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台盐业遗址群

丰台盐业遗址群

时代:周、汉、金

位于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经考古发掘和研究,东周盐业遗址多以群的形式出现,每处遗址群大约由三十处遗址组成,每个遗址规模都在2万平方米左右。文化堆积厚0.5米左右。遗址地表散落着各种瓦片,瓦片正反面的图案不尽相同,内壁有方格、菱形、圆形等几何纹饰。考古队初步判断这些瓦片为古代制盐工具。每个盐业遗址群内都有盐井、过滤坑、盐灶等制盐遗存以及盐工墓地。盐井口径4―5米,深3米以上,井底部亦铺垫植物茎叶。这些发现显示,该地区东周时期盐业遗址的分布、规模、堆积方式与商代有异,制盐工艺流程也不太一样。从东周遗址采集的生活器皿标本特征来看,其时代主要为战国时期,个别可能早至春秋晚期,有的遗址可能延续至西汉早期。

盐宝小课堂-双王城盐业遗址群的未解之谜

4月4日 周四

通过上期的介绍,

我们也知道了山东寿光王城水库盐业遗址

的发掘成果和考古地位,

但部分专家在查看、

研究过发掘现场和出土器物之后,

也提出了一些需要论证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01

柱洞的用途:

在制盐作坊遗址发掘现场,

围绕着盐灶考古专家清理出了两排"柱洞",

每个"柱洞"直径二三十厘米、

高二三十厘米。

对此,部分考古工作人员认为,

这是搭建制盐工人休息住宿的工棚时所打的柱洞,

但还缺乏有力的证据,

"柱洞"的用途究竟是什么,

还需要进一步的发掘和研究。

02

盔形器的作用:

双王城水库盐业遗址出土最多的

一种器具是"盔形器"。

随着世界对盐业考古的重视,

专家们也对盔形器进行了研究,

在用途上推断与古代制盐有关。

有关资料表明,

古代制盐往往需要打碎制盐工具来取出坚硬的盐饼,

在双王城遗址考古现场,

也发现了陶片集中的灰坑。

不过目前还缺乏考古依据。

03

制盐流程:

制盐流程究竟是怎么样的?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原所长、

研究员张学海提出:

"虽然我们出土了很多器物,

也出土了一些制盐作坊遗迹

但是这个制盐的流程到底是什么样的?

现在还讲不出来。"

山东省文物局副局长、

研究员王永波还针对该制盐作坊的用途,

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如果是煮盐的话,

就那么几个小盐灶,

效率是极低的。

从遗迹来看,

当时的设施不具备大规模煮盐的条件。

可能从事的是盐化工制造。"

Question

你知道哪些盐业遗址的保护方案?

为做好双王城水库周围盐业遗址群的保护工作,山东省文化厅委派业务单位制定了详细的保护方案,山东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局也根据文物分布情况,对库区进行了调整,将水库原设计面积由17平方公里调整为12平方公里,影响到的遗址由30处减少到12处。

辽宁盘锦:甲午战争田庄台遗址群

不点 蓝字,我们哪来故事?

大家好,我是乐哥。

经过小伙伴们启发和建议,乐哥重拾微信公众号,分享自己家乡寻美的历程。这样既能记录自己的观光经历,又能在向小伙伴们推荐观光地点时图文并茂。这是乐哥重拾微信公众号的第一篇文章,本想做得精美一些,可惜吭哧瘪肚整了好久,也不让自己满意。请各位小伙伴们忽略排版和格式,多关注内容吧。

观光时间 :2020年10月3日

观光景点甲午战争田庄台遗址群

景点标签: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适宜人群:爱国主义教育团体、强烈打卡意愿者

说到甲午战争,大家第一时间会想到的就是甲午海战,清军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清朝惨败。由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的《甲午风云》中,李默然老师扮演的致远号管带邓世昌英勇撞击日军吉野舰的场景至今烙印在乐哥的心中。然而甲午战争并非只有海战,还有我们并不熟知的陆战,田庄台之战便是甲午陆战中最惨烈的决战,也是整个甲午战争的最后一战,史称甲午末战。

再简单普及一下历史知识。1894年7月甲午战争爆发,先后经过平壤战役、黄海海战、鸭绿江、金旅之战、威海卫之战和辽东之战。田庄台战役是辽东战场上规模最大、最为激烈的最后一场陆战。1895年3月7日至9日,中日甲午战争最后一场陆战在田庄台打响,双方各投入兵力两万人左右,战斗异常惨烈,清军损伤2000余人,另有600多名无辜百姓惨遭杀戮,繁华古镇也日军“烧光”政策下化为废墟。田庄台战役的失败注定了甲午战争的结局,清政府无心再战,1895年4月李鸿章代表清政府与日本全权代表伊藤博文、外相陆奥宗光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给中国套上了沉重的枷锁,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的半殖民地化。

1

甲午广场-甲午末战遗址公园

甲午广场和甲午末战遗址公园是在战场遗址上修建的,应该是为了纪念这场战争,让国人勿忘国耻吧。

好在有丽姐同行,为我和甲午末战遗址留下了宝贵的合影。

广场东侧的古城墙,并不是很大,但保护得不错。 广场西北有块大石头,面对广场一侧一面题写黑字甲午广场,面对马路一侧题写红字辽河广场,甲午广场隐约可以从上图中看到,没有拍近景,有些遗憾。

一个广场两个名字,两种颜色,不难看出设计者的心思,黑色甲午广场勿忘国耻,红色辽河广场繁荣富强、国泰民安。灰色的古城墙与墙下多彩的秧歌队不正印证了这一点么。

城墙炮台上,存放有一尊铁炮。因为铁炮见得较多,当时并没多在意,回来时查到这铁炮是2003年出土于原田庄台粮食管理所路边地下1.3米深处,经鉴定,系清代所造,为田庄台炮台防务用炮,是国家二级保护文物。

2

望海观

望海观,由全真教龙门道士于清道光九年(1829年)创建。甲午战争期间是清军的主要后勤机关和弹药库所在地。甲午末 战时,是东征军务帮办吴大澂的指挥机关。因为正殿供奉妈祖,所以俗称娘娘庙,该庙于1952年拆除,现为2004年复建。

据了解,复建费用主要是个人投资外加信众捐赠,平时不怎么开门,乐哥能进去小转也是适逢其会,不过赶上内里有人家做法事,未有多做打扰便赶紧离开了。

3

甲午末战殉国将士墓

到了这里,丽姐受不住肃穆的气氛,便让我一人前往了。

景区并不大,但设计的格局规整。

甲午忠魂石碑和昭忠祠碑记。

田庄台之战的浮雕。

将士雕像。 据了解,将士雕像和田庄台之战浮雕均是由鲁迅美术学院设计安装的,大家之作啊。

清军之骨墓。

墓园展馆内景。

从景区出来后, 在文物保护石碑背面又学到一些知识。原来景区是在原田庄台鱼市口、中日甲午末战田庄台战役清军作战指挥部所在地建立的。

临走补了一张落日余晖下的汉白玉纪念牌坊。

热血化红磷,塞外云低田台雾冷悲国耻

英灵归绿水,关东月暗盘锦风萧壮族魂

观光过程中,也陆续有其他游客造访,望我辈勿忘国耻!

end

觉得不错,请点个 在看

沙坪坝这个抗战电台遗址入选央企工业文化遗产名录

导语

那些你并不陌生的工业遗产,是人类文明的活化石。坐落于重庆沙坪坝天星桥福源山庄背后的交通部重庆无线电话发话台旧址,曾对重庆大轰炸期间的防空起到了重要作用,也是历史的重要见证。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遗迹,触摸历史。

一提到抗战时期的电台

你是不是首先

就想到了“重庆之蛙”

今天沙微君要说的这个电台

可不是“重庆之蛙”

而是另一个掩藏在历史深处

为抗战胜利默默发出怒吼的

——交通部重庆无线电话发话台旧址

历史加冕:入选中央企业工业文化遗产名录

10月21日

国务院国资委官方网发布

中央企业工业文化遗产

(信息通信行业)名录

全国共有20个项目入选名录

其中就包括了

1940年落成在沙坪坝区的

交通部重庆无线电话发话台旧址

这是国务院国资委

继中央企业工业文化遗产

(核工业)名录、(钢铁行业)名录

发布之后第三次发布相关名录

前世今生:曾对防空起到重要作用

中国电信重庆分公司

工作人员涂在福介绍

交通部重庆无线电话发话台旧址

位于沙坪坝区天星桥福源山庄背后

门牌号为晒光坪68号-50号

旧址前身是

原中华民国交通部所管辖的电台

于1937年奠基,1940年落成

由四条隧道构成

电台见证了重庆无线通讯的发展

抗日战争时期

该地区周边拥有多个无线电台

但这个电台特别隐秘

所有的设备均隐藏在隧道之中

隧道处原来立有两块石碑

一块奠基碑,一块落成碑

如今奠基碑已搬至

重庆电信博物馆

落成碑还在原地

通过落成碑可以了解到

这个电台曾是

中华民国交通部的防空发话台

重庆大轰炸时期

这个电台对重庆大轰炸期间

的防空起到了重要作用

由于该电台一直比较隐秘

所以知道的人并不多

同时这里曾是军备通讯

以至于公开的资料甚少

未来期待:打造成爱国教育基地

作为珍贵的文化遗产

交通部重庆无线电话发话台旧址

是我国信息通信行业

发展历史的见证者

也从多个角度鲜活展现了

我国信息通信行业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

它从历史中走来

见证过一个又一个

波澜壮阔的抗战故事

在那段腥风血雨的日子

面对铺天盖地的日机轰炸

狡猾的敌特袭击

交通部重庆无线电话发话台

为我们尽力守护

时光流逝,关于过去

已告一段落

如今,从那扇破败的窗里

我们

回味过往的峥嵘

致敬抗战的英雄

主办单位:沙坪坝区委宣传部、区委网信办

主编:蒋频编辑:庹世超

(沙坪坝微政务整理于上游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