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仙阁石窟群

飞仙阁石窟群

成都蒲江县蒲江河和临溪河岸岩壁上,雕有14处唐宋摩崖石刻造像,以飞仙阁数目最多,武则天永昌六年(公元689年)造92龛777尊摩崖造像。

飞仙阁”是一个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迹,相传汉文帝时,一个叫“莫公”的将军远征云南,凯旋归来驻军于此,见这里山青水秀,便留下隐居潜修,后来功成,骑仙鹤白日飞天而去,后人建阁塑像纪祀他,这阁便称“飞仙阁”。飞仙阁依山傍水而建,由拱桥、山门、严颜亭、凌虚阁、飞仙阁、莫公台等构成。与此紧紧相连的二郎滩摩崖造像,是省级文物保护区,大多为唐代摩崖造像,做工精细、造型精美。尤其以第九号龛为代表。现存造像92龛777尊。

景点位置

成都市蒲江县(蒲江河岸)

飞来峰,拥有340余座佛像石窟群,1000多年的历史在江南极其少见

杭州旅游的时候,本来只是想去灵隐寺,在查看网上购票时发现,灵隐寺必须购买飞来峰的门票,所以让我对飞来峰产生了好奇。

飞来峰其实并不高,只有168米。1600多年前印度高僧慧理来到杭州初创灵隐寺,看到寺庙旁的这座山峰,称这座山峰:"此乃天竺国灵鹫山之小岭,不知何以飞来?"而这座山峰就是今天飞来峰.,曾经也叫做灵鹫峰

其实飞来峰最精彩的部分就是山下的佛教石刻造像,整个山峰几乎遍布了五代以来的佛教石窟造像,据统计,这些佛像多达340余尊,这在江南是很少见的。

我去过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以及天水麦积山石窟,所以看到这些石窟艺术并没有太多惊喜,但是能够在江南出现这么多的石窟造像或许真的很少见。

从山脚走到飞来峰顶,只要10多分钟,途径飞来峰山著名的翠微亭,这座亭子其实也有历史渊源,据说它是由抗金名将韩世忠为悼念岳飞而建的。

从龙泓洞口的明代的理公塔到龙泓洞,这些造型各异的佛像雕刻精细,容相清秀,体态窈窕,虽然历史的变迁也让很多佛像受损,但是大多数的佛像还保存完整。

沿着山间的石梯,从五代的西方三圣像、到北宋的卢舍那佛会浮雕、元代的多闻天王等等,他们依次的呈现在山体之上。

大家或许都知道济公与灵隐寺的关系,其实飞来峰与济公也有一段传说,相传一天,济公算知有一座山峰就要从远处飞来,他为了救寺庙周边的老百姓就劝大家赶快离开,后来飞来峰一来,大家都感恩济公的救命之恩。当然传说毕竟是传说,听听罢了。

飞来峰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经常机会的地方,尤其是像杭州江南城市,当年苏东坡在此任职,就曾流连于此,写下"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峰"的诗句。

走到山顶,可以俯瞰灵隐寺的盛景,不过这座山相对来说景色还是一般,当然它的历史的价值更多,所以它才有今天的地位。

甘肃石窟寺丨云崖寺石窟群

云崖寺石窟群位于庄浪县韩店乡黄草村西陇山林区。云崖寺所处山峰称主山,下有云崖寺河。清乾隆《续修静宁府志•山川志》记:“山势环抱,溪水潆洄。松杉柏桧,翠竹名花,蔚蔚苍苍,青葱掩映,且多仙踪古迹,无地不爽人心目”。《增修华亭县志》记载:“寺分中、东、南、西、北五台……。中台左崖有白云洞,为宋僧法印所凿。”明代胡缵宗《主山白云洞记》载:“左壁有洞焉,山僧法印所辟者,其洞超夕多云。”

云崖寺石窟

石窟群包括云崖寺、大寺、朱林寺、红崖寺、佛沟寺、金瓦寺、朝阳洞、三教洞等。

云崖寺 现编号 24 个窟龛,保存石造像 18 尊、泥塑造像 55 尊,壁画约30 平方米,明代碑刻两通。主要洞窟(第 1 ~ 10 窟)分布在高约 80 米峭壁上一处突出的岩石平台上,个别洞窟分布较高难以到达。另有部分洞窟分布在山体下部和后山区内。

第 11、12、17 窟为北魏晚期开凿,时代最早。平面方形平顶小窟,或摩崖造立佛像,造像为石胎泥塑,造像组合为一佛二菩萨、三佛。北周开凿洞窟主要有第 1、2、4 窟等,为平面方形小窟,造像为石胎泥塑,造像组合有三佛、一佛二菩萨等。明代进行大规模开凿和重修,出现平面横长方形或方形大型洞窟,如第 6、7、10 等,一般三壁高坛基,坛基上泥塑造像,壁面泥塑小型造像,造像题材有三佛胁侍菩萨、五佛胁侍菩萨、一佛二弟子等。

第2 窟,北周开凿。平面方形平顶窟,前壁已毁。洞窟面阔2.28、进深1.65、高 1.65 米。窟内三壁前均有坛基,上有方形佛座,并各有一佛,形成三佛布局,每身佛两侧都有胁侍菩萨。佛低平肉髻,面相方圆,身着双领下垂袈裟,内有僧衣,袈裟下摆在佛座前作人字形分为左右两瓣,衣褶摆布流畅。菩萨残损严重,仅存轮廓。洞窟壁面泥层上有北宋政和三年(1113 年)游人刻划题记。

第4窟(北周)

第 4 窟,北周开凿。位于云崖寺窟区西部,第 3龛东侧,二龛相距 1.35 米,佛龛距崖边 3.5 米。摩崖敞口浅龛,平面半月形。龛高 3.65、宽 3.8、进深 1.03 米。龛底距崖面平台 0.6 米。龛内高浮雕石胎泥塑一佛二菩萨三尊像。中间主尊佛高 2.53 米,胸部以上至头部为现代补修。双肩较圆,外披低垂圆领袈裟,领垂至腹部,露出内斜披僧祗支,僧祗支上系带,衣纹呈阴刻阶梯状。右手残,现代补修。左手亦经现代补修,作降魔印。结跏趺坐,右足押于左股上,露足,衣裾从脚腕处分成人字形向左右散开,分两层,边缘折叠。坐于方形佛座上,座高 0.75、宽 1.68、进深 0.87 米。左右胁侍菩萨身体略侧。左侧菩萨高 2.8 米。头戴莲瓣宝冠,宝缯下垂于肩头两侧。面形方圆,颈粗短,双肩略圆,颈戴尖形宽项圈,肩头有圆形饰物,下垂长带,右臂向左曲于腹部,手握莲蕾。左臂于体侧下垂,手握圆环形饰物,饰物上垂下丝带打结,披帛于正面膝下部两侧交叉,再上提至肘弯处下垂,立于方形台上。右胁侍菩萨高 2.8 米,与左菩萨同,左右对称。龛外两侧上下各有数个木桩孔,原应有木构建筑,已不存。

第6窟泥塑佛造像

第 6 窟为明代开凿。平面横长方形平顶窟,方形窟门。四壁前均有坛基,左右壁面上凿出数道坛台,其上塑像。窟高 4.7、宽 7.2、深 4.25 米。两侧壁上各开凿有两层坛台。正壁坛基上塑三个束腰形须弥座,上塑一佛二菩萨,佛两侧各有一身胁侍菩萨。两侧壁塑十六罗汉,上层小坛台上分别塑有小型菩萨、天王以及城门、建筑等。

第 7 窟为明代开凿。平面横长方形平顶窟,方形窟门。四壁前均有坛基,左右壁面上凿出数道坛台,其上塑像。窟高 4.14、宽 9.5、深 6.1 米。窟内主尊造像为五佛,正壁有三个束腰须弥座,左右壁前正中各有一束腰须弥座,座上有仰莲式佛座,其上各塑一佛,身后有莲瓣形背光。两侧壁主佛两侧均有胁侍菩萨,各须弥座间有较低坛基,从现存残迹看,低坛基上也塑小佛像,属五方佛供养,与第 10 窟门侧明万历十二年(1584 年 )《主山云崖寺成碑记》载“绝顶有五方佛洞”及《云崖刊石撰书碑》载“普满上修五方佛洞”相吻合。窟门左右两侧亦有高坛基,两侧各塑三菩萨 , 共六身。两侧壁上各有三道通长坛台,上有小泥塑造像,多残毁。

第 10 窟平面纵长方形平顶,窟内沿四壁设低坛基。窟内高 5.07、宽 6.9、深 8.38 米,窟门方形,上部残毁,残高 4. 54、宽 2. 59、进深 1.63 米。造像及壁画无存。窟门左右两侧各立一石碑,为万历十二年(1584 年)《主山云崖寺成碑记》及《云崖刊石撰书碑》,记载明代平凉韩王府重建云崖寺的情况。

第 11 窟开凿于北魏晚期至西魏时期。平面方形平顶窟,窟内造像为一佛四菩萨,正壁一佛结跏趺坐于方形台座上,左右壁各有一菩萨结跏趺坐于方形台座上,双足遮盖于衣饰之下。另在正壁与左右壁交接角处各侍立一胁侍菩萨。三主尊头部皆残损,两身胁侍菩萨残毁。左右壁菩萨像保存较好,其服饰、坐式等和其他所见的菩萨有别,坐式与佛相同,身着交领广袖衫,于腰间系带,衣服下摆呈人字形覆盖于台座前,摆布方式和袈裟相同,帛带自双肩垂下,并在腹部前交叉上绕至左右小臂,从身体两侧垂下,飘带从双肩垂下至肘间。

第15 窟开凿于北魏晚期至西魏时期。方形平顶敞口窟,正壁前有方形佛座,左右壁前有低坛基。造像组合为一佛二菩萨。正壁佛头、手均残,内穿僧祗支,中间一层内衣系带,外穿双领下垂袈裟,袈裟领竖起,袈裟衣角从左腕外搭下,衣纹阴刻,右膝处衣裾呈三瓣莲形,衣裾成悬裳式,分三层左右分开垂下,衣边折叠。结跏趺坐。两侧胁侍菩萨残毁。该造像及其衣裾处理形式与麦积山石窟北魏晚期到西魏时期的做法基本一致。

云崖寺石窟群于1993年被甘肃省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6 年与陈家洞石窟一并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甘肃石窟寺丨水帘洞石窟群

水帘洞石窟群位于武山县东北25千米鲁班山峡谷中,由水帘洞、拉梢寺、千佛洞、显圣池四部分组成。始建于北周,隋、宋、元、明等时期续建重修。2001年,水帘洞石窟群与大像山石窟一起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水帘洞石窟群 拉梢寺远景

水帘洞石窟群 拉梢寺摩崖佛三尊像

拉梢寺“开凿于大佛崖宽约 60 米的弧形崖面上,还包括对面天书洞崖壁上的窟龛以及石胎泥塑喇嘛塔,窟区绵延300多米。拉梢寺最早开凿于北周明帝武成元年(559年),隋、五代、宋、元、明、清历代均有修缮,现存大小窟龛24个,造像33身,覆钵式喇嘛塔7座,壁画近1700平方米,摩崖题记1方。北周窟龛主要有大型摩崖浮塑或圆拱形浅龛。宋元之际,在崖面上开凿有部分摩崖浅龛。元代也开凿部分浅龛,龛内多高浮雕覆钵式佛塔。现存造像以摩崖石胎浮塑为主,兼有部分泥塑。壁画在拉梢寺石窟中占有重要位置,有些壁画以摩崖浮雕大佛为中心,周围崖面绘有诸神及众生听法场景,兼绘单幅佛说法图。有些崖面通体绘千佛、单幅或成组佛说法图。拉梢寺摩崖三像位于拉梢寺石窟群中部,坐北向南,利用凹进的崖面浮雕石胎泥塑造像,绘制壁画。

雕塑主体为一佛二菩萨像,均石胎泥塑浮雕。佛结跏趺坐,禅定印,高42.3米,低平肉髻,面形丰圆,脖颈粗短,多重项光,着圆领通肩袈裟,衣纹为阶梯状加凸起泥条,左脚掌心向外,掌心浮塑法轮。佛座为方形高座,宽17.55 米,高约 17 米,由七层浮雕组成,自上及下分别为双重仰莲、卧狮(原有九头,现存五头)、双重仰莲、卧鹿(共九只,中间一只正面卧,两侧各四只,均侧身向外卧,独角、前腿屈)、双重仰莲、立象(共九头,中间一头正面站立,两侧各四身,均侧身向外站立)和双瓣覆莲。胁侍菩萨面向佛,侧身对称立于佛两侧,高约 30 余米,戴三瓣莲式宝冠,后代重修时用沥粉堆金,面形长圆, 两耳垂肩,宝缯垂于肩两侧,浮雕多重圆形项光,颈粗短,戴尖形项圈,上着僧祗支,披巾从背后绕肘至两侧打折下垂,戴臂钏、手镯,一手在腹前手心向上托莲枝,一手于肩头两侧握莲枝,莲花置于头前,下着绿色长裙,裙边于腰际外翻打折,衣纹呈横向阶梯状。脚戴环,赤足立于覆莲上。该造像右下方刻有题记:“维大周明皇帝三年岁 / 次己卯二月十四日使 / 持节柱国大将军陇右/ 大都督秦渭河鄯凉甘 / 瓜成武岷洮邓文康十 / 四州诸军事秦州刺史 / 蜀国公尉迟迥与比丘 / 释道(藏)于渭州仙崖敬 / 造释迦牟尼佛一区愿 / 天下和平海安乐家 / 国与天地久长周祚与 / 日月俱永。”大周明皇帝三年即北周明帝武成元年(559 年)。如此雄伟宏大的造像,在全国现存佛教造像中少见。反映了尉迟迥的政治经济实力及其崇佛态度。当时北周地方统治者如建平公于义营建莫高窟、大都督李允信修建麦积山石窟等,这些开凿活动带动了当时莫高窟、麦积山石窟的更大规模开凿,甘肃古代石窟文化艺术又一次走向繁荣。水帘洞石窟群的开凿,也与尉迟迥密不可分,水帘洞石窟群成为渭河流域仅次于麦积山石窟的大型石窟群。元代是水帘洞石窟又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对崖面壁画全部进行重新彩绘,重修了崖面上方的木构防雨檐。1984 年 7 月,在修缮拉梢寺摩崖浮雕大佛顶部的防雨檐时,发现一面刻有元大德六年(1302 年)题记的祈福铜镜。元代还在拉梢寺及对面崖壁上开凿许多大小不一的藏传佛教覆钵式塔龛。

水帘洞石窟群 千佛洞全景

千佛洞又名千佛崖、七佛沟。位于拉梢寺西北 500 米处一天然洞穴内。造像及壁画分布于洞穴左右两壁。左壁造像及壁画已无存,仅有造像残迹。现存造像及壁画主要分布于右壁,有各类大小窟龛51 个,造像 23 身,尖楣圆拱形浅龛33个,摩崖悬塑龛 9 个,壁画 300 多平方米。所有窟龛、塑像及壁画均位于一条巨龙背上,龙首朝东,龙尾处雄踞一狮。造像主要为摩崖悬塑和木骨泥塑,龛形以尖楣圆拱形浅龛为主,另有部分圆拱形浅龛。相传此处原有七身大佛,故名七佛沟,现仅存一身大佛佛头,头高 1.2 米,其他已无迹可寻。现存北周壁画为位于崖面右上部的千佛,约 1.2 万余身,第 12 龛内绘有飞天、弟子等。从现存元代壁画来看,当时对整个壁面进行重新赋泥彩绘,但绝大部分已损毁,内容有弟子像、听法图等。

水帘洞石窟群 水帘洞说法图(北周)

水帘洞位于响河沟右侧莲花峰下, 与拉梢寺遥遥相对,山体如一朵莲花,石窟隐藏于莲瓣之间,坐西朝东,为一巨大的天然石洞。洞前绿树成荫,谷中溪水潺潺,洞顶、洞壁皆有泉水从石隙中流出,盛夏时节,雨水沿石缝淌下,形成一道水帘,故得此名。洞内壁画面积约 136 平方米,左壁壁画 16 幅 88 平方米,大多为北周原作,部分经宋代重绘,其中第1 幅面积最大,主尊为站立说法佛像, 两侧胁侍弟子、菩萨及力士像。壁面保存较多的供养人像。画面中的塔、菩萨宝缯、龛柱等局部位置用浮塑技法,与麦积山石窟第 4 窟飞天壁画中薄肉塑有异曲同工之妙。

显圣池北距拉梢寺约 1.5 千米,为一天然洞窟,洞深 8 米,高 20 余米,宽 30 多米,原窟内左右两壁均有造像和壁画。从现存残迹来看,左壁原有一佛二菩萨摩崖造像,佛仅存痕迹,菩萨的木桩及泥胎尚部分保存,仰莲台座尚清晰可辨。洞内壁画位于右壁上方及转角处,共有 13 幅,90 平方米。为北周和隋代遗存,内容有千佛及佛、菩萨说法图等。

石窟群保存有一些供养人榜题,有姚、焦、权、梁等姓氏,他们不仅为当地大姓,且多出自氐羌等少数民族,当时以尉迟迥为代表,汉、羌、氐、鲜卑等部族共同兴造水帘洞石窟群,成为胡汉民族共同的祈福之地。水帘洞石窟在窟龛形制、造像内容及艺术表现形式等方面与同一地域的麦积山石窟多有相似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