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寨

岩石寨

位于宁化东北部的水茜乡境内,距宁化城区29公里,是一处人迹罕至的丹霞地貌区。北为蕉坑村岩石寨景群,距水茜约1km,面积约2km2。主要由晚白垩系沙县组红色砂砾岩、砾岩组成。经流水侵蚀,风化剥落,重力崩塌等外营力作用,形成了雄伟的山峰、长城似的岩墙,圆形的岩柱和陡直的赤壁等。沟谷溪流为闽江源之支流。河床呈"石槽"型,三面均为岩石,成为独特的"人造"梯形断面河,河上架有古建筑的风雨桥(屋桥)。组成了雄峰、赤壁、绿水、青山、屋桥的水墨丹青画。南为沿口村破溪寨景群,距水茜约2km。区内由笔架山、摇蓝寨、鹅卵寨、潭坑寨组成的峰丛、岩堡、赤壁、深切沟谷曲流等丹霞地貌景观。与溪流、水库、绿树相映成趣,其中的丹崖回音壁,产生的回音,久久在空谷中漂荡。

凯里石龙寨景区 凯里市千年岩寨景区

1. 凯里市千年岩寨景区

作者简介

张凌波,曾用名张华,笔名郁波、琴弦等,苗族,贵州省凯里市湾水镇岩寨村人(芭丹觏)。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民俗学会会员。

2015年6月毕业于西南大学文学院,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供职于凯里市赏郎中学。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发表作品。作品散见于《杉乡文学》、《夜郎文学》、《散文诗》、《散文百家》、《民族文学研究》等刊物。

曾获贵州省首届大中学生中华诗词大赛大学专科组一等奖、第二届“飞龙雨杯”黔东南州校园文学主题征文竞赛教师组一等奖、第六届“飞龙雨杯”全国文学征文大赛二等奖、《散文选刊》全国散文奖三等奖等。散文《芦笙响处是故乡》和《芦笙情思》2016年、2017年先后被选为黔东南州七年级、四年级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试题。

闲时喜欢听点民乐,吹吹笙箫,抚抚琴弦。洞箫、竹笛、芦笙、吉他,都是我喜欢的乐器,而以芦笙为最。

那或许是因为,芦笙与苗族有关,与生我养我的苗山苗水有关,与少年儿童时代的生活经历和记忆有关,与苗寨山乡浓浓的乡情有关。

芦笙,古称卢沙或瓢笙,苗语称为“给”。它起源于古代苗族先民,是苗族历史文化发展的见证。在我国古代的诗歌总集《诗经》的《鹿鸣》篇里有这样的诗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诗里描写的“笙”即“芦笙”,这充分说明了苗族芦笙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苗族在不断迁徙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芦笙文化体系,并在苗族文化中占了主导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说,苗族文化就是芦笙文化。

芦笙是代表苗族文化的一种符号,是苗族的象征,是表达苗族人民思想感情的纽带,是苗族人民奋发向上的精神支柱。

因而,芦笙被苗族人民视为密友良伴,苗家男子人人会吹,女子个个能舞。也有人说芦笙是苗族的命根子。

的确,不论苗族迁徙到哪里,芦笙总与他们相伴,就是已经迁徙到东南亚甚至大洋彼岸的美国的苗族人,芦笙仍然成为他们节日团结联欢不可缺少的民族乐器。可以说,只要有苗族人的地方,就有芦笙。

苗族民间有句谚语:“芦笙一响,心里发痒。”

苗族人民如此钟爱芦笙,是因为几千年来,芦笙一直伴随着苗族人民的生活和斗争,诉说了苗族人民的苦难,发出了苗族人民的呼声,表达了苗族人民的美好意愿,倾吐了苗族人民的欢乐。

在苗族人心里,笙歌就是天籁。

我的家乡湾水镇,位于贵州省凯里市北部、清水江上游的重安江两岸,因河水形成几道“S”型流经全镇,故名湾水。那里传统节日繁多,民族风情浓郁,地方文化多彩灿烂,是芦笙节的故乡。

岩寨村是我出生的地方。我们那个村子,坐落在群山怀抱和绿水环绕之中。它位于湾水西北角,离镇上五六华里。

全村共有六百多户,三千余人,是湾水最大的一个苗寨。和所有的苗寨一样,我们村也有一个芦笙场,在村东的一个平坝上。每年大年初二开始,村里都要举行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芦笙会(苗语称芦笙会为“基别”,即汉语爬高坡之意,苗族称看芦笙会为“秀给”),吹起芦笙跳起舞,欢度春节,一般要连吹三天。

初二这一天,憋了一年、早就心痒手痒嘴痒的年轻后生们纷纷拿出自己那把尘封已久的、心爱的金芦笙,擦得光亮光亮,欢天喜地吹起来。

“秀阁略,秀给哩,秀给哩……嗡嗡”,雄壮洪亮的芦笙声在云天 山水间传递着,一波一波的,荡漾开来,似乎散落着,又凝结成无数股,在空中,在山谷里盘旋。

芦笙不仅音质优雅动听,而且音传很远,一支芦笙队一齐吹奏,几十里外都清晰可闻,悠远而绵长。前音未息,余音仍在,后音又继,置身其中,感受不亚于一个交响乐队在演奏。笙歌重重的敲击着乡亲们的心扉,软软的敲击着孩童们的憧憬。

这芦笙声一响,十村八寨的乡亲们便知道哪村哪寨要举行芦笙会了。苗寨一般住得比较分散,隔山又隔水,这芦笙声便是一种召唤。

不需要上门相邀,也无须发帖通知。主寨的一通芦笙吹罢,附近村寨的芦笙手们便会组织起芦笙队前来串寨玩年,云集芦笙场,一起狂欢。

而远近一些村寨的苗族男女老幼也都会兴致勃勃地赶来看热闹,同时也跟着嘻嘻哈哈地跳起芦笙舞。平时寂静的苗族山乡,顿时汇成芦笙歌舞的海洋,满山遍野。

芦笙场上,芦笙队吹奏出一支支优美动听的乐曲,芦笙曲调此起彼伏,和谐协调,悠扬洪亮,气势磅礴。

吹到兴致之处,芦笙手们还会一边吹,一边熟练地做出倒立、滚翻、吊挂、倒背、爬竿、叠罗汉等高难动作。而芦笙队的后面则是穿戴着银角、银帽、银梳、银锁、银环、银项圈、银佩带的姑娘媳妇们,她们踏着时而欢快,时而舒缓的乐曲节奏,翩翩舞蹈。

跳舞的姑娘们银饰辉映,银铃清脆,个个如花似玉,叫人眼花缭乱。那几日,芦笙声、欢笑声、嬉闹声在村庄上空飘扬。这哪里是一个村寨的节日,简直就是苗乡人共同的节日。

串寨玩年的芦笙手和姑娘们,不论走到哪村哪寨,不论有无亲故,也会受到当地村民的热情款待,有的可以夜不归家,一寨一寨地串玩,直到年节过完,芦笙堂关闭。

那阵阵笙歌,仿佛是在告诉人们:春耕季节到了,要玩,就舒心畅意地玩几天;玩饱了好收心,专心专意地做活路种庄稼,争取当年有个好收成,明年有粮能待客。

老一辈的常常告诫我们说,到了芦笙节,要吹芦笙,“芦笙不响,五谷不长”;过了芦笙节,就不能再吹芦笙了,再吹就会“芦笙再响,五谷不长”了。

芦笙一响,最高兴的就是我们这些小孩子了。我们憧憬芦笙声,有芦笙声就有热闹,哪里有热闹,我们就往哪里钻。

苗族芦笙会,除了吹奏芦笙、跳芦笙舞外,往往还举行斗牛、赛马、斗鸡、斗鸟、打篮球等活动。而百货和各种饮食摊贩的叫卖声在芦笙节期间也此起彼伏,给节日更增加了热闹气氛。我们这些小孩子此时最精神了,脚步也是最快的。

人聚集多了,小小的我们就在人群里拼命的挤来挤去,如一条条在水中游动的鱼。一会儿在村东头看芦笙,一会儿到村西头看斗鸡、斗鸟,一会儿去村中看篮球比赛,一会儿跑河滩看斗牛、赛马。有时,还会溜到田间地头或游方坡上,偷偷看阿哥阿姐们游方(苗族称男女青年谈情说爱为“游方”),听阿哥阿姐们对山歌、唱情歌。

玩够了,跑累了,就会磨着阿爸阿妈要些零花钱,买些糖果,解解嘴馋。那些天,我们感觉自己成了世上最幸福的人,别提有多高兴了。

那时侯,往往一个村寨庆祝活动才结束,另一个村寨的庆祝活动就又接着开始了。周边的几个寨子轮流下来,也就到元宵节了。

而每年的元宵节,镇上都会举行规模更大的、统一的芦笙会,形式更加丰富多样,内容也更加丰富多彩。届时,苗族姑娘们穿起节日的盛装,小伙子们手捧着金色的芦笙,约同亲朋父老,争先恐后涌向湾水镇上,欢度一年一度的芦笙节,人数往往达到三四万人之多。

芦笙场 街上、田间地头、沙滩上、山坡上、大桥上,熙熙攘攘,人山人海,一望无际。绚丽耀眼的民族服饰和五颜六色的彩旗被阳光照得鲜艳夺目。

节日的夜晚,村村寨寨电灯明亮,家家户户亲朋满座。人们未着长方条桌,歌答歌问,谈古论今,频频举碗,不醉不休。

在村口寨外,时不时传来婉转悠扬的笙声,含情绵绵。姑娘们闻声,就心领神会,寻着笙声来到相会的地方。

在这美丽而多情的夜晚,姑娘们会羞涩地缓缓取下花带,在阿哥的芦笙管上打了一个连心结,然后依偎在阿哥身旁,轻轻地唱着、诉着。

曲曲芦笙恋歌,融化了阿哥阿妹的心,美满幸福的姻缘就在那芦笙曲中订下了。

正月的苗乡,沉浸在节日的欢乐里。就这样,在芦笙声里,我们度过了童年,度过了少年。

到了城市里,芦笙声却再也听不到了,我也习惯了那同事见面点头的微笑,见识了对门不相识的尴尬。但心中不免有点失落。

然而年轻时不懂乡愁,总希望能够到离故乡更远的地方去学习、工作。殊不知,人离故乡越远,心离故乡越近。一路走来,故乡就一直装在心里了。

年关将至,不知不觉间,自己阔别故乡已经有十几年了。今年春节,无论如何,也得回老家陪父母过个年,同时也让儿子听听爷爷奶奶讲芦笙的故事。这样想着,仿佛就听到芦笙的召唤了。不知怎地,忽然感觉心里想流泪。或者这是触动了那小时的记忆,或者是因为那里还有浓浓的乡情。

你听,芦笙场上芦笙响了,那悠扬悦耳的旋律,使人心动,让人陶醉,就连大地山川都开始动情了。

你看,芦笙场上是歌舞的海洋。芦笙悠悠,吹奏不尽苗寨山乡浓浓的风情;歌舞翩跹,诉说不完缠缠绵绵的相思相恋的爱情。

我陶醉在这悠扬的笙歌,飘扬的飞歌,婉转的酒歌,缠绵的情歌之中了。这些歌声时时回荡在我的脑海,犹如源源不断的山泉,滋润着我的心。

芦笙响处是故乡,只要回到故乡,就可以聆听天籁了……

2. 凯里市千年岩寨景区电话

10、三江石门冲景区

石门冲自然生态景区位于广西省柳州市三江县丹洲镇东风民族村。2004年对外开放,古朴典雅的寨门,侗族木楼休闲山庄与原始自然生态浑然一体。山庄设有客房、娱乐室、会议室和餐厅,可供80人左右享用,景区面积5000多亩,自然生态保护完好。有植物1100多种,其中有红豆杉、楠木、兰花、山茶花等60多种国家一、二级保护的名贵植物;有娃娃鱼猴面鹰、野猪、野兔等60多种国家珍稀野生动物经常出没入山林之中。

9、和里三王宫

和里三王宫是侗族人民为祭奠夜郎国王竹多筒的三位太子而修建的庙宇,建于明嘉靖年间,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整体布局为古代汉族宫廷式建筑,但戏台、偏舍等又采用侗族穿斗干栏式构造,是一座典型的具有汉侗建筑艺术特色相互融合的建筑物。其附属建筑人和桥,建于清光绪二十四年,为方便善男信女进宫朝拜而建,桥基采用石拱式,桥体为侗族传统穿斗干栏式空间结构,包含了侗族塔阁式鼓楼建筑风格,是一座具有侗族特色拱形风雨桥。两者2009年被列入广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三江县产口景区

三江产口景区以1300多年的“古榕王”闻名于世,不仅被当地的百姓视为护佑村寨的“树神”,每逢大小节日和重大活动,产口村及周边寨子的村民,都要给“树神”添挂红彩,在榕树底烧香祈福,祈祷平安、吉祥、如意、幸福,甚至不少外国摄影师对“古榕王”也情有独钟。

7、柳州三江甜水寨旅游度假景区

甜水寨旅游度假景区位于广 三江县斗江镇周牙村读论屯,地处三江县东部。毗邻209国道,距三江县城15公里,交通便利,是国家级3A景区。春季踏青、夏季观瀑、秋赏红叶、冬雪寻梅,在这四季的轮回变换活动中,游客可亲身观赏不同季节的美丽风光、聆听山歌的美妙和体验三甲侗人独特的“相亲”风俗。

6、三江县冠洞景区

冠洞景区是国家3A级景区,位于林溪乡冠洞村中部,距县城27公里。是体现侗族集体做客文化活动的一个重要景区。通过“月也”活动,以拦路、迎宾、芦笙踩堂、百家宴、对歌、讲款、多耶、坐夜等民俗风情为特色,通过双方对唱拦路歌、河歌、情歌、酒歌,以及多耶、讲款,琵琶弹,赛芦笙,唱侗戏等,展示各方的才智,让游客一饱侗族文化大餐,并以迎宾较高的礼仪――侗族百家宴把侗族文化推上高潮。

5、马胖鼓楼

马胖鼓楼,位于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八江乡马胖寨,距县城26公里。1963年2月被列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马胖鼓楼是广西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鼓楼,也是全国仅有的三座“国宝”侗族鼓楼之一。楼高15米,长宽11米,共9层。层层叠架,重瓴飞檐,如雄鹰展翅。楼檐雕龙绘凤,画花饰锦,细致精美。楼顶尖处,塑有象征吉祥的千年鹤。

4、程阳永济桥

程阳风雨桥,又叫永济桥、盘龙桥,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县城古宜镇的北面20公里处林溪镇,是广西壮族地区众多具有侗族韵味的风雨桥中最出名的一个,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程阳风雨桥是典型的侗族建筑,这座横跨林溪河的木石结构大桥,建于1912年,河中有五个石砌大墩,桥面架杉木,铺木板。桥长64.4米,宽3.4米,高10.6米。据有关资料记载,该桥与中国的石拱赵州桥、铁索泸定桥及杜撰的"罗马的钢梁诺娃上的沃桥"齐名,为世界四座历史名桥之一。

3、柳州市三江县大侗寨景区

三江大侗寨景区位于三江县城,从柳州乘车往北行驶200公里,进入位于湖南、贵州、广西三省毗邻地带的三江侗乡,临河沿溪一带,会有许多极 富民族特色的民舍木楼,这就是保留完整的侗乡民居,它们带有浓郁的传统民间文化和神秘色彩,令人向往。 景区内主要景点包括木构建筑侗乡鸟巢、被誉为“世界第一鼓楼”的三江鼓楼、长度和规模均为世界之最的三江风雨桥,以及侗族历史文化碑廊、月亮街、三江奇石城、多耶广场等景点。这些具有侗族建筑特色的标志性景点,构成了精美绝伦的三江大侗寨。

2、柳州市三江县丹洲景区

三江县丹洲景区位于三江、融安、融水三县交界209国道旁,处在融江河中四面环水的一座小岛上,是三江侗族自治县明、清、民国时期古县城所在地。今尚存广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代古迹丹洲书院、闽粤会馆、东门城楼、北门城楼、古城墙、怀远县城石刻地图等著名景点。抗战期间,包括社会学大师费孝通、著名文学家鲁彦在内的众多文人墨客、专家学者集聚丹洲,使丹洲名噪一时。是集古镇风光、农业生态田园体验、农家餐饮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农业类人文风景旅游区。

1、三江程阳侗族八寨景区

程阳八寨景区在广西与湖南、贵州接壤的三江县境内,有八个连成一片的侗族山寨,不仅完好地保存着侗族的木楼建筑、服装饰品、歌舞文化、生活习俗等古老传统,而且在与现代生活交融中继续发扬光大,成功地发展为令人流连忘返的旅游新村,这就是三江侗族自治县程阳八寨。 程阳八寨距三江县城19公里,由马安寨、平坦寨、平寨、岩寨、东寨、大寨、平甫寨、吉昌寨八个侗寨组成, 面积12.55平方公里,居民2197户共9701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程阳永济桥景点就坐落在程阳八寨旁的林溪河上。

3. 凯里苗寨风景图片

黔东南地区,少数民族大量聚集之地,不管是在外在的服饰还是内在的文化方面,都和其他地区风格迥异,带上你好奇的内心,来欣赏东南首府凯里的地标性景区吧

民族文化宫

建筑物的独特、山水的秀丽、风的柔和、花的芬芳共同组成了凯里民族文化宫,这个集民族文化传承、商业贸易、旅游休闲为一体的文化园彰显了生态文明与民族文化的特色。

风雨桥、鼓楼等特色建筑物体现了少数民族文化内涵。

内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向世人展示了少数民族服装、乐器的独特之处。

民族风情园

2013年正式开园的民族风情园展示了黔东南苗族侗族民族文化的地方特色,向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展示内容了民族文化、餐饮、少数民族歌舞、民族特色医药养生等内容。

依山而建的风情园以苗、侗族特色“干栏式”(双层建筑,上层住人,下层住家畜或堆放杂物)建筑为主,沿山坡而建的居住地,是最为典型的少数民族聚集地模样,呈现出了少数民族村落的特点,民族文化风情园已经成为了黔东南地区典型的地标性风景园区。

雷山西江千户苗寨

作为少数民族聚集地的黔东南,当然少不了少数民族村落,而雷山县,就拥有着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西江千户苗寨。

由十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形成的西江苗寨是保存苗族传统生态文化完整的地方。

黎平肇兴侗寨

位于黎平县的肇兴侗寨是全国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被称为“侗乡第一寨”,这里不仅可以切身体验侗族文化的传承,还可以亲临其中,特别是在“抬官人”等重要活动中显得热闹非凡。

鼓楼是侗寨建筑物中典型代表,肇兴侗寨被誉为“鼓楼文化艺术之乡”,其鼓楼在全国侗寨中绝无仅有,外观、高低、大小、风格各异,十分壮观,被载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4. 凯里岩寨村

城西街道:北京西路社区、龙溪社区、高溪社区、未来城社区。

大十字街道:永乐社区、市府社区、苹果山社区、和谐社区、南山社区、金山社区、金井村。

西门街道:梁子巷社区、大阁社区、光明社区、西门居委会、州府社区、大桥路社区、龙头村。

洗马河街道:文化社区、振华社区、南丰社区、东门居委会、桐荫坪村、金九村、新岩村。

湾溪街道:龙井社区、清水江社区、岩头河村、平茶村。

鸭塘街道:凯化社区、重兴居委会、鸭塘村、三江村、红岩村、清新村、中坝村、四联村、马安村、高泉村、翁堤村、翁义村。

开怀街道:上马石社区、棉席村、塘寨村、党果村、开怀村、悦来堡村、薅支坪村、龙井村、寨瓦村、养朵村、挂丁村。

三棵树镇:三棵树居委会、挂丁社区、平寨村、南花村、平乐村、小乌烧村、大乌烧村、摆底村、南高村、格细村、朗利村、长青村、格冲村、平丰村、板新村、浪寨村、欧瀑村。

舟溪镇:舟溪村、舟南村、里禾村、营盘村、新光村、石青村、果园村、枫香村、曼洞村、情郎村、大塘村、新中村、青龙村。

旁海镇:旁海居委会、旁海村、翁省村、水珠村、旧寨村、水寨村、大溪村、屯寨村、白云村、联巩村、和谐新村、香河村、翁项新村、清江村。

湾水镇:湾水居委会、湾水村、江口村、王司公村、岩寨村、岩庄村、格种村、米薅村、长坡村、洪溪村、翁当村、里仁村、鱼良村。

炉山镇:清平社区、城关村 、海星村、甘坝村、洛棉村、新堡村、平初村、伟勇村、大牌坊村、环西新村、紫荆村、新华村、百官村、龙洞村、大良田村、百兴村。

万潮镇:万潮居委会、万潮村、劳动桥村、新庄村、格河村、马田村、香炉山村、盐井村、荷花村、笔架村、老鸦山村。

龙场镇:龙场居委会、龙场村、华山村、雷公村、黄腊村、乐榜村、渔洞村、狗场村、平寨村、平路河村、虎庄村、箐口村、华坪村。

碧波镇,坪村,下司镇,凯棠镇,

大风洞镇

5. 凯里最大的苗寨

海拔900米上下,总面积50平方公里。

据说 西江 苗族的祖先可追溯到5000年前,属蚩尤部,原居住在 黄河 中下游的平原地区,被黄帝战败后,有一分支“西氏族”经过五次迁徙,在600年前才到达这里,但在“西氏族”到达这里前已有苗族的“赏氏族”居住在这,于是“西氏族”就向“赏氏族”讨了这块地方居住,“西”是指“西氏族”,“江”通“讨”,因此得名“ 西江 ”。

6. 凯里市千年岩寨景区介绍

保定周边免费的自然山水的景点有:保定唐县青虚山、三岩寨风景区、满城玉皇坨景区、庆都山旅游度假区、保定植物园、拒马河景区、西大洋水库、荆轲公园等。

1、保定是河北省地级市,古称上谷、保州、靴城、保府,位于河北省中部、太行山东麓,北邻北京市和张家口市,东接廊坊市和沧州市,南与石家庄市和衡水市相连,西部与山西省接壤。保定向来是“京畿重地”“首都南大门”。

2、保定是兼有平原、湖泊、湿地、丘陵、山地、亚高山草甸的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其中,保定周边免费的自然山水的景点有青虚山、三保定岩寨风景区、满城玉皇坨景区、庆都山旅游度假区、保定植物园、拒马河景区、保定西大洋水库、荆轲公园等。

(1)保定唐县青虚山,位于河北省保定市唐县齐家佐乡。青虚山为道教名山,位于唐县城北35公里处,因“四时之气清而煦,界入虚无,超然物外”而得名。该山山体构成多为石灰岩,因久经风雨溶蚀,形成了如青笋、似狼牙、像箭头,直刺云天的厅峰异景在朝阳的辉下,烟腾雾罩,紫气缥缈。

(2)三岩寨风景区,位于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在这里可登山野营、垂钓休闲,可观日出、望云海,充分享受大自然赐予的无限快乐。这里是集山、水、林、寺为一体的风光胜地。

(3)满城玉皇坨景区,位于河北省满城区刘家台乡境内。玉皇坨由玉皇坨山和芝兰沟组成。玉皇坨山海拔1088米,面积8平方公里,为满城境内最高的山峰,登高远眺,晴日山色清晰,可见保定市,阴雨则云雾缭绕。

(4)庆都山旅游度假区,位于河北省保定市唐县庆都山。庆都山古名黑龙头。传说上古帝王、华夏之祖帝尧的母亲庆都生活于此,因此得名。此山周长约6公里,最高海拔217米。山顶开阔平坦,植被繁茂。

(6)拒马河景区,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野三坡镇苟各庄村野三坡园区内。为北京的南部房山区与河北省交界处的峡谷河,名为拒马河。两岸峡谷林立、奇峰挺拔,这块风水宝地以独特的喀斯特地貌著称。

(7)西大洋水库,位于河北省保定市唐县。

(8)荆轲公园,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县紫竹院小区西行100米。荆轲公园是一座体现历史文化并以著名历史人物命名的开放式市民休闲公园。这里地势高耸,视野开阔。四周植被茂密环境优美。

奇峰山

奇峰山位于易县县城西北,最高海拔为1072米。2008年在“北京第二届汽车娱乐节”上被确定为“野外生存体验基地”,现在奇峰山已经成为自驾、自 车、徒步游的理想去处。

望龙湖

望龙湖水面面积70万平方米,最大水深23米。望龙湖与山野风光的自然结合,形成美好和谐的意境,实为度假休闲娱乐的好地方,龙湖景色柔美,湖水清澈,是集游泳、划船、垂钓、野餐于一体的绝佳场所。

满城月明寺

满城月明寺是一座历史悠久,得到高僧辈出,名播海内外的千年古刹。月明寺双塔为唐代月明寺留下的遗物,寺已不存,独留两座舍利塔,塔身为砖结构,圆锥形,两塔分别为明代弘治年间、成化年间所建,距今已经600余年。

7. 凯里著名苗寨有哪些

1、凯里炉山清平古镇

2、嘎醉河风情小镇:

3、丹寨万达小镇:有人说,万达小镇是无中生有的也有人说它更像购物中心不过不管怎么说万达小镇创造了奇迹在40多天的时间里迎接了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万游客如果数据是真的那在黔东南绝对是无与伦比,其实黔东南的特色小镇。

4、西江千户苗寨:西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现今因是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苗寨而闻名于世2008年,贵州省第三届旅发大会在西江召开西江因此在全国人民面前大露脸,享誉天下从此八方游客纷沓而来。

5、下司古镇:原来属麻江管辖后来被凯里“抢”去了,如今“混”得不错大变样了。

6、旧州古镇:今天的它的格局算是古了三分之一,建了三分之二它堪称且兰古国都具有2000多年的历史和镇远古城差不多古老著名的舞阳河也是在其境内发源起来的,去年,黄平县斥资几十个亿打造旧州,但是现今看起来打造之后的旧州,并没有迎来门庭若市的井喷景象留下了许些遗憾,有人说,旧州定位不精准它应该被打造成为影视之城,也有人认为打造成为黔东南的第一个飞行小镇。

7、隆里古镇:位于锦屏保护相对完好,是黔东南大地上的汉文化的孤岛,作为拥有几百年历史的古镇,它还有许许多多的未解之谜。

8、黎平古城:城中的翘街就像两头翘起来的扁担黎平,会议在此召开举世闻名,但是我认为黎平作为古城存在的价值还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和认同有待进一步的加强!

9、思州文笔塔:据史料记载自唐武德初年中央王朝即在岑巩境内设置州、县加以统辖岑巩有记载的文明史至少已有1300多年由于思州(岑巩)是中原进入滇黔的锁咽之地是中原政治、经济、军事及其文化对大西南的渗透和影响的必由途径之一,所以历代中央王朝都十分用心经营它。

10、镇远古城:镇远古城面积相对广大建城时间相对久远而且每个中原王朝在这里都会留下深深印痕它是西南边陲连接中原重要的桥头堡,镇远古城的地位在黔东南,绝对不可取代!

8. 贵州省凯里市千户苗寨风景区

西江千户苗寨,一座露天博物馆,展览着一部苗族发展的史诗,是观赏和研究苗族传统文化的大看台。西江千户苗寨是一个保存苗族原始生态文化完整的地方,是领略和认识中国苗族漫长历史与发展的首选之地。

西江千户苗寨由十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是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西江拥有远近闻明的银匠村,苗族银饰全为手工制作,其工艺具有超高水平,能打造您所需的各式各样装饰银品。千百年来,勤劳勇敢的西江苗族同胞在这里日出而耕,日落而息,在苗寨上游地区开辟出了大片的梯田,形成了浓郁的农耕文化与优美的田园风光。由于受耕地资源的限制,生活在这里的苗族居民充分利用这里的地形特点,在半山建造独具特色的吊脚楼,上千户吊脚楼随着地形的起伏变化,层峦叠嶂,鳞次栉比,蔚为壮观。这 的苗族居民根据自己的信仰和习俗,在每个村寨的坡头都种植了成片的枫树林作为护寨树,成为当地重要的自然景观之一。

解读长田穿岩寨古石刻题字

我祖居长田高坪张家大屋,站在门口便看见穿岩寨。姑丈姓陈,住在穿岩附近的白家坊,是清末一个秀才,家里藏有许多古籍。因姑母早逝,儿子陈得安从小随我祖母生活。

1946年我高中毕业后准备升学,觉得他家安静,约了彭新煦、徐传经二位表兄一同在他家复习。傍晚去长田市附近散步,举目便望见穿岩寨。听说山顶上有井,常年有水,岩壁上刻了古人的诗,还刻了“借霞处”三个大字,只是时间紧,一直未曾上去。据陈家长辈讲,借霞处与他家的家史密切相关,平江陈姓在平江共一个祠堂,但来源有二支,一支为义门陈,明时从江西迁来。他家迁平始祖为陈常甫,进士出身,唐玄宗开元时作过礼部侍郎,当时的宰相为姚崇、宋璟、张九龄,政通人和,号为开元盛世。后来李林甫、杨国忠为宰相,每况愈下,陈常甫不与奸邪合作而辞了官。天宝14年,安禄山造反,长安沦陷,他和刘光谦、徐安贞、白琪、陆善经、李安甫六位侍郎避难南下,经豫章的一位高僧指引,一同隐居到平江,并出家为僧,这便是地方杂志上记载的“六相隐平”的故事。六相最先住在梅仙“四隐堂”,由于目标太大,后分散到各乡。陈常甫携眷住在南乡,建了白水寺,长田白家坊老宅如今为他的后裔居住。他有时去穿岩寨避暑,借霞处这个富有诗意的名字就是由他命名的。至于那首五言诗:“自入深山里,往来无别知。只余霞与水,聊可借棲处”与他隐居结茅而居的生活十分吻合。陈家长辈说:“这诗可以在其藏书楼的旧籍中查到。”

1985年平江修县志时,对这首诗因缺乏资料,未作定论。1994年表兄徐传经由台北回平探亲(他和陈得安于1945年迁台湾花莲,本科毕业后留美,这时陈得安已殁于美国),继而为其迁平始祖徐安贞修复祖墓。徐安贞是六相隐平之一,与陈常甫为挚友,徐墓经历1200年后,在范致明的《乡土记》及历代地方志都有记述。经修复后,一切恢复唐时风貌,全用花岗岩石垒成,壮观雄伟,已列为省级文物。其墓园中有碑廊,刻有徐安贞的诗,从清《四库全书》及《全唐诗》中可以查到,也刻了陈常甫的这首五言诗。至于来源,在徐传经生前,我未曾询问,他治学严谨,一定有所根据。彭新煦退休后,仍住在北京大学,已九十多岁,他也只听说过,没见过陈家旧籍。

今读到《夕阳红·借霞处的传说》一文,是考察调查人欧阳勋甫写的,这里抄录第一段文字于后:

当您走进平浏接壤的安定镇长田村,沿山涧小溪溯流而上,到接云峰的山脚下拱桥边,您就可以看到有两个其形似鼓的大磐石,崖下的石壁上可以清晰地看到上面的诗篇,其排列是这样的(附照片):

虽然是一整版,但可分为四幅来看。第一篇写了一个大佛字,上面写了“哞咪呐哈呢嘛腌”七字经文,古人都信神佛,用它作为精神寄托,用以震慑魔邪。紧接着第二幅刻了“介石”二个大字,下面四行八句小字:“岩石之前,白云连崖;岩石之冈,古树苍苍;岩石之丘,樵薪牧牛;岩石之巅,饶氏醉焉”。是对穿岩的简略介绍,下署邑士苏维门同饶公游书,是苏维门书作。紧接着第三幅上面刻了“借霞处”三个大字,下面六行小字:“淙水磊岫,人迹稀云上,密高士来,居何陋问,所得石可,洑”,共二十二个字,后面写了维门饶公吟,明丙戌年,吴旌德宦游。紧接第四幅刻了“自入深山里,往来无别知。只馀霞与水,聊可借棲处”,与陈常甫原作只有最后一个字不同,且“处”字已出韵。而饶品元有三人,与“往来无别知”不合。

要解读的第三幅“借霞处”下面六行二十二个字,十分隐讳,令人疑惑不懂,先兄长岳虽英年早逝,由于博学多才,曾作过解读,在其遗作中有记载,我因不知其来源,未予注意,今读到影印件,才与原作对号入座。他的解读虽经宿儒认可,不能成为确切谜底,仅供参考。

他综合为五言诗如下:

“水淙岩上密,人迹岫云稀,高士居何陋?问可得所归。”从二十二个字抽出“磊石”二字,石多为岩,合为岩字。再将“洑来”二字抽出,洑为回流,与来字合为回来,即是归也,改为归字,共二十个字,理顺为上面这首五言绝句,于陈作十分协调,是对原诗的引申,古人分赓和,不须押原韵,只要意相同即可。

先父恺君公(旧制师范)痛其长子早亡,清理遗作时发现这诗,再三思索,改为一首七言绝句,他将第三幅的二十二个字与借霞处三字合为二十五个字,再将其中密字分为“必、山、宀 ”(宝盖头),宝盖头是室字的上半节,没有下面的建筑,只有岩顶遮雨,再将洑字分为“三伏”二字,从当时名流流传的诗中证实,陈老师在极热的三伏去穿岩避暑的,与其生活更为贴切,从以上二十五字中抽出密、洑二字,改为“山、必、室、三、伏”五字。合作二十八字为一首七言绝句,其作如下:

三伏必来山室处,水淙石磊迹稀人,所居上问陋何可?高士借霞得岫云!

如此诠释,与陈诗更为贴切和衔接,但此诗一直深藏匣底,未予公开,读到《夕阳红》刊后,我才将上述材料送给他们发表(见《夕阳红》2013第二期总29期)。我在接读该刊后,是夕,月明如昼,追忆往事,浮想联翩,恍然入梦乡。梦中之境与儿时相似,“养元堂”上先兄发现后,顺手将一本启蒙读本《千字文》示我,忽然醒觉,百思不得其解,再三思考,《千字文》幼时已能熟记,而当时的作者传说是将一千个不同单字一夜组合成四字句一书,读来顺口成文,实为难得,我由此而得到启发,将借霞处及以下二十二个不相连接单字细细琢磨,先将一句四字以外的“洑上”二字抽出,由剩下的二十字,整理成一首五言绝句。洑字分为“三伏”二字与上字及借霞处三字合为五字为题即“三伏上借霞处”,诗如下:来居磊石密,淙水迹稀人,陋可问何所?士高得岫云(全用石刻上的字组成)。

我冒昧不辞浅陋,作此诠释,仅供参考。近闻平江电视台介绍,长田风景优美,有“九狮出洞、仙龙摆尾、铁栏关象、雄狮戏宝,钟山鼓山、白石寨景点”可以开发为休闲旅游区和度假区。有通平高速、107国道经过,交通便利,可直达长沙浏阳平江县城,与福寿山及石牛寨等著名景点一样,穿岩寨会像深处闺中的佳人展现其绝代容颜,让大众惊艳。

为供大家了解穿岩,我还收集了旧本宿儒咏穿岩诗作、选抄,希望在《平江风情》栏中刊出,供大众欣赏。同时还将1946年我在长田所作《过穿岩怀陈公安甫》七绝录后,诗如下:

西望长安不见家,隐居岩里度年华;

自知厌倦青云路,怎向天孙去借霞。

今又步陈常甫原韵作五绝如下:

陈公自去后,诗句鲜人知;

考证应无误,略嫌解读迟。

还步先儒李汉章《穿岩览胜》原韵作诗如下:

祖居南望见穿岩,神秘纱笼云雾间。

地理千秋留古迹,天门一入证仙寰。

诗词锦绣钦前辈,解读疑团仗后班。

华夏正圆强国梦,旅游开发更怡颜。

(作者系三阳乡人,退休教师)

启 事

重庆有座“最惊险”古寨,建在260米石头上,进寨如同攀岩

重庆的区县中,有很多值得细细品味的旅游地,这些地方大都有着悠久的历史、美丽的风光,以及淳朴的人文风貌,梁平区就是这样的一个地方,那里藏着一个神奇的古寨,它修建在260多米的石头孤峰上,而这座孤峰周身都是悬崖峭壁,光滑陡峭,如同一整块巨石屹立在平地上,这座古寨叫滑石古寨,人们也叫它“建在石头上的古寨”。晓岚于一个阴雨绵绵的日子去游览岚这座古寨。

梁平距离重庆主城很近,最方便的就是动车,40多分钟就能到达,再包个小车或者公交车就能到古寨。不过,想要登上滑石古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它所在的位置是260米骨峰的顶端,太险峻、太高!且唯一一条通向寨子的路,是一条在绝壁上凿成的石阶,辅助你攀爬的也只有两道木栏杆,凹凸的石阶深深的嵌在岩壁上,就像一件巨大的雕塑作品,攀爬的过程则如同攀岩。

石阶小路很窄,只能容1个人通行,有的地方只能放下一只脚,整体呈z字型盘旋在石峰上,大部分路段都几乎垂直地平线,抬头往上看不到尽头,只有云朵和呼呼的风从耳边吹过,往下看则是悬崖峭壁,大部分游客都不寒而栗,胆小的人则双腿发软。我们有3个同伴看了看路况后,毅然决定留在山脚,不敢入寨。

但因为路太陡太窄太危险,所以只能前进,不能后退,游人不能往回走,估计就算你想往回走也没有那个勇气,稍一脚滑就有可能滚下去。爬行的整个过程大约1小时,四周都是这种光溜溜爬着绿苔的石壁,有的地方做了攀岩道,可供游人攀岩。

登上山顶,入了寨门,大家终于松了一口气,没想到,山顶上竟然有块平地,也都是巨大的石头,几乎没有树木和草的生长,只有青苔爬在石壁上,这是一座200多年历史的军事古寨,但它的修建原因至今成谜,有说是清朝知县为了防范白莲教而修建,也有说是当地豪强地主修建的私家城堡

古寨并不大,包含了古碉楼、数十间木质房屋、青石砌的寨门、寨堡等,一些墙体上还有射击孔。也不知当年的人耗费了多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才修建了这么浩大的一项工程。

如今,这个寨子成了游客观光的旅行地,悬崖边有条青瓦廊道,摆上桌子供游客休息,几位大姐忙着做米米茶,米米茶是当地的一种美味小吃,也是老手艺,把红糖开水冲到炒米里,香甜美味,是很多重庆人童年的味道。

寨子里可以游览峰云廊台、聚义堂,体验当地婚嫁民俗,站在滑石古寨最高的石头上极目远眺,空气清新、高远壮美、气势凌染,云雾不时飘过来,人和房屋便笼罩在其中,犹如仙境一般,不愧是建在石头上的古寨。

以上是晓岚为你分享的重庆滑石古寨见闻,感谢你的关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