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经殿

藏经殿

导 游: 藏经殿在钟楼东南侧,建于清顺治十六年,内存自宋朝以来历代皇帝御赐的各种经书,加上本寺刻印的经书共20346册,放在十二个大橱内;其中有清康熙到乾隆年间御赐的经书《明朝南藏》、《明朝北藏》、《清朝梵本》、《书本藏》、《日本叙藏》 以及御笔《药师经》等几千部。 介 绍: 这里还存有用血书写的经书557册。这是涌泉寺“三宝”之一。这些血经系清光绪年间,华能和尚刺臂血,由信士王谷楷书“大乘般若波罗密真经”全部,定慧大师刺血、克定书写“佛说四十二章经”等。用鲜血写成几百册佛经,需要很长的时间和大量的鲜血,这就需要刺血的人长期不吃盐,血在书写时才不会很快凝固。这些佛经中,一部分字呈鲜红色,是因为在血中调了朱砂;一部分暗红色,则是不调朱砂的。血书数百册佛经,表达了血书人十分的虔诚和不凡的毅力。

《华严疏论纂要》一书共120卷,是清康熙七年涌泉寺住持道霈,花费十年时间在唐朝古佛学著作《华严疏钞》、《华严经论》基础上重新删节订正而成,是我国佛学的代表性著作之一,为稀世之宝。后来弘一法师将其中十二部翻印出版分赠给日本各大禅院。涌泉寺曾是我国一所佛学著作出版机构,至今还保存各种著作、佛像、书法的雕版共11375块,刻工谨严,一丝不苟。因此,这里的藏殿被世人称为“藏佛典古版之宝窟”。雕版和血经亦为镇寺之宝。藏经殿中的舍利塔里保存舍利珠和灵牙。

福建福州

南岳景点介绍藏经殿之深 南岳殿在哪

1. 南岳殿在哪

普照寺海拔多少1581.4米

普照寺又名高登庵、远照寺,位于邵阳市西部雪峰山腹地的高登山之巅,海拔1581.4米。普照寺始建于清康熙三十九年,原为木结构建筑,因山顶风力大,清嘉庆二十二年至道光二年重建,改用石料构筑,柱、梁、枋、墙皆用条石建造,前后五进,依山势梯级上升,依次为山门、灶王殿、关圣殿、正殿、南岳殿,两侧有厢房6间,总建筑面积760平方。

普照寺全部构件包括基础、柱子、横梁、檩子、窗户、门框、瓦片、匾额、对联等等都用青石打制。从柱到墙、到枋、到瓦都由石块建造而成,全寺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没有一截木材,也没有一颗钉子,所有榫榫卯卯,孔孔眼眼,方正精确!寺内碑刻和对联很多且保存完好,如今在石柱上还能看到镌刻的三副对联:“高建祗园宽眼界,登斯胜地谅心惊”;“万善复修高登普照, 两县首士武仪绥宁”;“普护绥阳常赐洒, 照临会武永蒙麻”。

普照寺建造在高登山极顶,全部青石构件,工程规模宏大,异常艰巨,布局合理,结构精巧,加上这里面积狭窄,三面绝壁,高耸九天,凌云欲飞,令参观者赞叹不已。顶峰终年为云雾所绕,佛教信徒视之为圣地。凡到过普照寺的人,无不惊叹人类智慧的伟大。

2. 东岳殿在哪里

陕北白云观座落在陕西省榆林市佳县城南5公里处的白云山上。

1、白云观,座落在陕西省榆林市佳县城南5公里处的白云山上。创建于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占地20公顷,建筑面积8.5万平方米。有殿堂庙宇54座,其他大小建筑45处。保存彩色壁画1300余幅、碑碣172块,匾额40余块,还有石狮、古钟、旗杆、浮雕、彩绘、石刻等众多珍贵文物。集道教诸神于一山,融明、清建筑艺术为一体。

2、1957年5月30日,白云山道观被陕西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又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旅游风景名胜区;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3、白云观建筑群以真武祖师殿为中心,排列在三条平行的轴线上。木牌坊、五龙宫、头天门、二天门、三天门、四天门、真武祖师殿、三宫殿、藏经阁、超然阁、玉皇阁、三清殿、元辰殿、魁星阁为第一轴线,也是白云山建筑群的主轴线,高耸于白云山主峰;真人洞、七圣楼,三圣祠、碧霞宫、东岳殿为第二轴线;乐楼、关帝庙、财神庙为第三轴线。三条轴线上的宫、殿、楼、阁、厅、堂、庑、坊层次分明,错落有致,金碧辉煌,典雅神奇。

3. 南岳圣帝殿在哪里

开放时间:07:00-17:30

南岳大庙位于衡阳市南岳区(原南岳镇)衡山脚下,始建于唐代,后历次修缮,现存建筑是清光绪八年(1882年)重修。大庙内主殿供奉着衡山山神——火神祝融,传说中是“黄帝”手下一名管火的官员,主管南方事务,火神住在衡山,死后葬于衡山。

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起,“火神祝融”被加封为“南岳司天昭圣帝”,南岳大庙的建筑形制也升格为帝王级别。这里也是中国江南大型的古建筑群。南岳大庙除了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外,在大庙的东、西两侧分别有八个道观和八个佛寺,对应了道教的“紫气东来”和佛教的“极乐”的规制,佛道共存,同在一座寺院修行,非常少见。各道观和寺庙的规模都很小,游览南岳大庙主要以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为主。

当你站在“大庙”前,可以看到名为“棂星门”的正门,以“棂星”命名,意思是人才辈出,用“棂星”冠以庙门的,只有孔庙和这里等不多的几处。棂星 门之后是“奎星阁”,道教中“奎星”能主管文人学士的命运,如今很多父母会带着子女到这里祈拜学业有成。

沿着中轴线可以来到第二院落,院落东边是“文昌殿”,通东侧的八个道观;西边是“六寺同门”,通大庙西侧的八个佛寺。在这个院落里你还能看到一个石碑,石碑上刻着康熙皇帝撰写的的《重修南岳庙碑记》。南岳大庙的核心建筑是中轴线上的正殿,殿内就供奉着“火神祝融”,也叫“圣帝殿”。殿前有广场,是用于酬神演戏和朝拜敬香的地方。

传说“南岳圣帝”(火神祝融)历来有求必应,非常灵验,因此这里的香火十分旺盛。特别是在农历的七、八、九月份和宗教节日的时候,众多的信徒都会来这里焚香祈祷,僧人道士也来此讲经,届时正殿前热闹非凡。

此外,在大庙中游览时还能看到各殿内供奉着的各种神灵,如财神殿内的武财神赵公明。文珠殿内供奉的文珠菩萨等等,有兴趣的话,可以一一拜过。

4. 南岳大庙的八个殿叫什么

南岳衡山经过历代高僧的经营,山上佛寺林立,建成了 不少的著名寺院,略述如下。

南岳大庙,为历代封建帝王祭祀南岳大帝之处,始建于 唐开元十三年(725 ),其后六度遭遇火灾,现存建筑为清光绪八年(1882)重建,今为湖南省最大的古建筑群。

  

祝圣寺,位于衡山脚下南岳镇东街,为湖南最大的佛教 丛林。  相传大禹治水时,曾经来到这里,并建立清冷宫祭祀 舜帝。唐初改为佛教道场,称弥陀台,唐大历末年(779)赐 号“般若道场”。

  后来又改称弥陀寺、胜业寺、报国寺等。 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 ),湖南巡抚听说康熙皇帝即将南巡, 大兴土木,准备将寺改建为行宫。后来康熙没有成行,行宫 就改成佛寺,称为祝圣寺。  祝圣寺自创建以来,历代名僧多 有往来。

  如慧思大师、南岳怀让禅师、幻有正传禅师、密云 圆悟禅师及净土宗承远大师等均驻锡于此6现存建筑多为康 熙五十三年(1714)所重建。祝圣寺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 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南台寺,位于衡山掷钵峰下,为南岳佛教五大丛林 之一,号称八祖道场。

    该寺为海印和尚于南朝梁天监年间 (502 ~ 519)创建。唐天宝年间(742~ 756) ,禅宗八祖石 头希迁禅师来到这里,开辟道场,大弘禅法,影响深远,本 寺后遂成为曹洞、云门、法眼三宗的祖庭。

  明孝宗弘治年间 ( 1488 ~ 1505),苦行僧无碍法师见寺宇荒废,决心修复。   现存建筑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至三十二年( 1906)淡 云、妙见师徒苦心筹措,重新修建,略具丛林规模。

  现在曰 本曹洞宗尊南台寺为祖庭。南台寺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 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福严寺,位于衡山掷钵峰下,距磨镜台约半公里。创建 于南朝陈废帝光大元年(567)。  天台宗二祖慧思大师曾驻锡 本寺,宣讲《般若经》、《中论》等般若中观之经典,故称为 古般若道场。

  唐代禅宗高僧南岳怀让禅师栖止本寺,其弟子 马祖道一禅师曾在这里得法。北宋太平兴国年间改寺名为福严寺。现存建筑为清同治九年( 1870)重建。山门横额石刻 “天下法院”,寺后拜经台岩上刻有“极高明”三字,传为唐 代李泌所书。

    寺右有古银杏一株,迄今已有1400余年。寺前 有三生塔,即慧思大师的塔墓。福严寺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 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上封寺,位于祝融峰顶,原为道教宫观,名光天观,供 奉岳神,隋大业年间(605 ~ 617)改为佛寺。

  清末诗僧八指 头陀曾任此寺住持。  上封 寺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 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湘南寺,全为花岗岩所建的庙堂式建筑物,唐代天然和 尚曾住持本寺。现存建筑物系1935年所重修。

  

藏经殿,相传于南朝陈光大二年(568)由慧思大师所 建。明太祖朱元璋曾经赐大藏经一部供奉,故名藏经殿。  后 来易名为祥光寺、普光寺,其后仍名藏经殿。

除上述寺院外,南岳衡山还有方广寺、铁佛寺、丹霞 寺、乾元寺、寿佛寺、烟霞寺、大善寺等古刹,以及属于道 教的太平观、玄都观、黄庭观等。

  此外,山中尚有邺侯书院、 忠烈祠、石头见相宝塔、慧思禅师三生塔、怀让禅师全身塔、 卧龙碑等古迹文物及历代塔碑。  

5. 南岳有哪些殿

上上签,诸事顺利,万事大吉大利,经商买卖兴隆,作手艺得上好材料,务农大丰收,大吉大利

6. 南岳大庙的正殿

中华寿岳衡山!一县一品公益助农,湖南南岳农特产品雁鹅菌

南岳区隶属湖南省衡阳市,地处湘江之西北的湘中丘陵山区、位于湖南省中部偏东南,衡阳市区之北侧。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南岳衡山为我国五岳名山之一,七十二群峰,层峦叠嶂,气势磅礴。素以“中华寿岳”、著称。这里自然风光秀美,群峰叠翠,万木争荣,流泉飞瀑,风景绮丽。四时景色各异,春赏奇花,夏观云海,秋望日出,冬赏雪景。佛道并存南岳佛、道教同居一山,共存一庙之特色,祝融峰之高,藏经殿之秀,方广寺之深,水帘洞之奇,自古赞誉为南岳“四绝”。

南岳大庙,为我国五岳神庙之一,位于南岳古镇。始建于唐开元十三年(725年),现大殿为清光绪八年(1882年)重建。大庙坐北朝南,周围红墙环绕,四隅角楼高踞,规模宏伟。庙有九进:棂星门、盘龙亭、正川门、御碑亭、嘉应门、御应门、正殿、寝宫、北后门。其中正殿规模最大,是主体建筑,檐下的腾龙飞凤和大门上的木雕极为精美。南岳大庙是中国江南最大的古建筑群,有“江南第一庙”“南国故宫”之称。

南岳素食,讲究色、香、味、形,每道菜的烹饪都很精细。用料多以豆类、子面筋、百合、芋芥、莲藕、红白萝卜及各种瓜菜果仿制而成。南岳素食品种,通常有所谓一品香、二度梅、三鲜汤、四季青、五灯会、六子莲、七层楼、八大碗、九如意、十样锦等。

一县一品(南岳雁鹅菌)

南岳多野菌,品质以雁鹅菌为最。雁鹅菌生于每年农历三月和八月,即鸿雁南迁北归飞越衡山之时。菌色浅棕,形如伞状,小如铜钱,大似菜碗,质松肉肥 ,用以调汤、烧肉、下面,无不鲜香甜美,滑嫩可口。但最别致的食法是做菌油,做出的菌油成品色泽橙黄,形如铜扣,油亮素雅,营养丰富,极具特色。(中国农林科技网)

从2017年11月开始,中国农林科技网结合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全网独创一县一品公益助农行动。在网站及今日头条等自媒体平台,发布系列文章600多篇。介绍了从白山黑水到云贵高原、从五指山下到天山南北,涉及二十八个省、市、自治区的贫困县的特色农产品。并且创新模式,结合乡村旅游的热度,介绍宣传当地的历史文化、风景名胜。受到了各地朋友的欢迎,社会效应明显。到今天为止,一县一品公益助农仍在持续推介中。欢迎全国各地粉丝,推荐自己家乡的优质农产品及乡村旅游等资源。公益助农行动还将延伸到乡镇、村庄,尚未脱贫的偏远地区优先安排推介。

图文转载说明(如需转载本网站图文内容:1.须保持图文完整,拒绝任何形式删改;2.完整标注版权及稿件来源、作 ;3.未按此规定转载的,本网站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中国农林科技网)

7. 南岳大庙各殿的位置

南岳大庙总共有大大小小一百零八个菩萨,但是一般朝拜的是八位主神。南岳圣帝,圣公圣母,辖神总管,文殊菩萨,观音菩萨,财神老爷,如来佛祖,药王菩萨。

8. 南岳庙在哪

南岳庙大。岱庙占地面积96000平方米,南岳大庙占地面积98500平方米。

岱庙是历代帝王举行封禅大典和祭拜泰山神的地方,位于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南麓,俗称“东岳庙”,始建于汉代,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岳大庙,位于南岳古镇北端,赤帝峰下。是我国南方及五岳之中规模最大的庙宇。始建年代不详,地方志有记载的大庙最早建于唐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历经宋、元、明、清历朝各代六次大火和十六次重修扩建。

世遗雕版藏经院《开宝藏》《唐咸通金刚经》《龙藏地藏经》首发式

2019年12月21日,“世遗雕版藏经院”之《开宝藏》《唐咸通金刚经》《龙藏地藏经》首发式在苏州举行,项目特邀顾问、各合作单位、有关出版界、公益界同仁、特邀嘉宾等五十余人出席了首发式。为更好地推动中华优秀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有机结合,弘化社从2014年起,在“印送善书”项目中设立“世遗雕版”子项目,陆续完成了如历代名家书经系列、《思溪藏•法华经》等一批雕版珍品。2018年,首次在九九公益发起 “世遗雕版•藏经院”项目,以进一步推进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发展工程。

首发式上,大家观看了“走进世遗雕版藏经院”项目纪录片(样片);听取了《世遗雕版藏经院项目推进情况汇报》;中国国家图书馆古籍馆研究馆员、世遗雕版藏经院顾问李际宁教授作了雕版《开宝藏》等复刻、收藏价值与意义的介绍。

社会知名大学、出版社、联合发起机构等专家学者、法师大德分别就“世遗雕版藏经院”项目选题、运作模式、出版策划、活动策划及成品赠送对象等方面进行了交流讨论。

世遗雕版藏经院主要项目推进情况如下:《开宝藏》,于2019年11月20日,已完成1000套刷印和500套装裱; 《世遗雕版之咸通金刚经》长卷,已完成1000套刷印,正在装裱中;《世遗雕版之龙藏地藏经》折本,已刻版并校对完成,刷版进行中,每月出书约500套。以上将在2020年,陆续展开公益赠送。

藏经楼景点介绍 藏经楼里面供奉

1. 藏经楼里面供奉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贵阳寺庙排名?贵十大闻名寺庙。1、弘福寺(贵州省贵阳市) 重点寺院。弘福寺位于贵阳市黔灵山群峰中心,距城约1.5公里,是十方丛林,为贵州首刹,向有“黔南第一山”之称。弘福寺于1672年(清康熙11年)由赤松和尚开创,“弘福”二字乃“弘佛大愿,救人救世;福我众生,善始善终之意。赤松是为本寺开山始祖,佛法为临济一系之正宗,乃禅门五宗之一。弘福寺有三重建筑,大雄宝殿(正殿)、观音殿(中殿)、弥勒殿前(前殿),另配藏经楼、毗卢阁等。各殿阁朱墙碧瓦,恢宏巍峨,雕梁画栋,曲廊迂回,蔚为壮观。頭條萊垍

2、黔明寺 重点寺院;黔明寺位于贵州省贵阳市南明河畔阳明路,是贵阳市重要的佛教活动场所。贵州省佛教协会、贵阳市佛教协会均设于寺内。黔明寺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142座全国重点寺庙之一。该寺始建于明末,重建于清乾隆年间。清咸丰年间,黔明寺曾改作舒家祠堂。民国年间,广妙法师移驻于此,藏经日丰,皈依者众,成为重要丛林。黔明寺历来是贵阳佛教活动的重要场所。抗日战争时期,高僧太虚法师和禅宗大德虚云路经贵阳,均在寺内讲经说法,听众踊跃。1943年在寺内开办过两期战时僧尼训练班。垍頭條萊

3、迎祥寺(贵州省贵阳市);迎祥寺,位于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青岩镇南街。始建于明天启元年(一六二一年),始建者智安法师。清道光五年(一八二五年)重修。补造两厢、韦驮殿、牌坊及围墙。至道光三十年始完工。后有地方豪绅集资在迎祥寺前旁建一小阁,供奉道教斗姆神;乡民久而不察,遂将迎祥寺俗称为「斗姆寺」。迎祥寺于1990年重建进行修建。现有殿宇三重,建筑精美,风格古朴。前面一重是两层楼宇,下为弥勒殿,上为灵官殿。第二层为大雄宝殿,两侧层为观音殿、左侧为药师殿,右边为地藏殿。頭條萊垍

4、巢凤寺;巢凤寺周边风景秀丽,古柏参天,树木葱茏,特别是在晨曦初上、夕阳西下时,景色如画。该寺始建于明初,几经毁坏和重修,八十年代初,该寺被清镇县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遗址被列为清镇市21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之一,2003年底,恢复重建巢凤寺,第一期工程于2005年5月15日圆满完成,大雄宝殿、天王殿顺利竣工,并在此举行了佛像开光大典以及系列的法会活动。数百年以来,巢凤寺香火旺盛,古寺、巨杉、亭池之间曲径通幽,并载负着巢凤石的灵气,周围的百姓世代风调雨顺,民富平安,堪称黔中圣地。垍頭條萊

5、西普陀寺(贵州省贵阳市);西普陀寺位于贵阳市金阳新区云峰大道龙井路,紧邻贵阳市新的行政中心以及夜郎古城和丽水铭苑。总规划面积39111.2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9797.88平方米。西普陀寺的建成,将以其规模的宏大、殿堂的巍峨、道场的清净、佛法的慈悲,为比丘尼众增添一处学法的道场,为佛门增添一处庄严的景观——西普陀佛教景观。西普陀寺坐南朝北,左东右西,寺院建筑设计,布局合理,雄伟庄严,是贵州历史上一座上规模、上档次、上品位的比丘尼众道场。

6、东林寺(贵州省贵阳市);东林寺是明朝末年东旭和尚所建。东林寺是明朝末年东旭和尚所建。东旭和尚是四川人,早年随父亲宦官云南,返乡途中身染狂疾,逗留在野鸭乡一带不愿离去。多年后,报经官府同意,“垦田建像,栽竹种杉”修建了东林寺。东旭和尚之所以在此倦意不愿意离去,是因为他是东林党人,在此隐居逃避权奸之害。20世纪中叶,曾有一位历史学家对 林寺进行了研究,该历史学家认为:“要考证贵州佛教史,东林寺是重要一环;要清理禅宗在西南地区传播的脉络。

7、大兴国寺;大兴寺是贵阳市历史上悠久的寺庙之一,今已不存。大兴寺(附武庙)原称大庆寺、大兴国寺等,原位于大十字中华南路东侧,据《贵阳府志·祠字附记》,寺为元至正年间1341-1368年),江西庐陵商人彭如玉所建。武庙居其中,祀关羽。有头门、二门、甬道、两庑旁为诸佛殿。明洪武二年(1369年),长沙游僧南宗重修,更加宽敞。凡有庆典,均在寺内举行。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寺僧法印赴京师请得朝廷颁发的《大藏经》6350卷运来贵阳,巡抚郭子章为之建阁收藏,南充黄渝德辉书额“龙轮宝藏”。

8、金凤寺(贵州省贵阳市);观音山(金凤寺)位于贵州省修文县城北1.5公里。据相关资料记载,宋真宗祥符八年(1015年)农历二月十九日,在修文山民早起耕作,忽见北边悬崖高处金光四射,一位美丽的仙女踏莲花于彩云之上。倾刻间,整座山林百鸟齐鸣,彩蝶飞舞,一派吉祥瑞兆景象。山民们望得目瞪口呆,直到仙女离去,彩云尽散,人们才从梦中醒来,不约向山上三拜九叩,从此人们将这座山叫观音山,这个传说一直流传近千年之久。

9、觉园尼庵;觉园尼庵位于贵州省贵阳市市区内。始建于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原名为“长生庵”,民国十八年(1929年)曾失火被毁,后重建,改名为“觉园”。觉园尼庵历经沧桑,多次被毁,多次重修,自1989年至1990年,觉园尼庵改建修复,今已焕然一新。 觉园尼庵现有大雄宝殿、弥勒殿、素菜餐厅等建筑。1992年迎来缅甸尊玉佛及台湾佛教界大德善信赠送的《大正藏》,现分别供奉在大雄宝殿和藏经楼内,供信众瞻仰朝拜。觉园尼庵是市中一块净土,每逢佛会节日,来敬香、拜佛、吃斋的各方人士近万人。

10、古林寺(贵州省贵阳市)。古林寺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已有六百多年历史。位于乌当区东风镇后所村,占地近两千平方米。古林寺距贵州省贵阳市区约二十公里,背靠马鬃岭山脉,坐落在土岗之上,居高临下,俯瞰乌当坝,坐东面西,向着市区方向,清清的鱼梁河从前面缓缓流过,环境十分优美。古林寺分前后两个院落,建筑面积达八百多平方米。前院由大雄宝殿、真武殿、戏楼和厢房组成,后院有观音殿、千手观音殿、接引宝殿、开锁殿和客堂。

2. 藏经楼供奉什么菩萨

一殿天王殿,二殿大雄宝殿,三殿药师殿,四殿藏经楼和五殿华严殿 一进天王殿,二进大雄宝殿,三进药师殿……以往,顺着灵隐寺的黄金中轴线,游客们走到药师殿,脚步便不得不戛然而止。而从明日开始,灵隐寺新建的四殿藏经楼和五殿华严殿将向游人开放,千年古刹又多了几处值得探寻拜谒的通幽曲径和佛地胜迹。 灵隐寺始建于东晋咸和元年(326年),到现在已有一千六百多年历史。据历史记载,灵隐寺香火鼎盛时曾有九楼、十八阁、七十二殿,房屋1200余间,僧3000余人,是江南最有影响的寺庙。灵隐寺现存寺院多为上世纪初重建。在四殿、五殿修建之前,药师殿后原为一片荒坡,游人不能到达。但据灵隐寺志第八卷内一幅清代寺院格局图显示,这片荒坡在多年以前曾是灵隐寺的直指堂和大树堂。此次修建新殿的施工过程中,亦从地下挖出原来寺院的柱基。这些飘散于记忆之中的历史脉络,为四殿、五殿更增添了几分传奇色彩。

3. 藏经楼里面供奉的是谁

我就知道汉代有个白马寺,,标志着佛教正式传入中国  以“寺”为名  东汉明帝时,释摩腾自西域 白马驮经,初宿洛阳鸿胪寺,于是以“寺”名之,创立“白马寺”。“寺”在白马寺创立之前,为官署之名,后来凡是僧众所居处,皆以“寺”为名。  在中国佛教寺庙的建筑中,殿堂是寺院建筑的主体。殿是供奉安置佛像以供礼拜祈祷的处所,堂是供僧众说法行道和日常起居的地方。下面将就普通常见寺庙的格局作些介绍。  布局  院落式的寺院布局,一般是座北面南,从山门(寺院正门)起沿一条南北向中轴线,由南向北每隔一定距离布置一座殿堂,周围用廊屋或楼阁把它围绕起来。中轴线上由南向北的主要建筑依次是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殿之后是法堂或藏经楼(阁)或毗卢阁、观音殿。大雄宝殿前,左右配殿有枷蓝殿、祖师堂(或观音殿、药师殿等)相对。寺院的主要生活区常集中在主轴线东 侧,包括僧房(居室)、香积厨(厨房)、斋堂(饭堂)、职事堂(库房)、荣堂(接待室)等。接待四方之来者的客房特设在中轴线西侧。  山门  佛寺的大门称为“山门”。由于“天下名山僧占多”,寺院多在山林之处,所以得名。山门一般有三个门,象征“三解脱门”即空门、无相门、无作门。中间一座常建成殿堂式。叫山门殿或三门殿。殿内塑两大金刚力士像,如同两个门卫护持寺院。  天王殿  进了山门往北,第一重殿是天王殿。在天王殿前两侧有钟楼和鼓楼。天王殿中间供坐北面南的大肚弥勒佛。东西两旁分塑四大天王像,弥勒佛背后神龛内供韦驮菩萨像。  大殿  天王再往北是“大雄宝殿”,俗称“大殿”,为寺庙的主殿、正殿。“大雄”是梵文筏那摩那的汉译,是对佛祖释迹牟尼的尊称,指佛有大力,能伏“五阴魔”、“烦恼魔”、“死魔”、“天子魔”等四魔。  常见的供奉释迦牟尼佛有三种姿势:一种称“成道像”,结跏趺坐(两腿交叉,双脚放在相对的大腿上,足心向上),左手横放在左脚上,名为“定印”,表示禅定的意思;右手直伸下垂,名为“触地印”,表示释迦成道前,为了众生而牺牲自己,这一切唯有大地能够证明。再一种为“说法像”,结跏趺坐,左手横放在左脚上,右手向上屈指作环形,名为“说法印”。还有一种立像,左手下垂,名“与愿印”,表示能满足众生愿望;右手屈臂向上伸,名“施无畏印”,表示能解除众生苦难。  还有的是“三佛同殿”。一种是供“三身佛”,“三身”指三种佛身。中尊为“法身佛”名“頭條萊垍

4. 藏经楼供奉什么佛合适

灵隐寺最高的华严殿为灵隐寺第五重殿,供奉华严三圣:释迦牟尼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三者合称释迦三尊。“释迦三尊”又被称为“华严三圣”。條萊垍頭

一殿天王殿,二殿大雄宝殿,三殿药师殿,四殿藏经楼和五殿华严殿

一进天王殿,二进大雄宝殿,三进药师殿……以往,顺着灵隐寺的黄金中轴线,游客们走到药师殿,脚步便不得不戛然而止。而从明日开始,灵隐寺新建的四殿藏经楼和五殿华严殿将向游人开放,千年古刹又多了几处值得探寻拜谒的通幽曲径和佛地胜迹。頭條萊垍

灵隐寺始建于东晋咸和元年(326年),到现在已有一千六百多年历史。据历史记载,灵隐寺香火鼎盛时曾有九楼、十八阁、七十二殿,房屋1200余间,僧3000余人,是江南最有影响的寺庙。灵隐寺现存寺院多为上世纪初重建。在四殿、五殿修建之前,药师殿后原为一片荒坡,游人不能到达。但据灵隐寺志第八卷内一幅清代寺院格局图显示,这片荒坡在多年以前曾是灵隐寺的直指堂和大树堂。此次修建新殿的施工过程中,亦从地下挖出原来寺 的柱基。这些飘散于记忆之中的历史脉络,为四殿、五殿更增添了几分传奇色彩。

5. 藏经楼里面供奉什么像

普陀山供奉观音菩萨。條萊垍頭

普陀分前后二山,前山以普济寺为中心。普济寺位于灵鸷峰下,又称前寺。寺占地面积约二十余亩,沿中轴线分布着山冂、天王殿、圆通宝最、藏经楼、方丈殿、内坛等多重建筑,圆通殿内供有高达八点八米的毗卢观音像,四周环列观音三十二化身,是近年重塑的。頭條萊垍

6. 寺庙的藏经楼

慈隐净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走进鼓山景区,迎面第一座寺庙就是慈隐净寺。是鼓山寺庙内最大的净宗比丘尼寺庙,寺内建有三圣殿、大雄宝殿、藏经楼、念佛堂等建筑,大雄宝殿殿壁绘有极具艺术价值的大型镀金浮雕群《西方九品图》;藏经楼内更是存有极为珍贵的镇寺之宝,《乾隆大藏经》。

7. 藏经楼里面有什么

寺庙的房子根据在寺庙中的作用有着不同的称谓。比如,寺庙的大门叫做山门,寺庙的客厅叫做客堂,寺庙的图书馆被称为藏经楼,僧侣住宿的地方叫僧舍,食堂叫做大寮,供奉佛祖菩萨的地方叫做大雄宝殿,另外的房子被称为钟鼓楼、天王殿、垛殿、方丈等等。

8. 藏经楼供奉的佛像

因园林内供奉了万尊形态各异的佛像,故而得名“万佛园”。万佛园位于丰顺县县城汤坑镇的“佛祖弹琴”名山上,东临城区,南靠高速公路,西眺莲花山脉,北连汤西,占地面积约1500多亩。

万佛园已建设完工的有济公殿、中华龙、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孔庙、清韵阁等一大批颇具特色、韵味的建筑。

9. 藏经楼里面供奉什么

七塔寺三圣殿,里面供奉了无量佛、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和大多数寺庙一样,七塔寺的最后是藏经楼。

10. 藏经楼上供

1、济宁市曲阜明故城(孔庙、孔林和孔府)條萊垍頭

济宁曲阜明故城旅游区:世界文化遗产,世界三大圣城之一,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并列为中国三大古建筑群。济宁曲阜明故城旅游区位于山东省济宁曲阜市静轩西路,是以曲阜的孔庙、孔府、孔林为旅游依托。孔庙、孔府、孔林,既是中国古代推崇儒家思想的象征和标志,也是研究中国历史、文化、艺术的重要实物。孔林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称至圣林,孔林是孔子及其后裔的墓地。坐落于曲阜城北,它是我国规模最大、持续年代最长、保存最完整的氏族墓葬群和人工园林。垍頭條萊

2、宝相寺(山东省济宁市)

宝相寺位于济宁市汶上县城西北隅,始建于北魏,被称为“北朝最初名胜,东土第一道场”。宝相寺景区占地600多亩,供奉殿现供奉释迦牟尼檀木贴金大佛、青石彩塑十八罗汉。存塔宫面积80平方米,塔宫深处供奉释迦牟尼真身佛牙、舍利等百余件佛教圣物。2011年,宝相寺景区被评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主要景点有影壁、香水海、菩提树、须弥山、宝相寺、地宫、太子灵踪塔、礼佛广场和礼佛大道。2013年5月,宝相寺太子灵踪塔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青山寺(山东省济宁市)條萊垍頭

嘉祥县城南行7.5公里,便是松柏葱茏、峰峦突兀的青山。在青山西麓,青山寺坐东面西。但见香火缭绕,游人忽现,神秘而又幽深。置身于稠密、阴森的林木中,躲过七月骄阳如火的炽烤,顿觉凉爽临秋。四季景色各异:春天可闻林鸟晓唱,夏日可听神洞僧话,秋季可观青山夕照,冬日可看翠峰雪霁。可谓是:山色霭霭人间胜 ,水声潺潺世外洞天。2006年青山寺被公布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青山风景区除青山寺外,还有法云寺、龙泉寺等六大寺庙。1999年青山风景区被公布为市级自然风景区保护区。條萊垍頭

4、安山寺(山东省济宁市)

安山寺是我国古老的著名古刹,坐落于风景秀丽的生态旅游名镇泗张镇境内。寺院始建于唐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明清三次重修,乃东鲁佛教圣地。寺院依山傍水,环境优雅,历来为旅游避暑名胜之地。安山寺位于泗水县城东南15公里处,S244省道右侧,处于安山、马山、红顶山群山环抱之中。 安山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原为安山涌泉寺,后省略为安山寺,明清3次重修,建有大殿、禅房等20余间,历代碑碣6块。原寺规模宏大壮观,僧伽数佰,佛事频繁,香火萦绕,音鼓声不绝于耳,后经战乱,寺院旧址几乎殆尽。條萊垍頭

5、济宁顺河东大寺

济宁东大寺,伊斯兰教清真寺,坐落在山东省济宁市小闸口上河西街。因寺门临古大运河西岸,故俗称“顺河东大寺”。始建于明洪武年间,以后经明、清各朝及当代数次修缮,使建筑面积达到4134平方米.因前门正临老运河,俗称“顺河东大寺”,门前匾“古礼拜寺”有著名书法家陈金言题写,并因处全市9座清真寺之东,故简称东大寺。它与济宁西大寺、南京净觉寺、西安化觉寺、兰州桥门街大寺并称全国五大古建清真寺,而尤其以济宁东大寺最为壮观。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湖陵寺

湖陵寺,位于古湖陵城,坐落在微山县张楼乡程子村。该古寺始建于隋朝581年,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现存历史古迹、碑刻文物、传说故事众多,具有很高的人文价值、观赏价值和宗教地位,是古文化湿地旅游观光的风景点,每年都有来自各地的游客、香客朝拜观光。有地名碑载:“金大定年间碑载为湖陵村,明碑载为湖陵寺,清康熙碑为城子庙,后演变为程子庙。”

7、白衣寺(山东省济宁市)

金乡县白衣禅寺位于金乡县城南八公里,105国道东侧。距今有600余年历史。据《济宁直隶州志》记载:明成化年间杨氏从山西洪洞县迁至此地建村并修白衣禅寺。传说由于修建寺院之功德得到神灵庇护,从此人丁兴旺,财源茂盛,到清咸丰年间这里发展成为一个1千多口人的大村庄。据古东缗杨氏族谱记载,清咸丰年间,杨氏十八氏孙联奎中乙酉科举人并被授予武德骑尉兵部差官,后发心重修白衣禅寺,,重修后的白衣禅寺占地二十余亩,金碧辉煌,绿树红墙,成为一个颇具规模的大丛林,是当时鲁西南最重要的佛教活动场所。

8、昌隆庵垍頭條萊

嘉祥城南三里许的那些山,古人认为是麒麟出没的地方。在其中的坂山和诛水之间,耸立着一座新建寺庵,这便是昌隆庵,被称为嘉祥第一庵。兴建这座寺庵的主人就是现在的昌隆庵主持--昌友师太。 昌隆庵依山傍水,环境优越:庵路通幽,松柏当庭。左瞻坂山之景,右揽诛水之胜。山水入画楹,风云荡凡尘。绿叶扶红生妙悟,鸣鸟恋林有寄托。此庵日渐成为嘉祥人休闲出游的又一景点。 庵地六亩,面西而开。内设正殿大雄宝殿和泰山行宫、观音菩萨等侧殿。实际上是一个佛道合一的仿古建筑。这和昌友师太的人生经历有着密切的关联。

9、崇德寺(山东省济宁市)條萊垍頭

羊山崇德寺(又名尚庙),坐落于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羊山镇驻地—羊山镇轱辘沟南首西边,山之阳坡。据传始建于汉代,以崇尚道德、普济众生为起因,命名为崇德寺。后因当时是建在尚姓人家土地上,老百 姓多称其为尚庙。整个寺院占地面积17290平方米,包括戏楼、天桥、无梁庙、碑林、石牌坊、弥勒殿、观音殿、东西廊房、大雄宝殿等建筑群。中间大雄宝殿为主要建筑,殿内塑释迦牟尼佛像,左右塑十八罗汉护法。建筑群气势磅礴,非常雄伟壮观,曾经是羊山和周围的佛教信徒们观礼膜拜、净化灵魂的神圣之地。

10、大悲庵(山东省济宁市)頭條萊垍

济宁市大悲庵历史悠久,属大乘佛教禅宗临济派。始建于明朝洪武十八年(公历一三八五年),此寺院原座落在大闸口河南,于一九九二年旧城改选迁建原吕公堂西院经政府研究批准同意,拆迁重建“大悲庵”。新址建在市中区南苑镇电厂南,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寺院拟建包括: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对殿、藏经楼等主体建设,明清建筑风格,总造价1000余万元。頭條萊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