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石山、于山摩崖石刻及造像

乌石山、于山摩崖石刻及造像

乌石山、于山摩崖石刻及造像乌石山崖石嵯峨,挺拔竞秀,有题刻二百余处,遍布全山,书法精美,富诗情画意。以石林园、道山亭、霹雳岩、邻霄台、清泠台、天秀峰,天香台等处比较密集。有唐李阳冰的篆书,宋程师孟、陈襄、李纲、朱熹、梁克家等人的题刻80多处,篆、隶、草、行、楷俱全,还有蒙文书刻。尤以李阳冰的《般若台记》为最,乌石山、于山摩崖石刻及造像,乌石山、于山摩崖石刻及造像简介,乌石山、于山摩崖石刻及造像-福州市鼓楼区乌石山、于山摩崖石刻及造像旅游指南[组图]

摩崖石刻是在山崖石壁上所刻的书法、造像或者岩画艺术

摩崖石刻】 摩崖石刻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石刻艺术,指在山崖石壁上所刻的书法、造像或者岩画。盛行于北朝时期,直至隋唐以及宋元以后连绵不断。 广义的摩崖石刻是指人们在天然的石壁上摩刻的所有内容,包括各类文字石刻、石刻造像,还有一种特殊的石刻—岩画也可归入摩崖石刻。狭义的摩崖石刻则专指文字石刻,即利用天然的石壁刻文记事。 摩崖石刻有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艺术价值。

山西石窟寺及摩崖造像概况

山西是石窟寺、摩崖造像保存较多的省份,共发现283处,石刻及造像碑遍及全省各地。

西石窟寺的开凿始于北魏,至唐代时达到极盛,宋、元、明、清历代也均有开凿,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石窟造像艺术序列,呈现出自公元5世纪以来中国佛教石窟造像艺术的清晰脉络。北朝时期的大型石窟多以皇家的实力兴造,小型的窟龛和造像则多为民间和地方所造,遍及当时佛教的流行区域。现存石窟主要分布于晋北、太原晋中吕梁和晋东南,以大同云冈石窟和太原天龙山石窟为代表。云冈石窟位于大同市西武州山,为中国三大石窟之一。始凿于北魏和平年间,主要洞窟完成于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前。分东、中、西三区,现存洞窟45个,附属窟龛207个,造像5.1万余尊。雕造技法继承和发展了我国秦汉以来石雕艺术的优秀传统,创造出云冈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直接影响到孝文帝迁都后洛阳龙门石窟的造像,进而影响了敦煌北魏石窟,对隋唐以后中国雕塑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石窟于2001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天龙山石窟开凿于东魏、北齐时期。东魏石窟为一组形制相同的双窟,窟平面方形,三壁三龛式,窟顶雕有大莲花和飞天,人物造型秀骨清像,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北齐时期的洞窟前均雕凿仿木结构形式的前廊,造像也一改北魏、东魏时期的清像秀骨风格,而注重人物健壮肌肉结构的写实。此外分布于晋中和晋东南等地的北朝中小型石窟和摩崖造像,大多开凿于北魏迁都洛阳期间,对于研究北朝石窟的发展演变和传播路线具有重要意义。

隋唐时期的石窟大多分布在北朝佛教信仰的区域内,在山西共发现87处,主要分布在太原、晋中、临汾和晋东南地区。太原天龙山石窟是唐代石窟艺术的代表作。天龙山唐代石窟共15窟,西峰第9窟为唐代诸窟中规模最大的一座,位于天龙山石窟的中心。造像神态安详,装饰华丽,尤其是菩萨娴娜多姿的造型,代表了盛唐艺术的典型特征,学界称为“天龙山样式”。

宋元时期山西保存的石窟有30多处,规模一般较小。较有代表性的洞窟有太原龙山石窟、交口千佛洞石窟及清徐香岩寺交城石佛窟龛。太原龙山石窟,为国内稀有的道教石窟,开凿于金元之际,由道教全真派道人宋德方主持开凿,现共存9窟,有三清、天尊及玄门列祖等石雕造像65尊,技法较多继承了传统雕造艺术,具有庄重浑厚的风格。

明清时期,开凿石窟的活动在全国已很少,但山西仍在继续,为石窟艺术写下了精彩的尾声。明清石窟和造像主要分布在临汾和晋东南地区,较有代表性的有平顺金灯寺石窟平定冠山明代夫子洞石窟。金灯寺石窟开凿于明嘉靖、隆庆及万历年间,共存大小洞窟14个,其中最大的为水陆殿,窟内四壁雕刻连续的水陆道场浮雕画,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冠山的夫子洞是一座罕见的儒教石窟,开凿于明嘉靖年间,共3窟。主窟内雕有孔子及弟子颜回、曾子像及石案1方,雕像神情凝重,手法朴素洗练。

山西境内保存汉代至明清时期的摩崖造像和石刻也十分丰富。最具代表性的有三门峡栈道题刻、中条山东汉铜矿题刻、和顺蚕儿崖造像、孟县千佛崖造像、祁县石佛崖造像、霍州千佛崖造像及吉县挂甲山摩崖石刻等,佛教造像风格与同期的石窟寺造像相似。

境内发现的造像碑及石雕像以北魏、北齐及隋唐最多,分布于全省各地。造像碑以雕刻石像为主,大多以佛教和道教为题材,铭刻内容多为造像发愿文、造像者的官职、籍贯和姓名,是研究当时宗教艺术、宗教史的重要史料。著名的有沁县南涅水出土的石刻造像,高平博物馆馆藏千佛造像碑,陵川千佛造像碑等。北朝统治者为巩固其地位大兴佛法,修建寺庙,许多优秀的石雕作品得以流传下来,保存于后代的寺院中。北魏早期的石雕像,装饰朴素,手法洗练,造型具有浓郁的西域色彩。北魏晚期至北齐时期的石雕像逐渐与中国传统的雕刻艺术相结合,成为地道的中国雕刻艺术。隋唐时期的石雕更注重人体结构的比例,人物形象丰满,形神兼备,具有盛唐艺术的风范。

(原载:国家文物局主编:

《中国文物地图集·山西分册(上)》第18-19页,

中国地图出版社2006年12月;标题为网编所加)

山西省石窟寺及摩崖造像图

(《中国文物地图集·山西分册》第88、89页)

补记:我们对“二普”、“三普”数据以及相关调查简报、报告等进行了初步统计,山西全省已经记录或报道的石窟和摩崖造像不少于425处,其中石窟239处,摩崖造像186处。根据我们在田野调查中掌握的情况,还有大量石窟和摩崖造像未被记录和报道,面临较为普遍和严重的破坏风险,进行全省范围的石窟和摩崖造像普查并采取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保护措施已经迫在眉睫。

山西省石窟寺及摩崖石刻分布图

(山西省文物局编:《山西文物地图集:

山西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总汇(光盘版)》

中国地图出版社2012年11月)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北朝考古

直接点击以下文字链接,阅读推荐内容:

如翚斯飞——山西唐代建筑上的斗拱

石门山摩崖石刻位于哪里?

  石门山位于大足城东20公里的石马镇,因山顶有巨石夹峙如门故名。造像分布在圣 府洞和陈家岩两处,主要集中在圣府洞。圣府洞开凿于宋,有佛教和道教题材的造像12 龛窟,计300余尊,另有碑碣一通,造像记数十则。

石门山第一号为“玉皇大帝龛”。《西游记》中,三清、四御、五老、六司、七元、八 极、九曜、十都、千真、万圣,都是玉皇大帝的臣子,在唐以前,未见玉皇称号。

  玉皇出 现时间虽晚,来历却不凡,和殷、周以后的天神信仰一脉相承。宋代大学士朱熹对来历暖 昧的元始天尊居于“三清”之首,而“三清”又居于“四御”之上十分不平。他认为“三 清”明显是受佛教释迦牟尼“三身”的影响。将历来被崇奉的吴天上帝(玉皇前身)置于 “三清”之下,实在是“悖戾僭逆,莫此为甚”。

  

玉皇大帝在宋代连续被一代代皇帝抬举,与宋真宗有很大的关系。宋真宗对人说,他 曾梦见神人传示玉皇的命令,他的祖先赵某授予天书,然后再接见他。于是宋真宗便封玉 皇大帝为“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玉皇大帝”,宋徽宗也对玉皇加封过。于是,玉皇 大帝在宋王朝时代顺理成章地取代了元始天尊。

  

道教将天帝改称玉帝,估计与最初的神仙信仰有关,认为食玉可以长生。以玉为材料 的各种宫楼建筑,不断地在神仙故事中出现。许多美好事物,也无不冠以“玉”字。

窟中的玉皇大帝面颊丰颐,颌下有山羊式长须,头戴冕旒,身着圆领宽袖大袍,双手 捧玉圭。

  其左右各立一侍者,头戴幞头,身着圆领窄袖长袍,各举一把日、月宝扇。

龛外两侧刻有“千里眼”和“顺风耳”像。传说二者是天上圣母手下的部将。“千里 眼”面容清瘦,眼如铜铃,似乎能穿越山河。“顺风耳”领斜嘴歪,面貌丑陋,张着一对 大耳作聆听状,二者造像威武夸张,极为生动。

  

五通大帝龛内虽无题记,但从造像艺术上看,应是宋代作品。

五通信仰始于唐代。宋朝许多人信仰五通,《夷坚志》上多有记载。但各地的五通各 不一样。有的说其形如五六岁小儿,称为安乐神;有的能预卜吉凶,被人奉为家神;多数 为妖鬼,或为鼠、猪、猴、蛇等,常幻化人形,在人世间为非作歹。

  五通乃群鬼的通称, 每一鬼亦可以称五通。有的又称为木下三郎、木客、独脚五通、花里五郎、护界五郎。 《聊斋志异》上多记载五通故事。民间因为惧怕,常常把他尊为神。因五通被神化,而五 显神又曾经被封为五通侯,所以不少人认为二者是名异实同。

龛内五通大帝广额深目,狮鼻虎口,头戴束发金冠,窄袖袍服,腰束宽带,左侧身体,左脚独立于一风火轮上,显得十分威严。

  

三皇是中国传说中的远古帝王。古籍中有多种说法。汉班固《白虎通》以伏羲、神 农、燧人或伏羲、神农、祝融为三皇;晋皇甫谧《帝王世纪》以伏羲、神农、黄帝为三 皇;唐司马贞以伏羲、女蜗、神农为三皇等等。道教供奉为神采用的是《史记》中所说的 天、地、人三皇。

  

三皇在大足石刻中仅石门山有一处。窟内正壁刻三皇像,皆头戴王冠,内穿圆口荷叶 领衫,外罩宽袖大袍,手捧玉圭,端坐龙头椅上。居中的天皇头上方,3个小圆龛内各刻 有戴金冠着宽袍的天尊像。

窟左壁分上下两层造像。上层为28位抱如意或捧玉圭的天人像,下层7尊分别为青 帝太昊氏、黑帝颛顼氏、赤帝祝融氏、黄帝轩辕氏、白帝金天氏,两端为护法神像。

  

11号龛为东岳大帝、淑 皇后龛。战国至汉代,泰山始终是君主的封禅圣地。“峻极 于天”,向来被古人看作是与天相通的登仙之途。泰山神后来逐渐被人格化;称泰山府君。 府君所掌阴府如阳间官府,所以阳间官场的人情流弊在阴间同样流行。隋唐以来,随着佛 教的推广,以地藏王、阎罗王主冥间的信仰也逐渐兴起,但东岳主冥的影响力仍然很大。

   由于唐、宋帝王的推尊,又被封为东岳大帝,其庙祀遍及全国各地。

该龛的东岳大帝和淑明皇后皆坐于龙头宝座上。大帝身穿圆领宽袖大袍,胸前补服上 有螭的图案。淑明皇后梳高髻,戴凤钗,身穿大袖罗衫、长裙。主像两侧和身后,刻有5 排70尊男像,都是文官装束,龛下层刻地狱,有“铁围城”几字。

  

石门山第6号窟是佛教题材。因左右两壁刻有对称的十尊观音立像,因此有“十圣观 音窟”之称。

窟内壁正中刻“西方三圣”像,壁角刻的男女供养人很有特点:男者头束软巾,着斜 领窄袖长服;女者面容苍老,高髻束发,身穿斜领长裙,双手捧一供盒,似是年轻许多的 男者夫人。

  

左右壁有十尊脚踏莲台站立的观音像,左壁观音身穿圆领宽袖薄衫,戴耳环,环下垂 缨。右壁观音皆上身半裸,双耳垂铛,肩围荷叶边短披。根据观音头上所刻的题记和所持 法器判断,左壁是净瓶观音、宝蓝手观音、宝经手观音、宝扇手观音、杨柳观音。右壁五 像是宝珠手观音、宝镜手观音、莲花手观音、如意轮观音、数珠手观音。

  

两壁外侧窟门处刻有善财、龙女像。善财以巾束发,身穿对襟长衫,双手捧盛假山珠 宝的莲形盘。龙女发髻成环,耳垂排铛,肩有霞披,双手亦捧盘。

石门山大佛母孔雀明王经变相窟分三面造像。后壁分上层雕姿态不一的16罗汉,中 层彩云之上立有三位着朝服、戴方巾,手持笏的官人。

  

  右刻有一条龙,张牙舞爪,似若腾 飞。下层云朵上立有二位官人。右壁造像分为四层。第二层是阿修罗与忉利天帝释斗战 图。左壁造像分为五层,分别刻立式罗汉、跪拜妇女、狰狞武士、执笏官人等。它们有的 怒目相视,有的拱揖端立,有的托盘献果,有的合十求佛,精雕细刻,颇为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