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场朱德旧居

况场朱德旧居

AA级旅游景区

况场朱德旧居陈列馆位于四川省泸州市交区况场镇,是-护国战争时期驻泸州的旧居,占地15亩,建筑为清代民居,面积3000平方米,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1916年护国战争开始,-随蔡锷从去南入川,在泸州市郊与袁世凯军队展开决战,史称“护国之役”,袁世凯卒毙于护-一击之余,护国战争写进了中国近现代革命战争史的重要篇章,-在“护,况场朱德旧居,况场朱德旧居简介,况场朱德旧居-泸州市江阳区况场朱德旧居旅游指南

朱德旧居陈列馆

朱德旧居位于四川泸州江阳区况场镇,是朱德护国战争 时期驻泸州的旧居,占地约12000平方米,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展示朱德在泸业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专题陈列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AA级景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况场朱德旧居原为“陈家花园”,是当地一陈姓乡绅的私家庄园,始建于清道光26年(1846年)。据了解,民国七年(1919年),泸州匪患成灾,朱德率部清乡剿匪,开展大规模的清乡剿匪运动,其指挥部即设于此。护国战争开始后,朱德随蔡锷从云南入川,在泸州纳溪棉花坡与袁世凯军队展开决战,史称“护国之役”。

朱德在“护国之役”中立下辉煌战功,袁世凯统治覆灭后,朱德升任靖国军旅长驻节泸州近六年。他保地方社会平安,铲除地方土匪恶霸势力,恩德普泽泸州大地,人民有口皆碑。同时期,朱德与地方名士结社吟诗,探索救国救民真理,写下了大量富有革命激情的诗文。

追寻先辈的足迹,探访南昌朱德军官教育团和朱德旧居

岁月峥嵘,军旗猎猎。南昌的“英雄城”的名号不是自己安上去的,它是由无数个英雄、无数个革命遗址堆成的,随手拎一个红色旧址出来,都是国字号的。

这种红色景点,每去一次,心中的红旗便飘扬一次。

朱德军官教育团旧址,南昌的一个红色景点,位于南昌的主街八一大道上,与某警备区一墙之隔,与二附医院一巷相对,不过要找到它并不很容易,主街上只是上图的这个牌坊,牌坊下由于在修地铁已围了半边。

从牌坊走进一条不宽的巷,百米外的右侧便是朱德军官教育团旧址,早在清末这里即是清政府训练新军的机构,后改为江西陆军“讲武堂”。这门口的柱子是不是罗马柱的样子,那个时代建的房子不差啊。

1927年初,北伐战争迅速推进,革命运动风起云涌,当时驻江西的第三、第九两个军都是滇军,朱德在滇军中的威望很高,我军根据这种情况,决定派朱德到南昌创办国民革命军第3军军官教育团,此团名义上隶属于第三军,实际上由我党直接领导,学员一千一百多人。

军官教育团旧址在抗日战争期间曾大部分被毁,新中国成立后几经修缮,按原貌恢复了朱德办公室、卧室、会议室等,并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54年,朱德来到南昌,亲临旧址,他在当年使用过的办公桌上,挥毫写下“发扬革命优良传统,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题词。1956年,旧址开始对外开放。

以前的军官教育团占地很大,后来被某警备区、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各占了一块。

从朱德军官教育团旧址出来右走百米,左拐个弯则就到了朱德旧居。

旧居位于苏圃路与花园角街交汇处,坐西朝东,青砖灰瓦,是典型的江南民居没错。解放后由房管局管理,里面住了几户居民。1965年4月,郭沫若来到南昌建议恢复“朱德南昌旧居”。之后,“文化大革命”发生了,恢复工作被搁浅,直到1976年才正式启动。

两幢楼并排而建,一幢是二十军军部办公室,另一幢是朱德的办公室兼卧室,两幢楼在里面是相通的。

看上去两幢楼都是砖木结构,估计是一张施工图纸建的,外面有两扇大门,门楣上悬着雕花飞檐,雕花飞檐记载着岁月的痕迹,也凝固着历史的风云。临街的门楼上,弹痕至今沥沥在目,保护得很好。

我轻提脚步跨入屋门,往事翻涌而起。

走进去看到有两个天井,还是当年的天井,可以仰看阳光。

中国有多处朱德旧居,有南昌朱德旧居昆明朱德旧居、泸州朱德旧居等。此外,朱德同志也曾在井冈山瑞金延安北京等地较长时间居住过。眼前的朱德旧居位于南昌市花园角2号,1926年12月朱德受党的指示来到南昌,包租了花园角2号,利用国共合作的形势创办了军官教育团。

我尽力屏息敛气,唯恐惊扰小楼的清静。旧居一楼北侧是朱德的卧室,一床、一桌、一椅而已。

我久久伫立,渴望拾起历史深处的身影,而南、北前房及正房是警卫员的住房。

二楼北侧是郭沫若的住房,1927年3月31日,脱离蒋介石的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副主任郭沫若寓居于此,写下檄文《请看今日之蒋介石》,痛斥蒋氏的反共、反革命罪行,指出蒋介石过去是假革命,现在是反革命。先生目光如炬,他从蛛丝马迹中敏锐地意识到,一场关乎中国前途命运的风暴就要到来。

这里陈列了不少当年的珍贵文物,还有部分复制品。

个旧居周恩来也住过,话说1927年7月下旬,周恩来肩负着组织和领导起义的重任,从武汉来到南昌的第一天就来到这所住宅,朱德亲自下厨炒了几个小菜招待,当晚周恩来住在厅堂,与朱德秘商起义大计。

在旧居里参观,不免让富龙我探究起这里发生过的波澜壮阔的往事。

时间再次回溯到90多年前。

在八一南昌起义战斗打响前,朱德根据起义的作战计划,完成了一项特殊的任务——设局拖住敌团长。

7月31日下午,朱德在久负盛名的南昌佳宾楼宴请款待南昌的敌军团长、团副等人。

这顿饭吃到晚上9点钟,然而此时距离预定的起义时间还早,朱德遂又提出到大士院32号打麻将。朱德计划让他们打到午夜,因为那时暴动已经开始了。

可是,计划赶不上变化,意外发生了。

就在这时,一名副营长忽然慌慌张张地推门进来,悄悄告诉军官们一些话。军官们立刻焦躁不安起来,彼此相顾说:“我们得立刻回军营去。”

他们纷纷离席而去,朱德不能强留,以免生出猜疑,其中一个军官临走还贴着朱德的耳朵说:“今晚恐怕有暴动!”

朱德待客人散尽,急速赶到起义指挥部。情况万分火急,原来是一个副营长叛变通敌了。坊间传闻当时朱德扣押了这些军官,没这回事。周恩来同志听完朱德的陈述后当机应变,起义提前两小时打响。

震撼世界、影响中国的事就这样发生了。

一个人如果没有进过几个红色景点,怎么能称得上根正苗红,让我们都来当一回红粉吧。

南溪朱德旧居的“前世今生”!

朱德旧居展陈项目

不仅是南溪红色文化挖掘和传承的体现

也是南溪文化旅游品牌彰显的重要载体

眼看着离开放日期越来越近

工程到底进行到哪一步了呢?

这就带大家走近朱德旧居

了解一下它的“前世今生”

旧居新貌

近日,记者来到官仓街朱德旧居,看到工人正紧张有序地进行各项收尾工作,馆内已是焕然一新。目前,展厅的布展基本结束,灯光、监控也已调试完毕。

其中,场景还原展厅中的生活用品(床、椅、桌、柜等)开始陆续进场摆放,消防管道、无线AP等正在安装。

据介绍,为保证朱德旧居能如期对外开放,工人们按照“时间服从质量”的原则,加班加点,按照进度时序有序推进项目各项工作。

“前世”记忆

1916年,朱德随蔡锷将军入川护国讨袁,驻防泸州。次年6月,与南溪进步女青年陈玉珍结婚,在南溪居住长达6年之久。朱德旧居位于南溪区南溪街道官仓街34-36-38-40号(原103号),原是陈家私宅,是陈玉珍的父亲陈芳洲、大伯陈芳敏的居所,是陈家从乡下进城后置办的房产,集居住和制糖作坊于一体。

旧居前店后宅,大门临街,属清末民初川南砖木结构庭院式民居风格建筑。复合式四合院布局,木结构单檐硬山顶,小青瓦屋面,穿逗梁架,木质板壁,隔扇花窗,面阔22.5米,进深52.5米,两侧设封火墙,总占地面积1482.56平方米,建筑面积1691.26平方米。整个建筑布局巧妙,结构严谨,保存较为完整。

在这里,有朱德忙碌一生中与家人、朋友难能可贵的天伦之乐;在这里,有朱德曾经探索救国救民、学习共产主义真理的历史瞬间;在这里,有朱德早年曲折的心路历程;在这里,不仅展现着朱德曾经的伟大与平凡,更讲述着朱德作为一个平凡人的喜怒哀乐。

朱德(左)与孙炳文

在南溪6年的生活学习中,朱德思想发生极大转变,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1922年6月,毅然摆脱了军阀的羁绊,与孙炳文一道旅欧留学,寻找革命真理,从此走上革命道路

“今生”岁月

朱德旧居见证了朱德在川南地区战斗、学习、生活的历程和陈玉珍及其家庭对朱德重大抉择的支持,是朱德不断学习认识,从旧民主主义革命思想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的转折地。所以,旧居具有极高的保护价值和研究价值。2003年,中共宜宾市委、宜宾市人民政府公布南溪朱德旧居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7年6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为传承南溪红色基因,充分发挥南溪朱德旧居缅怀先贤、教化后人的爱国主义功能,再现朱德在南溪的岁月,2016年,南溪区委、区政府投入近200万元启动朱德旧居整体修缮工程,将旧居修葺一新,工程于2017年11月竣工。

2018年4月,南溪朱德旧居陈列展示项目工程正式启动,按照历史真实性对旧居进行生活场景还原,并在旧居开设“一息承肩总未休——朱德在南溪”主题陈列展,供大家缅怀、学习和参观。预计2019年元月中旬正式免费对外开放。届时,南溪朱德旧居将对弘扬红色文化和优良家风起到积极推动作用,成为展示南溪的又一张城市文化名片

期待着工程早日完工,我们能再次走进朱德旧居,踩着青石板,循着一件件展品、一张张照片,瞻仰伟人风采、缅怀先烈功绩、聆听历史回音!

觉得不错请分享!

设星标

来源:南溪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