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赞化宫

道教赞化宫

道教是中华民族土生土长的传统宗教,发源最早,始于殷商时期的轩辕黄帝时代,至今已有四千六百多年的历史。

道教是敬天祀祖及学道、修道、奉道为主,是以生为乐、重生贵术,追求长生久视。最根本的信仰宗旨是老子所说的“道”和“德”。认为“道”是无所不包,无所不在的。一切万事万物是从“道”演化而来。并能主宰天地、造化宇宙、生成天、地、人、万物,同时又是一个多神教团(神仙系统相当庞大)。凡天地开辟后得道成仙、历代忠臣孝子、地方社稷神灵、祀奉先灵0等都是道教的范畴及崇奉之神。信奉之人遍及全国及海外。道教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经籍文献,对我国的政治、历史、文化、哲学、经济、科学、艺术等方面都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和影响。同时也是我国传统宗教文化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赞化宫(吕帝庙)宫址在梅州市东郊东厢百子岗(俗称屠刀形的风水宝地)。旧址在梅城“官井头”(地名)。据州志记载,该宫建于清朝光绪十三年冬,由州知事信官李鹏督建而成。宫内供奉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及城隍和道教教祖等诸神。一九八三年,由政府批准及泰国同胞(泰国赞化宫吕祖同门)的支持下,选址重建赞化宫(即今址),并于同年落成前彩及举行开光大典。

赞化宫殿宇巍峨雄伟,红墙绿瓦.具有古式建筑风貌及浓厚的道教气氛。尤于近年建成的外山门“玄妙之门”。及古式长廊更显雄伟壮观。长廊内刻有《道德经》和二十四孝图以及山水人物画供游人观赏,并起到劝善和净化人心的作用,使之人人奉善。同时又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建设的体现。宫内奇花异草、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伴随着道教独具的仙乐和道徙门的经咏声,不时幽然入耳,使你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除主殿“吕帝宝殿”外,还有“三清道祖”、“玉皇上帝”、“观音大士”、“财神”及三教、八仙、关帝、真武(北帝)、道教诸法神“王灵官”等诸神。近年建造了安放先灵的“灵安阁”等。

千年古松与道教圣地之道观青云宫--追溯板棚冲儒佛道文化渊源

千年古松道教圣地之道观青云宫

-----追溯板棚冲儒佛道文化渊源

作者:屑木

黄河与洛河孕育了河洛文明,在华夏之冠上熠熠生辉,璀璨夺目!

河洛文明成就了板棚冲的辉煌,在龙城汝阳大地积淀了深厚凝重的道教底蕴,透出了蓬勃向上的文化氛围!

星汉灿烂,斗转星移,历史的车轮滚滚而过。九千年大浪淘沙,多少的文明之珠散落在中原大地。

板棚冲,始于道教圣地铁顶山,经板棚河于千年古刹观音寺、至汝州石台镇,这里有九千年新石器时代遗留的痕迹,这里有六千年仰韶文化绽放过的绚丽!儒学奠基于此,道学渊源于此,佛学首传于此,魏晋玄学盛行于此,宋明理学开创于此。板棚冲文化圈的中心村落--板棚,故称“榜台”“榜棚”“出榜台”,是昔日洛阳、汝州乡试考试揭榜公示的地方。闻名遐迩的板棚冲“三台”就是指“榜台”(乡试揭榜公示的地方)“石台”(集贸交易市场)“凤凰台”(圣王台观音寺佛教圣地、仰韶文化区)

在洛水之南,凤凰山下,汝河水畔,鬼谷子隐居修道之所云梦仙境边的汝阳小店镇板棚村就这样隐藏着千年道教圣地铁顶山北翼道观青云宫;圣王台村座落保存完好的佛教圣地千年古刹观音寺,距汝阳县城十五公里,旧时曾为汝阳八大景之一,引得众多文人墨客流连于此。

青云宫坐落于凤凰山脚下的板棚河畔,坐北朝南位居村中,所遗存建筑最早可追溯到宋庆历年间,而后至明清两代均有不同程度的修缮。整个古建群院落占地十二亩,共有殿宇120余间,塑像林立,石碑十八座。整个院落布局严谨,设计精巧,颇具匠心。修建于明代的两座大型戏楼结构严谨错落有致。宫内有千年华山白松,树高九层楼房、树干三人环抱,蕴“苍苍古松生古道,枝不生叶皮生草”的感叹;涵“行人不见树栽时,树见行人几回老”的古韵。青云宫南有岘山之麓道教文化圣地铁顶山,北临汝水之滨千年古刹观音寺,东有九凤朝凰山水相依林泉为伴的凤凰山峦,西临鬼谷子天下第一古军校遗址、国家恐龙遗址博物馆。这里实属为荡涤身心的好去处,祈福纳祥的真道场。

据板棚村已故私塾先生李芝口传,村里李姓是唐朝李渊之子李元名后裔;商姓人家一百多户是从南阳淅川县迁徙而来,是商朝商鞅后代。青云宫是李芝祖父的高祖名门望族李焕贞所建。李芝说法有家谱记载,随李芝后代无续现已散失。

商汤七年,天下大旱,赤地千里。汤王睹民众之疾苦,御驾于此,亲临素有观音菩萨点化张天师九女儿化身为清泉的古凤凰台之"九女灵泉"祈雨,果获大灵验。遂建行宫做避暑养息、遇旱祈雨之所。后人为铭记汤王恩泽特在原址建庙塑像以香火祀之,即最早的汤王庙,并将“古凤凰台”更名为“圣王台”以示纪念.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时间长达3600年之久。

岘山之麓道教地,汝水之滨有古刹焉,千峰秀峙,万壑交流,软翠晴岚,仙屏环抱,拖蓝漾碧,众涓滢洄,与印度洛迦山有着几分神似,妙善公主成道后遍寻神州大地,惟独深爱这一灵秀之地。百姓对于三皇姑的浩浩神恩自然也是念念不忘,纷纷要求建庙供奉,香火永祀。然汤王在此早已坐上了正位,“大悲观音”只有借汤王背影对面而坐。自此汤王与观音同坐凤凰山,佛道凤凰台,和谐共处,历久弥坚。

铁顶山,又名岘山,位于汝阳县城南15公里三屯乡于刘店、小店板棚村交界,海拔1170米。自古与武当山金顶山)相对应,是豫西地区最大的道教活动圣地。据南宋郑樵《通志》记载,唐太宗李世民曾经过此地,以其千仞耸峙,峰峦秀绝,类襄阳之岘山,而将其命名为岘山,并书题“危峰独见”。后来,武则天也慕名而来一睹岘山之风采,见其巍峨峻秀,卓而不凡,游至尽兴,挥笔题写“伏牛第一山”,岘山从此更是名扬天下。古往今来,帝王、名人朝山揽胜者不乏其人:杜甫、苏轼等文人墨客,亦即景缀句,千古传诵。

铁顶山为真武祖师修道成仙之地。每年农历二月二十三至二十九,是传统的岘山庙会,洛阳、郑州平顶山开封四川等地前来游览观光及诵经焚金者络绎不绝。

铁顶山自上而下建有真武观、崇天宫、广成宫等三道宫观,三个建筑群,计有庙宇房舍120余间,塑像30多尊,柱天立地,端庄雄秀,挺拔卓立。纵观山水,各显其像:有梳妆云楼,凌霄摩天;舍身陡崖,壁立百丈;玉皇极顶,横空出世;过风仙垭,罡风频吹;飞来乾石,惟妙惟肖;磨针胜迹,承前启后;王母神泉,济事回春。另有八仙洞天桥洼、跑马岭、猴王台等十余个风景点。这里的诸多景观,往往伴有优美动人的故事传说,亦庄亦谐,引人入胜。

1995年7月16日,在岘山老石壕一泉水坑内,岘山铁顶山道士在泉清淤时,意外发现一方大型金印,重800克。经中州古籍出版社社长、省周易研究会会长董应周先生考证,认定此印为北魏太祖拓跋硅天兴元年七月定都平城初的万户侯印,距今已一千六百多年。至于这枚印章如何散落于此,姑且不论,但至少可以说明,从南北朝起,这里已不是蛮荒之地,是一条连接鲁阳(今鲁山)、梁县(今汝州)、伊阙直至洛阳的山野古道,是名门贤达聚散游玩的圣地。

“天下第一古军校”云梦山,当年王禅曾隐居于这座大山深处的鬼谷,自号鬼谷子,教育和培养了一大批战国时期的优秀军事家和谋略家,如孙膑、庞涓、苏秦、张仪、毛遂等。他们都是两千多年前叱咤风云的人物。

观音寺位于古圣王台,座南朝北,她依山势而建。左紫逻,右凤凰,道教圣地铁顶山、青云宫雄踞于后,汝水绕其前,视野辽阔,气势磅礴。相关资料均言观音寺是—处风脉绝佳之地,龙缠虎抱之气,完全符合中国传统的风水理念。

唐代初年国运兴盛,随着儒佛道三家文化的彼此交融.关公信仰逐渐普及。板棚河下游凤凰台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虽然战乱纷繁,适逢乱世,这里却能屡次得以免难。这与古龙异驻、鬼谷教化、观音显灵、关公显圣的灵异是分不开的,此事在碑文上亦多有记载。历史经典故事“关公温酒斩华雄”就是发生在板棚冲,关公在观音寺坐正殿、待之如佛与这一典故是有很深渊源的,这在全国寺院是绝无仅有。此后的—千多年里,观音寺—直以儒佛道三家文化,和谐共存的情形下,演绎着不平凡的历史。

青云宫每年二月二十四日庙会三天三夜唱大戏,几百年来延续至今,经久不衰。板棚冲的戏曲文化业也随之流传甚广,板棚冲是实际上的曲剧发源地。曲剧(后来成为河南省的主要地方剧种之一)旧时称"洛阳高台曲"或"洛阳曲子戏",流行于河南全省及其周围邻近地区,是源由板棚冲流行的曲艺鼓子曲(也称洛阳曲子、南阳曲子)和踩高跷的表演形式的基础上,受到其他剧种的交叉影响发展而成的。 曲剧最早可追溯到由坐班清唱的河南鼓子曲,由其中的杂牌小调与河南的民间歌舞踩高跷相结合,于1800年至1936年先后经由洛阳王屯村私塾先生王凤桐根据艺人演唱编排曲谱、板棚村艺人李需、圣王台村李久长等同乐社成员相继到登封、汝州、南阳、黄河北等地演出,把曲艺鼓子曲搬上戏剧舞台,曲子戏的广泛流行同时也刺激、促进了圣王台村百年古笙乐器作坊的发展,从此,笙响生曲、曲笙不离,“圣王台笙”响彻中原、享誉全国。后来曲子戏逐渐演变,正式发展为戏曲曲剧剧种。其中的"高跷曲"由去掉高跷拐子的演员登上戏剧舞台,是曲剧由民间歌舞演变为"高台曲"这种正式的戏曲形式的一个质的飞跃。

儒佛道文化的鼎沸造就了昔日板棚冲的人文景观,也哺育成就了今天板棚河流域的人文辉煌。板棚冲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昔日的李焕贞、商金星政府部门身居要职;改革开放后的板棚河流域先后出现了李灵峰、韩进官、李灵敏等三位副县长。学者、工程师、检察官不胜枚举。。。。。。

儒佛道文化源远流长,板棚冲文明熠熠生辉!现如今青云宫所遗存建筑最早可追溯到宋庆历年间,而后至明清两代均有不同程度的修缮。整个古建群院落占地十二亩,共有殿宇120余间,塑像林立,石碑十八座。整个院落布局严谨,设计精巧,颇具匠心。

青云宫是贯通观音寺、铁顶山、恐龙遗址博物馆、云梦鬼谷子古军校遗址、西泰山旅游线路的一个重要衔接点,也是擎起汝阳大旅游线路的一个支点。青云宫位于汝阳二广高速路出入口,有便利的交通线路、优越的地理位置、是儒佛道文化的集散地、游览观光的圣地要冲,实属为荡涤身心的好去处,祈福纳祥的真道场。

呜呼!而如今的青云宫古松参天、烟云缭绕,却年久失修、杂草丛生、破落不堪、亟待维缮。。。。。。

修建于明代的两座大型戏楼结构严谨错落有致,早已被摧毁;千年古树华山白松被伐两颗,仅剩孤零零一株也几经凋零,残枝败叶。。。。。。

十六颗千年扭筋莲花柏已被毁坏;十八座石碑断首异处、花草凋落、殿阁破落、瓦砾散落。。。。。。

板棚冲彰显着儒佛道三家文化的和谐融合。。。。。。

青云宫却哭诉着遭遇冷落、遭遇破败和面临近乎遗弃之不幸。。。。。。

【凤凰新闻社】责任编辑:屑木

“以石载道 立德树人”,恩平这所学校的石文化特色教育让人赞不绝口

那吉中心小学深挖历史内涵,打造石文化特色教育

以石载道 立德树人

“同学们,如果碰上一块表面凹凸不平的石头,我们需要用肩铲将它打磨平整,下面我来演示一下……”日前,在那吉中心小学的茶坑石雕刻技艺培训班上,恩平市恩州奇石实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培训导师林志明为学生演示如何使用肩铲。只见他半蹲身子,肩部略高于桌面,把肩铲的一头抵住肩部,另一头用手固定,用肩部的力量推动肩铲移动,石头的表面逐渐变得光滑起来。学生们聚精会神地观看整个操作流程,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林志明(左三)指导学生使用肩铲

自2018年起,那吉中心小学依托那吉镇自身优势,深挖石文化历史内涵,打造石文化特色教育,茶坑石雕刻技艺培训班就是其中一个缩影。通过营造石文化校园环境、开辟石文化实践基地、开展石文化教育活动等形式,该校让非遗文化进校园,带领学生踏上既有传统魅力又富有实践操作性的“石文化之旅”。

深挖内涵

提炼“石头精神”

那吉镇地处恩平西南部,是恩平市著名的旅游小镇,其中,云礼石头村仙人塞海金山温泉等蕴含石元素的自然风光更为当地的旅游资源增色不少。那吉中心小学从该镇石文化中获得灵感,提炼出厚重、沉稳、质朴的“石头精神”,从校训到校园景观、从教室到课程,都与石头息息相关。

步入那吉中心小学,映入眼帘的除了宽敞的校园、葱茏的树木,最吸睛的是校内一座古朴的石建筑——梁氏祠堂

走进祠堂,最先看到的是奇石展厅,这里展出了由恩平市恩州奇石实业有限公司提供的石雕刻艺术作品,它们形状各异、雕刻精美,在古老的祠堂中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韵味。在奇石展厅对面,桌面上摆放着风格截然不同的石雕刻作品,它们的雕刻技术略显生涩,图案和色彩充满了童趣,这些都是出自那吉中心小学学生之手。

每周开设的茶坑石雕刻技艺培训班就在这座祠堂中进行,教学中的朗朗笑声为它增添了生机与活力。据那吉中心小学校长曾飞鹏介绍,自该校开展石文化特色教育以来,有着180多年历史的梁氏祠堂成为茶坑石雕刻技艺传习点,并将被逐步打造成集研究石史石话、石诗石歌、石书石画和石艺制作于一体的博物馆

梁氏祠堂成为茶坑石雕刻技艺传习点

祠堂中每周开设茶坑石雕刻技艺培训班

校企联手

开设茶坑石雕刻技艺培训班

在茶坑石雕刻技艺培训班上,五(1)班学生梁慧仪左手握着一块茶坑砚石,右手抓着刀具仔细地打磨,神情专注。梁慧仪告诉记者,自从参加培训班以来,她对石雕刻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也学会了不少石雕刻技巧,期间还完成了自己独创的作品。“林老师教导我们,石雕刻不能使用蛮力,要运用巧劲。我的第一件作品是在石头上雕了一个福字和一只动物,我很有成就感!”梁慧仪一边展示自己的作品,一边兴奋地说。

与梁慧仪一样,学习石雕刻技艺的有10多名学生,只见他们在茶坑砚石上耐心打磨,力求做出符合要求的石砚台。林志明一边观察学生的操作,一边加以指点,不时重复演示难点要点。作为茶坑石雕刻技艺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他表示,希望以石雕刻为载体,引导学生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兴趣,让传统文化的传承后继有人。“学生们学习石雕刻的热情高涨,课后仍有很多学生来询问如何把石头雕刻得更好看。学习石雕刻,也能磨砺他们的意志,让他们学会耐心、坚持,更能从中领略茶坑石雕刻技艺的魅力和精髓。”林志明说。

林志明向学生介绍石雕刻技艺

2018年,恩平市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那吉中心小学与恩平市恩州奇石实业有限公司联手,在该校开设茶坑石雕刻技艺培训班,由该公司安排专业工匠为学生上课。林志明表示,学生的作品虽然比不上专业的石雕刻作品精致、严谨,但他们的作品富有童趣,更显创造力。“今年寒假,我们在那吉镇的乡村学校少年宫也开设了石雕刻技艺培训班,希望经过专业的培训,学生们的茶坑石雕刻技艺有更大的进步,也希望未来能带上他们的作品与我们一起走出恩平参赛。”他说。

营造氛围

打开德育新局面

打造石文化特色教育,更为那吉中心小学的德育工作打开了新局面。

走进那吉中心小学,以石元素打造的特色文化景观随处可见,形成个性鲜明的石文化育人环境。在石舞台后、大树下、图书馆两侧等地方,该校放置了石凳、石桌,教学楼上方的“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八字校训亮眼夺目。走出梁氏祠堂,不远处有一口用花岗岩修复的古老水井“思源泉”,一旁的石刻写有水井的悠久历史,让学生从中体会上善若水、坚如磐石的人生意境。“学校有一棵百年龙眼树,我们计划在树下摆放石凳、石桌,让学生学习本地古老传说——龙眼树下教子的故事。”那吉中心小学常务副校长温思潮说。

校园内放置的石凳

古老水井“思源泉”

“我们学校的文化建设以石文化特色教育为切入点,围绕石文化来丰富内容和形式,在传统中挖掘新意,通过新事物领悟传统文化,用融合手段为学校的文化建设注入生机与活力,进一步强化学校的特色文化底蕴。”曾飞鹏表示,为了扩大石文化的影响力,除了开设茶坑石雕刻技艺培训班,该校还自制校本教材《那吉石韵》,运用到日常教学中。《那吉石韵》除了包含与石头相关的历史、成语、诗句、童谣儿歌,该校教师还积极寻找恩平本地关于石头的故事加入其中。“那吉镇的仙人塞海七彩石、云礼石头村都有历史典故,将这些故事融入教材中,既能让学生学习更多恩平本土文化,又能丰富石文化特色教育的内涵。”曾飞鹏说。与此同时,该校在综合实践课堂的设计上不遗余力。“我们还将推出《与石对话》、恩平特色‘捡石子’等实践课程,开展与石头有关的体育运动,如攀岩、石锁等,锻炼学生的反应力和灵敏度。”他说。

展望未来,曾飞鹏表示,该校力争用三至五年时间,在原有的学校文化基础上,通过提升文化品位,逐步构建具有鲜明特色的学校文化育人体系,建设文明美丽校园。

什么是道教 道教文化的基本意义

什么是道教 道教文化的基本意义

金航线    2021-10-31 19:02:37   编辑: admin  136阅读

道教是在中国形成并传播的一种多神宗教,在中国古代影响仅次于佛教。道教被认为是和儒教和佛教一起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道教以道作为其追求目标,道教因此而得名。道教是在中国古代道家思想理论的基础上吸收神仙方术、民间鬼神崇拜观念和巫术活动而形成。它主张清静无为,长生不老,得道成仙。
渊源
道教虽奉老子为祖师,但其主张与老子、庄子的思想并不完全一致,而更多得益于汉初盛行的以老子之名言修道养寿的黄老道。道教的另一渊源是始于战国、盛于秦汉的方仙道。此外,亦可遥追殷商的鬼神崇拜。
道教在其逐渐形成的过程中,与当时正进入中国的佛教的互动(佛教对道教的影响以及道家对佛教中国化的影响),也很值得注意。

发展历程
道教的发展一般分为汉魏两晋的起源时期、唐宋的兴盛、元明期间全真教的出现和清以后衰落四个时期。
道教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作为道教最终形成的两个标志性事件,一是《太平经》的流传,一是张道陵的五斗米道。东汉顺帝时(126年-144年),于吉、宫崇所传的《太平清领书》(即后来所谓《太平经》)出世,得到广泛传播。到东汉灵帝时,张角奉《太平清领书》传教,号为太平道,自称大贤良师,信徒遍布天下九州,已是颇有影响。后来黄巾起义失败,太平道日趋衰微。同样是在东汉顺帝时,张陵学道于蜀郡鹄鸣山,招徒传教,信道者出米五斗,故称五斗米道。其孙张鲁保据汉中多年,后又与最高统治当局合作,使得五斗米道的影响从西南一隅播于海内,遂为道教正宗。
两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炼丹术的盛行和相关理论的深化,道教获得了很大发展。同时道教也吸取了当时风行的玄学,丰富了自己的理论。东晋建武元年,葛洪对战国以来的神仙家理论进行了系统地论述,著作了《抱朴子》,是道教理论的第一次系统化,丰富了道教的思想内容。南北朝时,寇谦之在北魏太武帝支持下建立了“北天师道”,陆修静建立了“南天师道”。
到了唐宋,唐高祖李渊认老子李耳为祖先,宋真宗、宋徽宗也极其崇信道教,道教因而备受尊崇,成为国教。此时出现了茅山、阁皂等派别,天师道也重新兴起。在理论方面,陈抟、张伯端等人阐述的内丹学说极为盛行。
金朝时,在北方出现了王重阳创导的全真道。后来,王重阳的弟子丘处机为蒙古成吉思汗讲道,颇受信赖,并被元朝统治者授予主管天下道教的权力。而同时,为应对全真道的迅速崛起,原龙虎山天师道、茅山上清派、阁皂山灵宝派合并为正一道,尊张天师为正一教主,从而正式形成了道教北有全真、南有正一两大派别的格局。
明代时,永乐帝朱棣自诩为真武大帝的化身,而对祭祀真武的张三丰及其武当派大力扶持。此时,道教依然在中国的各种宗教中占据着主导的地位。
清代开始,满族统治者信奉藏传佛教,并压 主要为汉族人信仰的道教。道教从此走向了衰落。

上一篇:弄些“旅游学概论”试题(附答案) 下一篇:文化的四个层面是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