郓城唐塔

郓城唐塔

AA级旅游景区

唐塔,又名观音寺塔,在原观音寺内,为大佛寺塔,五代后唐始建,故称“唐塔”。现已规划为唐塔广场内的一大景观。

唐塔地处北纬35′,东经115′,占地面积80平方米,系砖砌,塔为八棱四门楼阁式砖塔,下层周围42米,上层40米,共七级,残塔高32米,现存四级,海拔约72米。由精美的砖雕斗拱组成塔檐,东、西、南、北四面各设一券顶坤门,其余四面为砖雕景窗。塔心室和佛龛顶部,由层层砖斗拱环砌成拱顶。斗拱制作精良,层层内收,结构严谨,错落有致,有鬼斧神工之妙。塔内廻廊顶部,也由砖斗拱精砌而成。由北门登塔,穿过塔心室至南壁,沿南壁登上第二级,然后穿过塔心柱转折上升,可直达塔顶。

据《郓城县志》记载:明正统十三年(1446),河决荥阳,郓城成灾,塔身被淤没二级,现地表以上仅存四级,高约32米,上层周长40米,下层周长44米,虽历经风雨,剥蚀亦甚,然其巍峨古朴,仍不失为一方胜景。塔四周碧水环绕,岸边绿树垂荫。夏日晨昏,数千只燕子翔集,绕塔飞鸣。朝晖夕阴,绿树燕影,与巍巍古塔在碧水中交相辉映,宛如一幅古朴的风景画,甚为壮观。

春夏之交,无数昆虫飞集塔顶,远看如缕缕青烟,袅袅上升,成为云燕啄食的对象。传说若此时登塔西眺,便可以看到廪丘古城的幻景,这便是古代郓城的又一景观廪丘雾市。清代郓城知县陈良谟也留下“无蜃如何有海市,遥瞻疑是彩云蒸”的诗句。

在古塔维修时,工程部门从地面往下钻探,15米深处仍有塔身,观音寺塔究竟有多高,至今仍是一个迷。1983年7月,一个巨大的火球绕塔一周后沿塔身急速落水,随着一声巨响,形成了一个近30米高的蒸汽柱。火球在塔身留下的痕迹清晰可见,然而,青烟般的昆虫却从此不见了踪影,只有那上千只燕子,仍然年复一年地绕塔飞鸣。登塔搜寻,却又丝毫不见燕巢的踪迹。这些现象和传说,给观音寺塔蒙上了一层浓重的神秘色彩。

塔周碧水环绕,岸边绿树垂荫,夏日晨昏,上千只燕子翔集,绕塔飞鸣,古人有:“几盘断塔类层苔,岁岁能报海燕来,不厌僧贫香积废,殷勤飞去复飞回”诗句。朝晖夕阳,绿树燕影与巍峨古塔在碧水中交相辉映,宛如一幅古朴的风景画,甚为壮观。如今的唐塔广场把古塔衬托得更加古朴而宏伟,令人叹为观止。

郓城唐塔入选了 !

郓城唐塔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9年10月16日,国务院核定的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郓城县申报的观音寺塔名列其中。郓城县有了属于自己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观音寺塔是鲁西南地区已知最早的砖结构佛塔,是1000多年以来区域社会、宗教演变及环境变迁的缩影。其把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印度佛塔有机的结合,对于中国艺术史包括建筑雕刻与绘画、制作工艺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郓城县志》记载:“观音浮屠在观音寺内,相传为五代时建,高七级,入地者二”此塔坐南朝北,八面。现地表上存五级,高28.1米,其中下级直径12.9米,高10.8米,周长42米,占地面积80平方米。塔身呈八棱四门楼阁式。墙体由大亭泥方砖砌筑而成,东、南、西三面各设券顶乾坤门(或佛龛),北面为塔门,其余四面为砖雕假窗。塔檐部分均由砖雕斗拱组成。

据悉,郓城县文化和旅游局(县文物局)将进一步推动文物资源活化利用工作,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社会各界参与文物保护,让广大百姓分享保护成果,让文物活起来,让更多的游客在感受郓城人民热情的同时,也体会到千年古县的文化底蕴和内涵。

来源:郓城县文物管理所

建于五代唐时期的唐塔 矗立在郓城见证历史巨变

唐塔是一座建于唐代的汉族古塔建筑,矗立在郓城

黄河下游的山东菏泽郓城县城内,矗立着一座巍峨古朴的古塔。

当地人称为唐塔,也有人叫它荒塔、观音寺塔或幞头塔。

千百年来,古塔以它的悲壮和神秘,萦绕着无数动人的传说,成为郓城古老文明的象征。

传说这座古塔,是当年玉皇大帝赐给托塔天王李靖用来降服儿子哪吒的宝塔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郓城县唐塔街道当先锋打头阵

郓城县唐塔街道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满足市民美好生活的重点民生工程来抓,坚决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以开局就是决战,起跑就是冲刺的工作理念和精神状态,全力当先锋打头阵。

作为郓城县城市核心区的两大驻地街道之一,唐塔街道首先从领导集体上强化了创建文明城市的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最重要的是群众的广泛参与。因此,发动群众就成为了唐塔街道的主要工作路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千头万绪。唐塔街道既突出重点,又不断强化长效机制,整个工作实现了有条不紊扎实推进。

郓城融媒记者 曹金磊 康东生

郓城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

总监制:刘考勇

编辑: 王兆军 马晓妍何泓池

审核: 李印杰

终审: 王秀华

投稿邮箱:yctvwzj@163.com

文内信息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