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马桥遗址

上海马桥遗址

上海马桥遗址位于上海闵行区南部,东经121°18′,北纬30°0′,马桥镇俞塘与竹港的汇合处,俞塘北岸,该遗址是以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和青铜时代遗存为主的遗址。

中文名:上海马桥遗址

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

所属时代:新石器时代至商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所处地区:上海市闵行区

批准单位:国务院

编号:7-0135-1-134

上海遗址公园(上海周边遗址)

上海市松江广富林遗址始建于何年、何人所建?

1958年发现发掘,2013年开始建设遗址公园,系松江 *** 所建,也就是国家建的啦!它是一大片古代遗迹,反映出当时的生活文化等等,所以与良渚文化,东周文明一样,松江这个遗址公园的建设等于是用于纪念这个文明的出现。

上海有没有渣滓洞遗址公园

上海有渣滓洞遗址公园。渣滓洞三面环山,一面临沟,地形隐蔽,专门关押和迫害革命者,比较著名的就是江姐,渣滓洞在原址上修复重建,真实的反映出了当时的场景。

上海耗资200亿的修建的遗址公园是哪一座?

上海耗资200亿的修建的遗址公园当然是广富林文化遗址公园

广富林文化遗址公园也是号称“中国最奇特建筑”,整整花费了200亿人民币建造,但是大部分却埋在水里面,只漏出屋顶供大家参观。这里就是上海的广富林文化遗址。

广富林文化遗址,位于上海市松江城西北6公里的地方,老上海都知道,广富林是松江区的根本地带,甚至在坊间还有人说是先有了松江府后有了上海滩,专家研究了之后才发现,广富林遗址甚至可以追溯到几千年之前,是一个新文化遗址。在这里,专家后来还发现了广富林文化的墓葬,也是随着发展出土了大量的文物,事实证明,这里的有人的时候已经往前推进了几千年。

因为文化底蕴丰富,并且考古研究价值相当之高,所以后面有关部门也是专门拨款决定重修广富林遗址,前前后后花费了10年的时间,总投资也是达到了200亿的人民币,才将这个遗址改变成为了现在的广富林文化遗址公园,要说这个公园,我想说,在中国可以说是独一份的,因为这里上面全是水,这里是一个水下的博物馆,因为要保护本身的水下建筑,所以耗资巨大时间久。

在完整地保留了原有建筑的基础上,对于整个文化遗址进行了重修,并且保留了老文化遗址,加入了新现代化元素,整个建筑埋在水下,来到这里的游客们无一不啧啧称奇。

广富林文化遗址,主要展馆由古陶艺术馆、陈子龙纪念馆和木艺展示馆和最为关键的广富林文化展示馆等多个场馆组成,想要来到这里参观的话一定先要选择好景区的路线图,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选择一个最为便捷的路线来参观,这样的话能够节省大量的时间,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看到整个文化遗址的重要景点组成。

因为其耗资巨大、修建时间长,再加上整个文化遗址是在水下修建而成的,所以这里每天每年都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观看,来到这里的游客无一不被其奇特的外观和文化底蕴所吸引,所以趁着假期趁着空闲,带着家人来看一看这个文化遗址,感受一下中国基建的能力!

中国“最奇特”的建筑,耗资200亿修建,却只能看到个屋顶!

广富林遗址公园要门票吗

现在广富林遗址公园还在建设中,是免费的。

上海广富林遗址公园地址:松江区松江方松街道广富林村村北。

水上古城 光影绮丽

穿过十余根华表,进入广富林遗址公园,就能看到一座座“漂浮”在水中的徽派建筑,13万平方米的水域中,各类功能建筑星罗棋布。在目前开放展示的核心区域,绵延一公里的建筑倒映在湖面。一到晚间,灯光点亮,古建筑柔和的光影装扮着湖面,时而被风吹皱,景致绮丽。

彭康杰表示,春节期间,广富林公园免费对公众开放。这几天,参观人数每天都破万。“周边三条马路全停着私家车,大概超过1000辆。”他表示,工作人员、安保、 警、协管近50人在现场维持秩序,“还是有点招架不住”。

彭康杰介绍说,广富林之所以受追捧,很大的原因是上海景点很少有系统性的“古色古香、修旧如旧”,“有些傍水却没有古建筑,有些古建筑却没有水景,广富林则两者兼得。”正是因此,来广富林观景的市民才络绎不绝。

修旧如旧 内蕴新意

作为松江着力打造的文化功能区,广富林还承载着先民的文化血脉。上海地区先民在广富林生存的足迹,自新石器时代就已显现。水网密布、土地肥沃的广富林地区,孕育了崧泽文化与良渚文化。四千年前,北方的王油坊先民迁居到广富林,与当地原住民一起创造了南北文明相互交融的“广富林文化”。按照规划,广富林遗址公园以考古遗址保护区为核心,周边还有文化展示、古镇改造和休闲居住的功能。

松江区文广局业务科科长周文英表示,广富林占地120亩的文化展示区内包括一座“水下文化展示馆”。广富林考古现场挖掘的文物,将与声光电的现代科技手段结合,模拟出广富林千百年的历史。

广富林的另一重文化价值,在于古建筑。在民俗文化建筑群、宗教文化建筑群及古镇改造区等版块,广富林引入了大量原拆原建的江浙皖古建筑,也集中对松江区内的河道、池塘、树木、古道及历史建筑进行测绘编号,希望尽可能“修旧如旧”。

新建的五星级酒店和高端精品酒店,也要求在满足现代人居住、餐饮、休闲等功能的同时,结合周边古建筑和中式院落的特色进行设计。为保证中西古今结合,广富林施工建设部门引入了自然采光、太阳能屋顶、墙面立体绿化等新技术。在广富林建筑群中,太阳能光电板的安装总面积达到2085.8平方米,太阳能发电系统总发电量约为166-187千瓦时,可以满足约50%的照明用电。

文化景观 有待细品

目前广富林遗址公园只是部分对外开放,不少功能设施还在完善之中。多位游客表示,在公园内外还拦有警戒线,参观有些建筑需要从栏杆间爬进爬出,存在安全隐患。此外,公园内的安全、卫生设施等,也未全部建设完毕。

上海有什么适合全家游玩的地方?

前年,我们一家人去上海游玩,我们都是之一次去,所以事先看了很多上海景点,去那玩了7天,给我们流连忘返的感觉,上海适合全家游玩的地方有很多,比如迪士尼度假区、东方明珠、上海野生动物园、上海海昌海洋公园、上海欢乐谷、上海海洋水族馆、外滩等,这些景点堪称景点游玩地方,现在我给大家从景点简单介绍、游玩时长、开放时间、门票参考信息等角度,和大家分享一下适合全家游玩的地方~

1、上海迪士尼度假区

度假区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新镇上海迪士尼度假区,景区包括有较大的迪士尼城堡、以海盗为主题的园区、较长的迪士尼花车巡游路线等。

游玩时长:1-2天。

开放时间:4月18日-4月25日08:30-21:30。

门票参考:369元起/人。

2、东方明珠

东方明珠,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世纪大道1号。是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乘坐全透明观光电梯登上351米高的太空舱观光层,可将浦江两岸风光一览无余,还可以让人们与“宇航员”来一次互动。

游玩时长:2-3小时。

开放时间:1月1日-9月30日09:00-21:00(最晚入园21:00),10月1日-10月8日08:00-21:30(最晚入园21:30),10月9日-12月31日09:00-21:00(最晚入园21:00)。

门票参考:199元起/人。

3、上海野生动物园

上海野生动物园,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南六公路178号。近距离观动物。

游玩时长:0.5-1天。

门票参考:120元起/人。

4、上海 昌海洋公园

公园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南汇新城镇银飞路166号。以海洋文化为主题,缔造五大区域和一个度假酒店。

门票参考:299元起/人。

5、上海欢乐谷

上海欢乐谷,位于上海市松江区佘山镇林湖路888号,是适合全家游玩的大型主题乐园。

游玩时长:约1天。

门票参考:149元起/人。

6、上海海洋水族馆

上海海洋水族馆,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环路1388号。这里不但能欣赏到来自世界各地的特色淡水及海洋生物,还能看到有趣的动物表演。

游玩时长:1-3小时。

门票参考:155元起/人。

7、外滩

外滩,位于上海市黄浦区中山东一路(临黄浦江),全长约1.5公里,是上海城市象征意义的景点,风格迥异的万国建筑群和浦江夜景是它的精华所在。

游玩时长:1-2小时。

开放时间:全天开放。

门票参考:外滩免费开放,游船等项目单独收费。

一座漂浮在湖水中的博物馆,为什么是上海历史文化之根-广富林遗址公园呢?

广富林,原称皇甫林、广福林,位于松江城西北6公里,辰山塘东岸。广富林地区地处上海市松江大学城,古代属于华亭谷范畴,孕育了灿烂的广富林古文化,是上古时期东吴东部文化、政治、经济和交通中心。

从了解到广富林至真正去打卡可能经过了两年,作为一个不会开车的人,真心怕去郊区,所以一直拖延着,终于在今年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下定决定去打个卡,完成了这个行程!其实公交还是很方便的,地铁9号线到松江大学城站,出站后有公交,坐到华东政法大学站,下车后沿着砖墙往前走走就到了。道路开阔,砖墙复古,很有感觉。

公园非常大,很逛得开,从建筑上看,有徽派建筑,寺庙道观,当然还有充满现代感的水上建筑。徽派建筑白墙黛瓦,古典有韵律。江南园林的亭子和圆形拱门错落有致,古朴淡雅,相得益彰。如果要拍摄汉服照片,这里是不错的选择的。 知也法师用筹得的善款建了一座寺庙,百姓都称为“知也寺”。今天,广富林还留有知也桥、和尚溇、和尚坟等纪念他的遗迹。重修的知也禅寺,不仅设有知也法师塑像的祖师殿,还供奉着上海寺院唯一的“五方文殊”。这里还提供素斋面哦。

三元宫是广富林最早出现的祭拜场所,供奉的神圣,是尧、舜、禹古称天官、地官、水官,是道教创立时最早的信仰之一。为的是保佑广富林风调雨顺,丰衣足食,乡民一般称为“三官堂”,历代孩童在父母的管教下爱称尧、舜、禹为三公公。

三元宫,有华丽的飞檐斗角,好像是仿唐建筑,很有古代遗风,打卡拍照都非常漂亮,,

我很喜欢这个角落,屋檐灯笼和远处的富林塔相映成趣。在这里微风拂面,烟丝缭绕,聆听叮叮当当的清脆 *** ,在这一刻仿佛凡尘俗世与你相隔,请让自己好好享受片刻这现代都市人难得的安宁与清净。

马桥遗址景点 马桥遗址公园

1. 马桥遗址公园

良渚文化分布的中心地区在钱塘江流域和太湖流域,而遗址分布最密集的地区则在钱塘江流域的东北部、东部。该文化遗址最大的特色是所出土的玉器。挖掘自墓葬中的玉器包含有璧、琮、冠形器、玉镯、柱形玉器等诸多器型。此外,良渚陶器也相当细致。

良渚文化遗址中心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西北部瓶窑镇,核心部位于古城“反山、莫角山、汇观山,11条水坝”均在瓶窑境内。

1936年发现的良渚遗址,实际上是余杭县的良渚、瓶窑、安溪三镇之间许多遗址的总称,是长江下游良渚文化的代表性遗址,1959年依照考古惯例按发现地点良渚命名为良渚文化。遗址总面积约34平方公里。

良渚遗址是人类早期文化遗址之一,实证中华五千年的新石器时代人类文化史,申遗成功标志着中华五千年新石器时代文化史得到国际社会认可。2019年7月6日,中国良渚遗被批准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基本信息

中文名

良渚文化

相关墓葬

反山王陵

所属地区

太湖流域、钱塘江流域

建造时期

距今5300-4000年

别名

良渚文明

相关古城

良渚古城、两城镇遗址、琅琊古城

文化继承

巢湖-凌家滩文化、上海马桥文化

社会文化形态

城邦文化

相关民族

古越族

外文名

LiangzhuCulture

相关古国

良渚古国

君主世系

天皇氏------有巢氏(前期)

地理位置

浙江太湖流域(钱塘江水系)

2. 马桥遗址景点图片

三大古文化共同形成上海文化的源头

“如果说崧泽文化是上海之源、广富林文化是上海之根,马桥文化就是上海之本。这三大古文化,好像是构成‘沪’字的三点水,缺一不可,共同创造了上海古文化的辉煌。”高蒙河说,这三大古文化的存在,表明上海参与了中国文明起源与形成的共建进程。

考古发现,在距今约4000年以后,相当于中原的夏和商时期,浙西南山地的原始文化、山东地区的岳石文化、中原地区的二里头文化,不断进入到上海西部的“冈身”地带。它们和上海本地留存的良渚文化遗民一起,共同发展了“马桥文化”。马桥遗址坐落于闵行区马桥镇,大体位于上海古海岸线“冈身”文化遗址走廊的中部。

“马桥文化既是远古上海走出历史低谷的起点,也是远古上海开始向近现代国际大城市攀援上升的原点。马桥文化开放、多元文化的融合特征,在某种程度上成为现代上海城市精神‘海纳百川’的源头。”高蒙河说。

3. 马桥 景点

浙江省海宁市下辖四个街道。

分别为:

一、硖石街道

地处杭嘉湖平原,境内因有东、西两山。街道东邻袁花镇及海盐县百步镇、南接马桥街道、西连海洲街道、北依海昌街道。境内交通便捷,沪杭铁路穿境而过,东北距上海125公里,西南至杭州61.5公里,由南北大道至观潮胜地盐官22公里,距沪杭高速公路屠甸出口8公里。水路畅通,境内有市河、洛塘河、麻泾港等,北侧长山河与京杭大运河相通。

行政区划:

硖石街道辖15个社区、8个行政村,分别为:

东山社区、由拳社区、沙泗浜社区、南关厢社区、新华社区、西山社区、海青桥社区、南苑社区、东苑社区、竦秀社区、农丰社区、赞山社区、群园社区、长园社区、风和丽苑社区、荷叶村、双合村、联和村、军民村、永丰村、南漾村、杨汇桥村、西环村。

二、海洲街道

海宁市政府的所在地。

行政区划:

海洲街道辖5个行政村、14个社区,分别为 :

民和、伊桥村、金龙、张店、双凤村。塘桥、海洲、文苑、成园、梨园、梅园、白漾、联塘、南郊、新庄、新桥、联合、东长、西郊社区居委会。

三、海昌街道

地处海宁市北郊,东连海盐县、南接硖石街道、海洲街道、西毗桐乡市、北邻嘉兴市秀洲区。

行政区划:

辖8个行政村、10个社区,分别为:

迎丰、利民、双喜、双山、双冯、泾长、长山、星光村。碧云、硖西、金利、火炬、隆兴、硖东、东郊、丁公堰、横山、狮岭社区居委会。

四、马桥街道

东连硖石街道,西接斜桥镇,北毗海洲街道,南邻丁桥镇,区域内01省道、新08省道、海宁大道和江南大道围绕整个行政区域。

行政区划:

辖8个行政村、1个社区,分别为:

先锋、正阳、新场、马桥、柏士,新塘、民胜、利众村。桐溪社区居委会。

4. 马桥遗址景点介绍

呼图壁风景名胜:  呼图壁县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写下了光辉的历史。例如:古城遗址马桥子城、呼图壁境内还有7个庙宇遗址,一尊突厥民族石人像,以及众多的古墓葬。康家石门子岩画距呼图壁县城83公里南山岩壁上。  呼图壁县位于新疆昌吉州,北疆中部准噶尔盆地南缘,东距昌吉回族自治州首府41公里,距乌鲁木齐市76公里。呼图壁县旅游资源丰富,可分为自然资源和文物古迹两大类型。呼图壁县域内有一个区级文物点,四个州级文物保护单位,五个县级文牧保护单位。

5. 马桥文化遗址在哪里

1958年,当地农民开掘河道时,发现了大批古代遗物。1961年9月对其进行考古发掘,探明遗址为2层。上层面积10000平方米,出土大量陶片、陶纺轮、陶饼、带纹饰、硬陶和带釉陶等,系春秋战国时期文化遗存。下层面积7000平方米,有灰坑1个,墓葬2座。属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典型良渚文化类型,是衔接崧泽文化和马桥文化的重要时代环节,从而将上海的历史有机的串了起来,使人们可以完整的了解上海的历史发展的全貌,具有很大的考古价值。

6. 马桥遗址是什么文化

1、豫园位于上海市老城厢的东北部,北靠福佑路,东临安仁街,西南与上海老城隍庙毗邻,是江南古典园林,始建于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占地三十余亩。

园内有江南三大名石之称的玉玲珑、1853年小刀会起义的指挥所点春堂,园侧有城隍庙及商店街等游客景点。 豫园在1961年开始对公众开放,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崧泽古文化遗址

位于上海市青浦区崧泽村,被命名为崧泽文化,是新石器时代遗址,按地层可分为上、中、下三层。20世纪60年代以来,崧泽遗址被发现。

1961年至1976年,3次发掘共揭露面积 703 平方米,发现几何印纹陶遗存和新石器时代的居址遗迹,清理墓葬 100 座,出土有石器、玉器、骨器、陶器、牙器等621件文物。1959年崧泽村古文化遗址列为青浦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龙华塔

又称“报恩塔”,始建于三国吴赤乌十年(247年),位于上海市徐汇区龙华路2853号。龙华塔系砖木楼阁式塔,八面七层,总高41.03米(自底层围廊地坪面算至塔尖)。龙华塔底层塔心室地面与底层围廊地坪面高差0.44米。

每层伸出平座围以木栏,以斗拱向外挑出飞檐,出檐甚宽,檐角悬铁马(俗称铜铃)。龙华塔在自身纤细、轻灵、飘逸的基础上,融入了吴越文化,是中外建筑文化合璧的产物。2006年5月25日,龙华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玉佛寺

位于上海市普陀区安远路170号,因寺内主要供奉玉佛而得名,因其属于禅宗临济法系,修习禅法,故又名玉佛禅寺。玉佛寺作为上海旅游的十大景点之一,它虽地处繁华的市区,却又闹中取静,被喻为闹市中的一片净土。

玉佛寺创建人和首任住持是慧根法师。玉佛寺1983年被国务院列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1994年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建筑保护单位。

5、静安寺

又称静安古寺,位于上海市静安区,其历史相传最早可追溯至三国孙吴赤乌十年(247年),初名沪渎重玄寺。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更名静安寺。南宋嘉定九年(1216年),寺从吴淞江畔迁入境内芦浦沸井浜边(今南京西路),早于上海建城。

静安寺总建筑面积达2.2万平方米,整个庙宇形成前寺后塔的格局,由大雄宝殿、天王殿、三圣殿三座主要建筑构成,是上海最古老的佛寺。

7. 马桥遗址景点简介

1.苏州塘北遗址

  塘北遗址位于吴中经济技术开发区通达路以东、廷琛路以北、墅浦路以西地块内,面积约200000平方米,这是一处从良渚文化早期一直延续至今的长时段大型遗址。遗址文化堆积丰富,最厚处可达2米,地层可分10层,分明清、汉、春秋、马桥、良渚、崧泽6个时期,形成连续的文化遗存序列。

  出土文物的年代主要是崧泽至春秋时期,少量系战国及以后,包括石斧、石锛、石凿、石刀等石器;玉璜、玉锥形器、玉片等玉器;以及良渚文化时期的罐、鼎、壶,马桥文化时期的鸭形壶、凹圜底釜、罐等陶器;铜矛、铜凿、铜削等青铜器。

  2.太仓樊村泾元代遗址

  太仓樊村泾元代遗址位于苏州市太仓市城厢镇樊泾村小区西、上海西路北、致和塘南岸,原为太仓市一中及现代居民区所地块。

  遗址于2016年1月中旬因太仓市樊泾河北延沟通工程施工而发现,据文献记载,此处原有古河道樊村泾南北向贯穿遗址,且文化内涵时代为元代,故命名为樊村泾元代遗址。它是江南地区元代考古的重大发现。

  3.张家港黄泗浦遗址

  黄泗浦遗址位于张家港市杨舍镇庆安村与塘桥镇滩里村交界处,紧邻古长江南岸,北距长江约14公里,西离张家港市区约3公里,于2008年11月发现。

  在黄泗浦遗址发掘出唐宋时期的河道,以及唐代大型建筑基址,为实证鉴真第六次东渡日本提供了重要线索。

  4.苏州草鞋山遗址

  苏州草鞋山遗址位于苏州工业园区唯亭镇,于1956年被发现,2013年升级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草鞋山先后经过十多次考古发掘。其中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发展序列,就是通过草鞋山遗址1972至1973年间的两次考古发掘确立的,这两次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为研究太湖地区、长江下游的古代文化提供了典型地层与文化遗物。

  5.陆慕元和塘古窑遗址

  陆慕元和塘古窑遗址位于苏州市相城区陆慕老街。2021年4月至10月,苏州市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了发掘,共发现了遗迹48个,其中窑址12座,以及明清金砖等文物约50余件。

  陆慕古窑址的发掘是一处非常重要的考古发现,古窑址规模庞大,布局基本完好,对于研究明清窑业技术、手工业考古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利于进一步挖掘江南文化的历史纵深。

  6.常熟何村文化遗址

  2020年发现的何村文化遗址是迄今为止常熟发现最早的文化遗存,位于苏州市常熟市梅李镇周师线龙腾特钢22号门内,迄今约6000多年。

  目前,在发掘区内发现了分属于马家浜文化 东周、唐、宋、明、清等各时期的文化遗存,以马家浜文化时期文化遗存为主。

  7.朱祥巷遗址(一期)

  朱祥巷遗址(一期)是一处以东周和唐宋时期为核心文化遗存的古遗址。本次发掘成果不但进一步补充了苏州地区东周时期文化分布情况,也为综合研究苏州虎丘地区唐代墓葬形制结构和丧葬习俗演变等提供了新材料。

  8.常熟老罗庄遗址

  该遗址主要发现了宋代井6口,明清墓葬23座,井1口,沟1条,灰坑1个。遗址位于虞山西北约5公里处,西北距离走马塘约1.2公里,发现的宋-明清等时期的遗迹、遗物,为常熟地区的墓葬研究提供了一批新的材料,为虞山西北区域的内涵研究和变迁提供了新的参考。

  9.钱家浜遗址

  一期发掘4500平方米,二期发掘3800平方米,发掘遗迹现象312余处,其中墓葬82座,灰坑168个,灰沟23条,水井12口,累计出土可复原器物700余件(组)。根据地层包含物特征,初步推测该遗址的核心文化堆积应起始于马桥文化时期,兴盛于东周时期,衰落于唐宋时期,为进一步研究马桥文化至东周时期的时空变迁提供了新的材料。

  10.黄泥山北遗址

  D1发掘面积约800平方米,D2发掘面积约1230平方米。共计发掘墓葬36座、坑57个、井34个、沟3个,出土各类器物共计700余件。发现了新石器时代至明清时期遗迹单位和文化层,为深化研究苏州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特征提供了重要新资料。

 

8. 马桥古文化遗址

良渚文化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分布于杭州市北郊的余杭县良渚和安溪、瓶窑镇等一带。

民国25年(1936年),西湖博物馆施昕更在良渚镇首先发现,并编写出版《良渚》一书。1955年,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在良渚镇附近的朱村发掘出一大批黑衣陶;1956年对吴兴钱山漾遗址进行发掘,在地层学上取得了突破。

1959年考古学家夏鼐在长江文物考古队长会议上,正式提出“良渚文化”的命名,经碳14测定,距今约4000-5000年左右。这是我国长江下游太湖流域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支重要的古文化。

60年代在吴兴邱城,杭州水田畈,上海青浦县崧泽、马桥,松江富林,江苏越城,吴江梅堰等处发掘,证明良渚文化主要分布于长江下游、太湖流域,向东延伸到东海之滨,西北至江苏镇江、常州一带。

良渚文化是马家浜文化经过崧泽文化发展而来。

良渚文化的特征是一种以稻作为主的原始文化,当时的生产工具主要是磨制精致的石斧、石钺、石锛、石凿、石镰、石犁、破土器等,农业已相当发达,以种植水稻为主,水稻的栽培已从耜耕发展到犁耕,渔猎为辅,且兼植桑麻,养蚕,髹漆,制玉,水上交通也较为发达。生活用器早期以泥质灰陶为主,晚期盛行黑皮陶,采用轮制工艺,器表或打磨光亮,或刻装饰花纹,主要器物有鼎、壶、罐、豆等,尤以鱼鳍形、圆锥形、丁字形足的夹砂陶鼎、贯耳壶和竹节形镂孔黑皮陶豆最具特征。玉器制作技术达到极高水平,器形种类繁多,创中国古代玉文化之先河。

良渚文化晚期正处于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阶段,对研究中华文明具有极重要的价值。

80年代中期,在瓶窑反山发掘出良渚文化大墓11座,出土随葬晶1226件(组),是当时显贵者的专用墓地。随葬品丰富精美,众多的精雕细刻玉器珍品,更属空前,为世人瞩目。玉器分礼仪用玉,主要有琮、璧、钺等,佩挂装饰用玉,如环、管、坠、珠、带钩及三叉形、冠形器、牌饰等,器表均经打磨抛光,有的采用浅浮雕、半园雕或透雕而成繁简各异的纹饰 构图严谨,和谐对称,寓意深奥。12号墓0土6.5公斤的“琮王”,四面正中直槽上下各微雕有一个神-面复合像,其头戴羽冠,双手叉腰,下肢屈曲作蹲踞状,图像威武庄严,线条纤细如毫发,是良渚先民崇拜的“神徽”。

后又在安溪镇瑶山,发现良渚文化大墓12座和祭坛一座,出土珍贵文物1052件(组)。祭坛遗迹处于瑶山顶上,平面略呈方形,边长约20米,系由红土台、灰土围沟和石坎等组成。在祭坛南北部发现二列呈南北向的长方形竖穴土坑墓12座,分别打破红土台、灰土围沟和砾石面,证明它是祭坛废弃后,被用作民族公共墓地。

随葬品基本可分陶器、漆器、石器和玉器4类,其中玉器占90%以上,尤以各种礼仪和佩挂装饰用玉称著,器类和繁简不一的神人兽面像,基本与反山良渚文化墓地出土物相同。其中玉龙首形镯和璜、朱漆嵌玉高柄杯等,为世所罕见。瑶山祭坛是良渚先民祈福禳灾的圣地,而墓地则是显贵或巫觋的葬处。

1981年4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该遗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良渚街道:良渚,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被誊为“中华文明曙光”的“良渚文化”发祥地。良渚文化是环太湖流域分布的以黑陶和磨光玉器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1936年首先发现于良渚而命名,距今5300—4000年。

中国文明的曙光是从良渚升起的,是中华民族和东方文明的圣地,国家文物局正式将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清单。

良渚座落于风景秀丽的国际旅游城市--西子湖畔,距杭州市中心约10公里,系杭州余杭区中部中心城镇。

境内有安溪瑶山遗址,良渚博物馆、杜甫桥、沈括墓、东明山森林公园等风景名胜。区域面积101.69平方公里,辖20个中心行政村及3个社区居委会。常住人口达8.8万余人,流动人口4.2万余人。杭州绕城公路北线,东西大道横贯全境;

104国道和通往杭州中心的衢州路纵越全境;

潘塘互通立交从南庄兜为起点,同衢州路相连,与杭州绕城公路北线十字相交,形成华东地区最大的多元公路立交,三纵三横的交通格局,使良渚成为杭州北部的交通枢纽。宣杭铁路,东苕溪航道东西横贯全境;

京杭大运河沿镇东部边界南北穿行。形成了铁路、公路、水路综合运输体系。 

随着改革不断深入,产业结构大力调整,良渚镇经济突飞猛进,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2005年经济总量突破70亿大关,其中工业总产值为63.4亿元。

工业经济围绕良渚、安溪、勾庄三大工业园区建设,扶优扶强重点骨干企业,有5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138家,亿元企业9家。农业以稳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确保粮食生产,促进人民增收为重点,科技兴农为宗旨,形成了以“农产品加工,特色水产养殖,花卉种植”等优势产业,完成国家级土地整理和改造工程,进一步改善生产条件;

坚持“以适度开发实现真正保护”的基本思路,处理好良渚文化遗址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大力发展以仓储、物流、商贸、房产、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现有中国良渚文化村,杭州农副产品物流中心,金恒德汽车广场,浙江物产集团,杭州港大松树集装箱码头作业区,浙江亿丰建材装饰广场,商贸区块等省、市、区等二十余个重点项目落户良渚,将把良渚这块古老的土地真正热起来,成为名副其实的“夜杭州”。

杭州市第九次-会提出的“一主三副六组团”的城市总体规划,良渚系良渚组团的核心之一,更赋予了“北秀”的内涵。.

2020年12月,良渚街道入围第一批浙江省现代商贸特色镇名单。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 淘宝镇,良渚街道榜上有名。

2019年1月,良渚街道被认定为2018年度浙江省美丽乡村示范乡镇。

2013年4月,环境保护部授予良渚街道2011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9. 马桥古文化遗址公园 概况

上海有崧泽文化、广富林文化和马桥文化遗址以地名命名。

崧泽文化遗址位于青浦区城东约四公里左右,是我国长江下游地区以新石器时代为主的遗址。马桥古文化遗址位于闵行区马桥镇东俞塘村,这里出土的有良渚文化遗物,而广富林遗址则是在松江镇附近。

10. 马桥遗址游玩攻略

马桥古遗址文化公园门票20元1张,地点闵行区马桥镇东俞塘村。北松公路858号,开放时间周一闭馆,周二至周日上9.30分至17点。

上海历史遗址景点 上海古迹遗址

1. 上海古迹遗址

1.小昆山,人文历史悠久。位于松江西北境内,距松江镇西北约10.5公里处。地处松郡九峰之最南端,名列九峰之末。

主峰海拔54.3米,山势陡峭,境内森林繁茂。旧称昆山,南朝梁因有昆山县,故改称小昆山。山之远望如卧牛,北峰形式卧牛之首,又称之牛头山。

松樟郁郁成林。小昆山为著名西晋文学家陆机、陆云的故乡,相传二十八星宿牛金牛在此处修行,江南名刹泗洲塔院也坐落于此,玉人生此山,山亦传此名。

崖风与穴水,清越有余声。悲哉世所珍,一出受欹倾。不如鹤与猿,栖息尚全生。

2.横山,人文历史悠久,为松郡九峰中第七山。位于上海松江昆冈乡境内,在县城西北约10公里,北距机山约2公里。

主峰海拔68米,山势险峻陡峭,境内森林繁茂,是佘山九峰十二山中一山。山形东西横卧,故名,又名横云山(据《云间志》记:“因陆云名之”)。

山南坡多黑松,北坡多毛竹。相传当地官员及百姓兴建祭龙坛,古代岁遇干旱,便焚香祈祷,求白龙降雨。还有小赤壁,为东坡游赏处。

七峰崷崪拥层峦,偃盖孤松石上蟠。行雨白龙何处去?暮云深锁洞门寒。

3.机山,人文历史悠久,为松郡九峰中第六山。位于上海松江天马乡境内,在松江镇西北约11.5公里。东麓紧邻天马镇,与天马山相望。

主峰海拔38.9米,山势较平坦,境内森林繁茂。因西晋大文学家、书法家平原内史陆机而命名。由于山较小,亦称小机山,黑松郁郁成林。相传隐士瞿一淳隐居在此处,真人吕洞宾也在此处出没。

而那坎离泉相传为昂日星官“日眼”里炼绣花针之地。烟景云林树色昏,千寻乔木见名门。横峰亦有尚书墓,只酹平原内史魂。

4.天马山,人文历史悠久,为松郡九峰中第八山。位于陇上海佘山西南10公里,距松江区府11公里。

主峰海拔98.2余米,山势巍峨险峻陡峭,境内森林繁茂,为上海路上海拔最高地点,也是佘山九峰十二山中山林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一座山。有南北两峰,形如天马,故名。黑松、油桐、毛竹等郁郁成林。

相传春秋吴国干将铸剑于此。据元代杨维桢《干山志》中记:“世传夫差冢干将其山”。又据旧《图经》记,有干姓者居此;

上海有不少的山,可能你去过的不多,如果有机会有时间,不妨去爬爬山吧。

2. 上海古迹遗址有哪些

有玉佛寺、静安寺 、龙华寺 、龙华塔 、青龙塔 、护珠塔 、松江方塔 、西林塔 、嘉定孔庙 、文庙 、松江唐经幢 、秋霞圃、豫园 、古猗园 、汇龙潭 、醉白池 、书隐楼 、四明公所 、大境道观 、天后宫 、佘山圣母大教堂 、鲁迅故居 、孙中山故居 、宋庆龄故居 、宋庆龄墓、鲁迅墓 、宋教仁墓、 徐光启墓 、龙华烈士陵园、宝山烈士陵园、七宝古镇等。

1、玉佛寺

玉佛寺位于上海市普陀区安远路170号,因寺内主要供奉玉佛而得名,因其属于禅宗临济法系,修习禅法,故又名玉佛禅寺。玉佛寺作为上海旅游的十大景点之一,它虽地处繁华的市区,却又闹中取静,被喻为闹市中的一片净土。玉佛寺创建人和首任住持是慧根法师。

2、大观园

上海大观园曾荣获国家建筑鲁班奖,上海40周年十佳建筑,十佳休闲新景点,新中国50周年上海优秀建筑,上海十大旅游特色园林,上海市七大文明公园,国家建设部全国风景名胜区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3、宝山烈士陵园

陵园安葬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上海战役宝山战区牺牲的1884名烈士遗骸;烈士骨灰陈放室安放着建国后在对敌斗争和抢险 救灾中牺牲的16名烈士的骨灰盒;烈士史绩陈列室和大型画廊陈列着人民解放军解放上海时英勇作战、顽强歼敌的历史质料、照片和部分烈士遗像、生平事迹等。

4、青龙塔

青龙塔,位于上海市青浦区白鹤镇青龙村,塔名‘隆福寺塔’,俗称‘青龙寺塔’,又名‘青龙雁塔’,是上海市稀有的实物古迹,也是上海古老港口——青龙镇遗存的地面建筑物,它是研究上海古代史、古建筑和佛教史的宝贵资料。

5、七宝古镇

七宝镇,位于上海市西南部,是一座既有江南水乡自然风光,又有悠久人文内涵的历史古镇。东临漕河泾高新技术开发区,西接松江、青浦,南靠上海市莘庄工业区,北邻虹桥国际机场。

3. 上海古遗址有几处

十九路军抗日临时军部遗址

今普陀区真如镇桃浦路车站新村内,时称“范庄”,为广东人范肖之1920 年所建。1932 年淞沪抗战中,十九路军司令部曾设于范庄,蔡廷锴、蒋光鼐等在此向全国发出抗日通电,并亲临前线指挥一·二八抗战。

一·二八纪念堂遗址

位于上海市龙华西路180 号原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内。1933 年,为悼念淞沪血战中牺牲的全体抗日将士,大厅被改建成一·二八纪念堂。堂内四壁悬挂参加淞沪之战的高级将领画像、阵亡将士遗像、作战图表和抗战油画17 幅,以及各界赠送的匾额、对联等。

庙行无名英雄纪念碑

建于1936 年,为纪念一·二八淞沪抗战阵亡的三千忠烈将士而建。墓呈方形,高约十多米,内置烈士衣冠石椁。墓门上方正中刻有国民政府主席林森题写的“义薄云天”四字。大门外建有一·二八纪念塔。为方便前往祭扫,辟建一·二八纪念路。八一三战争后,墓地被侵华日军毁坏。1998 年12 月在泗塘二中操场跑道北侧新建无名英雄墓遗址纪念碑。该处现为上海市抗日战争纪念地之一。

吴淞炮台

吴淞炮台抗日遗址在海滨街道塘后路109 号内,炮台台基采用糯米汁与石灰捣浆的三合土砌筑而成。其残存台基今已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抗日战争纪念地。

宝华寺遗址

位于今宝山和闸北两区相交的少年村路22 号内。现存砖木结构山门一座,坐北朝南,面阔进深各三间。1932 年一·二八淞沪抗战中,这里曾是十九路军156 旅旅部兼战时训练基地。

之外还有江湾“一·二八”忠烈墓遗址、四烈士衣冠墓遗址、王屏南墓等。

4. 上海古址胜迹

七律:

嘉定赞科卫星城嘉定馨,

名城文化冠古今。

猗猗绿竹生典雅,

秀秀霞圃展风魂;

孔庙狮前瞻典范,

吴兴寺落悟玄坤。

工农齐发今非昔,

园梦中华有我军!押痕韵。

注:猗猗绿竹指古猗园,离市中心21公里,是上海最古老的揽胜之一,也是江南名园之一。

秀秀霞圃即古老的园林秋霞圃。

孔庙狮系孔庙柱顶上刻有姿态各异的72只

狮子,用于代表孔子72个最优秀的学生。

吴兴寺坐落在嘉定区外冈镇,始建于南朝梁天监十年(511年)。

广大佛教信徒增加了宗教活动场所,也观光游览胜迹。

押痕韵。

注:猗猗绿竹指古猗园,离市中心21公里,

是上海最古老的揽胜之一,

也是江南名园之一。

秀秀霞圃即古老的园林秋霞圃。

孔庙狮系孔庙柱顶上刻有姿态各异的72只

狮子,用于代表孔子72个最优秀的学生。

吴兴寺坐落在嘉定区外冈镇,始建于南朝梁

天监十年(511年)。广大佛教信徒增加了

宗教活动场所,也观光游览胜迹。

5. 上海 遗址

一、豫园

豫园(YuGarden)与上海老城隍庙毗 ,是江南古典园林,始建于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占地三十余亩。距离至今它已经有差不多400年的历史了,精巧的设计每到一处都忍不住的让人为之感叹,各类的亭台楼阁也能满足你文艺需求,非常别致的的布局也是它闻名世界的原因之一。

二、马桥古文化遗址

1959年12月在深1.5米的地层发现鹿角和红色印纹软陶碎片,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于1960、1966年两次发掘,出土有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遗物及唐、宋、明、清各代文物,分布于5个土层。这些文物的出土为研究上海地区的成陆和发展提供实物资料。1982年定名为马桥文化。

三、方塔园

方塔园是松江古城中一座以观赏历史文物为主体的园林。全园占地面积182亩,园址原是唐宋时期古华亭的闹市中心,东有爱民街、西有三公街,既是古代文人的会聚地,又是松江遗址的缩影,园中的照壁是上海乃至全国最古老、最精美、保存得最为完好的大型砖雕艺术珍品,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四、龙华寺

到如今已经有差不多一千七百年历史的古寺,在目前的国内属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整个建筑奇特但又似乎是通俗易懂,其在最大程度上凸显出了弥勒的特点,而且该寺庙即使是游客食物也都是纯素的。

五、玉佛寺

在上海属于地标性的旅游建筑,它虽然身处在闹市之中,但整个又能给人十分宁静的感觉,严谨的而布局东西两侧配建有观音堂、铜佛殿等等,其中也收藏了不少非常知名且贵重的雕像。

6. 上海有哪些遗址

上海有崧泽文化、广富林文化和马桥文化遗址以地名命名。

崧泽文化遗址位于青浦区城东约四公里左右,是我国长江下游地区以新石器时代为主的遗址。马桥古文化遗址位于闵行区马桥镇东俞塘村,这里出土的有良渚文化遗物,而广富林遗址则是在松江镇附近。

7. 上海的遗址

四行仓库 ,最近因为电影八佰出了 名,这是抗战的一段悲惨记忆 ,演给外国人看的

8. 上海考古遗迹

中共一大会址

1921年7月,兴业路76号(原望志路106号),一幢沿街砖木结构一底一楼的旧式石库门住宅建筑内,中国共产党在此诞生。这是一栋上海典型的石库门式样建筑,外墙青红砖交错,镶嵌白色粉线,门楣有矾红色雕花,黑漆大门上配铜环,门框围以米黄色石条,门楣上部有拱形堆塑花饰。现在是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

地址:兴业路76号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7:00(16:00停止入场)

门票:免费需预约

沪江大学近代建筑群

军工路上海理工大学的前身是创办于1906年的沪江大学,大学曾建校舍、教职工住宅和辅助用房近60幢(所),现保留了35幢沪江大学时期主要建筑,是上海保存较为完好的教会学校建筑群。这些建筑多为清水红砖砌筑,两坡红瓦屋面,风格统一,或处于绿树浓荫之中,或与现代建筑相晖映,是上海理工大学一道靓丽的景观。其中尤其以思晏堂、思孟堂、思雷堂、女生三堂、湛恩纪念图书馆、思魏堂等最为出名。

地址:杨浦区军工路516号

开放时间:学校开放期间

参观方式:免费参观

杨浦区图书馆

杨浦区图书馆是典型的中国古典复兴式建筑的代表作品,传统中国建筑风格和现代化结构体系得到了最完美的结合。该建筑有三大亮点:一是大堂屋顶彩绘,部分彩绘是原件,其他彩绘按原件复制,地板也是80多年前的。二是二楼中厅的一扇门叫“孔雀门”,是1934年的原物,那时候没有焊接,全部依靠铆钉将铁铆在一起,非常之功,显非常之特色。三是门楼为歇山二重檐形式, 顶用黄色琉璃瓦覆盖,附以华丽檐饰,四周平台围以石栏杆,非常气派。

地址:杨浦区长海路366号

开放时间:9:00-21:00,每周五上午闭馆,下午12:30开放

参观方式:免费

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

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是宋庆龄女士生前的寓所。故居主楼是一幢白色的假三层欧式建筑,建筑面积约700平方米,由一位希腊船主建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初期。宋庆龄于1949年春迁居于此,直至1981年去世,这里一直是她眷恋的家,也是她从事国务活动的重要场所。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原状陈列呈现了宋庆龄生前在此工作、学习、会晤等生动场景。

地址:徐汇区淮海中路1843号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6:30

标准门票:20元

姚光故居

上海南社纪念馆是姚光故居。姚光(1891-1945年),出身金山望族,世代书香,曾为南社主要领导人之一。故居为清末民初建筑,硬山顶,坐东北朝西南,四进院落,有前后4幢砖木结构二层楼,总占地面积1855平方米。

地址:金山区张堰镇新建路130号

预约方式:电话预约57212910

半岛1919文创园

在园区里,历经百年尘世,昔日的纺织机、传送轨道和钟楼等历史元素都得以保留。还能看到1919-1932年间不同历史时期建造的各式建筑,集合中式、日式和欧式风格于一体,采取修旧如旧的手法,并注入现代元素,既保留了老厂房、老建筑的历史特色,又使老厂房焕发出了新生命。

园内还有一处婚纱摄影和电视、电影取景热门打卡点——10号楼,建设于1933年。该幢建筑最大的特色在于现保留了原发电厂20吨锅炉基座及出渣口,同时大楼西侧广场保留了一条大型运煤输送带及原煤堆场防塌墙。

地址:宝山区淞兴西路258号

开放时间:全天开放

项家宅院

闵行区星河景苑内,有两幢相连为一体的西洋小楼,人称“项家宅院”。这座极富海派特色、中西合璧的建筑,始建于民国五年(1916)。项宅的建造者为当地历史文化名人项文瑞之子项镇方。项家原是徽商,以经营茶叶为业。后投身实业,先后办过油墨厂和火柴厂等企业,被当时人称为“火柴大王”。

长廊、花式铁护栏、弧形雕花挂落,这座百年老宅如今内建了“闵行老街展览馆”,面向公众开放,为参观者讲述着老街的故事。

地址:闵行区新闵路481弄29号

马勒别墅

如果你曾经经过延安中路和陕西南路的交界处,一定会被这座位于市中心的童话古堡所吸引。1926年,英藉犹太人商人马勒依据女儿梦境中的样子,建造这座童话般的城堡。从外观看,它酷似一座迷你的欧洲古堡。高耸的挪威尖塔、中式的琉璃瓦、老虎窗还有独特的三层纵横墙,镶嵌着彩色琉璃砖,从三面望去,是迥然不同的美,宛如一座华丽的小宫殿。如今这里是衡山马勒别墅饭店。

地址:静安区陕西南路30号

武康大楼

武康大楼,原名诺曼底公寓,又称东美特公寓,位于上海徐汇区淮海中路1842-1858号。大楼始建于1924年,由万国储蓄会出资兴建,由旅居上海的著名建筑设计师邬达克设计,是上海第一座外廊式公寓大楼。因为现在楼里还有人居住,所以大家也只能远观。关于武康大楼乃至武康路的种种传奇,你都可以在大楼旁边的武康路旅游咨询中心得到解答。

地址:徐汇区淮海中路1850号

志丹苑元代水闸遗址

上海元代水闸遗址博物馆俗称“志丹苑遗址”,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做工最好、保存最完整的元代水工遗址,被评为200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水闸年龄已经700岁了,在这片1500平米的 下王国中,竖立着10000多根木桩。这里也是市区里唯一原汁原味的古迹。博物馆总面积约3000平方米,内部布局紧凑精致。走进场馆,拾级而下,才渐渐靠近这座埋藏于地下7-12米的遗址。

地址:普陀区延长西路619号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 09:00-16:30

门票:免费

上海科学会堂

上海科学会堂成立于1958年1月18日,“科学会堂”四个大字是在其成立伊始,由时任上海市长陈毅亲自题名。科学会堂的主楼坐落在南昌路47号,为上海法国总会旧址,是一幢建于1917年的混凝土木框架结构的法国古典式两层花园楼房,为法国文艺复兴风格,并结合新艺术运动的装饰,拥有约6000平方米的花园,是沪上典型的法式历史建筑代表。

地址:上海市黄浦区雁荡路84号

宝山孔庙大成殿

宝山孔庙大成殿始建于1747年,多次重修,原有牌坊、棂星门、泮池、大成门、乡贤祠、名宦祠、东西庑、大成殿、崇圣祠、儒学门、仪明伦堂、尊经阁等。抗日战争时皆被日军炸毁,仅存大成殿。

宝山孔庙大成殿坐北朝南,重檐歇山顶,四周环有檐廊,檐柱间有0.48米高的砖砌栏凳。殿前有月台,长15.9米,宽9.2米,三面环立花岗石栏杆,饰浅浮雕云纹。月台前为御路、台阶,御路石雕单龙抱珠图案,两侧置石狮2对,正门前有棂星门留存下的抱鼓石1对。孔庙大成殿自2015年修缮后,改为“大成书院”,不定期举办展览与讲座。

地点:宝山区友谊路1号(上海淞沪抗战纪念公园内)

广富林文化遗址

广富林文化遗址是目前经考古发现的上海29处遗址中内容最丰富、最具保护与开发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同时,收建了少量苏浙徽的古建筑,主要作为展示空间。众多展示和功能空间,压入地下和深藏水中。广富林众多专题展示馆,具有复合展示功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原生态保护的古遗址农耕生态文化,感受原汁原味的田园风光,三座“漂浮”着的水下博物馆、藏着千年历史文物的富林塔,满满都是历史回忆!

地址:松江区广富林路3260弄

开放时间:9:00—17:00

门票:40元、50元

圣约翰大学历史建筑群

位于苏州河畔的华政长宁校区,是一个历史与现实交融的地方。它的前身是被誉为“东方哈佛”“东方剑桥”的上海圣约翰大学。始创于1879年,至今已经有140年历史。校园不算大,但别具一格。风格鲜明的西式校舍建筑夹杂着些许中国传统建筑,古朴而典雅,有着浓厚的文化氛围。部分建筑在学校开放期间,可免费入内参观。

地址:长宁区万航渡路1575号

开放时间:学校开放期间

参观方式:免费参观

放生桥

建于明代的放生桥是上海地区最长、最大、最高的五孔联拱石桥,称为“沪上第一桥”。全长70.8米,宽5.8米,结构精巧,形状美观。放生桥长如玉带,状如彩虹,5个半圆形桥孔变成完整的圆孔,相映成趣;旧称“井带长虹”,是当地著名的“十景”之一,也是历史文化名镇朱家角的标志性建筑。

地址:青浦区朱家角古镇内

9. 上海古迹遗址介绍

上海没有故宫。

北京和沈阳都有故宫,但北京的故宫地域和名气更大。

北京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北京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面积约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

北京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1961年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入选世界文化遗 产。

10. 上海古迹遗址2021年6月

颐浩禅寺

在金泽古镇的颐浩禅寺内,有一株南宋古银杏,700多年来默默地守护着千年古刹。

地址:青浦区金泽镇寺前街12号

报国寺

青浦报国寺内这棵编号0004的古银杏树,是上海地区现存的八棵千年古银杏之一,至今有一千一百多年的历史。

地址:青浦区朱家角镇淀峰村

新场镇南山寺

南山禅寺,俗称南庵,位于浦东的新场镇大街南端。南山寺后原有古银杏3株,现存2株,树龄达600年之久。

地址:浦东新区新场镇

金山松隐寺

在松隐华严塔园内有二株600余年历史的银杏古树,这里原是松隐禅寺旧址,禅寺及华严塔建于元朝,两株古银杏就像这座华严塔的守护神,挺立在塔旁,古树与古塔相映益璋,显得格外的古朴,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武康路

梧桐掩映的武康路,独到这个院落的门前,突然生出了一棵银杏树,每年秋冬,抖落着一身醉人的灿金。

地址:徐汇区武康路390号

上海音乐厅银杏广场

每年深秋至初冬,上海音乐厅的周围都被一圈金黄色的银杏包围,是为绝美的一道风景线。

外滩景观步道

深秋过后,外滩景观道靠近金陵东路轮渡站一排排银杏率先变黄。晨光映照下的银杏叶仿佛披上了一层霞衣,在阳光的照耀下明媚而灿烂。

上海世纪公园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锦绣路1001号

世纪公园一直是上海小伙伴们看银杏的绝佳去处,每年11月下旬,这里就会变成都市里的一座金色城堡。世纪公园辟出距离地铁二号线最近的七号门附近的云间道、林间道为赏秋叶景区。

11. 上海文化遗迹

1.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兴业路76号•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淮海中路567弄6号•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中国共产党代表团驻沪办事处(周公馆)(思南路73号•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4.中国科学社(明复图书馆)旧址(陕西南路235号•卢湾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

明复图书馆1929年建成,是中国科学社建立的第一个公共科技专业图书馆。

5.邹韬奋故居(重庆南路205弄54号•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邹韬奋(1895—1944),1930年居此主编《生活》周刊,旧居位于1929年建造的新式里弄“万宜坊”。

6.国泰大戏院旧址(淮海中路870号•卢湾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

1930年建造,鸿达洋行设计,典型的装饰艺术派风格。银幕两边竖立的灯柱,与外立面交相呼应。

7.法租界公董局旧址(淮海中路375号•卢湾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

1936年法租界公董局迁于此。具有新古典主义风格。

8.步高里(陕西南路287弄•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1930年建造,弄口有牌楼二座,是上海保存较完整的里弄住宅。

9.尚贤坊(淮海中路358弄•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1924年建造,旧式石库门里弄建筑,砖木结构,行列式排列。

10.霞飞坊(淮海中路927弄•卢湾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

今名淮海坊,1924年比利时教会主持建造,大型新式里弄住宅,共199幢。

11.江南造船博物馆(鲁班路600号)

江南造船博物馆浓缩了1865年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建立至今140年的历史,展示了中国近代科技、工业和国防发展史的变迁。

12.淮海路历史图片展简介(淮海中路650弄3号)

辟筑于1900年的淮海路,曾名霞飞路,图片展选用了近百帧照片反映淮海路的发展变迁。

虹口区

13.上海邮政总局旧址(北苏州路276号•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24年建 ,初名上海邮务管理局。英国新怡和洋行设计,典型的折衷主义建筑形式,时为远东第一流的邮政建筑。

14.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旧址(多伦路201弄2号•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1930年3月2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在此召开,具有英国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

15.鲁迅旧居(山阴路132弄9号•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鲁迅1933年4月从拉摩斯公寓迁此,至1936年10月19日逝世。新式里弄住宅。

16.李白烈士旧居(黄渡路107弄15号•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1947年李白将中共地下党电台迁此三楼。1948年底国民党测得电台方位,12月30日凌晨李白在此被捕后牺牲。

17.鲁迅墓(四川北路2288号•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新文化运动奠基人。1936年10月安葬于万国公墓。1956年迁葬虹口公园(今鲁迅公园)。

18.沈尹默旧居(海伦路504号•虹口区文物保护单位)

沈尹默(1883-1971),浙江吴兴人。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之一,当代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1946年,沈尹默先生由重庆来沪住此。

19.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史料陈列馆(东宝兴路254弄28支弄8号)

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5年1月11日至22日在虹口区召开。中共“四大”史料陈列馆展示了中共四大在党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史料。

静安区

20.平民女校旧址(成都北路7弄42—44号•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党的“一大”召开后,中国共产党以上海中华女界联合会名义创办平民女校,校舍原为李达寓所,旧式石库门建筑。

21.中共二大会址(成都北路7弄30号•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1922年7月16日中共“二大”在此召开,制定了反帝反封建、中国民主革命的纲领。旧址为旧式里弄住宅建筑。

22.茂名路毛泽东旧居(茂名北路120弄7号•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1924年2月,毛泽东居住于此,同住的还有杨开慧、毛岸英、毛岸青。蔡和森、向警予夫妇住楼上厢房。旧式石库门建筑。

23.刘长胜旧居(愚园路81号•上海市纪念地点)

刘长胜(1903—1967)1937年受中共中央委派来上海在此居住,同时也是地下党的上海市机关旧址。

24.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成都北路893弄7号•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1921年8月11日成立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是中华全国总工会的前身,曾是中国共产党公开领导工人运动的总机关。

长宁区

45.《布尔塞维克》编辑部旧址(愚园路1376弄34号•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共产党中央刊物《布尔塞维克》,从1927年10月24日至1932年7月1日,共编辑出版52期。编委会由瞿秋白、罗亦农、邓中夏、王若飞、毛泽东、周恩来等26人组成。

46.宋庆龄墓(宋园路21号•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墓区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陵园”北部中央。1981年5月29日宋庆龄在北京逝世,根据生前遗嘱,骨灰安葬在原上海万国公墓其父母墓葬东侧。

黄浦区

47.上海古城墙和大境阁(大境路269号•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上海城墙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二年,清嘉庆二十年城墙上建“大境阁”。现存古城墙为明代上海西城墙之一段。

48.三山会馆(中山南路1551号•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清宣统元年福建商人集资兴建,原是水果商人聚会和供奉天后的地方,为上海市现存最完整的会馆建筑,也是1927年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纪念地。

49.董家渡天主堂(董家渡路175号•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1847—1853年建造,外国传教士在中国江南地区活动的中 ,是上海教区第一座主教府,统辖江苏、安徽两省各级天主教。

50.老永安公司(南京东路635号•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1918年旅澳华侨郭氏兄弟创建的大型百货公司。南京路著名的四大公司之一。

51.新新公司大楼(南京东路720号•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1923-1926年建造,南京路著名的四大公司之一。

52.华安人寿保险公司大楼(南京西路104号•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1924—1926年建造。1939年香港华侨开设“金门饭店”,为沪上著名酒店之一。

53.国际饭店(南京西路170号•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1931—1934年建造,著名设计师邬达克设计,装饰艺术派风格,建成后的半个多世纪为中国最高的建筑。

54.跑马总会(南京西路325号•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1933年建造,由“上海跑马总会”和“万国运动会”投资,时为远东最大的跑马赌场。

55.大新公司(南京东路830号•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1934-1936年旅澳华侨蔡昌建造,南京路著名的四大公司之一。

56.小桃园清真寺(小桃园街52号•黄浦区文物保护单位)

1917年建造,1925年改建,是上海近代规模最大的清真寺。

杨浦区

57.复旦大学校史馆、相辉堂、数学楼(邯郸路220号•杨浦区文物保护单位)

清光绪三十一年马相伯等创办复旦公学,孙中山、蔡元培、陈其美、于右任等人担任第一届校董。1917年改为私立复旦大学,1922年迁现址。

58.沪江大学历史建筑群(军工路516号•杨浦区文物保护单位)

清光绪三十二年美国南北浸礼会创建,初名浸会大学,1914年改名为沪江大学。现存1948年前建造的各类风格的建筑30余幢。

59.江湾体育场旧址(国和路346号•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1929年国民党“大上海计划”的主要建筑之一,董大酉设计。包括运动场、体育馆和游泳池。

60.旧上海特别市政府大楼(清源环路650号•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1929年国民党“大上海计划”的主要建筑之一,董大酉设计,1933年正式落成。

(因上海体育学院10日有重要活动,旧上海特别市政府大楼停止对外开放。)

闸北区

61.闸北革命史料陈列馆(浙江北路118号)

主要展示中国共产党在闸北这片热土上领导一系列革命斗争的“红色闸北”史料。

62.四行仓库(光复路21号•上海市抗日纪念地点)

1932年建造,四行即旧上海的盐业、金城、中南、大陆四家银行的简称,八一三淞沪战役中谢晋元率部在此抗击日军。

普陀区

63.真如寺大殿(兰溪路399号•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元延佑七年建,虽经多次重修,主体木结构仍为原构件,为上海最早的木结构建筑。

浦东新区

64.张闻天故居(机场镇闻居路50号•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闻天(1900—1976),又名洛甫,中国共产党重要领导人。故居坐北朝南,1900年8月30日张闻天在此出生。

65.黄炎培故居(川沙镇兰芬堂74弄1-8号•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黄炎培(1878—1965)。故居清咸丰九年内阁中书沈树镛建,原为三进宅院,现仅存第三进。1878年10月1日黄炎培出生在此。

66.太平天国烈士墓 (高桥镇草高支路•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清同治元年1月21日太平军主将吉庆元率兵进驻高桥,与清兵及英法侵略军激战,150余名战士牺牲,埋葬于屯粮巷。1954年重修。

67.仰贤堂(高桥镇东街81—93号•浦东新区文物保护单位)

1931年建造。位于高桥港畔,中西合璧。现为高桥历史文化陈列馆。

68.吴昌硕纪念馆(华夏东路1539号)

吴昌硕(1844— 1927),我国近代诗、书、画、印艺术大师。纪念馆于1995年9月12日开馆。 69.上海中医药博物馆(浦东新区蔡伦路1200号)

该馆由医史博物馆、中药标本馆和校史陈列馆组成,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的医药类历史博物馆。

宝山区

70.宝山孔庙大成殿(友谊路1号•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宝山孔庙始建于清乾隆十二年,现仅存大成殿,坐北朝南,重檐歇山顶。1992年辟为陈化成纪念馆。

71.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友谊路1号)

2000年1月28日对外开放,以大量珍贵的影像资料、图片、实物等,形象生动地展示了中国军队在淞沪抗战中和上海人民同仇敌忾、奋勇杀敌的英勇史迹。

嘉定区

72.嘉定孔庙(南大街183号•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嘉定孔庙始建于南宋嘉定十二年,是目前国内保存较为完好的孔庙建筑。上海中国科举博物馆设内。

73.法华塔(州桥南堍•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始建于南宋开禧年间,明万历三十六年重建。砖木结构,四面七层楼阁式,塔内有木梯可登至顶层。

青浦区

74.福泉山古文化遗址(重固镇钱家泾北50米•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含新石器时代的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与战国、西汉时期的遗存,被考古学家誉为“中国的土建金字塔”。

75.陈云故居(练塘镇下塘街19号•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陈云(1905—1995)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陈云故居暨青浦革命历史纪念馆于2000年6月6日建成并开馆。

76.青龙塔(白鹤镇青龙村内•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始建于唐长庆年间,宋、元、明多次修葺。清代康熙年间因寺而名“吉云禅寺塔”,俗称青龙塔。砖木结构,塔身砖砌,八面七层。

77.青浦博物馆(华青南路1000号)

2004年12月8日新馆正式对外开放。通过“上海古文明之源”、“申城水文化之魅”等专题展览,展示了青浦的古代文明,以及桥文化和水乡风情等特色文化。

松江区

78.兴圣教寺塔(中山东路235号方塔公园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俗称方塔。北宋熙宁、元佑年间建于兴圣教寺内。砖木结构,楼阁式,四面九层,第三层保留有宋代佛像壁画,塔刹有“乾隆”纪年。

79.松江清真寺(中山中路365号•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元至正年间创建。正门面北,内庭筑有龙墙,元代建造窑殿,明代建造邦克楼和礼拜殿。

80.西林塔(中山中路666号西林寺内•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南宋咸淳年间始建,明洪武二十一年重建,正统九年迁建于大殿后。砖木结构,楼阁式,八面七层。

81.佘山天主堂(佘山镇西佘山之巅•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1925年始建,至1935年11月竣工,由葡萄牙神父叶肇昌设计,采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罗马风格的建筑形式。

82.醉白池(人民南路64号•松江区文物保护单位)

园内有池上草堂、醉白池、雪海堂、雕花厅等建筑,长廊壁上嵌《云间邦彦图》石刻。1912年孙中山曾在雪海堂讲演。

83.颐园(松汇西路480号上海市第四福利院内•松江区文物保护单位) 俗称“高家花园”。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典型的江南明代私家园林布局。

84.松江区博物馆(中山东路233号)

集中展示、收藏、研究松江历史文物。馆内建有碑亭、碑廊,其中明正统四年《急就章》碑刻极具文物价值。

奉贤区

85.奉贤区博物馆(南桥镇解放路121号科委大楼三楼)

展示奉贤的古文化遗址、古驰道、古城厢、古海塘、古代名人等历史文物。

崇明县

86.崇明学宫( 桥镇鳌山路696号•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始建于明天启二年,后多次重修。崇明县博物馆设内,有“崇明岛史与古船”、“崇明民俗”等陈列。

南汇区

87.南汇博物馆(惠南镇文师街18号)

展示上海成陆、南汇古海塘、煮海制盐、婚嫁迎娶、名人轶事等历史文物。

88.南汇彩豆画馆(新场镇新场大街210号)

彩豆画是南汇民间工艺,巧妙地运用纯天然的五谷杂粮粘贴而成。

89.浦东派琵琶馆(新场镇东后老街5号)

源自清代乾嘉时期的浦东派琵琶艺术曾誉满江南,以当代琵琶泰斗林石城先生为代表的浦东派琵琶为中国主要的琵琶艺术流派。

90.端午民俗馆(新场镇新场大街171号)

以新场古镇风俗为基调,展示上海郊区端午节传统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