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习巷清真寺

大学习巷清真寺

大学习巷清真寺

大学习巷清真寺位于大学习巷路西,因处化觉巷清真寺之西又称西大寺。据寺内现存石碑记载,该寺创建于唐神龙元年(705年),是西安最古老清真寺之一。

寺院建筑形式,略同化觉巷清真大寺,唯规模较小,而寺内亭、台、殿、阁布局得当。寺门对面有砖雕纹饰大照壁一座,门外临街有四柱三间石牌坊“敕建陆次”石额,镌于牌坊门楣。省心阁是该寺主要建筑之一,相传建于宋代。明郑和四下西洋回来后重建为四角形式建筑,三层三重檐。后面是南北碑亭,南碑亭内是著名的“郑和碑”,即《重修清净寺碑》,大殿前为一宽大月台,周围环以石栏。大殿门首悬挂慈禧手书“派衍天方”牌匾,殿内前中为窑殿,上方写有古兰经原文,是著名“土耳其”书法,右边是阿訇演讲台。大殿面积500多平方米,可容纳500人同时做礼拜,墙壁四周有花草图案,套刻《古兰经》和阿拉伯文。整座寺院,庄严肃穆,紧凑和谐。明永乐十二年(1413年)郑和第四次出使西洋,曾到该寺邀请掌教哈三随往任翻译。

西安西大街以北,是回民聚居地。在那里有两座规模宏大的清真寺很著名。一座是化觉巷的清真寺,一般称作“东大寺”,一座是大学习巷的清真寺,一般叫做“西大寺”。这两座清真寺一直是西安地区伊斯兰教的活动中心。

据唐代王鉷所撰《创建清真寺碑记》记载:“及隋开皇中,其教(伊斯兰教)遂入于中华,流衍散漫于天下。”由此可知,伊斯兰教是在隋文帝时传入中国的。而清真寺的兴建大抵在伊斯兰教传入后150年左右,只是因种种原因,屡建屡毁。唐时所建清真寺已无踪迹,西安城内保存较完整的清真寺就是今东、西两大寺,它们建造的年代最早可追溯到宋元时期,极有可能是明清时修建的。

位于今大学习巷的西大寺,据说始建于唐中宗嗣圣元年(公元684年),由唐朝开国元勋尉迟敬德监造。但考察其建筑,已全无唐代风貌,实难成说。倒是有明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由刘序用汉文和阿拉伯文撰写的《重修清净寺碑记》和清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所立的《敕赐清净寺碑记》,西大寺的修建历史由此可见一端。观其建筑,寺内一切完全按照伊斯兰教制度布置,设有礼拜殿、宣谕台、邦克楼、阿訇斋、省心阁、左右碑亭等;神龛朝向麦加,殿内点灯,禁用动物纹图装饰。殿上琉璃碧瓦,殿内铺有地板,彩画浮雕间有,花纹雕于石阶,充分展示出明代建筑风格。

如果说西大寺与唐确有瓜葛的话,那也不假。西大寺所在的大学习巷原来只是唐长安城的一个小坊,其时,西域回纥族曾帮助汾阳王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唐代宗年间,郭子仪从

甘肃泾川回京时,有回纥领袖及将士等200余人随从,就住在今城隍庙附近的小坊内。他们

在长安逗留期间,学习唐朝的一切法令、制度和汉族的文化习俗,因此后来就把西大寺所在的这个地方称作“大学习巷”。由于回纥人在长安定居的人越来越多,于是供他们做礼拜的清真寺便应运而生了。

大学习巷清真寺有一块明刘序撰写的《重修清净寺碑记》碑石,正面汉文,背面为阿拉伯文,“碑记”中详细叙述了明初三保太监郑和求“贤”于西安东大寺的事迹。碑在西大寺

,却记述了东大寺的事,值得一提。

据传说,郑和奉明成祖之旨,准备率领庞大的远洋舰队再下西洋,虽然使团人数达两万之众,但缺少精通阿拉伯语和锡兰语的翻译。于是,郑和便专程来到久已闻名的长安城东大寺求贤选才。经过认真考核挑选,他选中了东大寺的掌教 三,遂任命为西洋使团的“总翻译”。哈三聪慧稳重,不负“郑”望,在出使西洋途中,为郑和出谋划策,排忧解难,顺利完成外交使命。回京后,郑和为哈三报功请赏,哈三再三谢绝,只要求圣上能恩泽东大寺,拨款修葺,他就感激不尽了。郑和于是领旨重返长安城,并亲自设计绘图,选择良材,召募能工巧匠。新修建的东大寺面貌一新,亭、台、楼、殿布置得宜,蔚为壮观。据说寺内的“邦克楼

”就是郑和特别主持修建的标志性建筑。虽是传说,却为东大寺增色不少。

地址:西安市莲湖区大学习巷94号

类型:古迹清真寺

游玩时间:建议20-30分钟

开放时间:

8:00-19:00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

西安最古老的清真寺之一大学习巷清真寺

西安大学习巷清真寺位于西安市西大街大学习巷内北侧,与化觉巷清真寺东西遥遥相对。该寺建筑规模较大,仅次于东侧的化觉巷清真大寺,故又称西大寺。 据寺内现存石碑记载,该寺创建于公元705年。赐名清教寺,玄宗朝改名唐明寺,元中统间赐名回回万善寺,及明洪武时赐名清真寺。是西安最古老的清真寺之一。

据传说,郑和奉明成祖之旨,准备率领庞大的远洋舰队再下西洋,虽然使团人数达两万之众,但缺少精通阿拉伯语和锡兰语的翻译。于是,郑和便专程来到久已闻名的长安城西大寺求贤选才。经过认真考核挑选,他选中了西大寺的掌教哈三焉,遂任命为西洋使团的“总翻译”。哈三聪慧稳重,不负“郑”望,在出使西洋途中,为郑和出谋划策,排忧解难,顺利完成外交使命。回京后,郑和为哈三报功请赏,哈三再三谢绝,只要求圣上能恩泽西大寺,拨款修葺,他就感激不尽了。郑和于是领旨重返长安城,并亲自设计绘图,选择良材,召募能工巧匠。新修建的西大寺面貌一新,亭、台、楼、殿布置得宜,蔚为壮观。据说寺内的“邦克楼 ”就是郑和特别主持修建的标志性建筑。

更多精彩西安故事,欢迎关(xia)注(zai)"我的城事"

化觉巷清真大寺 | 青朴古寺,不容错过的清真瑰宝

化觉巷清真大寺

位于回民街小巷内,始建于唐,清代重修,采用了中国古典建筑风格,处处是飞檐翘角、亭台楼阁。而在寺内很多木门和砖墙上,能看到不少木雕砖雕,用伊斯兰艺术风格的立体手法,刻画描绘出中式的花草图案。

古典建筑风格

大寺坐两朝东,整个寺院是一东西向的长方形,四周有青色砖围墙,占地面积约18亩。全寺沿东西向中轴线以次分为四院,建筑总面积共约4000多平方米。

根据寺中碑文记载,化觉巷清真寺始建于唐天宝元年(存在争议),即公元742年。在明太祖朱元璋时期,兵部尚书铁铉主持修葺扩建,清朝时也曾重修过。现存建筑以明清的为主,共有四进院落。

进入清真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壮观的木质牌坊,正对东侧的砖雕影壁,牌楼上写着“敕赐礼拜寺”五个大字。这样的牌坊,在整个西安城并不多见,带给人古朴肃穆的感觉。

牌坊正下方,有一个“六龙石雕”,十分精美。相传它是唐朝遗物,原为旗杆座,暂放于此。在化觉巷清真大寺,如果你仔细观察,会看到好几处龙的图案。缘何清真寺里会有龙呢?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因为这是一座“敕赐”清真寺,和皇帝有关,当然会出现一些龙的图案;二是因为在八国联军侵华时,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来西安避难,曾经到过清真寺,为了体现对皇帝的尊敬,修了些龙。

第一进院的尽头是五间楼,上选有写着“清真寺”字样的匾额,这块木匾四周刻有龙,非常精美。五间楼的门联也很有意思,有像“团花”一样的图案,每一个图案是一个词语,代表着真主的一个美名。中国传统文化阿拉伯书法完美结合。

第二进院中间,是一座四柱三间三楼石牌坊,上面写着“天监在兹”。

根据伊斯兰文化,真主无所不知、无所不晓,而每一个人身上都有两个天仙,左肩上的“来给布”记录人们的善行,右肩上的“而替杜”记录人们的恶行。凡是作恶的人,死后不能进天堂,而是在火狱,接受烈火的炙烤。“举头三尺有神明”,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此。

石牌坊以西,南北两侧各有一座碑楼。南侧石碑东面是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的《敕修清真寺碑》,西面是明代书画家董其昌手书的“敕赐礼拜寺”,北侧石碑东面是明代大儒冯从吾所撰《敕赐重修清真寺碑》,西面是北宋书法家米芾所写的“道法参天地”。

在二进院南侧是沐浴室,穆斯林们进行大净、小净的地方。

第三进院的入口,是敕赐殿,这是整个清真大寺中最古老的建筑,相传建于南宋。

敕赐殿上的“敕赐礼拜寺”五个大字,正是出自董其昌之手,下方的门联,仍然是真主的美名。敕赐殿内的地面上有石雕龙,也是古代遗存。

敕赐殿内,最重要的是南侧中间的清朝石碑“月碑”,正文由阿拉伯文撰写,相传作者是掌教阿訇“小西宁”。月碑是中国伊斯兰教非常重要的石碑,它的内容与穆斯林斋戒有关,记录着观新月和确定斋月来临的方法。对中国穆斯林和研究中国伊斯兰文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敕赐殿西侧悬有一匾额,上书“派衍天方”四个大字,出自于慈禧太后之手。意思是“伊斯兰教源自阿拉伯地区”。

敕赐殿的建筑非常古老,颇有古风韵味。

宣礼塔、沐浴室、讲经堂、礼拜殿,是清真寺的四个主要建筑。化觉巷清真大寺的这座宣礼塔,上书“省心楼”三个大字。

第三进院侧面的讲经堂,现为阿訇居住的地方,里面珍藏着中国风格的阿拉伯世界图,非常珍贵,穿过精美的连三门,就进入第四进院了。

一真亭,又被称为“凤凰亭”,造型非常精美,亭的飞檐,像凤凰振翅欲飞,亭上悬有明朝兵部尚书铁铉所写的“一真”匾额。“一真”代表的是清真言:“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

一真亭西侧,是清真寺最大最重要的建筑,礼拜大殿。大殿东侧中央悬挂的阿拉伯书法匾额,是清末民初阿訇,马谦益的作品。意思是“奉普慈特慈的安拉之名”。

化觉巷清真大寺,西安少有的精美、壮观的古建筑群,世界唯一的中国园林式清真寺,在西安绝对不容错过的清真建筑瑰宝!

麦加大清真寺旅游 麦加大清真寺朝圣

1. 麦加大清真寺朝圣

解答 阿拉伯人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很多贡献.与阿拉伯有关的是①《天方夜谭》、

②麦加大清真寺、④伊斯兰教。

2. 麦加大清真寺内部图片

世界上前三的清真寺是:

1.麦加大清真寺。世界第一大清真寺,所有教徒向往的地方和去麦加朝拜的圣地。规模宏大,面积达到18万平方米,可以容纳50万穆斯林同时做礼拜。

2.先知清真寺。位于沙特阿拉伯的麦地那,是世界上第一座清真寺。條萊垍頭

3.哈桑二世清真寺。坐落在摩洛哥王国的卡萨布兰市区西北部,是世界第三大清真寺。

3. 麦加大清真寺位于哪里

阿尔罕布拉宫(La Alhambra),在阿拉伯语里是“红堡”的意思,建于13世纪阿赫马尔王及其继承人统治时期,它是古代伊斯兰建筑的巅峰之作,其构造之细腻,设计之精巧,无不体现了阿拉伯文明的神秘,辉煌与奢靡,更体现了阿拉伯人的智慧。

它不仅仅是一座宫殿,更是摩尔人的军事要塞,是抵御基督教国家的最后据点。作为伊斯兰建筑与园艺完美结合的典范,早在1984年就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4. 麦加大清真寺简介

世界著名建筑为古今中外,人类辉煌的建筑奇迹。 埃及的金字塔、中国的长城、兵马俑、悬空寺、布达拉宫,北京故宫、圆明园,古罗马竞技场、埃菲尔铁塔、美国白宫、意大利的比萨斜塔、德国科隆大教堂、雅典卫城。

马来西亚双塔、泰姬陵、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圣索非亚大教堂、沙特阿拉伯麦加大清真寺。

5. 麦加大清真寺

以前这个地方里面摆的都是各种各样的石头、木头或泥塑神像,人们把这些神像当作各种神进行祈祷和供奉,穆罕默德后来把里面的神像全部清理掉,告诉人们只应该崇拜一个“造物主”,但是这个造物主没有性别、大小、形状、方位等等,也就是说以我们人类的感官和认知是无法理解的这样一个“造物主”,所以“克尔白”里面其实是没有任何雕塑或者画像的。

6. 麦加大清真寺朝拜

哪个国家的手工编织地毯最有名?

不得不提起伊朗的手工编织地毯了。

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地毯是人类最早的手工业产品之一,伊朗地毯据称已经有超过2500年的历史了。在伊朗编织地毯的技师需要熟悉各种染料、材质和色彩,并依照地毯图案的进行人工编织。现代伊朗越来越多家庭妇女喀什学习这门传统手艺,也有一些城市开展了手工地毯的编织学习班,专门教授波斯地毯的编织课程。

波斯地毯承载了伊朗的历史、文化和传统,是伊朗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伊朗手工艺品出口的重要对象。

伊朗地毯闻名于世,因为它在原料选择、色泽调配、图案设计和编制技艺等方面的要求都极为严格。正宗的波斯地毯完全是手工编织的,非常耗时耗力。它用料讲究,一般都是从真丝、棉和羊毛等三种材料中选取,真丝用得越多就越贵重。染料则是从天然植物、矿物中提取的,如石榴皮、核桃壳、茜草、木樨草、靛青、钾矾等等。这样提取出的染料能保持颜色经久不褪,伊朗现存的许多数百年前编织的地毯,颜色依然非常艳丽。

图案设计和编织技艺则是波斯地毯最让人叹为观止的地方。传统波斯地毯的图案,以象征天堂的繁花蔓枝、各种清真寺庙建筑、浩大的宫廷和狩猎场面,以及宗教图腾最具代表。近现代的波斯地毯则又加入了世界其他国家的一些独特元素,但总的说来,波斯地毯的图案都是华美复杂的。地毯编织时,需要用到十余种甚至几十种不同颜色 的线,然后根据设计图案把这些线按不同的经纬编织好,最后组成图案栩栩如生的一大块地毯,高超的技艺让人叹为观止。

手工地毯编织方法

手工地毯经过繁琐的工艺步骤制作出来的效果非常好,不仅图案精美,而且结实耐用,是机器无法取代的。如果空余时间比较多,可以自制手工地毯。那么手工地毯如何编织呢?

手工地毯编织方法

手工地毯编织方法有很多种,如平纹编织、花纹编织、绞编、勒编等。平纹编织以经纬为基础,按一定规律互相连续挑上、压下,构成花纹;花纹编织是在平纹编织的基础上再予以变化,编织出链子扣、十字扣、梅花扣等花纹;绞编类似平纹编织,但结构紧密;勒编以麻线为经,以柳条为纬,编织时将麻线和柳条勒紧,结构坚固,质地紧密。

手工地毯编织技巧

以针线将原料缝合在一起,然后用钉子固定好,并将两者拢合,连成一体。制作过程中会用到砌钉、机钉及手钉,其中手钉是用手工缝纫的方式将原料钉在一起的。

还有一种编织手工地毯的方法是盘结。这种方法操作时会用到马莲朵及套扣,主要把原材料通过包缠、结扣的方式编织在一起,从而组成精美的地毯。

小贴士:编织手工地毯会耗费很多时间,短则几个月,长则一年,在制作前应考虑清楚并掌握可行的编织方法才开始,不然最后浪费了时间又没有编织成功。不过,喜欢编织物品的亲们可以大胆尝试一下。

7. 麦加大清真寺内部

沙特麦加朝圣的天房,阿拉伯语音译克尔白。

克尔白(阿拉伯语:الكعبة‎,罗马化:al-Kaʿbah)阿拉伯语意为“方形房屋”或称卡巴天房、天房等。沙特阿拉伯麦加城禁寺中央的立方形高大石殿,为世界穆斯林做礼拜时的正向,又称“天房”。

原为始建于公元前十八世纪的宗教建筑物。穆罕默德清除其中偶像作为伊斯兰教礼拜处。以后多次重修。

天房大门高于地面约2米。大门对面的墙上有两个标记,表明穆罕默德曾在该处做礼拜。至今穆斯林入天房亦在两个标记之前下拜。

克尔白里面对着门的地方是先知祈祷的地方;殿后有一用上等木料制成的梯子,外包银叶,梯子可登上克尔白房顶。东墙离地2米处有一道新换的金门,克尔白金门高3.2米,宽2米,厚50公分。中间为木骨架,两边粘合一层纯金板。金门里边还有一道工艺相似的金门,名为“讨白门”。门装饰有图案和美术字体的《古兰经》文。金门右边白圈内书写着“安拉”的尊名,左边白圈内书写着“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殿的四周依朝向分别称伊拉克角、叙利亚角、也门角和镶嵌着黑色陨石的黑石角,殿内大理石铺地,三根大柱支撑着房顶,除了吊灯及墙上的经文书法外,无其他华丽陈设。整个建筑终年罩着黑色锦缎帷幔,上绣金色的古兰经文。

8. 加麦大清真寺参观

摩洛哥旅游必去的十大古城如下:

1.马拉喀什

在摩洛哥,马拉喀什是第三大城市,以红色的城市而闻名于世,是现代奢华的代表,是摩洛哥历史上最重要的古都之一。马拉喀什像一块内地的磁石,吸引着来自南方的庞大驼队,对于他们而言,这片绿洲是他们所见过的最美的城市。

2.阿加迪尔

阿加迪尔面向碧波浩瀚的大西洋,南距苏斯河口8公里,背依富饶的苏斯平原,南行不远就是著名的撒哈拉大沙漠,阿特拉斯山脉在东南两面阻隔了大漠的热浪,使得这座沙漠边缘的城市,一年四季气候如春。

3.卡萨布兰卡

没去过摩洛哥,卡萨布兰卡对于你来说可能只是一首歌或者一部电影,但在摩洛哥,他是 最现代城市的代表。从海上眺望这座城市,上下是碧蓝无垠的天空和海水,中间夹着一条高高低低的白色轮廓线。有时候大西洋上海浪滔天,港内却水波不兴。南北绵延几十公里的细沙海滩,是最好的天然游泳场。沿岸的旅馆、饭店和各种娱乐设施掩映在一排排整齐而高大的棕榈树和桔子树下,有它绮丽独特的引人之处。著名的双子大厦正是卡萨布兰卡的地标中心。

4.梅克内斯

建于十一世纪,十七到十八世纪曾为都城。伊斯兰教圣地;工商业中心。油橄榄、柑橘、葡萄重要集散地。古罗马时代的文物古迹和中世纪清真寺、伊斯兰教学院。

5.拉巴特

摩洛哥首都,始建于公元12世纪穆瓦希德王朝。拉巴特濒临大西洋,有不少海滨浴场,是旅游、消夏的好地方。拉巴特王宫、穆罕默德五世墓、乌达雅城堡和舍拉废墟等是游人参观的名胜。大清真寺就裸露在闹市当中,有着数以千计的珠宝摊位。

6.萨伊迪耶

有着位于地中海的魅力海湾,有着14公里的黄金海岸线,是水手们梦想的地方。

7.菲斯

是北非史上第一个伊斯兰城市,也是摩洛哥一千多年来宗教、文化与艺术中心。菲斯河在此分支,适宜农耕,所以菲斯在阿拉伯语意为“金色斧子”,也有“肥美土地”之意。菲斯古城占地250公顷,由伊德利斯二世兴建于公元808年,是摩洛哥的第一座皇城,17公里长的城墙基本完好,保留着浓厚的阿拉伯色彩。作为中世纪城市的经典,菲斯不仅是摩洛哥的宗教圣地与文化交流中心,也是阿拉伯民族的精神所在地。

8.马扎甘葡萄牙城

马扎甘葡萄牙城周围环绕着厚厚的城墙,城墙上建有4个堡垒。城墙外的护城河只剩下第一个堡垒到第四个堡垒之间的距离。城内的地下蓄水池在1 6世纪时曾是商店,为解决葡萄牙人遭围困而缺水的问题,1641年被改为蓄水池。其地面34平方米,由25根圆柱支撑顶部。一束光线从顶部的圆洞射人,造成半明半暗的效果。保存至今的葡萄牙城的建筑还有!6世纪曼奴埃尔建筑风格的圣母升天教堂,城堡、了望台等防御工事。

9.丹吉尔

丹吉尔是“国际中间地带”,各种奇怪的事情都有可能在这里发生。尽管它现在已不太一味地强调快乐至上,但其传奇色彩依然经久不衰。此处的夜生活丰富多彩,街上的人来自世界各地,闻名于世的文化氛围曾吸引了著名的滚石乐队等一大批艺术家。

10.瓦尔扎扎特

瓦尔扎扎特,一个封闭的环境,一个经典的阿拉伯世界,它是摩洛哥土著人的家园。土著的风情、充足的光照、未被污染的环境,使这里成为世界电影业的一个重要拍摄基地,许多著名电影:《四片羽毛》、《寻找宝石》、《埃及艳后》、《阿拉伯的劳伦斯》、《情陷撒哈拉》、《尼罗河宝石》、《间谍游戏》等在此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