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贯真烈士墓

金贯真烈士墓

金贯真(1902-1930),又名家济,岩头人,1925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次年转为中共党员,为温州独立支部主要成员。北伐时任东路军总指挥部秘书兼党团书记。1927年秋赴苏联中共大学深造。1929年8月回国任中央巡视员,浙南特委书记,红十三军政委,1930年5月18日返温时被捕牺牲。

悲壮英雄冢 忠烈红军魂——踏察集安市榆林镇刘金铎抗联烈士墓纪实

悲壮英雄冢 忠烈红军魂

——踏察集安市榆林镇刘金铎抗联烈士墓纪实

位于集安市榆林镇治安村沟门的刘金铎烈士陵园(资料片)

肃穆的松柏,寄托着后辈的哀思;庄重的花篮,承载着人民的敬仰;凝练的碑文,永远铭刻下英雄的光辉事迹……

时间拉回到1935年的这片土地上,东北抗联英雄杨靖宇和他所领导的抗联战士同日寇浴血奋战,11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留下了许多红色遗址,位于集安市榆林镇治安村沟门的刘金铎烈士陵园就见证着那段历史。现在,这里已经成为著名的抗联遗址和集安市非公党组织党性教育的重要基地,每逢重大节日,都会有来自四面八方的党员群众肃立于碑前,深深三鞠躬,向安眠于此的的军魂道声安好。

近日,笔者跟随原集安市榆林镇文化站站长丛培仁一行来到刘金铎烈士陵园前,听丛站长讲述刘金铎连长那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1935年冬,抗联一军的刘金铎连长来到老岭山区的榆树林子区治安村沟里葫芦头子、大小天桥沟一带,进行抗日活动,他们向广大群众积极宣传共产党的抗日救国主张,采取认干亲、拜把子等形式,团结广大群众,联合抗日力量。当年,在小天桥沟的杜家大坡山上,有个烧炭窑,当地人称“窑棚窝子”,这里山势险峻,易守难攻,烧炭窑洞口狭小,非常隐蔽,是个绝佳的藏身地点。东北的冬季特别漫长,山上物资也极其匮乏,尤其是粮食极其短缺。1936年冬,刘金铎连长的妻子即将临盆,为了不给部队找麻烦,在勤务员的陪同下,他们藏身治安村山上的窑洞里。

在这个村,刘金铎有一个磕头弟兄叫王春富,他将50元钱交给王春富,让其帮忙到山下买些小米和鸡蛋给妻子坐月子用。没想到,叛徒王春富见利忘义,向当地伪警察署长王鹤年报告了刘连长等人的秘密住处和一些重要情况,并带着当地伪军围剿刘金铎三人所在的窑洞。面对凶残的敌人,刘金铎三人毫不畏惧,与敌人进行殊死战斗,终因寡不敌众,全部慷慨就义。

据后来王春富交代,刘金铎妻子腹中胎儿被敌人用刺刀剖出丢在雪地中,刘金铎的头颅被伪军拿去领赏了。当地的百姓听到这个消息,无不捶胸顿足,要为刘连长报仇。新中国成立后,当年的叛徒王春富受到了正义的审判。1971年,治安村革命委员会为纪念抗日英雄,将烈士的遗骨迁葬至天桥沟门,并立碑修了一大、一小两座英雄冢。大墓埋葬的是刘金铎和他的妻子金顺子,小墓埋葬的是刘金铎身边的勤务员。2006年,由村民捐资4万余元重修墓地,建起占地200平方米的烈士陵园,并撰文立碑:“缅怀烈士英灵,弘扬先烈遗志”、“温历史而知荣辱,祭先烈而育后人”。

无产阶级革命家彭真说:“我们党20多年领导的革命斗争中,有三件最艰苦的事,一是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二是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三就是东北抗联十四年苦斗。”这个故事只是东北抗联苦斗故事中的一个,却能集中体现出东北抗日联军是以人类最低的生活条件,进行了抗战历史上最艰苦卓绝的战斗。他们的斗争,有力地配合了全国抗战;他们的精神,成为我党宝贵的精神财富。

为了让更多党员群众了解这段艰辛而又光辉的历史,集安市委组织部、市非公党工委,全力开展全市在职党员党性爱国主义教育建设,并将红色爱国主义教育纳入党校课程。2017年,利用抗联遗址组织各单位“重走抗联路”180余次,采用唱红歌、吃“忆苦饭”、朗诵入党誓词等形式追忆峥嵘岁月、重温光辉历程,让党员干部亲眼看看当年抗联战士生活的艰苦环境,亲耳听听当年抗联战士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事迹,使全市党员干部在思想上和灵魂上受到爱国主义教育洗礼。

忠骨埋青山,军魂卫国土。朝阳升起,写着英雄名字的墓碑愈发闪耀。继承抗联志士艰苦奋斗、顽强不屈、忠贞爱国精神的我们,走抗联路、唱抗联歌、吃抗联饭,高举抗联旗帜,将抗联精神永远传承!

来源:通化日报

[悼念先烈]饶平一中团委组织学生前往三饶金山之巅陈复悦烈士扫墓

永不消逝的红星一一革命烈士陈复悦

1948/12/14

陈复悦,化名蔡悦,1928年生于泰国,1948年7月回国参加解放战争。是年12月14日,这位海外赤子,为了保护同志,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青春,时年方20岁。

陈复悦烈士的遗体安葬于三饶镇北门金山边,1954年在原墓上立一石碑,1989年初,由饶平县文峰区老战士发起与主持迁移重建陈复悦烈士墓,并于同年7月7日在三饶举行隆重揭碑仪式。

这块巍巍丰碑永远屹立在三饶镇金山之巅,无言地诉说着英烈忠魂的故事,放射着耀眼的光彩。每逢清明节来临之际,三饶的党、团员,少先队员,学校师生集队到墓前,敬献花圈,悼念先烈。

今早,饶平一中团委组织学生前往金山,为在解放战争中壮烈牺牲的陈复悦烈士扫墓。团委老师组织了扫墓仪式,学生代表饶平一中师生向陈复悦烈士敬献了花圈。参加扫墓的全体师生默哀3分钟后,并向同学们讲述了烈士的生平事迹,学生代表发表了讲话;最后参加仪式的同学在烈士墓前紧握高举右手,宣誓一定要好好学习,遵纪守法,将来做一个对社会发展有贡献的公民。

来源:sanrao.com

来稿:迎春风纸业(小荘) 编辑:黄海滨

老红军傅绍堂的骨灰在金寨县红军烈士墓园安放(组图)

金寨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张乔介绍老红军傅绍堂生平

老红军傅绍堂的长子傅启安讲话

中红网安徽金寨2020年11月2日电(朱国祥)2020年10月28日上午8时30分,原安徽省安庆专署视察室副主任傅绍堂同志,1981年离职休养,1985年1月12日在安庆病逝。遵照老红军傅绍堂同志的遗嘱,在家乡金寨县革命烈士陵园红军烈士墓园举行简短而庄重的骨灰安放仪式。以此表示对老红军傅绍堂同志的深切缅怀和最崇高的革命敬意!

参加安放仪式有:金寨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张乔,金寨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赵先志,老红军傅绍堂的子女及亲属朋友。

傅绍堂,金寨县古碑镇傅家湾人,1909年9月2日出生,1929年1月在家乡七邻湾参加游击大队,1931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革命战争年代,先后任六区游击大队队员,红四军班长、排长,皖西北保卫局审讯科科长,红73师连长、指导员、副营长,红31军91师副团长、参谋长,红军大学学员。272团参谋长,补充团参谋军法处法官,太岳三分区作战参谋代参谋长,太岳四分区公安处代理科长,太岳专区司法科科长,孟县区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霍山六安县副县长,安徽省选举委员会、省检察院副处长,安庆市检察院检察长、市监委委员,安庆市委政法部部长,安庆市副市长,安庆专署视察室副主任。

老红军傅绍堂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光荣的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十八岁,已是一个满了师的织布工人,投身于革命,在长期的戎马生涯中,对党对人民无限忠诚,信念坚定,襟怀坦荡,始终保持了坚定的革命意志和不懈的人生追求。他离职休养后,撰写革命回忆录《一支红色钢枪队的诞生》,他坚定的政治信念和顽强的革命精神,高尚的道徳品质,严谨的工作作风,是我们金寨人民的骄傲,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

老红军傅绍堂同志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