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山由东西两山组成,两峰对峙,相距10公里。东天目高1478米,西天目高1506米。两峰之顶,各天成一池如双目仰望苍穹,远古取名“-”、“浮玉”,战国始称“天目”。介
绍
东天目山的东西两瀑蔚为壮观,可与庐山飞瀑媲美。一瀑自香庐、龙须两峰之间的龙池飞奔而下,跳珠溅玉,响声震耳,俗称“东瀑”。另一瀑从二仙顶峡谷直泻而下,窜入虹桥,狂欢而去,名曰“西岭垂虹”。
云海是东天目山一大奇观,攀东天目山揽胜,常是云雾缭绕变幻无穷,犹如身临海上,漂缈虚无
而越水吴山皆在飞花滚浪之中。
从一天门至大仙顶,树茂林深,参天大柳杉,千年古松郁郁葱葱,挟道而侍,密林翠竹风光无限。
历史:东天目山历史悠久,梁天监七年(公元503年),僧人宝志飞锡居之,来此开山,修庐结庵开拓佛事。梁武帝长子萧统,即昭明太子,曾出走宫廷游历名山大川。他来到东天目山修禅,并撰写《文选》、《金刚经》。
据传,他用神过度,双目俱障。禅师志公和尚导取两峰石池水洗之,双目复明(东西天目至今留有洗眼池)。
不数年,武帝遣人来迎太子回朝,兵马候于山麓而建寺,
俗称“等慈庵”,山岗建“昭明禅寺”,山下建有“昭明院”。元末被毁,清康
熙年间修复,规模宏大,僧人数百,香火旺盛。
近代享有盛誉的海灯法师也曾在此-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