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母大殿

圣母大殿

圣母大殿也被称为“马杰奥尔圣母玛丽亚大教堂”,坐落于意大利的罗马,是天主教的四座特级宗座圣殿之一。圣母大殿是世界上第一个以圣母命名的教堂,是罗马以圣母玛利亚命名的教堂中最大的,深受欢迎。

圣母大殿大约建于公元四世纪,在教皇圣西斯笃三世任内被重建,自从教堂建成以后历尽多次改建,因而该教堂也包含了多种艺术风格。教堂正面的墙上有一尊西班牙国王菲利普四世的雕像,这是为了纪念他对于该教堂的捐助。教堂的主体结构是5世纪被建造的时候确立的,包括一段以马赛克装饰的中殿和圆形后殿。主殿长86米,两边是36根大理石石柱和4根花岗岩石柱,这些圆柱在18世纪的修复中被替换掉。13世纪为教堂修建了一座高75米的钟楼,被一场地震毁掉之后又重建于14世纪,钟楼内的五口钟会在每天晚上9点响起以提示人们做祷告。

埋葬着教皇保罗五世的巴洛克风格保利娜小礼拜堂后殿的马赛克壁画完成于13世纪,描述的是圣母加冕。该教堂还有一座伯利恒地下室,其内安放着银制的圣婴摇篮和金制马槽,还埋葬有-杰罗姆和教皇庇护五世。

Basilica di Santa Maria Maggiore

必去理由:世界上最早以圣母命名的教堂

景点所在大洲: 欧洲【Europe】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意大利[Italy]

景点所在省、州:拉齐奥大区 [Lazio Region]

景点所在城市:罗马 [Rome]

大哉晋祠:圣母殿、唐叔虞祠与鱼沼飞梁上篇

晋祠,原名为晋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后被追封为晋王)及母后邑姜后而建。位于山西省太原晋源区晋祠镇,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园林,为晋国宗祠。晋祠是集中国古代祭祀建筑、园林、雕塑壁画、碑刻艺术为一体的唯一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建筑、园林、雕刻艺术中心。难老泉、侍女像、圣母像被誉为“晋祠三绝”。

圣母殿

“圣母殿”是晋祠楹联匾额最集中的地方,共有楹联10副、匾额16快。前廊正中所悬匾额,衬底蓝色,边框金色褪色,是慈禧御笔“三晋遗封”。

在圣母殿前廊正中悬挂的匾额“显灵昭济圣母”,是北宋原物。

大殿前廊柱上有木雕龙八条,北宋元佑二年(1087年)遗物。

晋祠最著名的建筑为圣母殿,创建于宋代天圣年间。圣母传为叔虞之母邑姜。圣母殿原名“女郎祠”,殿堂宽大疏朗,存有宋代精美彩塑侍女像41尊、明代补塑2尊。

圣母殿前廊两边有站殿将军,皆宋代原物。高约4米,分立左右。手执斧钺者据说是《封神演义》传说中周武王姬发的得力卫士方粥。手执金钩者据说是周武王姬发另一位得力卫士方相。应是殿前天王力士彩塑。

晋祠圣母殿的献殿,建于金大定八年(1068年),面阔进深各三间,单檐歇山顶,四架椽屋通檐用二柱,殿中前后设门,余筑坚厚槛墙,上安叉子,状如凉亭,格外通透宽敞。

在圣母殿与献殿的鱼沼泉上架十字形飞梁,既有四通功用。献殿是举行献礼、陈设祭品的所在,为开敞或半开敞的空间,有较好的通透性。圣母殿是晋祠的主殿,前临鱼沼,后倚悬瓮山麓。

寝殿是祠庙中敬神祭祖的神圣场所,设于主轴线的后部,由于古人事死如生的观念,便仿照前朝后寝的形式来建造。圣母殿采用重檐歇山顶,殿内无柱,内置神龛,中塑圣母,四周侍从42尊,仅前部设直棂窗复加柱廊。圣母殿中的43尊宋代彩色泥塑侍女像,姿态各异,栩栩如生。

图片均为乐艺会艺术图库资料

大哉晋祠:圣母殿、唐叔虞祠与鱼沼飞梁下篇

图片均为乐艺会艺术图库资料

寝殿是祠庙中敬神祭祖的神圣场所,设于主轴线的后部,由于古人事死如生的观念,便仿照前朝后寝的形式来建造。圣母殿采用重檐歇山顶,殿内无柱,内置神龛,中塑圣母,四周侍从42尊,仅前部设直棂窗复加柱廊。圣母殿中的43尊宋代彩色泥塑侍女像,姿态各异,栩栩如生。

赵崇云仿晋祠仕女图

42尊侍女宦官分立在主殿、东西侧殿中,排列有序,职责有别,仪表各异,形象逼真地反映出宋代宫廷侍女、宦官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层次,其中有穿着男服的女官4尊,宦官5尊,侍女33尊,共计42尊。

唐叔虞祠

晋祠圣母殿的东北面,有一座元代建筑唐叔虞祠,简称唐叔祠。主殿为元代遗构,殿前廊内有元代雕塑

宋太宗赵光义于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大兴土木,扩建晋祠,镌碑刻石,宣扬文治武功。宋仁宗赵祯于天圣年间(1023年~1031年),追封唐叔虞为“汾东王”,在晋祠西隅叔虞祠南畔,面西向东新建了规模宏大、盛冠全祠的圣母殿,供奉唐叔虞之母邑姜于其中,并赐封她为“显灵昭济圣母”,翻修了鱼沼飞梁

宋之后的金、元、明、清历代,相继以圣母殿为中轴线,由西向东先后建起献殿、对越坊、钟鼓楼、金人台、会仙桥、水镜台、景清门。改变了宋以前晋祠以唐叔虞祠为主的建筑格局,圣母邑姜成了晋祠供奉的主神。唐叔虞祠主殿为元代建筑,建筑群则在清乾隆三十六年扩建。

鱼沼飞梁

鱼沼飞梁建于宋代,呈十字桥形,如大鹏展翅,在圣母殿与献殿之间。

图片均为乐艺会艺术图库资料

游山西太原崇善寺,大悲殿堪比晋祠圣母殿,古朴沧桑令人深感震撼

山西太原迎泽区文庙巷的西北侧有一座十分古老的寺庙,名叫崇善寺。由于正门在一个并不起眼的小巷子里,如果不是专门来参观还不容易发现这座寺庙。崇善寺是山西佛教协会的办公地点,门票是免费的,寺内有僧人居住,周边的信众们也会常来这里礼佛,香火还是挺旺盛的。

崇善寺

之前查过资料,崇善寺原是明朝朱元璋的第三个儿子晋恭王朱棡为纪念自己的母亲孝慈高皇后马氏,于1391年修建的皇家寺庙。清同治三年(1864年),寺院由于失火将绝大部分建筑焚毁,仅存大悲殿。崇善寺的前院被清朝山西巡抚张之洞改建成了文庙,因此寺庙面积大大减小。我此程是专门来看建于明代的大悲殿的。

大悲殿

走进寺门,古朴沧桑的大悲殿就直接映入眼帘了。大悲殿前两侧为钟鼓楼,也是很古老的建筑。院内的树木虽并不古老,但是枝叶繁茂,将寺院的环境装扮得十分幽雅。这让刚从外面热闹的大街上走进来的我感到十分舒适,寺院确实是让人心静神闲的好地方。

大悲殿

接下来我开始仔细地打量这座建于明代距今已近700年的古建筑了。大悲殿面宽七间,进深四间,采用重檐歇山顶的形式,规格较高。檐下众多的斗拱承托起屋檐,殿顶使用黄绿色琉璃瓦覆盖,除两侧和背面为青砖和黄泥垒砌的墙外,全部使用木构搭建。整座建筑经过数百年的风雨,已变得十分沧桑古朴,与晋祠那座建于北宋年间的圣母殿也颇为相似。

大悲殿

走进大悲殿,殿内正中供奉一尊千手观音像,像前供奉一尊玉佛坐像,两侧分别是文殊和普贤两位菩萨站像。殿内光线较为昏暗,但气氛静谧庄严。

大悲殿

我环绕着大悲殿走上一圈,感觉大悲殿的建筑质量已经堪忧。从侧面看,屋檐已经不是直线,多处已向下沉。檐角的琉璃走兽也已残缺不全。檐上杂草丛生,墙皮剥落,露出青砖和混着草的黄泥。想想一座建于明代的木构建筑700年来还能保留下来,在未经多次修缮的情况下还能屹立不倒,倒也是个奇迹了。

大悲殿

大悲殿的后面正在施工,可能又要新建一座殿宇了吧。东侧有一个院落,建筑全新,应是僧人居住和办公的场所。大悲殿虽然不大,目前也仅供奉三位观音,但香火还是不错的。据说逢年过节的时候,前来上香的人们挤满了寺院,争相礼佛。

大悲殿

崇善寺虽然很小,但这座已历经数百年沧桑的大悲殿非常具有观赏价值。如果你对古代建筑很有兴趣,不妨闲暇时间过来看看,这种古朴沧桑的感觉令我是深感震撼的!

本文由天涯色影人原创,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