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总理纪念碑

周恩来总理纪念碑

位于石河子市北郊,迎面是庄严肃穆的周恩来总理纪念碑,南侧是周恩来总理纪念厅,北侧是周恩来总理纪念馆。

浙江绍兴,实拍周恩来总理纪念馆,缅怀伟大的开国元勋周总理

1月8日,以茶事纪念敬爱的周恩来总理

编者按:老一辈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国务院原总理周恩来(1898年3月5日-1976年1月8日),嗜好茶饮,尤爱龙井茶。今天是周总理逝世42周年纪念日,本文记述几则他与龙井茶之佳话,悼念这位建立了不朽功勋的伟人。

两地书趣说“茶王”与“茶壶”

1998年2月,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周恩来邓颖超通信选集》 ,收录了1951年早春3月,周总理夫人邓颖超到杭州疗养,她在写给丈夫的书信中,说到杭州湖山之地有茶多等“五多”,周总理的回复更为有趣,说“独选其茶多”并聊到了“茶王”与“茶壶”。他们夫妻间的通信,留下了难得的茶文化佳话。

邓颖超(1904-1992),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著名社会活动家,尊称邓大姐。她当年3月23日给总理的书信如下:

天堂宝地多古刹,西湖群山皆产茶。邓大姐说杭州湖山“山多、庙多、泉多、花多、茶多”,说明她颇有精准观察力,概括了当地的主要特点。8天之后,周总理复信如下:

不难看出,这两封信,包括其中提及的前信,确如温馨的情书,让我们了解到老一辈革命家生活中的另一面。

周总理的复信,特别就邓大姐信中的“茶多”作了生发,明确说明“我独选其茶多”,并就“茶王”与“茶壶”作了一番风趣论述,足见其对西湖龙井茶的喜爱,表达了本人并希望邓大姐,在西湖龙井茶乡,能了解植茶、采茶、制茶的全套生产过程,努力学做“茶王”而非“茶壶”。

周恩来与邓颖超结婚照

梅家坞是我联系的一个点”

周总理生前曾33次到过杭州,无数次去过龙井茶区,仅龙井茶主产区梅家坞,从1957年到1963年,就陪同外宾参观,或调查研究,先后去了5次。他说“梅家坞是我联系的一个点”。为了纪念周总理对梅家坞的厚爱,1993年3月5日,在周总理诞辰95周年之际,梅家坞周恩来总理纪念室建成开放。

1993年3月5日落成的梅家坞周恩来总理纪念室

1957年4月26日,正是春茶见新季节,周总理与陈毅、贺龙、罗瑞卿、彭真等领导人,陪同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伏罗希洛夫,首次来到梅家坞参观访问。村民们非常高兴,把总理和外宾迎到接待室,端出了清香四溢的绝品茶“明前”龙井茶,中外贵宾一致称好。总理听到解放后村里龙井茶生产得到很大发展,村民生活有了较大改善时,非常高兴。饮完茶水,总理笑着说,:“剩下的茶叶倒掉太可惜了,还得把他全部消灭掉!”于是他用手指捞起茶叶,津津有味地咀嚼吃掉了,被人们誉为“啜英咀华”,成为总理珍惜佳茗、物尽其用的清廉佳话之一。

在村前茶园,总理遇到正在采茶的虞杏英、肖正凤母女。肖正凤当年才9岁,能熟练采茶,一招一式,灵巧可爱。总理与她们热情握手,并关心地问起肖正凤有没有读书。当得到肯定的回答后,总理很高兴。随行记者忙着给总理拍照,总理对记者说“多把镜头对准劳动人民”,于是便有了伏罗希洛夫等中外贵宾观看虞杏英、肖正凤母女采茶的珍贵照片。

1957年,到梅家坞参观的苏联领导人伏罗希洛夫等中外贵宾,观看母女采茶。(引自2006年杭州出版社《龙井问茶·西湖龙井茶事录》149页)

1958年1月3日上午,周总理仅带警卫王长锁到梅家坞调查研究。他对村干部说:“茶叶珍品,国内外人士都很需要它,要多发展一些。”村党支部书记卢镇豪向总理汇报,村里制订发展规划,感到发展茶园与绿化有些矛盾。总理听后指出:“茶树常年碧绿,种茶本身就是绿化。山上面绿化,山下面开荒,这样既美化了环境,又保持了水土,还能增加经济收入,再好也没有了。”

1957年4月26日,周总理陪同苏联政要伏罗希洛夫到梅家坞访问时,与茶农亲切交谈

村民们最难忘的是,1958年4月1日,周总理下午4点左右到村里,与干部、群众座谈近4个小时,对村里情况作了全方位了解。座谈中,他告诉大家,中央有个决定,每位领导都要联系一两个农业合作社,搞调查研究。他联系了两个点,一个是上海郊区的棉花生合作社,一个就是梅家坞茶叶生产合作社,今后还准备在这里住上几天。总理希望村里能制订一个远景规划,并作了具体指示。座谈会一直开到晚上8点,月光洒满山村,总理回到宾馆才吃晚饭。

1963年1月6日,周总理陪同锡兰(今斯里兰卡)总理西丽玛沃·班达拉奈克夫人在梅家坞茶园参观。(引自2006年杭州出版社《龙井问茶·西湖龙井茶事录》156页)

为《采茶舞曲》改歌词

周总理还曾为《采茶舞曲》修改过歌词。

《采茶舞曲》是著名音乐家、戏剧家周大风创作的越剧《雨前曲》里的一支插曲,可以说该舞曲的问世直接与总理有关。

1955年初,省里一位领导告诉周大风:“周总理说杭州山好、水好、茶好、风景好,就是缺少一支脍炙人口的歌曲来赞美。”当时,浙江著名女作家陈学昭写了一首很长的散文诗,但周大风觉得不适宜作曲。他一直想着要写一支赞美浙江的歌曲。

一晃过了三年,1958年春天,时任浙江越剧二团艺术室主任的周大风,与全团50多人到浙江泰顺山区巡回演出。他与村民们一同采茶、插秧,繁忙的生活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5月11日晚,他以越剧与滩簧相结合的技法,吸收浙东民间器乐曲音调,并采用有江南丝竹风格的多声部伴奏,一个通宵写出了《采茶舞曲》词、曲和配器,第二天就交给当地东溪小学排演。小学生们一学就会,随着欢快的节奏,很自然地手舞足蹈,摹拟采茶动作,边唱边舞到校门外的茶山上采起了新茶。

1972年2月26曰,周总理陪同美国总统尼克松在赴杭州的飞机上喝茶聊天

《采茶舞曲》创作成功后,周大风又一鼓作气,三天时间写出了九场大型越剧《雨前曲》。这一反映粮茶生产相辅相成的新戏,在杭州、上海等地演出成功后,同年8月赴京演出,反响很好。9月11日晚,周总理和邓颖超在长安剧场观看该戏后,与演员们谈了一个多小时。他说:“《雨前曲》写了生产发展从不平衡到暂时平衡 ,又不平衡 ,再平衡……主题很好,有哲理性。只是戏剧性还不够 ,可再加工。《采茶舞曲》出现多次是好的 ,曲调有时代气氛 ,江南地方风味也浓 ,很清新活泼。”周总理还专门叮嘱周大风:“有两句歌词要改(原词‘插秧插到大天亮,采茶采到月儿上’),插秧不能插到大天亮 ,这样人家第二天怎么干活啊 ?采茶也不能采到月儿上 ,露水茶是不香的 。作者缺少生活 ,建议你到梅家坞再去生活一段时间 ,把两句词改好 ,我是要来检查的…… ”

周大风当时以为总理是与他开玩笑的,想不到几年后的一天,他在西湖梅家坞体验生活时,突然一辆轿车停在他身边 ,走下来的是周总理 ,他笑着说 :“周大风 ,你果然来体验生活了,词改好没有?”

周大风又惊又喜。当他内疚地表示还没有好词修改时,周总理亲切地说:“你要写心情,不要写现象 。戚秘书 ,你记下来:‘插秧插得喜洋洋 ,采茶采得心花放 ’。这样改,你看如何 ?不过只给你参考 ,你还可再改 ,改好了重新录音 。今天我有外事任务 ,再见!”

周总理如此关心《采茶舞曲》 ,这使周大风感动不已,终生难忘 。这两句歌词改得好,此后就换上了总理修改的新词。

周总理还经常推荐外宾观赏《采茶舞曲》。1971年春天,总理陪同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到杭州参观。会作曲的西哈努克指定要看《采茶舞曲》。当时正处于“文化大革命”,该舞曲和周大风都是被批判对象,因为总理点名,造反派也无法抗拒,按总理指示,《采茶舞曲》被安排在欢迎队伍中演出,西哈努克在宾馆看台上看了数遍才过瘾。

倡导中南海开会喝茶交钱,在杭州一天只泡一杯茶

周总理廉洁自律,从点滴小事做起的高风亮节也体现在饮茶上。

据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工作人员、周恩来卫士等人回忆,大概在国家困难时期1962年前后,由周总理倡导,刘少奇赞同、支持,规定在中南海开会喝茶、吃饭要交钱、交粮票。开始时,中央领导同志开会喝茶一杯一毛钱,没带钱的先记账,下次来时补交。不交钱只能喝开水。因此工作人员打电话通知一些领导开会时,会特别提醒对方别忘了带零钱和粮票。

山西昔阳县大寨村原国务院副总理陈永贵故居,珍藏着主人在中央以及在村接待站留下的多张生活费收据,其中一张是上述规定的物证。该收据未记时间、盖有据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西皇城根南街九号财务专用章的收据,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陈永贵被简称“贵同志”,金额为0.10元,见下图:

当时中共中央办公厅、人民大会堂等部门均按此规定执行。陈永贵故居珍藏的另一张盖有中共中央办公厅警卫处办公室的收据,记载了1977年4月12日,交餐费、烟、茶费8元5角,其中茶费为1元5角,见下图:

曾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吴桂贤,到中央工作后,工资没变,一直是67.2元,当时陈永贵的工资应该与她差不多。吴桂贤经常去中南海开会,当时喝龙井茶,每次收费3角,月终结算。会议多,这笔茶水费开支不少。因经济拮据,她只能推说不爱喝茶。

据著名作家王蒙回忆,1982年秋,他当选为中共中央候补委员,曾经去中南海勤政殿列席中央书记处会议,当时一小包龙井茶已调整为五角钱。他因忘了带钱,还是时任广播电影电视部部长的艾知生替他代付茶钱。

无论在中南海、人民会堂用茶,还是到外地工作时饮茶,周总理留下了很多喝茶付钱的佳话。一次,他到广州工作,服务员给他上来茶水,他按例交钱,服务员不肯收钱,说没法入账。总理批评他们说:“我在北京刚签了字,不许招待烟茶,现在你就给我上茶,还不收钱。以后还怎么执行?”

据相关报道,中南海开会喝茶交钱的“铁规”,直到1982年年底才取消,前后达20年。

据原杭州刘庄(今西湖国宾馆)招待所副所长杨忠芳回忆,他接待过周恩来总理数十次,最难忘的是周总理喝茶规矩。虽然周恩来总理喜欢喝茶,但到招待所,一天只准泡一杯。有一次,他看到总理杯里的茶水已看不到茶色,都变成白开水了,想为总理再泡一杯。总理摆摆手说:“咳,还可以喝嘛,再泡就浪费了。”

与毛主席一样,周总理每次喝完茶,也会把茶叶吃掉。

——End——

作者:竺济法丨弘益茶道美学撰稿人

茶文化、家谱学者,《农业考古·中国茶文化专号》顾问,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华茶通典·人物典·元明清卷》主编,宁波东亚茶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已出版茶文化、传记、家谱等著作十多种。

•本期编辑✎ 二珊,

•部分配图源自网络

•参考文献政协杭州市西湖区委员会编.2006.龙井问茶·西湖龙井茶事录.杭州:杭州出版社

人民网: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南海里的紧日子:开会喝茶要付费

心中的丰碑-----京都岚山周恩来总理诗碑背后的故事(43)

宁都会议,错误地批判毛泽东。会议开始时,有着上海"临时中央"支持的后方首脑占了上风。任弼时、项英、顾作霖对前几次反"围剿"中起过决定作用的毛泽东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发言气势逼人,"开展了中央局从未有过的反倾向斗争"。会议过程中,前方中央局成员发言主张结合前线实际来贯彻中央指示,毛泽东坚持9月26日训令的观点,不同意红军离开苏区出击敌军。会议几乎被后方中央局成员所控制,形成了一边倒的局面。他们对毛泽东进行了错误的批评和指责,认为毛泽东提出的"诱敌深入"方针为"专去等待敌人进攻的右倾主要危险"、"表现对革命胜利与红军力量估计不足"。会议集中批评毛泽东为代表的"积极防御战略",大力推行"左"倾"积极进攻路线"。多数与会者还老账新账一起算,把毛泽东反对攻打赣州等中心城市,在赣州战役失利后主张红军向敌人统治较弱、党和群众力量较强的赣东北发展的意见,指责为对"夺取中心城市"方针的"消极怠工",是"纯粹防御路线"。认为攻打赣州"依据当时情况是绝对需要的","攻赣本有克城之可能"。攻赣未克,只是因为毛泽东拒不执行"积极进攻路线"、"遂未坚决部署",才致如此恶果。

会上受到点名批评的毛泽东不停地吸着烟,一脸严肃,态度镇静。毛泽东在原则问题上是从来不让步的,对来自"左"倾冒险主义者的无端指责,他毫不妥协,据理反击,冷静地分析了整个战场的形势,说明红军早应执行向赣东北发展的方针,以利于粉碎敌人的"围剿"。

毛泽东话音刚落,后方一位首脑拍着桌子站了起来:"我不同意毛泽东同志的意见,他对形势的分析与战略方针的设想是不符合实际的,对错误承认和了解不够!"许多人在"左"的错误的压力下沉默了,不敢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这时,原"三人团"的成员、红军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勇敢地站了出来,明确表示了自己的态度:众所周知,我也是四中全会后中央派来苏区工作的,我对中央指示也一直是服从和执行的。但是我从几次反"围剿"的胜利中,以及从攻打赣州的教训中,逐步认识到毛泽东同志的思想主张是符合红军和苏区实际情况的,他提出的战略思想和战术原则,已被实践证明为行之有效,他的指挥决策也一再被证明是正确的。即将开始的第四次反"围剿",正需要毛泽东这样的指挥者和领导人……

周恩来从南城广昌前线飞马赶来参加会议。他作为中共苏区中央局最高首长,显然要担任"裁判"的角色。周恩来采取了调和双方的立场。他首先以温和的态度,批评前方领导人"有以准备为中心的观念,泽东表现最多,对中央电示迅速击破一面开始不同意,有等待倾向"。另一方面,他又指出后方中央局个别同志对毛泽东的批评过分了。会议在毛泽东是否继续留在前方指挥作战问题上发生了尖锐的意见分歧,后方中央局成员提出毛泽东回后方,负中央政府工作责任,前方由周恩来负战争领导的总责。

周恩来从大局出发,竭力维护和支持毛泽东,力主毛泽东留在前方指挥作战,认为"泽东积年的经验多偏于作战,他的兴趣亦在主持战争","如在前方则可吸引他贡献不少意见,对战争有帮助"。坚持主张毛泽东留在前方,并提出可供选择的两种方案:"一种是由我负主持战争全责,泽东仍留前方助理;另一种是泽东负责指挥战争全责,我负责监督行动方针的执行。"这两个方案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要毛泽东留在前方,而不同意将毛调回后方。朱德、王稼祥也不同意毛泽东离开前线。但是,因为与会多数人认为,毛泽东"承认与了解错误不够,如他主持战争,在政治与行动方针上容易发生错误"。

会议结束后,根据临时中央的指示,后方中央局借口毛泽东身体不好,撤销了他刚刚恢复的红一方面军总政委的职务,调他回后方主持中央政府工作,并于10月12日以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名义公开了毛泽东离开红一方面军总政委工作岗位的消息。毛泽东最后一点兵权,竟然在最需要他的紧急关头被剥夺了。

参考文献

· 《岚山的周恩来》(法政大学教授王敏 著)

·《邓颖超访日散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张云方)

·《一衣带水·中日邦交正常化后中日关系之回顾》

(旅日华侨中日交流促进会 编)

·《温家宝总理访日》(中国新闻网2017年4月13日)

·《10国前政要论“全球公共伦理”》(人民出版社 2017年)

·《一个日本人眼中的邓颖超》(西园寺一晃 著)

·《亲历与见闻----黄华回忆录》(黄华 著)

·《揭开中日建交幕后的故事》(中国前驻日大使 徐敦信)

·《周恩来 一个光荣而不朽的名字》(人民网 2018年3月2日)

·《红墙里的领袖们——邓小平实录》(于俊道 著 工人出版社出版)

·《世纪风采》(人民网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一代伟人的情感魅力出少年》(摘自《天津日报》作者 王炳银)

·《上野樱花烂漫的时节·访日纪事》(黄檗文化促进会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