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源藏书楼

黄源藏书楼

黄源藏书楼,位于北湖万苍山麓,与载青别墅左右为邻。

黄源先生于1996年向家乡海盐赠书近万册,县委、县府对此十分重视,于1997年拨款筹建藏书楼,1998年10月竣工,建筑面积560平方米,分左、右两楼,左为创作楼,右为藏书楼,中间有曲折走廊相通,是一座具有明清建筑特色,寓藏书楼和创作为一体的文化楼。

黄源(1906-),名启元,

字河清,海盐县武原镇人,早年追随鲁迅先生,在上海编辑《文学》、主编《译文》等杂志,翻译许多译著,如《屠格涅夫的生平和作品》,《一九0二年级》,《将军病死在床上》,《高尔基代表作》等,抗战爆发,弃笔从戎,先后主编《新四军一日》与《抗敌》杂志的文艺部分,“抗敌报”文艺副刊,与陈毅、叶挺、叶飞等将军建有革命友谊。

在解放战争中,黄源任华中文协主任。全国解放后,黄源先后担任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部副部长兼党组书记,浙江省委文教部副部长、宣传部副部长兼文化局局长、党组书记。五十年代主持改编昆苏剧《十五贯》,得到毛主席和周总理的赞扬。

不圆满的答卷——〈沽上琅嬛:天津藏书楼和藏书家〉后记

这本《沽上琅嬛:天津藏书楼和藏书家》,对我来说是一份不圆满的答卷。

2004年,我开始关注天津的历史建筑,尤其是为数甚夥的私家住宅。我全力进行田野调查,采访居民,寻找后人,深入现场,通过自创的所谓“三重证据法”,给数百处建筑找到“主人”,譬如张爱玲,譬如袁克文,譬如卢鹤绂,譬如胡宗楙,譬如马占山,譬如张人骏,譬如李准……如今这些名人旧居,已有上百处获得了更为正式的身份——文物保护单位或历史风貌建筑。而这些历史建筑曾经的主人,有一个被忽略的重要文化群体,这就是藏书家。

关于中国近代藏书家的研究,新世纪以来成果极丰,仅从地域角度切入的专书,就出版有二十余部。但天津的诸多藏书家,除周叔弢、李盛铎、任凤苞、陶湘、严修、卢靖、卢弼等十数人,尚能引起研究者注意之外,整体上迄未受到足够重视。平心而论,在中国近代藏书史上,天津私家藏书当有一席之地,而且是重要的一席之地。这不仅体现在周、李、任、陶、严、卢等藏书大家和名家的藏书质量上于藏书数量上,仅以藏书家的数量而言,近代天津也不应该被忽视。任继愈先生主编的《中国藏书楼》,重点介绍了中国近代藏书家六十余人,其中藏书处曾设于天津者竟超过三分之一;如果加上在天津有重要藏书活动者,则几近总量的半数。仅凭这一点,对天津近代藏书家就有深入探讨并重新认识的必要。

天津近代藏书家之所以被学界忽略,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缺乏系统挖掘整理。余以嗜好藏书之故,对天津藏书家的资料颇为留意,累积所得已有三百余人。在考察天津历史建筑的过程中,我又发现藏书家住宅数量可观,而且这些住宅绝大多数实际也是藏书楼。本书就是以这些建筑为依托,梳理了24个天津近代藏书家(家族)故实,希望凭借这一方窗口,深化阅者对天津藏书文化乃至天津城市文化的认知。

这本小书之所以能够问世,有个长达14年的渐进过程。而这过程中的每一步,都有着文献学家李国庆先生的身影。没有李先生作为“背后推手”,本书即使能够面世也将会是另一番面貌。唯其如此,李先生也就成了本书序言的不二作者。

2007年4月,焦作范凤书先生来津寻访藏书楼,时任天津图书馆历史文献部主任的李国庆先生,知道我熟悉天津历史建筑,就邀我陪同范先生作“一日游”。除却范先生先期拍摄的梁启超饮冰室和周叔弢自庄严堪,我又整理出一份14人的寻访清单:袁克文、陈一甫、陶湘、任凤苞、渠本翘、翁之憙、蔡成勋、金梁、周明泰、渠晋鹤、卢弼、林修竹、朱启钤、周学熙。这次考察之后,我开始格外留意天津的藏书楼,前述名单也随之不断加长,李士鉁、李盛铎、胡宗懋、潘复、徐世昌、张重威、刘少山、刘明阳、徐世章、方若,还有藏书楼已经灭失的傅增湘、叶恭绰、方地山、丁传靖、卢靖、严修、金钺等。重新审视之下,这个名单让我颇为震撼——天津本土和寄寓天津的藏书家,足已构成天津城市文化的特色风景

2008年1月,经由李国庆先生推荐,我与齐鲁书社《藏书家》责任编辑周晶先生取得联系。在周先生的督促之下,我以《天津的藏书楼》为题,当年1月和9月完成两组文稿,分别刊于《藏书家》第14辑(2008年6月)和第16辑(2009年6月),介绍了陈一甫的居敬轩、李善人的延古堂、翁之憙的知止斋、陶湘的涉园、周明泰的几里居、梁启超的饮冰室、任凤苞的天春园、吴重憙石莲闇、潘守廉和潘复的华鉴阁、金梁的瓜圃等十座藏书楼。这两组文稿综计万字有几,虽然每位藏书家和藏书楼的绍述仅有一千多字,却成为“沽上琅嬛”最初的基础。

2015年7月,李国庆先生又把我推荐到天津图书馆共享工程办公室,使我有机会参加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地方资源项目建设。2017年至2019年,我以“天津藏书楼”为主题申报纪录片拍摄项目,连续三年得到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的支持。本书收录的24篇文稿,有23篇就是为完成“天津藏书楼”纪录片撰写的文本。另有《金梁与瓜圃》一篇,最初刊载于报章,其后收入拙著《荏苒芳华:洋楼背后的故事》,题目为《金息侯客寓津门》,因其事涉藏籍故此移入本书,但并非简单地更易标题,内容也新起炉灶泰半重写。至于各篇文稿的顺序,则依藏书家生年先后排列(父子相承者以父辈为准)。

关于本书之写作,还有几个问题需略作说明:一是全书所述24个藏书家(家族),有很多属于机缘凑泊,不是笔者的主动选择,也不是说他们最为重要。我本来汲汲于历史建筑,所以最初是要有旧居才会去写,而居处无存的几位——傅增湘、卢靖、严修、金钺,是考虑到影响或特色后来补入的。二是写作中多遇文献抵牾之处,但为适应纪录片通俗传播的需要,大都无法作具体考证辨析,故仅能直接叙述结果——无法核实真相的内容多予舍弃,极少数不能回避者则取逻辑合理的说法。三是藏书楼和书斋名号,寄寓着藏书家的旨趣,但它也仅仅是符号,与实体虽有所对应,但因空间和时间转换复杂,想要全部厘清几无可能。譬如学界熟知双鉴楼在北京石老娘胡同,实际上傅增湘居津时即有双鉴楼之设。又如徐世昌除专门藏书楼,所居退耕堂每层另有书斋,本人题署落款时亦颇随意。再如胡宗懋,所居整体号为颐园,藏书楼为琅嬛胜处,书斋则为梦选楼,虽然搞清其间的关系,利于解决原始文献之“矛盾”,但对多数藏书家来说这些仍是糊涂账。

人的一辈子,会有许多事想做,也有许多事要做。想做的事一定有兴趣,要做的事却不尽然,可即使没兴趣也得去做,因为它可能关系饭碗。我应该属于幸运者,工作了二十多年,无论在媒体还是在高校,时间上都相对自由,多数时间可凭兴趣做事,但后果就是兴趣点被分散,这儿写一点,那儿写一点,弄出诸多半拉子工程。“沽上琅嬛”即这些半拉子工程中的一项,今次勉力成书,也算去了我的一桩心事。

本书作为纪录片文本,考虑的主要是通俗性,同事兼顾些学术性。因此行文力求简洁之外,也穿插有不少引文。最初设想是结集之时,补上引文出处就行了。而当我试图做这件事时,发觉已经绝无可能——写作时的资料来源复杂,除了自藏的图书、报刊和复印件,也包括知网论文、读秀文献、原始档案、古籍序跋,还有后人提供的各种文献照片。当初每篇文稿完成之后,这些资料并没能及时归类保存,现若重新归集有若天方夜谭。好在绝大部分引文,均随文交代有粗略的出处,不至于被读者目为无据可查。本书资料搜集和文字撰写过程中,除了梁启超、蔡成勋、傅增湘、李盛铎、吴重憙,我与其他19个藏书家(家族)的后人,都有过直接或间接交流,故酌情吸纳了部分口碑资料——虽未必完全准确,却能够适当填补历史的罅隙。

感谢李国庆先生拨冗作序,感谢魏暑临先生挥翰题签,感谢张欢老师精心编校,也感谢为我和张欢老师搭桥的赵祥斌先生——我们至今仅有一杯茶的交情,而且是我喝赵先生的。更要感谢山东画报出版社,接受我这样一部既不学术,也不通俗的书稿。

本书写作自2017年3月开始,前后跨越五个年头,其间我的工作几经折腾,这从文章落款变化就看得出来:四平轩和恐高轩是我在今晚报社的办公室,半湖斋是我在天津师范大学的办公室,饱蠹斋乃是我居家的书房(因新冠疫情被迫回归),负晴轩则是我在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帮忙时的落脚处。种种的因缘迁变,耗去了太多的精力,让我没有时间也没有心情来细致打磨文字——交出这样的不圆满答卷,深感愧对读者诸君!

2021年4月20日于沽上北洋园负晴轩

宁波天一阁藏书楼百鹅景点指南 宁波天一阁宝书楼

1. 宁波天一阁宝书楼

位于浙江宁波的天一阁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亚洲现有最古老的图书馆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图书馆之一。天一阁始建于明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由当时退隐的兵部右侍郎范钦主持建造。范钦平生喜欢收集古代典籍,后又得到鄞县李氏万卷楼的残存藏书,存书达到了七万多卷,其中以地方志和登科录最为珍稀。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下诏开始修撰《四库全书》,范钦的八世孙范懋柱进献所藏之书638种,于是乾隆皇帝敕命测绘天一阁的房屋、书橱的款式,兴造了著名的“南北七阁”,用来收藏所撰修的七套《四库全书》,天一阁也从此名闻全国。明清以来,文人学者都为能登此楼阅览而自豪。

天一阁之名,取义于汉郑玄《易经注》中“天一生水”之说,因为火是藏书楼最大的祸患,而“天一生水”,可以以水克火,所以取名“天一阁”。书阁是硬山顶重楼式,面阔、进深各有六间,前后有长廊相互沟通。楼前有“天一池”,引水入池,蓄水以防火。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范钦的重孙范文光又绕池叠砌假山、修亭建桥、种花植草,使整个的楼阁及其周围初具江南私家园林的风貌。

天一阁面积约2.6万平方米,分藏书文化区、园林休闲区、陈列展览区。以宝书楼为中心的藏书文化区有东明草堂、范氏故居、尊经阁、明州碑林、千晋斋和新建藏书库。以东园为中心的园林休闲区有明池、假山、长廊、碑林、百鹅亭、凝晖堂等景点。以近代民居建筑秦氏支祠为中心的陈列展览区,包括芙蓉洲、闻氏宗祠和新建的书画馆。书画馆在秦祠西侧,粉墙黛瓦、黑柱褐梁,有宅六栋,曰:“云在楼,博雅堂,昼锦堂,画帘堂,状元厅,南轩。”与金碧辉煌的秦祠相映照。

若论自然风景,天一阁恐怕就是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城市公园。天一阁能成为国家4A级景区,全在它所承载的文化符号。


2. 宁波天一阁藏书楼

在全国各地的众多古藏书楼中,江苏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山东聊城杨氏“海源阁”、浙江归安陆氏“皕宋楼”和浙江钱塘丁氏“八千卷楼”合称为全国四大藏书楼。

江苏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

铁琴铜剑楼位于常熟古里镇铜剑街,为清道光年间古里村人瞿绍基的藏书楼,因其主人收藏了“铁琴”和“铜剑”而得名,距今已有二百多年。

藏书楼为砖木结构,原有四进,第一、二进门厅和前楼于1937年毁于战火,第三、四进两进藏书处幸存至今,建筑占地约150平方米。

建国后,瞿氏后代把藏书全部捐献给了国家,现大部分归北京图书馆收藏。

此处建筑于2006年6月5日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山东聊城杨氏“海源阁”:

海源阁位于聊城市古城区万寿观街东首路北杨氏宅院内,由清代江南河道总督、著名藏书家、聊城人杨以增创建于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

海源阁兴盛时总计珍藏宋元明清木刻印刷古籍4000余种、220000余卷,金石书画不胜枚举。其藏书之宏富,版本之精善,文物之丰富,海内闻名。

中国历史博物馆将海源阁与江苏常熟瞿绍基的“铁琴铜剑楼”、浙江杭州丁申、丁丙的“八千卷楼”、浙江吴兴陆心源的“皕宋楼”并称为清代四大私人藏书楼。

浙江归安陆氏“皕宋楼”:

皕宋楼位于湖州月河街的陆氏故宅中,以皕宋为楼名,意谓内藏宋刻本有 200种之多。

陆氏藏书多得自上海郁松年宜稼堂,其中大部分为汪士钟艺芸书舍所收乾嘉时苏州黄丕烈士礼居、周锡瓒水月亭、袁廷梼五砚楼、 之逵小读书堆等四大家之旧藏,极为珍贵。

光绪三十三年(1907)六月,皕宋楼和守先阁藏书15万卷,由陆心源之子陆树藩以10万元全部售与日本岩崎氏的静嘉堂文库。

浙江钱塘丁氏“八千卷楼”:

中国清代杭州丁国典藏书楼,丁国典因慕其远祖宋丁顗曾藏书八千卷,故名。至其孙丁丙,搜罗益富,又增建后八千卷楼与小八千卷楼,别辟善本书室以庋藏珍本。


3. 宁波天一阁博物

天一阁藏书的特点:首先,注重对当朝文献的收藏。

天一阁被誉为中国藏书“第一楼”。天一阁是明代时期的私家藏书楼,位于宁波城月湖之滨。在明嘉靖年期间,由兵部右侍郎范钦主持创建的。距离今天有430多年的历史,是整个亚洲现存最悠久,最古老的私人藏书楼。天一阁的名字是取自汉郑玄《易经》注:“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后来到了清朝,范钦的重孙对天一阁增筑了假山园林,使得天一阁跟其他藏书阁相比更有特色。天一阁在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范钦与大多数藏书家不同,他除收藏珍本典籍外, 还特别留心于当朝人著作的收集。他的藏书包括许多明朝实录、邸抄、揭帖、招供、地方志、科举录、名人传记及诗文集等。


4. 宁波天一阁的书是怎么收集来的

天一阁不是范仲淹建造的。

天一阁坐落在浙江省宁波市月湖之西。天一阁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私家藏书楼,始建于明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由当时的兵部右侍郎范钦主持建造。范钦平生喜欢收集古代典籍,后又得到鄞县李氏万卷楼的残存藏书,存书达到了七万多卷,其中以地方志和登科录最为珍稀。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下诏开始修撰《四库全书》,范钦的八世孙范懋柱进献所藏之书638种,于是乾隆皇帝敕命测绘天一阁的房屋、书橱的款式,兴造了著名的“南北七阁”,用来收藏所撰修的七套《四库全书》,天一阁也从此名闻全国


5. 宁波天一阁宝书楼在几楼

天一阁 到宁波不到天一阁,就好像到苏州不看园林,到杭州不游西湖一样遗憾。 天一阁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藏书楼。明朝兵部右侍郎范钦藏书七万余卷于此,从此天下文人雅士皆以能一登天一阁读书为荣耀。现在的天一阁博物馆,由藏书区、园林区、展览区三大块组成。有此三区,博物馆就很具古典园林规模。因此天一阁也是园林,不过毕竟是现代园林家造的,比起苏州古典园林还是逊色了点。 首先进入北部的藏书区。北部是天一阁最早形成规模之处。这里以宝书楼为中心,包括东明草堂、范氏故居、司马弟、宝书楼、尊经阁、明州碑林、千晋斋。

东明草堂是天一阁建成前范钦的藏书处。司马弟为范钦宅弟,范氏故居为其后裔生活之所。司马弟和故居都紧贴在宝书楼西面。但宝书楼有高墙环绕,因而生活区和藏书区隔离,可见范钦安排之精心。

我们怀着景仰的心情来到宝书楼前(南)。楼上一大间,楼下成六间,楼前凿池蓄水以防火。名天一阁,是范钦取“天一生水”之说、以水制火之义。

清康熙时,范钦曾孙范光文在阁前叠山理水、建筑园林。园林以“福、禄、寿”作主题,用山石叠成九狮一象。还有一石酷似微微抬头朝着宝书楼的少女。这里有一个典故:一酷爱读书的女子(姓名?)为了登阁读书,到范家先当侍女,后嫁为妾。岂知范家规定女子不能登阁!

这让她很伤心,每每经过阁前必凄怨地朝阁里看,梦想有一天能进入……这个女子的形象就成了这块石头。

从宝书楼看天一池之美,绝不亚于从狮子林指柏轩看狮子峰 。

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北面的尊经阁原在宁波府学内,系光绪年重建的重檐歇山顶建筑,1935年移建于此。尊经阁三重飞檐,气势磅礴。

许多佛教建筑的尊经阁都不比它庄严雄伟。

最北面是明州碑林,大部分从宁波府学迁来,保存了自元世组至清光绪先后16次重修府学的碑记。千晋斋藏有各式材料、不同大小的晋砖千余枚。 中部东园、南园都是以后加建的。连天一池,共三池泓水。

百鹅亭是平顶石结构方亭,比传统亭子缺了屋顶屋檐。结构精巧,雍容华丽。枋额处雕“鱼跃龙门”等图。

凝晖堂的马头墙甚精巧宏伟,为天一阁马头墙之最壮观者。 南部为秦氏支祠等建筑。建于1923-1925年。祠堂以照壁、台门、戏台为中轴线,五间二弄,前后三宸,两侧有殿、看台,金碧辉煌。

祠堂融合了木雕、砖雕、石雕、贴金、拷作等民间工艺,是宁波民居建筑艺术集大成之作。戏台屋顶由16个斗拱承托,为单檐歇山顶,穹形藻井由千百块精雕细刻的板榫搭接而成,盘旋而上。

形式与豫园古戏台大同小异,且更精巧细致。 不知道行不行


6. 宁波天一阁书画馆

35.05米。

文渊阁位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东华门内文华殿后,是紫禁城中最大的一座皇家藏书楼。

它是中国古代汉族宫殿建筑之精华,坐北面南,阁制仿自浙江宁波范氏天一阁。外观为上下两层,腰檐之处设有暗层,面阔6间,西尽间设楼梯连通上下。两山墙青砖砌筑直至屋顶,简洁素雅。


7. 藏书楼宁波天一阁建于哪个朝代

天一阁,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建于明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五年(1561年—1566年),由当时退隐的明朝兵部右侍郎范钦主持建造,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天一阁藏书楼坐北朝南,为两层砖木结构的硬山顶重楼式建筑,通高8.5米,斜坡屋顶,青瓦覆上。一层面阔、进深各六间,二层除楼梯间外为一大通间,以书橱间隔。阁前凿“天一池”通月湖,园林以“福、禄、寿”作总体造型,用山石堆成“九狮一象”等景点。天一阁及其周围园林具有江南庭院式园林特色。天一阁的藏书和建筑为研究书法、地方史、石刻、石构建筑和浙东民居建筑提供了实物资料。


8. 宁波天一阁书院

宁波市位于浙江省东部,地处长江三角洲的宁绍平原东端,濒临东海。宁波城处在余姚江和奉化江汇合为甬江的三江两岸,故简称“甬”。宁波是浙江省最大的港口城市,也是我国首批对外开放沿海港口城市、计划单列市和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境内“河姆渡文化”,距今已有7000多年历史。  宁波境内的地形自西南向东北倾斜,西南部是丘陵,东北部、中部是宁绍冲积平原。主要山脉有四明山、天台山。山海之胜,江河之美,造就了宁波得天独厚自然条件和富饶丰足的物产环境。  一、“宁波”市名的由来  宁波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公元前两千多年的夏代。据志书上载:“夏时有堇子国,以赤堇山为名,后加邑为鄞。” 赤堇山有两处,一在今鄞县天童、宝憧一带 ,一在奉化境内。“鄞”的名称最早就是这样来的。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废分封制,设郡县制,正式建立了鄞、鄮和句章三个县,归属会稽郡。据说当时海外人民到宁波来集货贸易的很多,所以把附近的山叫鄮山 ,又设立鄮县。鄮即“贸邑”两字的合写,意即贸易的地方。  汉朝时,这三个县的范围大致是:鄞县包括现在的市区、西南郊和奉化东南一带,县治在今奉化白杜;鄮县包括江东区以东,鄮山以北的地方,县治就在鄮山;句章包括江 北到慈溪一带,县治在今江北区乍山乡城山渡附近。自汉到南北朝,建置和范围没有大的变化。  到了隋代,把鄞、鄮两县都并入句章,县治设在小溪(今鄞县鄞江桥),唐武德年间又将句章改为鄞州,不久又改称鄮县。直到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设立州治,因附近有四明山,就称为明州,把鄮县分成鄮、奉化、慈溪和翁山(今定海县)四县、归属明州。州治开始在小溪,后来就迁到三江口。元和年间,又在鄮县东面设一望海镇。  五代时,州县合治,鄮县也改称鄞县,望海镇改为望海县,后又改为定海县,又把象山也划归明州。北宋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又成立昌国县(即今定海县)。这样,明州范围就大体上包括后来宁波的鄞、慈、镇、奉、象、定几个县。  唐、宋间的明州,是我国重要的对外贸易海口,《四明志》有“海外杂国,贾舶交至”的记载,1974年和义路出土的唐代精美瓷器,就是经由宁波港出口的外销瓷。唐代在明州还设立了专门管理外贸的机构——市舶司。当时从明州登陆来朝贡和贸易的,包括日本、高丽和一些东南亚的国家。到了宋代,明州和泉州、广州并称为全国三大对外贸易港,又是全国建造海船的重要基地,能够建造可以容纳五、六百人的大吨位海船。南宋理宗时,把明州改为庆元府,元代又改称庆元路。  朱元璋平定方国珍后,因“庆元”有庆贺元朝的意思,又改为明州府。到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因明州的“明”字与明朝的国号相同,遂改为宁波府。由于当时的镇海县还叫定海县,明州又紧靠镇海,取“海定则波宁”之意。这就是今天“宁波”命名的由来。  二 、宁波文化与特产  (一)宁波帮的宁波人为一家人  闻名遐迩的“宁波帮”是宁波商人在开展商事活动中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一种群体称谓,是历史上著名的商帮。  勇创大业。有一句话说,无宁不市。这说明宁波人的创业精神。创业,既要有宏大长远的目标,又要有坚忍不拔的实干。如同创建一座大厦,目标便是构建大厦的总体设计,实干则是建造大厦的钢筋砂石。宁波地处海滨,田少人稠,在长期外出经商者中,涌现出一大批实业家,他们根在宁波,创业在上海、天津、武汉以及香港、台湾,还有的徙向海外,诸如虞洽卿、吴锦堂、王宽诚、包玉刚、邵逸夫、应昌期等等。从这些宁波商帮的人生经历中,都可以发现宁波人自强不息、吃苦耐劳、勇闯大业的精神风貌。在上海的发展历史中,宁波人创造了50多项第一,比如第一家银行、第一家证券所等等,他们的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为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报效桑梓。这是一种爱国主义精神。凡是有宁波人在外地从事实业的地方,几乎都有宁波同乡会的组织,这些同乡会都有一个共同的宗旨,扶助乡亲,报效桑梓。这种理念在宁波商帮当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当他们离别故土,走南闯北,艰苦创业,取得成效之时,不忘报效国家,不忘为故乡父老乡亲造福。以邵逸夫的乡情为例,可以从他珍藏的“三件宝”中得到证明:一块银元大小的泥土制品,周围镶嵌着一圈稻谷,正中是谷粒镶成的两个字“乡土”,反面是一个“寿”字;一把银制的古式钥匙,上面刻着四个字:“桑梓钥匙”;一块石头镇纸,上面有邵氏先人的手迹。邵逸夫的人生格言更为明确:“我要为国家富强多做些事情。”他捐赠了10多亿资金,用于祖国各地的科教事业。大气开放,勇创大业,报效桑梓,这也是“自强不息,坚忍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浙江精神的重要内涵 也是浙江精神在一个区域的具体展现。作为宁波人,我真诚祝愿宁波精神在推动宁波的经济发展、提升宁波父老乡亲的文化素养等方面,显示出强大威力。  (二)“宁海舞狮”,宁波别样的舞蹈艺术  宁海素称“狮舞之乡”。狮舞源于佛教,始于唐代,盛行于明清。人们在敬神祭祖时,常通过狮舞的习俗寄托丰收、太平的美好愿望。狮舞一般在正月或喜庆节日,由狮子班这一特定的组织进行活动。每遇狮子班进村演出,都有专人报信,吹号、敲锣、打鼓、放鞭炮,热闹非凡,示意吉祥降临。先在祠堂、庙宇表演给祖宗、诸神观赏,以显示坦荡、虔诚,然后再去广场,形成狮舞的高潮。“宁海狮舞”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既有表现山区狮子猛勇性格的武狮舞,也有表现沿海地区狮子温顺性格的文狮舞,而介于山海之交的地区则融两种风格为一体,成为文武狮舞。  (三)“中国开渔节”,渔文化的生动实践  宁波渔民自古以来就有开捕祭海的民俗。当地政府和有识之士将渔民的自发仪式上升为一个海洋文化的盛大典礼,集文化、旅游、经贸活动于一体,赋予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渔乡特色。传统的祭海仪式表达了渔民出海平安的祝愿;“蓝色保护志愿者”行动体现了人们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意识;而锣鼓齐鸣、千帆竞发的开渔盛况吸引了来自全国的数十万游客。  宁波的象山半岛拥有800公里的海岸线,象山县是全国渔业大县,捕捞业在当地海洋渔业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为唤起渔民对海洋资源日趋衰减的忧患意识,教育渔民自觉保护海洋资源,自1998年始,象山县委、县府首创中国开渔节,决定在东海休渔结束的那一天举行盛大的开渔仪式,欢送渔民开船出海。  开渔节的活动内容,在改革传统习俗的基础上,赋予体现当代渔民精神风貌和社会文化特色的积极成份。以祭海、放海(放鱼苗和海)、开船等仪式表达政府和社会各界欢送渔民出海,祝愿他们出海平安,满载而归;引导广大渔民热爱海洋,保护和合理开发海洋资源。  开渔节以“开渔”为号召,请来四方客人,举行带有“海”字文化特色的文艺活动,利用开渔节这一文艺舞台,演奏开发海洋、保护海洋、经贸洽谈、滨海旅游、学术交流等推动发展经济的交响曲  (四)宁波服装和国际服装节  宁波服装的特点:第一、宁波是中国近代服装的发源地,中国的第一件西服、第一件衬衫、第一件中山装都出自宁波裁缝之手。第二、宁波是中国最大的服装产地之一,服装产量占全国总量的约12%。第三、宁波是中国最重要的服装出口城市之一,每年全市服装自营出口可达近30亿美元。第四、宁波市是拥有国家级服装品牌最多的城市,拥有雅戈尔、杉杉、罗蒙、太平鸟、唐狮、培罗成等一大批全国著名服装品牌。第五、宁波拥有全国唯一的服装博物馆;6、宁波拥有全国一流的服装院校。  宁波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宁波国际服装节是宁波市综合性大型文化经贸活动。依托宁波这一中国最大的服装产业集聚基地,通过举办系列的服装文化、服装经贸和艺术交流等活动,扩大宁波对外影响,丰富市民文化生活,促进了宁波国际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至今,宁波国际服装节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了十届,被评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十大节庆”之一,在全国各类服装节中唯一获得这一殊荣。  (五)“中华民族的文化摇篮”,宁波河姆渡文化遗址  为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文化遗址。位于宁波余姚罗江乡河姆渡村东北,面积4万平方米。1973年开始发掘。有4个相继叠压的文化层,其中第三、 层是长江下游和东南沿海地区已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层,距今约6000—7000年,出土文物内容非常丰富,有人工栽培水稻的大量遗物,有数以万计的,刻有较为精细的装饰花纹的陶器、骨器等。其中人工栽培的水稻,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农作物。河姆渡遗址大量文物的发现,证明早在6000—7000年以前,长江下游已经有了比较进步的原始文化。  (六)别具风味的“臭冬瓜”  “臭冬瓜”为宁波人最爱吃的家常小菜。风味独特,奇香味美,健脾开味,老少皆宜。“臭冬瓜”是用冬瓜切块,煮熟后凉透,再撒上细盐、麻油等调料。吃法非常奇特,把煮熟的冬瓜块放“臭卤”中浸泡吃,世间少有。  (七)宁波汤圆  汤圆原名元宵,据考证宁波汤团始于宋元时期,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它用当地盛产的一级糯米磨成粉做成皮,以细腻纯净的绵白糖、黑芝麻和优质猪板油制成馅,具有香、甜、鲜、滑、糯的特点,咬开皮子,油香四溢,糯而不粘,鲜爽可口,令人称绝,因而享誉海内外。宁波民间每逢正月初一早晨,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都要吃宁波汤团,以示欢乐、团圆、吉祥之意。一些海外侨胞每逢佳节,总爱吃碗汤团以寄托思乡之情。自1982年起,宁波汤团已成为浙江省向海外出口的第一个点心品种。1997年入选为中华名点小吃。  (八)宁波溪口千层饼  在溪口制作千层饼始于清光绪年间,已有100多年历史。它外形四方,内分27层,层次分明,金黄透绿,香酥松脆,甜中带咸,咸里带鲜,风味独特,食后令人口齿留香,百食不厌。  溪口千层饼多次获得国家和省级名特产品奖,成为中外游客品尝和馈赠亲友的旅游食品,特别是背井离乡的海外游子,都喜欢托回乡的亲友带些回去,以慰思乡之念。千层饼除畅销浙东一带外,还远销日本、东南亚国家和港、澳、台地区。  (九)“跑过三关六码头,吃过奉化芋艿头”  宁波奉化芋艿头是宁波有名的传统土特产,以奉化前葛产的芋艿头最负盛名。芋艿头富含淀粉、维生素C、钙、磷、铁等成分。芋艿头的食用方法很多,可以红烧、蒸煮、盐烤或咸菜汁烤着吃,也可以炖排骨吃,“排骨芋艿煲”已成为宁波餐桌上的一道名菜,吃起来别有风味。  三、宁波的历史名人  (一)“出世之才,遂兼五绝”的虞世南  虞世南,字伯施,宁波余姚人。唐初四大书法家之一。少年时学于顾野王,十年精思不懈,文章文明于世。初为隋炀帝近臣,入唐后,为弘文馆的学士,官至秘书监,封永兴县子(故世称虞永兴)。甚得唐太宗的敬重,死后赠礼部尚书,并绘像于凌烟阁,为二十四功臣之一。唐太宗曾诏曰:“世南一人,有出世之才,遂兼五绝。一曰忠谠,二曰友悌,三曰博文,四曰词藻,五曰书翰。”  虞世南幼时从智永学书,得王氏家传,所以其书笔致圆融丰腴,外柔内刚,血脉畅通。其作品在元代就已很稀少,今所见存从帖中之外,有《孔子庙堂碑》、《破邪论》、《汝南公主墓志》、《摹兰亭序》等。《唐人摹兰亭序三种》其中之一传为虞世南的墨迹。  (二)“心学大师”王守仁  王守仁,字伯安,宁波余姚人,明代重要的思想家。因筑室余姚阳明洞中,世称阳明先生。他所创立的学说不仅名满一时,并且左右了思想界几达百年之久。他发展了陆象先的主观唯心主义,成为理学史上的一大流派—心学,在中国思想史上起过重要作用。他认为“万事万物不外于吾心”,“心明即是天理”,提出“致良知”说。强调“知行合一”,要求把不善念头在内心活动过程 及时克服,但又从道德修养上强调不能只说不做,主张能行才是真知。他的学说在明朝中期以后影响很大,还流行到日本,称为“阳明学”。起著作由门人辑成《王文成公全书》三十八卷,其中在哲学上最重要的是《传习录》和《大学问》。  (三)“忠臣孤子”黄宗羲  黄宗羲,中国明末清初史学家,思想家。宁波余姚人。字太冲,号南雷,学者尊为梨洲先生。其父因东林党狱被阉党迫害而死。崇祯帝即位,宗羲赴京为父鸣冤,被许为“忠臣孤子”。清顺治二年(1645)清军南下,弘光政权崩溃,鲁王朱以海监国于绍兴。他募乡民在余姚举兵抗清,时称“世忠营”。鲁王政权授以监察御史兼职方之职。兵败返回故里,课徒授业,著述以终,至死不仕清廷。黄宗羲为学领域极广,成就宏富,史学造诣尤深。他身历明清更迭之际,认为“国可灭,史不可灭”。他论史注重史法,强调征实可信。所著《明儒学案》,搜罗极广,用力极勤,是中国第一部系统的学术思想史专著。在哲学上,认为气为本,无气则无理,理为气之理,但又认为心即气,盈天地皆心也。在政治上,他深刻批判封建君主专制,提出君为天下之大害,不如无君,主张废除君主一家之法,建立万民的天下之法。他还提出以学校为议政机构的设想。他精于历法、地理、数学以及版本目录之学,并将其所得运用于治史实践、辨析史事真伪、订正史籍得失,多有卓见,影响及于整个清代。他一生著述大致依史学、经学、地理、律历、数学、诗文杂著为类,多至50余种,近千卷。著有《明儒学案》、《宋元学案》、《明史案》(迄今未见)、《明文海》、《大统历推法》、《四明山志》等。  (四)《明史》总修撰人万斯同  万斯同,字季野,号石园,宁波鄞州人。清代著名的历史学家,“浙东学派”的重要成员。年轻时受业于黄宗羲,博览诸史,并潜心攻读《明实录》等史籍,尤为熟悉明代掌故,曾撰《明史稿》一书。清康熙皇帝下诏纂修《明史》,万斯同以布衣身份参加,虽不署衔,不受俸,但实际上他是《明史》的总修撰人。在史学上成就巨大。  (五)“京剧大家”.周信芳


古越藏书楼寻踪|《图书馆史话》展现图书馆千年发展历程

五千年中华文明史,浩浩汤汤;

五千年中国图书馆史,蜿蜒奔放。

河北省图书馆河北广播电视台“故事广播”联合出品《图书馆史话》,从我国汉字诞生、文献典籍初现为始,到古代书院、藏书楼,再到近现代图书馆的出现和发展,用文献典籍背后跌拓起伏的精彩故事,为您讲述图书馆发展至今的风雨历程,从不同角度揭示中华文明延绵不断的文化密码。

听《图书馆史话》,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古越藏书楼寻踪

乌篷船、乌毡帽、乌干菜, 绍兴自古为文人辈出、文运昌隆之地,刻书、藏书代有人才。绍兴的私家藏书于清代达到了顶峰,有书可查的就有21家,其中又以李慈铭的越缦堂、姚振宗的师石山房、徐树兰的融经斋和铸史斋、徐友兰的八杉斋、铸学斋和述史楼最为著名。

1840年的鸦片战争,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一大批有识之士痛定思痛,纷纷主张要求改革现行体制,提倡西学,以夷之长制夷,最终形成了资产阶级改良运动。这股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和维新变法运动同样波及到了绍兴,以陶成章、秋瑾等为代表的仁人志士高举义旗走在前列,一批开明的地方乡绅出于救亡图存的爱国之心,也拥护和支持改良派的改革主张,徐树兰即是其中的代表。

徐树兰,字仲凡,号检庵,山阴 (浙江绍兴 )人。光绪二年中举人,授兵部郎中,封一品官职。曾任河南某地知府、盐运使,后因母病告归,任地方公益。他较早接受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变法主张,“是绍兴头一个提倡维新的人”。徐树兰在因母病还乡之后,热心于地方公益事业,曾捐资修筑海塘,发起组织抗灾救荒的慈善工作。他一生有两大贡献:一是于 1897年创设了绍郡中西学堂 ;二是创办古越藏书楼 。

借国外“藏书楼与学堂相辅而行”的经验,于1900 年,开始筹办古越藏书楼。他首先出资8600余两,在绍兴城西购地一亩六分,建藏书楼,后又耗银23560 两用于购书,又花费800余两用于购置书柜桌椅等器物。楼中藏书,除徐氏家藏外,又购置了新出的译书及图书、标本、报章等,使藏书总量达7万余卷,管理人员 8名 ,印有古越藏书楼章程和书目。徐树兰又每年捐洋 1000 元,作为古越藏书楼的日常开支。遗憾的是,徐树兰最终并没有亲眼见到藏书楼的落成开放。长子徐元钊继承他的遗志,于1903年建成了藏书楼。1904 年正式向全绍兴公众开放阅览 。

这是一个崭新的藏书楼,一座近代图书馆在上世纪初的古越大地横空出世,它标志着延续了几千年“秘不使人知”的封建藏书走入了历史。几乎同时,全国各地各种形式的公共图书馆,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

古越藏书楼开放伊始,即制定了《古越藏书楼章程》,图书管理、借阅“仿照东西各国图书馆章程办理”。以室内阅览为例,每日上午9点至11点、下午1点至5点为阅览时间。除万寿节、新年、中秋、清明等节日外,均对外开放。读者凭牌进楼,对号入座。图书如有污损,照章赔补。从章程还可以看到,古越藏书楼设总理、监督、司事、门丁、庖丁和杂役各一人,司书之职则设两人:一人负责图书借阅,另一人负责报章借阅。章程对每个职位的职责范围与职权均作了具体的规定,既分工明确又互相照应。整个章程体现了既严格管理图书,又方便读者利用藏书的思想。藏书楼居然还做到了“阅书者如欲饮茶,茶由本楼供应……阅书者如欲用膳,其膳资理宜自备,本楼雇有庖丁亦可承办。”可见,藏书楼在为读者服务方面也颇具特色。

古越藏书楼的藏书宗旨有其鲜明特色:一为存古,二为开新。徐树兰本人远见卓识,是一位具有先进思想和眼光的士绅,在今人之书、西人之书尚不太多的年月,就提出古今中外并重的藏书思想,首先将家藏经史古籍及一切有用之书,全都捐出。其次,还收藏了许多时务、实业等新书。比如,除中国的古农书如《汜胜之书》、《齐民要术》、《农政全书》等之外,还收藏了大量铅印外国近代农学著作,如《普通动物学》等。

古越藏书楼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图书分类体系。起初,藏书楼是将藏书分为经、史、子、集、时务五部,总体上还没有越出传统的四部法的窠臼。后来,又将全部藏书分为学、政两大部,共48类,开创了全新的分类方法。这种分类体系将中西书籍融为一体,是我国学术史、思想史和图书分类史上的一个突破。

综观古越藏书楼的藏书,足以证明其兼收并蓄的开阔胸怀。与后起的官办省级公共图书馆相比,古越藏书楼的藏书特色更为显著,藏书思想更见高明。徐树兰参照西方各国成例,制定的一套完善的藏书管理制度与方法,亦为后人所仿效。从中完全可以看出古越藏书楼是具备了近代西方公共藏书特征的开放式私立公共图书馆。徐树兰及其所创办的古越藏书楼在我国近代藏书事业史上无疑有着十分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周一到周五18:50—19:00

周六日18:20—18:30

欢迎锁定FM107.9 收听《图书馆史话》

编辑:田蕾

责编:王玉倩

监制:杨美楷

hbgsgb1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