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官古庙

三官古庙

在羑里河和金线河的发源地鹤壁集乡梨林头村有一古庙群,这就是充满神秘色彩的三官古庙。三官古庙的来历还得从2007年4月22日出土的一通古碑说起。这通题为《重修老君堂碑序》的石碑刻于“大清乾隆廿四年玖月十六日”,出土于梨林头村的三官庙内。

三官庙伫立在金线河河面上的百步桥之上。古碑出土时,村民们本以为终于找到三官庙及百步桥创建年代的记录了,可是读罢碑文,只发现了“宋代前存之三官古庙”和“有老君堂一间,不知创自何时”这样的介绍。三官庙和百步桥的创建年代至今还是个谜。

古庙建在河面拱桥之上,堪称一绝,在全国恐怕也不多见。规模宏大的三官庙便是如此。

占地面积近3000平方米的三官庙气势恢弘,现存有拜殿、三官殿、老君堂、孙真人殿、碧霞宫、关帝殿等,是一处拥有20多座建筑物的古建筑群。庙宇虽在桥上,但建筑格局排列有序、错落有致。雄伟高大的老君堂是三官庙的主体建筑之一,为砖石混合结构,四梁八柱,金色琉璃瓦顶。其外观雕梁画栋,槅扇楹窗,建筑工艺十分考究。

在老君堂的廊檐下立有一对八棱体石柱,柱脚为一对雕刻精美的汉白玉方形石墩。石柱上刻着一副楹联:“堆星云中神仙府,斯盛山上道人家。”上下联的前两个字均为道家专用字,吸引着人们好奇的目光,许多人看后不解其意。上联的前两个字分别由三个“云”字和两个“云”字组成,第三个字为一个“云”字;下联的前两个字分别由三个“山”字和两个“山”字组成,第三个字为一个“山”字。当地百姓习惯上把上联的前三个字“堆星云”读作“骨朵云”,把下联的前三个字“斯盛山”读作“柯杈山”。也有人把这副楹联读作“三云两云云中神仙府,三山两山山上道人家”。

从一副楹联便能看出中国道教文化的博大精深。

三官庙内的其他殿、堂与老君堂的建筑结构和风格大体相同。位于老君堂东侧的关帝殿始建于元末至正年间,清乾隆十二年曾进行过重修。与老君堂不同的是关帝殿为青色琉璃瓦顶,殿内供奉着关公、关平、周仓及明万历年间赐封的左丞相陆秀夫、右丞相张世杰的塑像。关帝殿廊柱上的一副楹联也非常富有韵味,其联曰:“兄玄德弟翼德德兄德弟,师卧龙友子龙龙师龙友。”

三官殿是三官庙的另一大主体建筑,立于百步桥正中位置。该大殿为灰色瓦顶,殿内有天官、地官、水官的塑像,故称三官殿,三官庙也因此得名。三官殿正前方的一处建筑名为拜殿,其东墙内壁上镶嵌着的石碑记载,明朝万历年间曾对拜殿进行过重修,但其始建年代不详。

 上世纪60年代以前的三官庙内古柏参天,石碑林立,各个大殿里都有形态逼真的壁画和精美的雕刻。后来,三官庙在一段时间里变成了村里的学校,原有的壁画和雕刻作品及古树、古碑被毁坏,再也看不到了。

出土碑文记载着“宋代前存之三官古庙”,依此推算,三官庙的历史应当在千年以上。

古老的三官庙为什么会建在桥上?当地村民们给出了几种不同版本的答案。而这些答案都充满了神话色彩,不足为信。再一想,连古庙与古桥建于什么年代都没有弄清楚,上述问题自然也无人能够提供可信的答案了。

行走齐鲁大地,潍坊青州古城三官庙,看尧舜禹,观天地水三官!

潍坊青州古城的城墙东头沿梯路而下对面就是三官庙。据道教称,“三官”即天、地、水三官,天官大帝降生唐尧,掌天文,主持赐福;地官大帝化生虞舜,制地理,主持赦罪;水官大帝育生夏禹,治水利,主持解厄。

潍坊青州古城是免费开放的国家5A级风景区。潍坊青州三官庙也叫三元庙。三官也就是上元一品九气天官----赐福紫微大帝;中元二品七气地官----赦罪清虚大帝;下元三品五气水官----解厄洞阴大帝。

三元大帝的生日分别为上元正月十五日、中元七月十五日是、下元十月十五日。历代帝王对三官都非常推崇。唐代规定在三元大帝诞辰的三元节,各断屠三日,“令百姓是日停宰杀渔猎”。到了宋代,还规定在三元节禁止对死囚犯人的审讯和处决。

三元大帝中。天官赐福是最为人们熟悉的。过年时买一张“天官赐福”年画贴在墙上作为装饰。画上的天官雍容华贵,三绺长须,面容慈祥,红袍玉带,手持如意。携带的五个童子,手中各捧仙桃、石榴、佛手、春梅和吉庆鲤鱼灯,象征着多福长寿,为人们所喜爱。

关于三官庙古墓... ...那些很“邪乎”的传说!

近日,小编通过三官庙村民获悉,围绕这个古墓很早就有很多传说,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关于三官庙古墓都有什么神秘故事。

微信名叫车姐的三官庙村民说:”小时候,我跟奶奶一起住,是听奶奶讲故事长大的。故事的内容就是这个拥有千年古墓的水库,水库的原地就是我们刘家的祖坟。记得奶奶说当时刘家老了人去土葬时,发现墓地有个水洞,下边哗哗的淌水。后来移坟后就成了现在的水库,之前上级也过来开采过,但因为当时技术有限,所有项目都是人工,当时的围墙也没打开就算了。记得小时候奶奶讲过水库里有水怪,村里有两个老奶奶在那洗衣服时看到过,眼镜长在额头上,凸起的那种,蹦起水面很高。她们看到后吓得连洗的衣服都不要就跑掉了,后来那两个奶奶生下的小孩都是怪胎。有一个直接埋了,一个到现在还活着呢,大概有50多岁了。还有好多好多的传说,如今这个迷终于解开了 可我的奶奶已经不在了。近10多年来,我的父亲一直在水库里养鱼、养藕,这次我哥抽水清池,发现了千年古墓,也算为父老乡亲解开千年之谜。保护国家历史文物人人有责,三官庙的全村村民会做好榜样的!“

微信名叫玉笛飞声的网友说:”此座古墓其实在70年代初就被发现了。当时传的很神乎,说用抽水机抽水抽了三天三夜水一点都不见少。当时也说下面有好多的门。还有的说这些门在地底下连通着曲堤的闻韶台。当时听到这消息的时候还小,不知道是古墓,还纳闷这到底是什么东西呢?“

微信名叫济阳三强的三官庙村民说:”听我奶奶说,当初这片土地很方正,上面光秃秃什么植物也不长,雨下多么大都冲不了水沟。高出地面约1米多,我祖坟就在这片古墓上面埋过,约在60年代,政府想开掘这片古墓就把我家祖坟移迁到别处了。那年代没有现代科技,当时人工挖掘到一定程度时,突然一团水涨上来无法挖掘就这样算了,从此政府命名叫刘家坟水库。但从我记事,水库的水是碧绿的,无论天有多旱都不干涸,水是咸的,四周庄稼罐溉是不行的!当时传说的很神乎!“

上央视了!济阳三官庙汉墓考古纪实-《水塘下的古墓》将于16日首播!

济阳区三官庙古墓葬,位于济阳区济阳街道办事处三官庙村西300米纪碱路路北。2018年12月16日,群众在池塘清淤过程中发现疑似古墓葬,随即上报济阳区文化旅游局、博物馆。对此信息济阳区文化和旅游局、区博物馆高度重视,立即进行全方位现场保护,并将发现古墓情况上报市文物局。济阳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工作,在经费相对紧张的情况下立即拨付考古发掘专项经费,并安排区文化和旅游局全权负责古墓考古发掘事宜,随后济阳区文化和旅游局联系济南市考古研究所专业技术人员现场勘察。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19年4-7月济阳区文化和旅游局委托济南市考古研究所联合济阳区博物馆对墓葬进行了为期近4个月的抢救性考古发掘。初步认定墓葬为汉代大型砖室墓,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中央电视台CCTV-10套《探索.发现》栏目组对济阳三官庙古墓葬进行了为期17天辛苦拍摄,目前济阳三官庙古墓葬特辑《水塘下的古墓》将于8月16一18日每晚8点在CCTV-10频道连续播出三集,欢迎广大市民朋友届时观看,走进未解之谜,再现济阳2000年汉墓风采!!!

重要提示

8月16日-18日

每晚8点

中央电视台CCTV-10

济阳三官庙古墓葬考古纪实

《水塘下的古墓》

连续播出

敬请收看!

【回顾】

埋在水塘下的古墓

01

2018年,在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区三官庙村,村民们在一次普通的水塘抽水清淤过程中,发现了一座水下古墓。

三官庙村水塘现场

经过抽水清淤,三官庙古墓终于重见天日:它形制特殊,呈拱顶砖室结构;体量巨大,占地约300平米;拥有两前庭、两中堂、三后室、一耳室,宛如一个四室四厅的地下宅院。

三官庙汉墓发掘现场

三官庙汉墓发掘现场

根据多室的形制的堆砌墓室的青砖,结合以往的经验,考古人员判断:这是一座汉代的大型砖室墓。

意义重大的羊首浮雕

02

考古界有这样一句话:汉代墓葬,十墓九空。

汉代盛行厚葬,不止帝王,宗室勋贵也加以效仿。国力的强盛为厚葬提供了物质基础,“灵魂不灭”的观念又强调对逝者的侍奉要如对生者一样讲究。

厚葬金银财宝、又有高耸封土做“地标”的汉墓,成为了许多人觊觎的对象。这使得不少汉墓在下葬不久就屡遭盗掘。

历史记载,曹操就曾在军队中设立“摸金校尉”、“发丘中郎将”等官职,还亲自带兵盗掘西汉王族大墓。曹军曾靠一次盗掘获取的财物,养活了部队三年之久。

厚葬之风不仅给当时的社会造成了巨大的负担,也完全没有起到保护墓主的作用。

到了东汉,朝廷下诏,明确制止这种“奢糜”行为,开始提倡薄葬。

三官庙古墓

墓葬的形制和陪葬器物逐渐发生了变化:

西汉时期所多见的土坑墓、木椁墓到了东汉逐渐被有穹窿顶、券顶、楔顶的砖室墓、石室墓所取代;墓室中往往出现画像砖石,刻画神话故事、劳动场景、耕种、庖厨等反应墓主生前日常生活或表达死后升仙愿望的内容;西汉前期,陪葬品中有许多金银珠玉、钱币、铜漆器皿等昂贵的器物。到了东汉,陪葬的则多是陶制器物。

经过发掘,专家们在西侧后室石质门楣上发现了羊首浮雕画像。结合其他的证据,考古专家们最终认定,三官庙古墓是一座东汉画像石墓。

后室石制门楣上的羊首浮雕

神秘的“地下动物园

03

在三官庙汉墓M1中,考古人员共清理出画像石40块、画像63幅。除了羊首画像外,墓内还刻画了许多当时的社会生活场景。

与此同时,大量的动物遗骨逐渐出现:犬骨、牛骨、禽骨、啮齿类动物骨骼……这里俨然是一座地下动物园。

西侧墓后室门柱旁发现兽骨

发现禽类骨骼

将大大小小不同的动物作为随葬品,究竟是为什么呢?

有人认为,这是墓主人想在死后带走作伴的宠物。也有人认为,这可能是墓主人想要带往另一个世界的食物。然而,最终的结论却迟迟没有得出。

汉代讲究“修仙养生”,鹿被认为是升仙时的主要骑乘工具,是人实现升仙愿望的瑞物。三官庙汉墓的这只鹿角,虽然只留下了根部的主干,但依然能让我们体会到墓主人对于死后进入仙界的渴求。

发现鹿角

在两座墓室中,考古人员清理出了大量人骨。

发掘过程中,在距离墓底1.5米的土里就开始出现人骨

牙齿保存十分完好,有助于确定年龄

经过体质人类学的鉴定,这些人骨,属于不同的17个个体,有成年男性、有20-30岁的年轻女性、还有8、9岁的小孩……

骨骼很小,判断是小孩的骸骨

17具遗骸,上百个破碎的骨头,这些原本极易腐烂的骨头,正是因为墓室中水和泥沙的存在,得以与空气隔绝而保存千年。

西侧墓中室已经发现四个人

三官庙古墓的考古工作还未结束,对墓主人身份的探究,也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