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室化身修道院

王室化身修道院

介 绍 王室化身女修道院建造于17世纪,这是一片古朴而恢宏的建筑物,里面收藏了许多圣物。每年7月27日都要展示圣潘达莱昂血液溶化的“奇景”,吸引了众多的信徒和游客。修道院收藏的艺术品如里贝拉、米兰达、佩莱达的绘画及耶稣受难像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从修道院右边的化身街,可以走到西班牙皇宫。 交 通 地址:Plaza de la Encarnacion 1

地铁站:Opera

西班牙马德里

曾奉萧伯纳为座上宾的修道院公寓化身「衡复风貌展示馆」,5.18等你来!

初夏时节,梧桐树下。衡复风貌区内又一处修缮好的老建筑将与市民们见面。在经历了2年的建筑修缮工程之后,复兴西路62号所在的修道院公寓(The Cloister Apartment)将于5月18日向市民开放,并正式命名为「衡复风貌展示馆」。

▼ 萧伯纳曾是这里的座上宾

修道院公寓和修道院是什么关系?很多人一听说修道院公寓的名字,就会提出这样的疑问。其实,两者之间并无直接关系。

修道院公寓建造于1930年,由英国建筑公司公和洋行(Palmer & Turner)设计,为典型的西班牙风格住宅。该公寓有南北两栋,中有拱廊相连,因 「Cloister」是与修道院建筑相连的有顶外廊的意思,该建筑由此得名。

后来人们将「Cloister」对应中文的「修道院」,该建筑就被称为「修道院公寓」。事实上,寓居在此的多为洋行老板和股东。但当人们都习惯于「修道院公寓」这个名字,便有人误认为这里曾经是修道院,倒也为这座建筑本身添加了一些独特而神秘的气质。

「走进这里,不会写诗的人想写诗,不会画画的人想画画,不会唱歌的人想唱歌,感觉美妙极了。」 这是萧伯纳漫步于曾经的衡复地区时由衷而发的赞叹。这位爱尔兰作家就曾是复兴西路62号的座上宾。

62号的住户弗立斯夫人(Mrs. Flitz)是《密勒氏评论报》的文艺副刊主编和万国艺术剧院发起人之一。她曾经将这里的客厅打造成了上海外侨圈内名噪一时的文化沙龙。每周,她都会邀请沪上文化名流来此赴宴。复兴西路62号也因此变为一个重要的文化据点。

如今,复兴西路62号将重拾其文化使命,变身为「衡复风貌展示馆」。展示馆的设立不仅是为了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同时,它也将承担起衡复风貌区的展示窗口功能。这栋百年建筑将重新焕发光辉,并以此为核心联合区域内的文学音乐、戏剧、电影、绘画等文化资源,形成衡复风貌地区独特的全景式展示网络和全域化文旅体系,为公众提供最具有衡复特色的深度文化旅游综合服务。

据悉,展示馆将分为「百年衡复历史回溯」「城市更新案例」「衡复百年建筑」「衡复红色记忆」「衡复百年人文」和「复兴西路62号纪事」等六大板块,同时结合AR/VR工具,为市民营造「浸入式」观展体验。

▼ 历史建筑活化利用,一批文博新场馆开门迎客

徐汇区历史建筑总量丰富,除了目前已经作为文博场馆的大量优秀历史建筑,如上海宋庆龄故居巴金故居、柯灵故居、张乐平故居等名人故居,以及东方乐器博物馆、工艺美术博物馆、上海交响音乐博物馆等等,可供开发利用的存量仍然相当丰富。

徐汇区文化和旅游局一方面对各优秀建筑的丰厚历史内蕴进行系统梳理,另一方面注重对建筑与现代城市生活的适应性进行改建,涌现了不少成功案例。不久前向公众开放的夏衍旧居和草婴书房,不但预约参观异常火爆,而且在4月份举办的2019上海世界旅游博览会上,相关现场展示也受到了海内外游客的热捧。

无独有偶,除了修道院公寓此次重新修缮后向公众开放,上海气象博物馆也将在今年国际博物馆日期间,启动日常开放。

上海气象博物馆位于徐家汇观象台旧址,是中国近代最早建成的观象台,140多年来从未间断气象监测工作,也是世界三大天文监测基点之一,历史人文底蕴可谓非常深厚。受限于正常气象工作需要,上海气象博物馆对公众日常开放时间无法与其他博物馆相当。

在徐汇区文化和旅游局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合作下,今年国际博物馆日期间,上海气象博物馆会启动日常开放,让广大市民游客有更多机会走进历史建筑,感受博物空间,学习气象知识。

从2017年徐汇成立「光启博物馆联盟」,越来越多的文化场馆加入其中,一道道文化大餐被呈现在广大公众面前,呈现目不暇接的态势。

在5•18国际博物馆日、5•19中国旅游日期间,联盟成员单位将参加集中免费开放活动,钱学森图书馆、巴金故居、上海师范博物馆和土山湾博物馆等文博场馆将开放时间延长至夜间,上海电影博物馆还将实行「博物馆奇妙夜」成人门票半价优惠活动。

14家文博场馆结合本馆定位,推出特别展览、文博专题讲座、青少年互动体验课程以及「博物馆之夜」等活动,包括钱学森图书馆推出「夜游交大:让那些百年老建筑活起来」博物馆日特别活动,上海师范大学博物馆举办传统篆刻艺术体验活动,电影博物馆举办《小蝌蚪找妈妈》水墨画体验活动、电影海报创意设计体验活动等等。

图片| 综合徐汇文化和旅游局、网络图

编辑 | 沙情奕

有人去过谢尔盖耶夫修道院圣器展览室吗?

一、有人去过谢尔盖耶夫修道院圣器展览室吗?

在莫斯科坐郊区火车,大概一个多小时就能到法,火车下车后,步行过去大概十分钟左右,路上能看到全景,很美。游客需要购票进入,拍照还需要购买拍摄票,但似乎没人检票,里面的游客真的非常多,最好选择下午过来,这样可以避开旅行团

二、解决问题少先队活动室和队史展览室的面积一共有多大?

很大 很大 很大的

三、奇偶数

把展览室黑白染色:

黑白黑白黑

白黑白黑白

黑白黑白黑

白黑白黑白

黑白黑白黑

如果有这样的一条路,我们一开始从黑格进入,黑格走出,总共黑格有13个,东北角上的黑格进入了两次,所以我们一共走了14个黑格、12个白格。但是注意到每次进入一个新的房间,房间颜色肯定会变化,所以走过的黑白展览室个数应该一样,矛盾!

所以没有这样的路线。

【1】从第一个展室,不重复地看每一展室,能够回到第一个展室,必须走过偶数道门。

【2】从第一个展室,不重复地看每一展室,进过所有N个展室,回到第一个(第n+1个)展室,必须走过n道门。

【3】这里n=25是奇数,所以他的想法不能实现。

若将25改为9,可以将所有可能穷举试试。

帝王家化身博物院,故宫是如何走向开放的?

也许,十月十日是一个美好又平凡的日子

但是,对于故宫博物院却有着重大的意义

94年前的今天(19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正式对外开放。

两年前的今天(2017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正式实施全网络售票。

而三年前,北京故宫城墙迎大修,计划竣工时间也为2019年10月10日。

更值得一提的,在今年元宵节,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第一次晚间开放!

紫禁城上元之夜

还记得那天晚上灯火如昼、盛大辉煌的场面吗?

小普想说的是,从世人难以涉足的皇家紫禁城到逊帝暂居的故宫,再到普通百姓皆可参观游览的故宫博物院,绝不仅仅是名称的改变,其中的艰难历程以及无数前辈先贤的卓绝努力,都值得后人永远铭记。

那么,故宫博物院是如何走向今天的呢?

今天,小普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古物陈列所率先开放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清帝被迫逊位。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颁布《清帝逊位诏书》,同意将政权移交民国政府,从此紫禁城变成了清王朝的故宫。在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倡议之下,当时的北洋政府也将保护文物、成立博物馆提上了议事日程。

1913年,在内务总长朱启钤的主导下,北洋政府决定将盛京(今沈阳)故宫、热河离宫(今承德避暑山庄)两地所藏的各种文物陆续运至北京紫禁城陈列展览,创办古物陈列所,并对外开放部分外朝区域。从这个意义上说,故宫第一次向普通民众敞开大门,应该从古物陈列所的开放算起。这毕竟迈出了从紫禁城走向博物馆的第一步,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最初的古物陈列所只有武英殿一处展室,后来逐步扩大到文华殿、三大殿等区域,用作库房或展厅。为了改善文物保管条件,1914年6月在咸安宫遗址的基础上建立了文物库房——宝蕴楼,这称得上是我国博物馆史上第一座专门用于保存藏品的大型现代文物库房,至今仍完好地在故宫博物院内发挥着重要功用。文物库房和陈列展室准备完毕之后,古物陈列所于1914年10月10日正式开幕。当日打开西华门东华门接待观众,人流如潮,各处参观者比肩接踵。

武昌首义纪念日为开院日

溥仪出宫之后,载沣及内务府大臣绍英等仍不死心,又向国民军方面要求发还私产。为了尽快接收故宫,杜绝清室觊觎之心,民国政府于1924年11月6日夜发布了一道命令:“修正清室优待条件,业经公布施行,着国务院组织善后委员会,会同清室近支人员,协同清理公产私产,昭示大公。所有接收各公产暂责成该委员会妥慎保管,俟全部结束,即将宫禁一律开放,备充图书馆、博物馆等项之用。借彰文化,而垂久远。此令。”随即,由政府9人和清室5人共同组成“办理清室善后委员会”,并聘请教育文化界名流李煜瀛任委员长,共计15人,着手点查清宫物品,筹备建立博物馆。

9月29日,善后委员会决议成立“故宫博物院”,通过了《故宫博物院临时组织大纲》《故宫博物院临时董事会章程》《故宫博物院临时理事会章程》,决定于当年10月10日正式成立故宫博物院。10月10日又称“双十节”,正是辛亥革命推翻满清王朝武昌首义的日子,又是“中华民国”的国庆节,故宫博物院成立的时间定于双十节,具有纪念意义。可以说,清室善后委员会的工作为故宫博物院的成立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11月20日,善后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清室方面5位代表全未出席,以示抗议。会议提出了点查清宫物品办法,讨论并通过了《点查清宫物件规则草案》,并对启封、点查、登记、编号、造册、摄影等步骤、手续,以及点查与监察人员的组合等问题,都作了详细具体的规定。11月24日,清宫物品点查工作正式开始,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规模庞大、品种繁杂的点查工作基本完成,善后委员会陆续编辑出版了28巨册《故宫物品点查报告》,共计117万件文物,完全向社会公布,自觉接受民众监督。

开放日观者如堵万人空巷

虽然开幕典礼的时间定于10月10日下午,但是上午就有很多游客来故宫博物院参观了。除了汇聚古代建筑艺术精华的宫殿建筑群之外,皇宫内廷禁地原状以及深藏皇宫、极少数人独享的艺术瑰宝、精品文物也通过举办各种展览的形式一一呈现在普通观众面前,因此参观展览的公众是熙熙攘攘、人山人海。

1925年10月10日下午2时,故宫博物院在乾清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开幕典礼,临时董事会董事庄蕴宽先生主持,以清宫内廷——紫禁城北部区域为主要馆址的故宫博物院宣告成立。清室善后委员会委员长李煜瀛首先报告了故宫博物院筹备经过,随后前摄政内阁总理黄郛发表了激情澎湃的讲话:“故宫之化私为公,实赖当日军警当局之力,此后成为博物院完全公有,服务其中者,为人民之公仆。且今日开院,为双十节,此后是日为国庆与博物院之两层纪念,如有破坏博物院者,即为破坏民国之佳节,吾人宜共保卫之。”曾任外交总长的王正廷发言说:“今日故宫博物院开幕,敝人发生两种感想:一即真正收回民权,二即双十节之特殊纪念。”

从此,紫禁城南北区域虽然分属古物陈列所和故宫博物院两个不同的单位管辖,但整个故宫已不再留有禁区,整座紫禁城都变成了国家的博物馆,普通民众完全可以自由进出参观游览了。1948年,院所合并之后,故宫博物院涵盖了完整的紫禁城区域,一直延续到今天。

故宫博物院是在明清皇宫(北京紫禁城)及其收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以明清宫廷历史、宫殿建筑和中国古代艺术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国家博物院,拥有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建筑群以及186万余件珍贵馆藏,也是闻名遐迩的世界文化遗产。如今的故宫博物院早已成为公众感受历史魅力、感悟古人智慧之地,人们在这里体味文物的丰富内涵,探寻古今相牵的文化基因。

THE END

文章由京社科编创,资料来源于:新华网、北京日报、新浪网等,图片来源于网络。