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检阅台

红军检阅台

红军检阅台,初建于1931年11月,是为准备召开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时检阅红军而建造的,当时是用竹木搭成的简易便台。

1931年11月7日早上,全苏大会开幕前,在这里举行阅兵仪式,毛泽东、-等领导人登台检阅了红军

。19日,大会又在这里嘉奖了在历次战斗中功绩卓著的红军部队和指挥员,授予红一、二、三、四、六、七、十、十二、十六军和红三军团红旗各一面、并授予毛泽东、-、彭德怀等八位指挥员奖章各一枚。现在挂在台上的历史照片,真实的记录了当年检阅红军的情景。1933年,临时中央政府决定重修检阅台,由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准备委员会负责,钱壮飞设计,梁柏台任工程指导,并于8月1日开始动工兴建,1934年1月31日竣工,将原来的竹木结构改为砖木结构。该台成为-、演讲和文艺演出的场所。

1934年10月,红军主力长征后,红军检阅台遭-反动派拆毁,仅存遗迹。1955年国家按原貌修复了此台。1961年3月4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实拍第一次建军节阅兵“红军检阅台”, 墙上标语很霸气!

1933年6月26日,八一南昌起义六周年前夕,中共中央局根据中革军委的相关决议,作出《中央局关于“八一”国际反战争斗争日及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的决定》,并提出了开展纪念活动的几项要求。图为红都瑞金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旧址

1933年6月30日,项英签发《中革军委关于决定“八一”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的命令,通知全军:“本委会为纪念南昌暴动与红军成立,特决定自1933年起,每年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图为瑞金沙洲坝乌石垅村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旧址

1933年7月11日,临时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第45次常会,讨论关于“八一”纪念日的问题,作出了《中央政府关于“八一”纪念活动的决议》,正式“批准了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建议,规定以每年‘八一’为中国工农红军纪念日。从此,8月1日就成了中国人民军队的建军节。图为瑞金沙洲坝乌石垅村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旧址

1934年8月1日,第二个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朱德签署发布了《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关于八一节给全国工农红军的命令》,赤色首都瑞金举行了“八一”阅兵和军委授奖典礼。这是红军第一次庆祝建军节。

为避免敌机突袭,“八一”纪念阅兵典礼于8月1日凌晨3点多钟开始,在瑞金西郊大埠桥红场隆重举行

受阅部队为军委直属队、红军大学、彭杨步校、公略步校、特科学校、新编师、补充师、独立团、国家政治保卫大队、中央机关赤少队、瑞金模范营等,共约两万人。红军家属代表也参加了检阅。图为红军检阅台,最初为竹木搭建,第二年改为砖石建筑

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博古、刘伯承等领导同志,依次乘马进入阅兵场,绕场巡视一周。朱德慰问红军指战员后,带领大家举行抗日宣誓,然后又为教导团授旗。图为挂在“红军检阅台”上的两张当年阅兵场景老照片

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博古、刘伯承等领导同志,依次乘马进入阅兵场,绕场巡视一周。朱德慰问红军指战员后,带领大家举行抗日宣誓,然后又为教导团授旗。图为检阅台对面的红军烈士纪念塔

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博古、刘伯承等领导同志,依次乘马进入阅兵场,绕场巡视一周。朱德慰问红军指战员后,带领大家举行抗日宣誓,然后又为教导团授旗。图为瑞金红军住地旧址建筑物墙上的霸气标语(左)及八一雕塑(右)——消灭一切反革命战争!

高台红军西路军纪念馆导游词,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简介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坐落于甘肃张掖高台县,前身为高台烈士陵园。

园内掩埋着红西路军转战河西、血战高台壮烈牺牲的红五军军长董振堂、政治部主任杨克明等近3000名革命先烈的忠骨。

为纪念血战高台壮烈牺牲的红五军将士,1953年由社会各界倡议,经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于1957年建成高台烈士陵园。2009年,经上级批准正式更名为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经过历次改扩建,现占地面积198亩,建筑面积9243平方米,其中展厅面积7789平方米。

主要建筑物有大门及大门组雕、“血战高台”英雄群雕、纪念碑、阵亡烈士公墓、第一展陈馆、第二陈展室、廉政馆、董振堂纪念亭、杨克明纪念亭、军魂广场及红五军、九军、三十军纪念林等。

纪念馆自建成以来,已成为纪念西路军21800多名将士和弘扬他们为中国革命胜利而浴血奋战的英勇事迹、顽强不屈的革命精神的重要场所,被命名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国妇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培育基地、甘肃省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实践教学基地,先后荣获全国文明优抚事业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退役军人工作模范单位、省级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红色军台岭战斗遗址

色军台岭战斗遗址位于铜川王益区王益街道军台岭村东南方向,距市区约10公里,海拔1340米,地形险峻、山势陡峭,居四周群山之顶峰,自古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建有军台岭战斗纪念碑、主碉堡、战斗浮雕、观景凉亭、停车场等,硬件设施完备。

近年来,依托军台岭战斗的红色文化资源,深挖军台岭战斗精神内涵,对广大党员干部开展专业化、系统化、特色化的爱国主义现场教学,设置有“看、走、宣、听、唱”的五环模式,开发了《巍巍军台岭》《军台岭下的老兵鲁福增》《我的父亲郭恒全烈士》《听我来讲军台岭》等精品课程,综合运用体验式、访谈式、激情式等教学方式,形成阵地建设良好、课程体系完备、教学方法多样、教学手段先进、管理科学规范的教育特色模式。先后开展了科级领导干部轮训班、村社和非公商圈联合支部党务工作者培训班、全区各级单位党性教育主题活动等爱国主义现场教学400余次,培训学员万余人,为坚持红色传承、提升党性修养做出积极贡献。

今后将进一步加强红色军台岭革命文化的系统发掘整理,用好重要时间节点,有效开展纪念活动和群众性主题教育,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引导人们在亲身体验中坚定爱国追求、矢志复兴伟业,激发党员干部群众的爱国爱党情怀。

来源:铜川日报

审核:李志宏、王欣婷

编辑:田安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