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令公祠

杨令公祠

杨令公祠位于密云县古北口镇河东村,是宋辽时期当朝政府与人民为了纪念名将杨业而建,杨令公祠为两进院落,前后两层大殿,占地600多平方米,前殿内塑杨家男将;后殿内雕杨家女英,前殿东西两侧各有配房和禅堂,在山门外东西两壁墙上,书写着高约1米的8个大字“威震边关,气壮山河”。 ,杨令公祠,杨令公祠简介,杨令公祠-密云杨令公祠旅游指南

北京杨令公庙:辽太后命令建的这座庙宇,该让奸佞和某些专家羞愧

文丨曹昱

古北口中国古代长城的一个重要关口,位于今北京密云城东北约44千米。山势雄险,层峦叠嶂,为围场承德方向进入北京的主要通道历史上对保卫京都有重要作用,有“地扼襟喉趋朔漠,天留锁钥枕雄关”之称,是历代兵家重地。二十多年前,曾引起国内外普遍关注的金山岭长城,即西起古北口,东至望京楼,全长二十多公里。

距离秋日不远,顶着七月夏日,一行数人,驾车自京城出来,沿北京至承德公路,到横亘在河北滦平县与北京市密云县交界处的金山长城。我却关注此行必将路过的古北口,希望实地领略一下它的风貌。据说,那里“两山壁立青霄近,一水中行白练飞”,甚为壮观。

车行驶了两个多小时,过密云水库国道两边的山由低到高、由平淡无奇到崎岖险峻逐渐地发生着变化。道路沿山势起伏,不知不觉已经钻进了深山之中。透过车窗向外看,波光粼粼的密云水库早已成为脚下的风景

在北京生活的时间并不算久,却已亲身感到北京的人文景观实在是不少,真可以说每走一步都可以找出一两条历史的逸闻。用“移步换史”来形容北京人文叠加、遗迹丰富恐怕一点也不过分。就拿这个古北口来说,据史书记载,春秋战国时期,燕国就在古北口筑墩设防,到了唐代,这里设置有“东军”和“古北”两个营寨。宋辽时代,这里是两国使者必经的路。蒙古右翼土默特部首领俺答进攻北京,明军在这里奋力抵御。善于用兵的俺答派一部分部分从小道迂回到明军的背后,前后夹击,把明军打得落花流水。明军丢失了古北口,北京的门户也就自然敞开了。如果仔细地梳理一下,这种中华民族内部历史融合性质的战争在这里几乎是没有间断过。我觉得,无论这些战争的状况如何,大不了是弟弟执政无能、哥哥取而代之,都是些兄弟之间门内的事。抵御外族入侵的战事主要在近代,抗战之初,入侵中国的倭寇第8师第16旅与驻守在这里的国民党第17军第25师等部队曾经进行过一场恶战。

虽然,在北京众多的人文景观之中,古北口算不上著名,但是作为一段历史的缩影,却很值得作为思考的载体,细细品味一番。所以,一路上我也顾不得与车内的朋友闲聊,两眼瞪得大大的,看着路边远近的景观。双塔、古树,哪怕是一个小土包,我也会赋予它一种想象,判断一下它是否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或者有可能是什么朝代的遗存。车路过一个山隘的涵洞前,我注意到公路右侧的一个小山丘上,依稀露出个古建筑的房角,这兴许是个庙宇?不得而知。

在一个公路交叉口,车向更远的深山里拐了进去。我一直纳闷,怎么没有看到古北口?这次出行,原以为可以实地探个究竟。但是,直到到了目的地,在金山岭长城脚下停车住宿,我才知道,我们刚刚路过的那个有涵洞的山隘就是古北口。虽然住的地方距离那里并不远,但也有些许的惋惜。

晚饭后,由着性子四处走动。夜幕下的长城连着山峦,黑漆漆一片。一位当地的老者告诉我,这段长城明朝戚继光曾经重修过,现在政府又进行了局部整修,景点有望京楼、登天梯、将军楼、猫眼楼、通天洞、仙女楼等等,都值得一看。我的心里却挂念着那个古北口。无奈,走是走不过去的。好在,旅馆一位服务员送我一本小册子,上面介绍了许多关于金山岭的民间传说,再有他在那里东拉西扯的补白,古北口可去的地方还真不少。据说,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那里还保存着一些名胜古迹,有杨令公庙、药王庙、吕祖庙、琉璃影壁、杨七郎坟以及耸立在坟前的白塔。当时的杨令公庙还有前后两个大殿,前殿内,立有杨老令公和他的八个儿子的坐像。后殿内,立有佘太君的坐像和八姐九妹的立像,雕塑均为彩色,做工精细,个个神采飞扬,栩栩如生。庙内的墙壁上,还绘有杨家将的主要战绩。造型考究,设计精美,令人流连忘返。庙门两侧的墙壁上,写有“威震边关,气壮山河”八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后来,这些都被砸了个稀巴烂,现在,庙宇又经过了重新整修,一些景观还是可以看到的。来的路上,我在那座小山丘依希看到的古建筑,应该就是杨令公庙。这让我感到很兴奋。

在民间,杨家将的故事妇孺皆知。虽然说,民间流传的很多故事,包括《杨家将》这样的文学作品丰富多彩的描写,可能与历史上有很多的出入,但是,杨令公,包括那个受后人万世唾骂的潘仁美,都确有其人。

历史上的潘仁美真名叫潘美,字仲询。老百姓对一些历史事实的评价方式很独到。就说这个潘美,为什么要给他的名字中间加上一个仁义道德的“仁”,我想绝不会是因为他仅仅少了“仁”。

史书记载,宋与契丹岐沟关之战,潘美任西路军统帅,与副帅杨业,率军连克寰、朔及云、应等州。契丹军主力反击时,本就嫉杨业之能的潘美与监军王侁,拒不采纳杨业建议,还强令他率兵出战,作战时又违约拒不接应,致使杨业全军覆没。宋太宗丧失了一名勇将,自然也感到难过,把潘美降职处分,王侁革职查办,但是后来恢复了官职。

历史上的杨令公名叫杨业,又名杨继业。出生将门,智勇兼备,号称“杨无敌”,领兵作战,屡立战功,声名赫赫。辽军很怕杨业,见到他的军旗就绕道躲开。镇守边关七年,辽军不敢进犯,边境得到安宁,百姓到处传颂他的事迹。

历史上的杨令公到底怎么死的?据我所知,至少有两种说法,一说是杨令公在李陵碑大呼:“宁为杨业死,毋为李陵生。”撞碑而亡。另一说则是,杨业被俘,拒不投降,在辽营绝食三天三夜而亡。我自小就知道评书《杨家将》里有一段故事,讲的是杨令公死后,那孟良装作樵人到红羊洞寻觅杨令公骸骨,却上了聪慧的萧太后的当。十数年后,杨令公夜晚托梦给杨六郎,才知道令公的真骸骨还在望乡台。那孟良再次去幽州寻觅令公骸骨,却失手将不期而遇的好友焦赞误杀,伤心之余,将寻到的骸骨托人带回,自绝而亡,追随好友去了。听着这些故事,时年虽幼,却已感觉出杨家上下真是一门忠烈,感叹、佩服之极。

在杨令公死的地方或者与之历史密切联系的地方建个寺庙,实属正常,但是,这里距杨令公丧身之地比较远,能与之发生联系,一则是如民间传说的,杨七郎奉父命回朝搬兵,在这里被潘仁美挡住了去路并乱箭射杀,尸体被大卸八块扔进河内,一条大腿却逆水而上到了古北口河边,当地老百姓偷偷捞上来,埋在了山上。后又在坟前建起一座白塔。而另一个理由,传说是与萧太后割下老令公头颅后,就是经这里送往辽上京。但是,为了这两个理由而修建一座庙宇,似乎有些牵强。杨令公的庙宇并不像关圣人那么多,也没有岳王庙那样出名。以前,我只知道,在开封城西北角处有个孝严寺,实际上就是杨六郎将杨家旧宅改为祭祀其父的家庙。而在这里修建杨令公庙宇,必然有着特殊的来由。

诸种说法中,我觉得纪晓岚在《阅微草堂》所说“辽人重业之忠勇,为之立庙”比较接近历史的真相。铁腕主政辽朝的萧太后,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响当当的人物。以她的聪明才智,以她治理国家的兴致,绝对是一个惜英雄、重人才的人物。杨令公这样的人物在那些奸佞之臣眼里,肯定不那么招人喜欢。但是,在英雄面前,即便是自己最强硬的对手,英雄还是英雄,杀了他还要向他致以高规格的敬意。古北口是北宋与辽朝的交通要道,各色人等都要从这里进进出出,在这里给杨令公修建庙宇,实质上就是把杨令公的忠勇之德立了起来,提醒每一个路过这里的将官,这就是为将者的楷模。于是,古北口这个本来就与军人和战争密切相连的兵家重地,被赋予一位军人的灵魂,代代相传。我相信,自宋以来,不知有多少军队从这里经过,也不知有多少一度出现困境的人们,他们哪怕只是认真地看上一眼,也会从杨令公庙那里获得了矢志报国的决心,演绎出一段段励人斗志的故事。冯玉祥就是其中比较著名的一个,他专程来到古北口,面对杨令公的塑像,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头。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从古北口感受到这种氛围。连岳飞都被赶出了教科书、取消了“民族英雄”的称号,这座杨令公庙定然不会进入那些专家的法眼!最终走向背叛国家和民族之路的汉奸们,更不会在意这里的热血和历史誓言!

1933年3月,倭寇调集两个师团、两个独立旅团的兵力,在空军配合下,向古北口以东长城各隘口轮番进攻。蒋介石迫于各界的压力,急调13个军30多个师的兵力沿长城线布防。古北口方向的战斗最为激烈,在这里担任阻击任务的第17军3个师交替上阵,浴血奋战,坚守两个月,终因伤亡过重,撤出战斗。360余名阵亡将士遗体葬于古北口长城脚下。倭寇遂全部突破长城各口和滦河防线,向北平逼近。何应钦根据国民政府的指示,派代表与倭寇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塘沽协定》。从此,倭寇侵犯华北的大门被迫敞开。

这一仗,包含了许多中国军人的顽强和耻辱,也就是这一仗,把一些人吓得连老祖宗是谁都记不起来了。陈公博就是其中一个。这是一位早年曾投身革命、曾为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后被开除出党的大汉奸。据陈公博讲,他是在1932年就对抗日产生了疑虑。在此之前,他是支持抗日的,但就是长城古北口这一战让他感到十分失望。从幸存的中国将领那里,他得知士兵们根本无法抵挡日本人,因为他们的武器与敌人的相比大落后了,为此,他追随汪精卫向倭寇举起了小白旗。

民族危亡之际,有的人深感民族大义,极尽所能拯救危难,甚至为此甘愿奉献出自己的生命,真可谓生为人杰,死亦鬼雄。有的人虽然也看到了危机,但是却丧失斗志,置人格、国格于不顾,尽显软弱之能事,最终投敌叛变。

我敢断定,陈公博关注古北口这一仗,绝没有考虑到就在这战场之一隅,还坐着杨老令公,否则,中国也许就会少一个汉奸。可是,话又说回来了,历史没有那么多假设,耻辱的终归已经成为耻辱,让人怀念和景仰的现在仍然惹人怀念和景仰。

坐在返回京城的车上,一路看去,公路两边山势险峻,那条曾经漂浮杨七郎尸首的河流仍然在静静地流淌着。山还是那些山,或峻峭耸翠,或势如虎口。蜿蜒的长城在头顶起伏。许多地方已经明显进行了重新修葺。但是,正如重修古北口长城的抗倭名将戚继光,绝然不会想到500年后“倭寇”又会回来。一个民族的发展道路上,永远不会一帆风顺,灾难和曲折始终伴随着并考验着这个民族。我们靠什么在未来保持住我们民族的尊严?

走过古北口,我没有下车,只深深地向杨令公庙看去。

☆作者简介:曹昱,河南许昌人,出版著作两部。

创文章,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编辑:易书生

海口五公祠这方匾额背后的故事,令人动容……

游客游览五公祠,从苏公祠头门拾阶而上,抬头印入眼帘的就是悬挂在头门正上端的黑底金字“南溟奇甸” 匾额。说到这方匾额,就不能不说到它背后的故事。

五公祠中悬挂的复原后的牌匾。林春 摄

明起用“南溟奇甸”褒赞海南

唐宋时期,海南一直被当作贬官之所。明太祖朱元璋登基后,除对海南岛加强戍卫外,还将海南岛称为“奇甸”。为经略海南岛和体现“四海一家”的政治策略,朱元璋明确提出不再将海南作为贬官之所,《明太祖实录》载:“上曰:‘前代谓儋、崖化外,以处罪人。朕今天下一家,何用如此。若其风未淳,更宜择吏以化导之,岂宜以有罪人居耶!”他还将海南从民族众多的广西省划分出来,改属广东省。在建置上,于洪武三年(1369年),升琼州为府,统领全岛3州13县。至此,贬谪之所成边疆重地,海南岛的历史地位、战略地位得到极大提升。也因为朱元璋的重视,明代海南岛人才辈出。成化十三年,时任翰林院学士的琼山人氏邱濬作《南溟奇甸赋》,后世文人便纷纷以此语褒赞海南。

细观苏公祠这方匾,“南溟奇甸”四个大字左侧,有行楷附言:“明太祖劳海南卫指挥敕中有南溟奇甸之语,邱文庄公曾标题作赋。近腾冲李印泉将军复索我大书四字,勒额皆所以彰耀名邦也,愧余拙书无能为役耳,时中华民国九年七月七日剑川石禅老人赵藩识”。由此可知,此匾为李根源将军请赵藩先生所书。

赵藩。

李根源、赵藩其人其事

李根源、赵藩何人?二人与海南岛、五公祠又有何联系?这又不得不谈起一段民国史。赵藩(1851 -1927年),字樾村,晚号“石禅老人”,云南剑川人氏,光绪乙亥年(1875年)举人,曾任四川臬台,官至川南道按察使,参与辛亥革命后,历任众议员、南方军政府交通部长。李根源(1879-1965年),字雪生,又字养溪、印泉,号曲石,云南腾冲人氏,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秀才,1904年留学日本学习军事,回滇后与蔡锷创办陆军讲武堂。

李根源是赵藩高足,二人均是辛亥革命、护国及护法运动的元老级人物,在推举民主共和反对专制独裁上,可谓志同道合。不仅如此,师生二人在传统文化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赵藩以书法著称,李根源酷爱金石。昆明大观楼的“天下第一长联”、成都武侯祠的“攻心联”,便是赵藩手书,特别是由赵藩撰写的“攻心联”,成为了治蜀的经典;李根源在陕西执政时,下令修葺碑林加强文物保护。同时,二人都致力于历史文献传承,赵藩倾其所藏编纂《云南丛书》,李根源退归故里,整理地方文献,编纂《云南金石目略初稿》四卷。

李根源。

1917年,黎元洪任命李根源为陕西省省长。1918年1月26日,李离陕南下,2月25日就任驻粤滇军总司令一职。1918年7月,南方军政府大元帅制改为“七总裁合议制”。同年9月,赵藩应七总裁之一的唐继尧之邀,作为总裁代表列席第一次政务会议,后出任交通部总长。而此时赵藩任职的交通部就设置在李根源的司令部内,同署办公,赵李二人关系甚密。驻军韶关期间,李根源重修南华寺、张九龄墓。1919年7月,赵李二人在南华寺同住半月。8月,又与诸人同游峡山寺、白云山。藏于清远博物馆的《曾宾谷长寿寺修禊图》画心左侧留有赵藩的题签;《清远县志》里也记载着李根源题名赵藩代书的碑铭。可见二人在军政动荡、复杂的派系斗争中,均坚持着固有的名士风流、文人情怀。

1920年1月,李根源、李烈钧争夺粤省省长,一个月后,为免内耗,岑春煊以李烈钧移师援湘、李根源移驻海南的方案调停二李相争;此后,赵藩也看到南方军政府内部桂、滇、粤三系军阀纷争日甚,南北统一希望渺茫,3月辞去总裁代表职务,10月回到昆明,掌管云南图书馆,再不出山。

“南溟奇甸”匾的前世今生

1920年(民国九年)3月,李根源改任为督办广东海疆防务兼雷琼镇守使,率滇军一部移驻琼州、雷州,同时将部分滇军改编为“海疆军”,管辖三个旅。在驻防期间,李根源将军率将士巡卫海疆,深入黎区谋划开发事宜,亲至港、林制定渔林业发展政策;遍访文化遗迹、敬拜邱海二公,为海南岛的经济文化发展做了很多事情。《雪生年录》中记载李根源考察海南岛时言:“时行夏令草木不凋、一岁三熟,农作上上之区也,惜乎无人开发五指黎母,犹是古初之状,故余初至琼山设黎疆拓殖局,聘殷汝骊为总办。拟立开拓之基并筹海口清澜筑港,整理盐务、发展渔业,提倡种树浆,种槟榔椰子诸事”。但开发海南岛不是小事,经历将士水土不服死亡300余人、自身亦染疾一事,李根源将军认识到开发海南岛如果不是千万以上资金、二十年时间、军民两政联合的话,很难见效。

在琼防卫海疆、开发经济之余,李根源将军不停走访文化遗存之地,多次进行文物保护与修缮:补修邱文庄、海忠介祠和墓;增修五公祠;建东坡故居;访真人白玉蟾生长之乡;置邱海二公故里等四碑。他本人不仅身体力行保护文物,也在军事驻防过程中要求将士们加强文化修养,他将邱海二公冠笏像印千张,赠予文武僚属,并请悬之。在战争年代,这些举措尤为可贵。

在短短的五个月时间,李根源遍访琼岛深入黎区,为海南岛的开发出谋划策,管辖一方土地心系当地百姓,足以见得他对这片土地的热诚。然当其回忆这段时光,仍是非常谦虚地说:“而时促力弱鲜有成效,深愧琼人”。现存的《明邱、海故里碑》上铭:“明太傅特进左柱国武英殿大学士邱文庄、明太子少保右都御史、兼吏部尚书海忠介公故”,左有“中华民国九年八月交通部长赵藩题书”,右有“勋三位陆军上将衔、陆军中将督办海疆防务事宜、陕西省长,李根源建石”。由于手头资料有限,尚不清楚赵藩先生是否赴琼,不过从李赵二人留在琼州的遗迹上猜测,在李根源主政海南期间,赵藩应邀赴琼。

“南溟奇甸”这方匾自1920年悬挂于苏公祠。目前发现该匾最早的照片是1940年日军侵占海南时出版的《新天地海南岛写真集》,当时该匾高悬于祠门内额。上世纪80年代,该匾破损朽坏不宜悬挂,海口市五公祠管理处蒙发祥先生为其拓印保存。

日本书籍中“南溟奇甸”匾的照片。江涛翻拍

蒙发祥先生(1944-2015年),自1984年到2004年在五公祠工作,在文物鉴定、文物保护、文物修缮等方面都有较深的造诣。他还工于书画,别称“野草先生”,60年来笔不离手、墨不离纸,擅用水墨的朦胧之美展现海岛风情。不久前,蒙先生的遗作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个人展,反响很好。去年,五公祠管理处主任郑云玲依照蒙发祥先生的拓片,按原匾的规制复原了此匾,并将悬挂于原位。

历经百余年沧桑,“南溟奇甸”一匾得以保存,并重新面世。睹物思人,正是缘于几代人对它的珍视,对文物事业的热爱,才能使这方名匾在琼州大地熠熠生辉,光照后人。

来源:海南日报

撰稿:张健平、张扬

编辑:叶瑾

古北口杨令公庙何人建?辽国契丹,气度和气魄宋人比不了

五一期间,我抽了一天的时间把著名的北京密云古北口镇上的大部分旅游景点都看了。像什么司马台长城长城战役纪念碑和七勇士碑、杨令公庙为代表的四座庙等。还有一些景点因为时间关系和走累了没有去成,等有机会再补吧。对于一位密云女婿来说,密云的文物古迹比顺义要多了,而古北口比较集中。今天咱们就说说这个杨令公庙。

令公庙虽小,但却显示出一种气魄

这座庙很小,比起京西的庙差远了。一者从历史上说,幽州、中都、大都、北平等作为经济和政治中心。其辐射力度肯定是按照距离远近进行辐射;二者古北口作为边防重地乃是在幽州、北平时期比较重要,在大都、清朝京师时期的大一统情况下自然也就不重要了。所以,京东的平密怀相对经济厚重力度就薄一些。

因为边关问题、京东(北)门户问题,幽州的杨令公(杨继业、杨业932-986年)、明朝戚继光在古北口出名儿也就正常不过了。但前者,其实是一种辽国对对手的敬重。

杨令公领兵打仗可能来到过古北口,但因为这里是辽国的统治区(辽国的萧太后甚至生在北京平谷区离此并不太远,当然也只是一种说法)。所以,杨令公没有在古北口镇守过。只是因为杨令公的气节为萧太后所敬重,在其死后命人修建了杨令公庙。

这不能不说是辽国人的一种心胸,对于英雄不以是否是敌人来评价而是以做出的事儿来评判。同时,这也说明杨令公在被俘之后的誓死不降的精神让辽国人震撼,从另一方面也说明,投降的人在当时是大多数。更从另一方面讲,宋朝人是否在自己的疆域内建过类似的建筑呢?我们的长期儒家思想可能只会给这种人一个评价:不识时务。成者为王败者为寇,你牛什么牛!一种失败者没有任何可尊敬之处的意识态度。

杨家将的故事代表了长期儒家化思维下的阿Q精神

对于杨令公,大家都非常熟悉,无论是影视剧还是评书——杨家将自北宋起都是人们崇拜的民族英雄群体。然而,宋朝这个朝代让人很憋屈,如果真的像一些人所说的宋朝经济发展多么好、人们的文化程度多么高,那么,包括杨家将、呼家将、狄家将这些就不会在那个时代成为市民阶层乃至天下百姓喜爱的人物。

杨家将、呼家将、狄家将等在宋代就通过“兼说兼唱”的“说话”这种说唱艺术(今称曲艺)在市民阶层兴盛了。只不过,宋朝时期的类似故事内容比较单一、零散、不成系统。

“说话”属于民间艺术,文人介入后成了话本小说、拟话本小说,文人们通过自己对历史、对人情世故的高级打磨,对“杨家”的各种“发挥”就出来了。什么穆桂英、杨宗保等虚拟人物也就逐渐增多,情节也越来越曲折。杨家将对宋朝的功绩越来越大,甚至连狄青都要俯首于杨家的丰功伟绩。

但问题是这么牛,杨家将永远没有收复燕云十六州、没有灭掉辽国。

至于说什么杨怀仁等等几百名杨家将群谱,基本都属于虚构、民间故事。所以,有时候看历史书有一个评价标准,你看到大量讲杨家将、水浒农民起义)的历史书就可以扔了。因为写史书的人是在讲文学史而不是真实的历史。

说这些并不是讽刺杨家将而是在讽刺统治阶层。

北宋无能并不代表将领无能

人生在世不仅要有生活,还有有脸皮更要有担当。然而,宋朝却没有。宋太宗军事能力虽然一般,经常瞎指挥,导致两次北伐失败。但他不是宋朝没皮没脸的最主要责任人,宋真宗澶渊之盟之后,为了堵住悠悠天下之口。

一方面,把自己的祖先和自己神话,把自己的祖先放到财神爷赵公明的头上的同时,又与儒臣们一起搞了壮大的祥瑞运动、封禅运动。把自己的无能、放弃太祖和太宗和天下仁人志士收复幽云的遗志作为一种“天意”让天下百姓知晓,并蒙蔽草民。

一方面,宋辽已经和平,武将已经没有用了,或者说最大的作用没了,那怎么办?宋朝由“重文轻武”变成“重文辱武”到了宋仁宗甚至是“重文蔑武”,武将最高统帅狄青竟然被比自己低几级的文臣辱骂,最终被皇帝、文臣集团合伙逼死。

可以说,宋朝正是因为选择了“放弃肩膀上的责任”,导致了后来的“三冗问题”,因为,故意忽视敌人的结果只能是武备松弛、武将被漠视,最终的结果同样是被消灭。可以说,宋真宗后的宋朝军人们打的胜仗并不少,但每次胜仗的结果并不能带来胜利。因为宋朝的统治阶层对于武将、军人的作用只是一个:外人打我你能坚持就行,内部的反抗最紧要!

宋朝的军人已经失去了保家卫国的作用,只是变成平叛、平乱的治安部队。也就是说,宋朝缺乏男人和军人的朝代,虽有金刀无敌、虽有狄青、虽有范仲淹,但领头人不行,这个朝代仍然是钻在钱眼里的阴邪面容。

宋朝有脸吗?真宗怒曰:当然有!想我大宋经济文化多么发达

宋代积贫积弱的说法没什么不对,反对前需要明确评价标准问题

如果没有德国一战可能就是美国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