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天佑墓、碑、像

詹天佑墓、碑、像

詹天佑是我国第一代铁路工程专家,一九○五年至一九○九年主持修建了我国自行设计、自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詹天佑铜像立于一九一九年,其墓于一九八二年由海淀区万泉庄迁葬于此。詹天佑铜像位于延庆县京张铁路的青龙桥车站,詹天佑清咸丰十一年(1861)四月二十六日生于广东省南海县,清同治十一年(1872),考取公,詹天佑墓、碑、像,詹天佑墓、碑、像简介,詹天佑墓、碑、像-延庆区詹天佑墓、碑、像

吴檄墓碑重见天日

激动!激动!激动!时隔半个多世纪,马埠吴氏七世祖吴檄墓碑终于重见天日!

唐山村热心宗亲翻开墓碑

年过花甲的热心宗亲齐心合力在抬石碑

0 1

吴檄是谁

“桐之吴甚蕃,庶各据其土著别之故。外氏为马埠吴,先世自婺迁桐,皆不显,至檄公始领乡荐,成进士,继践其科者数人,宗遂魁然大矣!”①

檄公即是吴檄,字用宣,号皖山,安徽桐城(今枞阳县项铺镇)人。据光绪八年1882年马埠吴氏族谱记载:生于宏治辛亥年(1491年)七月初十子时,公卒于嘉靖乙巳年(1545年)正月十五戌时,葬马埠山前凹。中正德庚辰科举人,辛巳科进士,初任襄阳府推官,升江西赣南道按察使,陕西布政使司右参政②,诰授通议大夫。

吴檄生性怪僻,不愿增添别人麻烦,葬父时偶遇风雪,路过友人方去病门前不入,夜晚就坐在方门前石墩上,天明而去。他在任襄阳推官时,上任后判理案件公正无私,赈救饥民卓有盛誉。

吴檄为人正直,不畏强权。都督佥事姜已有边防功劳,请求升职。朝廷准备定职,吴檄知道后上奏:“按国法,斩获敌人首级200以上的升官一级,姜斩敌不满80,可赏,不可升职。”尚书张赞被吴檄的正直行为所折服。武宗赐在藩邸时旧僚刘某为锦衣卫指挥,其子刘民誉想世袭父职,尚书张赞力主其请。吴檄则极力反对,写信给张赞说,按朝规,没有军功的人,不能世袭。民誉没有军功,因而不能世袭。张赞甚怒,撕破书信扔在地上,回信说:“刘民誉世袭一事,我一定要为他办妥!”吴檄反驳说:“刘民誉一事,违犯朝规,我也一定要干预到底!”

吴檄不仅官居高位,同时文学素养极高,擅长写诗。在京期间与“嘉靖八才子”李开先,王慎中,唐顺之等人交情深厚,声名远播。

“公(吴檄)生而灵哲,十岁通孝经论语,十二遭奉政公之丧,哀毁如成人。稍长,受学于盛五槐,盛氏奇其清苦,乡人教授陆叔逊氏有孙女求配,盛曰:此有梁鸿可婿也。公遂婚陆氏。十八为邑弟子员,提学御史黄公如金试桐城,得公文大爱重之,曰:此江北之才也,乃名震江北。”④提督学政长沙杨守谦在吴檄墓志铭中大加赞美。

吴檄著有《兵部集》一卷。桐城才子潘江编著《龙眠风雅》,一共收录吴檄诗文34首。

吴檄是马埠吴氏取得功名第一人,在整个明清桐城进士榜中也是较早的一批。第五子吴自峒,官至通政司通政,玄孙吴国琦以及其子吴宏安也先后中榜。六代之中,先后四人考中进士,而且恰好是两对父子,在明清两朝桐城进士史上也是仅此一例。

二世祖吴徹墓碑

陕西布政司右参政 皖山公吴檄墓碑

0 2

寻碑经过

2018年7月8日北京明略科学院首席科学家,数据挖掘领域国际学术带头人吴信东教授组织发起马埠吴氏六修,运用先进的华谱系统收集整理资料。然而令所有马埠吴氏族人遗憾的是在上个世纪的特殊时期,吴祖庄祠堂被拆,祖先墓碑被丢弃。

期间不断有年纪较大的知情人提供线索,六修小组也多次组织查找,六修小组副组长吴玉明,修谱办公室主任吴根胜等不辞辛苦,实地排查。2020年4月15日,修谱办公室主任吴根胜带领宗亲吴德省,吴根昌等在苏庄水井处终于获得重大发现。当石碑被翻开时,“明陕西参政皖山吴檄之墓”几个字赫然映入眼帘,至此沉寂了半个多世纪的吴檄墓碑终于重见天日!同时被发现的墓碑还有二世祖吴徹夫妇墓碑,吴檄父亲吴佐墓碑。当这个好消息在六修群里传播开来时,宗亲们心奋不已,还有人在朋友圈专门记录此事。

吴檄的墓碑不仅仅具有文物价值,更是一种精神信仰的寄托。让老祖宗优秀的品格一代代传承,让老祖宗取得的成就一代代颂扬。也许正是这种精神,才会有这些已经花甲或者古稀的老人不辞辛苦,无私奉献吧。

修谱办公室主任吴根胜在组织将墓碑抬往祠堂旧址

吴檄父亲吴佐和母亲束氏合葬墓碑

注释:

①引用自马埠吴氏光绪八年五修谱《外祖吴公端士传》。

明朝官制陕西省最高长官为布政使,下设左右参政两人,右参政相当于副省长。

李开先:嘉靖八才子之一,嘉靖八年进士,太常寺少卿。

王慎中:嘉靖八才子之首,嘉靖五年进士,河南参政。

唐顺之:嘉靖八才子之一,嘉靖八年进士,官翰林编修,右佥都御史。

④引用自马埠吴氏光绪八年五修谱《明陕西布政使司右参政皖山吴公墓志铭》长沙杨守谦

怎么评价詹天佑?

你好,我是藏修嘉文,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我就来说一说詹天佑这个人。

1909年10月2日,由中国工程师詹天佑设计并铺设的京张铁路正式通车,克服了外国工程师不愿承担的难关,为中国人争了口气。

詹天佑,(1881年4月26日——1919年4月24日),字眷诚,号达朝,祖籍徽州婺源。是广东南海人,算是康有为的老乡。他从小对四书五经没有兴趣,爱收集机器零件,对于最新奇的发明特别有兴趣。12岁便考上远洋留学预备班。后来赴美国深造,你优秀的成绩毕业于美国纽海文中学,进入耶鲁大学学习铁路工程技术。清政府打算让詹天佑这些成绩优秀的学生进美国的军校读书,却遭到美国政府的拒绝,詹天佑只得辍学回国。回国后,詹天佑无法为祖国贡献学到的知识,清政府只要他当翻译,学轮船驾驶,甚至叫他到军舰上当兵。中法马尾海战时,他就在福建水师舰队里参加过战斗。

直到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詹天佑才得学以致用,来到唐山参加铁路建设。康定铁路建成以后,京张铁路开始筹建。这条铁路虽然只有200公里,但要穿越崇山峻岭,隧道多,坡度大。一些外国公司都不敢承接这项工程,詹天佑却毅然挑起了这个重担,担任了总办兼总工程师。

无数嘲讽立即降临到詹天佑头上。英俄的工程师认为,不借助外国力量,京张铁路一定照不成,因为“中国的工程师还没有出世,至少要等五十年”。国内也有人说詹天佑“不自量力,胆大妄为”。种种刺耳的话,丝毫没有震撼暂停我的决心,反而是詹天佑憋足了一口气,发誓要用事实回击种种谬论。他带着工程人员到实地考察勘探,奔波在崇山峻岭之中,亲自测量定点,堪定线路。有时在危险地段作业根本不顾个人安危。经过测量,詹天佑找到了修筑铁路的最佳线路,比临阵退缩的英国工程师确定的路线减少了两千多米的隧道。

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九月,京张铁路正式动工,詹天佑把办公室搬到了工地,与工人们同甘共苦。他因地制宜,采用两头向中间发展或者在中间打竖井向两头挖掘隧道的办法,京张铁路最困难的四个隧道的挖掘任务很快就完成了,它们的质量优秀,达到设计要求。京张铁路是最困难的铺设路段,是在八达岭一带,那里山高坡陡。坡度超过铁路修建允许的范围。照通常的办法修筑,列车容易发生翻车的危险。詹天佑创造性地运用了折返线的办法,沿着山腰设计出人字形的线路,降低了铁路的坡度,列车就可以安全地通过这段最陡的坡道了。

在整整四年的铁路建设过程中,詹天佑身临第一线。开掘隧道时,他亲自掌握炮眼的大小、深浅、方位;没有抽水机,就亲自下井挑水。他还设计了列车的挂钩,这种挂钩能让列车车厢自动挂上,这也是他的一项新发明。

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十月二日,京张铁路在北京南口火车站举行通车仪式。到会庆祝的有1万多名中外各界人士。一位外国工程师在会上说:“我们过去自认是世界第一流的工程师,觉得中国没有修建铁路的人才,绝对无法修筑京张铁路。现在艰巨的工程不但已完工,而且质量也是第一流的。我们不得不表示钦佩。”

京张铁路的建成,和冯如制造飞机一样,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的自信心。在清朝末年,虽然科学技术发展比较缓慢。但也是出现了像冯如和詹天佑这样优秀的科学家。他们的成就在中国科学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笔。

詹天佑是一个热爱祖国,并把自己的才华全身心的投入到祖国的建设中去的人,在那个落后的年代,那个羸弱又风雨飘摇的国 度里,他倾注了一生的热血。

中华民国八年(1919年)詹天佑命湘鄂局报送长沙以南路线测量报告。詹天佑致电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反对国际共管中国铁路。受命代表中国出席国际联合监管远东铁路会议。2月,往海参崴、哈尔滨赴会。会议中,日冒严寒赴会,夜研文书议案,惟恐主权受损,以崇高国际威望,与赴会中国代表共同努力取得了中东路沿线由我国驻军护路权,防止了列强以护路为名,武力夺取中东路;并争得了我国工程师在中东路的工作地位。因疲劳过度,心力交疲,旧日腹疾复发,不得已请假就医。1919年4月20日到汉口,21日入仁济医院,24日因腹疾严重,心力衰竭逝世,终年58岁。临终遗嘱语不及私,向国家陈述三事:一、振奋发扬工程师学会活动,以兴国阜民;二、慎选人才管理俄路,以扬国光;三、就款计工,唯力是视,脚踏实地建成汉粤川全路。并称,上述三事乃天佑未了之血忱,如得国家支持,则天佑虽死之日,犹生之年。

“詹天佑先生,立志报国,不畏艰辛;才华横溢,为国人扬眉吐气,和蔼可亲;爱国之信念,犹如黄河之水滔滔不绝;我辈敬仰这热血朝天”,这就是我的评价。

詹天佑:(1861年4月26日-1919年4月24日

英文名:Jeme Tien Yow),汉族,字眷诚,号达朝。

祖籍徽州婺源,生于广东省广州府南海县,故居位于广州市荔湾区恩宁路十二甫西街芽菜巷42号。

12岁留学美国,1878年考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主修铁路工程。他是中国近代铁路工程专家,被誉为中国首位铁路总工程师。

其负责修建了京张铁路等工程,有“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之称。

1905—1909年主持修建中国自主设计并建造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创设“竖井开凿法”和“人”字形线路,震惊中外;在筹划修建沪嘉、洛潼、津芦、锦州、萍醴、新易、潮汕、粤汉等铁路中,成绩斐然。

著有《铁路名词表》《京张铁路工程纪略》等。他是我国近代科学技术的先驱者之一,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华铁路第一人。

他是我国近代科学技术界的先驱,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杰出的铁路工程技术专家。作为中国铁路事业的先驱者,詹天佑被人们称作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

詹天佑出身于平民之家,他将终生奉献给中国交通事业,他是铁路事业的科技骄子。

詹天佑是清末和民国前期最具国际知名度的中国人之一,至今他仍是最具世界影响力的中国历史人物之一。

他的成长史,他的家国情,无不映照着他生活的那个年代的多彩画卷。詹天佑没有高贵的血统,没有富实的家荫,即使考上清朝的首批出洋官学生,他也只是120个人中的一分子。

一介平民之子,天生本分,诚实坚毅,没有染上投机钻营的恶习,没有领悟趋炎附势的奸巧,不奔走于权贵之门,不混迹于风月之地,求学规矩勤勉,做事严谨认真,做人不卑不亢,创业兢兢业业。

虽身处乱世,他的生活、事业照样发展,在官、商、学三界都受到尊敬,他从没有刻意追求这些,一切都是那么不经意地水到渠成。

他是一个老实人,享受过出洋时的荣耀,遭遇过回国时的落寞,做过默默无闻的教习,当过威风八面的朝官,被西方的同行嘲笑过,被祖国的同胞算计过,不管处于何种境地,他总是那样坚定地前行。

詹天佑与京张铁路的故事

京张铁路为詹天佑主持修建并负责的中国第一条铁路,它连接北京丰台区,经八达岭、居庸关、沙城、宣化等地至河北张家口,全长约200公里,1905年9月开工修建,于1909年建成,时间不满四年。是中国首条不使用外国资金及人员,由中国人自行设计,投入营运的铁路。现称为京包铁路,以前的京张段为北京至包头路线的首段。 清朝政府提出修筑京张铁路的计划后,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就出来阻挠。最后提出清朝政府如果用本国的工程师来修筑铁路,他们就不再过问。1905年,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修筑从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消息一传出来,全国都轰动了,大家说这一回咱们可争了一口气。帝国主义者却认为这是个笑话。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原来从南口往北过居庸关到八达岭,一路都是高山深涧,悬崖峭壁.他们认为这样艰巨的工程,各国著名的工程师也不敢轻易尝试,至于中国人,是无论如何也完成不了的。

詹天佑接受任务后,亲率工程队勘测定线。由于清政府拨款有限,时间紧迫,詹天佑从勘测过的三条路线中选定由西直门经沙河、南口、居庸关、八达岭、怀来、鸡鸣驿、宣化至张家口。当年修建京张铁路最困难的一段是南口至八达岭一带的,不单地势险峻,而且坡度很大。全程分为三段,第一段丰台至南口段,于1906年9月30日全部通车,第二段南口至青龙桥关沟段,关沟段穿越军都山,最大坡度为千分之三十三,曲线半径182.5米,隧道四座,长1644米,采用“人”字形铁路,工程非常艰巨。詹天佑克服重重困难,于1908年9月完成了第二段工程。由于詹天佑正确地指挥,1909年9月24日通至张家口市,胜利完成了第三段工段。 京张铁路从1905年9月4日正式开工,到1909年10月2日在南口举行通车典礼,仅用了4年的时间,京张铁路的建设期比预定计划提前了两年。按当初预算,京张线施工以及购置机车、车辆的费用为白银729万两,实际仅用了约700万两。

来源:网络,图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公众号所转载文章仅供大家学习交流,均在合理使用范围内。若所引用的图片来源、数据来源、文字版权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其他权利,烦请告知编辑,编辑将立即改正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