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炮台遗址

四方炮台遗址

四方炮台原名永康炮台,在广州城北越秀山蟠龙岗顶。顺治十年(1653年)建,是-战争的重要遗迹之一。

因炮台呈四方形,故俗称“四方炮台”。炮台长宽约48、高7米。分外台和子台,设有大小炮22门,其中外台配炮13门,台中的子台配炮9门,是广州城防的更要据点。-战争爆发后,因清政府-无能,炮台被英国侵略军占据,并在此设英军司令部。广州北郊三元里等乡人民同仇敌忾,挥戈御侮,于1841年5月30日引四方炮台之敌至牛栏岗以围歼,翌日数万群众复包围四方饱包,准备全歼敌人。由于广州知府余保纯等投降派因侵略者的请求而向武装群众施加压力,英军才得以解围,逃离四方炮台并退出广州。四方炮台收复后,即进行了修复。第二次-战争时期,这台又遭破坏,现仅存炮台地基。1959年在炮台基下发掘出大炮1门,这门大炮现陈列在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正门。1999年,该遗址被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介绍 北京四哥带您游大沽口炮台

英国朴茨茅斯市友人新区“探望”大沽钟

以上视频来源网络如有侵权删

以上视频上传者:四哥带你玩

第四十五中学组织新疆班学生参观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

6月12日,四十五中学组织全体新疆班师生参观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在馆内,同学们参观并了解了中国近代史,了解了大沽口炮台是我国重要的海防屏障,以及革命先辈如何抗击外来侵略者的历史故事。本次活动,让同学们再次重温先辈英勇无畏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精神,坚决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爱国情怀,感受榜样的力量,传承中华民族的伟大抗争精神,增强爱国意识。同学们纷纷表示深受启发,在今后学习生活中,要把爱国热情转化为努力学习的实际行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供稿:第四十五中学

推荐:河东区教育局宣传科

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打造“红色经典文化圈” 创新教学方式 激发爱国热情

“拥抱新时代,我与祖国共成长”活动。

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充分利用深厚的红色历史文化底蕴,广泛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用新颖的教学方式激发青少年的爱国热情,重温红色故事。

特色夏令营呈现新体验

暑期,“拥抱新时代,我与祖国共成长”“阳光少年”“国防教育”等活动在该馆展开,通过红色阵地寻访、现代科技参观体验、手工制作等形式,让青少年在活动中了解党史故事、增强国防意识。后期,该馆还将推出“小小历史宣讲员”“小小文博志愿者”“水上交通课堂”等特色主题夏令营,既能让孩子在历史的天空下感知文化的魅力,也能在独具特色的体验中感受动手制作的乐趣。

为增强活动趣味性,该馆特别设计了创意活动教具,其中,“口袋博物馆”互动项目通过采集文物数字资源,让孩子们进入VR影像,身临其境地“逛”博物馆,AI聆听智慧讲解员的讲述。同时,透过智能软件扫描《儿童海上国门绘本》,可呈现文物的立体展示,实现场景还原、实景模拟,给孩子们带来崭新的文化体验。

线上举办红色文化之旅

为让红色基因代代传承,日前,该馆与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南开·燕缘”2021年全国优秀中学生暑期学校举办“全力传承红色基因 砥砺奋进时代征程”主题活动,弘扬革命传统,厚植广大青少年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按照当前疫情防控要求,本次活动特别采用线上直播授课的形式,由宣教老师叶诗璇带领280名师生“走进”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

在《海上国门》课程中,老师通过在线共享PPT课件的形式,为学生们讲述大沽口炮台作为“京畿海门”的历史地位及沿革,再现了大沽口炮台历经外敌入侵、几经兴废的悲壮历史和中国人民不畏强暴、奋勇抗争的顽强史迹。为增强现场参与感,调动学生积极性,《海上国门》课程中穿插了语音连线问答环节,一问一答形式加深了学生们对相关历史知识点的掌握,既提高了课程内容的丰富性,又让课堂气氛“活”了起来。

打造“学”“教”融合新格局

为更好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职能,该馆目前已与50余所学校签订共建协议,采取到共建学校进行特色兴趣小组授课等方式实现博物馆青少年教育资源与学校教育资源的互换,使博物馆资源与课堂教学、综合实践活动有机结合,打造“学”“教”融合新格局,让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家乡的历史文化底蕴,了解人类历史文明的发展,从而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

该馆宣教部主任刘新欣说:“今后,我馆将充分发挥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的资源优势,共同打造以‘红色经典文化圈’为定位的爱国主义教育矩阵,开展系列宣教活动,线上、线下引导广大青少年学习党史、国史,不断扩大青少年受众群体,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教育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