑花絮。

其一如陈氏子制灯的巧夺天工:“元正大年正月十四日。晴。春色盎然。过千秋桥,有陈氏子剪纸灯,悬于门首。纸带十六条,其间作走兽及人物花草,极其精妙,牵绾处只如丝发状。用工五日,方得办此。”

还谈到千秋桥边“陈书肆,有北客买书,推知当时市集之盛”。

千秋桥四周,名楼群立。桥南有“喜雨楼”。是由南宋郡守史弥坚所建。

诗人戴复古作七言长诗一首,有诗句:“京口画楼三百所,第一新楼名喜雨。”第一楼街因此而得名。

喜雨楼规模宏大,落成之夜大放花灯,形成“上与星辰共罗列、下映十里莲花池”的壮观。

千秋桥北月华山上有座“万岁楼”",由晋代前将军王恭所建,后改名为“芙蓉楼”,亦称“千秋楼”,是唐代诗人王昌龄为友人辛渐饯行并赠诗的地方,“一片冰心在玉壶”成为千古绝唱。

宋代诗人释仲殊在《京中怀古》十首中吟道:“万岁楼边谁唱月?千秋桥上自吹箫。青山不与兴亡事,只共垂杨伴海潮。”诗作抒发了江山依旧、人世兴亡的吊古伤昔的情感。

0 3

千秋桥附近自古以来更是文人墨客喜爱居住的地方。如宋代米芾爱镇江山水壮丽,初在北固山下建“海岳庵”以居。

后因北固山大火,甘露寺被毁,唯卫公塔和海岳庵幸存,米芾作诗云:“神护卫公塔,天留米老庵。”

但不久海岳庵又遭回禄之灾,米芾就迁居千秋桥西,建有“宝置斋”“致爽轩”诸胜,除收藏书画外,其中更为文集取名为《宝晋山林集》。

此外,曾任清代御史的笪重光,近代著名学者鲍鼎、柳诒徵等都有故居在这里。

由于城市发展的需要,千秋桥早被拆除,千秋桥街这个地名只存下一小段。

高楼大厦不断崛起,城市在日新月异地变化,千秋桥街可能在最近将消失,但是这千年留下的地名将伴随着人们的记忆而永载史册。

《镇江古街巷地名掌故》收集了二百多条镇江巷子的历史与现状资料。文化名城镇江拥有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地名文化源远流长;寻常巷陌,一条不起眼的古街古巷也许就承载着一段历史,抑或一个情节跌宕起伏的故事,比如果子巷、火坛楼巷、板壁巷、磨刀巷、爸爸巷、万古一人巷等等。要了解镇江、了解镇江的文化,这就是栩栩如生的化石

微信制作|云旦罗布

监制校对|杨越、DuLH

图片内容来源|李赞扬、云旦罗布、网络

广告

新桥王家:千秋家国梦,世代赤子心

来源|虹桥

新桥王氏家族,是目前发现的虹桥地区唯一延续数百年至今的名门望族。四百多年来,逾25代,人才辈出,传奇迭现。

自2012年镇志办着手收集本镇人物与家族的历史资料起,新桥王家家族史就已立项为该领域的调研课题之一。2015年底又成立专门的调研组实施系统的调查研究。几年来的调研发现,王家历史上曾出过明代太医院院使王绪、抗击太平军的虹桥团练领导人王鼎琳三父子、清内阁中书王萃龢、文人王萃仁、新式学堂创办人王丰玉和王萃馨、北京协和医院党委书记王辅民、广州军区军级军医王师克……,他们曾在风雨飘摇的年代里抗争过,奋斗过。变的,是流转的时光;不变的,是赤子之情怀。直至当下,王家子孙中仍然涌现出一批专家学者、厅局(师)级以上杰出人物。

寻根问祖:

有据可考的两位王家祖先

探寻王氏家族的过程是艰难而又曲折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新桥王家”这个课题始终徘徊在“口口相传”的口碑资料里裹足不前。当时面临的难题主要有两个:一是王家家谱早已在数次历史劫难中被毁,家族人物及其辈分关系无法知其全貌;二是新桥当地老人虽都能讲上几句从他们的父辈嘴里听来的“王家往事”,但支离又模糊。于是,调研组调整思路,把资料收集的重点转向历史文献。在长期的走访过程中,被采访的新桥老人几乎都要提到一位当过明朝太医的祖先。然而这位明代太医是谁?属于哪个年代?没人能说明白。就在这时,调研组成员祝康林在一本清嘉庆年间出版的志书上查到了这样一行文字:“王绪,明太医院院使,墓在蒲汇塘北”。寥寥十余字使调研组在黎明中看到了一线曙光。老祝继而又查遍明清以来各个时期的旧志书,又发现重要佐证:“王绪,明太医院院使,墓在二十八保十九图蒲汇塘北”。虽仅增加7字,但与明清时期虹桥旧地图一对照,王绪墓的位置确定为今虹桥村董俞家宅西、原王家老祠堂附近。后,老祝又在《上海县续志》中找到了新桥王萃祥的人物传记,明确提到:“…自明代太医院院使王绪以来,代有闻人…”。至此,明代太医院院使王绪乃新桥王家的先人得到充分证明。

(“大海实能容且放过蛮布来航蜃楼作市,明月不常满乃令见天孙织锦神女凌波”——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王萃龢书,今存豫园绮藻堂)

老祝后又在旧志上发现王家另一位先祖——清顺治年间的王继鏊的“踪迹”:“王继鏊,字公绍,上海人,入嘉定学。生平仗义疏财,砥砺名节。生明万历时,入国朝顺治十一年,巡抚周国佐给‘品高玉尺’额。今新桥王氏鼻祖也。”据载,清康熙四年(1665),由王继鏊(字公绍)及信士朱鲁侯等出资,大规模修复并重建虹桥安国寺,恢复寺基三十五亩二分二厘。

建祠修桥:

王家子嗣繁衍生息

为了寻找王氏家谱,老祝曾到上海图书馆、各大档案馆家谱阅览室查找,但遍寻无获。在没有原始家谱可看的情况下,一份上世纪80年代地名普查工作时留下的新桥老人访谈录引起了调研组的重视。参与访谈的是当时78岁的王丰咸、82岁的王凤岐两位新桥王家辈份最高的老人(均已过世)。访谈录中,两位老人留下了王家代代相传的口述回忆——“王家祠堂遗址,在虹桥乡蒲汇塘北、董俞家宅西。建于明嘉靖年间。祠堂门外竖有两座牌楼,附近还有贞节牌坊一座,牌楼边刻有‘文官下轿,武官下马’等字样,说明当时王家的威风显赫非同一般……为方便乡民出行,王家出资在蒲汇塘上建一座木桥,为与虹桥镇上的‘虹桥’区别开来,命名‘新桥’。久而久之,这片村庄就叫‘新桥’……晚清王家一位举人发起重建祠堂于蒲汇塘南(即永宝堂,新桥小学前身),规模远不及老祠堂……”;“家谱订立20个字辈,即:

‘泰,虞,董,贵,福,咸,衡,鼎,萃,丰,

临,师,谦,友,益,严,敬,礼,慎,忠’。”

(注:以上按字音书写,字不一定准确)

在如今新桥王家老人的名字里,我们还能依稀发现某些字辈的痕迹。但文革以后,王家子孙基本不再照此字辈取名。

为使读者能更加形象直观地一睹新桥王家的昔日风貌,镇志办决定,请新桥村宅志执笔人之一、原上海交通大学美术系副教授王振元发挥自身专长,结合史料调研和口碑资料,绘制一幅新桥王家祠堂、宅院概貌图。其构图思路为:以王家新祠堂起,承接老祠堂,二堂于蒲汇塘两岸遥相呼应,二座牌楼和一座贞节牌坊沿塘北官路巍然而立。一座“新桥”跨塘而建,塘上船只往来繁忙,王家宅院及新桥民居延伸向远方。此图目前已基本形成第一稿草图。此后,将不断听取意见、补充完善,直至定稿。

(新桥王家祠堂、宅院概貌图(草图),王振元绘)

继往开来:

流芳百年的《星周纪事》

在收集安国寺资料的时候,镇志办找到一本晚清新桥王家人王萃元撰写的古籍——《星周纪事》。原本是为了了解历史上虹桥安国寺被毁的情况,没想到这本古籍却对揭开近代王氏家族的发展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清咸丰十年(1860)至同治元年(1862)间,太平军攻打上海,史称“粤匪之乱”。莘庄、七宝、虹桥等地一度成为血腥战场,兵火成灾,民不聊生。松江府岁贡生王萃元每天用文字详尽记述了这场兵灾,后人整理并一再刊印其笔记,名为《星周纪事》(1936年由上海通社出版;1988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再版)。

(《星周纪事》,清咸丰十年(1860年)王萃元 撰)

据《星周纪事》记载,咸丰十年五月起,为防御太平军,上海县县令刘郇膏动员各地兴办民间武装组织,称作团练。虹桥人要紧逃难,大多避到浦东。太平军进攻上海县城不克,退回青浦。虹桥人陆续返回,见家乡惨遭焚掠,慌忙办起乡团练局,按户出丁,推选甲长,筹集经费,建立队伍。新桥人王鼎琳被任命总理局务,长子王萃元和胞弟王萃龢“襄理其事,多所规画”。《星周纪事》不仅详尽记述王鼎琳三父子组织团练保卫家乡的事迹,还谈及了家族里众多叔辈、兄辈的名讳及其生平。通过《星周纪事》及其他文献的相互印证,调研组基本理清了王萃元一支的族谱关系图;掌握了王萃元六兄弟的人物生平(其中不乏文人、书画家等,前文提到的“王萃祥”乃其三弟);获知了王家老祠堂的堂名为“谦益堂”,且老祠堂、宅院、族谱大都毁于战火。同样重要的线索还有,书中提到王萃元的三子名王丰翰,与后世王家人回忆录里提到的祖辈名讳完全吻合,至此,王家最显赫一支的脉络清晰地展现在调研组的面前。

当代王家:

革命志士王辅民的爱乡情怀

民国27年(1938),年仅19岁的王师存(字辅民)怀着一腔抗日救国的理想抱负离开新桥赴延安参加革命,或为老上海县最早的共产党人之一。

1950年由周恩来总理签发任命为大连医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1979年调入北京协和医院任党委书记(正局级)。此后定居北京。1983年离休。王老早年离乡背井投身革命,但他心中始终惦念亲人、眷恋故土,解放后先后两次回到新桥老宅寻访亲人,瞻仰故居。他历尽艰辛寻回流落他乡的嫂子、侄子尽心抚养,并鼓励其胞兄沈祖良(原名王端民)写下关于王家家族史的回忆录,以示王家后人。

(长达17万字的回忆录手稿,1993年沈祖良(原名王端民)撰)

就是在这份长达17万字的回忆录里,记载了其祖父王丰翰的事迹,与《星周纪事》中所载王萃元的第三个儿子完全吻合,证实为同一人。由此也证明了,王辅民乃王萃元曾孙、王绪后人。近日,调研组辗转与远在北京的王老及其家人取得联系,并即刻赴京拜访。刚过97岁生日的王老虽身体状况欠佳,但见到来自家乡的客人非常高兴。调研组开诚布公地向王家人介绍了已经掌握的王家历史。王老及其家人对调研组取得的成果感到震撼,原先他们所知家族情况仅二、三代,但调研组又把其家族史往前推了数代,且有凭有据。王老激动地说:“我非常想念我的家乡,谢谢你们能把王家的历史写进地方志!新桥永远是我的家!”其子王克宁先生还取出珍藏的家族回忆录原稿和老照片向调研组展示,并提供了资料复印件。阅后发现,这份回忆录不仅记述了近三代的王家家族史,还用大量的笔墨回忆了新桥当地的自然风貌和风俗民情,这对镇志、村宅志相应篇章的撰写都将起到第一手资料的补充作用。

目前,新桥王家子孙遍布全国各地。据不完全统计,其中还有高级职称专家学者近10人,师级以上部队军官2人,团级以上1人。而镇志办追寻王家家族史的脚步从未停止!如果你也是王家子孙,如果你有任何关于王家轶事、人物的寻找线索,请和镇志办一起为地方文化贡献一份力量。如果有一天,越来越多的王家子孙看到《虹桥镇志》中的王家专记,他们就能更加了解自己的家族,寻到自己的根,产生深刻的家族认同感和荣誉感。那么,镇志办也就实现了修志工作的价值。

精彩回顾:

巴中驷马水乡火了:玻璃桥、七彩滑道、悬崖秋千、高空溜索...

平昌旅游

春节假期巴中众多景区中,哪个是网红景区?出去玩过的小伙伴们肯定会说,平昌县驷马水乡旅游景区肯定是其中一个。驷马水乡因建成川东北首个全透明高空玻璃桥而迅速蹿红,成为了网红景区。

春节以来,驷马水乡景区每天接待游客上万人次,其中驷马水乡玻璃桥、悬崖荡秋千更是吸引游客排队游玩。

来打卡

春节假期,阳光明媚,春暖花开,最适合外出旅游度假。从大年三十开始,驷马水乡就出现了旅游高峰。游客从四面八方来到驷马水乡过大年,整个景区游客如织,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驷马高速出入口秒变车海

景区内所有停车场爆满

驷马水乡玻璃桥位于驷马水乡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川东北首个全透明高空玻璃桥。玻璃桥总投资3200万元,玻璃桥主跨286米,宽2.2米,高100余米。玻璃桥悬于峡谷之间,悠长的桥身将峡谷两岸相连。行走玻璃桥,腾云驾雾,步步惊心;醉美山水间,移步一景,水乡揽胜。

除了惊险刺激的玻璃桥

七彩滑道、悬崖秋千、高空溜索、

丛林穿越、军事乐园等项目

颇受游客欢迎和喜爱~

七彩滑道

悬崖秋千

丛林穿越

军事乐园

儿童游乐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