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审知墓

王审知墓

王审知墓位于晋安区新店镇坂中村西室山,又称宣陵,为开闽王王审知的陵墓,后唐长兴三年(932年)迁葬至此。原葬凤池山,长兴三年迁葬莲花峰南麓的斗顶山,面对五虎,闽江横亘,旗鼓对列,气势宏伟。墓坐北朝南,-用条石围成长方形状,占地面积2599平方米。陵园内原有殿堂、碑亭、牌坊,以及莲花、永兴两院(寺),闽亡,均废,王审知墓,王审知墓简介,王审知墓-福州市晋安区王审知墓

花县首任知县王永名的墓在哪里

王永名(?~1702),花县首任知县,号应五,三韩人。生年不详,卒于康熙四十一年(1702)。清正红旗监生,来花县之前,以勋胄而任三水知县。

康熙二十四年十二月十八日(1686年1月12日),清政府批准设置花县。花县是“省城之屏障,南北粤之咽喉”的要地。花山一带“匪类倡聚,根株难除”,社会治安不稳定。为防止花山寨“匪众”死灰复燃,确定在花山地方设立县城。广州知府刘茂溶奉广东巡抚之命,前往花山一带踏勘,认为各处均是层峦叠嶂,鸟道崎岖,只有平岭地形稍为平坦,最后确定花县县城设在平岭(今花山镇花城村“一六”圩)。刘茂溶认为三水现任知县王永名“才干优长,果系贤能”,堪以调补,广东布政司督粮道汪震元亦认为王永名在三水县管治有方,故将其就近调动,任花县开邑知县。

百步梯为南粤古驿道,吸引了大量山贼的目光

花县初创,百事待兴。王永名到任之后,开山填谷,打石铺路,筑城墙,建县衙,社坛孔庙次第兴举。因清政府连年清剿“花山寨”,农民弃耕外逃,土地荒芜。王永名招抚流民,奖掖农桑,减轻赋税,让农民休养生息。对贫穷者发给耕牛种子,使之有耕种之本;遇歉收之年,则设法赈济;死而无力丧葬者,则施舍棺材。于是,外流农民纷纷复归本土,安居乐业,亦有外地农民移来垦荒安居。经过十多年治理,社会渐趋稳定,出现太平盛世景象。

清代农民

王永名重视文化建设,莅任第二年(康熙二十六年),即组织有识之士编修第一本《花县志》(刻本),并作序。他曾组织文人墨客评选“花县八景”及赞咏八景律诗绝句,将其编入《花县志·艺文志》。据说八景之一“西山瀑布”(在今芙蓉度假村)是王永名搜奇发现的。诗人何李有《西山瀑布》咏诗七律一首,末两句“自来游览谁曾到,标胜西山赖使君”可作旁证,“使君”即指朝廷命官王永名。

八景之一“西山瀑布”

王永名为政清廉。他为国为民,积劳成疾,1702年卒于任所。出殡时百姓扶老携幼,哭声动地,其遗体初葬于距县城以西四十里的老鼠岗。光绪二十一年(1895)冬重修王永名墓(在赤坭镇丰群村后的狮形岭半山坡,当地群众称此山为“城隍爷山”),县令祝抡望撰文纪其事。

赤坭镇丰群村

后任知县施允中,将王永名牌位祀于县学名宦乡贤祠,让后人瞻仰。1995年,花都市政府获知王永名之墓坐落于赤坭镇开发中的皇母风景区,便筹款修墓,保护文物,又拓展了旅游景点

综合:百度百科、广东省政府地情网

编辑:小狼(图片来自网络)

武汉城区最隐匿帝王墓:历史王者埋于长江桥边,位置偏僻鲜有人知

武汉之大,大在城市规模,也大在人文底蕴,其城区不但现代风格的建筑比比皆是,也有很多隐藏在喧闹区间里的文化古迹,比如说在武汉长江大桥引桥侧面山坡处就有一座英雄墓。这座墓埋葬的是历史上的一代王者,他在600多年前曾是元末农民起义先锋,后建立大汉政权,自立为帝,但之后在与朱元璋争夺天下的时候兵败而死,凄凉落葬,一直到今天,墓葬知名度都非常低,这个人就是陈友谅,这座墓葬就是陈友谅墓

一代历史王者埋于长江之畔600多年。陈友谅是活跃在元末农民起义队伍中的佼佼者,早年参加由徐寿辉领导的红巾军,属于半路出家,但这个人颇有能力,很快战功卓绝,升为元帅。大权在握后的陈友谅不积极对外,将矛头伸向了红巾军内部,玩弄权术,铲除异己,虽然自立为帝,但因不得人心,最终在和朱元璋的决战中兵败被杀。陈友谅死后遗体由部下运到武昌,葬在蛇山南麓,他的大汉政权也在随后终结,陈友谅的墓便消失在历史长河里。

陈友谅墓葬从一开始就因为局势变得鲜有人知,朱元璋建明王朝后据说还曾亲临,写了羞辱的文字,但这都是野史记载,无法确定确有其事。然而,成王败寇是不变的历史规律,明王朝建立后,这个曾经的对手肯定不被待见,陈友谅的墓葬逐渐荒废,基本上无人来往,等于荒废。这就一直到了1912年,当时的民国政府才开始第一次修缮该墓;建国后的1956年,武汉市人民政府又进行了第二次修缮;再到了1981年,政府有关部门进行了第三次修缮,重新建立了碑刻等建筑,600多年历史的陈友谅墓重新变得有生机。

闹中取静的偏僻之地连本地人都很少知道。陈友谅墓的位置在蛇山,这是600多年前的位置。如今,武汉城市发展飞速,变化之大,可谓沧海桑田,尤其是长江大桥边上的地理环境,因为大桥的修建变化非常大,摧毁和重建的建筑也很多,但为了保护古迹,还是尽可能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陈友谅墓就是其中一处避免了重迁的古迹,但因为大桥的属性,使得墓葬划分在了引桥侧面,加上众多植被掩映,附近又是行人绝少踏足之地,所以基本上很少有人知道这座墓葬的存在。

闹中取静是陈友谅墓环境的真实写照,实际上,这座墓葬还是保持了一定的“规格”,至少在封建王朝亡国之君队伍里还是不错的。墓葬正面首先需要经过16级台阶,然后是正面的牌坊,上书“江汉先英”,再进入就是墓体,旁边还有相关纪念碑文。整个墓葬面积较为宽阔,坡度较高,经过几十年的风吹雨打仍然显得质朴一片,但如果不是刻意前来,非常容易忽略它的存在。

相对于城市的热闹,墓葬处显得偏僻静谧,平时很少有人前来,但这里又无时不刻显得非常热闹。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诞生过的王者不计其数,相关文化故事也非常绵长生动。历史是文字的记载,也是文字的教科书,参观文化遗迹,感受历史的深度和厚度,将能指引我们更好向前去。

王审知做了哪些值得福州人民铭记的事情

王审知生于862年。他家兄弟3人,他排行老三。唐末政治腐败,农民纷纷起义。王审知兄弟三人投奔王绪起义军,随之入闽。由于王绪滥杀将士,引起了兵变,将士们推举王审知兄王潮为帅。后来,王审知接受唐朝廷任命,为威武军节度使。梁开平三年(909年),封王审知为闽王。他治闽的29年间,实行保境安民,发展生产的政策,使人民安居乐业,经济和文化都有很大发展。审知“宁为开门节度,不作闭门天子”,实行保境安民政策,向朱全忠称臣纳贡,并与南汉、吴越的地方割据势力缔姻结好。 审知整顿吏治,用人唯贤,重用不受馈赠的贾郁、重视农业的颜仁郁及黄滔等人。当时在外地任职的翁承赞、王倓、徐寅等纷纷来归,审知都予以礼用。审知为了防御外来侵犯,王审知在子城外筑罗城。 审知还在福州大兴“四门学”,以教闽士之秀者;又在各地广设庠序,搜集整理文献,使闽中文教事业得到发展。 审知重视发展农业生产,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鼓励垦荒,围垦造田,扩大耕地面积,又兴修水利,扩浚福州西湖、福清祭苗墩海堤、长乐海堤、连江东湖等,鼓励农民种茶,每年输出茶叶五六万斤,福州鼓山的茶叶还被列为贡品。 审知重视商业、外贸,开辟福州的外港——甘棠港,使福州成为东南地区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 审知还撤除关卡,免除苛税,由是贸易额扩大,财政收入增加,人民生活相对安定。 审知两度扩大福州城池。 审知笃信佛教,主政时兴建或修复的佛寺达200多座;还铸造金铜大佛,用金字缮写四藏经送入开元寺。

  王审知(860-925)开闽治闽,勋劳卓显,因而代颂其功,史不绝书。政治上,一是尊奉中央,维护统一;一是实行“睦邻保境,轻徭薄赋,与民生息”的政治方略,巩固边疆海防,使福建免遭战乱之灾,百姓免受繁役苛赋之苦。尤其是在“四方窃据”,民富兵强,左右数度劝其称帝时,他力排众议,拒不称帝,始终不渝地坚持“宁为开门节度使,不作闭门天子”。真心实意地尊奉拥有中央政权的唐王朝和之后的后梁王朝,“致君愈勤,述职无怠。万里输贡,川陆不系其赊;一心尊戴,风雨不改其志”。同时整顿吏治,广纳贤才,以巩固政权。在福州、泉州等地设“招贤馆”,接纳中原各地避乱的知识分子,或委重任,或作幕僚,或使以执教。在其当政的30余年里,正置群雄纷争、武力割据的五代十国初期。而福建从未对外邦用兵,也未受外邦侵扰,境内一片升平,成为全国最为安宁的地区。经济上,重视和鼓励发展生产。比如,劝农兴修水利,发展农业。亲自主持兴建或扩建了福清、长乐沿海大堤,泉州6里陂、9溪18坝,连江东湖,晋江40余华里灌渠,疏浚了受益幅员可达25平方公里的福州西湖等一大批骨干水利工程。同时围海造田,扩大耕地。在平原推广双季稻;在武夷山区开垦茶园,种植茶树;因地制宜发展纺织、陶瓷、冶金、铸造等工业生产。在传播中原文明上,倡导文教,兴办学堂,培养人才,教化黎民,达到了府有府学,县有县学,乡间有私塾。迨至宋代,闽省已成文风昌盛之地,才俊辈出之乡,状元亚魁、进士及第超于中原,名臣贤相、仁人志士层出不穷。《十国春秋》称:此乃审知兴教之功也。在发展商业和海外贸易上,免除杂税,奖励通商。躬身踏察海湾,修建码头,辟建港口。疏通闽江水道,扩展福州城区。福州、泉州由此成为我国东南沿海的重要港口,也是当时中国最大的两个港口。海上航线北至新罗(今朝鲜),南至南海诸岛,以及印度和阿拉伯 区。泉州城市规模也一再扩大,吸引很多阿拉伯商人和伊斯兰教徒来此经商或定居。到宋、元时代,泉州成为与亚历山大港齐名的世界一流大港。活跃的海外贸易,为福建经济文化繁荣和社会进步注入了巨大活力。  审知弟兄理政兴闽,福泽闽邦:使“强者抑而弱者抚,老者安而少者怀”,“一年而足食足兵,再岁而知礼知义。方隅之内,仰止攸同”,“鸡犬相闻,时和年丰,家给人足,版图既倍”。  新、旧《唐书》和《资治通鉴》,对王审知治闽“用仁信以御下,行慈惠以恤民”,宾贤礼士,节俭自处,选任良吏,省刑惜费,轻徭薄赋,息兵养民等多有记述,评价甚高。如称颂审知“常衣袖绔败,乃取酢袋而补之”。一次,有使者献一玩物,审知自掷于地,谓左右曰:“’好奇尚异,乃奢侈之本’”。据《十国春秋》载:钱昱《忠懿王庙》碑文,盛赞王审知当政治闽有“五善”:“外涵大度,内用小心,慎刑既及于精详,举事悉从于简略,犯则不赦,令比秋霜之严;恩本无私,惠如冬日之暖。惟民教化,吏以法绳”,此可称善为政。“非正词不入于聪,非公事不宣于口,居无声色之乐,平生以礼义自守。念十家之产者,躬行节俭……”此可称善立身。“兴崇儒道,好尚文艺,建学校以训诲”,“独振古风,郁更旧俗”,此可称善教化。“怀尊贤之志,宏爰客之道,四方名士,万里咸来”,此可称善招纳。“尊天事地,奉道飨神”,“事非为已,愿乃庇民”,“三十年间,一境宴然”,此可称善谋福。“功惟理乱,志在尽忠;安不忘危,常为持险之诫;小当事大,罔违与国之道……”,此可称善守位。王审知“传册封者四五世,遗爱铭于人口,忠节出于国史。臣子之盛,不亦大乎!”  天复元年(901),昭宗封王审知为琅琊王。梁开平三年(909),梁太祖封王审知为闽王,闽国正式建立。唐庄宗同光三年(925)十二月,王审知病殁,皇上赐谥忠懿。后人为追念闽王之功德,将其生前宅第改建成闽王祠,祠前立有功德碑——唐《恩赐琅琊郡王德政碑》,碑文记述了王审知家世及其生平事迹。祠内供有王审知塑像,祠堂门额上悬挂着一块四字镏金大匾:“功垂闽峤”。建于泉州市的“五代闽国三王文物史迹陈列馆”,向海内外观瞻者集中展示了三王家史、生平和开闽业绩。廊柱上赫然写着这样的楹联:“太原望族源三晋,固始义军靖八闽”,“望出太原立德千载,支分固始流徽八闽”。  一千多年前,王审知三弟兄由“光州固始”率领义军(据福建学者考证为50-90余姓)南下,拜剑开疆,一统全闽。他们用中原河洛文化、农耕文明和“修齐治平”的仁风德政与治世方略,改写了福建这一乱世蛮荒之域军阀割据、流民塞道的历史,开创了闽地的历史新纪元,使之成为社会稳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经济繁荣昌盛,文风蜚声四海的“海滨邹鲁”。时至今日,福建人民乃至台湾人民,依然还在享受着王审知兄弟励精图治的物质与精神成果。因此,千百年来,人们用不同方式,追思他们的业绩,缅怀他们的功德,弘扬他们的精神,代代相传,历世不辍。在一街一巷都铭记着王审知兄弟丰功伟绩的历史文化名城福州市市区,安放有闽王塑像,供市民和海内外游人瞻仰;市区内古老的闽王宅第,业经修缮,兼作王审知纪念馆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分别座落于惠安盘龙山、泉州皇绩山和福州莲花山的王潮、王审邽、王审知墓园,受到国家和民间极为妥善的保护。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闽台和海外王氏族亲、义军后裔和各界人士前来扫墓凭吊,祭奠英灵 明代由福州仓山迁居闽南龙海境内白礁村的开闽三王后裔,于永乐十年建立家庙,奉祀开闽先人。祠联云:“唐末开闽,光辉北地;明初分巷,派衍南台。”“分支来自固始,到白礁腾浪万里;创业本在同安,振乌巷长享千秋。”正堂楣语:“开闽第一家。”在王审知弟兄入闽1122周年之际,白礁村王氏族人和各界人士隆重举行了纪念活动。台湾王金平先生特意委托兄长王祝庆由台北率36位宗亲赴白礁家庙祭拜先人。据福建新闻网消息,2008年元月9日至12日,应金门王氏宗亲的盛情邀请,闽王王审知金身塑像在以王大盛先生为团长的福州王氏宗亲访问团78位成员护送下,由厦门直赴金门巡安。金门王氏族人和各界人士,以祥狮献瑞、鼓吹吉乐、神舆旌旗等五个规模庞大的“阵头”迎驾,并依照唐礼古制举行盛大仪式,共祭闽王。另据福建王审知研究会王衍前副会长提供的消息:时隔百日,由台北、澎湖、金门、马祖150位王氏族人组成的祭祖恳亲团,于同年4月18日启程,唐装盛仪,回访大陆,与当地王氏宗亲2000余众欢聚于福州郊区莲花山下的王审知陵园,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2009年6月19日至28日,福州晋安王氏宗亲访问团80余众,盛装古乐,护驾闽王金身,在台湾各地举行了盛大“会香巡安”活动,台湾王氏族人和各界群众,焚香迎驾,鼓乐送行,盛况空前。闽台人民对开闽三王是何等的敬仰和爱戴,由此可见一斑。  在闽王故里——河南省固始县,乡亲们十分怀念、敬仰三位中原骄子、治闽功臣,特意在县城命名一条王审知大道,以表永志纪念。位于该县分水亭乡王堂村毁于战乱的闽王祖宅,在县、乡两级的共同努力下,复建规划已经出台,吁请闽台同胞、海外侨胞慷慨资助,共襄盛举。工程告竣后,将作为“三王”开闽事迹展馆、豫闽台同胞恳亲会馆和文化交流场馆对外开放。这正是闽台港澳和旅居东南亚及欧美等地的王氏族亲、“义军”后人的一致心愿,共同期盼。近30年来,他们或规模组团,或三五结伴,专程赴固始寻根访亲,观光考察,身在异乡,情系祖地……据悉,由固始籍剧作者执笔,旨在再现三王开闽历史的三十集电视连续剧已经完成首稿,波澜壮阔的开闽历史画卷,不久将在荧屏上展开。  王审知兄弟以实现国家富强统一、社会和谐安定、民族团结幸福为己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煌煌大节,耿耿丹心,天地可鉴,河山为证。他们堪称古代治世理政、构建和谐的一面旗帜,一部教材。对于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仍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和实践意义。  参考书目:新、旧《唐书》、《云霄厅志》、《漳州历史丛书》、《十国春秋》、《闽国史汇》、《八闽之根》等。  〔陈学文:固始县原政协副主席,固始根亲文化研究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