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鲁古群岛

马鲁古群岛

马鲁古群岛Maluku,英语称摩鹿加(Moluccas)。旧名“摩鹿加群岛”。印度尼西亚东北部岛屿。属马鲁古省,有哈马黑拉、塞兰、布鲁等岛。山岭险峻,平地少,多火山。许多山峰海拔1,000米以上,最高峰西比拉山高2,111米,在巴漳岛。赤道横贯,有干季和雨季,森林覆被率76%。有镍矿。种植稻、玉米、椰子和西谷,出口木材、豆蔻、鱼虾和珍珠。巴漳岛有东南亚最大的鱼干厂。古时即以盛产丁香、豆蔻、胡椒闻名于世,阿拉伯人称为“香料群岛”。香料生产和贸易繁荣到16世纪。欧洲殖民统治者占领后被摧残殆尽,现在仅有少量生产。

马鲁古群岛人口?

一、马鲁古群岛人口?

印度尼西亚东北部岛屿的一组群岛

马鲁古群岛 是印度尼西亚东北部岛屿的一组群岛。

居民主要为沿海的马来人和内地的阿富人(Alfoers)。其他少数民族有南部岛屿上的塔尼姆巴尔人(Tanimbarese)、中部岛屿上的安汶人和北部岛屿上的特纳坦人(Ternatan)、蒂多尔人(Tidorese)、马基安人(Makianese)、托贝洛人(Tobelorese)、巴占人(Batjan)和萨瓦伊人(Sawai)。

伊斯兰教为主要宗教。也有许多基督教徒。

人口约2,094,700(1995)。

二、全世界有多少个重要的群岛?

群岛是指一群岛屿,包括若干岛屿的若干部分、相连的水域和其他自然地形。群岛最早指多岛海(分布着很多岛屿的海),如爱琴海中的岛屿。后来,人们将太平洋图阿莫图低群岛、巴拿马湾中的珍珠岛等也归为此类。根据形成原因,可分为构造升降引起的构造群岛,火山作用形成的火山群岛,生物骨骼形成的生物礁群岛,外动力条件下形成的堡垒群岛。群岛也是有大有小,许多大型群岛中通常也包含着许多小群岛,如马来群岛就包括菲律宾群岛、大巽他群岛、小巽他群岛、东南群岛、西南群岛、马鲁古群岛等。如果岛屿排列成线形或弧形,人们又将其称为列岛,我国就有长山列岛、澎湖列岛等多个列岛。

全世界有50多个重要的群岛,分布于四个大洋中。其中,太平洋有19个,大西洋有17个,印度洋有9个,北冰洋海域中有5个。

三、岛山与最多的国家是哪个?

岛山与最多的国家

世界上岛屿最多的国家是印度尼西亚, 简称“印尼”,也是东南亚最大的国家。印尼 位于亚洲东南部,地跨赤道,由太平洋和印度 洋之间的17 508个大小岛屿组成,其中约有 6 000人居住。

这些岛屿散布在太平洋到印度洋和亚洲大陆到澳洲大陆之间这一片广阔的水域 上,总面积190余万平方千米。可将之分为 四大部分:大巽他群岛、小巽他群岛(也叫做 努沙登加拉群岛)、马鲁古群岛和伊里安岛 (也叫做新几内亚岛)的西部。

马鲁古群岛的自然状况

一、马鲁古群岛的自然状况

群岛低地土质肥沃。禽鸟种类繁多。动物有有袋动物、负鼠、香猫、野猪和鹿猪(野生的东印度猪)等。

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出产稻米、西米、椰子、香料(包括丁香和肉豆蔻)、烟草、松香、铁木、藤条、木材、咖啡和玳瑁壳。出口鱼、乌檀、藤条、椰子、香料和鸟皮。手工艺生产木雕、金银丝饰物、手镯、戒指以及手织和机织物。塞兰岛开采镍矿和石油。

马鲁古为热带气候,年降雨量因地区不同而从2,000~3,800公厘(80~150迹┎坏取

昔日曾覆盖大部分岛屿的常绿热带雨林,在某些地区已被铲平,辟为耕地。群岛上时有小块开阔的热带草原,沿海常可见到红树林沼泽。

摩鹿加是亚洲和澳大利亚动植物群的过渡带,群岛上的动、植物中有许多当地特有的品种。

二、马鲁古群岛的行政区划

该群岛构成印度尼西亚的马鲁古(Maluku)省,下辖U

1.北马鲁古县,包括特尔纳特(Ternate)、莫罗泰(Morotai)、巴占(Bacan)、苏拉(Sula)、奥比(Obi)诸岛屿及哈马黑拉(Halmahera)岛北部和南部;

2.中哈马黑拉县,包括蒂多雷(Tidore)、盖比(Gebe)诸岛屿及哈马黑拉中、东部;

3.中马鲁古县,包括塞兰(Ceram)、巴鲁(Baru)、哈拉古(Haruku)、沙巴鲁(Saparua)、塞兰海、班达海(Banda Sea)诸岛屿与安汶岛(安汶市除外);

4.安汶市(Ambon),为马鲁古省府;

5.东南马鲁古县,包括卡伊(Kai)、阿鲁(Aru)、塔宁巴尔(Tanimbar)诸群岛,韦塔(Wetar)、巴尔巴(Barbar)诸岛及其间较小的岛屿。

三、香料岛的马鲁古群岛与班达群岛

马鲁古群岛位于印度尼西亚的东北部,位于苏拉威西岛和伊里安岛之间,一条赤道从中穿过,面积74000多平方公里,由大约1000个小岛组成。

这里气候炎热,潮湿多雨,适于香料作物的生长,是东方的主要香料产地之一,很早就有香料群岛的美名。这里生产的香料,质地优良,香味浓郁,驰名遐迩。

班达群岛是肉豆蔻的原产地,在马鲁古群岛以南。班达群岛是由印度尼西亚班达海上东北部10余座小火山组成的岛群。群岛中的海面形似小湖,风平浪静,海水清澈,珊瑚礁及海洋生物甚多,为著名的海底花园。

四、马鲁古群岛的人种分布

这里是东(巴布亚人)、西(马来人)两人种区过渡带,加之和荷兰人、葡萄牙人、爪哇人通婚,人口种族成分复杂。沿海居民主要信仰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内地大部分居民信仰有灵论。

除了北哈马黑拉、蒂多雷、特尔纳特和莫罗泰外,所用语言均属澳斯特罗尼西亚语系(又称马来-玻里尼西亚语系)。

食物来源于狩猎、渔业和采集含淀粉的西谷。普遍栽种椰子。主要出口物品有椰干、林产品、香料和鱼。塞兰岛有油田。

居民主要为沿海的马来人和内地的阿富人(Alfoers)。其他少数民族有南部岛屿上的塔尼姆巴尔人(Tanimbarese)、中部岛屿上的安汶人和北部岛屿上的特纳坦人(Ternatan)、蒂多尔人(Tidorese)、马基安人(Makianese)、托贝洛人(Tobelorese)、巴占人(Batjan)和萨瓦伊人(Sawai)。

伊斯兰教为主要宗教。也有许多基督教徒。

人口约2,094,700(1995)。

五、马鲁古海峡的介绍

马鲁古海峡位于马来群岛东部海域,是印度尼西亚东北部的岛间海。在苏拉威西岛与马鲁古群岛之间,属太平洋。

六、介绍马鲁古海.

马鲁古海 旧名“摩鹿加海”。马来群岛东部海域。在苏拉威西岛与马鲁古群岛之间,属太平洋。面积30.7万平方公里, 有一系列海沟、海盆和海脊,水深1,000-2,000米,东南头最深处达4,970米。

马鲁古海

旧名“摩鹿加海”。马来群岛东部海域。在苏拉威西岛与马鲁古群岛之间,属太平洋。面积30.7万平方公里,拥有一系列海沟、海盆和海脊,水深1,000-2,000米,东南头最深处达4,970米。

开放分类:

印尼马鲁古省格贝岛

一、印尼马鲁古省格贝岛

马鲁古位于印尼东部,在苏拉威西岛和巴布亚岛之间,由多个小岛组成,总面积5.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88万(2000年)。按行政区划全省分为五个区,如下:安汶是首府,面积377平方公里,人口19万,特色产业有旅游、干椰肉、香料。布鲁岛(BURU),面积1.1万平方公里,人口11万,特色产业有木材加工,农业。中马鲁古,面积1.8万平方公里,人口52万,特色产业有矿业、木材加工、渔业、香料等。中西马鲁古,面积1.5万平方公里,人口15万,特色产业有渔业和木材加工。东南马鲁古,面积9934平方公里,人口约19万,主要产业包括深海捕捞和工业。

二、古代称‘香料之国’的摩鹿加岛,是现在的哪里?

1“香料之国”的摩鹿加群岛(今译马鲁古群岛),

2印度尼西亚马鲁古群岛

三、马鲁古群岛的介绍

马鲁古群岛 是印度尼西亚东北部岛屿的一组群岛。属马鲁古省,有哈马黑拉、塞兰、布鲁等岛。西临西里伯斯(Celebes,印度尼西亚语称苏拉维西)与摩鹿加海,东界新几内亚与塞兰海,南濒阿拉弗拉海(Arafura Sea)及帝汶海(Timor Sea),北界菲律宾、菲律宾海与太平洋。山岭险峻,平地少,多火山。许多山峰海拔1000米以上,最高峰西比拉山高2111米,在巴漳岛。赤道横贯,有干季和雨季,森林覆被率76%。有镍矿。种植稻、玉米、椰子和西谷,出口木材、豆蔻、鱼虾和珍珠。巴漳岛有东南亚最大的鱼干厂。古时即以盛产丁香、豆蔻、胡椒闻名于世,被早期印度、中国和阿拉伯商人称为香料群岛。香料生产和贸易繁荣到16世纪。欧洲殖民统治者占领后被摧残殆尽,现在仅有少量生产。岛际交通主要靠轮船。较大岛屿的内地有与海岸平行的公路。哈马黑拉岛的贾伊洛洛(Jailolo)建有机场。安汶是省会。其他重要城镇有特尔纳特、楠勒阿(Namlea)、玛索希(Masohi)、图阿尔(Tual)、索阿休(Soasiu)、莫罗泰(Morotai)和拉布哈(Labuha)。

四、马鲁古群岛的自然状况

群岛低地土质肥沃。禽鸟种类繁多。动物有有袋动物、负鼠、香猫、野猪和鹿猪(野生的东印度猪)等。

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出产稻米、西米、椰子、香料(包括丁香和肉豆蔻)、烟草、松香、铁木、藤条、木材、咖啡和玳瑁壳。出口鱼、乌檀、藤条、椰子、香料和鸟皮。手工艺生产木雕、金银丝饰物、手镯、戒指以及手织和机织物。塞兰岛开采镍矿和石油。

马鲁古为热带气候,年降雨量因地区不同而从2,000~3,800公厘(80~150迹┎坏取

昔日曾覆盖大部分岛屿的常绿热带雨林,在某些地区已被铲平,辟为耕地。群岛上时有小块开阔的热带草原,沿海常可见到红树林沼泽。

摩鹿加是亚洲和澳大利亚动植物群的过渡带,群岛上的动、植物中有许多当地特有的品种。

五、马鲁古群岛的行政区划

该群岛构成印度尼西亚的马鲁古(Maluku)省,下辖U

1.北马鲁古县,包括特尔纳特(Ternate)、莫罗泰(Morotai)、巴占(Bacan)、苏拉(Sula)、奥比(Obi)诸岛屿及哈马黑拉(Halmahera)岛北部和南部;

2.中哈马黑拉县,包括蒂多雷(Tidore)、盖比(Gebe)诸岛屿及哈马黑拉中、东部;

3.中马鲁古县,包括塞兰(Ceram)、巴鲁(Baru)、哈拉古(Haruku)、沙巴鲁(Saparua)、塞兰海、班达海(Banda Sea)诸岛屿与安汶岛(安汶市除外);

4.安汶市(Ambon),为马鲁古省府;

5.东南马鲁古县,包括卡伊(Kai)、阿鲁(Aru)、塔宁巴尔(Tanimbar)诸群岛,韦塔(Wetar)、巴尔巴(Barbar)诸岛及其间 小的岛屿。

六、香料岛的马鲁古群岛与班达群岛

马鲁古群岛位于印度尼西亚的东北部,位于苏拉威西岛和伊里安岛之间,一条赤道从中穿过,面积74000多平方公里,由大约1000个小岛组成。

这里气候炎热,潮湿多雨,适于香料作物的生长,是东方的主要香料产地之一,很早就有香料群岛的美名。这里生产的香料,质地优良,香味浓郁,驰名遐迩。

班达群岛是肉豆蔻的原产地,在马鲁古群岛以南。班达群岛是由印度尼西亚班达海上东北部10余座小火山组成的岛群。群岛中的海面形似小湖,风平浪静,海水清澈,珊瑚礁及海洋生物甚多,为著名的海底花园。

七、马鲁古群岛的人种分布

这里是东(巴布亚人)、西(马来人)两人种区过渡带,加之和荷兰人、葡萄牙人、爪哇人通婚,人口种族成分复杂。沿海居民主要信仰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内地大部分居民信仰有灵论。

除了北哈马黑拉、蒂多雷、特尔纳特和莫罗泰外,所用语言均属澳斯特罗尼西亚语系(又称马来-玻里尼西亚语系)。

食物来源于狩猎、渔业和采集含淀粉的西谷。普遍栽种椰子。主要出口物品有椰干、林产品、香料和鱼。塞兰岛有油田。

居民主要为沿海的马来人和内地的阿富人(Alfoers)。其他少数民族有南部岛屿上的塔尼姆巴尔人(Tanimbarese)、中部岛屿上的安汶人和北部岛屿上的特纳坦人(Ternatan)、蒂多尔人(Tidorese)、马基安人(Makianese)、托贝洛人(Tobelorese)、巴占人(Batjan)和萨瓦伊人(Sawai)。

伊斯兰教为主要宗教。也有许多基督教徒。

人口约2,094,700(1995)。

八、马鲁古海峡的介绍

马鲁古海峡位于马来群岛东部海域,是印度尼西亚东北部的岛间海。在苏拉威西岛与马鲁古群岛之间,属太平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