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子街战役烈士陵园

瓦子街战役烈士陵园

刘四虎(1926~1954)绥远(今内蒙古)丰镇人。1946年7月入伍,在三五八旅八团二营六连当战士。同年冬随部队由晋绥解放区调回陕北,担负保卫中共中央、保卫陕甘宁边区的任务。12月7日在延安机场接受毛泽东、朱德等检阅,刘四虎浑身热血沸腾。1947年3月初,国民党军整编第四十八旅进犯陇东西华池。由三五八旅与独立第一旅编成的第一纵队,又和新四旅、教导旅、……

延安市黄龙县瓦子街战役烈士陵园暨纪念馆

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保护单位,位于黄龙县瓦子街乡。1948年1月20日,西北野战军在米脂杨家沟中共中央驻地召开第一次前委扩大会议。会议决定西北野战军由内线作战转入外线作战。彭德怀和中央军委首长一致决策,首战宜川,围城打援。2月上旬,彭德怀率西北野战军主力从陕北分途南下。直扑黄龙山区。胡宗南迫命国党整编第二十九军军长刘戡增援。西安中共情报人员王超北等将此绝密情报迅速电告陕北。彭德怀根据情报,向瓦子街以东洛宜公路两侧高地集中了9个旅,设伏打援。此役俘敌1.8万余人,歼敌5000余人,首创一战全歼一个整编军的辉煌战绩。敌中将军长刘戡用手榴弹引爆自戕,中将师长严明、少将旅长李达、周由之等被击毙,中将师长王应遵(后潜逃)、少将军参谋长刘振世、少将副师长李奇亨等被俘。3月2日,复对宜川守敌发起总攻。宜瓦战役胜利结束。宜瓦战役,共歼灭胡宗南部一个整编军军部、两个整编师师部及5个整编旅近3万人马。创造了西北解放战场的空前记录,是西北野战军转赴外线作战的第一个大胜仗,是毛泽东“围城打援”军事思想的典型战例之一。为缅怀阵亡解放军烈士,1949年4月,在瓦子街修建了烈士陵园。陵园内安葬着七一四团团长任世鸿、战斗英雄刘四虎等230名烈士的忠骨。纪念碑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碑座为正方形,四面有八级台阶,象征1948年;碑身为两个断面,象征2月;碑身高28米,象征28日,正面题刻着王震同志题词:“瓦子街战役烈士纪念碑”。

牌坊

园门

浮雕墙

纪念碑1

纪念碑2

烈士墓区1

烈士墓区2

第一团团长任世鸿墓

第一团参谋长任治安墓1

第一团参谋长任治安墓2

第一团第二营副营长陈占彪墓

瓦子街战役纪念馆

彭德怀在战斗前线

战士们突击敌人阵地

战斗场景再现

自杀的第29军军长刘戡及被毙、俘的国民党将领

西北野战军2纵庆功大会

战斗英雄刘四虎等战斗英雄

隐秘战线英雄王超北

群众支前

市林业勘察规划设计院,走进瓦子街战役烈士陵园!

近日,

一群人风尘仆仆,

走进了瓦子街战役烈士陵园

这是市林业勘察规划设计院党支部

率全体党员和职工开展的

“寻访红色足迹,追忆光辉历程”

主题党日活动。

瓦子街战役旧址,在今黄龙县瓦子街镇一带,194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这里取得了歼敌三万的瓦子街战役伟大胜利,为新中国的解放事业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全体党员在纪念碑前重温入党誓词以表初心。

缅怀和感恩革命先烈为共和国的解放事业所做的不朽贡献。

党员干部向瓦子街战役烈士和无名英雄致哀。

在烈士纪念碑前,支部书记任和平组织开展了主题党日学习分享活动。

支部组织委员常胜忠为过“政治生日”的党员同志颁发生日贺卡,勉励大家践行党的宗旨,履行党员义务,永葆共产党员的本色。

支部组织委员常胜忠讲述瓦子街战役历史背景。

参加主题党日活动的党员、干部讨论分享瓦子街战役瞻仰心得。

通过这次瞻仰活动,大家一致认为,延安林业正处于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紧要关头,面前仍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去跨越,仍有许多“瓦子街”“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去夺取,大家决心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以饱满的斗志和良好的状态,投身到延安林业事业建设之中,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排版及责编/沐风

陕西彬州烈士朱启娃长眠瓦子街战役烈士陵园,他的亲人如今在哪里

2019年5月,今日头条“寻找烈士后人”公益项目和瓦子街战役烈士陵园展开合作,帮助600余位在瓦子街战役牺牲的、有明确档案信息的烈士寻找亲人。目前,陵园已经为500余位烈士修建了墓碑,还将陆续为剩下的百余位烈士修建卧碑,以此来缅怀在瓦子街战役捐躯的烈士。

“因为他们的流血牺牲,才换来了我们的幸福生活,在革命年代,应该崇尚英雄,如今和平年代,我们更不应该忘记这些烈士。因此,寻找烈士亲人这项工作非常有意义。”作为烈士陵园的工作人员,瓦子街战役烈士陵园管理处主任赵宝群深感责任重大,让烈士英魂归故里,既能告慰烈士亲属的思念,也能激发全社会对烈士精神的崇尚,这项活动对于传承红色记忆,教育好下一代,都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瓦子街烈士陵园纪念碑

近些年,烈士陵园非常重视烈士亲属的联络工作,陵园已经陆续联系上30多位烈士的亲属。此次和今日头条“寻找烈士后人”公益项目合作,也是希望借助互联网的技术,更加便捷的去找寻烈士亲属,帮助陵园和烈士亲属建立起联系。

延安,这是片交织着血与火,洒满着英雄鲜血的土地,1937年至1947年,延安是中共中央所在地和陕甘宁边区首府,是中国革命的指导中心和总后方,更是中国革命史上当之无愧的“革命圣地”。而瓦子街战役烈士陵园,就是坐落于陕西省延安市黄龙县最北边的小镇。瓦子街战役烈士陵园始建于1949年清明节,园内安葬着战役中壮烈牺牲的西北野战军5287名指战员。

本次我们要寻找的是陕西咸阳彬州烈士——朱启娃的后代亲属。

●姓名:朱启娃

●政治面貌:共产党员

●生卒年月:1926.6—1948.6

●籍贯:彬县城关街东街(今陕西咸阳彬州市)

●参加革命时间:1945年5月

●所在部队及职务:三团班长

●牺牲经过:1948年6月在黄龙县因战牺牲

瓦子街战役烈士陵园

|红色记忆 永续传承

为了纪念牺牲的瓦子街战役中壮烈牺牲的西北野战军5287名指战员,1949年清明节,在位于黄龙县以北56公里、瓦子街战役主战场的地方,修建了烈士陵园。

经过70年的发展,陵园依托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搭建党性教育课堂,已成为传承红色记忆,搞好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自2000年以来,来瓦子街战役烈士陵园瞻仰凭吊的全国各地党政军领导及各界人士达70余万人次。

瓦子街战役烈士陵园

车辆驶出青兰高速,瓦子街战役烈士陵园的石牌坊矗立于南北两山之间,雄伟壮观。陵园背靠青山,向陵园的斜对面望去,有一座高山,名叫东南山。清明时节,山上树木枝繁叶茂,一片翠绿景色。时间的指针拨回到1948年,这里正是瓦子街次战役的制高点,也是这场战役中伤亡最为惨重的地方。敌我双方在东南山高地展开了一场血战,双方易手30多次,在东南山战斗中,涌现出了战斗英雄刘四虎,他是358旅714团的班长,当时只有19岁,率领全班战士攀荆棘,踏积雪,勇敢冲击,用刺刀连杀七个敌人身负刀枪伤11余处,在全班战士尸体的掩埋下,幸存了下来,被授予“特等拼刺英雄”,“战斗英雄”等称号。

|为烈士寻亲 帮亲人圆梦

前段时间,一位内蒙古的烈士亲属,通过朋友拍的照片,意外见到了自己亲人的墓碑,确认是自己亲人以后,专程从内蒙古开车来到瓦子街战役烈士陵园。他握着赵宝群的手、激动地说,找到了爷爷安葬之地,以后祭奠能有个地方了。

赵宝群明白,这对家属来说,是最大的心理宽慰。目前陵园已经联系上30多位烈士的亲属。此次和今日头条“寻找烈士后人”公益项目合作,希望借助互联网的技术,更加便捷的去找寻烈士亲属,帮助陵园和烈士亲属建立起联系。

“在革命年代,应该崇尚英雄,现在和平年代,更不应该忘记这些烈士。有了他们的牺牲,才换来了我们的幸福生活。”赵宝群期待能联系上更多的烈士家属,让他们来陵园祭奠自己的先辈。通过这些祭奠活动,让烈士精神得以延续,让烈士亲属、家乡政府、前身部队以及整个社会,形成一种荣誉感自豪感,激发公众崇尚烈士精神,缅怀烈士事迹的社会风气。

“我们修墓立碑,让亲属有祭奠烈士的地方,”赵宝群说道,瓦子街战役烈士陵园一直在收集瓦子街战役牺牲将士的信息,如果有烈士是在瓦子街战役牺牲,尚未在陵园立碑,烈士亲属可以提供烈士证明等相关材料,陵园经过核实确认无误以后,会在陵园为烈士补修卧碑。

多年来,瓦子街战役烈士陵园从未停止为烈士寻亲的工作,这不仅是让烈士的英灵得到安慰,更是我们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传播红色文化,让信仰之火熊熊不息,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红色精神激发力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必由之路。

瓦子街战役烈士卧碑

缅怀先烈功绩,告慰先烈英灵,传承红色基因,讲好红色故事;今日头条公益寻人发起“寻找烈士后人”项目,与瓦子街战役烈士陵园等机构合作,共同为烈士寻找亲人。在以往的成功案例中,媒体接力寻找烈士后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今日头条诚邀全国各地媒体一起参与到“寻找烈士后人媒体志愿服务团 ”中来。

如有烈士后人相关线索,或希望共同参与寻找烈士后人的媒体,欢迎联系头条寻人(邮箱:xunren@toutiao.com;电话:010-58341776、010—8343485)

图文来源:头条寻人

声明:无法查证版权的或未注明出处的均来源于网络搜集,转载文章只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不代表认同其观点和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著作权人告知我方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