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门遗址

土门遗址

时代:新石器时代

土门遗址位于伊川县白元乡土门村,从发掘情况看,土门遗址分布广泛、内涵丰富,是研究伊河流域史前先民生存状况的重要实物资料。土门遗址的仰韶文化遗物种类丰富,且多数器形与王湾一期的非常相似,可以归属伊洛地区的王湾一期文化,这为深入研究伊洛地区仰韶时代的史前文化提供了珍贵资料。除此之外,该遗址还出土了数量繁多的泥质红陶缸,尤其是其中一个用来作瓮棺的陶缸上,有别致的黑白图案,这在仰韶文化类型中甚为罕见,这种陶缸也因其造型独特,而被北京大学的严文明教授命名为“伊川缸”。通过这里出土的大量文物,可知在史前时期,土门村附近应当是先民们的一处栖身之地。

伊川土门遗址

考古笔记

土门遗址位于河南伊川县白元乡土门村东的高台地上,南侧为永定河,向西汇入伊河。遗址东高西低,海拔 232米左右。从初步调查勘探的情况看,该台地西临伊河,南部北部均为断崖,东部是高台地,现存总面积达 4 万多平方米。

土门遗址主要包含仰韶、龙山及周代三个不同时期的文化遗存。以仰韶文化时期遗存最为丰富。

2016 年 9 月开始,洛阳文物考古研究院经过实地调查,发现遗址大部分区域为耕地,根据对遗址周边的断崖剖面的调查可知,遗址文化堆积厚 2—4 米,在文化层内发现大量的红烧土、田螺残壳、陶片、兽骨等。地表遗物丰富,采集有陶器、石器、兽骨等。陶片以泥质红陶为主,少量灰陶。纹饰有划纹、绳纹、凹弦纹、附加堆纹等,可辨器形有小口尖底瓶、缸、鼎、盆、罐、钵等,另见有若干彩陶片。

既往考古工作概况

1959 年夏,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发掘队沿洛河、伊河中下游和汝河上游进行调查时在此发现有尖底瓶、彩陶盆、钵、罐、鼎,骨镞、骨锥和石斧等仰韶时期的遗物。此外,还发现了白灰面和瓮棺葬等。此次调查,首次发现了红陶缸,内置成人骨骼。

1960 年和 1962 年,北京大学考古实习队再度对土门遗址进行了调查和试掘,又发现了十几个红陶缸。因其特征突出,就依该缸最早的出土地将其命名为“伊川缸”。

1963 年,遗址被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1985 年 6 月,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伊川县文化馆结合洛阳地区文物普查,对土门遗址再次进行了调查,发现有房基、墓葬和灰坑等遗迹,采集有陶器、石器、骨器等遗物。陶器多红陶,器形有缸、釜、鼎、器盖、尖底瓶、彩陶盆、碗、罐等。经过调查发现土门遗址包涵了仰韶文化中晚期和河南龙山文化煤山类型的遗存。

2013 年,遗址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6年9月开始,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土门遗址进行了复查。

本次发掘的目的和工作经过

土门遗址此次考古工作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考古调查、勘探、发掘等方法,了解聚落的总体布局及与周围同时期聚落的相互关系,明确其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地位、聚落形态与平面布局状况,明晰聚落形成、发展与变迁的轨迹,同时结合遗址调查、勘探和发掘获取各类信息开展多学科研究,了解土门遗址的生态环境资源经济、人类生存状况、社会复杂化程度等古代社会的全方位信息。

此次主动发掘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后进行,于2018年4月开始,发掘探方23个,探沟5条。发掘面积共计 1000 平方米,平均发掘深度 1.5 米。共清理各类遗迹现象 87 个,其中仰韶时期灰坑48 座、沟 1 条、墓葬 7 座、房址 5 座,龙山时期灰坑 11 座,东周时期墓葬 15 座。出土各类材质的遗物 300 余件(套),主要为陶器、石器、骨器、蚌器等。

首先通过调查和勘探大致摸清了土门遗址的分布范围,通过遗址的勘探和断面判断,该遗址西部有内外两条南北向的人工环壕连接遗址北部和南部,天然壕沟把遗址的北、东、南部三面封闭,遗址西部临伊河,由于被民房占压严重,情况尚不清楚。

其次探方和探沟内发掘清理的文化遗存以仰韶时期为主,发现了房址 5 座(1 座半地穴式房址、2 座圆形房址、2 座长方形连间房址)、7 座墓葬(其中 3 座小口尖底瓶葬、1 座瓮棺葬)、48 座灰坑(其中 15 座袋状坑),遗址内出土陶器可见小口尖底瓶、曲腹钵、三足钵、釜 形鼎、釜灶、斜 折沿罐、直颈罐、折腹盆等。根据出土遗物情况分析,遗址年代为仰韶文化庙底沟期(公元前 4005—前2780 年)。

2017—2018 年考古人员对土门遗址周边伊河两岸的 33 处遗址开展区域调查,发现了仰韶时期遗址 17 处,龙山时期遗址 16 处,仰韶时期遗址起始年代和土门遗址相同,这些遗址的面积和文化面貌都没有土门遗址宏大和丰富,这表明土门遗址可能在仰韶中晚期是伊河中下游区域的中心聚落遗址。调查发现的16 处龙山遗址面积 1—4 万平方米,时代多为龙山中晚期,可见这一时期遗址中心有所转移。

本文刊载于大众考古2019年8月刊

作者为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馆员

越西大寨土司衙门遗址和末代土司岭邦正

越西北大门新民镇约5公里的西北部大寨村(彝族名称为“尔马地”),现在还保留有12多亩地的彝族末代土司岭邦正(兹莫苏哈)家衙门遗址。

遗址还能看到的只有几段石墙,横亘在东、西、南、北四面,北面很短,只有左边的一小截。墙是当年土司衙门的围墙,坐北朝南,宽处有二百五六十公分左右,窄处只有六七十公分左右。残墙高低不一,高处足有二百五六十公分,低处尚不足九十公分。城墙皆是鹅由卵石糊上稀泥砌成,里面混有石灰等黏合物,一段一段石灰的含量还比较重,这种状况如今还依稀可见。东面的城墙保存最好,有相当长一段高度达二百五六十公分(据说,这是围墙本来的高度),其中有截10米左右的厚度达二百五六十公分(据说,这是围墙本来的厚度)。

据82岁高龄、从小生活在土司衙门周边、“文化大革命”时组织村民拆土司围墙石头修路的大寨村八组老组长朱德明老人讲,土司衙门围墙由内一层、内二层、内三层和外层共四层组成,每层厚六七十公分,现残存的围墙除东面的有一截是外层、10米左右的那一截是高度和厚度都完整之外,其余都是内一层。土司衙门围墙的东西两面外边有两条人工挖掘的河流,像护城河一样对衙门起防守作用。朱德明老人还补充说,土司衙门院墙顶端有意识地砌成内低外高,稍稍倾斜,下雨时雨水朝内流淌。另外,院墙西边开有一道小门。站在城墙上,可以想象出这里曾经的显赫。

据文史记载,至清代,岭邦正先祖、邛部宣抚司岭峻翠,其先岭安盘,于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投诚授职,颁给印信号纸,住牧在邛部今越西县大瑞镇柏香坪,雍正末移至新民大寨。邛部宣抚司衙门遗址位于大寨村八组和九组。该建筑始建于清代,为木构架土坯墙盖瓦建筑。遗址长110米,宽75米,占地面积8250平方米。建筑毁于1952年冬月的一场火灾,原因是土司小老婆早已去世,土司本人长期住在甘洛县田坝,衙门内的住户不慎失火。当时,天气干燥,刮起大风,火借风势力,风助火威,成片的架子房及其房内的一切东西迅速燃烧起来,浓烟滚滚,火光冲天,大都烧了个一干二净,几乎没有剩下什么。现残存若干段围墙。

据《越西古道拾遗》一书记载,“衙门是石头基脚的明清风格金包银木架建筑物,由前厅、中厅、花厅、后宅等组成,有石斗桅杆、石门框、雕花窗格等。”

当地老人朱德明记忆中最为深刻的是土司衙门的建筑规模。土司衙门略呈椭圆形,南面有石头拱门,进门后有一宽阔院坝,院坝右边还有一个舂米的“对窝”,然后是一扇大门,两边还有侧门。整个建筑有三进三院,两个天井,房子都是木结构,柱子粗得一人抱不拢。

“大门很壮观宏伟,进门两边两排牛羊圈,再进去一个很大的操场。”一说起衙门规模,老人们都说操场很大,平时是用来练兵、晒荞子谷子、聊天的地方。过了操场,上两级台阶是一个相当于前厅的大房子,大房子紧连着一条通往内院的封闭式走廊,走廊两边两个带有小天井的院子。走廊的尽头是七级阶梯,上了阶梯便是一个带有大天井的四合院,东西两边住人,南北方向的厢房是存放粮食的仓库。过了粮仓最后才是后宅,尼狄兹莫居住的地方,一个有着很大的天井的四合院。每当过年过节或者贵宾光临,从大门口铺个红地毯一直到内院。

听朱德明老人强调说:土司衙门是结构复杂、很有彝族特色的建筑群,房内设有拘留室、调解室、办公室、粮仓室、客房、厨房、卧室和卫生间等;房前有4000平方米的院坝,院坝周围栽有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一到春天鲜花扑鼻;衙门内配备有50多名彝族土司自卫队、4名土司干将(彝族管家)、6名彝族厨师、20多名彝族男女青年接待服务员。

朱德明老人又说:“春景、茶园、后山三条沟的荞麦土豆,还有燃料煤,大屯、新民的米,每年要把粮仓装得满满的,多出来的部分还要往外运,兹莫书哈几乎每年都要自己运送荞麦等粮食赶往甘洛,然后在甘洛住到第二年才回来。”

新民大寨土司衙门是岭邦正祖辈岭承恩曾经组织当地他所属的百姓参与围剿石达开太平军有功而受到清政府在越西嘉奖的大豪宅。当年,清政府还授权岭承恩直管6万多平方公里的区域,覆盖了当今凉山彝族地区10多个县的地盘,所辖区的彝区(旧称黑彝和白彝)都在他代管之下,每年都向他进贡粮食、牲口、土特产等食物和财物。后来,朝廷废除土司制度,实行流官制度,凉山黑彝势力进一步崛起,土司的力量衰弱。民国时期,土司的力量进一步衰弱。到了解放后的1952年接近年末,再加上失火衙门的房屋、家具、粮食等大都化为灰烬,岭土司放弃了新民大寨的衙门,彻底退居黑彝势力较薄弱的甘洛县,留下了土司衙门遗址。

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建昌卫指挥使月鲁帖木儿反明,率军万余攻建昌,利利兹莫被授予建昌卫指挥使,继续辖治凉山大地,直到清同治年间,利利兹莫家绝嗣。时值凉山北部暖带密土千总岭承恩(岭邦正的祖辈)以截杀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有功,被授予暖带密土游击,恒勇巴图鲁名号,在承袭了邛部宣抚司之后,被允许进入建昌,承袭了刚绝嗣的利利兹莫家罗罗宣慰司的印章。

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邛部长官司第十一世土司岭安盘投诚,清王朝升授其为邛部宣抚司职,颁给印信号纸,让其统辖尼乃、阿伙、苏呷、咱户、慕虐、阿苏、滥田坝、普雄、黑保、大孤山十大土目。同年,又封其支庶岭安泰为土千户,辖治瓜倮(甘洛)、上官等乡总和土目。

土司治所原驻越嶲,后迁甘洛下田坝,传至岭承恩(岭邦正的祖辈)一代,便有了截杀石达开、承袭斯兹兹莫、又承袭利利兹莫等一系列惊天动地的大事。当时号称五印三司,七颗半印,辖区北起大渡河南至西昌南。岭承恩曾经率领所属彝兵参与围剿从凉山经过的石达开的太平军受到清政府嘉奖,被升为土游击宣抚司,从三品。随后,岭承恩又因利利土司家绝嗣,而继承了利利土司的家业。

在北洋军阀时代,老牌滇军头目唐继尧大肆扩军混战,一度控制滇、黔、川等省,势力盛极一时。期间,滇军入邛,强行派粮派款,当时掌管印章的岭镇荣(岭邦正的父亲)被迫配合任其施为,等到川军入邛赶走滇军,认为岭镇荣有通敌之嫌,打入大牢,后被外国传教士保出。1918年,岭镇荣土司被四川军阀李梓材迫害致死。岭镇荣死后,岭邦正嫂嫂饼尔嫫吉吉当家掌权,家事再次走向顺道。不久家中再遭不测,嫂嫂被杀,刚刚成人的岭邦正继承了土司之位。

岭邦正的彝族名字是兹莫苏哈,其使用“岭邦正”作为汉族名字,当时由于岭邦正土司在凉山彝族中的影响甚大,1932年,20岁的岭邦正被国民党24军委任为“夷(彝)务大队长”,1939年又被西康省委任为少将彝务总指挥、保安司令等职。1943年,岭邦正加入国民党,又任地方袍哥的总舵把子。

1955年3月,凉山临时军政委员会成立,岭邦正被缺席安排为副主席。当年5月3日,岭邦正与另外25名彝族土司、黑彝,随同张冲将军往西康省省会雅安和四川省省会成都参观,前后受到西康省省长廖志高、四川省省长李大章和成都军区司令员贺炳炎的接见和宴请。这次出访对岭邦正感触很深。当年8月,岭邦正作为团长,率领有30多名彝族上层爱国人士组成的观光团,坐汽车火车重庆,游长江,看三峡,到武汉,进杭州,逛上海,9月底到北京,周恩来总理亲自接见并宴请了参观团。

1956年,岭邦正被选为西康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副州长。他积极地参加了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以自己的声望影响其他彝族奴隶主,拥护共产党的解放奴隶等一切民主改革措施。在此期间,他力戒恶习,不再吸食鸦片。岭邦正后来被调到成都,任四川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参事室参事、副主任,第一、二届四川省政协委员,第三届四川省政协常委。

1966年“文革”开始后,岭邦正受到冲击,被红卫兵从成都押回甘洛批斗,劳动改造。1973年岭邦正瘫痪后,被甘洛县政协送回成都治疗,1977年,岭邦正在成都病逝。

凉山土司概况

凉山自古以来就是名符其实的多民族地区。先秦两晋时期主要有“邛”、“笮”、 “叟”、“摩沙夷”、和“僚”、“濮”、“牦牛夷”、“昆明”等;唐宋时期主要有乌蛮、白蛮、磨些、吐蕃、施蛮、顺蛮、栗粟蛮等;元明清时期主要有罗罗、吐蕃、白人(白族)、西番、摩梭、俐苏(傈僳)、蒙古、回回、摆夷(傣族)等民族。

凉山为地处僻远的多民族地区,不仅民族成份复杂,而且不同民族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发展状况很不平衡且非常落后,与汉区更存在着天壤之别。元代以前,中央王朝对凉山地区的统治,是通过少数民族酋领来实现,即中央王朝封授少数民族贵族职官封号,不过问内部事务,仍由少数民族的酋领领其地,掌其民,即所谓的羁糜制度,亦谓后来所称的“以夷制夷”政策。

从元代开始,朝廷开始在西南和西北民族地区推行土司制度。所谓土司制度,就是中央王朝通过分封地方民族首领世袭官职,以统治当地少数民族的一种特殊的政治制度。土司是世有其地、世管其民、世统其兵、世袭其职、世治其所、世入其流、世受其封,俱有品级的土官。土司之间的势力和统治范围差别很大,中央王朝也根据其势力的强弱、控制范围的大小、统治人口的多寡,以及与他们中央王朝的亲疏,任命他们担任不同等级、不同职衔、不同名称的土官职衔。民间对这类人等通称为土司,其实这并不是他们正式职衔的名称。

土司制度从元代开始一直沿袭到明、清时期,并在明清两代得到了发展与完善。民国时期,虽然不再实行土司制度,但并没有明确废除,故凉山许多土司的统治仍然在其辖地得以保留。新中国建立后,经过民主改革,彻底废除了土司制度,凉山的土司制度才最后彻底消亡。

由于土司制度推行了元、明、清三个朝代,因此土司的职官名称也存在时代上的变化,有参照当时正式朝廷官职设置的,也有沿袭上代官职名称的,其中还有土武职和土文职之分,种类十分繁杂。

元代的土官有宣慰司宣慰使、宣抚司宣抚使、安抚司安抚使、招讨司招讨使、诸蛮夷长官司长官、副长官。另外,还在民族地区或接近内地的地区设路、府、州、县,同样设置各级土司,路为总管府总管、府为知府、州为知州、县为知县。

明代的土官职官分为文职和武职。设置武职土官系统,将元代置于边境的宣慰使、宣抚使、安抚使、招讨使和长官司等职衔,变更成授予土官的武职职衔。文职土官系统,则将唐宋以来封授少数民族首领充当州县土官的做法变为定制,形成“土知府”、“土知州”、“土知县”等文职土司职官。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卫所,还参用土人,形成卫所土司的职衔,即卫指挥使司设土指挥使,千户所设土正、副千户,千户所下设土百户。

清代的土司职官较之明代要复杂。除营、卫土武职之指挥使、千户、副千户、百户、宣慰使、宣抚使、安抚使、招讨使、长官司长官(副长官)等沿袭明代外(品级略有差别),又参照绿营兵制增置了诸如土游击、土都司、土守备、土千总、土把总、土外委千总、土外委把总、土外委额外、土屯守备、土屯千总、土屯把总等屯土武职。清代文职土司职衔与明代相同,只是品级略有差别。

凉山土司的主要职官有:宣慰司宣慰使、卫指挥司指挥使、宣抚司宣抚使、安抚司安抚使、抚夷司长官、长官司长官(副长官)、土副将、土都司、土千户(土副千户)、土百户等,又有土游击、土都司、土千总、土把总、土外委等,还有土知府、土知州、土知县等文职土司。

土司为朝廷命官,职衔较高的土司均设有办事衙门。所谓土司衙门,就是土司们居住并行使其权力的地方,但这些数量众多、民族成分不同、职衔高低不一的土司并不是都有衙门,许多小土司并没有“衙门”,只有级别较高的土司才有衙门。

来源:作者提供

编辑:蒋志聪(吉乃)

小编个人微信号:yzrjjn

投稿邮箱:278439053@qq.com

声明:《彝族人家》弘扬彝族文化,展现彝乡美丽风光与人文摄影图片,呈现彝民族诗的天赋,关注彝乡最新资讯和民生动态。《彝族人家》用稿没有稿费,版权归原作者。用稿一般都有个人简历和个人图片,投稿时一并发来。个别作者只署笔名,不愿意公开个人信息者另外。 稿件以彝学稿件优先发稿,由于吉乃没有能力编辑彝文稿件,目前暂时只收汉语稿件。少部分转发内容如有版权要求,请来信告知,吉乃定在最短时间内删除。

注:如喜欢请关注《彝族人家》。点开原文链接做客吉乃的空间。图片文字来自作者。

扩展阅读:中国诗文网文集雨夜诗语〖彝族人家〗中国诗歌网-吉乃

小编感谢您的分享转发!

遵义海龙屯土司遗址怎么样 门票多少

贵州遵义一地颇有历史的军事城堡在15年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那时候我还在上大学,但是这一消息就令学生时代的我感觉到兴奋了。尽管如此,其实这个景区少为本地人所知道。

遵义<a href='/techan/31255' target=_blank>海龙</a>屯土司遗址怎么样 门票多少

海龙屯遗址简介

贵州播州海龙屯遗址(Guizhou Banshu dragon village site)位于贵州省遵义市老城北约30里的龙岩山东麓、湘江上游,是研究土司制度的完整遗址 。作为中国西南地区历史最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土司城堡之一,始建于南宋宝祐五年(1257年)。

2015年7月4日,在德国波恩召开的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贵州遵义海龙囤土司遗址与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湖北恩施唐崖土司城遗址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一时间,作为中国西南地区历史最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土司城堡之一,这座中国古代土司制度鼎盛时期遗址,在尘封700余年后受到全世界的关注。

遵义海龙屯土司遗址怎么样 门票多少

海龙屯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高坪龙岩山东麓,又名龙岩囤。

该囤居群山之巅,四面陵绝,左右环溪,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仅山后仄径一线可以攀登,山顶上建有阁楼、兵营、仓库、水牢、绣花楼;囤前设铜柱、铁柱、飞龙、飞凤、朝天万安等九关,各关之间有护墙相连,凭险设关,关关相联,以石块垒砌的高大城墙关隘,形成三层防御体系,令整个城堡十分坚固。

文化遗产背后的故事

2001年,海龙屯晋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遵义市委、市政府将海龙屯旅游开发事宜提上日程,并作出诸多努力。但当时单纯的旅游开发及定位并不成功。

2011年,省委常委、遵义市委书记王晓光时任遵义市市长,在与王红光交流时表示,希望省文物局能对海龙屯的历史文化进行深入挖掘,为遵义在红色文化之外,再树一块历史文化品牌。

遵义海龙屯土司遗址怎么样 门票多少

王红光偶然得知,湖南正在准备老司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海龙屯面积更大,气势更为恢弘,怎么就不能一起申报呢?”多省联合,以“捆绑”、“组合”的方式申报世界遗产,已有成功先例。

王红光带领省文物局坚持不懈地向国家文物局汇报考古成果和申遗优势,并找机会将国家文物局的专家请到了海龙屯。崇山峻岭间石砌的雄关、古墙、栈道屹立数百年不倒,宫殿、关隘、台基令人震撼,考古成果和遗址现场都给国家文物局不小的信心。

2012年11月,新一轮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公布,贵州海龙屯遗址与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湖北唐崖土司城址等,合并称土司遗址列入“预备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