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鸣楼

鹤鸣楼

位于川沙公园内,1993年6月落成开放,是一幢武汉黄鹤楼的仿真建筑物。楼有五塔七层,高54米,总面积4200平方米。鹤鸣楼是反映川沙在开放搞活后腾飞的一个标志。

1991年,川沙公园辟建东园时,在原园内儿童乐园旧址,兴建仿武汉黄鹤楼式样的鹤鸣楼。工程于1991年7月动工,1993年6月竣工,对游人开放。鹤鸣楼是川沙县境内最大的单体仿古建筑。楼有五塔七层,高54米,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上用琉璃盖顶,下砌玉石平台。画栋四廊,连80立柱,飞檐翘角,系60金钟,宏伟壮丽,气势非凡。楼题鹤鸣,语取《诗经?小雅?鹤鸣》:“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顾炳权撰有《鹤鸣楼记》,勒石为碑,立于底层大厅内。碑文如下:

鹤鸣楼记

顾炳权撰

川沙公园建园七年,乃有增筑鹤鸣楼之举。随着浦东之开发,川沙需踵事增华者,日维千端。是楼之建盖其一也。川沙有城,自明嘉靖卅六年始;有专官,自清乾隆二十四年设海防清军同知始;其区域划定,自嘉庆十五年设抚民同知始。民国元年,改厅为县。其初也,为海防冲要,而斥卤之地经济未见发达。自上海开埠,亦未能与浦西比翼双飞。乡先辈黄炎培有言:川沙滨海,天时地利,人工物力,种种优势,不后于人。迨至新中国建立之四十年,全县上下、群策群力,以至遽然跻身全国壮县之列。今值风云际会,开发浦东,川沙将省入新区,重展宏猷;而此楼之建,为历史之见证也。川沙建筑业驰名宇内,延誉海外,楼之设计、之施工,乃臻于成,皆吾川沙人之智、之力。其形制规模,与武昌黄鹤楼相仿佛,而细部做法益加改进,巍巍然一独特之建筑也。上海,鹤之故乡也,沈存中《梦溪笔谈》载之明矣。楼名取语《诗经》"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夫鹤名,吉祥物也。”汉儒淮南八公《相鹤经》谓:“羽族之宗长,仙人之麒骥。”鹤又奋进之化身也,《墨经》言:“-日夜鸣,口乾而不听之。鹤虽时夜而鸣,天下振动,诚谓多言无益,惟实干能兴邦”。我川沙濒海,风光旖旎,“海天旭日”为沪城八景之一。乾隆时李行南有竹枝词状云:“海日初升恰五更,红光晃漾令人惊。须臾已见腾腾上,碧落分明挂似钲。”此昔时护塘观日出之景象也。如今结伴登楼,弥望吴淞口外,舳舻千里,疾驰扬波,穿梭破浪,此乃今日江东之妙境,海港之雄风哉。

地址:浦东川沙镇南桥路400号

电话:021-58926539 交 通 申华的车子、上川线、申川线、徐川线

上海浦东新区

黄鹤楼景点 黄鹤楼介绍黄鹤楼游玩攻略

黄鹤楼有什么好玩的?有哪些好玩的景点?

最近很多人想到武汉黄鹤楼去玩玩,但是大家对武汉黄鹤楼的评价都不高,所以比较犹豫,那么武汉黄鹤楼有什么好玩的呢?又有哪些景点值得去呢?相关的问题还是比较多人问的,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看看。

1、具体要说黄鹤楼有什么好玩的,那还真的不好说,但是如果仔细的沉下心来说说黄鹤楼有什么好玩的,那还是有得说的。

2、比如说黄鹤楼的主楼,一共有5层,之一层就是大厅,进去就能看到巨大的陶瓷壁画,四周有历代和黄鹤楼有关的神话传说,是值得细细体会的。二层有大理石刻的《黄鹤楼记》,还有壁画等,里面的内容大家自己去体会。三层就是关于名人的绣像画,李白、白居易等。四层是当代名人字画可以买。五层有《长江万里图》等。二楼开始都是有外沿沿廊的,可以看长江景色和武汉三镇。所以一个主楼就够大家看的。

3、黄鹤楼公园也不仅仅只有主楼看,它是很大的一个公园,里面还有宝塔、鹅碑婷、千禧钟等等地方,全程好好的玩下来,真的需要2-3个小时了,所以这个地方有什么好玩的?玩的其实就是黄河的文化历史、玩的就是黄鹤楼和大武汉的一个联系了。

4、如果你对历史、文化、古建筑、诗词、字画等等感兴趣,比较爱好,那黄河一定适合你。值得一去。还有每逢中国传统节日里面的活动也很多,灯谜、舞狮、游园会、汉服会等等都是不错的地方了。现在还夜景看,还能夜游玩,所以这地方真不差了。

黄鹤楼介绍黄鹤楼游玩攻略

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长江南岸的武昌蛇山之巅,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也被称为天下江山之一楼。黄鹤楼历史悠久、高楼绝美,是武汉市标志性的建筑,是武汉旅游必打卡的热门景点。游玩黄鹤楼,建议游玩天数为1天,可以自驾车游玩,不过要注意时间,春秋季和夏季的开放时间不同。

1、景区介绍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代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三国时期该楼只是夏口城一角_望守戍的“军事楼”,晋灭东吴以后,三国归于一统,该楼在失去其军事价值的同时,随着江夏城地发展,逐步演变成为官商行旅“游必于是”、“宴必于是”的观赏楼。唐代诗人崔颢在此黄鹤楼坐落在海拔61.7米的蛇山顶,以清代“同治楼”为原型设计,京广铁路的列车从楼下呼啸而过。楼高5层,总高度51.4米,建筑面积3219平方米。黄鹤楼内部由72根圆柱支撑,外部有60个翘角向外伸展,屋面用10多万块黄色琉璃瓦覆盖构建而成。题下《黄鹤楼》一诗,李白在此写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历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使得黄鹤楼自古以来闻名遐迩。

黄鹤楼至今已经有1700多年历史,被称为天下江山之一楼,从古至今都吸引着众多的诗人来到这里,写下千古绝句。1985年落成的黄鹤楼比旧楼更壮观。这是因为飞架大江的长江大桥就横在它的面前,而隔江相望的则是这24层的晴川饭店。这一组建筑,交相辉映,使江城武汉大为增色。黄鹤楼的建筑特色,是各层大小屋顶,交错重叠,翘角飞举,仿佛是展翅欲飞的鹤翼。楼层内外绘有仙鹤为主体,云纹、花草、龙凤为陪衬的图案。

2、楼层介绍

一楼:之一层大厅的正面墙壁,是一幅表现“白云黄鹤”为主题的巨大陶瓷壁画。四周空间陈列历代有关黄鹤楼的重要文献、著名诗词的景印本,以及历代黄鹤楼绘画的复制品。2至5层的大厅都有其不同的主题,在布局、装饰、陈列上都各有特色。走出五层大厅的外走廊,举目四望,视野开阔 。这里高出江面近90米,大江两岸的景色,历历在望。黄鹤楼所在的蛇山一带辟为黄鹤楼公园。种植了许多花草树木,还有一些牌坊、轩、亭、廊等建筑。有一个诗碑廊,收藏着许多刻有历代著名诗人作品的石,蛇山一带的古代景点都将陆续修复,成为武汉的一个标志。

在主楼周围还建有胜像宝塔、碑廊、山门等建筑。整个建筑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黄鹤楼内部,层层风格不相同。底层为一高大宽敞的大厅,其正中藻井高达10多米,正面壁上为一幅巨大的“白云黄鹤”陶瓷壁画,两旁立柱上悬挂着长达7米的楹联: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撼;大江东去,波涛洗净古今愁。

二楼:二楼大厅正面墙上,有用大理石镌刻的唐代阎伯理撰写的《黄鹤楼记》,它记述了黄鹤楼兴废沿革和名人轶事;楼记两侧为两幅壁画,一幅是“孙权筑城”,形象地说明黄鹤楼和武昌城相继诞生的历史;另一幅是“周瑜设宴”,反映三国名人去黄鹤楼的活动以及节日。

三楼:三楼大厅的壁画为唐宋名人的“绣像画”,如崔颢、李白、白居易、陆游等,也摘录了他们吟咏黄鹤楼的名句。四楼大厅用屏风分割成几个小厅,内置当代名人字画,供游客欣赏、选购。顶层大厅有《长江万里图》等长卷、壁画。黄鹤楼的形制自创建以来,各朝皆不相同,但都显得高古雄浑,极富个性。与岳阳楼、滕王阁相比,黄鹤楼的平面设计为四边套八边形,谓之“四面八方”。这些数字透露出古建筑文化中数目的象征和伦理表意功能。从楼的纵向看各层排檐与楼名直接有关,形如黄鹤,展翅欲飞。整座楼的雄浑之中又不失精巧,富于变化的韵味和美感。

3、游玩信息

景点级别: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景点位置:湖北省武汉市长江南岸的武昌蛇山之巅。

交通指南:电车1路、电车4路,公交10、61、64、108、401、402、411、413、584等路到黄鹤楼站下,或轨道交通二号线在螃蟹甲站换乘108路到黄鹤楼站下。

开放时间:春、秋季作息时间(3月1日—3月31日、10月1日—11月9日)8:00开门售票,17:00停止售票,18:00保洁。夏季作息时间(4月1日—10月31日)8:00开门售票,18:20停止售票,18:45保洁。

门票信息:70元/人,半票:35元/人,年票:60元/人(限武汉市民)。

建议游玩时长:一天。

适宜游玩季节:四季前往皆可,春秋最合适。

黄鹤楼的景点介绍

巍峨耸立于武昌蛇山的黄鹤楼,享有“天下绝景”的盛誉。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代吴黄武二年,三国时期该楼只是夏口城一角_望守戍的“军事楼”,三国归于一统以后,该楼在失去其军事价值的同时,逐步演变成为官商行旅“游必于是”、“宴必于是”的观赏楼。唐代诗人崔颢在此题下《黄鹤楼》一诗,历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使得黄鹤楼自古以来闻名遐迩。

黄鹤楼坐落在海拔61、7米的蛇山顶,楼高5层,总高度51、4米,建筑面积3219平方米。黄鹤楼楼外铸铜黄鹤造型、胜像宝塔、牌坊、轩廊、亭阁等一批辅助建筑,将主楼烘托得更加壮丽。主楼周围还建有白云阁、象宝塔、碑廊、山门等建筑。整个建筑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散发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神韵。它与蛇山脚下的武汉长江大桥交相辉映;登楼远眺,武汉三镇的风光尽收眼底。

武汉黄鹤楼景点介绍

武汉黄鹤楼景点介绍如下:

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地处蛇山之巅,濒临万里长江,为武汉市地标建筑 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223年),历代屡加重修,现存建筑以清代“同治楼”为原型设计,重建于1985年;因唐代诗人崔颢登楼所题《黄鹤楼》一诗而名扬四海。

自古有“天下绝景”之美誉,与晴川阁、古琴台并称为“武汉三大名胜”,与湖南岳阳岳阳楼、江西南昌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是“武汉十大景”之首、“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楼”之一,世称"天下江山之一楼"。

建筑格局

黄鹤楼主楼为四边套八边形体、钢筋混凝土框架仿木结构,通高51.4米,底层边宽30米,顶层边宽18米,飞檐五层,攒尖楼顶,顶覆金色琉璃瓦,由72根圆柱支撑,楼上有60个翘角向外伸展;楼外有铸铜黄鹤造型、胜像宝塔、牌坊、轩廊、亭阁等建筑环绕,整楼形如黄鹤,展翅欲飞,檐下四面悬挂匾额,正面悬书法家舒同题“黄鹤楼”三字金匾。

黄鹤楼公园主要景点有什么

黄鹤楼公园主要景点就是黄鹤楼。

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长江南岸的武昌蛇山峰岭之上,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享有“天下江山之一楼”、“天下绝景”之称。

黄鹤楼是武汉市标志性建筑,与晴川阁、古琴台并称武汉三大名胜。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代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唐代著名诗人崔颢在此题下《黄鹤楼》一诗,使它闻名遐迩。

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长江南岸的武昌蛇山峰岭之上

,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享有“天下江山之一楼”、“天下绝景”之称。黄鹤楼是武汉市标志性建筑,与晴川阁、古琴台并称武汉三大名胜。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代吴黄武二年

(公元223年)。唐代著名诗人崔颢在此题下《黄鹤楼》一诗,使它闻名遐迩。

黄鹤楼坐落在海拔61.7米的蛇山顶,京广铁路的列车从楼下呼啸而过

。楼高5层,总高度51.4米,建筑面积3219平方米。黄鹤楼内部由72根圆柱支撑,外部有60个翘角向外伸展,屋面用10多万块黄色琉璃瓦覆盖构建而成。

武汉黄鹤楼旅游攻略

武汉黄鹤楼是来武汉旅游的必去之地,就像去北京要去 *** 、长城,去杭州就要去西湖,黄鹤楼以已经成为了武汉标志性的一个旅游景区,有人说就是一个楼不值得一去,小编觉得有一句话说的很到位,黄鹤楼去了会后悔,但是不会更会后悔,总之,既然来了武汉,就去看看吧~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黄鹤楼怎么游玩的攻略。

1、旅游攻略

由于直奔黄鹤楼,所以我们决定坐火车到达武昌火车站下车。但是提起火车站,那么就不得不提汉口火车站了。汉口火车站是中国更大的欧式建筑的火车站,如果过对欧式建筑特别喜欢的朋友,武汉除了意大利风情街之外,汉口火车站也是个不容错过的好地方。

相比之下,武昌火车站就显得小旧了。一下车,如果不累,旅 *** 程就可以开始了。在此小编以血泪史提醒大家,一定不要赶着六七八月份去武汉,三伏天的太阳可不是闹着玩的。推荐大家春季三四五月份去,万物复苏,正值武大校园樱花盛开,踏绿赏樱,很美。黄鹤楼有着“天下江山之一楼”的美称,而且唐代崔颢又以黄鹤楼为载体,写下来著名的诗篇《黄鹤楼》,是武汉的5A级景区,所以就像“不到长城非好汉”一样,到了武汉,一定要去一趟黄鹤楼。黄鹤楼开放时间为早上八点到下午六点,一般成人票为70元一位,暑期或者寒假一般会学生票价为40元一位,不过需要提前带上学生证。

它有五个入口,东门,东2门,东南门,西门和南门。因为黄鹤楼离火车站不远,安置好行李之后,我们骑车经过过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首义校 区内到达武珞路。因为是两人行,所以选择的是骑车旅行,随心游玩可以在校园里逛一逛,虽然不大,但是安静的氛围,身心舒畅。武珞路沿途可以经过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和湖北省图书馆旧址等很多景点。由于我们想要直奔目的黄鹤楼,所以也只是停留拍了几张照片,但是如果有朋友对历史十分感兴趣的,还是非常推荐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的。

如果想要快速的到达黄鹤楼本楼,推荐从东2门进入景区内,沿途会经过一条美食购物小街,可以歇歇脚吃点东西保存体力,直奔主题。如果想要仔细的逛完所有的楼景,推荐从西门进入景区,一路上基本没怎么绕路,直行观赏每个景点。除了黄鹤楼本楼,推荐以下几个值得参观的地点:搁笔亭、崔颢题诗图浮雕、蛇山白云阁、 *** 词亭、鹅池。首先是蛇山白云阁。白云阁座落在蛇山高观山的山顶,是一个观赏黄鹤楼、蛇山、长江的极佳地点。能够总览全局,一赏黄鹤楼景区恢宏概况。

白云阁就是“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诗句的落笔点,所以十分推荐。随后直行即可到达崔颢题诗图浮雕处。崔颢题诗图浮雕被誉为集诗、书、画、刻四绝于一体的艺术

2、门票信息

售票8:30-17:00

验票8:30-17:20

全价票:70元

优惠政策:

景区对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现役军人、伤残军人、军队离退休干部、残疾人、6周岁(含6周岁)以下或身高1.2米(含1.2米)以下儿童实行免费;

对60周岁至65周岁老年人,6周岁(不含6周岁)-18周岁(含18周岁)未成年人,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下学历学生实行半票;

对旅行社团票价按照国家规定实行优惠,优惠幅度更高不得突破20%。

黄鹤楼公园实行两次验票(进园入楼两次验票),门票当日有效,可供入园及进楼一次,不得退换,遗失不补。

援鄂医疗队持“灵秀湖北”感恩卡可携带3名家属终身不限次数免门票游览黄鹤楼景区。

3、景区介绍

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地处蛇山之巅,濒临万里长江,为武汉市地标建筑;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223年),历代屡加重修,现存建筑以清代“同治楼”为原型设计,重建于1985年;因唐代诗人崔颢登楼所题《黄鹤楼》一诗而名扬四海。自古有“天下绝景”之美誉,与晴川阁、古琴台并称为“武汉三大名胜”,与湖南岳阳岳阳楼、江西南昌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是“武汉十大景”之首、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楼”之一,世称"天下江山之一楼"。

黄鹤楼主楼为四边套八边形体、钢筋混凝土框架仿木结构,通高51.4米,底层边宽30米,顶层边宽18米,飞檐五层,攒尖楼顶,顶覆金色琉璃瓦,由72根圆柱支撑,楼上有60个翘角向外伸展;楼外有铸铜黄鹤造型、胜像宝塔、牌坊、轩廊、亭阁等建筑环绕,整楼形如黄鹤,展翅欲飞,檐下四面悬挂匾额,正面悬书法家舒同题“黄鹤楼”三字金匾。

鹤雀楼景点有哪些 鹤雀楼还是鹳雀楼

1. 鹤雀楼还是鹳雀楼

象形字:日、山、目、一

指事字:白、尽、入、千、里、更、上

会意字:黄、海、欲、层

形声字:依、河、流、穷、楼

2. 什么样的鹳雀楼

泰山成砥砺,黄河为裳带。(阮籍《咏怀》)

黄河九曲天边落,华岳三峰马上来。(黄滋《送李佑之赴陕西参议》)

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李白《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同上)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李白《赠裴十四》)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李白《公无渡河》)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李白《北风行》)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3. 鹳雀楼是不是

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鹳雀楼,又名鹳鹊楼,与武昌黄鹤楼、洞庭湖畔岳阳楼、南昌滕王阁齐名,被誉为我国古代四大名楼。其故址位于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郊的黄河岸畔,因时有鹳雀栖其上而得名。鹳雀楼始建于北周(公元557--580),废毁于元初。由北周大将军宇文护镇河外之地,筑为层楼。由于楼体壮观,结气势宏伟,风景秀丽,唐人留诗者甚多。“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即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登楼赏景留下得千古绝唱,

4. 鹤雀楼还是鹳雀楼好看

《登鹳雀楼》这首诗的意思是: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原文:

《登鹳雀楼》

唐代: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5. 鹤雀楼是什么

古名鹳鹊楼,因时有鹳鹊栖其上而得名,其故址在永济市境内古蒲州城外西南的黄河岸边。《蒲州府志》记载:“(鹳雀楼)旧在郡城西南黄河中高阜处,时有鹳雀栖其上,遂名。”

6. 鹳雀楼是什么样的

因为有两首,不知提问的是哪首?这里只以这作赏析!

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

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此诗只有二十个字,但诗歌意境非常壮阔,可以说是描写鹳雀楼风光的上乘之作。

前二句写楼高以寄胸怀。诗人站在鹳雀楼上,望远空飞鸟仿佛低在楼下,觉得自己高瞻远瞩,眼界超出了人世尘俗。从艺术表现看,这里把视觉反差运用到景物描写中,以远处物体似低小的感觉来反衬近处物体的高大,饶有意趣。从思想境界看,则诗人自有一种清高、俊逸的情怀,志气凌云,而飘飘欲仙,大有出世之想。第二句一作“高谢世人间”,则高蹈的情怀更明确。

后二句写四围景象以抒激情。中条山脉西接华山。从鹳雀楼四望,天然形势似乎本来要以连绵山峦围住平原田野,但奔腾咆哮的黄河却使山脉中开,流入断山,浩荡奔去。这概括的描写,勾勒出山河的形势和气势,同时也显示出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奔放的激情,目光远大,志向无羁。这二句与前二句一气相贯,既以显出楼高望远,更以见出诗人志高气逸的情怀。

宋人沈括称赞这诗和王之涣诗都“能状其景”(《梦溪笔谈》)。但景以情见,物由志显,能状壮阔山河,正因诗人胸怀高尚。这诗和王诗都是这样的情景交融的好诗。由于时代、遭遇、处境的 同,因而两诗的意境不同。王之涣是盛唐诗人,而畅当则是经历战乱的中唐诗人。他在唐代宗大历七年(772)进士擢第后,仕途淹滞,有志不骋,也曾隐游,“拙昧难容世,贫闲别有情”(《天柱隐所重答韦江州》)。他自视清高,志不苟俗,又不甘困顿,有一股冲决樊篱的激情。因而登临赋诗,抒怀励志,瞩目高远,激情迸发。从当时历史条件看,应当说,这诗的思想内容是进步的。而这种励进的精神,在今天也是可取的

7. 鹤雀楼还是鹳雀楼好玩

登鹳雀楼读了这首诗,我仿佛看见了(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仿佛看见了(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我明白了(想要看得更远,就要站得更高)的道理

8. 登鹳雀楼还是鹤雀楼

鹳雀楼内部共有九层、而从外观来看为3层4檐。鹳雀楼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黄河东岸、其与湖北武汉“黄鹤楼”、湖南岳阳市“岳阳楼”、江西南昌“滕王阁”齐名、被誉为我国古代四大名楼。鹳雀楼始建于北周时期、废毁于元代初期。毁灭700余年后于1997年12月破土重建、内部陈设于2004年7月底基本完成。

鹳雀楼为高台式十字歇山顶楼阁、并设置电梯、楼梯组织垂直交通。整座楼阁分为台基和楼身两部分、总高度达73.9米、是四大名楼中最高的一座、是中国仿造楼中较为精致的。

9. 鹳雀楼为什么叫鹳雀楼

【原文】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主题】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10. 有鹳雀楼吗

中国有一个鹳雀楼。登鹳雀楼是一首古诗。

鹳雀楼,又名鹳鹊楼,位于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市蒲州镇,总建筑面积33206平方米,总重量58000吨。鹳雀楼始建于北周时期,在金元光元年(1222年)遭大火焚毁,1997年鹳雀楼重修,2002年10月1日,鹳雀楼正式对游客开放。

鹳雀楼为高台式十字歇山顶楼阁,外观3层4檐,内部为9层使用空间,并设置电梯、楼梯组织垂直交通。整座楼阁分为台基和楼身两部分,总高度达73.9米,是四大名楼中最高的一座,是中国仿造楼中较为精致的。

鹳雀楼整个的油漆彩画,是国内失传的唐代彩画艺术,经过国家文物局的专家多方考察抢救,重新创作设计,鹳雀楼是国内唯一采用唐代彩画艺术恢复的唐代建筑。

故人西辞黄鹤楼景点 故人西辞黄鹤楼中黄鹤楼在哪里

1. 故人西辞黄鹤楼中黄鹤楼在哪里

广陵就是扬州一带地区,跟现在的扬州城相仿佛,但不重叠。这是因为古代的行政区域跟现代的行政区域划分随着历史变迁有点变化。如今,广陵仍然是扬州城下辖的主城区,在诗中也有指出广陵的所在是扬州的辖区——“烟花三月下扬州”,此处,“下”就是去,到的意思。该地名的另一佐证是“广陵散”,“广陵”是扬州的古称,“散”是操、引乐曲的意思,《广陵散》的标题说明这是一首流行于古代广陵地区的琴曲,被誉为“中国十大古曲之一”。《送孟浩然之广陵》作者: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注解】:

1、黄鹤楼:建在湖北武昌西边的黄鹤矶上,下面就是长江。

2、烟花:指暮春浓艳的景色。

3、碧空尽:指船消失在水与蓝天相接的地方。【韵译】:老朋友孟浩然,辞别西楚的黄鹤楼;阳春三月烟花如海,他去游历扬州。一叶孤舟,远远地消失在碧空尽头;只见浩浩荡荡的长江,向天际奔流!

2. 故人西辞黄鹤楼中的黄鹤楼在哪里

黄鹤楼中的h是黄字的首个字母的简写。

黄鹤楼是湖北省武汉市的著名景点,是全国五星级景点之一。唐诗: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由此使黄鹤楼名扬天下。

上世纪有幸公差去武汉,顺道去过黄鹤楼,二十多年过去了。

3. 故人西辞黄鹤楼是哪里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是李白的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前两句。“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出自宋朝诗人林升的《题林安邸》。全诗是:“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4. 故人西辞黄鹤楼是在哪里

当时此诗作于黄鹤楼,应该在武汉,而朋友孟浩然要去扬州,扬州在武汉的东面!所以:西辞的意思是故人孟浩然“向西(黄鹤楼)”而辞,所以说西辞辞行后是往东方(扬州)走

5. 故人西辞黄鹤楼是哪个地方

“故人西辞黄鹤楼”,是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第一句诗。

  李白寓居安陆期间,结识了比他大十二岁的孟浩然,并很快成了挚友。公元730年,也就是唐玄宗开元十八年三月,此时正是春光明媚,风景无限好,李白却得知好友孟浩然要去广陵,也就是现在的江苏扬州,心中即便有一万个不舍,也需要依依作别。于是,就邀请孟浩然在江夏,也就是现在的武汉市武昌区的黄鹤楼相聚。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去,李白到江边送别而作此诗。

  “故人西辞黄鹤楼”,这一句诗,用在整首诗的开始,也表现出作者对老友的爱慕和惜别之情。而黄鹤楼,传说古代仙人子安承黄鹤过此,又传费祎登仙驾鹤于此。更体现出李白对孟浩然的尊重之意。诗里的“西辞”,应是方位词,也就是说,孟浩然离开黄鹤楼,而黄鹤楼正是在广陵之西边,向李白频频挥手告别,乘船东下扬州。

  开篇前两句,李白站在朋友的角度,书写对方情况。点名了分别地点是黄鹤楼,时间是烟雨朦胧,繁花似锦的春天。西辞黄鹤楼实际上指辞去了西边的黄鹤楼,因为滔滔长江是向东流去的,孟浩然也正是从这里乘舟顺流抵达东北方向的扬州。

  很多诗句,要想正确理解,调换词句顺序是很重要的一种方法。比如,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只有调换位置,才能正确理解。三秦大地,拱卫,辅佐着长安城。站在城楼上,仿佛能看到蜀中之地各个渡口上飘 浮的风烟。

  另外西辞之意,也可以指孟浩然站在帆船上,向西辞别了黄鹤楼上的朋友李白。至于说夕辞,可能性应该不大,通过整篇分析,也没有出现与其相照应的景物。

  本诗的绝妙之笔在后两句,情境交融,意境深邃壮美。

  诗人伫立江边,凝望孤帆远去,孤帆早已杳无踪迹,诗人仍遥望着空空长江向天际流去。这两句和岑参的,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表现了对朋友无限眷恋的惜别深情。

  然而,不登高临远,不满怀深情,怎能写出如此优美的千古丽句,怎能达到,唯见长江天际流的纯净境界。

6. 故人西辞黄鹤楼是什么地方

长江

诗句出自唐代崔颢cuihao的《黄鹤楼》,是他漫游长江中下游时,题诗黄鹤楼的。

作品原文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赏析

这首诗是吊古怀乡之佳作。诗人登临古兴黄鹤楼,泛览眼前看物,即看而生情,诗兴大作,脱口而出,一泻千里。既自然宏丽,又饶有风骨。诗虽不协律,但音节浏亮而不拗口。真是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成为历代所推崇远珍最。

传说李白登此楼,目睹此诗,大为折服。说:“眼前有看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严沧浪也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此为第一。足见诗贵自然,纵使格律诗也无不如此。历代写黄鹤楼远诗很多,但崔颢远一首七律,人称最佳,请看他是怎样写远: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之所以成为千古传颂远名篇佳作,憾要还在于诗歌本身具有远美学意蕴。

一是意中有象、虚实结合远意境美。诗从楼远命名之由来着想,借传说落笔,然后生发开去。仙人跨鹤,本属虚无,现以无作有,说它“一去不复返”,就有岁月不再、古人不可见之憾;仙去楼空,唯余天际白云,悠悠千载,正能表现世事茫茫之慨。诗人这几笔写出了那个时代登黄鹤楼远人们常有远感受,气概苍莽,感情真挚。

二是气象恢宏、色彩缤纷远绘画美。诗中有画,历来被认为是山水写看诗远一种艺术标准,《黄鹤楼》也达到了这个高妙远境界。首联在融入仙人乘鹤远传说中,描绘了黄鹤楼远近看,隐含着此楼枕山临江,峥嵘缥缈之形势。颔联在感叹“黄鹤一去不复返”远抒情中,描绘了黄鹤楼远远看,表现了此楼耸入天际、白云缭绕远壮观。颈联游目骋怀,直接勾勒出黄鹤楼外江上明朗远日看。尾联徘徊低吟,间接呈现出黄鹤楼下江上朦胧远晚看。诗篇所展现远整幅画面上,交替出现远有黄鹤楼远近看、远看、日看、晚看,变化奇妙,气象恢宏;相互映衬远则有仙人黄鹤、名楼胜地、蓝天白云、晴川沙洲、绿树芳草、落日暮江,形象鲜明,色彩缤纷。全诗在诗情之中充满了画意,富于绘画美。

7. 故人西辞黄鹤楼 黄鹤楼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出自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是李白写给孟浩然的送别之诗,有人评价此诗是,“一个风流的人送另一个更风流的人去一个最风流的地方去”。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离别的风情有千万种,或借酒消愁,或愁肠百转,或黯然神伤,或无语凝噎,但只有太白能把离别写得如此诗意唯 ,展现出意境的开阔和逸兴的勃发。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不仅交待了送别的时间与地点,还点明了友人将要去往的方向。我和风流天下闻的孟夫子此刻在仙人乘鹤而去的黄鹤楼前依依惜别,他要乘船到那草长莺飞绿柳如烟的江南繁华之地扬州那里。“故人西辞黄鹤楼”,诗人辞别的地方,都充满了诗意与梦幻。黄鹤楼,传说是三国时期蜀汉名臣费祎飞仙登天之地。此番孟浩然由此奔赴广陵,也寄予着李白对其前途似锦的殷切期盼与深情祝福。

“烟花三月下扬州”,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南朝丘迟在《与陈伯之书》中所云,“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烟花三月”,极其精准而精炼地概括出暮春江南繁华似锦、如烟似雾的胜景。此句意境清新俊逸,唯美诗意,流露出开元盛世才有的盛大气象。自此,人们提到江南美景,最先想到的诗句就是“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和“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之中”。前者高度概括了江南春景里独有的繁华与绚烂,后者完美展现了江南烟雨特有的朦胧与迷离。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将视线推移到长江之畔。在广袤无垠的长江之水面前,李白独自望着孟夫子的江船远去,直到它消失在江水与天空交接的尽头。两位风流诗人的告别,不着一“悲”字的深情与留恋,在此全部展现出来。

8. 故人西辞黄鹤楼是去哪里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这个描写的是武汉黄鹤楼这个名胜。黄鹤楼是中国三大名楼之一,向来就有很多诗人都喜欢以黄鹤楼为主题写诗,比如李白的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还有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馀黄鹤楼等,黄鹤楼作为名胜古迹,的确是一个好地方。

9. 故人西辞黄鹤楼在哪里写的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出自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名篇之一《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是一首送别诗,寓离情于写景。

译文如下:

友人在黄鹤楼向我挥手告别,阳光明媚的三月他要去扬州。

他的帆影渐渐消失在碧空中,只看见滚滚长江在天边奔流。

此诗虽为惜别之作,却写得飘逸灵动,情深而不滞,意永而不悲,辞美而不浮,韵远而不虚。

10. 故人西辞黄鹤楼地点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是李白送他的老师兼好友从四川沿江而下来扬州的诗篇。现在普遍解释烟花三月是指扬州市的春天,特别是瘦西湖百花盛开,柳树飘絮,一副繁华似锦、朦胧美貌。但也有人质疑,李白没来过扬州,他怎么知道扬州的景色,他写的烟花三月应该是四川的景象,具体写的哪里,只有问李白本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