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和白云山战斗指挥所

泰和白云山战斗指挥所

白云山战斗指挥所:在县城东南部紫瑶山附近,白云山西面的石岩下,原有一座古庙。1931年,第二次反“围剿”中,红军在此设立指挥所,毛泽东在此指挥红军取得了第二次反“围剿”的胜利,并留有脍炙人口的著名诗词:”白云山头云欲立.白云山下呼声急”,今于故址重新修复,建筑面积350平方米.

内设“白云山战斗指挥所陈列室”。

革命的接待站 战斗的指挥所

“八办”旧址是中国共产党光辉历史的重要见证,是传承优秀红色基因、诠释革命精神的重要载体。其中,八路军兰州办事处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为实现全民族抗战而进行后方发动的一个重要基地。办事处1937年5月设立,1943年11月撤回延安。历时六年。

期间,在党代表谢觉哉、处长彭加伦、伍修权等同志领导下,在开展营救被俘流落的红军西路军将士、推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加强同苏联外交代表处和军事代表处的联系、接待我党往返苏联人员、转运抗战物资、输送进步青年到延安、指导中共甘肃工委开展工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被周恩来亲切地誉为“革命的接待站,战斗的指挥所”。

党史学习教育中不可替代的引领作用

由于“兰州八办”在抗日战争时期发挥的重大历史作用,1981年被辟为革命纪念馆并正式向全社会开放,期间,先后被中宣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国家旅游局、国家文物局等部门先后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安全教育基地、红色旅游第一批全国百家精典景区和三十条精品线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延安干部管理学院甘肃教学点等,从而在党史学习教育、甘肃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红色旅游开发方面,以其崇高的精神内涵、丰富的展览内容、精湛的艺术表现手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辐射、扩散和引领作用。

目前,酒泉路314号旧址展出《热血陇原――八路军驻甘办事处与甘肃抗日救亡展》《八路军驻甘办事处原状陈列展》两大主题展览,甘南路700号旧址展出《巍巍祁连――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事迹展》《红军联络处原状陈列展》。

纪念馆两处旧址免费向全社会开放后,不断拓展服务方式、领域与手段,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努力突出精品意识,不断提高提升展览,安防、管理和讲解接待工作也步入了一个全新的台阶,从而吸引了大批观众来馆参观,年观众参观人次达到了50万人次。免费开放以来,两处旧址累计接待观众达三百余万人次,充分发挥了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阵地作用。

甘肃省唯一一家抗战纪念馆

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纪念馆是甘肃省唯一一家抗战纪念馆,地处市中心繁华地段。缘于历史原因,现拥有两处旧址,相距约220米。酒泉路旧址位置:酒泉路314号,占地面积1378平方米,建筑面积2893平方米,里进三院;甘南路旧址位置:甘南路700号,占地面积1320平方米,建筑面积710平方米,东西两院。两处院落房屋均为仿古建筑,木质门窗,青砖房脊,是典型的兰州传统民居风格。

酒泉路旧址共有两大主题展览:《八路军驻甘办事处与甘肃抗日救亡展览》和《八路军驻甘办事处原状陈列展览》。展览集中反映和表现了自1937年5月至1943年11月的六年时间里,在谢觉哉等同志领导下,办事处在开展营救被俘流落的红军西路军将士、推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加强同苏联外交代表处和军事代表处的联系、接待我党往返苏联人员、转运抗战物资、输送进步青年到延安、指导中共甘肃工委开展工作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反映和表现了一代共产党人是如何通过自身努力把甘肃溶入中华民族抗日救亡历史洪流——这一重大而深刻的历史主题。

展览以7个单元、512张历史图片、139件珍贵文物,从不同侧面系统地展示了“建立统一战线,形成无分前方后方的抗战格局”、“进行思想发动,激起民从最坚韧的抗战力量”、“实施西北开发,展现近代工业布局的最初端倪”、“奔赴抗战前线,铸就陇原儿女的光辉形象”、“接待和输送人员,让希望的巨轮不断出航”、“奋起空中对决,彻底粉碎侵略者的战略意图”、“转运苏联援华物资,把关心支持送到抗日前方”等内容。

其中,为突出甘肃抗战的后方特点,还特别在统一战线的框架下,突出了兵源补充、粮秣供给以及思想发动和西部开发的内容。在《八路军驻甘办事处原状陈列展览》中,为强化教育氛围突出教育效果,精心设计和增加了34张图片与35块文字说明牌,使之与原状房屋及74件文物配合,使展览更富历史底蕴和生动厚重的说服力及感染力。

独具匠心的表现手法

甘南路旧址共有两大主题展览:《巍巍祁连-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事迹展览》、《营救红西路军原状陈列展览》,展览通过照片238张、电文37篇、文物88件,系统的反映着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在征战河西走廊期间,为打通国际路线、策应河东红军、策应“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写下的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

展览共分图片展览和旧址陈列两大部分:图片展览部分为六个单元,(一)挥师西渡——单独肩负打通国际路线的历史重任,(二)策应河东——全力完成服务全局的历史使命,(三)血战临高——充分展现中国工农红军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四)风雪祁连——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极限挑战,(五)多方营救——充满关爱和历经曲折的凤凰涅槃,(六)永恒纪念——黄河东流声不断祁连处处有丰碑。旧址陈列部分分故事墙、名录墙、营救原状、甘工委成立原状、接应与转送组雕等六个部分。

整个展览不仅系统的展现了自1936年11月至1937年3月,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是如何在徐向前、陈昌浩率领下,以艰苦卓绝的伟大斗争,策应河东红军的军事行动、策应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的历史过程;系统的展现了在当时占红军总数五分之二强的一支钢铁部队英雄部队,是如何以顾全大局服从命令、生命不息战斗到底、团结一致同仇敌忾、百折不挠万死不辞的精神甘愿为国家民族牺牲一切的伟大品格;同时,也更为全面和真切的展示了党中央和各地办事处以及人民群众对红西路军的营救。正是党中央、办事处和人民群众三个层面上的全方位营救,红西路军虽然只有400多人成建制的抵达甘新交界的星星峡,但仍有4700人最终回到党的怀抱,陇原大地至今留传着一段又一段动人的故事。

尤为让人眼前一亮的是该展览独具匠心的表现手法。当然,主要是图片、油画这些最为基本的元素构成。同时,更有版画、铜雕和西征将士名录墙等这些与旧址院落极为吻合的形式。尤其是这后一类表现形式的采用,反映的又是非常具体和集中的营救内容,因此,给人一种极具艺术化了的展陈效果,特别是以此表现高金城、屈大成、刘芳、郭元亨、秦学义等人的营救故事,更是给人留下了过目难忘的印象。

其中,尤其是触摸屏系统的采用和内在的极为扎实的内容整理,更是把红西路军的感人历史,以一段段的文字、一个个的画面以及一段段的视频给形象深入系统的展示了出来。相信,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是只做初步了解还是进行深入探究,这个展览都一定会让每一位有不同诉求的观众,从具体的参观体验中,获得需要的艺术陶冶、必要的精神洗涤以及相应的知识获取。

全力打造“红色文化轻骑兵”

今年以来,八路军兰州办事纪念馆以党的革命历史为主线,突出甘肃(兰州)地方特色,着力打造“红色文化轻骑兵”,选拔精兵强将组建文艺演出小分队,与兰州职业技术学院联袂编创红色文艺演出,拉开了纪念馆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序幕。

同时,还以革命旧址、纪念场馆为依托,不断向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院校社区延伸,先后制作《红色女兵王定国》《抗战中的羊皮筏子》《百名抗战人物故事》等课件,深入兰州中小学教育实践基地、甘肃省委党校、甘肃省文旅厅等多家单位开展“七进”宣教工作,受众达3500余人。还选拔3名优秀讲解员在省、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讲解比赛中屡获殊荣。

特别是,由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纪念馆牵头编排的沉浸式情景剧《南滩街54号》、参与创作的红色儿童剧《大豆谣》等原创剧作,更是以鲜明的主题、新颖的形式,在当下发挥了特殊的教育功能。

据了解,自今年该馆开展党史教育以来,已完成接待任务24万余人次,两处旧址先后安排讲解1100余场次,接待各界媒体、省市党政军机关团体、院校企事业单位2200余家,创历史新高,让广大干部群众切身感受革命先辈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在红色文化熏陶中滋养灵魂。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 李 超/文

永州转战旧址-画眉山临时指挥所

刚刚发现永州有很多永州转战旧址,放在一起。

红六军团西征——永州转战旧址零陵段)位于永州市零陵区菱角塘镇画眉山新屋组(唐介元家)。该址建于1934年8月,座东朝西,占地面积130平方米,三进三开间,砖(土砖)木结构,盖小青瓦。

萧克、王震将军进驻画眉山村时,将唐介元家作为临时作战指挥部,并住宿一夜。红军临走时在堂屋内墙上用毛笔写有“工农专政”横排标语,“欢迎白军士兵来参加工农革命”,落款“红军、锋团、整机”的竖排标语,每字直径约15厘米。现为永州市零陵红色革命遗址,已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自媒体号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曹亚范:鏖战在白山黑水间的抗联指挥员

  新华北京12月25日电(记者 邰思聪) 吉林辉南县金川镇烈士陵园内,一座卧式大理石烈士墓格外显眼,上面书写着“曹亚范烈士墓”六个大字。这位从教书先生成长起来的抗日英雄就长眠于此。

曹亚范,1911年出生于北京的一户贫寒人家,13岁时被送进香山慈幼院。1924年,中国共产党在慈幼院建立地下组织,播下革命火种。因此,曹亚范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启蒙教育和革命思想。后被北京的党组织派赴东北。1931年春,他加入中国共产党。九一八事变后,他把打击日伪军作为工作重点。

在艰苦的斗争中,曹亚范十分重视群众的利益。为保障游击队和人民群众有足够的粮食吃,他要求每人至少贮备15天的粮食。每当敌人“讨伐”时,他总是不顾个人安危,首先安排好群众转移,并指派专人照料老人和儿童,随后同游击队员一起参加战斗。

1936年3月,曹亚范担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二军第三师政治委员,参与指挥部队从安图转战至抚松临江一带,取得松树镇、大洋岔、小汤河等战斗的胜利,扩大了游击区。同年,他成为东北抗联第一军第二师师长,率部转战长白山区,挫败日伪军多次“讨伐”。

满腔的爱国热血让这位年轻人不知疲倦,深山中的恶劣环境也不曾让他退缩。

2015年,92岁的黄殿军老人接受采访时回忆,作为当时曹亚范的传令兵,年仅13岁的他被抗联战士们摸着脑袋喊作“黄小孩”。“那时的条件苦哇!常吃不上饭,有时只能煮煮干硬的玉米粒,甚至煮没去皮的谷子……可这些不耽误打仗!”他回忆,周旋于深山密林的抗联最怕冬天,零下40多摄氏度的低温,常常大雪没膝,行军要踩在一个脚印上,避免暴露踪迹。没有住的地方,战士们就砍下松枝睡在上面,往往睡十几分钟就被冻醒,又赶紧起来烤火。

但这样艰苦的环境没有让曹亚范和战士们畏惧。1938年除夕夜,曹亚范指挥部队出其不意地攻入孟家沟“集团部落”,敌军惊慌逃遁。当部队将缴获的大量粮食、衣服收拾完毕,准备转移时,在回头沟东又与四五百名敌军遭遇。曹亚范临危不惧,果断指挥应战。抗联将士势如猛虎,敌人抱头鼠窜。逃回敌人营地的士兵如惊弓之鸟,日夜心惊胆战,有的甚至在梦中惊叫:“快逃呀,曹亚范来了!”曹亚范之名威震敌胆。

1940年2月,东北抗联领导人之一的杨靖宇将军殉国,曹亚范怀着满腔悲愤,率领部队向敌人展开了更加猛烈的攻势……先后袭击伪警防队和伪森警部队,在临江三岔子东南袭击了伪军第六团和森林警察部队,在濛江湾痛击了敌长岛工作班、毙敌11名……

当一切都在向胜利前进时,敌人也将目标集中在这个穿梭于白山黑水间的指挥员身上。1940年4月8日,在带队外出筹粮时,曹亚范被叛徒杀害,年仅29岁。将星陨落、天地悲凉。

1948年1月1日,中共中央东北局曾专门做出决定,表彰东北抗日联军的历史功绩,称赞东北抗联的英勇斗争“是中国共产党光荣历史不可分的一部分”。

2014年9月,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中,曹亚范的名字赫然在列。

吉林省辉南县民政局优抚安置科科长闫丽霞介绍,为纪念这位抗日英雄,1958年,吉林省辉南县金川大龙湾西山坡革命烈士墓地内修筑了曹亚范烈士之墓。2013年,在辉南县零散烈士纪念设施保护项目实施抢救保护工程中,曹亚范烈士之墓又被重新修筑。如今,作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里每年仍然会有许多党员、群众前来瞻仰纪念这位民族英雄。

作者:邰思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