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影壁

绿影壁

A级旅游景区

绿影壁社区:绿影壁社区成立于2001年8月,辖区面积0.3平方公里,辖区范围以运动路以南,南大街以东,陈候巷以北,文宣路以西。辖区单位6个,13个居民组。社区总户数3971户,总人数16714人,绿影壁社区直管党员52人,设党委1个,党支部3个。有大小街巷6条,6个辖区单位包括襄阳四中体育部、八一办事处、兴宇公司、市委老干部工作局、四七七医院、军分区荆州街干休所。 ……

绿影壁上的红宝珠

提示 点击上方阅读武汉,关注我们。

绿影壁襄阳一景。有两丈多高,七八丈长,用清一色的浅绿石条垒成,四围镶的玉白矾石边,壁面上雕有大大小小九十九条龙。为啥差一条不凑一百条呢?不行,凑够了一百条,它们就要跑。光这九十九条龙,就跟活的一样啊!

从前绿影壁有这么一个传说:每天一到晚上,绿影壁上一片通红,这是中间那颗红宝珠照的。红宝珠一亮,中壁上那两条龙就摇头摆尾地抢珠子玩,两边侧壁上的两条龙也朝中间游。四条大龙周围,一个挨一个的小龙,蹿上蹿下,四边玉白矾石上的小龙娃儿,头碰头,尾扫尾,钻来钻去。这时候老远望去,天上雾蒙蒙的云,地上白花花的水,尽是一群龙在里头扑弄。

壁上的红宝珠是世间珍宝,好多人都想要它,都没得到。任你用铁锤砸,也拿不下来。

曾经,红宝珠上显现出了一行字:要想得宝珠,得烧千担纸,磕万人头。这一来,那些想得宝珠的人都死了心——谁有那么大的能耐?

但是,有个盗宝的家伙想了个鬼点子,他找来一根钎担,两头挂两张火纸,又在自己的额头上写了个“万”字。他来到绿影壁下,先把钎担上的两张纸烧了,又磕了一个头。这不就钎(千)担纸,“万”人头了吗?他刚抬起头,“哐啷”一声,红宝珠掉了下来,他抱起来就跑。

盗宝的家伙抱着宝珠朝西门跑,听到后头“哗哗”的流水声,回头一看,天哪,那大龙小龙都从壁上下来,追着他来了,个个张着血盆大口,瞪着灯笼大的眼睛!他跑啊跑,跑到护城河的桥上,顺手一撂,“砰”一声,宝珠落到护城河里。那群龙跟着宝珠一齐扑到河里,盗宝的家伙呢,也被带下河喂了鳖。

护城河里有了宝珠,就有了灵气。从那时起,到现在,任它三年五载不下雨,别处井枯河干,护城河里总是一潭清水,碧绿清亮,探不到底。

而那九十九条龙呢,它们的魂灵下了河,身子趴在绿影壁上从此就不能动弹了。不过,直到如今,它们看上去还是活灵活现的,只是中间少了一颗红宝珠。

张蕾、大海摘编自文明襄阳

◆◆◆◆◆◆◆◆

武汉出版集团出品

襄阳王府绿影壁龙珠的传说

襄王府坐落在湖北襄阳市(原襄樊市)襄城区绿影壁巷东端。襄王为明仁宗朱高炽第五子朱瞻善。正统元年(公元1436年)王府由长沙迁移襄阳城内东南隅,重新营建,占地约4万平方米,有正厅3间,后堂5间,大门、仪门各3间,左右榜房18间,建筑规模宏大,气势非凡。

那时的王府,红墙绿瓦,壁垒森严;王府之前,百官叩拜,好不威风。朱瞻善在当时地位是相当高的。据有关资料记载,1449年“土木之变”(今河北怀来县)英宗被俘,在朝政遭遇危机之时,朱瞻善上书皇太后乞命皇太子(英宗之子)朱见深居摄皇位,以成王朱祁钰(英宗之弟)监国,并急发府库,募勇敢之士,务图迎复。可是当这份上书送到京城时,朱祁钰已称帝多日了。1450年英宗返驾京师,后成功复辟,见此上书后被皇叔的一片忠心所感动。因此,朱瞻善当时所获礼遇之隆,诸藩所未有。别具一格的襄阳王府和特殊艺术风格的绿影壁就是最好的例证。

崇祯十四年(1641年)王府全部被毁,唯照壁保存至今。高7.6米,宽26.2米,厚1.6米,系仿木结构,面阔3间,均以汉白玉镶边。中间刻有“二龙戏珠”,左右各刻巨龙飞舞于“海水流云”之间。四周边框精雕小龙64条,姿态各异。影壁造型庄重,雕刻华美,风格豪放,生动雄伟,是石刻中珍贵的艺术品之一。

相传,影壁中间的二龙戏珠,那龙珠是一颗夜明珠。每到夜晚,夜明珠所发之光将壁前照的如同白昼,很多人都想得到这颗夜明珠,但是宝珠是由一百条条龙看守。平常人是不能接近的。远看只见一百条龙上下翻腾,云雾滚滚。当时民间流传着一句话,但想要把它取下来,需要“百人头、千担柴方能把宝珠取下来”。 盗宝人听到这话心想,千担柴好弄,可百人头那里去找,总不能真的去杀一万个人啊。想了几天几夜后,盗宝人终于想出了法子。用扦担挑了一担柴,走到绿影壁前磕了一百个头,然后点燃用扦担挑来的柴,顿时烟雾大起,然后伸手取走了宝珠。为什么盗宝人能取走宝珠?因为他把扦担的柴一烧,把龙眼熏黑了,又见到它们“百人头”,都来抢着受“礼”,忘了守卫宝珠,等火熄烟散时,宝珠已经不见。百条龙见宝珠被盗,壁中一龙怒而挣脱影壁,去追那盗宝人。一时间,天降大雨,河水暴涨,整个襄阳(原襄樊市)一片汪洋。盗宝人落水而亡,夜明珠也不知去向。

那壁龙收了水,顺汉江而下,入长江去寻那夜明珠。直至东海仍未寻到。 因行水酿成灾难,给百姓带来损害,壁龙无颜回壁。停留在唐河小清河入汉江处回游。当地人念壁龙护珠之忠,建一寺庙记念,并取名“回龙寺”。现今绿影壁中间已没有了那昔日的龙珠,壁上缺少一龙,不足一百,仅九十九条。壁上挣脱之痕仍隐约可见,从此绿影壁上的宝珠位置留下了个大窟窿。

绿影壁,由壁座、壁身、壁顶构成。壁分三堵:中堵长12.13米,高7.6米;东西两堵各长6.44米,高6米。影壁以龙为主,上有二龙戏珠和群龙飞舞,共雕龙百条,姿态各异,神气活现,恢宏壮观,无愧为古代雕刻艺术之精品,与北京北海山西大同琉璃九龙壁并称为我国“影壁三绝”。2001年六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襄阳市最具特色的景点之一。

绿影壁巷将打造成文化美食巷

襄阳政府网消息】记者昨日从市住建局了解到,襄城绿影壁巷已被列入街区综合整治计划,计划将其打造成文化美食巷。

绿影壁巷位于襄城南街,因景点绿影壁而得名。沿线建筑大都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所建,仿古楼的瓦片出现风化、掉落现象,存在安全隐患。

此次计划综合整治的绿影壁巷范围为西起南街,东至襄阳王府,全长约200米,拟保持原街巷的尺度和轮廓,以延续历史风貌。

未来,绿影壁巷将形成“一线连三点”的规划结构,分节点展示襄阳王府的历史变迁,让市民在此品读襄阳厚重的历史文化。

目前,绿影壁巷街区综合整治工程前期工作已经完成,待招标完成后立即进行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