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字会旧址

万字会旧址

万字会旧址位于在济南上新街南端。该旧址南北长约215米,东西宽约65米,主要建筑面积约4200平方米,是一座具有晚清建筑风格的大型宫殿庙宇混合式建筑群。它的独到之处,是创造了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完全模仿宫殿大木做结构的典型实例,在全国也十分罕见。`

中文名:万字会旧址

地理位置:济南上新街51号

占地面积:约 4200 m²

南北长:约215米

东西宽:约65米

济南老建筑之万字会旧址

刚到上新街南头,一座高墙大院里隐隐露出的雕梁画栋就吸引了我的目光,虽然从门前经过无数次,但却一直没有进去过,因为门口一块牌子赫然在目:“来客登记,谢绝参观”,总觉得犹如威严的衙门高深莫测。这次想拍老建筑,就鼓足勇气往里闯。

一面高大的照壁挡住了墙外车水马龙的喧嚣,院内绿树掩映,曲径通幽,高大的建筑古色古香,赶紧举起相机,刚咔嚓几声,身后便传来几声不太礼貌的问询:“你干嘛呢?!”赶紧走吧。

出门看了看牌子,好几块的:山东文物工程公司、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上网一查,这座大院位于上新街51号,全称“世界红万字会济南母院”,又称“济南道院”。据悉,济南道院是1921年由滨州人杜秉宾等在济南创建的,会员主要是军阀、官绅等。办会宗旨以道教为主,信奉自己所创造、能超越各宗教的所谓"老祖"。因主张儒、道、佛、伊斯兰、天主教五教合一并从事慈善活动,势力得到迅速发展。至1939年国内各地建道院436处,在香港、神户、新加坡等地建道院修道点200余处。济南因是始创地故被奉为总部和母院。 济南道院是济南近代建筑中规模最大的仿古建筑群。始建于1934年,1942年竣工,整组建筑南北轴线长215米,东西宽65米,占地面积13975平方米,主要建筑面积4284平方米。道院建筑采用中国传统的建筑布局手法,前后共有四进院落,沿中轴线依次为照壁、正门、前厅、正殿、辰光阁等主要建筑,两侧东西厢房以廊相连。门前照壁宽36米,基厚2米,通高约10米,底部为石砌须弥座,壁心嵌高浮雕琉璃盆景,盆体篆有“吉祥”字样。建筑布局得当,主次分明。旧址采用传统建筑手法,主体建筑的屋架结构,斗拱均采用清式大木作手法,但均为混凝土结构,是一座以宫殿与庙宇混合组成的仿古建筑群,是古代传统建筑形式与现代建筑技术、材料相结合的范例。

济南道院是济南近代建筑中规模最大的仿古建筑群。始建于1934年,1942年竣工,整组建筑南北轴线长215米,东西宽65米,占地面积13975平方米,主要建筑面积4284平方米。道院建筑采用中国传统的建筑布局手法,前后共有四进院落,沿中轴线依次为照壁、正门、前厅、正殿、辰光阁等主要建筑,两侧东西厢房以廊相连。门前照壁宽36米,基厚2米,通高约10米,底部为石砌须弥座,壁心嵌高浮雕琉璃盆景,盆体篆有“吉祥”字样。建筑布局得当,主次分明。旧址采用传统建筑手法,主体建筑的屋架结构,斗拱均采用清式大木作手法,但均为混凝土结构,是一座以宫殿与庙宇混合组成的仿古建筑群,是古代传统建筑形式与现代建筑技术、材料相结合的范例。

济南道院之所以发展迅猛,关键在于其先后得到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政府的承认。道院对外高举世界红卍字会的慈善大旗,在民间也得到充分认可。济南乃至中国近现代史上的诸多大事,都能看到济南道院的介入。如1928年五三惨案发生后,道院以红卍字会之名进行救济活动。1932年,济南道院召开道院12年立道大会。济南道院的宏伟建筑,就是根据这次大会上所作的为母院固道基之决议案而募捐建成的。捐款自1933-1943年,总额多达230万元。据说日伪期间,善男信女问老祖何时抗战胜利、重见天日,老祖回答:道院全部落成,日本人就会撤离济南。为了使这句话免得落空,道院后的“晨光阁”全部落成后,一直没有粉刷……

1937年,韩复榘不战而退,济南道院与历城道院的头目何仲起、张星五、王露洪等联合济南商界绅商郊迎日寇入城。不少道院的重要任务都出来担任了伪职,像唐仰杜做了伪山东省长,张星五做了伪民政厅长,成逸安做了伪道尹。抗战胜利后,济南道院与红卍字会仍安然无恙,大概1950年以后,人民政府才解散了这个组织。1948年红卐会被取消后,该建筑群被山东省古代文物管理委员会接管。1956年后,为山东省博物馆陈列室。1995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移驻该院。

作者:何严海

来源:明府城

日伪时期的“万字会”旧影,照片中的济南道院建筑旧址尚在

1938年6月上旬,日军占领徐州后,出动“抢救”平民伤员的走在徐州街道上的红万字会人员、外国神父以及日伪警察。〔《支那事变画报》第31辑,大阪每日新闻社、东京日日新闻社1938年6月21日发行,第21页〕

1938年6月上旬,日军占领徐州后,被天主教神父和红万字会收容在徐州青年路天主教堂大院内的中国老人、妇女和儿童。这些人,尤其是年轻妇女后来的命运吉凶难卜。〔《支那事变画报》第31辑,第12页〕

1938年1月5日,日军入城式之后,济南红万字会等亲日宗教团体代表手持伪政权的五色旗日本太阳上街游行,庆祝日军“解放”济南。〔《支那事变画报》第12辑,第28-29页〕

1938年4月,世界红万字会中华总会驻济分会及济南道院大门。〔《支那事变画报》第25辑,第16页〕

1938年4月,日伪时期世界红万字会济南道院主殿玄关。〔《支那事变画报》第25辑,第16页〕

1938年4月,济南红万字会会员合影。〔《支那事变画报》第25辑,第16页〕

以上图文选自《日本侵华图志》第二十四卷《生态破坏与社会控制》,武菁编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5年5月出版。《日本侵华图志》共二十五卷,南京大学资深荣誉教授张宪文主编。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山东画报出版社有限公司合作项目,并入选“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国家新闻出版改革发展项目库 2014 年度入库项目。

之世界红卍字会江苏省会旧址

【第八批省保单位】

世界红卍字会江苏省会旧址

世界红卍字会江苏省会旧址位于京畿路82号,是伯先路近现代建筑群中的一座。始建于1923年9月,1931年改现址扩建,规模宏大。

整座建筑二层,占地面积约930平方米,全用青砖叠砌。大门平台向上后,建筑分为两个单元。北面有中式磨砖门进入有二层回廊的楼房。南面有一磨砖砌置的八角门,进入小天井,迎面朝北为二层平顶西式楼房,采用方砖柱券拱门。

西院二层上为 平顶阳台

四面有围栏

上砌置砖木制的

攒尖顶二层八角亭 一坐

高约5米余

世界红卍字会,又称道院。1916年,山东滨州市人吴福永创立“道院”,提倡佛教道教、儒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五教合一。

1921年,钱能训、杜秉寅、李佳白等人在北京组织红卍字会筹备处,以“促进世界和平,救济灾患”为其宗旨,后由内政部批准成立。道院与红卍字会是合二为一的表里组织,道院重内修,红卍字会则着重推展慈善事业。

至清末民初之际,关内许多大城市几乎均有分会。因发起于济南,所以又称济南红卍字会为母院。解放后被作为会道门组织取缔。

世界红卍字会江苏省会旧址2019年被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