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关桥亭

下关桥亭

下关桥亭地址:郴州市北湖区芙蓉乡时代:清保护范围:以亭基为起点,四向各至30米处。建设控制地带:四向各至保护范围外20米处,下关桥亭,下关桥亭简介,下关桥亭-郴州市北湖区下关桥亭旅游指南

“九河下梢天津卫,三道浮桥两道关”,背后有

“九河下梢天津卫,三道浮桥两道关”。简单讲这句话的前半句,是说海河是由上游的九条河流汇聚而成,然后归入大海,至于这九条河都有哪些,现在没人说得清了,不过乾隆时期的《天津县志》中有一篇康熙皇帝的文章叫《御制九河故道说》,列出了九条古河名,百度搜一下也能搜着,为:徒骇、太史、马颊、覆釜、胡苏、简、絜、钩盘、鬲津,但这些河好像和这句话关系不大。当然也有说“九”为极数,是形容河流众多,比如形容某个地方交通便利,称为“九省通衢”;说龙的儿子多,叫“龙生九子”等等,这样说无非是要突出天津的海河文化、漕运文化,我觉得这种说法更符合现实情况。(写到这我突然觉得天津九河相声队名字应该就是打这儿来的)重点说后半句。这“三道浮桥”中的第一道,是指旧时时期南运河上的“钞关浮桥”,就是今天金华桥所在的位置。钞关是专门征收货物税银的机构,当时天津地区漕运发达,往来商贾货物较多,所以天津的钞关比其它地区的都大。南门外是海光寺,北门外叫北大关,因其位于北门外,所以又叫“北大关浮桥”、“北浮桥”。这座桥当时一天就打开两次,交纳完关税之后,才统一放行来往船只。而“两道关”之一,也就是北大关,即钞关。第二道浮桥,是东门外海河上的“盐关浮桥”(俗称“东浮桥”) ,也就是现在金汤桥。过去东门外的渡口人特别多,经常有人掉到海河里,于是在此修建了浮桥,这座桥十分简陋,是用十三条木船连起来的,铺上木板后人打上面走。这地方人多是因为在河岸有大量存盐的盐坨,所以盐官厅也设在这里,盐关浮桥之名就是打这来的。庚子年(1900)八国联军占领天津,这片地方划给了意租界,导致盐坨、盐关厅全部迁走,所以盐关浮桥也改名,称为“东浮桥”了。东浮桥这个名字,一直到今天还有老人在用,但是年轻人很少知道了。“两道关”中的第二关,就是海河关,即盐关。盐关和前文提到的钞关,都是重要税收部门。第三道浮桥有争议,一说是“西沽浮桥”,另一说是北运河上的“窑洼浮桥”。西沽浮桥是天津兴建的第一座浮桥,于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在西沽渡口修建;而窑洼浮桥,就是今天金刚桥的前身。一句话总结,九河是说天津河多,三桥是金华桥、金汤桥、金刚桥;两关是钞关和盐关。更多关于天津的故事,请关注“谈古论津”~

有谁知道天津的历史文化?

谢邀。

天津是北方地区妈祖文化的中心,故有“南有湄洲妈祖庙,北有天津天后宫”之说。妈祖文化是天津历史文化的重要渊源之一。“先有娘娘庙,后有天津卫”的民间谚语,充分说明妈祖文化在天津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天后宫为中心的古文化街已经成为享誉中外的观 胜地和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

据悉,世上最高的妈祖像,就在天津。

以上,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天津地区从新石器时代开始便有史前 人类开始活动,历经商周、秦汉隋唐、辽 宋数千年的演变,逐步发展了早期文明。 到了金朝,天津地区成为戍守要塞一-直 沽寨。元朝时开发海运和漕运,形成河港, 改名为海津镇。明朝朱棣兴兵南征,从这 里南渡夺取皇位,取天子渡口之意,又更 名为“天津”,并设置了当时中国最大的卫所,征调了大量兵力驻扎在此。

以后,历 朝历代都在这里建城屯兵,故定名为“天 津卫”。天津文化的主流,一度曾以军旅文 化为核心,它的渗透和流传形成了天津人 豪爽直率、爱憎分明、疾恶如仇的基本文 化素质,至今遗风尚在。到清代中叶,天 津发展成为北方的商业集散中心。作为距 离北京最近的大都市,宫廷文化随之传入, 市井文化也逐渐发达起来。

被列入通商口 岸后,天津出现了不少办理汇兑业务的钱 庄,逐渐成为中国北方的金融中心、商业 中心。西方文化也随着列强划分租界以及 通商活动而传入。不同地域、不同国家的 文化在这里互相融合,最终形成了天津独 特的地域文化。

绍兴古桥频遭破坏引起检察机关重视 向文保单位下发检察建议书

古城绍兴是有名的桥乡,一座座古桥散落在民间,成为城市发展的见证者。然而,近段时间,媒体报道了一些古桥频遭破坏的情况,如800多年历史迎恩桥两侧被封堵、杂草遍地;泗龙桥石板、望柱缺失等多处“受伤”;以及会龙桥和玉龙桥杂草从生、垃圾包围等等,古桥现状令人担忧。记者了解到,古桥命运也引起了越城区人民检察院高度重视,他们立足检察职能,及时发出检察建议,保护一座座古桥。

(资料图迎恩桥)

记者来到迎恩桥,发现桥的南侧砌了一堵水泥墙,无法过桥;桥的北侧与一建筑工地相通,但中间用几块挡板隔开,由于无法进入工地,记者最终无法上桥。

站在一旁的古运河边,记者看到桥护栏上刻着“迎恩桥”三个字,一旁还立了一块牌子,上面刻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字样。尽管不能从桥上经过,但站在河岸边,仍能看到桥身上长满了杂草;在一处台阶上,还摆放着不少啤酒瓶等生活垃圾。

(资料图 泗龙桥)

城区东浦街道王家村附近的泗龙桥,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桥,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然而,这座古桥多处遭到破坏,如多根望柱被“斩首”、护栏板裂开、亭内石墩砸断等,让人痛惜。

(资料图 泗龙桥)

在古桥南侧入口处,竖立着一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但紧贴着石碑的桥梁上的两块护栏板严重破损,一块上掉落了大量的碎石,另一块已整块裂开。

杂草丛生的玉龙桥

桥头南北两侧都在施工,记者沿着南侧一临时工棚旁的小道,踏着半人高的杂草来到玉龙桥上。只见这座古桥四周杂草丛生,有些杂草有两三米高,桥身的台阶上横躺着许多电线,线头还裸露着。桥身中间还设置了铁皮钢管。

清理后的会龙桥

在会龙桥旁,周边堆放着大量的石板,但桥身上比较干净,并不存在垃圾遍地的情况。“8月2日刚刚有人清理过,现在干净了,石板也移走了。之前确实有施工人员住在会龙桥旁边的房子里,导致周边生活垃圾遍地,看上去确实很不雅观,而且桥身上的石板也会对桥梁造成影响。”爱好研究古桥的陈先生说。

今年7月,越城区人民检察院在调查中发现,越城区内多座被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古桥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坏,除自然侵蚀之外,存在修护不及时、保护不足、监管不力等状况。针对这一情况,该院向负有监管职责的越城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发出检察建议,建议严格履行文物保护的监管职责,加强对文保单位的日常监管,对辖区内的文保单位进行排查,依法查处文物违法行为。

据了解,7月31日下午,越城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有关领导来到越城区人民检察院,就如何落实加强绍兴古桥文物保护的检察建议进行商讨,越城区人民检察院有关负责人及相关部室干警参加座谈。

会上,越城区人民检察院对行政公益诉讼工作及制发检察建议进行了详细介绍。越城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有关领导表示,他们将高度重视越城区检察院的检察建议,并落实相关方案。

记者:王晓宏

实习编辑:宋成浩

审核:张琳

新街口天桥、三牌楼夜市、浦口大马路、南京西站、下关电厂…让我永远记住你!

南京像一位垂暮老人

几经风雨,多少回忆

南京又像一个新生儿

朝气蓬勃,日新月异

那些曾经喧嚣,却渐渐消逝的地方

可还能唤起你的童年记忆?

旅行

1.南京西站

南京西站于1908年建成投入使用

2012年3月23日下午3点13分

7102次列车最后一次缓缓驶入南京西站

已经104岁的它结束了它的使命

之后此次列车将改为从南京站发车

而其他班次列车也陆续告别南京西站

2.中央门长途汽车站

中央门长途汽车站1967年正式开建

于1969年10月1日建成

2014年8月7日正式关闭

最后驶离中央门汽车站的两辆大巴

南京—南昌,南京—青岛

乘客展示手中的最后一班汽车票

旅客说起旧事红了眼圈,和它拍照合影

3.浦口火车

浦口火车站建于1914年

中国文艺的九个火车站之一

国内首个完整保留历史风貌的“百年老火车站”

2004年10月,浦口火车站停办客运

售票窗口关闭,候车大厅关闭

进出站口关闭,客车车厢关闭

月台上的灯和回家的路也关闭了

朱自清父亲的背影也跟着浦口火车站

也永远封藏在教科书的文字里

4.中华门火车站

1935年,中华门站投入使用

在经过78年的风雨之后

2014年10月14日起

中华门站停止办理客运业务

这座承载了众多南京人记忆的火车站就此停用了

再见了!从中华门开往南京站40分钟的绿皮火车

5.老大校场机场

大校场机场修建于民国时期

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航空基地之一

也是当时设施最好的飞机场之一

2009年6月16日下午,大校场机场迁建工程启动

曾经的辉煌历史永远埋在了记忆中

道路

1.浦口大马路

曾经是浦口最繁华的一条街

朱自清、郭沫若等曾经留下足迹

随着浦口火车站建设观光区的规划

大马路也被划进了整治范围

曾经的人来物往早已成为这里的过客

往日的繁华已成为历史

2.新街口天桥

北有王府井,南有新街口

1989年的新街口广场

四条主干道上方分别架起一座人行天桥

市民过街从地面升到天桥上

1997年新街口广场

天桥已连成环形

只要上一次天桥

就能绕着孙中山铜像走一圈

想去哪儿就去哪儿

2010年,孙中山铜像回到新街口

但人行天桥却再也没有回来

新街口依旧热闹,却仿佛少了一些味道

3.新民

老门东的一条街名

1998年拆迁后

从此新民坊被边营“吃掉”

这个在门东改造后取消的地名

老城南人有时为之可惜

4.老二道埂子

二道埂子在老南京颇为有名

它地处莫愁湖和外秦淮河之间

在2000年前是城市当中的一块棚户区

如今已叫“莫愁湖东路”

此地也盖起了高档小区

一些东西的消失

也是一个时代的过去

5.三牌楼夜市

说到南京的夜市,三牌楼夜市不得不提

三牌楼夜市以美食为主,各种玩意都不少

2013年10月21号

已有15年历史的三牌楼夜市正式关闭

儿时最爱的去处从此不在

6.唱经楼

在珠江路西段北侧、丹凤街的南端

原名叫做“唱经楼”,是南唐后主李煜拜佛唱经之所

后来随着丹凤街扩建,唱经楼地名被并入“丹凤街”

建筑

1.工人文化

时代发展,工人文化宫不复当年

换新也是情理之中

只是突然要说再见

相信许多老南京人还是有些不舍

2.曙光电影

80年代南京流行歌谣:胜利在新街口,曙光在鼓楼

曙光电影院原先在鼓楼广场西北角

是全省第一个宽荧幕电影院

2002年曙光被拆除,旧时的光影记忆散了场

3.鼓楼食品商店

新南京人在鼓楼仰望紫峰的高度

但在老南京人眼里

有一种高度,叫鼓楼食品大楼

当年的鼓楼食品商店,就是淘宝般的存在

蜜饯饼干炒货、腌腊糟醉、糖果烟酒,应有尽有

跟食品大楼一起,成了南京人童年的符号

4.下关电厂

伴随着“5、4、3、2、1”的倒计时

2015年6月19日

原南京下关区电厂150米高的烟囱被爆破拆除

又一个南京地标就此消失

对于过往,我们总是太过不舍

对于未来,我们总是太过期待

时间总要带走些什么

我们也终归要长大

但只要还有人在想念过去的这些种种

他们就不会烟消云散

就像正在修缮的南京长江大桥

告别是为了下次更好的相见

再见了,那些南京人心中永远的记忆

回复“江宁”看原创《我是南京江宁人》

回复“六合”看原创《我是南京六合人》

回复“秦淮”看原创《我是南京秦淮人》

回复“雨花”看原创《我是南京雨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