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子崖遗址

城子崖遗址

城子崖遗址博物馆位于章丘市龙山镇政府西1公里处,1994年,济南章丘共投资600多万元兴建建筑面积达5000多平方米。由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著名古建筑专家扬洪勋设计,是全国唯一的一座土堡式建筑,仿照原始社会土城之建筑风格。

1928年,我国第一-古学者吴金先生,在城子崖发现了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址,于1930年、1931年进行了首次发掘,并定名为“龙山文化”。城子崖遗址成为龙山文化的命名遗址,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进行了第二次发掘,发现城子崖遗址存在三个不同时期的文化城,其城圈重叠的事实说明,城子崖在古代一直是筑城立国的理想之地。

远远望去,门厅上方,周谷城先生题写的“城子崖遗址博物馆”8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在阳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步入馆内有三个展厅。第一展厅突出陈列了龙山西河遗址出土的文物,以红陶器为主,距今约8000多年。各具形态的陶釜、圈足碗、磨盘、棒,造型独特,古韵尚存。二展厅是龙山文化展厅,突出展示了城子崖遗址两期发掘的重大成果。展出的文物有陶器、石器、蚌器、骨角器等。

在诸多的陶器中尤以鸟头陶驾最典型,鸟喙形状的流,3个袋足好似3个丰满的乳房,形成一个挺胸昂首,举止傲慢的大鸟的形象。这种规,因造型特殊,端庄大方,考古界称“冲天流”。

还有早已闻名遐迩的蛋壳陶高柄杯,以其“黑如漆,亮如镜,薄如纸,硬如瓷,掂之飘忽若无,敲之挣挣有声,”被世界各国誉为“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之制作”。在第三展厅,岳石城墙密集的夯窝,平陵城的铁双箭,汉代人面瓦当,不同时期的文物异彩纷呈。特别是传说中城墙上有“五马三车”的大道及平陵城区内的冶炼区,更给铁匠之乡-章丘平添了厚实的文化积淀。

旅游小贴士

公交指南:市区乘坐k50路(或k58路,4路,5路,35路,32路),在制革街站下车,步行280米至济南长途汽车总站南区乘坐k902路,在龙山办事处站下车,步行130米至龙山办事处站转乘章丘2路,在龙山工业园站下车,步行620米至城子崖遗址博物馆。

交通指南

公交指南:市区乘坐k50路(或k58路,4路,5路,35路,32路),在制革街站下车,步行280米至济南长途汽车总站南区乘坐k902路,在龙山办事处站下车,步行130米至龙山办事处站转乘章丘2路,在龙山工业园站下车,步行620米至城子崖遗址博物馆。

城子崖遗址为什么能成为中国考古“百年百大”

□本报记者 赵晓林

核心阅读

1921年,中国开始了对仰韶文化考古工作,这是中国考古的开端。到现在,中国的考古已经走过了百年的历史。10月18日,第三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公布了“百年百大考古发现”,济南城子崖遗址得以入选,让记者带您来看看城子崖遗址的魅力吧。

“你们看,这一片考古工地就是著名的城子崖遗址。现在,这个地方依然是非常重要的考古项目基地。随着城子崖遗址连续入选中国和山东的‘百年百大’考古项目,最近几天来这里和城子崖遗址博物馆参观的人明显多了很多。”对记者说这番话的是城子崖遗址博物馆馆长张宗国。

城子崖是一位考古专家偶然路过时发现的

说起城子崖遗址,绝对值得济南人骄傲,因为这里有着“中国考古圣地”美誉,是中国首次发现的史前城址,也是山东考古工作的起始地。

城子崖遗址位于济南市章丘龙山街道龙山村东侧,南邻山城村,102省道由遗址北侧东西向通过,武源河于遗址西侧穿流而过,面积约20万平方米。这处遗址的时代自龙山文化,经岳石文化、商、西周至春秋时期,前后延续约2000余年。

这处遗址是怎么被发现的?又是怎么被发掘的呢?

1928年4月,著名考古学家吴金鼎在前往平陵城进行调查的途中经过城子崖时,偶然发现这是一处很重要的遗址。于是他到这里进行实地调查,摸清了城子崖遗址的范围和文化堆积状况,初步判断这里应该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并将其命名为“龙山文化”。

1930年,中原大战爆发后,前“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在殷墟的考古发掘被迫暂停,继而考虑在山东地区寻找另一处合适地点继续开展工作。史语所在吴金鼎的推荐下,将目光投向了济南东郊发现的城子崖遗址。随着考古发掘的进行,城子崖遗址的考古也吸引了全国、甚至是全世界关注的目光。

城子崖遗址的考古发掘是中国学者寻找和证明中国文化本土性的一次努力,也为后来“夷夏东西”历史命题的提出,从而破除了长久以来统治中国学术界的中原中心论和王朝史观提供了最初的突破口。这次发掘不仅首次发现了一种崭新的考古学文化——龙山文化,在田野工作中第一次发现了古城址,编撰出版了中国第一部田野考古报告集,而且在田野考古工作方法上,也向科学和正规化迈出了重要一步。考古地层学原理开始运用到实际田野考古操作中,首次绘制了探沟地层剖面图,从而为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尤其是田野考古和新石器考古的发展铺垫了重要基石。

城子崖“一门三道”被称为“三代第一门”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孙波告诉记者,城子崖遗址的考古发掘自发现至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30年到1931年,这个阶段的考古是前“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分前后两次,分别由李济与梁思永主持对遗址进行发掘,发掘总面积近2000平方米。此次发掘首次发现城垣遗迹,并根据下层堆积的磨光黑陶特征命名了“龙山文化”。

第二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是为了配合国保单位“四有”工作而开展的。本次发掘首先确认了岳石文化城址,并且在岳石城下发现了龙山文化夯土城墙。20世纪90年代的发掘,对遗址各期城墙结构、形制及工艺技术有了全面了解,除了龙山文化城墙之外,在对岳石文化城墙解剖后,发现了基槽和版筑痕迹,这使人们首次对岳石文化筑城技术有了深刻认识。同时,在岳石文化城址城墙内侧又发现了春秋城墙。至此,确认了遗址多个方位都有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周代城垣互相叠压的地层现象。

第三阶段的发掘,主要完成了探沟解剖及重点区域发掘。通过老探沟复掘和新开探沟发掘,首先,从整体上确认了遗址边缘位置存在多道城垣,分属龙山、岳石、周代三个时期。其次,整体上对遗址各个时期文化堆积情况有了新的认识,这对后期的发掘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发掘可知,岳石晚期城址北门形制轮廓基本清晰、布局较为规整,结构略显复杂,功能建筑较为齐全,特别以中门“一门三道”结构的发现最为重要。结构上虽较历史时期城门略显原始,但应是此类城门结构的雏形,是目前国内发现最早的“一门三道”城门遗迹实例。

记者在城子崖遗址看到,这处“一门三道”城门遗迹有非常清晰的三条道路遗迹。张宗国告诉记者,这处遗址全称是城子崖岳石城址北门遗址,在2018年和2019年由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完成后,已做回填保护。现在是在当初发掘处的地面上重建北门,能让市民直接看到城子崖岳石城的样貌。

在遗址现场,张宗国介绍,这处北门遗址分为左、中、右三个门,“从中门‘一门三道’及两侧偏门形制布局特点分析,这里在岳石文化晚期可能具有一定的政治礼仪功能,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城内的居民构成可能已经出现明确的等级分化。岳石文化时期大致与中原地区的二里头文化相当,属于夏代,因此该门也被称为‘夏代第一门’。有考古专家认为,由于这处遗址在夏商周三代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还被称为‘三代第一门’”。

城子崖遗址的考古反驳了中国文化“西来说”

孙波表示,城子崖第一阶段发掘是由中国考古学家独自发现、独立组织,采用一套科学的记录方法,带有明确学术目的进行的考古发掘,是完全由中国人主持进行发掘的第一个史前城址。这是继仰韶文化之后,中国新石器考古最为重要的大发现。1934年出版的中国考古报告集,《城子崖》作为“中国考古报告集第一种”,揭示出一个未被世人所知的考古学文化——龙山文化。“龙山文化”一经出现,学者们便注意到它与先前所见的彩陶文化截然不同,在当时可谓有力反驳了20世纪早期盛极一时的中国文化“西来说”,对认识中国新石器时期的考古学文化面貌有重大推动作用。

20世纪90年代的发掘通过谨慎验证,发现城子崖遗址是由龙山文化城址、岳石文化城址和周代三期城址重叠而成。

第三阶段的发掘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重新梳理了各期城址的范围及结构特征,为分析研究龙山、岳石城址更迭及城址防御模式的演变提供了非常难得的材料。

在遗址的旁边,坐落着城子崖遗址博物馆。张宗国介绍,城子崖遗址博物馆是山东第一座史前遗址博物馆。博物馆按照“考古圣地、文明之星”的主旨布展,展览面积3000平方米,展示内容由序厅、龙山破晓、文明之星、考古圣地、济南寻根五部分组成。主要陈列展示了后李(西河)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时期的文物精品、场景以及汉代济南郡(国)都城——章丘东平陵故城遗址出土的文物精品。突出展示了城子崖遗址1930年、1931年及1990年、1991年两期发掘,以及焦家遗址发掘的重大成果,还辅助展出了城子崖遗址附近出土的商、周时期文物。

“城子崖遗址于2013年12月列入全国第二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2017年12月通过国家文物局评估,城子崖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正式挂牌。遗址公园规划总面积约132万平方米,总体分区包括遗址展示区、管理服务区、预留区、博物馆展示区、滨河遗址风貌区、陶艺展示区、考古体验中心、农耕区。遗址公园近日又进行了提升改造,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是遗址和公园的融合改造,我们总结了专家的意见,‘让公园融入遗址,遗址融入公园’。城子崖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济南唯一一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所以,城子崖遗址入选‘百年百大’考古项目,是实至名归。”

“先有平陵城,后有济南府”

可能很多人会有疑问,这座位于章丘的遗址,价值这么高,表明了章丘的历史厚度。那么章丘这个地区和济南城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

还是从城子崖遗址说起,这里有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和周代三个时期的城址堆积,城墙年代的下线在春秋末年,到战国时已被废弃。而在战国时开始兴建、繁荣于两汉的,是距城子崖只有2公里的东平陵城。东平陵城位于龙山街道阎家村北,为汉代济南郡、济南国、东平陵县治所。

“先有平陵城,后有济南府”,这是在济南流传久远的一句话,也是考古界对于济南城的历史变迁的最恰当的概括,也直接点明了章丘的东平陵故城和济南的变迁关系。

东平陵城四周墙垣至今犹存,从发现的大量的瓦片堆积,以及瓦当、钱纹空心砖等分析,该建筑基址基本可认定始建于大约西汉中晚期,一直到东汉时期仍沿用。

东平陵古城城址是山东保存最好的一座古代城址,1978年被公布为山东省第一批重点保护单位;2006年被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约在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至高后元年(公元前187年)之间,博阳郡治北迁至济水之南的东平陵,博阳郡改称济南郡。自此,“济南”这一城市名称被记录史册。

两汉时期,龙山曾经是9个刘姓济南王的封地。魏晋南北朝直到唐朝又有12个诸侯被封为济南王。历史上大约有20多个济南王,国都大都在东平陵。一代枭雄曹操就曾经担任过济南国相,而且治国有方。

唐太宗在位时,改平陵为全节县。公元815年,全节县因人口凋残并入历城县。随后,平陵结束了1500年的沧桑历史。

从那时起,济南西迁到历城县。从此,历城成为济南地区的中心。

所以,说起济南的发源、济南的根,就是位于章丘区龙山镇的东平陵故城。而这处故城距离城子崖遗址只有2公里,年代一前一后,虽无接续关系,但却表明这两处遗址对于济南地区的文化初始和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南小城子城址游玩攻略 小城子遗址

1. 小城子遗址

长春,吉林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东北地区第二大城市。地处东北平原中央,是东北地区天然地理中心,位于北纬43°05′-45°15′,东经124°18′-127°02′;市中心坐落在东经125°19′,北纬43°43′。南北距离217.5千米,东西长227千米,总面积20565平方千米,市区面积4906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642.07平方千米。截至2008年5月,长春六大主城区、四大开发区总人口487.6万,长春地区总人口868.72万,其中流动人口约为70万。市人民政府驻南部新城开发区,邮编:130000。行政区划代码:220100。固定电话区号:0431。拼音:Changchun Shi。

长春始建公元前2000年,是肃慎王国之第二个王都。时为惠(秽)族(秽族,肃慎一支)的主要聚集地,称为喜(三个七字读音Xi,为纪念肃慎击败外族报喜之义而得名),肃慎的第二代王室在此修建土坯城墙和宫殿,称为喜都。此时已有人口约千户,这是长春最早的古典历史,所以“喜”也应该是长春的简称。

公元前约1800年惠(秽)、漠(貊)两族逐渐迁徙在喜都融合成为惠漠(秽貊)族(满族前身),号德惠(得秽)国,改“喜都”为“合龙(合隆)城”。西汉时期建立扶余国,渐与中原东汉文化交流。道教传入扶余,全民信仰灌口二郎(考满语“关口二郎”当为灌口二郎转音,实为秦太守李冰次子),城内有许多二郎神庙。改国都合龙城为“天罡城”。此时人口已经过万,城墙和宫殿也改为石质建筑。在此后漫长岁月里,这座古都虽改过很多不同名字,但一直是东北古代王国的王都。

唐朝开元时期,长春地区成为唐‘安北都护府’的一部分,时被中原人士称为“书山府”,是唐朝发配文字狱犯人的地方,当时书山城被冤枉发配的文人很多,也使之成为文化之城,是许多中原学子向往的学习之地,所以“书山有路勤为径”广为流传至今。此时长春已人口近十万的大城市,城墙面积扩大了数十倍。也因为这一时期中原文化广泛传入东北亚地区,此后千年一直影响东北民族文化发展方向。

公元846年,粟末靺鞨领袖大祚荣在此建立臣渤海郡国,改“书山府”为“隆州府”,定为国都。后迁都“敖东城”,但隆州府仍为渤海国文化经济中心和第一大城市,人口已近50多万。

公元916年,契丹建国,逐渐强大。长春地区成为契丹管制女真的重地,由于契丹的一个王子在此地出生,遂将隆州府改成以契丹王子名字命名为“耶律德光城”。公元1115年女真人崛起,建立大金国,将长春地名改回祖先的隆州白龙府,迁都中都(北京)之后,改称隆州“宽城府”(宽城子),为北方的军事、政治、文化中心。此时的大金国,国富民强,从西方传来的景教(基督教)成为大金三大国教之一(道教、佛教、景教),全民信仰,宽城子成为东北亚最大的基督教圣地,全城大小教堂很多,信仰民众有数十万,此时的宽城人口近百万,城市已具备规模,城墙高大分为内外两城,宫殿随不使用但也保持的十分豪华,百姓安句乐业,有专门传道的牧师在教堂讲道,大多数信徒为富有的地主阶级,修建大小教堂,小市民在公办的最大的教堂听道。

此后蒙古日益强大,攻占宽城子,用了近一年的时间才攻下来,元由于信仰藏传佛教,所以认为这里是景教的不详之地,才会久攻不下,遂下令将宽城子城墙拆毁,百姓迁移到辽阳和中原等地,这座千年古都变为一片废墟,又将废墟挖地三尺,夷为平地,所以今天几乎上找不到这座古城的任何痕迹,只有在今天小城子村附近有点留下一点残 存的遗迹。

明朝后期女真再次勃兴,建立大清国,长白山成为满洲族(皇太极改女真为满洲)祭祖的圣地,在原来古南部伊通河畔的驿站成为去长白山的必经之路,乾隆几次在夏季到长白山祭祖路过这里时都发现这里的气候比盛京凉爽很多,而且风景宜人,便顺口说出“长白千载古锡州,春光无限在宽城”的诗句,后来嘉庆登基后去长白山祭祖,来到这个驿站时也发现这里气候很凉爽,又听说先帝说过的话,便在嘉庆5年(1800年)开始在此建立地方行政机构,取其中第一句的两字设“长春厅”。1865年建筑城垣,占地5平方公里。到1883年,人口达9万余人。这是新长春的开始,也是现代长春的起源。

1896年帝俄侵入东北,攫取中长铁路筑路权,在长春城建起俄国人居住区。1906年日俄战争结束,在长春的帝俄权益为日帝所取代,1908年日帝为扩大“满铁附属地”,开始建设

2. 小城子遗址怎么样

1、鸽子洞

鸽子洞位于喀左县水泉乡大凌河西岸云山峭壁上,是经地下水长期溶蚀而形成的天然石洞。因洞中多有野鸽子栖息,故俗称鸽子洞。鸽子洞遗址曾出土了古人类及动物化石十多种,石器300多件。洞中原始人类留下的各种遗迹和遗物,为研究东北地区旧石器时代原始人类生活提供了宝贵资料。

鸽子洞主洞高大宽敞,从洞连环互通,进深十五米,分上下两层。鸽子洞附近大大小小还有二十左右个山洞,其中著名的有天门洞、双门洞等。天门洞上有天窗,可观天望水,下有曲折回廊,深达洞底,又有众多小洞纵横其间。

2、天成观

天成观位于喀左县城内,相传明末李自成起义后,崇祯皇帝密诏皇族子弟隐姓埋名遁匿各地。崇祯的三叔改名夏一振,先出家避难于北京白云观,后又携子夏阳春辗转云游至今喀左大城子。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夏一振变卖所带金银财宝,修建一座道观,取“妙于天成”之意,遂名“天成观”。

3、精严禅寺古塔

精严禅寺古塔又称利州佛塔,位于喀左县蒙古族高中内教学楼东北角。塔高34.1米,为八角密檐式砖塔,古塔塔身为等边八角形,塔基边长5米,由石条砌成,高出地面6米。

古塔下两层为塔身,空心楼阁式,塔身以上共7层,为空心密檐式。整个塔身灰白相间,每层塔面均为白色,上部叠砖六檐,檐下饰方砖浮雕,转圈为“二十四孝图”。

4、喀左中国暴龙

喀左中国暴龙2009年3月23日发现于喀左县大城子镇小城子村花果山,发现于辽宁喀左县早白垩世九佛堂组中的喀左中国暴龙代表早期的个体巨大的霸王龙类。

全长达10米,是已知目前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早白垩世霸王龙类,化石头骨和肠骨的特征不同于其它霸王龙,故代表一新属种,种名“喀左”表示化石产自辽宁喀左。

5、东山嘴祭祀遗址

东山嘴遗址,位于辽宁省朝阳市喀左县兴隆庄乡章京营子村东山嘴屯,是新石器时代的遗址,距今5000多年,是第一个发现与女性崇拜有关的遗迹遗物的遗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 大城子古城遗址

个人简介

斯琴高娃(1949年1月20日—)于1965年进入内蒙古自治区歌舞团,任舞蹈演员、报幕员。1968年,斯琴高娃与内蒙古电影制片厂的一位大她9岁的年轻导演孙天相相恋结婚,于6年后的1976年春节后离婚,当时4岁的儿子孙铁判给了丈夫,5岁的女儿孙丹跟着斯琴高娃。斯琴高娃其后再与影片剧务达斡尔族敖醒晨结婚,婚后第二年,已经怀有四个月的身孕而被八一电影制片厂选中主演电影《归心似箭》,斯琴高娃对这剧本极其喜爱,为此下了一个决定 :舍孩子而取事业。1979年凭《归心似箭》中出色表演而获得获当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颁发的优秀青年创作奖。

  1982年,斯琴高娃因为成功塑造了《骆驼祥子》(凌子风导演)中的虎妞一角而一举成名,1983年获第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奖和第六届中国电影百花奖最佳女演员奖。在拍摄《骆驼祥子》的时候,斯琴高娃的第二次婚姻也走到了尽头。1985年凭《似水流年》获得第四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1986年12月,她和现任丈夫瑞士华裔音乐指挥家陈亮声结婚,并一同移居瑞士。1989年,她受关锦鹏邀请,同张曼玉和张艾嘉出演电影《人在纽约》,大获成功。   此后,斯琴高娃逐渐回到中国国内演艺界,陆续出演了一系列电影,如《香魂女》、《太后吉祥》等。1992年主演的《香魂女》还获得了柏林电影节金熊奖。2001年,她相继在电视剧《大宅门》和《康熙王朝》中饰演主要角色白文氏和孝庄,其演出获得了广泛好评。   2008年,斯琴高娃凭《姨妈的后现代生活》再次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成为第一位两夺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的中国大陆出生演员。是中国电影家协会第一届理事。1986年后定居瑞士。至今仍然活跃在国内影视剧界,并以她瞩目的艺术成就傲立艺坛,尤其是导演及主演的老舍先生话剧名作《月牙儿》可谓震惊剧坛,从而展示了她在话剧艺术上的完美追求!

个人履历:

  斯琴高娃出身于军人家庭,父母亲都是军人,父亲是老红军,建国初期去世,母亲吴云带

斯琴高娃 影视作品照(13张)姐弟三人回到故乡宁城县大城子镇。斯琴高娃自幼跟姥姥、姥爷和母亲学习唱歌、跳舞、绘画。从小理想当一名演员。1963年她进中学后,以跳“盅碗舞”出色地表演轰动了整个县城,后被推荐参加昭乌达盟举办的文艺汇演,第二年她又参加了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1965年被选拔到内蒙古歌舞团当演员。1978年春,北京八一电影制片厂到内蒙古挑选电影《归心似箭》女演员,斯琴高娃被选中,在剧中扮演东北抗战妇女玉贞的感人形象,受到广大观众和评论界的好评。1981年她被调入八一电影制片厂做职业演员,她成功地塑造了电影《骆驼祥子》中的虎妞,并荣获中国第六届"百花"奖和第七届电影“金鸡奖”,成为最佳女演员。多年来,她相继在电影《电影人》、《残雪》、《许茂和她的女儿们》、《成吉思汗》、《香魂女》、《天国逆子》以及电视剧《党员二楞妈》等20多部影视剧中扮演主要角色,2000年又在电视连续剧《大宅门》和《康熙王朝》中扮演主角,她出色地表演和高超的演技,备受国内外观众好评。她又先后荣获香港第四届、第二十七届电影“金像奖”、柏林第四十三届和日本第七届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提名奖等多项国际大奖。

个人作品:

电影作品

  1979年《归心似箭》饰玉贞 斯琴高娃剧照

  1980年《残雪》   1982年《骆驼祥子》饰虎妞   《再生之地》   《风雨下钟山》   《驼峰上的爱》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阿丽玛》   《大泽龙蛇》   1983年《似水流年》饰阿珍   《高山下的花环》   1985年《成吉思汗》   《森吉德玛》   1986年《月牙儿》   1988年《电影人》 斯琴高娃剧照

  1989年《人在纽约》   1990年《贩母案考》、《异域》   1991年《嫁到宫里的男人》饰慈禧太后   1992年《上海皇帝》、《少林英雄》   1993年《香魂女》、《老人与狗》   1994年《刀剑笑》、《天国逆子》、《阳光灿烂的日子》   1995 《太后吉祥》饰慈禧太后   《不扣纽扣的情人》   2003年《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   2006年《姨妈的后现代生活》饰叶如棠   2009年《爱的延续》   2009年电影《额尔古纳河右岸》(客串) 2010年《大玩家》   2010年《渔旗》   2010年《让爱回家》   2010年3D电影《五行攻略》7月开拍   2011年数字电影《今年你一定要嫁出去》饰演:单亲母亲   2011年《飞越老人院》导演:张扬   2011年《富春山居图》导演:孙健君、Bob Brown

电视作品

  1982年《雄狮》自编自导 斯琴高娃剧照

  1992年《大太监与小木匠》   1996年《党员二楞妈》饰二楞妈   1997年《日落紫禁城》饰慈禧太后   1998年《大唐御史谢瑶环》饰武则天   1999年《钱王》饰慈禧太后 合作演员:赵文瑄、何琳、萨日娜、文兴宇、修革、陈龙、霍思燕、高明   2000年《开心就好》饰于妈妈   2001年《尚方宝剑》饰马大脚 2001年《大宅门》饰白文氏 合作演员:陈宝国、刘佩琦、杜雨露   2001年《康熙王朝》饰孝庄太后合作演员:陈道明、高兰村、茹萍   2001年《肥猫寻亲记》饰华老太   2001年《人虫/人虫儿》饰郝大姐   2001年《欲望的漩涡》客串   2001年《百年虚云》饰 慈禧太后 合作演员:李丁、雷恪生   2002年《绝对权力》饰赵芬芳 合作演员:唐国强   2002年《豪门惊梦》饰程虹   2002年《孝庄秘史》饰大福晋(阿巴亥)合作演员:宁静、马景涛、何赛飞   2002年《走出蓝水河》饰母骆驼

斯琴高娃 出席活动(20张)  2002年《日出》饰顾八奶奶   2003年《国家公诉》饰叶子菁   2003年《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饰慈禧太后   2003年《人生几度秋凉》饰董老太   2003年《诚信无价》饰上官秋   2003年《康定情歌》饰措姆 合作演员:胡军、陶红、唐国强   2003年《无盐女》饰慈禧太后 合作演员:潘仪君、潘虹、邱心志、沈晓海   2003年《第二春》饰童宁   2004年《北京我的爱》   2004年《沧海百年》饰慈禧太后   2004年《中国故事》饰姥姥、季红   2004年《野火春风斗古城》饰杨母    2005年《青花》饰司马弓(反串)   2005年《东归英雄传》饰贾恩   2005年《飞花如蝶》饰窦男 斯琴高娃剧照

  2006年《虎踞龙盘》饰曹玉兰   2007年《无字碑歌》饰武则天 合作演员:刘威、张铁林、温峥嵘、颜丙燕、   2007年《缉毒英雄》   2007年《母亲的忏悔/母子情天注定》   2007年《海上传奇》饰梁桂凤 合作演员:吴倩莲、李明启、王雨、孔琳   2007年《老柿子树》饰母亲   2007年《杂技皇后夏菊花》   2007年《假装爱上你》饰文涛妈   2007年《女人树》饰春花   2008年《江城令》饰管大妈   2009年《同龄子》合作演员:唐国强、何政军   2010年《西口情歌》 合作演员:陈龙   2010年《师傅》饰铁母 合作演员:李幼斌、史兰芽、夏雨、吕行   2010年《我是传奇》合作演员:朱雨辰、吴越、周知、孙兴   2010年《煮海》合作演员:王志飞   2010年《红楼背后》合作演员:侯勇、巍子   2011年《隋唐秘史》饰罗夫人 合作演员:骆杰、马景涛、刘德凯、宁静   2011年《不一样的青春》友情客串   2011年《烽火长城》   2011年《娘》饰娘 合作演员:宋春丽、徐秀林、刘佳、于晓光   2011年《武则天秘史》饰武则天(老年)合作演员:殷桃、刘晓庆、余少群、赵文瑄   2011年《今年你一定要嫁出去》   2011 年《穆桂英挂帅》 饰 :佘太君 合作演员: 苗圃、罗晋、鄢博雅、李琦、 涓、张铁林、尹航、陈佳佳、于承惠    2011年《肉中刺》 合作演员:孙逊、宋春丽、曹征   2011年《房战》饰郭宝银 合作演员:刘金山、孙铁、牛莉、夏凡、赵柯   2011年《母亲﹐母亲!》 合作演员:袁立、胡亚捷、陈建斌   2011年《大地情深》 合作演员:宋春丽、奚美娟、陈瑾   2011年《我是传奇》 合作演员:朱雨辰、吴樾   2011年《大元王朝》 合作演员:萨日娜   2011年《飞越国界的风筝》 合作演员:夏雨、朱时茂   2011年《大宅门1912》饰演二奶奶 合作演员:陈宝国、何晴、张歆艺、王志飞、刘佩琦   2011年《白玉堂之局外局》 合作演员:鲍国安、陈小春、徐洪浩、刘晓洁   2012年《我的极品老妈》 合作演员:王姬、刘佩琦   2012年《隋唐演义》饰演:莫夫人 合作演员:姜武、杜淳、张翰、严宽   话剧作品   2006年《月牙儿》   2007年《红楼梦》饰 贾母/史太君

4. 小城子古城

长春北湖大庙开放的日子是每月的初1和15都开的

初一十五为开放日,另外一些佛教的纪念日、节日也会开放,其他时间是不开放的北湖万寿寺坐落于长春北湖湿地公园,万寿寺的开放时间是周一到周日的早上八点到下午四点半。万寿寺紧邻北湖公园,占地面积大,看起来是十分的壮观。万寿寺里面的寺庙都是严格执行标准建设的,而且住持是一位长相俊秀的高材生。据说把自己所有身价和精力都投入到了这里。这里每天香火都十分旺盛。慕名而来的人特别多。而且,寺庙上香,游客最好不要自己带,因为自己带的香很容易是劣质的,这样会产生污染,对环境不好,游客最好选购寺庙中卖的香。(北湖万寿寺开放时间)

5. 城子遗址现状

1928年春,考古学家吴金鼎在山东省章丘市龙山镇发现了举世闻名的城子崖遗址。他在城子崖台地的西面断层上,发掘出了与石器、骨器共存的大量色泽乌黑、表面光滑的陶片。考古学家最初称其为黑陶文化。

后来,考古学家把这种以黑陶为主要特征的文化遗存命名为“龙山文 化”。在城子崖之前,中国出土的古陶器 大都是含沙量极高的彩陶和红陶,而城子 崖出土的以河泥为原料的黑陶可以说是 4000多年前东夷民族所独有的创造。

城 子崖出土的黑陶艺术品蛋壳杯杯壁只有 0。5毫米厚,重量只有50克左右,被珍 视为黑陶中的极品。自龙山遗址发现以 来,考古学家分别在河南、陕西、山西、 湖北等地 。

6. 小城子古城遗址

长春团山古城堡史建于公元1200年,是当时大金国隆州宽城府东南城门外的一个防守的古城门楼,形状类似堡垒,故后人称为团山堡。距离长春千年古都小城子遗址只有7公里,虽然在公元1234年与长春古城一起被蒙古完全破坏,但团山堡的名字一直在民间流传至今。具历史记载团山古堡高32米,占地面积120平方米,有南北两个城堡门,北门有路直接通往宽城东南城门,当时城堡驻扎官兵近百人,可以是当时宽城通往勿吉城(今吉林市),的必经之地,若不进宽城可以在此城堡直接通向宽城西南的耶褐城(今四平梨树一带)是有很重要的军事地理位置和交通驿站。

7. 城子县遗址

里唱的“三关”,就是“瓦桥三关”,指的就是雄州,也就是现在的雄县。

在雄县,有关杨家将的地名、古迹俯拾皆是。据《嘉靖雄乘》载,雄县城西有六郎所建的杨关城,这里有掩埋忠骨的六郎坟,还有焦赞及其后代焦用、焦德裕墓;城东有祁家桥遗址和六郎堤、六郎洞;城东南有城子台、闸河;城东北有孟良营等,均为当年杨六郎作战、运粮、屯兵处 的遗址。

8. 城子文化遗址

青岛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文化遗产是非常多的。具体的有:城子龙山文化遗址、崂山道教建筑群,齐长城遗址,三里河遗址,西皇姑庵遗址,琅琊台遗址,赵家庄遗址,土山屯遗址,板桥镇遗址,天柱山摩崖石刻,东岳石遗址,青岛德国总督楼旧址和青岛德国总督府旧址,青岛啤酒厂遗址等等,这是青岛的符号。

9. 子城遗址在哪里

明朝的时候,扬州东至古运河,北至盐阜路,南绕古运河,西至小秦淮河,不过明朝末年城市已经扩到了二道河了,清朝的时候基本无大变化,实际上二道河那儿也有个牌坊“继古”“扬今”,南边有南门遗址,东边有东门遗址,西边有西门遗址,不过唐城遗址是唐朝的子城,北门遗址也不是明清时期的

10. 城子村遗址

文化遗产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部分,青岛市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道教发祥地,6000年人类生活记录的城市,文化遗产还是非常多的。

1、青岛的物质文化遗产有:城子龙山文化遗址、崂山道教建筑群、齐长城遗址、三里河遗址 、西皇姑庵遗址、琅琊台遗址、赵家庄遗址、土山屯墓群、祓国都城遗址、板桥镇遗址、北阡遗址、天柱山摩崖石刻、即墨故城及六曲山墓群、东岳石遗址、大泽山石刻及智藏寺墓塔林、西沙埠遗址、青岛德国总督楼旧址和青岛德国总督府旧址、青岛德国建筑群、八大关近代建筑、万字会旧址、青岛啤酒厂历史遗址。

2、青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崂山民间故事、道教音乐、鸳鸯螳螂拳、胡峄阳传说、胶东大鼓、胶州秧歌、柳腔、茂腔、周戈庄上网节、孙膑拳、螳螂拳、秃尾巴老李传说、徐福传说、王邦直与《律吕正声》的传说、鸳鸯内家功、三铺龙拳、指墨画、海产品制作技艺、东夷渔祖郎君庙会、刘氏泥塑、即墨花边传统手工技艺、即墨市肉食传统制作技艺、周氏流亭猪蹄制作技艺、香酥鸡烹饪技艺、万和春排骨砂锅制作工艺、周氏艾灸法、八白散传统驻颜技法、李氏小儿推拿秘笈等。文化遗产,概念上分为有形文化遗产、无形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参考资料

甘肃古遗址丨南城子遗址

南城子遗址位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马蹄乡,始建于明代。1993年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城址平面略呈正方形,南北长173米、东西宽170米。城墙夯土版筑,基宽6米,残高10.2米,夯层厚约0.2米。北墙开门,门外筑瓮城。瓮城东西长19.5米,南北宽18.5米,东向开门。城四角筑四棱台体角墩,突出墙外8米—10米。距离东北角墩14.7米处建有高13米、边长23米的正四棱台体夯土台。城外有口宽8.5米、深1米—3米的护城河环绕。地表散见黑釉、青花瓷片及残砖、瓦等。城址保存较好,对研究城建史和技术有重要价值。

(甘肃省文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