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芬墓

崔芬墓

崔芬墓位于山东省临朐县冶源镇红新村海浮山南坡。

1986年春,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进行清理。封土已毁,已探知1石室墓三座,当为一家族墓地。墓葬清理前已遭破坏,随葬的大批陶俑已毁,残存有瓷器、陶器、泥钱、铜镜等和墓志1盒。墓清理后就地保存。据墓志,此墓建于北齐天保二年(551年),墓主崔芬(503~550),字伯茂,清河东武城(今淄博市淄川区)人,仕东魏,累官威烈将军、南讨大行台都军长史。

墓室呈“甲”字形,由方形墓室、甬道及生竖井式墓道组成。墓座北面,方条石垒砌,石灰勾缝,墓顶覆斗状,四角攒尖。墓室边长3.5米,高3.3米,墓室以条石叠砌。石灰抹缝,平面呈方形,四壁微弧,底铺石板。室内西半部有石棺床。北壁、西壁各有一个大壁龛(耳室),南壁有门通甬道,门框上阴线刻连枝忍冬纹,四壁壁画流光溢彩。大批陶俑已毁,残存墓志一盒及青瓷八系罐、鸡首壶,豆、碗、铜镜、五铢钱等。墓志石刻667字,为典型的魏碑体。

墓室内和甬道壁均粉刷一层薄石灰面,然后绘制壁画。甬道两壁以完整的长方形石板树立作墙,平顶。甬道南口又设石门,门外侧下部以不规则石块封墙。甬道外为斜坡状墓道。甬道两壁彩绘穿铠甲、按盾挂剑的武士,在白灰面之下,原有阴线刻挂剑门吏。墓室南壁西部绘朱雀,上部绘星辰;其他三壁上部及室顶下部绘星辰(二十八宿)、日月及青龙、白虎、玄武等。西壁龛横额绘男、女主人出行图。东壁和西、北壁龛两侧绘“竹林七贤”、马、马夫、舞蹈、山水等画面的屏风。壁画先以墨线勾勒轮廓,再以红、赭、蓝、绿、粉、橙、白等颜色重彩充填,色彩鲜艳,线条流畅,比例准确,人物眉目传神,栩栩如生。

2006崔芬墓作为南北朝时期的古墓葬,被国务院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甘肃古墓葬丨崔家南湾墓群

崔家南湾墓群位于酒泉肃州区总寨镇,是一处魏晋时期的大型墓群。1993年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墓群面积约400万平方米,出土画像砖彩绘朱雀、飞廉、翼虎、吏卒及银质“裨将军之章”、铜熨斗、尺和铁剪等。墓葬保存较好,对甘肃魏晋考古和我国魏晋史研究有重要价值。

(甘肃省文物局)

崔栋森 | 独向乾坤寄此身----崔鉴生平及其故居祠墓

民国十六年(1927)春,原审计院院长、安徽省长李兆珍在为宁德《崔氏族谱》作序时写道:“宁阳为闽北岩邑,数望族者必曰彭陈林左诸姓,尤以崔氏为冠……余闻崔氏之先,宋元明清以来代有闻人。如克明司马之清操廉隅;霍霞刺史之文章亮节;冰庵指挥之忠诚;泽侯二尹之孝行,史册辉映,千古弥新……”

诚如李兆珍所言,宁德崔氏自北宋明道元年(1032)始祖提举公迁居感德盐场以来的近一千年时间里,以诗礼传家,人物辈出。而能让崔氏后人建专祠崇祀者,则唯有“崔大夫”崔鉴一人。

崔鉴生平

崔鉴,字克明,行六,一都东井堂(今蕉城城区下井堂)人。为迁宁始祖提举公十三世孙。后人尊称为“崔大夫”或“克明公”。生于明洪武己卯年(1399),卒于成化十二年丙申(1476),寿七十八岁。

宣德九年甲申(1434),崔鉴以庠生贡入太学。正统九年甲子(1444),授河南都司经历,历任九年。景泰乙亥(1455),升授南直隶镇江府同知。

崔鉴自幼务学勤勉,“方童丱时,已知励业修行”。在任河南都司经历九载期间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凡城池营堡、舆马介胄、刍粮之属,罔不夙夜经心”,“自都护以下皆敬信,称为贤幕”,深得僚属赞赏。

擢任镇江期间,恰好遇上干旱饥荒,他不但体察灾情,多方抚字,而且秉持操守,严辞拒绝了贪腐营私者的诱惑。翰林院编修陈音在《崔克明公七秩寿序》中高度评价:“盖锐志教养,凡宿弊为民瘼者,一廉而去之,民欢呼载道。”

明代嘉靖、清代乾隆两种《宁德县志》在为崔鉴立传时,都称之:“学问精深,操履端谨,识达治体,宅心仁厚,时称良吏。”地方志中还记载了这么一个廉洁故事:任职镇江期间,有个营私舞弊者为了谋取不正当的私利,半夜怀揣白金六十两前来行贿。廉洁奉公的崔鉴不但没有收受贿赂,还当即将他绳之以法。从此廉声大振,深得当地士绅及百姓的爱戴。

天顺元年丁丑(1457),崔鉴由公事赴京。以年老,向英宗皇帝上疏乞休,获准后乃以奉政大夫致仕。随即奉诏进阶朝议大夫,赐金带黄伞。虽说恩荣加身,清廉自守的崔鉴在致仕时除了平时积攒的百余两俸银外,身无长物。据民国重修《崔氏族谱》记载,崔鉴曾孙崔廷复(详见邑志)在为其祖父崔昱(崔鉴次子)所撰写的《昱公针线田说》一文中提到:“及同府公(指崔鉴)居宦一十二载回家,仅得俸金百余两,尚不能充男女婚嫁之用”。虽优游林下,却是过着清贫的生活。其生平事迹,由此可见一斑。

成化四年戊子(1468),崔鉴七秩寿庆。由于其仁声著于仕林,宦界名流多有来贺。以序文相赠的有刑部尚书林聪、翰林院编修陈音。以诗相赠的有当时的文坛领袖太师李东阳、礼部尚书谢铎、状元彭教、榜眼吴钺、探花罗璟、进士吴希贤、康玠、翰林院编修黄仲昭等人。

崔大夫故居

崔氏族人多聚居在城关东井堂(今下井堂)一带。而崔鉴的故居则位于现在的下井堂弄23号,今黄氏族人居于此处。房屋坐西向东,土木结构,外墙体为青砖砌造。大门分门坊和正门两进。门坊主体为石构,与正座朝向相同,上覆檐瓦,门楼并无匾额文字装饰,而是由九个砖质祥云状花饰进行分隔,共为八段。进门坊右转为正门,门楼花饰与门坊相同。这种风格在蕉城古民居中是不多见的,别具特色。正门内外各一天井,进门左转过天井即是大厅。从门坊到大厅一路由长条花岗岩石板条横形铺就。大厅主体为蕉城常见的木结构,两侧窗户雕饰吉祥图案,古朴精致。左侧廊庑部分已改成砖混结构。

崔大夫祠

崔大夫祠坐落于崔鉴故居大门外右边,今属蕉城区行政服务中心后半部分。系崔鉴之孙崔传、崔俌、崔任、崔侹为了纪念祖父的功绩,而别于崔氏宗祠之外另建的祭祀崔鉴的祠堂,族人称为“崔大夫祠”,又称作“同府公祠”。

该祠坐东向西,始建于嘉靖七年(1528),由崔鉴之孙崔任倡建。因规模较小,于万历二十六年(1576)又由崔鉴之孙崔修、曾孙崔允纲进行扩建,形成了前后两进的格局。并购祭田四号,共为一石六斗三升,由派下四房逐年轮值。民国十七年(1928),又有二十七世普森加一龛位于鉴公牌位之上,祀提举公以下历代远祖。据老辈人轶闻,修建祠堂时由于石料比较大型,搬运过程中都是用一种叫作“磙子”的工具从城外搬运进来的。

重建后的崔大夫祠,据《崔氏族谱》记载:“前至官街,街外照墙;后左连墙至鹤峰境宫,右连墙至蔡家。”鹤峰境宫又称昌国君庙,祀燕将乐毅及太后元君(即临水夫人)。据民国《宁德县志》记载:“为崔氏族人作宦燕北,奉毅香火而归,合境建祠祀焉”。今已不存,原址亦在蕉城区行政服务中心内。

该祠主祀明朝列大夫崔鉴。明清交季以后,崔氏后人又择族中贤良者祔祀两厢。其中包括崔鉴六世孙、广东连州知州崔世召;九世孙、拔贡生崔文锡;十世孙、岁贡生崔景泌、庠生崔景瀛;十二世孙、国学生崔正鳌等人。民国版《宁德县志·卷之二十二·祠祀志·崔大夫祠》词条所载“在城内东井堂,祀明连州刺史崔君世召”描述不够恰当,应为主祀崔鉴,从祀崔世召诸贤。

清同光年间,崔氏族人将祠堂改作书塾。本邑书法家黄以褒、刘开灿等人均曾设帨于此。民国时期,省长萨镇冰应崔氏后人崔伯乾之请,为祠堂题匾曰:“祀炳岭南”,以纪念明末诗人崔世召在连州的政绩。这应该是民国县志误认为崔大夫祠是主祀崔世召的原因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自建县以来,宁德县城内由民间建造的“专祠”(指为特定的人所修建)仅有三座。除了崔大夫祠,另外两座是竹兜街的吴公祠(祀明太常寺卿吴国华)和埠头陈的陈公祠(祀明会同知县陈琯)。

建国后几经迁变,该祠堂为政府征用,现成为蕉城区行政服务中心的部分区域,能看到原貌的仅剩下门楼檐角和部分墙体,以及数枚青石柱础而已。

崔大夫墓

崔大夫墓位于城北夹墩山,现因修路建房,湮没无存。明、清、民国三版县志均有明载。嘉靖元年(1522)修。墓占地约150平方米,坐东北向西南,墓丘为石结构,平面呈“风”字形。墓前依次立有石砌香坛、四柱三门神道坊,石翁仲、石马、石羊、石柱各一对,故崔氏后人称其为“石牛石马墓”。墓碑为单檐歇山顶式样,形制古朴,高大肃穆。两侧墓手各雕一石螭首,精美逼真。墓前官道立有神道碑,上镌“明故奉政大夫镇江同知诏进朝列大夫崔公神道”。

据考证,崔鉴墓是蕉城区境内古代最大的一座墓葬。其石螭首之堂皇,墓碑之高大,以及墓前之神道坊,为蕉城境内绝无仅有。因其墓制规模较大,民间误称为“皇帝先生墓”,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是“刑部尚书林聪的老师”,并有诸多传说流传。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文化部门为保护文物,将崔大夫墓前部分文物收入县博物馆保存。而笔者的祖父当时也领回了一个略有残损的墓亭顶盖。顶盖为青石构架,单檐歇山顶式。虽历经数百年,其雕刻图案之精美,仍然清晰可见。屋脊两端脊翼装饰以螭吻,七排弧形瓦脊顺溜而下,直达檐前瓦当,瓦当上各镌“忠孝仁义礼智信”七字阳文。至今保存完好,殊为珍贵。

注:

* 作者系崔鉴十八世裔孙。

* 洪武己卯年即建文元年己卯,后世以成祖讳,仍称洪武己卯。

广东十大名墓:高要崔门朱氏仙人仰掌

广东大名坟之一“仙人仰掌”,位于高要区回龙镇金龙坑背后的梅花山。相传赖布衣点葬,是南宋理宗年间右丞相崔与之曾祖母朱氏之墓,朱氏乃诰赠正一品申国夫人。

穴地为大回弯逆结之龙,龙力雄厚,收纳有力。来龙由坤方来,高鹤明城北面的军屯山。向左转大回弯,数度开帐穿脉过峡,峡为王字形,起降有力,气势非凡。穴星背后横开大雁帐,东边列帐开屏,西面众星罗列,北而至南账旗带鼓,左仓右库,过峡后由东北向西南连走三个字小帐,最后一节,脱胎换骨,束蜂腰而入首,转鹤膝而化生,连绵十数里,气势磅礡,入首一节字为寅兼艮,起贪狼木星高耸参天,开帐出脉成蜂腰状,坤兼未入首,坐周天94度,卯山酉向兼乙辛,离卦丁字来水,中堂水从丁未坤申方环抱座山而来,至乾亥方而去,因坤峰高强,乾宫低弱,士应科名之显,此龙、穴、向、水各得其位,正符合杨公三元阴阳交媾法。父母山艮寅峰处内局最高,挡收坤申方之气入局,又子峰金星端秀,大旺人丁之象。丁峰耸秀成文笔,左前庚方入山旗状石山,与亥方鼓形砂峰形成左旗右鼓之势,三峰耸秀,文武双全之象。穴星呈仰掌之状,前面大吐毡唇,毡唇向前铺开有二十多亩的大平台,内低外稍高,内白虎先弓,青龙稍向外扬,形成一个藏风聚气的环境气场。穴场共葬三坟,在掌心之阴阳交接处并排崔、李两家坟,崔家坟后土背后是潘家坟,依入首少阴脉定结穴之理,可定结穴必在崔李两家,的穴只有一个,塂舆经云:误葬皆因求正顶,仙人多是下偏坡,仔细审辨可知真伪矣!

据说墓主之曾孙崔与之,在宋朝时“诰赠太师金紫光禄大夫,历官至秘书监太子侍读,四川安抚使兼军族主师,广东经略安抚使,兼管广东地区工部侍郎、礼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右丞相兼枢密使;抗金名将,封南海郡开国公,是南宋著名的治国能臣、政治家、军事家。

赣粤崔氏始祖崔氏的后裔很多都迁到不同的省份和城市。广东崔氏的总人口约12万人。 广东南海市沙头区崔氏人口1万,从此分支到小塘,顺德中山鹤山高明新会阳春电白高州广西容县清远佛冈新兴等地方人口约10万,在港,澳,台地区及海外人口约1万。

赖布衣与崔门朱氏太婆的传说

话说赣粤派崔氏江西先祖崔克公,原配廖氏,在肇庆任官时娶庶室朱氏。朱氏生下两子,长子崔隽(粤语读“俊”)、次子崔奭(粤语读“式”)。因生活所逼,朱氏带着两子来到广东高要回龙镇军屯村附近养鸭为生。克公老年与廖氏夫人返回江西,去世后葬于宁都黄金坑”风水宝地。朱氏太婆母子则留在岭坡下,结庐而居。见住所四周为山冈丘陵平原地带,水源充足,便养了一大群鸭子,过上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

注:据说朱氏太婆墓“仙人仰掌”旺丁,克公墓“黄金坑”催官,所以风水大师有一说法:崔氏能出丞相因为黄金坑,能蕃衍子孙数万因仙人仰掌。

朱氏太婆年近六旬的某年某日,临近黄昏的时候,正在放鸭,便遇上一个人上前问路和求茶水,问及如何前往回龙镇。太婆眼看天色已晚,便主动叫来人入住小寮一晚,明天再走。此人正是赖布衣。他在广东几经艰辛,刚好在军屯村山上寻得“仙人仰掌”龙穴后,想到回龙镇投栈歇息。他看见朱氏太婆年纪不轻,却头发乌黑,天庭饱满,脸泛红霞,是有洪福之人,便欣喜应允。

当晚吃过晚饭后,赖布衣便早早上床歇息。睡至夜半,赖布衣起床故意捏死两只鸭,以察看太婆的反应。太婆看到两只死鸭,并没有在意,只将其收拾干净。时近中午,她见客人迟起,便另劏一鸭,用来招呼客人。两只死鸭,留回自用。

赖布衣从太婆不以死鸭待客这点上看出太婆与平常村妇不同,一眼便能看出是一个心地极为善良又懂得人情世故的人,赖布衣又嗜吃鸭肾,便要求多住几天,又得到朱氏的热情款待。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早上,赖布衣告别朱氏母子。临行时,朱氏拿出一串腊干的鸭肾送予赖布衣作为手信,使赖布衣甚为感激。原来赖布衣最喜食鸭肾,有天曾与朱氏提起过,想不到朱氏竟铭记于心。于是,赖布衣便要崔奭送自己一程。两人行至“仙人仰掌”处,赖布衣指着对崔奭说:“这是吉地。你奉母至孝,她又福寿双全,百年归老后理应有一个好的归宿。此处必定能给你们子孙后代带来福气和兴旺。但有一点要切记,入土之时,务必见有人‘头戴铁帽,马骑人,鹧鸪落地,鸦鹊开声’的现象方可落葬。”之后,赖布衣又把此地的方位,五行相生相克的事宜详细说了一遍才与崔奭作别。

崔奭遵其所言,在母亲朱氏谢世之日,出殡停棺在“仙人仰掌”之处,等候吉时。日午之时,正得知军屯村有一军人去世,准备出殡,有铁锅卖寿饭,纸马作送行之仪。天公忽降大雨,岭下之路,有一人用锅作帽,又一人托着一只纸马(附近马场的村民,祭祀多用纸马)急步经过。一班仵作冒雨抬棺经过,急忙之中有人飞离一只草鞋落入旁边的丛林,惊起丛中的鹧鸪和乌鸦飞出并鸣叫,便迅速下葬。朱氏太婆子孙南海沙头崔氏被当地人称为“斗米崔”,意为人多势众,人丁兴旺,再次印证了赖布衣这个一代堪舆学家的金口之言。

宋绍熙元年(1190),太婆墓以其子崔隽、崔奭,其孙崔世明、崔世光、崔世昭、崔世英名义重修。宋淳右二年(1242年)太婆的玄孙崔叔同(崔焕之之子)重修。根据承绪堂族谱记载,崔氏子孙每年重阳进行祭拜,沙头月槎房(后称承绪堂)及番禺员岗房舣舟至西南汇合,再于白土墟上岸,越四日登山展墓。由于年代久远失修,墓碑上的“朱”字剥落,许多子孙误以为是“宋氏太婆”。因此,在清同治七年(1868年)重修时,各房议决镌回朱字,并于墓门上刻梅花,后世亦称为“梅花太婆山”

2020年8月,郭济怀撰文于潮阳增吉堂风水择日舘。(详情可浏览WX公众号《郭济怀易经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