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古梅花观

湖州古梅花观

古梅花观,又名纯阳宫,坐落在湖州城南金盖山桐凤(云巢)坞,始建于嘉庆元年(1796年),是道教中全真教龙门派在江南的活动中心,是江南地区最大的道教子孙丛林。

嘉庆元年(1796年),道士闵苕敷入金盖山,建纯阳宫,额曰“古梅花观”,尊陆修静为开山祖师。古梅花观居住的道士先后有正一、灵宝、全真(即嗣龙门派)、上清和清微五个道教门派的道士。正一、灵宝、上清和清微因其居住人数少又不固定居住,所以其源流实难查实,故现之道统源流为全真教嗣龙门派之正统。

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因兵燹古梅花观被毁,仅存崇德堂。同治九年(1870年)开始重建,同治十三年竣工,著名教育家俞樾撰《金盖山重建纯阳宫记》,在文中他对“重殿洞门,深堂邃宇,土事、木事次第毕工,何其速也”,加以赞扬。光绪十六年(1890年),沈秉成等又建“大悲阁”、“玉皇阁”、“斗姆阁”和“佛祖殿”。光绪二十九年,湖州富商俞世德,在天将殿西南建“怡云院”。民国十二年(1923年),上海郑合因在“大悲阁”后建“净尘庐”。古梅花观共有建筑物137间,成为浙江最大的道观之一。

古梅花观隐而不露,远现近无,但一进桐凤坞则豁然开朗,似世外桃源,崇阁飞廊,酷似天庭图案,使香客肃然起敬。梅花观旁有子龙潭,观前有白龙潭,观后有白鹤亭,吴昌硕撰写的对联,“云排谷门神仙在,巢隐松间鸾风栖”正是古梅花观的写照。

清顺治十五年(公元一六五八年),陶靖庵、黄珏受戒于北京白云观王常月,授以卷册,遣归金盖山,启全真教龙门云巢支派,清闵一得《金盖心灯》曰:"其昔居山者,田韩崇法,二屈崇玄,陆则学博而务本,宫之道高而无上,梅所事,近而无涯,若卫与何,志维纲常而明哲者也,是皆足以参天育化,别开生面者。夫龙门一派,学穷性命,不事神奇,乃道而儒,儒道者也,启派祖师为长春邱祖,名处机,元太祖师事之,呼曰儒仙,褒封五代,卒定天下,一言止杀之功也,吕祖之得加帝号。世祖武宗遁褒之。邱师王吉,号重阳。自此吕祖弟子,得邱一振,而宗风丕着,此陶、黄之所以皈律。"

第十一代龙门道士闵一得(号懒云),提倡的神仙与忠臣孝子不二,出家与在家、出仕与入山各随方便的思想,使龙门派更加世俗化。《觉云本支道统薪传·后跋》云:"自闵祖居'方便法派'而来,半多出自俗居有志之士,于是儒而道者日愈多,推行教法日益广。今者云坛竟遍布于江浙。"闵一得启龙门之方便法门 --嗣龙门,以三教-,自然而行大旨,居家在庙皆修道,忠孝节悌尽神仙,在龙门派发展史上可称得史无前例也。此亦为我修纂此道统源流之由也,考其源流,古梅花观龙门派嗣龙门亦接龙门道脉。

广州白云湖公园梅花观赏指南 还能进去吗

白云梅花在近段的时间便开始开放了,寒冷的冬日里偶尔会遇上暖阳,欢迎这时候来公园梅花。公园跟白云山上的梅花都在这时候差不多要绽放了,六百多株梅花,花开满地。

<a href='/guangzhou/' target=_blank>广州</a>白云湖公园梅花观赏指南 还能进去吗

赏梅地点:

白云湖公园与白云山

梅花数量:

共有660多棵梅树

观赏梅花的地方:

白云湖四君子园、白云山梅花谷

一起走进这梅林,梅花盛开,遥远望过去就如白雪一般,梅花盛开,香气,淡淡暗香袭来。所有的这些都令人感觉到流连忘返。

白云湖: 人在画中游

梅花就生长在这的四君子园中,64株梅花,想要这梅花应该开放得正好,远去见到碧波荡漾的湖水,景色如画。

梅林作为郊游的好地方,跟随自己的小伙伴在这湖畔骑行,路边野餐,玩得好不肆意。在梅林中还掩映有王安石的梅花这样的古诗词,这临湖的景致更是增添了不少的诗情画意。

为了2020年的赏梅,白云湖公园,还在2019年的时候就对院子里面的梅花进行重新整理,将散落在梅树周边的落叶重新聚集在湖边空旷的地方,这打造出了临湖的梅林景观,不少游客吸引到此。

梅林里面还新增加了新品种,红梅(朱砂梅)。

广州白云湖公园梅花观赏指南 还能进去吗

梅花谷

位于白云山明珠楼景区黄婆洞水库北侧,占地约5万平方米,2004年建成开放。

园内现有梅州宫粉、潮塘宫粉、红梅、绿萼梅、果梅、玉蝶梅等多个品种的梅树约600棵。

赏梅攻略

白云湖公共交通线路

1、白云湖:石井大道出入口

929路:途径石井大道白云湖站

271快线:途径石井大道白云湖站

佛252路:途经白云湖

里04B路:途经白云湖

高峰快线49路:途经白云湖

2、白云湖东区:东大门(夏茅出入口)

983路:白云湖公园总站

984路:白云湖公园总站

3、白云湖东区:

265路:环滘(白云湖公园)总站

982路:环滘(白云湖公园)总站

白云山黄婆洞水库交通线路

可搭乘公交车至广外(白云山西门站)或自行开车前往

127路,223路,245路,265路,36路,38路,424路,529路,660路,66路,66路石湖班车,76A路,76路,805路,805路短线,864路,B18路,大学城专线1路,B18路快线,高峰快线79路,夜9路公交线路;

白云湖公园仍可进园,已采取测体温、限流等措施

1月25日,广州市白云湖水利工程管理中心发布《白云湖公园加强紧急防控的公告》称,体温37.5℃以上(含)或有发烧、干咳等症状者谢绝入园,并引导到指定医疗机构排查治疗。同时,根据园内游客密度,适时限制流量,降低园区参观人流密度。

广州白云湖公园梅花观赏指南 还能进去吗

湖州市梅花景点 湖州看梅花的地方

1. 湖州看梅花的地方

含章檐下春风面①,造化功成秋兔毫。


意足不求颜色似,前身相马九方皋②。


自读西湖处士诗③,年年临水看幽姿。


晴窗画出横斜影,绝胜前村夜雪时④。


【注释】


①含章:殿名,南朝宋武帝之女寿阳公主,在人日(正月初七)卧于含章殿檐下,有梅花恰恰落在她的额上,拂拭不掉。宫女仿效之,称为梅花妆,事见唐韩鄂《岁华纪丽》。②九方皋:相马师,伯乐的朋友。秦穆公要伯乐找千里马,伯乐推荐九方皋。三月后,九方皋报告说千里马已找到,穆公问他是什么样子的,皋答曰:“牝而骊(黄色的母马)”。牵来一看,马却是“牡而骊(黑色的公马)”。穆公很不高兴,责怪伯乐不该推荐连黄、黑色,公、母马都分不清的人,伯乐长叹说:“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而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若皋者,乃有贵乎马也!”(《列子·说符》) ③西湖处士诗:宋代诗人林逋,隐居于西湖孤山,种梅养鹤,人称“西湖处士”,他写过一首《梅花》诗,很著名。④前村夜雪时:指雪夜开放的早梅,唐齐己《早梅》:“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评说】


本诗选自陈与义《简斋集》卷一三、陈邦彦《历代题画诗类》卷八五。


陈与义(1090—1139),宋代诗人,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历仕太学博士、司勋员外郎。靖康年间,他南奔避乱,辗转湖湘间,绍兴元年(1131)到达临安,授兵部员外郎。后又历仕起居郎、中书舍人、礼部侍郎、湖州知州,绍兴七年(1137),为参知政事,后病死于湖州。陈与义诗雄阔慷慨,辞句明净,音节响亮,多忧国伤时之作。前代有人将他列入江西诗派“三宗”之一,虽说他曾受黄庭坚、陈师道的影响,但能自成一家,其诗风毕竟与他们不一样,著有《简斋集》。


张矩臣,字元素,是陈与义的表兄,善诗,两人常相唱和。华光长老画水墨梅花,张矩臣为之题写五首诗,本诗便是唱和之作。仲仁,宋代画僧,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住居衡州华光山,因号华光长老、华光道人,黄庭坚同时代人,善画墨梅,是宋代画梅名家,汤垕《画鉴》评曰:“花光长老以墨晕作梅,如花影然,别成一家,正所谓写意者也。”陈、张唱和诗各五首,这里选评陈与义组诗的第四、第五两首。


“含章檐下春风面”一首,阐发画理。诗以典故开端,以故事写画,说花光长老笔下的梅花,便是刘宋时代寿阳公主额上的那一朵,花容像寿阳公主的面容一样娇美。次句是说画家巧夺天工,使用秋兔毛制成的画笔,再现梅花的风姿。诗的一、二句,用边叙边议的方式,写画面具象。三、四句,由画面生发议论,他运用《列子·说符》篇的典故,写出“意足不求颜色似”句,阐发绘画艺术重视神似意足,不拘泥于外表色相的画理。这种理论,反映了当代文学艺术家们的共同审美理想和艺术追求,是北宋时代画论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对后代画论产生过深远影响。南宋赵子固论逃禅(宋画家名)画梅学花光,“得其韵度之清丽”。(见周密《癸辛杂识》前集“赵子固梅谱”条)元人汤垕说:“画者当以意写之,不在形似耳。”(《画鉴》)画家王冕善画梅,他为自己的《墨梅图》题诗说:“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诸家的观点,都与陈与义的见解一脉相承,有力地推动我国绘画艺术中写意水墨画的蓬勃发展。


2. 湖州看梅花的地方 里梅花

由于“花”给人的柔弱妩媚之感,历史上对咏花词的研究多于咏花诗,苏轼的咏花词也受到诸多关注和评论。苏轼在咏花词中所表现的性情情思与人格特质美,带着一种开拓创新的美,不仅随物赋形,更是形神兼具。

本文从苏轼所写的诗词中,具体分析苏轼在咏花词中所展现的有情念远、乐观旷达和闲适敦厚的生命情思!

01

有情念远的神韵深情

苏轼的咏花诗既直赋其物,又能够有情感寄托,超然于外。苏轼在政治上所经历的浮沉失意与生命中的崎岖不平,使他几乎时刻都身处于一个充满压力的环境下。通常在官场上的生活压力,往往会造成文人心理上负面的情绪和负担,但是苏轼却能够以豁达的态度转换情绪,在咏花诗作中展现对生命神韵的深情。

农历三四月间是杜鹃花如火如荼开放的时候,盛放之时,一片红艳,远远看去,灿如云霞,映得漫山红遍,光彩夺目。据《本草纲目》记载“山踯躅”:“一名红踯躅、一名山石榴、一名映山红、一名杜鹃花”,历来文人常常将杜鹃花看作思乡的象征,苏轼也在诗中借杜鹃花表现思归怀乡之情,如《菩提寺南漪堂杜鹃花》:

南漪杜鹃天下无,披香殿上红氍毹。鹤林兵火真一梦,不归阆苑归西湖。

借写杜鹃花之灿烂红艳,来寄托自己的思乡之情。又有《跋王进叔所藏画五首·踯躅》:

枫林翠壁楚江边,踯躅千层不忍看。开卷便知归路近,剑南樵叟为施丹。

诗中借说不忍看到红杜鹃缤纷灿烂的盛开景象,来表达思乡而不可归的怅惘。

苏轼诗中还有借西蜀桐花来表达思乡之情的,如在神宗元丰二年,在湖州军州事任的时候所作的《次韵李公择梅花》,其中有:“感时念羁旅,此意吾侪共。故山亦何有,桐花集幺凤。”

苏轼在咏花诗中这种寄情于花的方式具有“不即不离”的特点。这一特点是赵仁硅在《论宋六家词》中对苏轼《水龙吟》的评价,拿到其咏花诗中,也可分析出同样的特点


3. 嘉兴看梅花的地方




春朝烟雾千寻久,岸柳芽枝拂波寄。


白玉海棠斜巷边,光阴逐逝梅花醉


4. 湖南看梅花的地方

彭玉麟:当时梅花落南山

十六岁那年,我做了一场美梦。

我梦见外祖母家的小院里,梅花开了一整个冬季。而梅姑就站在树下,收了一坛子的雪水,说来年要给我烹茶。

她手腕上戴着我赠的玉跳脱,而我腰间挂着一枚香囊,上面的梅花是她亲手绣下。

后来啊,那场梦还是没有做完,我披上战袍去了硝烟弥漫的厮杀。而母亲也自作主张,拆散了我的姻缘,送走了我的她。

梅姑原本唤做王竹宾,是外祖母收养的孤女,也就是我的姑母。可她偏偏生的和我一般大的年纪,我不愿唤她姑母,只叫她梅姑。

“你愿意如何唤便如何唤吧!”梅姑拗不过我,只好接受了这个名字。

而我之所以唤她梅姑,是因为她爱极了梅花。外祖母院落里有数十株梅花,每一株都是因她的照料而存活下。年年冬日里,她都立在树下,等今冬第一场雪的到来,然后封存梅香,来年为我烹茶。

“梅姑,撑着些伞!”那时我总立在她身后,撑起一把桐油伞,遮住纷纷扬扬的絮子落在她的眉眼之间。

“雪琴!”她轻唤我一声,我赶忙应去。

“我在呢!”

“你遮住我的视线,我怎么看梅花?”梅姑转头,连恼怒的神情都是美的。

“那便看我好了?”

她不再说话了,可是我分明看到她脸上的颜色,变成了春日桃花。

或许是我心 装了太多的东西,有她,还有天下。

我终究披上了盔甲,去了兵刃之间求生的金戈铁马。而母亲无法接受我们之间的情愫,为她选择了别的人家。

待我得胜归来,她已然成了别人妻。我看着她绾起长发,粉黛却是为别人而画。

“他对你好吗?”我追她出来,还是立在院落的那棵梅花树下。

她点点头不语,我便也没了接下来要说的话。

我听从父母之命,娶了邹家的小姐。她眉眼虽不似梅姑温婉,却也算的明艳无暇。

“夫君,为何只爱画梅花?”妻子不懂为何,只觉得是我爱它的气节罢了。

我饮下她为我烹好的茶,茶香浓郁,只是不是当年的梅花。

国家衰败,我愁于兴亡,只得一次次披上盔甲,去为民族做最后的挣扎。要知道乱世里,百无一用的就是书生。口诛笔伐拉不回政府的懦弱,只有兵马,才能暂时为民族争取一个喘息的机会。

可我还是亲眼看着它走到了苍苍暮年。我可以不要钱、不要官、不要命。可是我放弃了一切,还是无法改变这个结局。

到了不惑的年纪里,我功成名就,有高官厚禄,有百姓爱戴,可我却在那场生死之战前,接到了梅姑离开的消息。妻子来信,说她难产而死。可我留在她身边的侍卫却言她的难产,与妻子有关。

那场战争,我打的艰难。几处负伤,差点就没有命回来。或许是因为她走了,这个人世里,我再没什么好留恋。

“若我活着归来,便为你画万株梅花悼念!”昏迷前,我立下誓言。

可等我睁开眼睛,我发现自己还在人间。

床边是愁眉不展的妻子,我从她的眉眼里,望见了以前忽略的狠厉。

后来我再不同她相见,毅然辞官,回了梅花故里,画了四十载的梅花。

“自从一别衡阳后,无限相思寄雪香。羌笛年年吹塞上,滞人旧梦到潇湘。”每一株梅花旁,都有我对你的留恋,可寥寥数言,哪里写得尽我半生的思念?

记得湖南重逢时,我们仍旧坐在开着梅花的庭院下,你信手烹着茶,说着无关风月的闲话。

那时我很想问问你如今怎样,可是看着你眉眼的憔悴,又觉得问什么都是多余。

若我那年没有放你归去,是不是,你也不会留我一人在这孤独的人间?可偏偏我放了手,让我再也没能同你重逢。

少小相亲意气投,芳踪喜共渭阳留。

剧怜窗下厮磨惯,难忘灯前笑语柔。

生许相依原有愿,死期入梦竟无由。

斗笠岭上冬青树,一道土墙万古愁。

我画了万株梅花,种下了满园绿萼轻语,用四十载的光阴去遗憾,当时梅花落南山。

后人评说我时,知晓我当年征战沙场,无人能敌;知晓我弃笔从戎,晚年辞官归隐,画梅画出了自己的一派风骨。可无人知晓你途径过我的倾城时光,影响了我一生的轨迹与成长;无人知晓我一生惦念的,只有梅花树下那个为我烹茶绣花的姑娘。

平生最薄封侯愿,

愿与梅花过一生。

唯有玉人心似铁,

始终不负岁寒盟。

庭有梅花树,梅姑死之年植下,今仍年年岁末盛放,只是少了梅花下的玉人与佳话。

彭玉麟,字雪琴,号退省庵主人。晚清名将,湘军领袖,人称“雪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与曾国藩、左宗棠并称“大清三杰”。

彭玉麟幼年时,居安徽老家,遇见了外祖母收养的孤女王竹宾。可因世俗羁绊与父母的阻止,最终错过,看着她另嫁他人。后梅姑难产而死,他悔恨一生,立誓为她画万株梅花悼念。终用四十载的光阴,成了梅妻鹤子的另一个痴情佳话。

“一生知己是梅花,魂梦相依萼绿华。别有闲情逸韵 ,水窗烟月影横斜。”

光绪十六年,这位叱咤一生的老者病逝,家中无余财,仅十万梅花共葬。

作者:霜见十九,00后自由写手,喜爱一切古风的事物。


5. 梅州看梅花的地方

梅花不畏严寒,吐艳飘香,深受人们的推崇。梅州市自古以来就有“梅花之乡”的称谓。域内多见古梅。

  梅州人民爱梅、赏梅更是蔚成风气,种植了不少梅花。1993年,梅花被评为梅州市市花。

  梅州历史上也留下众多以“梅”命名的山川、古迹、乡镇、村舍,如:梅峰、梅山、梅溪、梅江、梅园、梅林、梅亭、梅塘、梅教、梅子村、梅口镇、梅花山、梅花村、梅子坑、梅子墩、梅子坪、梅子坝、梅子岗、梅子树下等。


6. 湖州看梅花的地方有哪些

首选城市自然是杭州,自古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美誉,还有美丽的西湖,欲把西湖比西子、淡抹浓妆总相宜;

其次是舟山,蔚蓝大海,鲜美海鲜,美丽海岛,例如朱家尖,普陀山,梅花岛等等;

再次是湖州,环太湖唯一因湖而得名的城市,有名山、名湖和古镇,还有龙之梦,月亮湾等大型旅游综合体。


7. 湖州看梅花的地方在哪里

浙江省梅花最多。

梅花的产地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南地区、安徽、浙江一带的山区、四川省、湖北省的山区、广西省、江西省、广东省等地。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是全国重要的梅花基地,长兴红梅总面积达到10800亩,年产值超亿元,直接从事梅花种植的人数有6000多人。


8. 湖州赏梅花去哪里

2020年湖州梅雨季是5月29日入梅,7月18日出梅。其特点是入梅时间长,梅雨总量特别大,强降雨区域重叠,梅中有伏。


9. 吴江看梅花的地方

导读:你认为什么是艺术呢?听听大家怎么说。

1、人生离不开艺术,生活也缺少不了艺术。艺术需要创新,但创新的前提是继承,在绘画的过程中既要重新又要继承,这要求画家们多出去走走,发现生活的细节。我本在河源生活可以充分利用河源客家文化的传统资源,发现和更深入的挖掘具有民族意义的思想观念和文化主题,搜寻灵感创造出体现客家特征的山水画,从而更好的促进中国山水画的发展。

2、人类为了求真而有了科学,为了求善而有了伦理,为了求美而有了艺术。

艺术是人类求美而产生的有别于自然之功的创造活动和结果。这种创造活动的过程也许是快乐的,也许是痛苦的,也许是艰难的,但深入其中,仍然可以给自己带来学习和创作的心理快乐。

创造的艺术结果就是作品,也许是美的,也许是不美的,千差万别,取决于创造者的能力和水平。

艺术作品是要展示给大家看的,也就是审美。审美受人的眼光、学识、修养等的影响,同样会导致千差万别的感觉认知,这叫审美再创造。

艺术介于哲学和神学之间,是理性驱动下的感性飞翔。人人都有感性,但没有理性驱动的感性创造不能称之为艺术。

有人说,艺术是给人心理愉悦的,这话不全面,艺术是可以给欣赏者以多种心理感受的。比如电影《泰坦尼克号》,唯美的拍摄、音乐、爱情故事都是让人心理愉悦的,但它的伟大在于那场让观众心理发怵的灾难面前人类崇高的道德表现。换句话说,是灾难成就了这部电影的艺术高度。

3、艺术是精神生活的升华,是对美的理解与思考,是人类进步的标志!写字提升到书法就是艺术;画画用笔墨颜料体现意境是艺术;城市中的雕塑表达进步、向上的雕刻艺术;做菜经过厨师的用心组合,把菜品的色、香、味表现的淋漓尽致 是艺术。艺术无处不在,让人惊奇,让人憧憬,让人有幸福感!让人快乐的生活着!艺术来自于生活之中,在生活中要把自己培养成一个热爱艺术,发现艺术,欣赏艺术的人。艺术是美的,美的东西不分国界,希望人类都快乐地生活在美的世界里……

4、艺术确实能使人快乐,这是因为:艺术是由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所组成,总有一个门类能使人快乐。

歌曲通过音乐,声乐以及节奏,音乐意境能使人感悟到深入心灵的快乐。

特别是有些歌曲通过富于感情的表达,特别容易引起有审美艺术感觉的人的共鸣,进而引起联想,达到和演唱者的心灵契合,使欣赏的人进入歌曲的艺术意境,进而使人的感情发生变化,让人百听不厌的歌曲正是艺术的感染力发生着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绘画艺术是创造美的,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所以绘画艺术特别让更多的人感兴趣。画画艺术本来就是西方艺术,传入中国很快引起国人共鸣。欣赏西方油画作品的人多了,很多中国画家也学习西方油画,有人很快成为了东方油画名家,靳尚谊先生的人体油画艺术很快成为名品。

5、艺术人生

——灵遁者

我忘了是谁说过这样一句话,大概意思是:“艺术创作是个体的,群体创作是一个伪命题。就好像一个人做梦和一群人一起做一个梦的区别。”从这个角度讲,艺术家确实需要有一颗敏感而孤独的心。

我不确定自己是否孤独,因为这个时代说自己孤独的人街上一抓一大把。大家都孤独,谁才是真正的孤独者?。孤独是一个被“同化”了的词,人的矛盾性让我相信这种“同化”是可信的。也就是人能感到孤独是可信的,群体能感到孤独也是可信的。我说自己孤独,不如说自己孤单。因为说自己孤单是在陈述事实。

我很小的时候放羊,我只放一只羊。我特别满足只放一只羊。每当有一个羊群经过的时候,我总是护着我的羊。而它总是去挑战哪些长着长角的山羊,我感到骄傲,也为它担心。

多年以后的今天,我意识到艺术就跟放羊一样。艺术不在殿堂,而在泥泞的土里。而每一个初次拿起画笔的人,是不会意识到这点的。因为没有谁一开始就是“艺术家”。我从来没有想到过,自己会成为一个靠写字,靠画画吃饭的人。生活中有很多深深爱你的人会杀死你深深爱的东西。我放养的羊,就倒在了我父亲刀下,最终成为一锅肉。我的哭泣,在他们看来是可爱。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童年吧。那时候我觉得“一只羊”比艺术品可重要多了。

我依稀记得我爸笑着对我说:“你爸死的时候,你能这么哭,也算孝顺了。”然后把我关在屋里,他们在外面杀羊。而我能做什么?除了大骂大哭别无方法。

你现在懂我说的了吗?你心中的“艺术”或“理想”是怎么被杀死的。再去回头看看我上面写的那句话:生活中有很多深深爱你的人会杀死你深深爱的东西。

责任是一种爱的表现,而爱是一种选择。,你为了对某人的“责任”,很多时候会杀死自己养大的东西。我说这句话的时候,不带有褒贬的语气,我只是在陈述事实。

无论你是不是艺术家,你其实都是“艺术家”。生活本来就是不带彩排的电影。你以为你是配角,其实你一直都是主角。你没有看到自己而已。

很多人的状态大概就像一幅油画。远看完美无缺,近看凌乱不堪。所以中国人更喜欢追求“水墨意境”的中庸之道。近看和远看有区别,但区别不大。

一个作品,你只有去创作了才明白是怎么回事。就像在我没有创作油画之前,我以为更多的颜色堆叠,是绚烂的,结果不是,是灰 暗。而且每一个作品你都心急,但你又急不得。一笔一画都是经年累月的结果。没有农民刨土的精神,你撑不到秋天收获的时候。

我在看赵无极的作品的时候,有能看懂的,还有很多看不懂的。这就是艺术。我相信他不是在“胡乱画”,这是他脑海中的画面。不是我们脑海中的画面,我们不懂很正常。被所有人都能理解的或者不需要被所有人去理解的都不叫艺术品。就像一张空白纸所有人都知道这是一张空白纸,或者所有不需要去理解一张“空白纸”,因为它没有可理解的“内容”。除非你要研究“空白”本身。

把自己溶在泥土中,你才能看到不一样的视角。身边的很多人都能给我启发。就像刚才我弟弟给我发了一个他的摄影文章。结尾有一张图,下面写了这样一句话:“美好地夜色中,湖边的一棵柳树长成了生殖器的样子。”这句话写的像诗歌,把景和树都深化成了人,人的欲望。

我希望你是喜欢和热爱艺术的,因为世俗生活需要一方精神净土。但要明白,这方净土也是从世俗生活领域中开拓出来的,它是从淤泥中诞生的。

心中永远要有炽热,热爱这片土地,热爱这些人,尤其是热爱自己。你对艺术的炽热,就像对热恋的情人一样。古诗有:“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如此坚持一生,你就能成就伟大的艺术。

摘自独立学者,艺术家灵遁者散文作家。


10. 永嘉看梅花的地方

  江心屿   江心孤屿,俗称江心屿,位于温州市区北面瓯江之中,总面积约7万平方米,东西长,南北狭,列中国四大名胜孤屿之首。该屿风景秀丽,历史古迹,人文景观丰富,是瓯江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历来被称为“瓯江蓬莱”。历代著名诗人李白、杜甫、孟浩然、韩愈、谢灵运、陆游、文天祥等都曾相继留迹江心屿。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历代名贤留有叹咏江心屿著名诗章近800篇。江心屿与鼓浪屿,东门屿,兰屿并称“中国四大名屿”。   江心孤屿, 江心孤屿古时为两个小岛。南朝宋初郡守谢灵运曾登上孤屿,写下“乱流趋正绝,孤屿媚中川。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名句。唐季以还,屿上逐渐建成梵宇和浮屠。咸通七年(866),于西山东麓建净信禅寺。宋开宝二年(969),又于东山西麓建普寂禅院,并先后建西塔、东塔。南宋建炎四年(1130),宋高宗赵构为避金兵南下,曾驻跸普寂禅院。 与鼓浪屿,东门屿,兰屿并称“中国四大名屿”。   绍兴七年(1137),僧清了奉诏来江心屿设坛传经,率众填塞中川,两屿遂连接为一;填塞处,建寺,名中川寺,通称江心寺。未久,高宗赐名为龙翔兴庆禅寺,奉为“宗室道场”。其后,外国僧侣也慕名来参禅膜拜,至明清两代,仍络绎不绝。 江心屿遍布殿堂亭榭,甚富古迹,且古木葱茏,风景秀幽,向有“瓯江蓬莱”之称。各代诗人题咏诗词就有500余首;如唐代诗人李白、杜甫、孟浩然、张子容、韩愈、张又新等均有名篇佳作咏及孤屿。[1]   咏江心屿历代诗篇佳句如:   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南北朝·谢灵运)   江亭有孤屿,千载迹犹存。(唐·李白)   孤屿亭何处?天涯水气中。(唐·杜甫)   众山遥对酒,孤屿共题诗。(唐·孟浩然)   寺影一拳石,潮声四面风。(宋·张扩)   两寺今为一,僧多外国人。流来天际水,截断世间尘。(宋·永嘉四灵之徐照) 鸟瞰江心屿丛林忽涌中流地,双塔曾擎半壁天。(宋·林景熙)   半天灯火东西塔,一枕风雷上下潮。(宋·吴马日)   罗浮山下雪来未,扬子江心月照谁?(宋·文天祥)    衣沾炉气出,船载磬声还。(明·高启)   江山如有约,云水暂为家。(明·朱谏)   半角残碑埋曲径,一泓秋水拍长堤。(清·曾燮)   欲回天地波涛上,只剩河山涕泪中。(清·端木国瑚)   故国山河无半壁,新亭涕泪此中川。(清·陆耀 )   归鸦洒墨高盘塔,征雁传书远入云。怜才红袖嫌何少,交友黄金愧不多。(清·谷培宸)   偏安烽火日,何处有清辉?(当代·鞠国栋)   屿为船矣塔为樯,千古江心未启航。(当代·崔宝珏)   编辑本段   景区概况    江心屿江心屿历史悠久,古时为两个小岛。南朝宋初郡守谢灵运曾登上孤屿,写下“乱流趋正绝,孤屿媚中川。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名句。唐季以还,屿上逐渐建成梵宇和浮屠。咸通七年(866),于西山东麓建净信禅寺。宋开宝二年(969),又于东山西麓建普寂禅院,并先后建西塔、东塔。南宋建炎四年(1130),宋高宗赵构为避金兵南下,曾驻跸普寂禅院。绍兴七年(1137),僧清了奉诏来江心屿设坛传经,率众填塞中川,两屿遂连接为一;填塞处,建寺,名中川寺,通称江心寺。未久,高宗赐名为龙翔兴庆禅寺,奉为“宗室道场”。其后,外国僧侣也慕名来参禅膜拜,至明清两代,仍络绎不绝。江心屿遍布殿堂亭榭,甚富古迹,且古木葱茏,风景秀幽,向有“瓯江蓬莱”之称。古有“江心十景”:春城烟雨、海淀朝霞、瓯江月色、罗浮雪影、孟楼潮韵、翠微残照、远浦归帆、沙汀渔火、塔院筠风、海眼泉香。1974年,在政府的重视下,成立了“江心屿扩建工程指挥部”结合航道整洁,滩涂改造。原来只有60亩的公园扩建到现在的1000亩。扩建了小飞虹、盆景园、花柳古亭、青少年活动中心、共青湖、情人岛、儿童乐园、综合性游乐场等,形成了江中有江,岛中有岛,园中有园的格局。为充分开发江心屿夜景资源,1999年竣工的江心屿“亮丽工程”动用现代影射原理和多种手法,重点突出二塔一寺,使瓯江上的这颗明珠更具名符其实,达到环境、艺术、气氛和格调的完美统一,实现了人们夜游江心屿的夙愿。以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由强力光带分离出江心屿与江滨路火树银花灯饰相互辉映,使瓯江之夜更加光彩艳丽。2000年,东瓯大桥建成通车把江心屿和南岸的温州和北岸的瓯北连为一体,江心屿的西扩工程也就此拉开了帷幕。   编辑本段   主要景点   江心寺   现存之江心寺为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重建,面积约2870平方米,分前、中、后三殿。前殿为天王殿,东西有长廊,两端置钟鼓楼。今宋代古钟尚存。中殿为圆通殿,最为壮观,供奉的是观音菩萨,江心寺为全国32所观音道场之一,。殿内槛联匾额,琳琅满目。正柱联为宋王安石撰并书。后殿三圣殿,殿额与对联皆为弘一法师所书。寺院大门两边有题为宋王十朋撰书的叠字联:“云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潮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消”(念“yun, zhao chao, zhao zhao chao ,zhao chao zhao san;chao,chang zhang, chang chang zhang, chang zhang chang xiao”)。由书法家方介堪正楷重写。寺周古木参天,景色清幽。1983年列为全国对外开放142座重点寺院之一。   兴庆寺   原名净信院,又名西塔寺院。宋高宗驻跸孤屿时,改称兴庆。重建于清嘉庆年间。寺两侧有琉璃泉,泉水清冽,为温州三大名泉之一。寺墙内有橄榄一株,相传明万历十五年(1587)为郡守卫承芳所植,2003年被毁。建国后温州市博物馆建于此寺,常年展出历史文物,现改为温州革命历史纪念馆。   【宋文信国公祠】   位于江心寺东面。南宋德祐二年(1 276),文天祥自元兵押解途中脱险来温,留居中川寺,作《北归宿中川寺》诗。明宪宗成化十八年(1482),邑人为纪念这位民族英雄就义200周年而建此祠。祠内原有文天祥石质雕像和名人题诗碑刻,后被毁坏,仅存清人秦瀛《宋文信国公造像题记》碑。1981年整修,回廊镶嵌《正气歌》及20块后人凭吊诗词碑刻,并有联云:孤屿自中川,逝水难消亡国恨;崇词足千古,英风犹挟怒涛鸣。   东西二塔   东塔始建于唐咸通十年(869年),一说建于北宋开宝二年(969年),曾毁于兵火,南宋绍兴十年(1141年)重建。元至正,明万历,清乾隆多次重修。塔高28米,底径8米余,6面7层,青砖围砌。过去外围层层有平座、栏杆和出檐,内有扶梯直上塔顶,可俯瞰瓯江澎湃,饱览风光旖旎的鹿城全貌。清光绪二年(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签订,温州辟为商埠。1894年始在东塔山下建造英国驻温领事馆,次年落成。英借口警卫工作需要,强迫温州地方当局拆除东塔内外的飞檐走廓,留下这座中空无顶的塔身。塔顶自然生长一株100多年树龄的榕树,无土培植,根垂塔中,全年常绿,实为奇观。今塔仍巍峨雄伟,像一座饱经风霜、历尽沧桑的历史丰碑矗立在东峰之巅。   西塔始建于北宋开宝二年(969年),一说建于唐咸通十年(869年),明、清曾多次修缮。塔高32米,底径7米,6边形,7层,中空,系楼阁式青砖仿木构建筑。远远望去,碧水蓝天,全身披绿的西峰山托着砖红色宝塔,塔刹直入云端,蔚为壮观。就近处,江风吹动四十二个檐角的铜风铃送声,四周枝头飞禽清脆的啼呜,交响成趣。塔每层每面均有小佛龛,内置石雕佛像,造型精致,神态自然,有颇高的艺术价值,塔周围置青石坐凳,万木扶疏,清幽格静,引人遐思。因塔身倾斜,曾于1982年进行大修葺。今塔仍保持宋代风格。   东西双峰崖岩挺秀,自然天成,林木蓊郁,葱葱茏茏,山不高,有东西千年宝塔而得名。攀登陡峭石阶小径,可上山顶观塔。每塔旁立有青石碑二方、古亭一座。游人至此,纵谈古今,神思激越。东西双塔,屹立于孤屿,遥相呼应,活绘出江心屿的优美轮廓,成为温州的—个标志。1981年东西双塔列为温州市第—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东西双塔被国际航标组织列为世界百座历史文物灯塔之一。国际航标协会正式宣布其为世界航标遗产。   江心屿   浩然楼   位于文信国公祠东侧,明万历八年(1580)建。楼为木结构三开间重檐歇山顶,造型别致。楼名取意文天祥《正气歌》中”浩然”二字。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以唐代诗人孟浩然曾游江心屿,易名为孟楼。光绪元年(1875)重修时,仍复名为浩然楼。登楼远眺,瓯江上 往来的巨轮小帆,以及市区鳞次柿比房屋与海坛、翠微诸山,一览无余。   澄鲜阁   在西塔山南麓,原名水陆阁,始建于北宋崇宁元年(1102)。明万历十年(1591)重修时,取谢灵远诗句意,改名澄鲜阁,系二层三间木构建筑。   江心公园    江心屿夜景在江心孤屿西首,始建于1974年,1990年基本建成。公园由小飞虹景区和欢乐城两部分构成。小飞虹景区有湖面0.4多公顷,临湖建有亭、台、廊、榭。小飞虹桥横跨湖上,夏放荷花,秋绽桂子,四季飘香。欢乐城由民间集资建成,占地1.26公顷,内设游艇、电动游戏器械等娱乐设施。   盆景园   占地0.42公顷,置中、小型不等的盆景,风格各样,古拙雅致;还堆彻一座缩微的北雁荡山合掌峰、观音洞大型盆景。   孤屿东首,尚有建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英国驻温州领事馆旧址   江心西园   地 处温州江心屿西段,西接东瓯大桥,占地面积587亩。江心西园延续江心屿“诗之岛”的内涵,溶自然景观与现代人文娱乐于一体。自西向东将有身健心、市井风情、田园风光、烟树秋雨四个旅游景区,分为水上世界、峡谷漂流、儿童乐园、露天剧院、渔家乐、风情街、宾馆、别墅、竹庄、游船、茶楼、海鲜楼、酒吧等休闲娱乐设施,是一个集娱乐、美食、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旅游圣地。   象岩与狮岩象岩   在屿东江中,因石色洁白,鼻长似象而得名。狮岩在屿西江中,因石呈翠色,似一只雄狮于此盘踞。   宋文信国公祠   位于江心寺东面。南宋德佑二年(1276),文天祥自元兵押解途中脱险来温,留居中川寺,作《北归宿中川寺》诗。明宪宗成化十八年(1482),邑人为纪念这位民族英雄就义200周年而建此洞。祠内原有文天祥石质雕像和名人题诗碑刻,后被毁坏,仅存清人秦瀛《宋文信国公造像题记》碑。1981年整修,回廊镶嵌《正气歌》及20块后人凭吊诗词碑刻,并有联云:孤屿自中川,逝水难消亡国恨;崇词足千古,英风犹挟怒涛鸣。   小飞虹   在江心寺 小飞虹后。披绿色琉璃瓦,黑檐白顶,朱红梁柱,翘角斗拱,下砌大理石坐凳以一组紧连性的亭、桥、廊、榭构成,随形就势,明媚绮丽,如飞虹挂空、老龙卧地,故名“小飞虹”。横悬匾额“小飞虹”由著名书法家曾耕西老先生书。   凌云桥   位于西塔山北向新景区,高5米,长14米,44级石阶,踌跨湖而设,北上石阶,犹似登塔,至塔顶,塔巅白云,桥下水雾,飘忽相交,确有凌云之感,顾名“凌云桥”。临桥仰望东西古塔,高耸入云;俯视湖面,毕波荡漾,石蛙待跃,双塔倒影,云水相映;桥下水波涟漪,游鱼唼喋。   温州革命烈士纪念馆   原名“温州区革命烈士纪念馆”,前身原为龙翔寺。在东峰下,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建,名普寂禅院。宋建炎四年高宗南渡驻跸寺中,改名龙翔。清乾隆年间僧通溱重建。龙翔院中曾建有翠幄轩、清辉轩、浴光精舍、十力轩等,现均已废。翠幄轩为宋高宗驻跸处。宋高宗曾御书“清辉浴光”四字,赞美江心。后“浴光”二字毁,仅存“清辉”,于清光绪间摩勒于石,今仍嵌在江心寺殿东侧壁间。1956年7月1日,为纪念浙南地区在各个革命时期牺牲的烈士,在江心屿原普寂祥院废址上建成。占地1873平方米。1987年,浙江省人民政府决定将其扩建为“二碑一馆”,占地扩大为2700平方米。二碑:一碑为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纪念碑,原国防部长张爱萍书题;一碑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纪念碑,书法家舒同书题。   盆景园   编辑本段   江心十景    江心屿“春城烟雨”:立于江心寺大殿前,南望鹿城,早晨烟雨如丝,古城空蒙隐现,春到江南,绿染城头,正合“春风又绿江南岸”的诗意。前人题诗云:“是烟复是雨,东风不开束,一夜霏空蒙,染得城头绿。   “海淀朝霞”:东塔山下,瓯潮溅落,沙滩浮现,水鸥群集,夏日晨曦初照,海淀朝霞如染,瑰丽多彩,光耀夺目。有诗云:“殿角水禽鸣,曙色扶桑东,飞霞捧日寂,亦作玛瑙红。”   “瓯江月色”:中秋之夜,从东峰山巅遥望瓯江,只见: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蟾影秋光,空水澄鲜,秋风萧瑟,江色琉璃,诗情画意十分浓厚。古人题景诗曰:“月出海门东,闲云扫晓风,江长飘玉带,人生琉璃中。   “罗浮雪影”:温州冬雪较少,人们见雪心喜,赴江心屿赏雪,实属难得快事。从“来雪亭”引颈北望,远眺罗浮山上白雪皑皑,冰封腊象,近有 、蛇两山,白雪和双塔相映,洁净的白雪覆盖着山下高低错落的农舍,图面极佳,为“江心屿十景”中第一佳景。古人题景诗云:“雪中望罗浮,玉峰峨峨起,不知山下村,人住梅花里。”   “孟楼潮韵”:在浩然楼(曾一度称孟楼)上聆听瓯潮澎湃,水石相击,富有天籁妙趣。古人题诗云:“潮音漱石根,琅琅小楼上,一笑顾老僧,何如渔山唱。”   “翠微残照”:从西峰山隔江遥望鹿城西门外的翠微山,夕阳余辉,晚霞似锦,归鸟倦飞,塔影横斜,别有情趣。古人题景诗云:“倦鸟渡江回,西山夕阳催,都看一双塔,偃卧在苍台。”   “远浦归帆”:从东峰山间举目远瞩,群山连绵,江道弯转,波光掠影。傍晚远浦渔船扬帆破浪,满载而归。古人题诗曰:“江路夕阳明,归帆遥可数,五两折轻风,欲近上戍浦。”   “沙汀渔火”:在端午节前后的夜晚,孤屿四周江面上捕捞瓯江特产——风尾鱼的渔船灯火遍燃,星星点点,时隐时现,景色动人。写景诗曰:“衲子入定来,斋堂钟磬罢,唯有渔舟灯,几点汀洲夜。”   “塔院筠风”:盛暑时节,江心屿的竹林下,是人们纳凉的地方,耳听风吹竹声,十分惬意自在。古人题景诗云:“洁夏绿筠荫,南熏披袂袂,人间烦暑多,此是清凉界。”   “海眼泉香”:龙翔寺之旁,有寒井一口,泉水清冽。每日清晨,和尚们就去提水煎茶,一时松烟缭绕,如诗如画,情趣横生。古人题景诗云:“携钵汲寒泉,试将松火煎,自从谒赵州,不参五味。   编辑本段   景区特产    江心屿   凤尾鱼   俗称"子鲚"、又称"鲚鱼",属名贵的经济鱼类,它是温州的著名特产,是下饭佐酒的佳品,因其尾部分叉,短呈红色,尖细窄长,犹如凤尾,故称。温州历代相传,有"雁荡美酒茶山梅、江心寺后凤尾鱼"之说。每年三月,生活在浅海的凤尾鱼就溯江而上,群集到江心孤屿四周的江面上。近郊渔民们便驾着子鲚船,撒网捕鱼。最多是是在江心寺后面的江中。此鱼腹内多子,肉质细嫩,可心煮吃,但民间多用油煎,吃起来又香又脆,鲜美可口。相传南宋状元王十明(乐清人),曾在江心孤屿读书。因他勤奋好学,感动了东海龙王,特地送这种叫"子鲚"的鱼给他吃。   刻纸   伴随着龙舟的产生和发展而演变成龙舟花(现细纹刻纸),细纹刻纸转向为首饰龙灯而制作,为了追求首饰龙灯装饰美观,艺人们就精细地选用了多种彩色的纸张,剪辑了“五谷丰登、龙凤呈祥、六畜兴旺、梅省鸳鸯、松鹤延年、年年有余、福禄寿喜”等题材,并采用了明暗对比、粗细结合的手法,构思出栩栩如生的画面,以其流光溢彩,绚丽多姿的风采赢得了民众的好评。刻纸是剪纸的一种,早在元代,乐清象阳寺前的艺人为了迎合元宵佳节张贴花窗门神的民间习俗而剪。


11. 湖州古梅花观

梅花

赵孟頫 〔元代〕

潇洒江梅似玉人,倚风无语澹生春。曲中桃叶元非侣,梦里梨花恐未真。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孟俯,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


杭州西湖景点花港观鱼介绍 杭州西湖花港观鱼图片

1. 杭州西湖花港观鱼图片

游览西湖,个人认为从岳王庙游船码头坐船进入西湖,人是比较少的。市区中心的湖滨码头,外来人员到了杭州后,首先来到西湖边就到这里,进入西湖游览的人,固然就多;东北部中山公园码头处,汇集了众多的名胜古迹,比如:断桥残雪,武松墓,苏小小墓,西冷印社,孤山放鹤亭等,人们陆地游玩后,也会搭船进入西湖;西南方的花港观鱼码头,集中了游览完雷峰塔,六和塔,虎跑,花港观鱼公园后的游人进入西湖;只有西北部岳王庙游船码头进入西湖的人流,相对而言算是比较少的。

2. 西湖花港观鱼

西湖水的入口在花港观鱼,出口在少年宫

西湖有进水口也有出水口,而且不止一两处,我见过的一个进水口就在靠近花港观鱼那边,一个出水口就在少年宫这边的河口处,而且都是时时在运作的。西湖这么久历史,怎么可能没有进出水口,要是死湖,光靠人工抽换水的话,它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不是早就臭了?

3. 杭州西湖花港观鱼图片欣赏

花港观鱼地处西湖西南,三面临水,一面倚山。是一个占地300余亩的大型公园。西山大麦岭后的花家山麓,有一条清溪流经此处注入西湖,故称花港。南宋时,内侍卢允升在花家山下建造别墅,称“卢园”,园内栽花养鱼,池水清冽、景物奇秀。以后,卢园荒废,此景亦衰。清康熙南巡时,在苏堤映波桥和锁澜桥之间的定香寺故址上,重新砌池养鱼,筑亭建园,勒石立碑,题有“花港观鱼”四字 。   南宋时有一条小溪从花家山经此流入西湖,这条小溪就叫花溪。当时,内侍官卢允升在花溪侧畔建了一座山野茅舍,称为“卢园”。园内架梁为舍,叠石为山,凿地为池,立埠为港,畜养异色鱼类,广植草木。因景色恬静,游人萃集,雅士题咏,被称为“花港观鱼”。花港观鱼公园位于苏堤南段以西,在西里湖与小南湖之间的一块半岛上。时称卢园又以地近临花家山而名“花港”。期间宫廷画师创作西湖十景组画时将它列入其中,由此而名声远扬。 康熙三十八年,皇帝玄烨驾临西湖,照例题书花港观鱼景色,刻石建碑于鱼池畔。后来乾隆下江南游西湖时,又有诗作题刻于碑阴。碑分为阳文和阴文双面,是康熙和乾隆祖孙两个皇帝分别题的字,这在我国碑林史中仅此一块。 乾隆做诗有:“花家山下流花港,花著鱼身鱼嘬花”之语。   花港观鱼的石碑是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所题,其中的"渔"字,繁体写法是四点,代表火,乾隆改为三点,代表水,寓意百姓生活风调雨顺,江山稳固太平。   还有种说法:“花港观鱼”四字为清康熙皇帝手迹。康熙一生崇信佛教,向有“佛爷”、“善人”之称。他孙子乾隆爷也崇尚“好生之德”。然而,在汉字里,三点为水,四点为火。繁体“鱼”字底部的四点,本为火字,鱼遇水而生,遇火必死。皇帝不忍见鱼死,便将碑文中“鱼”字底部的四点改写成了三点,意在让鱼永远欢快地生活在水里,以示皇恩浩荡,泽被万物之意。这也给后人留下了一段有趣的典故。

4. 西湖十景花港观鱼图片

四个码头四处景区,都好玩。

1.湖滨码头,处湖滨1公园 ,向南是西湖南岸柳浪闻莺、涌金门、城隍山、河坊街…向北1-6公园,沿路对面是繁华商圈和历史名街。

2.少年宫码头,地处白堤起点,面湖沿白堤走断桥残血、平湖秋月;面少年宫广场,边上是历史名街北山路和宝叔山。

3.中山公园码头,孤山脚下,西冷印社,走过,西冷桥沿湖走,白堤转到苏堤起点,岳坟和曲院风荷。

4.西山公 码头,处在苏堤终点,西山公园有花港观鱼等著名景点,穿越公园后门是杨公堤。

其实,西湖还有2个码头,中湖中岛上,一个在湖心亭,一个在三潭印月。陆地四个码头都可通湖中两岛。

5. 西湖花港观鱼附近景点

 大家好,今天我们去的是杭州花港观鱼

  花港观鱼地处苏堤南段西侧,前接柳丝葱茏的苏堤,北靠层峦叠翠的西山,碧波粼粼的小南湖和西里湖,像两面镶着翡翠框架的镜子分嵌左右。早在南宋时,有一条小溪从花家山经此流入西湖,这条小溪就叫花港。当时,内侍官卢允升在花港侧畔建了一座别墅,称为“卢园”。园内叠石为山,凿地为池,畜养异色鱼,于是游人萃集,雅士题咏,称为“花港观鱼”,成为西湖十景之一。乾隆帝曾题诗赞道:“花家山下流花港,花著鱼身鱼嘬花。”

  旧时的花港观鱼只有一池、一碑、三亩地。后经扩建,全园面积近三百亩。园内景观由鱼乐观、牡丹亭、花港、草坪和丛林几个部分组成,鱼乐园是全园的主景。鱼乐园中放养着数万尾金鳞红鲤,游人在观鱼池的曲桥上投入食饵或鼓掌相呼,群鱼就会从四面八方游来,争夺食饵,纷纷跃起,染红半个湖面,以为胜观。在这里纵情鱼趣,真是鱼跃人欢,其乐融融。今日花港观鱼是一座占地二十余公顷的大型公园,全园分为红鱼池,牡丹园,花港,大草坪,密林地五个景区。

  花港观鱼中的是鲤鱼,前往杭州西湖十景之一的花港观鱼公园游览,细心的游客会发现,在位于公园东大门不远处的景名碑上,那个“鱼”字底部的四点却少了一点。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块碑上所刻“花港观鱼”四字为清康熙皇帝手迹。康熙信佛教,向有“佛爷”、“善人”之称。他十分崇尚“好生之德”。然而,在汉字里,三点为水,四点为火。繁体“鱼”字底部的四点,本为火字,鱼遇水而生,遇火必死。“佛爷”皇帝不忍见鱼死,便将碑文中“鱼”字底部的四点改写成了三点,意在让鱼永远欢快地生活在水里,以示皇恩浩荡,泽被万物之意。口李盛仙。

6. 杭州西湖花港观鱼图片高清

西湖第一名园—刘庄

刘庄在西湖边已经一百年了,坐落于杨公堤旁。三面临湖、一面靠山,风水极佳。因环境优美、建筑精致、陈设典雅及人文丰富,而被誉为“西湖第一名园”

西湖第二名园—汪庄

汪庄始建于1927年,原系汪裕泰茶庄,以其建筑瑰丽别致,声名鹊起于西子湖畔各庄园之中,成为钱塘风流胜地,一时风光无限。

西湖第三名园—郭庄

郭庄,又称汾阳别墅,是杭州西湖园林中最具江南古典园林特色的私家宅园。该园面临西湖,背靠西山,空间景观丰富多彩,妙趣横生,真可谓“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达到了园林意境美的较高境界。

西湖第四名园—蒋庄

蒋庄位于西湖花港观鱼公园内,是“园中之园”。南接南湖,面邻西山,北枕西里湖,“郊园贵野趣,宅园贵清新”,蒋庄将园中景物和园外大千世界融为一体,从而有了“两面长堤三面柳,一园山色一园湖”的效果。门票:免费。地址:杭州西湖区花港观鱼景点

7. 杭州西湖花港观鱼图片大全

花港观鱼是西湖的第一个景点。

花港观鱼是由花、港、鱼为特色的风景点。西湖十景之一。地处苏堤南段西侧。1964年二期扩建工程告竣后,占地面积达20公顷。全园分为红鱼池、牡丹园、花港、大草坪、密林地五个景区。与雷峰塔、净慈寺隔苏堤相望。

红鱼池位于园中部偏南处,是全园游赏的中心区域。池岸曲折自然,池中堆土成岛,池上架设曲 ,倚桥栏俯看,数千尾金鳞红鱼结队往来,泼刺戏水。

8. 杭州花港观鱼平面图

西湖第一名园—刘庄

刘庄在西湖边已经一百年了,坐落于杨公堤旁。三面临湖、一面靠山,风水极佳。因环境优美、建筑精致、陈设典雅及人文丰富,而被誉为“西湖第一名园”

西湖第二名园—汪庄

汪庄始建于1927年,原系汪裕泰茶庄,以其建筑瑰丽别致,声名鹊起于西子湖畔各庄园之中,成为钱塘风流胜地,一时风光无限。

西湖第三名园—郭庄

郭庄,又称汾阳别墅,是杭州西湖园林中最具江南古典园林特色的私家宅园。该园面临西湖,背靠西山,空间景观丰富多彩,妙趣横生,真可谓“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达到了园林意境美的较高境界。

西湖第四名园—蒋庄

蒋庄位于西湖花港观鱼公园内,是“园中之园”。南接南湖,面邻西山,北枕西里湖,“郊园贵野趣,宅园贵清新”,蒋庄将园中景物和园外大千世界融为一体,从而有了“两面长堤三面柳,一园山色一园湖”的效果。门票:免费。地址:杭州西湖区花港观鱼景区内

9. 杭州西湖花港观鱼介绍

杭州西湖十大景点最简单的介绍是

苏堤春晓:连通西湖南北,共有六座桥

曲院风荷:看荷花

平湖秋月:赏月

断桥残雪:白娘子与许仙相遇的地方

柳浪闻莺 :各种柳树

花港观鱼:看金鱼

雷峰夕照:雷峰塔

双峰插云:远远的看两座山

南屏晚钟:一个钟

三潭印月:西湖的标志

苏堤春晓:在苏堤旁边处种植的花木多达四十余种,其中尤以垂柳和碧桃两种植物最为著名,每年寒冬以后,两岸的垂柳以及碧桃便争相报春,柳叶初长,桃花盛开,与西湖相映成景,故名苏堤春晓。苏堤是当年苏轼任苏州知州时,苏轼为了疏浚西湖,用淤泥及其他材料铸成连接西湖南北长堤,这便是苏堤的来历。

曲院风荷:位于西湖南侧,周围有岳飞庙。曲院最为著名的就是那的荷花,里面有红莲、白莲、并蒂莲等多种名贵荷花,正可谓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南宋的时候还在此建有酒坊,每到夏天的时候荷香与酒香四处飘逸,令人沉醉。

平湖秋月:是西湖历来最好的赏月地,背靠孤山,前面则是西湖的外湖,也正是这样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他最好的观月地。

断桥残雪:西湖最著名的一个景点,被后人称为西湖的奇观则是“断桥不断”,“断桥”一词来源于唐朝,因为那时候桥上有门,下的雪都落在了门檐上,只有桥的两头有雪,像是断了一样,这就是断桥的来历,断桥还是神话传说白娘子与许仙相遇的地方。

花港观鱼:是一个占地300多亩的公园,因为此处有一条清澈的溪流注入,故称花港,他与雷峰塔和净慈寺隔苏堤相望。

柳浪闻莺:国家5A级景区,是一处大型公园,共有友谊、闻莺、聚景、南园四个景区。南宋时期,这里是最大的御花园,因为院内大多都是垂柳,其间黄莺飞舞,争相啼鸣,故名柳浪闻莺。

雷峰夕照:位于净慈寺上的夕照山上,因为晚霞度塔,佛光普照最为著名,夕照山是一个半岛状,三面环水,南宋时是御花园的一部分。

双峰插云:双峰指的是南高峰和北高峰,两峰之间相隔十余里,之间小山起伏,因为从远处望去像是在云中的山峰,故而得名双峰插云。

南屏晚钟:说的是南屏山,是西湖中问世最早的一个景点,因为山脚下就是净慈寺,傍晚的时候钟声显得更为清越悠扬。

三潭映月:被誉为“西湖第一胜境”,是西湖最大的岛屿,其中我国一元人民币的背面印 的就是三潭映月的景观,由此可以看出三潭映月在我国风景名声中占据了很大的标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