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岭塔

南岭塔

南岭塔是为纪念海上女神林默而建,塔高45米、共8层。之所以是8层(双数),与其他塔为单数不同是因为民间传说中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男神仙的代码是单数,女神仙的代码是双数。因此天后宫里,无论是台阶、瓦楞还是对联(上联或下联)字数,都是呈双数的。

塔顶可俯瞰南沙港和虎门大桥。

交通地铁四号线到黄阁站下车转乘361A、361B公交车到天后宫站下车。

地址:广州市南沙区天后路88号南沙天后宫最后方

类:古迹

广东这座被“忽略”的古塔,有“岭南第一塔”之称,却无人问津

提起江南这两个字,大家肯定是非常熟悉了,是一个地理区域的称呼。虽然我们现在已经不经常说这个名字了,但听到这两个字还是可以想象到一片美丽富饶的水乡风景。与江南相同的,还有诸如岭南这样的称呼。苏轼不就曾写下了“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这样的千古名句。

岭南大概是指像今天广东广西这两个省份以及其他省份的部分地区,而小编要说到“岭南第一塔”,不知道大家会想到哪一座高塔。有人可能会说当然是广州的“小蛮腰”了,作为我国的第一高塔,“小蛮腰”还是有实力争得这个名号的。

基本信息

不过,有“岭南第一塔”之称的却是位于封开县广信塔。可能除了本地人外,大家对于这个名字还是非常陌生的。广信塔的知名度好像并不是很高,也很少见被提及,像是广东被忽略的一座古塔。不过,既然称得上“岭南第一塔”,广信塔肯定还是有一定特殊之处的。

广信塔具体处于封开县的犀牛头山顶,是于2006年才建造的。据悉,在建造广信塔时,整体的建筑风格是由仿照汉代的建筑风格。整体的占地面积有1600平方米,集合了亭、楼、阁、庙、城等多种风格,不仅仅是当地的标志性建筑,也是两广的标志性建筑。

历史背景

早在2000多年前,当时汉武帝统一岭南之后,就设置了广信县。之后到了宋朝的时候,以广信为界限,东部为广东,西边则为广西。所以,才会说广信在岭南地区的发展史上有着很重要的地位。而以广信命名的广信塔也才敢称作“岭南第一塔”,有时候也有会被称为“画出两广第一塔”。

建筑风格

整个塔高有55.8米,从外面看的话,是一座方形的9层塔楼,而实际上塔内分为了15层。虽然广信塔的“年龄”并不大,只有14岁。但从整座塔的内外装修风格来看,充分结合了汉朝时期的美学原则,利用现代工艺技术将古代的造就出来。

古村出了个“岭南才子”,还修建了高明地标“灵龟塔”!

西江人家 仁爱阮西

阮西坊,是阮埇村的其中一个坊。阮西坐落于高明区旧城新城建设交接处,交通便捷,地理位置优越。其历史可以追溯至元朝至正年间,最早是区氏族人从南雄珠玑巷迁至此地定居。随着子孙世代繁衍,便逐渐以家为系,花开四坊,分为阮东、阮西、阮南、阮北四坊。

△阮西河涌环绕 (图:Oscar)

阮西坊位于河涌西侧,故名阮西。阮西是阮涌村里历史建筑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岭南古老水乡风味最浓厚的区域。

被称为“镇村之宝”的《缰川区氏族谱》详尽地记录阮埇八景:蓬山耸翠、东社榕荫、莲塘夜月、西园红荔、瀛洲晚眺、珠廟观澜、阮水环潮、疆滘渔舟。景景配有生动活泼,高度概括其景内容的诗文。其中,阮水环潮就在阮西坊。

△阮埇八景之一 阮水环潮

1

青砖绿瓦承载昔日繁华

沿着石板路,绕过青砖绿瓦古屋之间的几条横巷,进入到历史悠久的阮西古民居群,只见41间明清时期砖木结构的高门大宅,称之为“水楼边”,与阮北坊“八大家”遥相对应。

建筑为两层结构,每间均为三间两廊,也是整齐有序的棋盘状建筑,总面积约5000平方米。这些高大的二层楼结构、龙船脊及镬耳山墙的古屋,比珠三角其他地区的单层最多是有个小阁楼的同类建筑显得高大许多,可见区氏吸收了北方建筑的一些元素,门墙和装饰虽然还是岭南建筑风格,但总体如此整齐而有规划的棋盘状分布建筑还是比较少见。

△阮西古民居群(图:Oscar)

经历时代的变迁,保留下来的古建筑似乎在向现在的人们细细诉说着过去的辉煌和历史。

沿着民居往前走,是阮西坊乃至阮埇村现时最大的祠堂——乐淡区公祠。前面是大广场荷花池,右边是一群新建的居民楼。

△乐淡区公祠 (图:大唐第一PDS)

乐淡区公祠,明万历年间区大相始建,共制三大座。1958年被毁,2012年迁址重建。村民说都是近几年配合西江新城的建设,征地搬迁新建的。走进祠堂,发现里面“大有乾坤”。

△肇杞堂 (图:大唐第一DPS)

祠堂内部悬挂着很多对联。这些祠联,是宗族社会特有的一种文化形式,不仅丰富了中国古代楹联的内涵,而且将祠堂文化折射得淋漓尽致。

△祠堂内的对联 (图:大唐第一DPS)

阮西坊依托祠堂建设了阮涌的村史馆,记录时代变迁脉络。集中展出了阮涌的厚重历史,近代村民生产生活和村庄发展变迁中的实物和图片,在过去与现代之间搭起了一座记忆的“桥梁”。

△阮涌村史馆 (图:大唐第一DPS)

1

名士辈出 一榜四文魁

据史料记载,自开村以来,阮埇文风盛英杰多,在高明荷城传为佳话的“一榜四文魁”,说的就是阮西坊的名士区大相一家。

父亲区益:明朝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高中举人,曾任江西都昌知县,因率民抗倭而颇有声望;

哥哥区大枢:明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癸酉科举人;

区大相和弟弟区大伦:明朝万历17年(1589年)同榜进士。

村中人才辈出,声名最大的当属明朝名臣区大相和区大伦。其中,区大相诗文俱佳,有“岭南才子”之美誉。其用风格“接地气”的诗作,改变了明代岭南诗坛的风气,有“明代岭南诗家之最”之称。

△区大相画像

区大相走遍祖国山河的经历,对他的诗风创作有一定的影响。他一生最重要的贡献,就是通过采风即实地考察经历,创作了大量贴近民生、反映现实、饱含强烈家国情怀并在艺术上推陈出新的“接地气”诗作,改变了明代诗歌的风气,被誉为“明代岭南诗家之最”。

《太史诗集》、《使集》、《图南集》、《濠上集》等诗文集都是出自区大相之手。

△崇祯版《区太史诗集》

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高明县志》中,有这样一段对区大相诗风的介绍:

明末,前后七子的复古主义文风笼罩诗坛,号称馆阁体。提出“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口号。但他们只模拟形式,雕琢文辞,所写诗文“情寡而工”,在拟古口号下走上了形式主义道路

大相努力排除内容空洞狭窄而辞藻华丽的诗风,并曾于万历二十二年(1595)、二十九年两次奉命出京分册藩邸,到过山东山西江苏浙江河南湖南等地,把所见所闻的风土人情、民间疾苦写入了诗章。这些诗歌内容充实,感慨深沉,完全摆脱了七子诗风的影响。

区大伦还和弟弟区大相倡议修建灵龟塔。相传当年区大相、区大伦将其母亲苏氏的遗骨运回阮埇故乡时,船将靠岸,却不知为何总有一股推力推回。后有龟数只浮出水面,将船托至岸边,才得以上岸。于是,兄弟俩相信神龟显圣,立即倡议建筑灵龟塔。

△矗立在西江边的灵龟塔 图/西江新

塔为七层,平面八角形,楼阁式砖塔,高32.3米,塔第一层直径7.2米,内径2.4米,各层原用木板作楼阵,塔外置平座(后来重修时,木板楼级改为砖结构,木栏杆改铁水管),各层檐口饰以琉璃瓦。塔第一层本供二座石佛像,后散失。灵龟塔存留至今,与阮西坊遥遥相望,庇佑一方百姓。

漫步在阮西坊村道上,

青石板、河涌、莲塘、古榕树,

每走一段都有不同的风景

一砖一瓦,一草一木

都蕴含着历史的信息,

陪伴着人们经历风风雨雨。

素材来源:佛山日报、 荷城微新闻、高明发布、西江新城

秦岭分水岭南边有什么景点 秦岭南北分水岭是什么

1. 秦岭南北分水岭是什么

左边:长江水系右边:黄河水系(草书)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中之一的地理意义就是: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的分界线(分水岭)。

2. 秦岭南北分水岭是什么山

秦岭分水岭在西安市长安区沣峪口内210国道997公里处。

3. 秦岭分水岭在哪个县

秦岭,分为狭义上的秦岭和广义上的秦岭。狭义上的秦岭,仅限于陕西省南部、渭河与汉江之间的山地,东以灞河与丹江河谷为界,西止于嘉陵江。而广义上的秦岭是横贯中国中部的东西走向山脉。西起甘肃省临潭县北部的白石山,向东经天水南部的麦积山进入陕西。在陕西与河南交界处分为三支,北支为崤山,余脉沿黄河南岸向东延伸,通称邙山;中支为熊耳山;南支为伏牛山。 长约1600多公里,为黄河支流渭河与长江支流嘉陵江、汉水的分水岭。由于秦岭南北的温度、气候、地形均呈现差异性变化,因而秦岭-淮河一线成为了中国地理上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线。

4. 秦岭南北分水岭是什么山脉

秦岭山脉

中国地理南北分界山脉秦岭

秦岭,分为狭义上的秦岭和广义上的秦岭。 狭义上的秦岭,仅限于陕西省南部、渭河与汉江之间的山地,东以灞河与丹江河谷为界,西止于嘉陵江 。而广义上的秦岭,是横贯中国中部的东西走向山脉。西起甘肃省临潭县北部的白石山,向东经天水南部的麦积山进入陕西。在陕西与河南交界处分为三支,北支为崤山,中支为熊耳山;南支为伏牛山 。长约1600多千米,为黄河支流渭河与长江支流嘉陵江、汉水的分水岭。

由于秦岭南北的温度、气候、地形均呈现差异性变化,因而秦岭-淮河一线成为了中国地理上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线。

秦岭被尊为华夏文明的龙脉,主峰太白山海拔3771.2米,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境内。秦岭为陕西省内关中平原与陕南地区的界山

5. 秦岭分水岭过去是哪里

秦岭分开了长江和黄河水系

秦岭位于中国中部的东西走向的古老褶皱断层山脉。西起甘肃省南部,经陕西省西南部到河南省西部。为黄河支流渭河与长江支流嘉陵江、汉江的分水岭。长1100千米。甘肃境内的秦岭西段山势较低,山峰海拔2000米左右。丛山之间夹有成县、徽县、两当盆地。嘉陵江上游以东的东秦岭山脉走向为正东西向,褶皱紧密、山体硕大,谷地窄小,平均海拔 2000 ~ 3000米左右。主峰太白山海拔3767米,为中国东部超过3000米的少数山峰之一,山顶有古冰川遗迹。

秦岭北部渭河平原,其间有大断裂,为北仰南倾的断块构造。主脊偏居北侧,北坡陡而短,南坡缓而长。水系不对称。山间多横谷,为南北交通要道。宝成铁路沿嘉陵江河谷穿过山地。秦岭山地是中国地理上的南北分界线。对气流运行有明显的阻滞作用。夏季湿润的海洋性气流不易深入西北,使北方气候干燥;冬季阻滞寒冷空气的南侵,使汉中盆地、四川盆地少受冷空气的侵袭。因此,秦岭成为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秦岭以南河流不冻、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土壤多酸性。以北为黄土高原,1月均温0℃以下,河流冻结,植物以落叶阔叶树为主,土壤富钙质。

6. 秦岭分水岭的意思

江淮分水岭,又称江淮丘陵,为秦岭、大别山向东的延伸部分,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界线。

地处安徽省中部,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海拔在100-300米之间,包括霍邱、寿县、肥东、肥西、六安(金安区)、长丰、定远、凤阳、滁州、天长、全椒、来安、巢湖等市县,是古代吴楚相连之地。该地区易旱 、缺水及土壤不肥沃,传统农业在分水岭上前景不容乐观。江淮分水岭地区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的过渡带,年均降水量900~1000mm,雨量相对充沛;受冷暖空气频繁交汇的影响,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年内与年际变化很大;地下水埋藏深,储量少,仅在部分地区作为人畜饮水之源。江淮分水岭地区是北亚热带气候区向南暖温带气候区的过渡区,东部是该地区的基本气候类型,中、西部是在该基本气候类型基础上受周围环境影响而产生的局地气候,中部气候是干燥型稳定,西部是湿润型稳定。该地区农业气候基本特点是温光适宜、雨热同季、降水分布不均,旱涝等气候灾害频繁。总体上,江淮分水岭地区水资源缺乏,其地表水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区内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850~l000mm,其中定远中西部、凤阳西南部、长丰东部、肥东北部一带是雨量最少的区域,年降水量不足900IYIITI。区外降水量不足,土壤水分蓄积量少,地下水资源贫乏且难以利用,地下水资源东部年平均不足5万In/km,西部年平均不足l0万 /kni,地下水埋深一般为2~8m,局部在10m以上,单井涌水量一般小于100m/d,明光一带单井涌水量不足10111/d。

7. 秦岭的分水岭的来历

巴颜喀拉山脉

巴颜喀拉山脉位于中国青海省中部偏南,旧称巴颜喀喇山。巴颜喀拉(喇)在蒙古语的意思,是“富饶青(黑)色的山”。藏语叫“职权玛尼木占木松”,即祖山的意思。属褶皱山,西北一东南走向。西接可可西里山,东接松潘高原和邛崃山。全长780千米。海拔5000米左右。主峰(藏名勒那冬则)海拔5267米,雅拉达泽山海拔5202(一说5442)米。为黄河与长江河源段的分水岭,也是黄河源地。北坡平缓,南坡深切,多峡谷。山麓有约古宗列盆地。

巴颜喀拉山脉是青海省境内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

秦岭是黄河支流渭河与长江支流嘉陵江、汉水的分水岭。

8. 秦岭分水岭以南

秦岭淮河是我国南北地区的分水岭,秦岭淮河以南是南方,以北是北方

9. 秦岭顶和分水岭是一个地方吗

广义秦岭分水岭至渭河南缘,东西横跨渭南、西安、宝鸡的广袤地带。狭义上秦岭北麓界定为秦岭北坡25°坡线以下至0°坡线,并向平原延伸数公里的环山带状区域,其核心部分位于西安辖区内,是与秦岭山前冲洪积扇、秦岭浅山区相近的概念。进入河南后已经只能说是秦岭的余脉了,不在是一条山脉,基本上崤山,伏牛山,邙山都可以说是秦岭的余脉。

10. 秦岭南北分水岭是什么地方

广义上秦岭北麓是秦岭分水岭至渭河南缘,东西横跨渭南、西安、宝鸡的广袤地带。狭义上秦岭北麓界定为秦岭北坡25°坡线以下至0°坡线,并向平原延伸数公里的环山带状区域,其核心部分位于西安辖区内,是与秦岭山前冲洪积扇、秦岭浅山区相近的概念。

狭义上基于地貌学、词源学及相关政策法规的研究,界定为秦岭北坡25°坡线以下至0°坡线,并向平原延伸数公里的环山带状区域,其核心部分位于西安辖区内,是与秦岭山前冲洪积扇、秦岭浅山区相近的概念。

11. 秦岭中国南北分水岭

秦岭,分为狭义上的秦岭和广义上的秦岭。 狭义上的秦岭,仅限于陕西省南部、渭河与汉江之间的山地,东以灞河与丹江河谷为界,西止于嘉陵江 。而广义上的秦岭,是横贯中国中部的东西走向山脉。西起甘肃省临潭县北部的白石山,向东经天水南部的麦积山进入陕西。在陕西与河南交界处分为三支,北支为崤山,中支为熊耳山;南支为伏牛山 。长约1600多千米,为黄河支流渭河与长江支流嘉陵江、汉水的分水岭。< /p>

由于秦岭南北的温度、气候、地形均呈现差异性变化,因而秦岭-淮河一线成为了中国地理上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线。

秦岭被尊为华夏文明的龙脉,主峰太白山海拔3771.2米,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境内。秦岭为陕西省内关中平原与陕南地区的界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