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窊龙王庙遗址

石窊龙王庙遗址

石窊龙王庙遗址,位于神池县义井镇石窊村东。创建年代不详。庙毁于1988年,现仅存正殿基址。坐北向南,占地面积113平方米。基宽7.2米、深6.3米、高0.4~1.1米。清代建筑。1987年,神池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石窊龙王庙遗址,石窊龙王庙遗址简介,石窊龙王庙遗址-忻州市神池县石窊龙王庙遗址旅游指南

金州龙王庙万人坑遗址陈列展开展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金州龙王庙万人坑遗址陈列展日前正式开展。

金州龙王庙万人坑遗址位于金州新区友谊街道兴民村小北山西部的周家沟(小地名)南坡,原名金州龙王庙万人坑阶级教育馆。该展馆是1970年至1971年,为纪念死难的中国劳工,揭露日本侵华罪行,金州各界出于义愤,在“万人坑”遗址上修建的。1993年3月10日,龙王庙万人坑作为近代帝国主义侵华遗迹大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此次展陈以追本溯源的形式,以翔实的历史资料和相关文物,向公众展示历史上日本侵略者对金州地区的侵略,以及给中国无辜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向世人昭示日本侵华的野心和强盗行径。围绕侵华日军及汉奸在修建日本陆军693部队医院期间,四处骗抓、疯狂虐待中国劳工,致使8000多名劳工罹难,葬身荒野的滔天罪行,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控诉。

市委常委、金普新区、金州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张世坤出席开幕仪式并讲话。

记者韩顺兆

舜王庙景区建筑 禹王庙遗址

1. 禹王庙遗址

浚县隶属河南省鹤壁市,是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浚县位于河南北部,地处太行山与华北平原过渡地带,属暖温带半湿润性季风气候,辖6镇1乡4个街道,71万人(2015年)。县域面积966平方公里,耕地107.6万亩,有“黎阳收,顾九州”的美誉。

作为一座千年古城,浚县境内名胜古迹众多,浚县古城内的大运河浚县段、黎阳仓遗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浚县大佛是"全国最早、北方最大"的大型摩崖造像。浚县泥咕咕被中国政府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浚县历史文化

一、工艺美术

浚县民间艺术源远流长,工艺品久负盛名,是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二、民间泥玩

民间泥玩距今有1200余年的历史,以种类繁多、造型奇特、风格各异著称,中国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均有收藏。

三、石雕石刻

石雕石刻业历史悠久、名家辈出,能工巧匠曾参加过北京十三陵、北京人民大会堂、南京中山陵等多处著名建筑和风景名胜区的建设,产品有牌坊、狮、羊、碑等50余种,远销国内外。

四、工艺制镜

浚县拥有制镜厂近百家,镀镜厂3家,日产镜1万余块,年产值1亿多元,产品远销内蒙、山西、陕西、河北、天津等十多个省市。

五、泥咕咕

起源于隋末的"泥咕咕"是浚县特产,泥咕咕是浚县民间对泥塑小玩具的俗称,因为能用嘴吹出不同的声音,所以形象地称之为“咕咕”。

据《资治通鉴》记载,隋末农民起义时,李密领导的瓦岗军曾在古黎阳也就是现在的浚县与隋军大战,不少将士和战马阵亡,为了纪念这些牺牲的将士和战马,军中一些心灵手巧的人就用当地的黄胶泥捏成泥人、泥马表示怀念之情。

这一技艺就这样随着历史的发展延续了下来,流传至今。2006年20日,泥咕咕列入国务院颁布的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六、浚县庙会

浚县庙会历史悠久。明代中期,浮丘山正月会兴起,清康熙年间,浚县庙会已颇为兴盛。清末至民国年间延续不衰。

新中国建立后,政府扬其利,抑其弊,扶持改造古庙会,使其在经济、文化交流中发挥更大作用。1952年和1954年,浚县人民政府曾两次发出发展物资交流大会的通知。1958年集市贸易被取消,古庙会一度衰落。

1961年开始恢复,到1965年逐渐达到原有规模。“文化大革命”期间,古庙会被视为"四旧"而加以限制。1976年初,浚县革命委员会发布通告,取缔浮丘山正月大会。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庙会得以恢复和发展。原有古庙会规模扩大,有些村庄起了新会。今浚县每年有庙会257起,三天两头有会。浚县的古庙会不但多,而且规模大。浮丘山正月大会,会期半月有余,高峰日赶会人数达二十余万。

七、浚县社火

浚县的社火源远流长。清朝中期已很盛行,起初是人们用来祭祀神灵,祈求风调雨顺、人寿年丰的朝拜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将戏剧中的人物、音乐、舞蹈融于社火表演,逐渐成为人民群众自娱自乐的民间文化活动。

浚县社火是传统的民间娱乐活动。农闲时排练,逢年过节或重大喜庆时演出。每年的正月初九和元宵节为传统出会日。特别是元宵社火,观者如云,热闹非凡。

浚县社火的传统形式主要有舞狮、高跷、秧歌、旱船、竹马、龙灯、抬歌和背歌、抬老四、顶灯、大头舞、散河灯等。 舞狮是传统形式之一。浚县舞狮同别的地方不同的是表演时狮子在前,后跟武术队。

主要形式 有狮子滚绣球、滚翻、扑食、抖鬃、梳毛、窜火圈、追逐、爬行、双狮争球等十余种,舞狮后进行武术表演。武术队俗称刀枪把子,表现了浚县由来已久的习武传统和尚武的习俗。

2. 大禹庙遗址

蚌埠位于中国安徽省东北部,淮河中游,京沪、淮南铁路交点。因盛产河蚌而得名 。辖蚌山区、禹会区、淮上区、龙子湖区4 区及怀远县、五河县、固镇县3县。面积 5832平方千米,1990年人口296.21万(市区68.13万),民族主要为汉族 。明、清时称蚌步集,1911年津浦铁路蚌埠站建成,蚌埠市成立。民国时期蚌埠是安徽省的省会,之后的淮海战役(徐蚌会战),蚌埠解放,1947年蚌埠成为新中国在安徽的第一个设市城市。蚌埠为淮河流域水陆交通与物资集散中心。矿产有金、铁、钛、花岗岩、大理石、石英石等;工业以食品、轻纺为主,食品工业与医药工业产值居全省第一位,拥有中国最大的果糖厂(年产万吨);农产品有小麦、豆类、薯类、棉花、烟草等;蚌埠港为淮河第一大港。土特产有石榴、五河螃蟹、午餐肉罐头等。民间艺术主要有泗州戏(拉魂腔)和民间歌舞花鼓灯,微雕、玉雕、通草画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名胜古迹有东部的曹山,相传为三国曹操屯军之地 ; 山南麓的明朝东瓯王汤和之墓 , 为国家级保护文物;怀远境内的荆、涂二山隔河相对,为第四纪冰川遗物;涂山是大禹治水的地方。

【建置沿革】

史前时期,今蚌埠地域为淮夷族聚居区。传说大禹治水南下淮泗,在今怀远县境涂山娶涂山氏女为妻,并生启(公元前21 世纪,启建立夏朝,为华夏第一代帝王)。春秋战国时期, 今一市三县地域曾分别为徐方、鲁、宋、吴、越、楚等国的邑地。

秦王朝建立后统一实行郡县制,今淮河南岸怀远、蚌埠地域属九江郡曲阳、钟离等县分领,今淮河北岸怀远、蚌埠、固镇、五河地域为泗水郡蕲、徐等县分领。后迭经变更,历经西汉、东汉、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至南宋宝佑五年( 1257年),始置怀远军及荆山县,辖今怀远县及蚌埠市区西部、 固镇县一部,今蚌埠市区东部属濠州钟离县;南宋咸淳七年(1271年)始置淮安军及五河县。南宋、金对峙时期,今固镇县先为宿州蕲县、灵璧县及泗州虹县分领,后为宿州、灵璧、荆山、五河等县分领。

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撤销怀远军,改荆山县为怀远县,今蚌埠市区西属怀远县,东属钟离县;今固镇县为宿州及灵璧、五河、怀远县分领,五河县属泗州。明洪武年间,钟离县先后改为中立县、临淮县,增设凤阳县;今蚌埠市区西属怀远县,东属凤阳县;今固镇县分属宿州及怀远、灵璧、五河、凤阳县。清同治二年(1863年),划凤阳县马村沟以西、怀远县席家沟以东、灵璧县后楼为蚌埠独立行政区,置三县司,直属安徽省凤阳府。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废凤阳府,怀远县、五河县直属安徽省,后属安徽省淮泗道。同时废蚌埠三县司,今蚌埠市淮河以北划属灵璧县,淮河以南划属凤阳县;今固镇县仍为宿县、灵璧、五河、怀远等县分领。1927年成立,正式废道,凤阳县、怀远县、灵璧县、五河县先后直属安徽省。1929年初,蚌埠成立市政筹备处,翌年撤销,仍属凤阳县。1932年,怀远县、凤阳县先后改属安徽省第四区、第四专区,五河县先后改属第七区、第六专区。沦陷时期,蚌埠为伪安徽省维新政府、伪安徽省政府所在地。胜利后,怀远县改属安徽省第十专区,凤阳县先后改属安徽省第九专区、第五专区,五河县属安徽省第四专区。1946年11月,蚌埠成立市政筹备处,脱离凤阳县,辖 原属凤阳县的淮河以南部分地区和淮河以北小蚌埠地区。1947年1月1日,蚌埠正式设市,直属安徽省,为安徽省第一个设市的城市。

1949年1月20日,蚌埠解放。10月1日后,蚌埠市、怀远县、 五河县属皖北行署,今固镇县分属宿县、五河、灵璧、怀远4个县。 1952年4月,蚌埠市直属安徽省;上述4县改属安徽省宿县专区,1956年1月改属蚌埠专区,1961年4月仍属宿县专区。1964年10月,析宿县、怀远县、五河县、灵璧县各一部分地区置固镇县,属宿县专区。1971年宿县专区改为地区。1983年7月,怀远县、 五河县、固镇县由宿县地区改划属蚌埠市至今。

2003年蚌埠区划调整:

你省《关于调整蚌埠市市辖区行政区划的请示》(皖政〔2003〕66号)收悉。现批复如下:

一、同意蚌埠市东市区更名为龙子湖区,中市区更名为蚌山区,西市区更名为禹会区,郊区更名为淮上区;调整蚌埠市龙子湖区、蚌山区、禹会区、淮上区的行政区划。市人民政府驻蚌山区东海大道。

二、龙子湖区辖原东市区的东风、治淮、东升、解放和曹山5个街道;原中市区的延安街道;原郊区的李楼乡、长淮卫镇,雪华乡的曹彭、仇岗、孙郢、山南4个村。区人民政府驻解放路。

三、蚌山区辖原中市区的天桥、青年、纬二路、胜利和黄庄5个街道;原东市区的宏业村、龙湖新村2个街道及烟墩村;原西市区朝阳街道的新建、东方红2个居委会,钓鱼台街道的友谊、雅郢2个居委会和施徐村;原郊区的燕山乡,雪华乡的邱桥、纪郭、沈圩3个村,长青乡的陶店、金圩2个村,秦集镇的仲集村。区人民政府驻南山路。

四、禹会区辖原西市区的大庆、张公山、纬四3个街道,朝阳街道的红旗里、平安里、新风、创新、新村5个居委会,钓鱼台街道的继红、钓鱼台、安平、燕山路、迎河桥5个居委会;原郊区长青乡的许庄、九龙、山香、黄山、王岗、石巷6个村,秦集镇的秦集、九塘、河北、东周、姜顾、花郢、西朱、禹会、大徐、高埂、前郢、冯东、冯西、宗洼、草寺、大孔、老贯徐、三尖塘、彭巷、仁和、枣林、周蔡、杭刘、广德24个村。区人民政府驻红旗一路。

五、淮上区辖原郊区的小蚌埠镇、吴小街镇;原中市区的淮滨街道;原属怀远县的梅桥乡;原属固镇县的曹老集镇。区人民政府驻小蚌埠镇。

上述行政区划调整涉及的各类机构要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设置,所需人员编制和经费由你省自行解决。行政区划调整涉及的行政区域界线,要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勘定。

【现在蚌埠】

蚌埠又称珠城.

因为原来盛产珍珠而得名.

蚌埠是仅次于合肥的安徽省重要枢纽城市(区号0552,牌照皖C,与芜湖大体相当),皖北的商贸中心与加工制造业中心、邮电通讯指挥调度中心、也是省内仅次于合肥的科教文化中心,拥有高等院校11所,其中解放军坦克学院与、、解放军海军士官学校四所重要军校均驻蚌埠,是我军创办最早的两所士官学校之一,战略地位可见一斑。蚌埠拥有科研院所众多,原电子工业部40、41所,兵器工业部214所(华东微电子研究中心)等重要军工部门附设于此。解放军第123医院设于蚌埠。

蚌埠站是华东地区重要的铁路枢纽,一级站,原铁路分局,现上海局铁路办事处仍驻蚌埠,管辖安徽全省及江苏铜山段铁路。所有列车除直达车Z字头外均经停此站。蚌埠是京沪、皖赣、淮北线枢纽,南下列车在此变次换头,很多列车越行徐州、南京,但必停蚌埠,如T105;现京沪线每日直发特快T字头,全线仅停济南、蚌埠两站;蚌埠站也是上海至拉 萨铁路唯一非省会站(工程要求一省一站)。蚌埠东站是华东地区最大的货运列车编组站及最大的集装箱货场。蚌埠新站(在建)是京沪高铁首设站、华东地区中心站。

蚌埠港是千里淮河第一大港,可四季通航江苏、上海、浙江、江西等省市,还可以借助已开放港口通达海外。蚌埠是纵贯我国东部地区南北的大动脉——京沪铁路的一等客站,并经淮南线与京九铁路相连。铁路日接发能力320列,拥有中国华东地区一流的大型货运编组站及最大的集装箱货场,并拓展了铁海联运业务。从蚌埠乘火车可直达国内20个省会城市、3个直辖市和10多个沿海城市,国家即将建设的将在蚌埠设站。公路四通八达,高标准的城市出入口道路已与国道、省道相联结。合肥——徐州高速公路已建成,界首——阜阳——蚌埠、蚌埠——南京两条高速公路开工建设。4C级标准新机场已建成投入使用。现代交通区位优势,营造了蚌埠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利条件。

蚌埠市地处淮河流域,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盛产粮、油、蔬菜、肉类和水产品等。其中固镇花生产量居全国前列,怀远石榴在国内享有盛誉,五河螃蟹蜚声海内外。

蚌埠市风景秀丽,名胜荟萃。市东龙子湖风景区湖光山色,交相辉映,近有汤和墓、水上乐园、淮河风情园,东邻明皇陵、中都城、龙兴寺、白石山森林公园;西郊荆涂二山隔河相对,相传大禹曾会诸侯于涂山,还在此娶涂山氏为妻。现存有禹王宫、启母石以及型山上的白乳泉、卞和洞等诸多名胜散落在青山绿水间。

蚌埠交通便捷,公路水运航空四通八达。蚌埠港为千里淮河第一大港,新港年吞吐量达百余万吨,拥有数个千吨级泊位。蚌埠机场为4C级标准设置,有直达全国主要城市的航班。

历史上蚌埠以工业闻名,建国时,是国内为数不多的重要工业城市,有着良好的轻、重工业基础。“一五”期间的100个重点项目,蚌埠一地即占3项,后屡受合肥打压及“皖江开发”影响,经济日渐式微,衰退厉害,已逐渐蜕变为二流城市,特产以黄山烟、皖酒、仿古玉器闻名,现以精细化工、玻璃深加工及为主导产业,丰原集团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柠檬酸生产企业,现有上市公司五家。蚌埠仿古玉器市场是国内三大古玩玉器生产加工地。

蚌埠是花鼓灯、泗洲戏的发源地,以上项目均已申报国家及世界文化遗产。《左传》中“禹会诸侯于涂山”,涂山即在蚌埠境内,有大禹庙、白乳泉等名胜,楚汉战争的垓下古战场、淮海战役(徐蚌会战)遗址也都为蚌埠主要的旅游资源。此外,蚌埠闸、龙子湖风景区是皖北地区仅有的两处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蚌埠四季分明,气候湿润,处于秦岭——淮河天然气候分界线上。蚌埠作为非省会城市拥有独立的省级气象中心——淮河流域气象中心。目前城市治安环境也为省内最好,蚌埠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是国内唯一入选2005年度公安部先进基层单位的110指挥台。

【地理位置】

蚌埠市(含辖县)位于安徽省北部,北纬32°43′至33°30′,东经116°45′至118°04′,北与濉溪县、宿州市、灵璧县、泗县接壤,南与淮南市、凤阳县相连,东与明光市和江苏省泗洪县毗邻,西与蒙城县、凤台县搭界。津浦铁路从境区中部纵贯南北,淮河自西向东流过境南,辖区大部分处于淮北平原南端。蚌埠市区位于北纬33°01′至32°49′,东经117°31′至117°11′,北部与固镇县、五河县交界,东部与凤阳县毗邻,南部与凤阳县接壤,西部与怀远县相连。

2004年末,蚌埠市一市三县总面积5952平方公里。东 至五河县浮山峡山口,西端到怀远县万福镇关圩村颜李庄,东西长135 公里;北端至固镇县大韩家西北的沱河中心线,南端到怀远县常坟镇新桥村新庄,南北宽86.5公里。市区总面积601.5平方公里, 其中,淮河以北面积240.66平方公里,淮河以南面积360.84平方公里, 建成区面积70平方公里。

【行政区划】

蚌埠市辖龙子湖区、蚌山区、禹会区、淮上区4个区和怀远、五河、固镇3个县,共设镇36个,乡19个(其中民族乡1个),街道办事处19个,村民委员会1247个,社区居民委员会204个。

龙子湖区设镇1个:长淮卫;设乡1个:李楼。共有村民委员会32个;设街道办事处6个:东风、治淮、东升、解放、曹山、延安,共有社区居民委员会36个。

蚌山区设乡2个:雪华、燕山。共有村民委员会22个;设街道办事处7个:天桥、青年、纬二路、胜利、黄庄、宏业村、龙湖新村,共有社区居民委员会26个。

禹会区设镇1个:秦集;设乡1个:长青。共有村民委员会33个;设街道办事处5个:大庆、张公山、纬四、朝阳、钓鱼台,共有社区居民委员会43个。

淮上区设镇3个:小蚌埠、吴小街、曹老集;设乡1个:梅桥。共有村民委员会82个;设街道办事处1个:淮滨,共有社区居民委员会10个。

怀远县设镇10个:城关、双桥集、魏庄、万福、鲍集、龙亢、河溜、唐集、常坟、马城;设乡9个:褚城、古城、徐圩、兰桥、陈集、淝河、淝南、找郢、荆芡。共有村民委员会65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23个。

五河县设镇13个:城关、新集、沫河口、小溪、双忠庙、小圩、东刘集、大新、头铺、武桥、浍南、申集、朱顶;设乡2个:沱湖、临北(回族乡)。共有村民委员会223个,社区居民委员会12个。

固镇县设镇8个:城关、王庄、连城、濠城、新马桥、刘集、湖沟、任桥;设乡3个:石湖、杨庙、仲兴。共有村民委员会196个,社区居民委员会34个。

新城综合开发区共有村民委员会8个;社区居民委员会18个。

高新技术开发区共有社区居民委员会2个。

蚌埠市辖4个市辖区、3个县。

蚌埠市 面积5945平方千米,人口343万人(2003年)。

蚌山区 面积 83平方千米,人口 22万。邮政编码233000。区人民政府驻南山路。

龙子湖区 面积 162平方千米,人口 23万。邮政编码233000。区人民政府驻解放路。

禹会区 面积 125平方千米,人口 22万。邮政编码233010。区人民政府驻红旗一路。

淮上区 面积 232平方千米,人口 20万。邮政编码233002。区人民政府驻淮上大道。

怀远县 面积2400平方千米,人口126万。邮政编码2334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五河县 面积1580平方千米,人口 70万。邮政编码2333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固镇县 面积1363平方千米,人口 60万。邮政编码2337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 此处区划地名资料截至2005年12月;面积、人口数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05)》,人口截至2003年底。 *

3. 禹王亭遗址

禹城市属于德州市,是一个县级市,位于平原县以南。因大禹治水而得名,禹城县有大禹治水的遗迹,禹王亭等名胜古迹,是较大的县级市。

4. 禹王城遗址

会不会重建,不知道,但是在保护维修 禹王城,分布在中国各地的古城。

这些古城的得名都与传说或者神话有关。有些传因大禹居住过,自然叫禹王城,这种理由人们最容易理解,也最容易接受;有些传因是楚王女儿的领地,当地方言“女”谐音“禹”,时间久了,“女王城”就念成“禹王城”了;也有传是逃避追杀的禹氏后裔,选了一 山再起的风水宝地,建立都城,自称禹王,城便叫做禹王城。还有些神话传说,更是无从考查,只能仰望历史的星空遐思冥想了。

5. 禹王宫遗址

绵虒(mian si)这个名字的来历,大约要追溯到明代了,明代曹学佺所撰的《蜀中广记》中有记载:“汶川县汉之绵虒县也。虎有角曰虒,行水中,地有此兽矣”。

绵虒不仅有着神兽的传说,还是大禹的故乡,传说大禹就出生在绵虒的石纽山。绵虒至今还保留着禹王宫等多处文化遗迹。

这里作为羌族人的主要聚居区之一,绵虒羌锋村被誉为“西羌第一村”,被授予“中国羌绣之乡”称号。

6. 禹城古迹遗址

1、禹王亭博物馆

  简介:禹王亭博物馆位于禹城市区西北部3公里处,占地136亩,由禹王大殿、东西配殿、钟鼓楼、具丘遗址、禹王亭和禹王湖等组成,是一座集考古、研讨、观光、旅游、娱乐为一体的古文化公园。

  2、颜真卿公园

  简介:颜真卿公园原名陵县人民公园,位于陵县城区颜城街以东、政府街以西,南临公园南路,北连鬲津河,占地113亩,其规划建设主旨是为了纪念颜真卿。该公园前身系始建于1981年的陵县人民公园,由文博苑、唐城墙遗址、儿童乐园、旱冰场、植物园和花卉温室等组成。

  3、苏禄王墓

  简介:苏禄国东王墓,坐落在山东省德州市城区北部的北营村,安葬着苏禄国的一位国王和他的王妃及两位王子,是中国境内仅有的两座外国君主陵墓之一,也是我国唯一的驻有外国王室后裔守陵村落的异邦王陵。苏禄国东王墓是中菲两国传统友谊的见证。

延吉“文化景址”新增10处!龙山恐龙化石遗址位列其中!

9月21日,延吉市第二批“文化景址”揭牌仪式在延吉中央小学举行,延吉龙山恐龙化石遗址等10处兼具文化底蕴和时代特色的“文化景址”被延吉市政府命名授牌。

“文化景址”是记录城市文化发展脉络的有形载体。近年来,延吉市大力实施“文化+”战略,将延吉独特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推动“旅游兴州”战略的特色品牌,不断提高文化软实力和文化影响力。2017年初,延吉市全面启动“挖掘历史文脉,寻找延吉记忆”工作,并于当年9月6日命名授牌第一批“文化景址”。

第二批10处“文化景址”简介

延吉龙山恐龙化石遗址

2016年5月,在延吉龙山一带发现恐龙化石。经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同位素实验室分析测试,确定延吉龙山地化石地质年代为距今约1亿年的中生代白垩纪中期。

到目前为止,已发掘出颈椎、背椎、尾椎、肋骨、肱骨、胫腓骨等骨骼化石200余块。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恐龙权威专家徐星老师初步鉴定,延吉龙山目前已发现类群为:蜥脚类中的泰坦巨龙类、兽角类中的驰龙类和暴龙类、鸟臀类恐龙当中的甲龙类和鸟脚类、龟鳖类和鳄形类当中的新鳄类。

延吉龙山恐龙动物群处于白垩纪恐龙演化的过渡时期,而这个时期国内外所发现的化石记录相对贫乏。而在延吉龙山发掘出如此多种多样的动物化石群,且发掘于城区内,这在世界上也极为罕见。

延吉市中央小学校

延吉市中央小学校始建于1915年,时称“龙井间岛普通学校局子街分校”,曾易名 “私立高丽小学校”等。1946年,校名确定为“延吉市中央小学校”并沿用至今。历经百年发展,学校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培养了数以万计的民族人才,是延吉市历史最悠久的朝鲜族小学校,被誉为“教育的沃土,民族的摇篮”。

延吉市第一高级中学

延吉市第一高级中学始建于1915年,由延吉道尹公署拨款兴建,原为60间房屋构成的四合院建筑群落,时称“延吉道立第二中学”。1919年起,历经多次合并与拆解,曾易名“延吉道立师范学校”“吉林省立延边第一初级中学”“延吉市第一中学”等。1988年,校名确定为“延吉市第一高级中学”并沿用至今,是吉林省重点高级中学。

延吉市朝阳川第一中学

延吉市朝阳川第一中学始建于1935年,时称“朝阳川协和农林学校”,曾易名“民族联校”“朝鲜族完全中学”“龙井县朝阳川第一中学”“龙井市朝阳川第一中学”等。2009年,校名确定为“延吉市朝阳川第一中学”并沿用至今,是延边州内规模最大的边疆乡镇朝鲜族初级中学。

延边第一中学

延边第一中学始建于1950年,时任延边地委书记兼专员的朱德海同志曾亲临现场,划出23.7公顷土地作为建校用地,始称 “延吉高级中学”,曾易名“延边第二高级中学”“延边高级中学”“延边实验学校”。1963年,校名确定为“延边第一中学”并沿用至今,被国家教育部评定为“全国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校”。

延边大学办公楼

延边大学办公楼始建成于1951年,建筑面积3662.4平米,使用面积2068.05平米,混合结构。1964年起,朱德、周恩来、江泽民、张德江等国家领导人曾多次亲临视察工作。

延边农村商业银行大楼

延边农村商业银行大楼建成于1952年,原为延边州委招待所,后为延边州委办公大楼,是由时任延边地委书记朱德海同志向吉林省委申请批准建立的。大楼主要采用前苏联施工设计图纸,并结合了朝鲜族传统建筑大屋顶形式,极具民俗特色。1962年,周恩来总理视察延边时曾下榻于此。

中国农业银行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分行大楼

中国农业银行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分行大楼建成于1952年,是由时任延边地委书记朱德海同志向吉林省委申请批准建立的。大楼主要采用前苏联施工设计图纸,并结合了朝鲜族传统建筑大屋顶形式,极具民俗特色。

延边医院综合楼

延边医院综合楼建成于1957年,原为2层建筑,1983年接建至4层,占地面积5457平米,混合结构。此楼目前仍在使用,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急救、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综合医疗大楼。

东沟上海知青集体户址

东沟上海知青集体户址位于延吉市三道湾镇东沟村中心,地表建筑为土坯结构,东西长21米,南北宽6米,总面积126平方米,内有大屋2间、小屋2间、厨房1间。 1969年至1977年,来自上海市新沪中学的22名知青在此居住生活,其中包括全国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刚。

延伸阅读

延吉市首批12处“文化景址”

延吉市首批12处“文化景址”包括:“百年老街”局子街、“百年老校”北山小学、“百年老厂”朝阳川酿酒厂、“百年老桥”延吉大桥、“百年老园”人民公园、“百年老亭”人民公园凉亭、“百年老楼”延吉边务督办公署楼、“百年老站”朝阳川火车站、“千年烽火台帽儿山墩台、“千年古松”三胎松、“万年石海”三道石海自然景观、“森林公园”帽儿山国家森林公园

(延边网 延吉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