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十三军192烈士摩崖题刻

红十三军192烈士摩崖题刻

1930年5月24日(农历四月二十八)早晨,红十三军军长胡公冕率部从瑞安涂厂渡过飞云江,进入平阳,经万全湖岭、石塘到达平阳县城西门外。叶廷鹏、吴信直、郑贤塘带领的万全、江南农盐民赤卫队和瑞安农民赤卫队,也相继到达平阳县城外。24日上午9时,红十三军在平瑞两县赤卫队配合下,攻入平阳县城缴获守敌部分0,冲入县政府夺取县府大印,砸开监狱,释放了被关押的40多名群众。但由于未能击中力量全歼主要守敌,使得敌人有喘息的机会。敌人重新组织力量,占领城垣,居高临下,疯狂反扑。红军和赤卫队浴血奋战到下午3时撤出战斗,牺牲192人。牺牲人员被埋葬在平阳县城西门校场。

红十三军192烈士摩崖题刻,位于平阳县城西门校场九凰山麓。1958年,平阳县人民委员会在西门校场九凰山麓大岩壁上凿制崖题刻,以志纪念。该大岩壁山坡一块高约10米、宽约12米的大岩壁上 书:“纪念一九三O年四月二十八日对敌斗争而光荣牺牲的胡宝余等一百九十二位烈士为国牺牲永垂不朽”, 摩崖题刻前方,还建有一座六角石亭。 1985年4月,平阳县人民政府将烈士遗骸移葬于平阳县革命烈士公墓。

红十三军192烈士摩崖题刻是平阳县文物保护单位、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信息来源:中共温州市委党史研究室

沿着红色足迹学党史丨这块摩崖题刻背后,藏着英烈壮举

当前,全市上下正掀起党史学习教育热潮,为守好"红色根脉",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市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从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党史胜迹中,遴选并公布了100家温州市党史学习教育基地,其中40家获评浙江省党史学习教育基地。(详情点击➫这里 查看)

对此,特别推出“沿着红色足迹学党史”主题系列报道,带领小伙伴们打卡温州市党史学习教育基地,一起去寻访红色“印记”,感悟温州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和家国情怀。

今天,我们将继续走进

位于平阳的三家党史学习教育基地——

苏步青励志教育馆(故居)

红十三军攻打平阳城牺牲烈士埋葬地

平阳县烈士公墓

苏步青励志教育馆(故居)

苏步青(1902—2003),浙江平阳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著名的数学家、教育家。作为杰出的数学家,他是中国微分几何学派创始人,被誉为“东方国度上灿烂的数学明星”“东方第一几何学家”“数学之王”,创立了国际公认的浙江大学微分几何学学派。

苏步青励志教育馆(故居)位于平阳县腾蛟镇大西边社区,带溪水畔、卧牛山麓,旅游资源与古韵并存,史迹与名人同辉,突显古屋、古桥、古树以及古村文化的浙南乡土文化气息。境内有苏步青故居、棋王碑林、霁山园等历史名人遗迹,以及极具浙南乡土文化气息的亭子古街历史风貌区,构筑形成集人文历史、自然风光、民俗风情、数学主题于一体的旅游格局,打造成为以“名人、名街、名山”为主题,享誉全国的名人故里、民俗古街、数学乐园。

与苏步青励志教育馆紧挨着的是苏步青故居,是苏步青少年时代居住的庭院,建于晚清,是一座典型的木质结构的浙南民居。

苏步青励志教育馆是目前全国单体面积最大的名人励志教育馆,占地面积12360平方米,建筑面积4614平方米,展陈面积约1815平方米,2015年12月18日正式对外开放。展陈内容共分“少年心事当拏云”“东方第一几何学家”“毕生事业一教鞭”“留得丹心报暖晖”“文章道德仰高风”“功成不忘家乡情”等6个部分,展示了苏步青一生成长经历及卓越成就的珍贵图片资料。开馆以来,深受全国各地游客喜爱。2017年6月,被授予“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我市爱国主义教育注入了新力量。

地址:平阳县腾蛟镇大西边社区

红十三军攻打平阳城牺牲烈士埋葬地

1930年5月24日早晨,红十三军军长胡公冕率部从瑞安涂厂渡过飞云江,进入平阳,经万全湖岭、石塘到达平阳县城西门外。叶廷鹏、吴信直、郑贤塘带领的万全、江南农盐民赤卫队和瑞安农民赤卫队,也相继到达平阳县城外。24日上午9时,红十三军在平瑞两县赤卫队配合下,攻入平阳县城缴获守敌部分枪支,冲入县政府夺取县府大印,砸开监狱,释放了被关押的40多名群众。但由于未能集中力量全歼主要守敌,使得敌人有喘息的机会。敌人重新组织力量,占领城垣,居高临下,疯狂反扑。红军和赤卫队浴血奋战到下午3时撤出战斗,牺牲192人。牺牲人员被埋葬在平阳县城西门校场。

红十三军攻打平阳城牺牲烈士埋葬地,位于平阳县城西门校场九凰山麓,其上有一块红十三军192烈士摩崖题刻。1958年,平阳县人民委员会在西门校场九凰山麓大岩壁上凿制崖题刻,以志纪念。在一块高约10米、宽约12米的大岩壁上书:“纪念一九三O年四月二十八日对敌斗争而光荣牺牲的胡宝余等一百九十二位烈士为国牺牲永垂不朽”,摩崖题刻前方,还建有一座六角石亭。1985年4月,平阳县人民政府将烈士遗骸移葬于平阳县烈士公墓。

地址:平阳县昆阳镇水塔

平阳县烈士公墓

1927年至1949年,全县(含苍南县)有1000多位革命先烈,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舍生忘死、前仆后继,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平阳县烈士墓仅是其中226位先烈的安息之地。

平阳县烈士公墓,是平阳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平阳县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县城坡南汇头,背靠凤山,坐北朝南。墓前有古樟,墓后有池沼亭阁。公墓建于1956年,占地面积1485平方米。公墓的中央耸立着革命烈士纪念碑,碑高12米,顶端镶嵌着一颗红五星,正面镌刻着“为国牺牲永垂不朽”朱红大字,背面刻有“为人民革命事业英勇牺牲的烈士永垂不朽”。公墓正中是原中共浙南委员会书记叶廷鹏烈士墓,旁边有中共温州独立支部成员游馥、中共平阳县委书记吴信直、中共鼎平县委书记陈伯恭、代理书记欧阳宽、中共浙江省委统战部副部长吴毓、茅山抗日根据地宜兴县官村区长林心平、“浙南刘胡兰”郑明德等烈士之墓。红十三军和平阳、瑞安农民赤卫队攻打平阳城时牺牲的192位烈士的遗骸,也安葬在这里。

地址:平阳县昆阳镇坡南汇头

来源:温州发布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红色黑龙江(五十三)——同江市烈士陵园

导语

红色旅游第五十三站

同江市烈士陵园

同江市烈士陵园的前身是原同江县城北海关林子中的苏联红军烈土纪念碑和章克华烈士墓。1984年5月,经同江县人民政府批准定名为“同江县烈土陵园”,并搬迁至现址通港路中段,后改名为“同江市烈士陵园”。

陵园占100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园内主要设施有革命烈土纪念碑、苏联红军烈土纪念碑、同江县第一任县委书记章克华等四名烈土的墓碑、章克华烈土纪,念馆等。进入陵园首先映人眼帘的是革命烈士纪念碑,占地100平方米,由底座和碑身组成。底座高0.85米、宽10.03米,在它的四角立着高0.5米、宽0.28米浇筑方柱各一,方柱间各有两个等距略矮的方柱,其间电镀钢管链接,正面设有5步台阶。碑身也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高1.1米、宽4.58米的正方体,正面嵌有碑文;二是高165米、宽3.43米的正方锥体,其北面七个馏金大字“革命烈士纪念碑”,南面镌刻“为国捐躯流芳千古”,顶端红五星高高挺立。碑身通体白玉石,浑朴厚重。革命烈土纪念碑后有一字排列的鲁祥祯、刁成美、章克华、刘世忠等烈士纪念碑墓和革命烈士英烈录。

苏联红军烈土纪念碑2008年竣工,比照原苏联红军烈土纪念碑的样式放大重建,居西与革命烈土纪念碑挽臂矗立。章克华烈士纪念馆面南坐落在人园处右侧显要地段,建筑面积120平方米。主展厅陈列着章克华烈士雕像、三面红旗图板、同江县抗战地图、烈士英雄图片40幅、同江县村屯图、同江防卫沙盘。这里珍藏了章克华烈士生前用过的生活用品及武器,更有1945年6月章克华一家四口在新四军苏北抗日根据地江苏省阜东县的合影及章克华爱人岳明的书信。东展厅主要展示了苏联红军、陕北工农红军地方自卫队,为同江人民解放事业作出的贡献,以及习成美、鲁祥祯、李鸣华、刘世忠等烈士图像及英雄事迹。

此外,园内还设有琉璃瓦仿古大门、办公室、祭莫广场、纪念亭、人工湖等附属建筑。园内绿化面积7000平方米

同江市烈士陵园

地址:同江市通港路中段

拉哈苏苏海关旧址

拉哈苏苏海关建于1910年春天,欧式风格,总占地面积7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60平方米,由主体办公间和附属货场住宅组成,系砖混结构平房。同时,拉哈苏苏海关旧址也是同江市一处重要的革命遗址。1946年5月5日同江县第一任县长、县委书记章克华率20多名战友和国民党“光复军”激战于此,终因寡不敌众被俘后遇害。目前这里建成了展览馆。

地址:同江市区通江街北段东侧

三江口景区

江口以“江汇于此、路始于此、海通于此此”而闻名遐迩。松花江黑龙江两江在这里并肩前行,两江之水,北黑南黄、泾渭分明,东流数十里而不交融,俗称“混同江”,蔚为三江奇观。我国南北公路大动脉“同三公路”起始点就坐落在三江口。三江口又是历史上的著名古战场,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曾有多次战争发生。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现代文明构成了三江口景区独特的风景画卷。“同三公路”标志广场是景区的主要景点,由标志塔、零公里碑、雕塑群、草坪花坛、环路灯光夜景和绿化带组成。

地址:同江市区东北7公里处的三江口

电话:13836680867

人物介绍

章克华(1919-1946),原名杜玉铭,又名杜有学,字治帮,参加革命后改名水源,1919年出生在映西省铜川市(原同官县)黄堡镇杜家垢。1936年高小毕业后,在本村当教员,一边教书,一边积极参加革命活动。1937年10月,参加中国共产党为培训战时军政干部而举办的青年训练班。1939年11月,章克华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9月,章克华来到东北工作,组建同江县人民民主政权任县委书记、县长。1946年5月5日,在与国民党“光复军”的激战中受伤被俘,被敌人杀害。

一家三代人接力守护无名红军烈士墓

新华长沙4月6日电(记者柳王敏)清明时节,缅怀追思。

位于湖南永州东安县舜皇山国家森林公园深处的红旗村,云雾缭绕。进村山路陡峭,交通不便,村子里的谢红军,守护着一座无名红军烈士墓。

3月27日,湖南省永州市东安县舜皇山国家森林公园深处的红旗村,

谢红军清理无名红军烈士墓上的杂草。新华社发(严洁摄)

“1934年,家里来了一群身穿灰色土布军装、头戴五角星灰军帽、军人模样的陌生人。因其中一名小战士身负重伤,无法再前行,便留在爷爷家里养病。”57岁的谢红军回忆起儿时父亲谢臣明常说的爷爷谢忠芝与红军的渊源,记忆犹新。

“爷爷当时并不知道这群陌生人的身份,但出于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本能,他白天采药、打猎,晚上照看伤病员,听大家讲革命故事,才知道这是红军队伍。”谢红军说。

短短几天后,在还没来得及问出红军小战士的姓名,红军小战士就去世了。“爷爷在小红军临终前承诺过谢家一定要为他守墓。”谢红军说,爷爷将这位小红军埋葬在家对面的山头,逢年过节都会带着全家人去给这位红军战士扫墓,并反复交代儿子谢臣明,要谢家后代一定为无名红军守墓。

谢臣明结婚生子后,一直坚守着父亲谢忠芝当年的承诺,为无名红军战士守了一辈子的墓,从未远离过东安县。听着红军战士故事长大的谢红军,与兄弟姐妹几人,从小就有着深厚的红军情结。

1995年父亲谢臣明去世,留下的唯一遗言就是,让子女一定要为无名红军烈士守墓。“父亲为红军守了一辈子墓,不能在我这儿断掉。”谢红军深受父亲谢臣明的影响,成了谢家第三代守墓人。

谢红军一直居住在舜皇山,未曾结婚,年少时因为一次意外事故而失去双手手掌。谢红军从小就梦想当兵,因双手残疾未能实现。

1991年,他从邻县医院收养了两名被遗弃的女童,均已长大外出务工。深山里陪伴谢红军的,有两只小狗,和红军小战士当年留下的一把梭镖、一个水壶。

清明前夕,谢红军下山买好祭祀用品,并带上镰刀、锄头和扫帚,像往年一样给无名红军烈士扫墓。2015年,东安县为无名红军烈士墓重新进行了修缮,立了碑,墓前台阶铺上了水泥。

3月27日,湖南省永州市东安县舜皇山国家森林公园深处的红旗村,谢红军(前排右三)带领东安县大庙口中学学生祭拜无名红军烈士墓。新华社发(严洁摄)

谢红军清除坟头杂草、打扫地面落叶,并擦拭墓碑。带着满满的仪式感和极其敬重的神情,他将祭奠用品摆放在墓碑前,烧香献花。

“红军战士,我代表爷爷、爸爸和家人来看你了。”说完,谢红军抬起手臂,向无名红军烈士墓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