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十三军驻地旧址

红十三军驻地旧址

1930年4月,根据浙南红军游击总指挥部的统一部署,第一支队支队长雷高升率领21名红军指战员,从瑞安陶山出发,首次进入文成境内,-成平和郭山稍停留后,汇集郭山、蒙地、樟台、龙川等地的红军战士和农民赤卫队员70多人,于11日夜,奔袭了国民党大峃警察所,缴获长短枪20多支。

是年11月,红十三军主力部队遭到国民党军队围歼,浙南革命根据地永嘉楠溪革命斗争环境发生急剧变化。为了保存革命种子,红十三军第一团团长雷高升率领40多名红军战士进驻文成县郭山村。郭山村位于瑞安、平阳和文成交界地,道路崎岖、山高林密,又是国民党的空白点,有利于开展游击活动。进驻期间,红十三军在此设炉造械,铸造铳枪、精锻刀标,武装当地农民和补充红军武器装备,扩充红军队伍。12月23日,红十三军在获悉国民党反动派调集瑞安、平阳等地保安团和地方民团围剿郭山的情报后,立即转移阵地。此后,郭山先后三次遭受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4名党员和群众不幸牺牲,无数房屋被烧被毁,损失惨重。

红十三军驻地旧址,位于文成县平和乡郭山村蒙地。该村四面环山,空气清新,环境优美。

信息来源:中共温州市委党史研究室

红色地名丨红三十三军指挥部旧址

红色地名

地名,不仅是指特定方位或地域范围,还承载着人们的乡愁记忆和对优秀传统的寻根感怀。“三千年江州城,八百年重庆府”。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重庆积淀了巴渝文化、抗战文化、统战文化等厚重的人文底蕴,也构成了富有重庆特色的红色地名文化。“重庆民政”微信公众号特开设《红色地名》栏目,讲述红色地名故事,弘扬红色地名文化,延续红色文脉,传承红色基因

红三十三军指挥部旧址

红三十三军指挥部旧址位于城口县坪坝镇政府驻地东北方约1.9千米处,地处议学村2组。东邻龚姓住房,南邻登山步道,西邻民房,北邻坪茶公路。面积约2000平方米,房屋结构为瓦房。1934年5月,红三十三军先头部队攻克坪坝,军长王维舟、副军长罗南辉驻扎坪坝大梁,三十三军军部和苏维埃城口县委机关也驻于此地,设立指挥部,在军长王维舟,政治委员杨克明的正确指挥和带领下,取得了许多重大胜利,故名为红三十三军指挥部旧址。1935年撤走。2002年将龚家住户搬迁至33军指挥部旧址。1990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12月被列为重庆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至今,此处不仅留下了大量的红色文物,更留下了一代革命英雄的足迹和精神。

来源丨 重庆市民政局

供稿丨区划地名处、城口县民政局

版权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红色地名丨红三十三军297团医务所和政治处旧址

红色地名

地名,不仅是指特定方位或地域范围,还承载着人们的乡愁记忆和对优秀传统的寻根感怀。“三千年江州城,八百年重庆府”。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重庆积淀了巴渝文化、抗战文化、统战文化等厚重的人文底蕴,也构成了富有重庆特色的红色地名文化。“重庆民政”微信公众号特开设《红色地名》栏目,讲述红色地名故事,弘扬红色地名文化,延续红色文脉,传承红色基因

红三十三军297团医务所和政治处旧址

红三十三军297团医务所旧址和政治处旧址位于城口沿河乡内,是印证沿河光荣的红色旧址。沿河乡是红军进入城口的第一个乡镇,当年红三十三军的二九五、二九七团从沿河乡的柏树村的土地垭进入沿河,该村是老红军根据地,徐向前的部队从万源方向到梓木树湾,曾在此驻扎,修建了医务室、医务所,救治伤员。并在沿河乡设立了指挥部、政治处、医务所,建立了城口第一个苏维埃组织。当年,沿河有200多名优秀儿女参加了红军。现沿河境内存有红色旧址多处,悠久的革命历史让沿河人引以为傲。

来源丨 重庆市民政局

供稿丨区划地名处、城口县民政局

版权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红七月好去处!永嘉县红十三军军部旧址入选省红色旅游教育基地

近日,浙江文化旅游厅命名全省9家单位为第三批浙江省红色旅游教育基地,并在今天举行的“红动浙江”2019红色旅游季活动启动仪式上正式授牌。永嘉县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军部旧址入选。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在1930年5月在永嘉正式成立,军长胡公冕,政委金贯真,政治部主任陈文杰,下辖三个团(师),最盛时达6000余人,军部设在楠溪江五尺村。红十三军是当时编入中央军委序列的全国14支正规红军之一,它以永嘉、温岭永康为活动中心,进行大小战斗百余次,足迹遍及浙江南部20余县。

红十三军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统治和农村封建势力,在一定程度上牵制了国民党“围剿”中央苏区的兵力。红十三军在浙南广大农村中宣传了党和红军的主张,播下了革命的种子,他们战斗过的中心区域,以后大多成为游击根据地。

红十三军军部旧址位于风景秀丽的楠溪江腹地岩头镇五尺村,西靠树木葱葱的降山头,东临清澈见底的五尺大溪,南边田园成顷,北边农庄炊烟袅袅。红十三军军部旧址由三部分组成:军部旧址、红军历史纪念馆、纪念碑广场。

红十三军军部旧址(五尺胡氏四份宗祠)是一座“口”字形的古祠堂,始建于清雍正六年(1728年),祠堂坐西朝东偏南,系五间两进、左右廊、合院式木结构建筑。正门上方横匾镌刻着张爱萍将军题写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军部旧址”。进入大门,里面有前厅、后厅、左右两廊,中央天井里有一方形水池,两廊外侧又各有一水池。祠堂后面是险要的江山头,层峦重叠,群峰林立,竹木葱茏。

红十三军纪念馆是一座古典式的建筑物,于2000年落成。它和雄伟壮观的纪念碑和古色古香的军部旧址互相呼应。四周绿树掩映,风景秀丽。馆中陈列着红十三军的历史资料和红军战士使用过的土炮、刀枪等实物及展览图片。纪念馆天井两廊,镌刻着红十三军部分烈士指战员的生平。纪念馆大厅内展览着红十三军历时四年的战斗图片。

纪念碑广场中央有中国工农红十三军石雕雕塑的场景与人物再现了中国浙南红军第十三军革命先烈英勇斗争的群像,通过人物的不同姿态,各种枪械的变化,塑造了革命先驱冲锋陷阵、威武不屈的光辉形象。雕塑后方拾阶而上是红十三军纪念碑,碑身高18米,矗立在苍松翠柏之间。这是一座血染的丰碑,是1700多红军战士用生命筑成的。碑身正上方有原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撰写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纪念碑”13个大字。碑身正下方石镌着红十三军悲壮的战斗历程。

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军部旧址是国家级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党史教育基地、省国防教育基地。

89年前,一批热血、忠诚的年轻人来到温州永嘉,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他们为了理想而英勇奋战、视死如归,留下了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追忆往昔,永嘉县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军部旧址是我们缅怀先烈、砥砺前行的最佳去处。

END

来源:温州文旅资讯 编辑: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