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牙湖中国北方民族园

月牙湖中国北方民族园

AAAA级旅游景区

景区占地面积84公顷,其中湖水最大面积40公顷左右,森林、草原、湿地、滩地面积44公顷左右。

景区是一处融古今于一园,集博览休闲于一身的集锦式园林,由历史文化、民族风情和湖畔休闲三个部分组成。第一站是历史文化区,通过同仁文化遗址复原和仿造的奥里米古城,让人们穿越时空隧道,将数千年的历史文化尽收眼底;文化墙用题记和群雕的形式,承载了绥滨的记忆。第二站是民族风情区,展示了满族、朝鲜、蒙古、达斡尔、锡伯、鄂伦春、赫哲、鄂温克、俄罗斯九个北方民族的起源和历史发展过程,是一派古朴纯净、原汁原味的少数民族文化园区。第三站是湖畔休闲区,湖水涟漪,绿草如茵,亭、台、廊、榭、桥请您悠闲小憩,弯钩垂钓能让人平安入静。还可以到采摘园摘取纯绿色的蔬菜,到黑龙江边欣赏秃尾巴老李的传说,乘船游览中俄界江。大滩天然浴场尽享洗浴之乐,宽阔的南广场、月牙湖的概貌,体现着人文之深厚,赏月牙之灵秀。

咨询电话:0468-7872678

地址:鹤岗市绥滨县。

门票价格:35元

开放提示:5月至10月7am-5pm

前往方方法:路线-巴士

起点:鹤岗市火车站

乘长途客车可直达景区。

需时:约2.5小时

信息来源:鹤岗旅游局

走进山西榆次常家庄园 中国北方民居第一园林

这里拥有两条宽敞的街道,街上有深宅大院百余处,还有五十余幢楼房。另外,这里还有七处因林,因内名花古木众多,高阁低亭,曲席斋坊,水溪池潭。

家庄园位于山西省榆次西南东阳镇车辋村,是吊清朝晋商巨贾常氏一族的私家庄园。无论其规模还是建筑,无论其园林还是街巷,绝非同一般的私家庄园所能媲美,因此获得了“中国北方民居第一园林、中国面向世界贸易第一世家、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经典之作”之美誉。

常家庄园的主要景点有大街、静园、杏园、石芸轩等,其中大街是由太行山的大青石铺成,街旁点缀了深宅大院百余处,每所院落都建有庄严的门楼,里院的正中都建有一座木结构的牌楼,牌楼两侧各有砖雕花墙,雄浑中有几分秀色。

静园集南北风格于一体,是常氏家人休闲、游乐和陶冶情操的场所,园内有楼台阁榭,有数股清泉泻入小潭中,有曲折蜿蜒的小溪流经,还有据说是大禹退水后留下的湖泊之一的昭余湖。杏园内种满了杏树,每到春天园内满是杏花香。石芸轩内有东西两廊,其中东廊收集了自唐至清五十多位书法家的作品,西廓收集了历代常氏子孙的书法艺术

清康煕、乾隆年间,俄国和我国的蒙古族地区对茶叶的需求与日俱增,庄园的主人常氏抓住这个难得的商机,开辟了一条从福建武夷山远达俄罗斯恰克图的“万里茶路”。常氏获利巨丰而成为晋中望族,于是大规模营造住宅大院。从清康熙到光绪末年的两百多年间,常氏不仅修建房屋1500余间,楼房40余幢,还将四个自然村连成了片,并建成了罕见的南北、东西两条大街。大街两侧的深宅大院,鳞次栉比,楼台亭阁,相映生辉,雕梁画栋,蔚为壮观。

初到常家庄园的游客,总会被庄园那髙大雄伟的城墙及威严的城门所吸引,城墙前竟然有一条深3、4米的护堿河,由此看来常家庄园更像一座城堡。踏过护城河上宽近9米的白色石拱桥,就到了高24米的庄园城堡大门。大门修缮完好,看不出古老的印记。

进入大门,映入眼帘的是完全由太行山的大青石铺成的大街。俗话说:乔家个院,常家两条街。街旁点缀了深宅大院百余处,想不到的是每所院落都建有庄严的门楼,而且里院的正中都建有一座木结构的牌楼,牌楼两侧各有砖雕花墙,雄浑中有几分秀色。

此外,院落中随处可见别具风采的木雕石雕。其中房脊的吻、兽和雕花护脊,照壁、花墙砖雕,均为清代砖雕珍品。多种多样的窗户木雕、门框、屏风、家具和隔与扇木雕等,使人眼花缭乱,堪称晋商文化中的精品。

与宅院相应的是集南北风格于一体“静园”,它是常氏家人休闲游乐和陶冶情操的场所。园内有楼台阁榭,最富生命动感的是园中的水。

从不高的泊岸上,数股清泉泻入小潭中,清澈见底而又淙淙有声,或许它和《小石潭记》颇有渊源吧,所以叫做“小石潭”。潭北有一条名叫“曲溪”的溪流,果然名副其实,溪流曲折蜿蜒,甚是清澈。

“曲溪”还有更深层的意义,原来晋中文士喜爱自然山水,不喜市镇喧闹,常常以¨曲水流觞”自娱。静园的水系主景就是与曲溪西端相通的昭余湖,此湖虽然不大,但名气不小,据说是大禹退水后留下的湖泊之一。除了静园,还有冬天湖上结冰的桑园,春天满园杏果飘香的杏园。

除了建筑上的精雕细刻,园林上的巧妙布局,常家大院还收录了中国历代众多书画大家的墨宝。常家把这些书墨宝部雕刻在墙上,做成法帖供家人学习参考之用。

其中苏轼以楷书书写的“二亭双绝”(《丰乐亭记》和《醉翁亭记》)弥足珍贵。此外还有颜真卿、贺知章、郭子仪、苏轼、刘墉、海瑞、刘基、曹操等人的书法真迹。

欣赏这些墨宝真迹的好地方是常家私家书院石芸轩。推开书院的大门,翰墨香风迎面扑来,东廊收集了自唐至清五十多位书法家的作品,西廊收集了历代常氏子孙的书法艺术,柳体、双钩、行楷等各具特色。正面收集了历代44个帝王墨迹的御笔亭,荟萃了中华古代书法艺木精髓,号称华夏第一书院。由此可知,常家庄园的书卷气非常浓厚。

常家庄园还是众多影视剧的重要拍摄地,《春桃的战争》《太行山上》《白银帝国》《金锁记》《李卫辞官》《龙票》《范府大院》《关中义事》《亮剑》《乔家大院》《狼毒花》《走西口》等曾在此取景。在这里,游客可以重温一番影视剧中的情景。

北京游乐园改建为龙潭中湖公园,今年7月1日向市民开放

4月2日,东城区在龙潭中湖公园开展“全民植树四十载凝心绘绿庆百年”植树活动,北京市副市长、市级林长杨斌,东城区领导金晖、吴松元、宋铁健等区四套班子成员,公安部、国家林草局、最高法院、故宫博物院等驻区单位代表和北京卫戍区、空军后勤部、中部战区空军政治工作部等驻区部队代表,最美家庭代表、社区青年汇代表、劳模代表、运动员代表、师生代表、社工代表和园林绿化干部等共约200人参加,栽植白蜡、银红槭、七叶树、玉兰、海棠、山桃、山杏等乔灌木180余株。

为改建公园增绿添景

上午9点,参与植树活动的人员陆续到达龙潭中湖公园,经过体温测量后,大家纷纷走进位于摩天轮脚下的植树区。植树活动所在的龙潭中湖公园前身是北京游乐园,园中保留下来的摩天轮是许多老北京人的童年记忆。

“看到这个摩天轮,我就想起小时候在这里游玩,和伙伴们在绿荫下捉迷藏的场景,十分怀念。”陆萍说。今年是北京市先进工作者陆萍参加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的第20年,她说:“还记得第一次参加植树活动时,我在柳荫公园种下了一棵樱桃树。自那时起,我经常会去看它,从开花到结果,我们互相陪伴着一起成长。如今20年过去了,曾经的小樱桃树已经长成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了,而我也回到了曾经伴我成长的地方,种下了一棵银红槭苗。相信在下一个20年,这些长大后的小树苗也会成为下一代孩子的童年记忆。”

与陆萍不同,团区委青年志愿者刘帅是第一次参加义务植树活动。现场,她和青年伙伴们一起拿起铁锹为树木填土,干劲十足。刘帅兴奋地说:“在参与此次植树活动前,我就十分期待。我是做学生管理工作的,以前有过组织学校学生们开展植树活动的经历,但亲手栽植下一棵小树苗这还是第一次。刚才,我和伙伴们一起与这棵小树苗合了影,我要把这份宝贵的经历保留下来。”

活动中,各界代表按照各自的植树区域分工协作,齐心协力栽植下白蜡、银红槭、七叶树、玉兰、海棠、山桃、山杏等乔灌木180余株,为即将建成的龙潭中湖公园增绿添景。

龙潭中湖公园将于七月开放

龙潭中湖公园坐落于龙潭三湖中心位置,项目建设面积39.67万平方米。经过近一年的改造,目前该公园建设已完成90%以上,将于今年7月1日向市民开放。届时将为首都市民呈现一个空气清新、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的城市综合公园。

去年6月1日,东城区启动龙潭中湖公园建设改造项目。改造紧扣新总规“双控四降”要求,秉承“有机更新、利旧赋能”原则,充分尊重现有陆形水系,保留和利用现有大树资源,深入挖掘地域历史文化和原北京游乐园的印记,打造“三环十二景,锦绣筑龙潭”的景观格局。

据区园林绿化局副局长褚玉红介绍,龙潭中湖公园分为滨水活力环、森林漫步环、湿地涵养环共三部分。在公园建设上,除了保留原北京游乐园的摩天轮外,还将建成滨水图书馆、园林科普馆等场馆,为市民打造集自然景观欣赏、休憩、阅读、餐饮、观影以及观看演出等多功能的活动空间。

正在加固提升中的摩天轮

在公园规划设计过程中,东城区按照“群众参与、共建共享”理念,充分考虑群众需求,认真听取各方意见,广泛开展民意征集,最终确定将龙潭中湖公园打造成一个既体现森林城市、湿地、生物多样性、节约型园林和智慧公园理念,同时又满足休憩、健身、娱乐、教育科普四个功能的区域性城市综合公园。

建设全龄友好公园

今年,东城区将充分考虑不同年龄段人群使用需求,合理配置服务设施、无障碍设施,增设智慧园林设施,对地坛园外园和龙潭三湖进行改造提升;实施环二环(东城段)林荫景观提升工程,对环二环13处景观节点改造提升,通过行道树补植、更换和复壮,基础设施更新改造,继续优化二环生态景观环线,全面提升东城辖区绿地服务功能,建成全龄友好公园。

结合街区保护更新、疏解整治促提升和棋盘路网林荫化建设等工作,东城区将完成平安大街(东城段)、两广路(分车带)、东四南北大街林荫大道建设。同时,实施健康绿道建设,对崇外大街片区、皇城根遗址公园王府井片区、雍和宫国子监片区等进行行道树补植更新复壮,对局部节点进行改造。针对历史文化街区绿化景观少、炎夏少荫等问题,开展“一院一树”工程;做好崇雍大街、平安大街等商户门前绿化美化,打造各具特色的“小而美”微景观;结合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见缝插绿,提升绿化覆盖率。

东城区还将完成龙潭中湖公园改建和龙潭西湖公园改造工程;力争完成亮马河(东城段)景观提升工程主体建设;聚焦中轴线申遗特定风貌管控区景观视廊,完成永定门公园南广场消隐及基础设施改造项目。

来源:北京东城

黑龙江绥滨县:探北方民族起源 赏月牙灵秀风光

9月10日,“品·行中国 两极穿越”自驾游采风队伍行进至黑龙江鹤岗绥滨县

在这里,采风队伍到访月牙湖国家湿地公园、民族风情区和湖畔休闲区,感受历史和现实交汇的风景,引人无限遐思。

据介绍,绥滨位于黑龙江松花江交汇的三角地带,三面环水,中间绿洲,水草丰美,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北与黑龙江主航道为界与俄罗斯隔江相望,是本次自驾游采风活动第三个到访地。

当地人讲了月牙湖湿地公园建设的背景:早在4000多年前,肃慎部族就在此繁衍生息,这就是奥里米古城旧址,是完颜家族满族的“龙兴之地”。因为拥有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绥滨依托自然生态建设了总面积570公顷的月牙湖国家湿地公园

在月牙湖国家湿地公园,采风队伍首先来到“历史文化区”,走过同仁文化遗址复原和仿造的奥里米古城,让人有“时空穿越”的恍惚,仿佛置身于数千年的古城中,将历史遗存尽收眼底。文化墙采用题记和群雕的形式,还原了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经年记忆。达斡尔族、锡伯族、鄂伦春族赫哲族鄂温克族、俄罗斯族九个北方民族的起源和历史发展过程。游览中,媒体记者和达人们直呼“大开眼界”“头一次见到这么完整的少数民族记载”。

采风队伍在绥滨最后一站到访的是“湖畔休闲区”,这里湖水涟漪、绿草如茵。亭、台、廊、榭、桥可以休闲小憩,随处可见弯钩垂钓的游人。置身于湖畔美景中,一边当观景看客,一边兴致盎然地听“秃尾巴老李”的传说,那种感觉“美滋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