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归寺生态旅游园

佛归寺生态旅游园

AA级旅游景区

佛归寺生态旅游园

佛归寺生态旅游园坐落在临洮城南3公里的洮阳镇旭东村紫云山,其山峰属岳麓山山系,是国家AA级临洮县岳麓山森林公园的主要组成部分。

据《搜神记》第六卷和清代陈如平《岷州续志采访录·祥异记事》里分别记载:“秦始皇二十六年,有长人长五丈,足履六尺,皆夷狄服,凡十二,见于临洮”。传说十二长人因体长,难入临洮县城,于是南行,人们好奇追随,追至城南紫云山前,长人一晃不见踪影,追随者更为好奇,从紫云山寻找,在紫云山平台发现“长人”足印,而不见“长人”,因而认为仙归于此,从此紫云山香火不断,后在唐代建寺,名曰“佛归寺”。

据《临洮县志》第五编·卷二十六·第六章《名胜》篇里记载:“佛归寺(佛沟寺)内有栖霞阁,系明解元潘光祖读书处,有十八罗汉造像,石窟中有唐代壁画,‘0’中遭毁。”遗留古迹有达摩洞和少许壁画,为佛、道合一的石窟寺庙。改革开放后群众自发性恢复建设,现有三大古佛殿、十二法王殿、睡佛殿、三清观、混元阁、文昌阁等大小寺庙十几处,常年有人供奉管理和维护。

据民间流传,紫云山佛归寺还有“巨蟒不足惧,飞龙甚可忧,事不过三,刘伯温三斩龙脉”,“三步一回头、九九佛皈依”等古代神话传说。这些神话传说给佛归寺增添了许多神奇色彩,一直以来,这儿香火旺盛,尤其是每年农历4月18的山会,方圆10余里的善男信女纷沓而至,颂经拜佛,佛事盛况很是隆重。同时,紫云山地形奇特,三山环抱,自然形成一个峡谷地带,山道呈“鸡冠”形,悬崖峭壁处处,加之这儿山壑清幽,溪水淙淙,植被甚好,被当地人称为“小华山”。

为此,临洮县各级领导十分重视紫云山佛归寺的旅游开发,2002年洮阳镇党委、政府按照全县旅游开发总体规划,将紫云山佛归寺定位为生态旅游园,且通过“荒山拍卖,退耕还林、综合治理”的办法组建了“佛归寺生态旅游园”,2004年又组建了县上四大班子有关领导、县直有关部门负责人、洮阳镇、旭东村主要负责人以及社会有关人士参加的佛归寺生态旅游园建设协调委员会。几年来,佛归寺生态旅游园立足“千年古寺、古老传说、山水风光、农家山庄、休闲垂钓、果蔬采摘、牛羊舍饲、鸡鸭放养”的理念,多方筹措资金加大开发建设力度,目前已完成总体规划,投资20多万元完成荒山绿化1000亩,退耕还林200亩,小流域综合治理1200亩,种植了云杉、刺槐、侧柏、仁用杏、布朗果、甜油桃等20多种树木,成活率均在80%以上;投资20万元完成了道路整修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5万元完成了古迹修缮及十二法王殿的建设;投资10万元建成了1000平方米的鱼鸭放养池、家禽养殖场和牛羊养殖场。2004年放养鸭子500只,放养混合鱼300尾,发展草山放养鸡3000只,舍饲小尾寒羊150只。目前,佛归寺生态旅游园开发已有了一个初步的轮廓。

今后发展的方向是:按照把临洮建成兰州后花园的总体定位,以国家AA级临洮县岳麓山森林公园的命名为契机,进一步以“千年古寺、古老传说、山水风光、农家山庄、休闲垂钓、鸡鸭放养、农家生活”的生态旅游为开发建设理念,重点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进一步完善整体规划,力求规划高起点、高标准,有特色并一步到位,坚持分步实施的原则,制定年度开发建设目标任务,力争在3~5年内取得明显成效;二是按规划要求,加大道路、排洪渠等基础设施力度,开辟较为平坦的佛归寺生态旅游专线,建造符合安全和旅游要求的环山旅游线路,完成2公里的 洪渠衬砌;三是加快生态建设,以退耕还林和荒山绿化为重点,按照以树布景的原则,种植符合景点要求的苗木及花草,美化景区环境,提升观光旅游的品位;四是扩大牛羊舍饲、鸡鸭放养规模,打造佛归寺放养鸡鸭特色品牌;五是搜集、整理民间传说、历史典故,挖掘文化底蕴,扩大对外宣传,提升佛归寺文化旅游知名度。

总之,佛归寺生态旅游有极大的开发潜力,开发佛归寺生态旅游对临洮旅游事业的发展有很好的拉动作用。我们要尽最大的力量以项目为支撑,尽快使其做大做强,同时衷心希望社会各界给予大力支持,也衷心希望各方客商予以合作,通过各方面的力量,尽快把佛归寺生态旅游园打造成为“人文生态、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的旅游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